城市形态阅读笔记
读《城市与形态》:城市的叶态延续
的发展 ,是居住单元 和公路在 非人性尺度上 的单调 重复 ,它 扩 张 ,改变 了原本 良好 的城市结构 ,不断复制单调 的玻璃六 面体建 筑 ,在柯布西耶 眼中完 美的城市居住体 ,实 际上是现 两端距离上 的小路 将车道上的车辆分流 ,这样 ,我们城 市的 代 主义僵硬 的水 晶体 ,它甚至像是墓前苍 白的十字架墓碑 。 车道不再会越 建越宽 ;公共空间十分重要 ,它作 为人 的能动 城 市作为一个复杂 的综合 体 ,是不能靠 主观总体布局和局部 性 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 ,是增加城市活力 ,保证城 市持续生
压 制想 当然 来发展的 。 城市 的形 态有 两个 范式 : “ 树 式 ”和 “ 树 叶式 ” 。树
态发 展的重要 因素 。开放性 的公共场所应 配备娱乐设施 ,例 如巴黎街 头的旋转木马 ,没有人规定游乐设施 一定 要摆放在 式形态就如 同一 颗具 有无数枝干 的苍 天大树 ,它看似盘根错 游乐场所里 ,只要这个城市 区域有这样 的游憩需求 ,就应该 节相互缠绕 ,实 际上 所有的枝干都是孤立 的 ,从主干上延伸 在这里为人们建设 ,而不是让他们开 车长 途跋涉去郊区 的大 出来分取养分 ,却互不关联——这种形态 是开放 的 ,它并没 型游乐公 园。同样 的 ,私人 空间和公 共空间并不是完全对立 有相互交织 成网络 ;而树叶式形态则 不同 ,我们仔 细观 察树 而互不关联 的 ,它们之 间需要 有衔接点和过渡点 ,这是 出于 叶 的脉络 ,他们 都是相互连接供 给养 分的——是尺度不 变的 封 闭结构 。古代的城市 ,三角洲 ,星系等就具有树 叶式 的形 态 ,它们 虽然形状复杂多变 ,但 是所 有尺度上都是相互 连接
的 ,这样 的形 态无 论发 展 多久都 是具 有均 衡效 率和适 应 力 的。然而现代城市友叶状形态 向树状形态 的转变 ,使 得这些 优 势丧 失了。 那么该如何做形态分析? 城市 的形态在这里被分 为六个层 次 ,其中最主要 的,必 然是人类及 其活动 ,它让城市成 为交流 和互动 的场所 ; 二是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意象读书笔记集合4篇《陶行知文集》是某年6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陶行知。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城市意象读书笔记集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篇1[城市意象]的智慧与美学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城市意象》。
这本书是美国建筑师夏洛特·摩尔的作品,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生活的城市。
《城市意象》这本书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可识别性”这一概念,即城市的特征和元素应该能够被人们清晰地识别和理解。
摩尔认为,城市的意象是由其物质元素(如建筑、街道、公共空间等)和人文元素(如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共同构建的。
摩尔强调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她认为一个城市的意象不仅会影响人们对它的认知,还会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因此,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能够创造出强烈的意象,使人们对城市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行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摩尔的智慧和美学。
她以独特的视角看待城市,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城市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写照。
在书中,摩尔还提到了许多有关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尊重历史”等。
这些原则和方法不仅对城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启示作用。
总的来说,《城市意象》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让我对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我相信,每一个城市的建设者、设计师和居民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我们的城市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篇2[背景介绍]《城市意象》是著名建筑师凯文·林奇于1960年出版的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的形成及其元素。
凯文·林奇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的观点对后来的城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入分析]《城市意象》主要关注的是人们对于城市的感知和印象,而非仅仅关注城市的设计和规划。
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写的一本关于城市面貌的著作。
在检查这个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着眼于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提出了一种我们由此可以开始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在读后感里我主要抓取了波士顿来讨论。
书中的研究范围主要有:马萨诸塞大街以里的中央半岛地区,包括大都市区的商业中心和几个高密度的居住区。
对许多人来说,波士顿中央公园是他们意象中的城市中心,再加上贝肯山、查尔斯河、联邦大道,是提及城市意象时,市民最先映入脑海的地方。
波士顿中央公园是与城市最密集地区毗邻的巨大开放空间,它的位置由此也分别限定了其它三个地区的一条边界,因此成为所有人借以认识环境的参照核心。
波士顿景观生动,但道路系统混乱,不过交通功能的重要性使得道路仍然支配着城市的整体意象。
波士顿的道路系统有独立的元素构成,一个连一个,或者有些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联系。
这个系统很难描绘,也很难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意象,通常需集中按照节点的顺序来梳理。
因此这些节点对于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波士顿意象分析的一个总结,是进行规划设计准备的第一步。
它用图像汇集了城市意象中的主要难点,即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
读了这本书的给我带来的主要是在掌握作者的思路后,在自己脑袋中添加了一个框架可以很好的以后往框架中加入新的。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笔记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笔记
以下是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的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 人口增长与迁移
人口增长:由于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等因素影响,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迁移:人口的位置发生永久或半永久性的变化。
2.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人口分布: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密集程度。
人口容量:一定地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3. 人口问题与对策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人口政策: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鼓励生育等。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形态与功能分区
城市形态:城市的外部形态,如团块状、带状等。
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的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城市地域不断向周围扩展,乡村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特点:城市化水平随时间逐渐提高,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
3.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
城市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城市规划:为解决城市问题而进行的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绿化等
方面。
以上是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的笔记,由于笔记内容较多,这里只列举了部分内容。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笔记,建议查阅教材或教辅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第一篇: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⑵产业结构的转变;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⑷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减少产生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人口的剩余也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
《城市形态》(一)价值与城市
不得不说,凯文.林奇是个睿智,相当有深度的城市规划学学者。
其实这本书所有的阐述都由一个天真的问题所引起。
“什么能造就一个好的城市?”或者说“一个好的城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当我们的案牍劳形终日忙碌奔波着绘制鸿篇巨图的时候,应该从来都没想过这类似“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无聊”问题。
但是,作为高等生物搞不清鸡和蛋的关系,着实会让我们羞愧不已,同样,如果面对着城市规划最本质的诘问却表现得束手无策,抓耳挠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十分汗颜呢?显然,弄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
那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呢?稍喑简易逻辑学便知道,这其实是个价值导向问题。
顺理成章的是,这个问题便与“价值”二字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怎样能够去造就一个好的城市以及我们对一个城市好坏的评判,最终落脚点是到底我们手中拿着怎样一把尺子去衡量眼前的城市。
纵观历史中的城市及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深化,可谓纷繁复杂。
单从西方以及中国的城市的起源就有巨大的不同。
西方的第一座的城市屹立起来的原动力来自宗教。
社会顶层阶级的僧侣以及宗教“工作者”利用宗教的无边魔力大量吸收了社会最精英的人才,从而也就吸取了大量底层劳动人民的物质与劳动成果。
(由于有宗教的原因,这个过程是自愿而自然的)。
反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度,中国城市建设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起源是物质剥削的累积以及阶级的统治。
看来要回答这个有关于价值的问题,必须试图去搞清楚城市形态形成的过程。
主要有三种理论研究方法对城市形态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一、决策理论。
这是远远高于现今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内容的理论。
它包含所有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对城市形态的或微妙或巨大的影响。
除此以外,也包括了制定城市经济计划等内容。
(个人觉得更像国家发改委运用的角度和理论。
)二,功能理论。
这个理论更侧重与城市本身。
从唯物的观点出发去回答城市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形态以及这种形态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运转。
缺少了决策理论的泛泛的意义。
骆驼祥子城市化进程研究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城市化进程研究读书笔记《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而闻名。
在阅读这部作品并对其中的城市化进程进行研究后,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北京,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乡村与城市碰撞的时代。
祥子,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怀着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了北京城。
他身强力壮,勤劳肯干,梦想着通过拉车积攒足够的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过上体面的生活。
然而,城市化的浪潮并没有如祥子所期望的那样为他带来机遇和幸福。
相反,他遭遇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城市中的竞争异常激烈,车厂老板的剥削、同行的排挤、军阀的混战、特务的敲诈,让祥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城市化进程中,祥子首先面临的是经济上的困境。
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昂,而他的收入却十分微薄。
拉车虽然辛苦,但挣来的钱却难以维持生计,更别说实现买车的梦想。
这反映出当时城市底层劳动者在经济上的艰难处境,他们为了生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只能在贫困线上挣扎。
其次,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也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暴露无遗。
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奸诈狡猾,虎妞的蛮横霸道,以及那些特务、巡警的敲诈勒索,都让祥子感受到了城市的黑暗面。
他原本单纯善良的心灵逐渐被现实的残酷所侵蚀,变得麻木和冷漠。
再者,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也让祥子感到无所适从。
城市中的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金钱利益,而祥子坚守的勤劳、朴实的传统价值观在这个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在城市中找不到归属感,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也给祥子带来了心理上的冲击。
他无法适应城市的喧嚣和忙碌,内心深处始终怀念着农村的宁静和简单。
但农村的贫困又让他不得不留在城市,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挣扎。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将祥子的悲剧归咎于个人的命运,更应该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审视。
城市化进程在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和矛盾。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人民缺乏应有的保障和权益,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意象读书笔记第一章:环境形象·可识别性:色彩、形状、光谱、运动视感、嗅觉、听觉、触觉、动觉、引力、电磁感(动物)人则可以通过地图、门牌号码、路牌、汽车站、标志物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以防迷路。
·建立形象。
形象的关联(Coherence)环境形象是观察者与其环境之间两向过程的产物。
环境提示了特征和关机,观察者——以他很大的适应能力和目的——选择、组织然后赋予所见物以一定的意义。
-视觉过滤or强调在形象本身不断交织的过程中,不同的观察者对于一定的实体的形象感知是有相当差别的。
-对形象的描述,不同观察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形象(对任何一个特定的形状),但当观察者在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受教育程度及性格方面接近于同一类时,对这种形象的描述将会更精确。
-抽象的固定的方位系统。
·结构与识别(identity)环境形象分为三方面:识别(物体)、结构(空间关系)、意义(感情)·形象性(可识别性legibility;外显性apparency)1)具形物体使每个特定观察者产生高效率的强烈心里形象的性能。
2)对环境的感知:广度深度3)城市形式的形象性:美丽的环境还有其他性质,如意义和表达、没敢、节奏、刺激和选择。
4)大都市区5)艺术品的两个基本功能(stern)“创造形象,以清晰而协调的形式去满足人民对生动的可理解的外观的需要。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
迄今为止,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主要包含以下五种元素:1、道路道路是城市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沿着道路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城市,其他城市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的。
2、边界边界是两个部分的分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性中断,比如海岸线、铁路分割线、开发用地边界、围墙等。
这些边界可能将区域分割开来,也可能是接缝,将相邻的区域连接在一起。
它在城市的组织特征中有重要的作用,3.区域区域是城市中中等面积的分区,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识别的特征,而让人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进入”的感觉。
《城市的形成》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城市的形成》[摘要]:《城市的形成》一书是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普遍现象——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
作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
[关键词]:城市模式城市意义《城市的形成——城市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The City Shaped—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一书由斯皮罗·科斯托夫(1936—1991年)所写,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根本问题——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
作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
本书共包含352幅图片,其中39幅为彩图。
原书由英国THAMES AND HUDSON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
本次所读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译本,全书约50万字,由单皓所译。
本书并不是像是一本通常的以历史时间顺序或是城市类型分类阐述的书,而更像是由对实例的理解开始,从城市设计而非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探讨我们能从历史城市中学到什么的书。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却并没有采取编年史的写法,只在书中某些个别之处偶尔采用,作者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如果按照设计者的角度来写,也许会对设计者本身的理论更为关注而并非城市本身,而且会过多涉及到一些理想城市即从未实现的城市等等,这并不属于作者在本书中要重点讨论的范畴,因为比起这些,作者更为关注的是真正已经形成了的城市。
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设计师只是城市形成的参与者,但并不是唯一的创造者,众多的其他因素会改变城市的面貌,并让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这也就是作者在书中所不断强调的城市是个综合体的概念,是由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而成。
城市形态读后感
价值标准的确定——《城市形态读后感》整本书起源于一个简单的也许是毫无意义的问题---什么能造就一个好的城市. 本书的目的是对一个良好的聚落做出一个综合的叙述.意即,什么样的城市形态能最好的适应现存的人类聚落.而本书讨论的核心在于"价值标准"---作者对其的定义是:什么是一个好城市,以及如何能造就一个好城市.like this---"任何人都知道什么是一个好城市,但唯一严肃的问题却是如何才能造就一个好城市".本书的结构是:首先从历史中找寻价值标准的存在.然后表述作者认为的现今流行的三种主流理论关于城市规划的叙述---规划理论,功能理论以及作者语焉不详的the 3rd category一般理论.显然作者是第三种一般理论的支持者,其中,规划理论,涉及决策论的内容,且适用面较广,这里没有详细的叙述,第二种功能理论是现今学术界的主流,他们(各种功能理论)的共同点是,试图解释为什么城市会有这种形态,以及这种形态是如何运转的.(各种功能理论利用暗喻来解释城市,其中包含很多假设,当然,不同的功能理论追求不同的价值标准(通常是隐藏的).)常见的功能理论有:1. 历史现象2. 生态系统3. 城市是生产和分配物质产品的地点4. 城市是一个力场5. 决策系统6. 矛盾斗争的舞台各种理论有共同的和自己特别的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包括:忽略了城市的肌理,把人当做被动的接受者,etc.(其中把城市当做是生产和分配物质产品地点的理论,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其中涉及到空间经济学的内容,可以作为深入阅读的内容.)回顾了功能理论和规划理论后(关于规划理论也有较为细致的描述),作者给出了其对人类聚落的定义---人们活动所做的空间组织,视为人,物,信息流通做行程的空间路径,视作为满足上述活动而对空间做出的重大修改.其革命性的意义在于,把城市中的社会学部分和空间现象分开,两者通过人以及人的行为结合联系起来.这个定义,也是作者即将介绍的一般理论的基础.显然,作者对这个即将提到的理论保持了很谨慎的态度---"它应该是一种可能的见解,而不是发展的铁律,应该是一种强调参与者的目的和参与者学习能力的看法".为了确定一种理论,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支撑这种理论的所谓的"价值标准".这也是作者在CH3所做的事情.林奇首先列举出在国家和地方层次上都很有可能出现的所有政策,通过政策的比对,将其分为五组,分别为---强大作用的价值标准,愿望性的价值标准,弱势的价值标准,隐形的价值标准和被忽略的价值标准.在这里,林奇为书第二部分要出现的性能指标打下了铺垫.CH4中,作者列举出三种曾经或现在流行的标准理论.标准理论,即:对恰当的城市形态及其原因的一套想法.这三种标准理论为:宇宙理论,机器模式理论,有机体理论.在这里,林奇再一次表达出对标准理论的强烈的怀疑---"我们的目标是发展一套范围有限而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尽可能囊括所有重要的形态问题."以上的部分都是林奇对标准理论也好,价值理论也好的一系列讨论,其中不乏自谦和谨慎的言语,下面的PART II才是林奇对整个城市形态中价值理论的叙述.首先要确定的是:关于好城市标准的性能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管理 // 效率公平关于性能指标:·场所的质量由场所和其中的社会决定·我们希望得到这样的一个城市的性能指标:一个从空间品质上可以识别出特征的,一个尺度合适的,一个不同群体的人都能够达到其各自目标的城市.接下来来到本书的主要部分,做了近乎半本书的铺垫,终于林奇来讨论他所认为的每项性能指标的内容,相关的操作方法etc.这里对各个性能指标的叙述做一些简单的摘抄和描述.生命力·如果一个环境能很好地保证种族,个体的健康,维持生物种类的生存,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聚落环境.·城市形态中体现生存活力的内容包括:延续性,安全性,和谐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感觉·对于一个聚居地的感知,我的意思是能够感受和认知这个地方.而这种感觉中的元素能够和其相关的时间和空间的精神感受相联接,并进而去理解其非空间的观念和价值.这是一个环境的空间形态和人类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交汇点.·常见的感受形式包括:地方特色,场合感,结构,表里一致,透明度,易辨性.·一个聚落是否一定要设计的如此有意义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感觉是重要的功能性的考虑,因为判断事物的能力,暗示行动的能力,寻找出路和辨识标志的能力,都是我们所必须的.适宜性·关于适宜性的一般性准则:评判一个地方目前的适宜性,是日常的公开的或刻意的活动,以及与其空间组织之间的协调程度.·可以通过修改地方或修改行为或两者兼修而达到适宜性.·时间与空间的划分,使用者的管理,仔细的计划,监督以及协调等,都是增强一个地方适宜性的通用方法.·为未来的适宜性制定一个有弹性的规定更是一个让人迷惑的规定,因此加入两个衡量标准:可操作性&复原性.可及性·城市的特殊优势就是其增强了可及性.现代城市理论把交通运输和通讯看做是城市最有用的部分.·某种程度上,一个理想城市被想象成一个能够方便地获取大量不同的物品,服务,并与其他的人接触的中心地区.·可及性包括的方面有:对活动的可及性,对材料资源的可及性,对地方的可及性,对获取信息的可及性.·对可及性的分析不仅对一个聚落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研究社会平等和区域经济有明显的帮助.·三个重要的可及性辅助指标:科技性对象的多样化,对不同人群可及性的平等性,对科技型系统的控制力.控制·空间和空间里的行为一定要加以规范,人类是有领域感的动物,他们会利用空间来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会维护领域的所有权以保证拥有其资源.·空间权包括:到场的权力,使用空间和在空间中活动的权力,挪用的权力,改造修建的权力,部署和处置的权力.·最理想的情况是,一种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和可靠的地方控制,而且这种控制考虑到了潜在的和未来的使用者,并且兼容了很多控制疏松的空间,同时,对于多样化与异端性拥有宽容的态度.效率和公平·效率是一种维持平衡的标准,就是要在某些性能上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不得不降低另一些性能的水平.·有些指标内互相冲突的地方是显而易见的.·公正则是在人和人之间分配代价和利益的一种方式最后一部分,林奇为了证明自己对城市形态好坏评判提出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几个实际的例子以及他自己梦想出的一个乌托邦形态.这故事到这里也总算看到点主线剧情了啊...总体来看这本书,核心观点是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我们回答"什么造就一个好城市"的最基本的前提.林奇在寻找价值标准的过程中,分别找寻了历史上的城市标准,流行的功能理论决策理论,以及曾经的和现在的"标准理论".然后林奇在书本的第二部分中,先是给出了对城市性能标准的解释,再根据这些性能标准一一解释,一一论述,这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些追求性能标准的过程,以及城市空间的形态,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城市形态,换句话说,城市形态所表现出的性能,需要不断的追求性能指标的完美值.对每一个性能指标的优化,林奇也花了大量篇幅来论述.在书本第三部分,林奇给出了基于这些性能指标的一些实例,以及作者本人幻想的乌托邦形象.这也是本书的脉络.。
专题城与城化考点一城内部空间结构城形态城形态
专题城市与城市化考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概念: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并有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等2、城市形态形成的因素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规整,形成集中发 展的城市形态;而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平原地区河谷地带丘陵山区3、城市形态比较团块状 条带状 片状 成都、合肥、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武汉二、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1、城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类型)有: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相同,这就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因此城市往往会形成一下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交通与仓储区、特殊功能区等。
城市中最重要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集聚效应:方便的服务设施回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集聚在一定地域上。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在一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因商业功能非常强,所以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又称CBD。
它不仅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如北京朝阳区的三里屯附近,广州的天河城附近。
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交通最优:交通干线附近或环路附近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大多数城市住宅区占城市空间的40——60%。
工业区:城市内部工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企业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
运输需求决定了工业企业需要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所构成。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形成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形态-读书笔记
《城市形态》读书笔记(2013331210070 建筑2班叶锦昱)《城市形态》是凯文林奇又一经典,主要论述了城市形态的形成原因,以及什么样的城市形态是好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标准理论”概念。
这一概念是他提出的城市形态三个分支理论(规划决策理论、功能理论、一般理论)的综合。
标准理论的特点在于将人的价值观融进对城市形态的探讨中,是“对恰当的城市形态及其原因的一套想法”。
凯文·林奇,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
1918年出生在芝加哥一个富裕家庭,父母是来自美国的第二代爱尔兰居民。
林奇曾就读于美国当时一流的学校——法兰西斯.派克中学。
凯文·林奇(1918-1984)曾在耶鲁大学师从一代建筑宗师弗兰克·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最终成为麻省理工(MIT)的规划教授。
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在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
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
广义可分为有形形态和无形形态两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
后者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狭义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有形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无形形态的表象形式。
狭义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指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
广义的城市形态研究包括社会形态和物质环境形态两个主要方面。
2024年城市形态读后感三千
2024年城市形态读后感三千《2024年城市形态》是一本关于未来城市发展的科幻小说,作者通过对2024年城市形态的描述和思考,展现了一种更加先进和科技化的城市模式。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在小说中,作者对未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给出了很多新颖的想法。
比如,书中提到了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可以自动驾驶,实现无人驾驶,从而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小说中还提到了垂直化的城市设计,利用了空中和地下空间,实现了高效的空间利用。
这些设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城市,通过科技的力量变得可能。
其次,在书中,作者也呈现了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小说中描述了一个智能化的城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与城市进行互动。
城市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让城市成为一个智慧、温暖、有机的生态体系。
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让我对未来的城市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另外,书中还描绘了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城市。
作者通过虚构的城市形态,提出了许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例如,书中描述了城市屋顶都被覆盖着绿色植物,实现了城市的垂直绿化。
此外,城市还使用了清洁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些设想让我相信,未来的城市可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尽管小说中的未来城市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想象,但我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提到这种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对隐私保护的关注程度。
未来城市中的智能设备会不会损害个人隐私呢?这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压力也会增加,如何平衡发展和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总的来说,《2024年城市形态》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
作者通过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科技、和谐、绿色的城市形态。
这个未来城市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快乐和美好的生活体验。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骆驼祥子城市化进程研究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城市化进程研究读书笔记《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通过主人公骆驼祥子的经历,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与人性的挣扎。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其中所描绘的城市化进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祥子,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怀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梦想,来到了北平。
他身强力壮,勤劳朴实,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城市中立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
然而,城市的繁华与残酷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城市中充满了各种机会,工厂、商铺、运输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祥子选择了拉车这一行当,因为他认为这是一条靠自己力气就能挣钱的道路。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使得工作机会变得稀缺,劳动者的待遇也被压低。
祥子为了攒钱买车,不得不拼命工作,忍受着长时间的劳累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大。
在城市中,有权有势的人能够掌控资源,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而像祥子这样的底层劳动者,却只能在贫困和艰辛中挣扎。
书中描写的那些车行老板、官僚、恶霸等,他们通过剥削和压迫底层人民来获取财富和权力。
祥子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即使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也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城市化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中,人们变得更加功利和自私。
祥子原本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后,他的内心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变得自私、冷漠,甚至为了钱不择手段。
这种价值观的扭曲,不仅仅是祥子个人的悲剧,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缩影。
此外,城市中的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和冷漠。
祥子在城市中结识了一些人,但真正能够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却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相互之间缺乏真诚和信任。
这种冷漠的人际关系,让祥子在遇到困难时感到孤立无援,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悲剧命运。
从祥子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带来了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韦伯城市类型学笔记(4)
韦伯城市类型学笔记(4)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马克思、涂尔干(功能主义)。
“非正当性的支配”韦伯认为“即使是那些(所谓的)自由共同体,也就是已经完全排除君主的权力,或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而由其成员在政治上自行建构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也必须有专门为此一团体致力工作的人,亦即有以政治为主业的职业政治家,并且也必设置出其得以专著的机构,更遑论其他种类的团体。
因为“所谓这种共同体是自由的,意思不是说这种团体可以免于武力强权的支配;这里自由之意,是说由传统来正当化为一切权威之不二来源的君主权力,已经看不到了。
第一章城市的概念与类型1:城市的经济本质,市场聚落城市是个密集的“聚落”,而不仅仅是个一些分散的住居的集合体。
社会学:城市是个巨大的住居密集的聚落(聚落里各家户紧密相接);由于过于巨大,以致缺乏在城市外的邻人团体里居民皆相互认识的特色。
经济观点:城市是一个其居民主要是依赖工业及商业,而非农业为生的聚落。
君侯城市城市永远是个“市场聚落”。
2: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君侯城市消费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各种类型大消费者的存在(尽管其收入来源各异),对当地工业生产者及伤人的营利机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城市:在这些城市,人口及其购买力的增加取决于建于当地(提供城外所需物资)的工厂、制造厂或家内工业。
伤人城市:在这种城市里,大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下列几种收益:1):转运外地产品至当地市场零售;2):转运当地产品(或至少是当地生产者所获得的商品)至外地销售;3):转运外地产品至另一地区销售。
3:城市与农业的关系这样的城市是个市场中心及典型市区工业的所在地。
然而在这样的城市里,却又许多市民生产粮食以供自己消费,甚至供应市场所需。
大商人拥有农耕地的现象更为普遍。
然而,这些个别的市民在城外的产业及其领土权,原则上并非城市本身经济政策所要考虑的对象。
4:经济发展阶段之一的“城市经济”作为工业与贸易担纲者之城市,与作为粮食供应者之农村间的关系,构成“城市经济”之复杂现象的一面。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广义可分为有形形态和无形形态两部分。
圣马可广场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二分。
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 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 和面貌等。后者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 式,如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形成的城市社会精 神面貌、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分层现象 和社区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城市生态结构。狭义 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有形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无形 形态的表象形式。城市形状(urban form)、城市型式
北京这样地势平坦、依据“理制城市”规划的整齐划一的城市,我们也 能体会到“三山三海五园”独特的山水空间气息,并由此形成清晰的城 市空间意向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北京城西北依燕山山脉,东南为华 北平原,潮白河与永定河从东西两面夹城而过。规划中充分利用了水面 多的优势,将什刹海、北海、中南海三大湖面圈入城市中心区。故宫紧 邻水侧,并用人工堆积成景山,利用山和水组织城市主要轴线,布置城 市宫殿建筑群和至高点,并严格按照中轴对称,在东西南北布置天、地、 日、月坛等建筑与中心建筑群相呼应。以四合院为主的大量民居掩映在 浓郁的绿荫中。城西建设有大批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与城中 “三海”贯穿的自然园林区相衔接,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得天衣 无缝。
简而言之就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约条件,形成 不同的城市布局。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二分。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作者提出了目标:发展一套范围有限而一般 性的理论,尽可能囊或所有形态问题,这将会成为我们讨论什么 是一个好城市时,除了僵化教条之外的另一个可选准则。
《城市形态》读书笔记
《城市形态》读书笔记第一篇:《城市形态》读书笔记《城市形态》读书笔记每当从飞机上向下望去,我总是分不清这里究竟是波士顿还是洛杉基。
每个城市都有很多雷同的建筑和愚蠢的规划,当人们开始厌恶这里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改变」。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凯文·林奇除《城市意象》外又一个关于城市设计的经典之作。
凯文.林奇,芝加哥人,曾经是赖特的学生。
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经验,任教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其城市形态理论可以看作是迄今关于现代城市最为经典的著述。
五十年代末出版《城市印象》一书,用图示语言的方法将城市分析演绎为生动有趣的阅读过程。
这本《城市形态》则在一种“功能理论”的架构之下,将现代城市理论作了“美国式”的完整陈述。
《城市形态》希望对一个良好的聚落做出一个综合的叙述,一个与人的文脉相应相关的叙述,一个把一般的价值标准联系到具体行动的叙述。
这个叙述将只限于表达人的价值与实体城市之间的关系——尽管后者在此更受重视。
因此这将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实体空间方面,而是因为一个综合的城市理论不仅应用阐述一个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同量也应用阐述这个城市“好”在哪里。
标准理论了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只对后者做了描述,而对前者只做了假设。
而流行的功能理论虽有自己的方式,但却也不自觉地像标准理论一样地片面。
第二章讨论标准理论和功能理论的不同,以及在两种理论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性。
林奇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五个基本性能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管理。
城市形态的标准理论并不是新理论。
在第四章讨论三种不同的领先理论。
书的第一部分是为陈述这些理论做准备的历史背景,是关于城市形态本质的讨论以及对于形态的价值标准的争论——这是做第一个飞跃的跳板。
第四章的三种标准理论都是很有影响的理论,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更因为它们长久以来影响着实际的城市决策。
作者提出了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
城市形态阅读笔记
城市形态阅读笔记城市形态阅读笔记“生活的地狱不是一种即将有但尚未有的东西;如果真的有地狱的话,那么地狱已经存在了,他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我们一起塑造的地方。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是一种由个人和人群有目的的行为而导致的结果,是一种人类欲望变化的结果而非冰冷的法律教条所致。
城市中的许多群体都以自身的利益为指导讨价还价,争斗或暂时妥协,所以我们面对的城市建设过程是复杂和重复的,充满矛盾的,多目标性的,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是不公平的,甚至不是大家想要的,整个过程如同冰河一般无法控制。
面对这样生活的地狱,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适应并融入它成为他的一部分,或者是冒险的发现其中的美好之处并将他延生出来。
由于价值观念如此微妙,具有巨大影响力作为主导的决策群体往往是单一目标者,而几乎是评价主体的从属群体自身的价值取向又不统一,所谓的美好之处需要以一个足够公共的尺度加以认可,而不失偏颇。
也就是对“好”的城市提出一些可以控制的指标,虽然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一些名词,但也可以有一些指导的意义。
而以往作为决策者的标准在书中分为以下几类:具有强大作用的价值标准,带有愿望性的价值标准,弱势的价值标准,隐形的价值标准,被忽略的价值标准。
顾名思义,只有第一个分类才对城市形态起到实际作用:满足对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住房的需求,为有需求的使用提供空间,开发新资源或新区域,减少污染,增加机会,维持房地产价值和税收等。
一般是具有明确功能性的价值取向标准才能得到明确而有效的执行,或者说决策往往是基于数字,而关注人们其他行为和思想的价值标准因为不易成为实绩而沦为附加产物甚至只是字面上的教条,这对于复杂的城市形态来说显然是过于简陋了。
因而凯文林奇提出了关于城市空间功能形态的七个功能性指标:活力,感受,适宜,管理,可及性,效率,公平。
活力讨论聚落的基本环境指的是聚落形态对人类生存的支持程度;感受,适宜,管理,可及性讨论居民的生活品质分别指的是居民对聚落形态的思维感知,聚落形态对居民主要活动习惯的适宜程度,居民对设施的利用管理便利程度和居民到达聚落个要素及其他地区的多样化程度;效率和公平讨论的是建设的代价和平衡态度。
苏州古城形态读书笔记
春秋战国吴国都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开发,建立勾吴。
逐渐兴盛,自梅里迁都苏州,越灭吴、楚灭越,春申君黄歇请封江东手工业发展突出表现为铁器的发明使用,《吴越春秋》---干将莫邪设立铸剑坊,使用鼓风工具提高炉温古城形态初创: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阖闾城,采用郭城、大城、宫城三重城的形制,都城规划已考虑功能分区秦汉六朝秦设会稽郡,汉时先后封给楚王韩信、荆王刘贾等。
汉朝,刺绣工业开始出现,对外经济交流频繁,开始海上交通六朝时期,人口避乱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得到初步发展道教在六朝时传入苏州。
民风由秦朝时的尚武到六朝时南北文化融合改为尚文,魏晋之时士大夫开始营建私家园林“聚石引水,植林开洞”,梁武帝信佛,开始兴建寺庙。
古城形态修整:宗教建筑大量涌现,真庆观(玄妙观前身)始建于西晋。
北寺塔、瑞光塔、灵岩塔始建于六朝。
顾辟疆营建的辟疆园是见于记载最早的私家园林隋唐五代:运河开通、北人南迁江南经济中心隋,大运河(苏州位于运河畔),开通济渠。
唐,升为雄州,重水利。
经济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财赋重地。
形成好游的社会风尚,宝利年间修筑山塘街和山塘河,从阊门直通虎丘,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做过苏州刺吏坊市制度解体,商业活动开始遍布全城,出现夜市“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古城形态定型:水网为脉,河道为骨—水路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的风貌形成宋元时期:江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宋,徽宗升苏州平江府,兴文教、抑武事,刘家港为漕粮转运基地,北宋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后建书院,名学者辈出元改平江府为平江路(元末张士诚割据平江,被围攻破城,遭严重损坏,“唐宋讫元旧迹无一存者”)宋元注重水利兴修,“苏湖熟、天下足”成为粮仓古城形态成熟:南宋平江图,两重城垣,水路五门(娄、葑、齐、盘、阊),坊表65座,桥梁324座,有公署、军寨、学校、楼台、亭馆、园第寺庙,河流、湖泊、山陵,标出题榜者610处。
宋代园林开始出现文学意味和文化色彩的题名,苏舜钦的沧浪亭、朱长文的乐圃明清时期明:迁苏州农户戍边屯田,迁富户充实京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形态阅读笔记
“生活的地狱不是一种即将有但尚未有的东西;如果真的有地狱的话,那么地狱已经存在了,他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我们一起塑造的地方。
”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是一种由个人和人群有目的的行为而导致的结果,是一种人类欲望变化的结果而非冰冷的法律教条所致。
城市中的许多群体都以自身的利益为指导讨价还价,争斗或暂时妥协,所以我们面对的城市建设过程是复杂和重复的,充满矛盾的,多目标性的,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是不公平的,甚至不是大家想要的,整个过程如同冰河一般无法控制。
面对这样生活的地狱,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适应并融入它成为他的一部分,或者是冒险的发现其中的美好之处并将他延生出来。
由于价值观念如此微妙,具有巨大影响力作为主导的决策群体往往是单一目标者,而几乎是评价主体的从属群体自身的价值取向又不统一,所谓的美好之处需要以一个足够公共的尺度加以认可,而不失偏颇。
也就是对“好”的城市提出一些可以控制的指标,虽然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一些名词,但也可以有一些指导的意义。
而以往作为决策者的标准在书中分为以下几类:具有强大作用的价值标准,带有愿望性的价值标准,弱势的价值标准,隐形的价值标准,被忽略的价值标准。
顾名思义,只有第一个分类才对城市形态起到实际作用:满足对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住房的需求,为有需求的使用提供空间,开发新资源或新区域,减少污染,增加机会,维持房地产价值和税收等。
一般是具有明确功能性的价值取向标准才能得到明确而有效的执行,或者说决策往往是基于数字,而关注人们其他行为和思想的价值标准因为不易成为实绩而沦为附加产物甚至只是字面上的教条,这对于复杂的城市形态来说显然是过于简陋了。
因而凯文林奇提出了关于城市空间功能形态的七个功能性指标:活力,感受,适宜,管理,可及性,效率,公平。
活力讨论聚落的基本环境指的是聚落形态对人类生存的支持程度;感受,适宜,管理,可及性讨论居民的生活品质分别指的是居民对聚落形态的思维感知,聚落形态对居民主要活动习惯的适宜程度,居民对设施的利用管理便利程度和居民到达聚落个要素及其他地区的多样化程度;效率和公平讨论的是建设的代价和平衡态度。
以上城市空间功能形态的七个功能性指标着重考虑了人的行为和思维而对于物质空间形态却没有讨论,由于城市功能的影响,我们寄希望于他发展成为对于城市形态塑造的一个重要参考。
基于这些指标凯文林奇讨论了实际应用,城市规模和邻里单位概念,扩展和保护概念,城市的肌理和网络,城市模型和城市设计。
肯定了邻里单位概念的有点,城市扩展应把持的速度,什么样的增长速度能持续提供良好的适应力、感受和可及性?城市保护的所持有的原则不是为了阻止变化,而是为了更好的传达某种历史感,这因而暗示了对变化的褒赞,以及对伴随历史的价值观冲突的褒赞,它意味着将历史的进程与当前的变化及价值观相联系,而不是企图使它们相脱离;城市肌理和网络对于判定性能的意义以及将城市设计看做是一个过程、原型、准则、动机、控制的综合,并试图用广泛的、可改变的步骤达到具体的详细的目标。
参考文献
凯文林奇. 《城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