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展示和挖掘数学美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美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美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具有至高无尚的美。
”数学是一门优美的学科,但小学数学对学生的美学教育却常常被忽视。
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
其实,数学是潜在美很强的学科,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数学的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捕捉和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感受、体验以至探索数学美,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能够创造数学美搭建桥梁。
那么,在小学数学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感受数学的外在美1.数学的简洁美数学家研究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地用简单而基本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世界、解释世界。
用字母表示数,是从算术到代数的飞跃,不论从结构还是形式上,都使我们感到式简意明。
数学中的字符也以极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丰富的含义。
从阿拉伯数字,从四则运算中的“+、-、×、÷”到改变运算顺序的“( )、[ ]”,比较大小的“>、<、=”等等,这些字符都讲究大小适中,它们的书写形式和意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
我们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抽象出这些字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数学具有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单的数学公式。
例如,各式各样的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统一用一个公式表示:S=ah÷2。
又如,在讲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的“等底等高”、三角形性质时的“等边对等角”,它们已经简单到了极致,如同古诗般美到了极致。
数学的简洁美还体现在对数学简洁解法的追求中。
例如,小学阶段的简便计算,模仿高斯求等差数列的和等。
2.数学的对称美大自然的结构是用对称语言写成的,动物形体与植物叶脉都呈现着对称规律。
对称美在小学数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表现。
在几何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其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美的因素。
数学教学虽然重在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但也不可忽视美的渗透与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学会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和创造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巧妙展现——感知数学美美到处都有,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
数学中,同样处处蕴含着美的因素,如数的美、形体美、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等。
但是,这些美没有像美术作品那样外显,小学生很难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美的因素,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把蕴涵在教材中的美,采取直观的手段展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享受美。
1感受数学算式的规律美。
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
”算式虽然只是由10个阿拉伯数字组成,但却展示了数学的规律美。
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揭示算式的规律美,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数学的美。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后,教师先出示四道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通过刚才发现的规律,很快地写出了正确的答案。
然后教师将所有的算式板书在一起,再次引导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一次回顾,让学生感受算式的规律美。
在上述的例子中,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四道题目,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在这过程中感受这样的算式存在的规律,再要求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挖掘美育资源 享受美丽数学——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l 期
2பைடு நூலகம் 0 9年 3月
江苏教育学 院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un l f in s ntueo d ct n( aua S ine ) o ra o a guIstt f uai N trl cecs J i E o
Vo . 6 No 1 12 .
1 l1 11 1 = 1 3 11 1X 11 1 2 456 43 5 21
它们融入一个和谐统一 的整体 中 , 充分体现 了数学 中的和谐统 一美 .
13 简 洁 美 无 处 不在 . 简 洁 即 为美 , 白纸 上 简 单 地 几 笔 往 往 就 勾 勒 出 了一 幅 意 境 深 远 、 之 极 点 的 图 画 . 美 数 学 语 言 是 所 有 学 科 语 言 中最 简 单 精 炼 的语 言 , 的 简 洁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 : 两 点 确 定 一 它 如 “
=
1 1 11X 11 1 11× 11 1 1 1
=
1 21 23
= 1 3 21 2 43
2 ;0÷ 4 2 4=5 . 0 2 5= ;0÷ ) 数学 中许多处于相对立位置 的因素 , 只要稍作运算 , 可 以将 就
1 1 1X 1 1 1 = 1 3 5 3 1 1 1 1 2 4 4 21
Ma ., 0 9 r 20
挖 掘美 育 资 源 享 受 美 丽 数 学
一
谈 小 学数 学教 学 中审 美教 育 的实 施策 略
徐 海 舫
(. 1 南京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0 9 ;. 10 7 2 无锡 盛岸 实验 小学 ,江苏无锡
243 ) 105
摘 要 数学是潜在美很强的学科, 数学学科简练的符号语言、 特有的抽象艺术、 严密的逻辑体系、 永恒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现如今,美育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校美育已从狭义的美育向广义的美育发展,因为让每个学生都去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专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那个必要。
蔡元培先生认为:“数学中数与数带有巧合之关系。
几何学上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与左右逢源之理论;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兴趣。
”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科学的结构美、匀称美、秩序美、和谐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点拨学生发现知识美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进入美的鉴赏和领悟之中,那么必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数学的美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统一之美等。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常见数学美及如何培养数学美意识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
一、美的常见表现形式(一)和谐的美“点线面体,勾勒大千世界;加减乘除,演绎无限苍穹。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他的最终呈现全部体现在其应用之中,美的传递也在于此。
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即0.618…。
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就称赞黄金比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
16世纪威尼斯数学家帕乔利称它是“神赐的比例”。
而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则称之为“造物主赐予自然界传宗接代的美妙之意”。
达·芬奇称黄金分割比为“神圣比例”。
如此多的美誉源于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正五边形中,边长与对角线长的比是黄金分割比;建筑物的窗口,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0.618:1;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人体正常体温)约为0.618;名画的主题,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1.618的倒数是0.618……(二)对称的美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用好教学资源 彰显数学之美
用好教学资源彰显数学之美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只致力于对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
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的研究。
一、用好教材,感悟美人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行的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的和谐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
我认为,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知数学美的存在,是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都需要情境教学。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想法比较幼稚,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寻找知识、情感与个体心灵的结合点,将生活与自我融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融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
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生活环境,给学生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使学生通过虚拟情境的表演,创造出行为美、语言美。
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是很强烈的,不管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乐于参与、乐于交际,喜欢在各种情境中再现学习内容,把书上的知识用到生活中来。
三、开展活动,体验美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
数学教学要在数学知识和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利用数学“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美的教学策略
品包装的图案 中, 常常可 以看到对称美 , 人体的外形
也 是左 右对称 的。甚至 ,如 果在 纸上任 意滴 一滴 墨 水 或者 任意涂 一笔 , 再沿 着 墨迹 的边缘对 折 , 在折痕
客观世界 中四大基本数量关系, >、 <、 ( ) 、 { } 构成一
个整体 之 间 的相 依 、 相 反关 系 , 从 这些 中让 学生 真切 感受 到数 学知识 的 简洁美 与结构 美 。 因此 我们 只要 细心挖 掘 和捕捉 就会 发现 小学数 学 中丰 富的美 的 因
育 等学 科 的事 , 而 忽略数 学教 学 中的审美 教育 , 认 为 “ 美” 与数 学 没关 系 。其 实 , 数 学教 学 中隐含 着 丰 富
的美学因素。数学美在这一点上和艺术性相类似 ,
它在审 美意识 上 的物态 化是 借助 于数学 美 内容和 意 义 的统 一性 、 简单 性 、 对 称性 等表 现 出的美 的理性 因 素 。这 种美 的属 性正是 客 观世界在 数学 中的一种 反 映, 因此 这种 美是 经过 理性 的一种 折光 , 这也 是不依
美 学 的一个重 要概 念 , 在 建筑 、 造船 等行业 和各 种商
、
挖掘数学符号的简洁 “ 美”
数 学 中 的定 理 、 公式 、 图形 等 能 呈 现 出来 的简 洁、 整 齐及 对称 的美 , 十个 有 限的符 号能记 出无 限多 数, + 、 一 、 ÷、 ×这 四个 简单 的符 号 就 能 准 确 的 学美 的教 学策 略
张芳 琴
( 银川市金凤 区良田回民学校 ,宁夏 银川 7 5 0 0 2 1 )
[ 摘
要] 数学不是枯燥乏味 , 它也蕴含丰富 的“ 美” 学元素 。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 中充分利用各种“ 美” , 教师要做到挖掘
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
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摘要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要认真体会小学数学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并创造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数学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美审美教育素质发展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无数实践证明,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
它可以改变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人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由此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力转化,并成为学习的持久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美,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
在小学数学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意义深刻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验数学的简洁美爱因斯坦指出:“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数学的简洁美包含了符号、公式、技巧、逻辑上的简洁。
数学提供了抽象整洁的形式化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数学内涵。
在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学生实践,展示出数学简洁美,从而领会丰富的数学内涵,不仅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
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冗长,学生记忆困难。
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的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也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
挖掘数学之美,提升数学素养——以《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
挖掘数学之美,提升数学素养——以《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摘要:数学文化渊远流长,凝聚了人们的智慧;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了很多数学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之美,才能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赞叹,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提起创造数学美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才能。
一、背景阐述有人说数学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其实这是对数学抱有错误认识和偏见。
数学是一种文化,凝聚了人们创造智慧的结晶,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之美;领略数学的精深、博大;体会人们创造的智慧与文明,学生数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亚里士多德说:“硬说数学科学无美可言的人是错误的,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在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有数学概念简单统一的美;数学公式简练整齐的美;数学性质法则概括的美;数学图形和谐对称的美;数学知识奥妙无穷的美;数学方法奇妙多样的美…… 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在学生不断的探索挖掘中,才能真正体会数学之美,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美的赞叹,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才能。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一些好的素材单元,不失时机的挖掘和拓展课本内容。
《轴对称图形》就是一节素材丰富,可供我们挖掘的教学内容。
因此,我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为例展开教学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数学,让学生在享受数学之美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对教师工作的指导性[1]。
二、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对称美”第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出“对称美”。
设计猜一猜的游戏。
手捧礼物盒,告诉学生里面有漂亮的实物图,拿出其中的一个,神秘地说:只给你看一半,猜一猜,这是什么?学生猜对后,展示实物图:哇,真是一只漂亮的蝴蝶,还有可爱的熊猫,美丽的蜻蜓,和好看的青蛙。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美育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以及实施美育渗透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美育的概念美育是指通过审美活动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具有欣赏、鉴赏、察觉美的能力,并能够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美育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还是一门富有美感的艺术。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比如数学中的对称美、规律美、形状美等。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育渗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或者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几何图形、编制数学故事等,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各种数学美术品和数学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比如通过观察数学图形的美丽性和对称性,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数学之美。
三、实施美育渗透的方法实施美育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1.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美。
比如通过游戏、实验、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创作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数学之美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数学之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美
数学起源于建筑,一直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美学,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追求美,数学本身充满着美的因素,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存在艺术上的美。
可见,数学与美学是相辅相成的,是数学本质的感性显现。
数学美具有艺术、和谐以及科学美等,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所显现,也总能给予人的美感与享受。
什么是数学美呢?本文将从数学美的概念、教育功能、表现方面展开论述。
1 数学美的概念首先,所谓数学美,其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客观存在的。
数学美也是一种真实的美,并且能通过数学思维而将其很好的展现出来,呈现在人的眼前,给予人们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另外,数学美能客观的反映世界所呈现的科学美,让人在无形中就能感受到美得陶冶和熏陶。
其次,关于数学美概念的研究。
徐本顺指出所谓数学美是人的数学思维方面的感性呈现,是人们追求美的本质力量,能够呈现人在头脑中数学方面的思维结构。
庞加莱认为数学的美感是人们心灵中所潜在、满足、和谐以及豁然开朗的感觉,要想体会数学美,需要人们头脑中存在一定的数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作为欣赏美的基础,从而体会数学美的含蓄、抽象、科学以及和谐。
徐利智指出数学美是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数学直觉,建立在哲学层面和艺术层面。
罗素则认为数学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至高以及纯净的美。
它不需要投合人们天性微弱的方面,纯净到一种崇高的数学追求和境地。
因此,本文采用罗素的观点,认为数学美是一种冷而严肃、至高达到纯净境界的美。
综上所述,数学美与其他学科所展现的“具体美”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呈现出“抽象美”,它的展示形式与内容也多是抽象的,并且极具美感,使人觉得数学具有朦胧美,且其“冷而严肃”。
2 数学美的教育功能2.1 数学美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数学中隐含着数学美,促使学生去探寻真理,享受学习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数学美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协调、简洁以及统一性,体会数学的美感。
这一过程是让学生认识数学美、感受数学美,进而培养学生数学美的过程。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晦涩的学科,在小学生看来可能很无趣。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让数学变得有趣,并帮助他们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那么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1. 利用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是吸引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有效手段。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各种游戏和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和益智玩具,让学生通过解题和操作来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组织数学竞赛、趣味数学活动等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和运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规律,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趣味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会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情境来讲解数学概念,比如在购物、测量、时间等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数学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巩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 用故事和趣味性的内容故事和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和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互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增加乐趣,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5. 肯定和鼓励对于小学生而言,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当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进步或取得成绩时,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数学之美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之美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之美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2. 能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知数学的美丽;
3.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 数学的发展历史;
2.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数学的美丽之处。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体验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数学?数学的美在哪里?
2. 探究数学的美(15分钟)
教师介绍数学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科学、技术、工程、金融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美丽之处。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事物中有哪些是与数学相关的?分享自己认为有趣的数学现象。
4. 实践体验(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数学实验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和美丽。
5. 总结反思(10分钟)
学生对于数学的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数学的兴趣也有了增加。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数学的美,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探索数学的美丽,能够在数学的世界中发现更多的乐趣。
如何悟出数学中的“美”
如何悟出数学中的“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且要重视数学的美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懂得数学美的优秀学生。
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从而提高数学的教育水平呢?具体而言,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联系实际展示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数学概念是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并通过总结抽象而成的。
如果教师能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巧妙的教学设计,把某一概念通过某种适当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一种美的享受,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可列举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实例,如平分一张纸,一块橡皮,四个橘子,六枝铅笔等,来说明“单位1”和平均分,然后再用“单位1”和平均分引出分数这个概念。
再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中,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而是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水平去寻求解题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设置探索数学美的情境,加深知识理解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
用生动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情趣洋溢的世界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小猪帮小兔盖房”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情境,再配上美丽有趣的图画,使数学知识蕴含其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新鲜好奇,轻松愉快,热情活跃”的气氛之中就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数学的美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年、月、日”时,学生往往记不住闰年二月是二十九天,教学时可以这样问:小红今年七岁,而她的哥哥小明到现在才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小明今年几岁了?这样的设问使学生甚感惊异、新奇,从而设置探索数学美的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浅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浅谈数学中的美,可能会有人认为那是指攀登上数学宝座的科学家、数学家,只有他们,才有数学中“美”的体会,只有数学家才能追求数学美。
而小学数学是关于整数、小数、分数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限于知识的局限,因此无美可谈,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稍加挖掘,就能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1.捕捉美的生活因素。
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数学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素材,捕捉生活中所蕴涵的数学的美,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花园,一起去感知体会。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前,教师可以收集生活中运用的对称美的图片,如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雄伟的北京天安门,高大的爱菲尔铁塔……一开始就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环球旅行,然后提问:这些建筑美吗?请你说说它们为什么美,然后请学生找找它们的共同点。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给人们美的享受,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对称的作品),在学生“哇,哇”的赞叹声中,数学的对称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感知了生活中的“数学美”,美在生活中,美在数学中也就成为了学生心中自然的感叹。
用学到的知识去寻找生活中“数学美”的物体事物,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这样使我们既学会了数学方法,又提高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利用生动的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然后再从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而美育所凭借的感性材料本身就是知识的重要来源,美育以美的形象育人,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不会妨碍数学教学,相反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促使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会欣赏、挖掘和展示数学中的美
内涵 。这是数学 的最高 “ 品质” 和最高 “ 境界”她对人类社会的发 , 展有 着及其深刻 的影响作用 。如整体思想告诉 我们要发扬集体 主义精神 , 创建和谐社会 ; 转化思想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 , 并 帮助我们建立科学发展观 。
2 要研 究如 何在 数 学 教 学 活 动 中挖 掘 和 展 示 数 学 美
一
。
—
—
何学——分形几何学 , 多好莱坞 大片的宏 大壮 丽的场面就是 其 许 直接应用 的结果 。 .
1 应 用 美 . 5 她主要 是 通过 解决 实 际 问题 来 体现 。啊 !这 个 解法 太妙 了。啊! 这个 知识点居然 这样管用 。正 弦定 理既好 看又好用 ; 而
一
从美学角度讲 , 学教学过 程即是数 学美 因的呈现过程 和数 数 学审美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组织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 只有充分 挖掘 和创造性 的展示 数学 美 , 才能启 迪学 生将数 学作为 审美对 象, 才能将数学技 能技巧作为 审美 价值表现 , 才能有效 提高学生 的数学能力 。至于如何充 分的挖掘 和创 造性的展示教 学中的美 因, 一般有 以下几种方式 : 21 模 仿 方 式 . 模仿就是模拟演绎 , 将数学之美直观再现 。绘声绘色的模仿 给人 以生动直观 的美感 。特别是模仿 当事人 的思辨过程 , 更会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22 移 情 方 式 . 移情 即是感情移人 , 自己“ ” 把 感 到审美对 象中去。移情 的关 健在于教师能运用恰 当方式与学生既定 的美感进行类 比。直线” “ 给人刚毅 , 曲线” “ 使人 温柔 ,圆” “ 让人完满 ,极限” “ 让生命永恒 。 数学符号是 音符 , 数学语言是旋 律 。流畅 的证 明是欢快 的小溪 , 解 难之后是“ 山到绝顶我为峰 ” 的伟岸 1 23 现实 主义与批判 现实 主义相结合 的方式 . 数 学学 习必 须求真务实 , 在教学 中直观现实地呈 现细节 、 环 境、 过程等 , 是数学教学 的基本要求 。但 是 , 现实主义方式不是呆 板枯燥 的呈现 , 也有其 高超的艺术手 法。把数学 口诀 诗歌化 , 抽 象概念 具体化 , 理论知识 生活化等等 都是常用的做法 。试 想 , 我 们 在 教 学 数 的认 识 的 时 候 , 果 配 上 淡 雅 的 山 水 画 , 吟 诵 童 谣 如 再 去二三里/ 烟村 四 五 家, 台六 七 座 , 十 枝 花 ”其 直 观感 觉 楼 /九 , 和学 习效 果又会怎样 呢?同时 , 数学学 习还要有批判精神 , 能 不 人 云 亦 云 。 因为 , 判 性 学 习 有助 于 多 角度 欣 赏 数学 美 — — 横 看 批 成岭侧成峰 。人们对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的研究 , 圆的思想 内 对 涵的挖掘和赏析就是很好的个例证 。 数学之美无 处不在 , 数学之美 奇妙无 比 , 我们在 数学教学活 动 中一定要加 强对数学美 及数学美育 的研 究 , 学会欣赏 、 挖掘和 展示数 学美。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然而,许多小学生对于数学抱有厌恶和难以理解的态度。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发现数学中的美和趣味。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数学知识。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能够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加法和减法时,可以使用水果、玩具等具体的物品来进行教学。
让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实际物体和数学概念的认识。
其次,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也是激发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使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或者数学竞赛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他们既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现出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让小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发现数学的美和趣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数学中的历史故事和数学家们的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贡献,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抱有敬畏之心,并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艺术的方式来让小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例如,可以介绍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小学生欣赏和感受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与数学相关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需要我们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
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示范和数学艺术的引导,我们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发现数学中的美和趣味。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和提炼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和提炼1、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本质美。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纵观现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各章节,都具有美育的因素,但由于数学的笔跃众于它的准确性、抽象性。
这种本质的美不象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美育,必须注意从数学知识中挖掘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捕捉美的视点,从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中千变万化的美。
如在《混合运算》一节课中,因为学生已经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脱式过程、脱式方法,可以说有了知识迁移的基础,因此可以设计这样两组口算题。
第一组:⑴16+18 ⑵48-36 ⑶20-11第二组:⑴28+18 ⑵48-94 ⑶402-9口算之后,让学生观察这两组题目有什么联系?学生找到第一组题中的每题的其中一个数用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来代替,就变成第二组题,老师继续让学生把每题中的第2个数也用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来代替,算式会变成什么样的呢?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点呢?这时学生纷纷举手编题,如:28+92、28+362......等,学生既找到了一步题与多步题联系,也发现了多步题的计算方法。
在课后的练习中则可以设计安排这样两道题□□+□□、□□-□□,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试在□中填上数字并考考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再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先让学生利用竖式计算103= 7033= ,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余数和商中有关数字闪动或用彩色粉笔突显出来,让学生观察。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又可在这些无限循环的数字中感受到数字的有序美。
简写循环小数的教学,则可使学生感受到数字的简洁美。
2、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数学的形象美实践证明:凭借直观教学,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因此,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培养逻辑思维,探索数学之美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培养逻辑思维,探索数学之美一、教学目标本学期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之美的探索精神。
我们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运算: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理解其运算规则和相互关系。
2. 图形与几何:认识各种基本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 数学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数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理解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
2. 作业与练习: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 学习态度与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与教辅: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网络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 教学具:提供必要的教学具,如几何模型、计数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4. 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学习氛围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家校合作1. 沟通交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共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展示和挖掘数学美
赏析数学美可以是多角度的,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会觉得情趣盎然,得到感情的共鸣和思维的启迪,现在我们从数学完美、相似联想以及内在本质等方面,去挖掘数学美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各科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综合作用。
因此,在小学实施美育,绝不单纯是音乐、美术课的任务,各科教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在强化基础教育中的整体作用。
赏析数学美可以是多角度的,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会觉得情趣盎然,得到感情的共鸣和思维的启迪,现在我们从数学完美、相似联想以及内在本质等方面,去挖掘数学美的内涵,人们对数学美早就有所认识,一提到数学美,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那被誉为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因此,认为只有高深的数学领域,才能体味到数学的美,只有数学家才能追求数学美。
其实不然小学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予以挖掘展示。
一、简单的美
简单就是美,数学的语言简洁明确本身就是美,数学语言的高度概括性,增一字嫌多,而减一字则感不足,这种洗练的简洁,真可与的诗句相媲美。
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
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有限的数字能记出无限多的数,用加、减、乘、除4个运算符号,就能准确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四大基本数量关系,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简洁美!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为上口成诵的“九九”歌诀,语言的精炼,形式的整齐。
再如,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简洁应用广泛在梯形的面积公式。
又如在学生中间传为佳话的高斯问题:
1+2+3+4……+97+98+99+100=(1+100)+(2+99)……+(50+51)=101χ50=5050
更是令人为这种构思的巧妙和方法的简捷而拍案叫绝。
这样巧妙的解题思路,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顿时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这种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另外在解答应用题时,当你在迷宫般的数量关系中独辟蹊径,找到一种构思巧妙的解法,你会感到豁然开朗,恰似文学中那种奇峰骤起的飞来之笔,使人领略到一种不期而遇的美感。
二、和谐的美
对称与和谐都是形式美的重要标志。
它给人们一种圆满、匀称、协调、平衡的美感。
数量的和谐,空间的协调是构成数学美的重要因素。
学生从和谐关系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和结构美。
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小学数学中的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几何图形中,还表现在一些运算和数表中。
例如,加法和乘法就具有对称美, a+b与a×b是简单的对称式。
正是这种对称美,揭示
了加法和乘法的可交换性,从而归纳出重要的运算律——交换律。
都是优美的图画。
三角形是金字塔的缩影,圆是太阳的象征,圆柱是龙雕厅柱的简化,形象逼真的扇形,梅花瓣样的组合图形,铜钱式的圆中方,更显出几何图形的和谐美。
三、奇异的美
奇异美是数学逻辑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往往不只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数学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及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
例如:新教材中的生活中的数学等虽不是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充,实际上是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心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奇异和灵巧。
诸如此类,好似天公巧设,出神入化,给人一种奇异的美感。
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
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