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四讲苏轼

合集下载

苏轼最全资料ppt课件

苏轼最全资料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王安石(拗相公) 吕惠卿(巨奸大恶,富有险谋又极具说服能力的小 人,声名狼藉,追随王安石,后出卖王安石。)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乌台诗案中力主判 处苏东坡死刑。有“名言”:“笑骂由他笑骂,好官
我 自为之”) 舒亶(乌台诗案的策划人,罗织东坡罪证高手。与邓 绍一同弹劾苏东坡) 曾布(活跃的政客) 王雱 (王安石之子) 章谆(后为苏东坡敌人)
富弼(老宰相)
欧阳修 范仲淹(早期改革家) 吕公著(曾与王安石为友)
王安礼(王安石弟)
王安国 (王安石正和吕惠卿商讨政事,弟弟安国在外面吹笛
子,王安石向外面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应声回 敬
道:“远此佞人如何?”
刘挚(独立批评者,后与东坡为敌)
郑侠(宫廷门吏,呈给皇帝《难民图》,画了带着脚镣的难民
惠州 儋州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轼生平经历介绍及各个时期诗词作品赏析课件

苏轼生平经历介绍及各个时期诗词作品赏析课件
清新自然
这个时期的作品语言清新,意境自然 ,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如《念 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中年时期作品
豪放洒脱
苏轼中年时期的诗词风格逐渐转向豪放洒脱,抒发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如《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关怀现实
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苏轼的深刻社会思考,如《前赤壁 赋》中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晚年时期作品
淡泊名利:苏轼晚年的诗词作品表现出 对名利的淡泊,追求心灵的宁静,如《 青玉案·元夕》中的“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禅意盎然:这个时期的作品融入了大量 禅意,体现出苏轼对禅宗思想的领悟与 运用,如《念奴娇·西湖怀古》中的“
壮志骄阳如铁,僧敲月下门”。
在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中,苏轼展现了 他卓越的才华与丰富的人生阅历。通过 赏析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 这位伟大文豪的内心世界与独特魅力。
社会活动
举办各类以苏轼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学术 研讨会、文化展览等,让苏轼的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得 以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THANKS
感谢观看

诗词创新
他在诗词创作上屡有创新,不拘一 格,既继承前人传统,又勇于开拓 新路,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 富。
文人精神象征
苏轼的诗词和他的人生经历共同塑 造了他独特的文人形象,成为后世 文人精神寄托和象征。
03
苏轼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赏析
早年时期作品
壮志凌云
苏轼早年的诗词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 ,渴望建功立业,如《赤壁怀古》中 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
文化成就及历史地位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 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个性和生命力量,在中国文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生平课件ppt

苏轼生平课件ppt
苏轼的散文主题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对人 生的感悟和思考。他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表达清晰明了,深受读者喜爱。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古代文学史教学课件

苏轼古代文学史教学课件

全词字句洗炼,语言典丽,风格 华美。其中暗用了?洛神赋?、?锦 瑟?、?江淹传?等典故,自然妥贴,犹 如己出。
闲愁,指相思之愁。烟草,乃是烟雾 笼罩的春草,而且有一川之多〔川:平 地〕。春风卷扬的柳絮,满城都是。梅雨, 为梅子黄时的那种缠绵淅沥、烟雾迷濛的 淫雨。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 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叫你 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遮天漫地, 茫茫无边,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
不学古人,法无一可。 竟似古人,何处著我? 字字古有,句句古无。 吐故吸新,其庶几乎? 孟学孔子,孔学周公。 三人文章,颇不相同。
——清·袁枚 ?续诗品?
三、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今存诗近二千首,有写景、寄识、 遣怀、赠答、题画等诗,长篇短制兼 备。有多种艺术风格及独到的艺术造 诣。其诗歌题材和内容的特色是:以 密集的人文意象,浓烈的文人色彩, 馥郁的书卷气息,富于诗意地展现出 他复杂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多侧面地 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气象。
宋末方回在其编选的?瀛奎律髓?中提 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 ,而 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 之“三宗〞。〔吕本中、曽几为老四、老 五〕
2、共同特点 ⑴ 推崇杜甫,学习其艺术技巧。
⑵ 运用“换骨〞、“夺胎〞方法,强 调字字有来处。
⑶ 写作上喜欢用僻典、炼生词, 押险韵、制拗句。
吕本中:
江西诗派著名诗人。诗风明畅灵活。论诗主张“悟入〞,提倡“活法〞,也就是说要有灵气。 强调学得诗法要能灵活运用,把黄庭坚诗论中主张创新,主张自成一家的一面加以强调和发挥, 并继承了苏轼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观点。
“活法〞论在南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 者那么可以语活法矣。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

苏轼生平及创作PPT课件

苏轼生平及创作PPT课件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惠州 儋州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 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 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讽刺青苗法: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 中出自《山村五绝》 讽刺农田水利法: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 盐碱地变桑田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 讽刺贡举法: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 术出自《戏子由》 讽刺均输法: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 盐出自《盐诗》 揭发“大逆不道”: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 蜇龙知 出自《桧树》
• 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 心境&
•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 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 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 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 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 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 自当推苏为第一”&
• 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 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 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 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 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 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走进苏轼PPT课件

走进苏轼PPT课件

淡泊名利
道家思想让苏轼看淡名利 ,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不计较个人得失。
无为而治
苏轼认同道家的无为而治 理念,认为治理国家应顺 应自然,不强行干预,让 事物自然发展。
苏轼的禅宗思想
禅悟人生
苏轼与禅宗有着不解之缘,通过禅悟,他理解了 人生的真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随遇而安
禅宗思想让苏轼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平静,随 遇而安,不抱怨命运。
散文
苏轼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如《东坡志林》、《赤壁赋》等, 都是他散文艺术的代表作。
05
苏轼的文化影响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 2 3
诗文革新
苏轼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强调文学的创新和个性 表达,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散文成就
苏轼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被 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 生了重要影响。
走进苏轼
目录
• 苏轼简介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思想与哲学 • 苏轼的艺术成就 • 苏轼的文化影响 • 结语
01
苏轼简介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 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生平经历丰富,他曾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 书等职。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但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被贬谪多次。晚年因新党再度执政而再度被贬,直至病逝于 常州。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苏轼的反思与评价
历史地位
苏轼在历史上被誉为“文坛泰斗”,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传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 人物,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价值
苏轼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词、散文等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文 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内容提要:苏东坡作为北宋文坛上的一位文学大家、一位多才多艺的全面手,少年得志,仕途沉浮一生,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沧桑里,不断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况味,不断去博爱人世万象,将文学生涯不断推向辉煌的境地。

他,不只固守于文学体式的传统界限,凭借自己天才般的文学创造力,在文学的诸多领域全面突破:在诗歌方面,他“以文为诗”,将散文的笔触和深妙的哲理议论融会在诗歌里;在词体方面,他“以诗为词”,将词的题材从艳情的藩篱中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凡可入诗的题材皆可入词;在散文方面,他的历史人物论文独辟蹊径,见解新奇,他的游记散文大气磅礴,空灵幽远,自然融入对历史、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尤其是他的随笔小品文,以小见大,探幽发微,留下了许多的珠玑之作。

他虽然在文坛享受崇高的地位,但是他却从不要求别人学习自己的风格,而是鼓励弟子和后学按照各自的文学风格自由发展,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胸襟和气度,所以“苏门四学士”的文风各不相同,各个自成一家,所以北宋文坛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同时,他在思想上,集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一方面,他积极入世,坚持自己的治世主张,既反对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也不苟同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在两方势力的消长反复中,始终饱受排挤,他乐观旷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同时尽情放逐自己乐山知水的天性,走进大自然,走进百姓、遍交知己,重塑了一种鲜明的活的文化人格,所以后人亲切称他为“苏子”,归于圣贤之列,永久地供后世人景仰。

[关键词]:文体革新家多才多艺的全能手不使人同己文化人格重塑如果说中国的文学史是一座绵长的山脉,那么苏东坡就毫无疑义地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座奇峰之一,他的文学造诣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虽然他在诗、词、散文、小品文单个领域的成就不是顶尖的,但是像他如此全面地涉猎文学的诸多领域,同时达到各领域大师级水平的,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朝代。

古代诗人名人苏轼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苏轼人物介绍PPT

诗人趣事
幽默的苏轼
有次苏轼宴请宾客,书法家米芾是苏轼的好友应邀而来,酒 至酣时,米芾忽然站起来对大家说,世人都说我癫狂,我愿 意让子瞻(苏轼)来证实,意思是让苏轼证明他并不疯癫。 结果苏轼却说他的看法与大家一样,反而愈发证明了米芾的 癫狂。苏轼喜欢开朋友“俱内”的玩笑,他有一位朋友龙丘 先生,其妻嫉妒凶悍。苏轼便作诗嘲笑他,“龙丘居士亦可 怜,说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诗人成就
词作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词突破了作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 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 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是两宋词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后来的南 渡词人和辛派词人都是沿着苏轼所开拓的道路行进的。
诗人成就
散文
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三人齐名。他现存散文四千余篇,包括有议论文、记游文、 传记碑文、书札、题跋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有长 篇大论,也有短章小文。苏轼擅长写议论文,这类文章主 要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制科文字等,这些文章从不同 侧面反映了苏轼的政论与史论。他的议论文带有战国纵横 家的习气,尤其是早年的文章,有时故作不合时宜的惊人 之语,但说理透彻,气势逼人。而后文风逐渐沉稳,接近 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三部分
诗人成就
诗人成就
诗歌
苏轼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现存诗二 千七百多首,题材广泛,且各体兼备,又因题意不同,呈现出不用 风格。苏轼认为诗词的创作应该是内容充实郁勃而自然表现出来, 不能只靠技巧来表现。同时由于他学高才博,对诗歌创作的技巧达 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并能以创新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在他的笔 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诚然苏轼的诗歌风格主要以雄发为 主,但他也强调阳刚与阴柔的相互融合,如《游金山寺》就做到了 刚柔并济。

第四讲 苏轼的诗文创作(共92张PPT)

第四讲 苏轼的诗文创作(共92张PPT)

苏轼手迹
枯木怪石图
石:盘旋如涡, 方圆相兼,即怪 又丑。
(一)良好的家教兼禀赋聪慧(少时以 范滂自勉)
苏老泉, 二十七。始 发愤,
读书籍。
(二)顺利入仕
仁宗嘉祐二年 (1056),与弟苏辙 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 (1061),参加制科考试 ,第三等,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1064)期满回京,升 大理寺臣。
“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
李东阳
(三)苏轼散文的影响:
散文,尤其是小品文,正是明代标 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 。
四、苏轼的诗歌创作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
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 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 未有之也。”
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 犹解接黑牡丹也。
《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 ,尚蹈此言”。
王朝云
素面翻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三大西湖:
惠州西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
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 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 作此赠之。”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 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 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 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林语堂
如果人生真有下一个轮回,那我来生一定要
杖 嫁藜裹给饭去匆你匆,过—眼青钱—转手空千。 年前的苏轼苏郎苏东坡!捧着你的
史论文:立意新警,随机生发 .
诗文,背着你的笔墨,跟随你行遍漠北海南,踏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遍山山水水,走过岁岁年年。在你的风月里,感 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

苏轼ppt

苏轼ppt

谪居黄州,是诗人思想上脱胎换骨的一 个契机。死里逃生的他,在大灾大难 过后,深切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 开始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的思 想境界与人生态度都发生了飞跃,他 也迎来文学创作的高峰。
表现出苏轼超人的旷达和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 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步入仕途:
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被宋怀宗钦点为第三等,成 为北宋建国后百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文人。进而步入 仕途,担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期满任职于判 官诰院。
卷入新旧党争:
1069年王安石被正式任命为宰相,开始变法,从 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新旧党争。由于苏轼与王安石政见 不同,遭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人士不遗余力的打 击,为此苏轼自请离

黄州与“东坡居士”
东坡肉……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作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 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 人!
《与弟子由书》: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以我观之,凡心尽处, 胜解卓然。”
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三年任期满后,又 先后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
——外任期间迎来文学创作第一个高峰。
抒写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慷慨豪迈的爱国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 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册课业四苏轼》课件

《册课业四苏轼》课件

苏轼的著名词篇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 考和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感慨,气势磅礴 ,情感真挚。
苏轼词的艺术价值
文学价值
苏轼的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 哲理性,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 产之一。
苏轼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对后世文学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成为 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学习和借鉴对 象。
苏轼的作品启示了后世文学家要关注 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以文学作 品为人民服务。
苏轼的作品启示了后世文学家要注重 作品的个性和独特性,追求艺术的自 由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世影响深远。
苏轼的散文造诣也很高,其文 笔流畅,思想深邃,受到后世 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01
苏轼的思想深受儒家思 想影响,强调仁爱、忠 诚和道德修养。
02
苏轼的艺术风格独特, 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抒 发,强调自然与人的和 谐统一。
03
苏轼善于运用比喻、象 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 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情感真挚
苏轼的诗歌情感真挚,表 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友 情等方面的真挚情感,容 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苏轼的著名诗篇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 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诗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作,通过对狩猎场面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豪情 壮志和豁达胸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 苏轼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 苏轼

第四章苏轼一、人生观及创作道路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其弟苏辙。

一生被贬至三地:黄州、惠州、儋州。

2.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3.苏门六君子:上述四人外,还有陈师道、李廌4.人生态度: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儒家的执着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另一方面,他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脱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二、苏轼的文1.苏轼的文学思想:文、道并重,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

2.苏轼的文道观: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泛指事物的规律而不仅仅是儒家之道,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文风。

因此,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这使苏轼的古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3.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辞达”: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少有芜词累句。

(2)“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4.苏轼的古文(1)议论文: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苏东坡课件

苏东坡课件
生活和未来。
03
苏东坡散文创作及艺术特色
散文创作背景及特点
时代背景
苏东坡所处的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呈现出繁荣景 象。散文作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个人经历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丰富,他的散文作品既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思 想感情,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
创作特点
苏东坡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语言简练、质朴自然 ,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等。
苏东坡的豪放派诗词充满了激情和生 命力,语言奔放、意境洒脱,给人以 强烈的冲击和感染。
雄浑、大气
多样化的题材
苏东坡的豪放派诗词涵盖了广泛的题 材,包括政治、社会、历史、人生等 多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广 泛的兴趣。
他的豪放派作品常常以恢宏的叙事和 广阔的视角展现出时代变迁和历史沧 桑,具有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
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
01
02
03
积极面对生活
苏东坡的乐观豁达和追求 真理的精神品质启示我们 要积极面对生活,不畏困 难和挑战。
追求内在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 注重追求内在的价值和意 义,而不是过分关注外在 的物质利益。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 能力,不盲从权威和传统 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
结构
苏东坡的书法结构严谨,字形 优美,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
墨色
苏东坡善于运用墨色和笔法的 变化,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层 次感和立体感。
布局
苏东坡的书法布局巧妙,整体 效果十分和谐完美。
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
苏东坡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 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代书 法艺术的瑰宝之一。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歌研究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歌研究

介绍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1037年-1101年)被广泛认为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政治家和愤世嫉俗者。

苏轼以其豪放派诗歌而闻名于世,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定义豪放派诗歌是一种以个人情感表达和自由创作为基础的诗歌风格。

这种诗歌风格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和个人独特性。

豪放派诗歌通常更加直接、坦率,以此展现诗人的真实个性和情感体验。

苏轼的豪放派诗歌特点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具有许多独特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特点的详细分析:1. 自由奔放的表达方式苏轼的豪放派诗歌以其直接、坦率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他不拘束于传统诗歌形式,使用自由的笔调和语言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苏轼的诗歌常常充满情感和个人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他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

2. 独立的个人风格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在诗歌中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思考方式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苏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并将其融入他的诗歌中。

3. 畅达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他善于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苏轼的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4. 探索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苏轼的豪放派诗歌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他对人性、政治和哲学等重要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苏轼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他的诗歌对中国文学的主要贡献:1. 开创了豪放派诗歌的先河苏轼被认为是豪放派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其豪放、激昂的诗歌风格开拓了中国文学的新境界。

苏轼的诗歌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一个模板,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个性。

苏东坡传课件

苏东坡传课件

苏东坡传课件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饮食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杰出人物。

他的传世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词、散文、书法等,被誉为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以苏东坡的传记课件为主题,探讨他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苏东坡的生平事迹令人叹为观止。

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读书写字。

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获得高分,被赐进士及第,成为一名官员。

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平坦,曾多次因言辞直率而遭到贬谪。

但这些挫折并没有击垮他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堪称辉煌。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而著称。

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猎人们的豪情壮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他的词作更是千古绝艳,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以其婉约、含蓄的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此外,苏东坡的散文也不可忽视,他的《赤壁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展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解读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苏东坡的书法造诣也是举世闻名。

他的书法作品以豪放洒脱、自由自在而著称。

他的行书尤为出色,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流畅的线条,给人以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

他的书法作品常常被用于传世经典的抄写和赏析,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苏东坡的饮食造诣也是他的一大特点。

他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烹饪的追求,使他成为了一位享誉盛名的美食家。

他的《东坡肉》被誉为中国传统菜肴的代表之一,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烹饪方法,成为了世人津津乐道的美食。

苏东坡的影响深远,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后人的思想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豪放洒脱的个性和真挚的情感,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在后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苏 轼)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苏 轼)

第4章苏轼4.1 复习笔记一、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1.儒、道、禅的融合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

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2.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3.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曾被分别贬谪至黄州、惠州和儋州。

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二、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1.苏轼的文道观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1)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2)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2.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1)苏轼的古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2)苏轼具有极高的表现力,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自然畅达。

苏文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取得了气势的雄放。

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1)史论和政论①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范增论》等。

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平王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文坛地位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文坛的领袖人物。 苏轼与其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 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 皆以文学名 世,世称“三苏”。 在散文上,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词的领域,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散文举隅
如《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 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一幅鲜明澄澈的月夜图景,一种空渺 寂寥的感受,情与景与理化成一片,意味 深长。
苏词风格多样,很难简单概括。当然,他 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开创了一种与诗相 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而且,对这种风格,苏轼是有意识追求的。 他在《与蔡景繁书》中曾说:‚颁示新词, 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 之。‛在《与陈季常书》中也说:‚又惠 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 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 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颇壮观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苏轼的散文
“宋之文莫盛于苏氏”(宋濂《文原》) 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 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 止。” (苏轼《文说》)
苏 轼
苏轼的散文
史论文: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如 《贾谊论》、《留侯论》、《范增论》等。 政论文:表现励精图治的愿望。如《教战 守策》。 游记、杂记:夹叙夹议,兼带抒情,生动 形象,可称美文。如《日喻》、《喜雨亭 记》、《石钟山记》等。 辞赋:《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一生坎坷,曾历经两次‚在朝-外任贬居‛的过程。在他的一生中,既有君后 赏识、众星捧月的辉煌时期,更有获罪转 徙、窜身蛮荒的痛苦经历。而苏轼最为人 景仰的就是他能笑对人间厄运的旷达和超 脱! 林语堂《苏东坡传》:苏东坡——一个无 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曾自言:‚吾上可陪 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 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在朝云墓址所在的惠州西 湖曾为了纪念朝云建过一个六 如亭,亭子上他亲笔写的一幅 对联就是: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 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 卿。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苏轼词的题材,正如刘熙载《艺概》所说,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既写男女恋 情、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容,又突破词为 “艳科”的狭隘范围,将通常只在诗中出现的 田园风情、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 及咏物记事等内容移入词中。而最能反映苏轼 在词的题材方面的开拓的有二类。一类是写自 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慷慨豪迈的精神, 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 。另一类是写自己面 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 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如 《水调歌 头· 丙辰中秋》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等。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岗。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 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 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 ‘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 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 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幡然大笑曰: ‘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 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 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 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故人也罢,旧地也罢,无不是往事如烟消散,纵 然有些微痕迹,勾起回忆,亦已是如梦的恍惚。 大自然犹如永恒的坐标,以年年春风,对匆匆过 客。因此,对生命的短暂,对人事的得失,也就 没有眷念、悲哀的理由,只要在世,且放宽胸怀, 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这就是随缘自适的人生。
苏轼——词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是继柳 永以后词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以诗为词”的词体观:打破诗尊词卑的 观念,认为词是“诗之苗裔”。(朱弁 《风月堂诗话》)主要表现为扩大词的题 材内容,开拓词境,转变词风。宋人王灼 在《碧鸡漫志》中说,词到了苏轼,才 “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 知自振” 。


他才华横溢、洒脱豪放, 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 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 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他就是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魅力 光彩的苏东坡!
苏轼的生平和个性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 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苏洵的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 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 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 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 密州,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 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 登州;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 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元祐 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 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 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 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 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
东 坡 小 像
苏轼的诗歌
兼收并蓄,风格‚清雄‛:如《游金山寺》 等。 诗评:‚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 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 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赵翼《瓯北 诗话》卷五)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诗中的哲理,既可以理解为世事因人成相,而 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欲见真相,需要脱出 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也可以理解为人生 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 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 时空观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苏轼散文的特点
一、善于立意,工于谋篇。 二、叙事、议论与抒情相 结合。 三、妙用比喻,形象生动。
苏轼石像
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 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 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 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 去‛。’公为之绝倒。‛
苏 轼 自 画 像
苏轼的诗歌
多产诗人:存诗二千七百多首。 政治诗:干预社会现实,批判弊政。如 《吴中田妇叹》、《荔支叹》等。 写景抒情诗:思考人生,充满理趣。如 《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