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模结构设计
基于板料冲压成形仿真系统FASTAMP-NX10与冲压横具智能设计系统SIS-V2.0的拉伸模设计

基于板料冲压成形仿真系统FASTAMP-NX10与冲压模具智能设计系统SIS-V2.0的拉伸模设计叶增良,邓登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以电子产品金属外壳为实例,具体分析了其成形特点,找出某电子产品金属外壳冲压件成形的共性。
介绍了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成形特点和外壳件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了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等设计的常用手法。
直接用工业三维软件NX10.0构造出外壳冲压模具的三维实体模型,完成了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模具设计,更真实的反映了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减少了实际模具设计带来的一些问题和制造时间。
同时,模具各部分的干涉检查能够方便地做到,从而提高了电子产品面壳模具结构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时间,这对制造业尤其是模具的制造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金属外壳;成型特点;冲压模具;装配关系中图分类号:TG385.2 文献标识码:BDOI:10.13596/ki.44-1542/th.2024.04.004Design of Cold Stamping and Drawing Die Based on FASTAMP-NX10 Simulation System for Sheet Metal Stamping Forming, andSIS-V2.0 Intelligent Design System for Stamping DieYe Zengliang,Deng Dengjian(Heyu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eyuan, Guangdong 517000,CHN)【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metal shell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forming characteristics in detail and identify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mping parts for acertain electronic product metal shell. It explains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productmetal shell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hell stamping die design, including commonly usedtechniques such as stamping direction and process supplementary surface design. A 3D solidmodel of the shell stamping die was directly constructed using the industrial 3D software NX10.0,completing the die design of the metal shell of electronic products, more realistically reflecting theassembly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 parts, reducing some problems and manufacturing time causedby actual di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interference inspection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die can beeasily achiev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desig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surface shell diestructur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shortening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ime of the die, which is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specially for die manufacturing.Key words: metal case;forming characteristics;stamping die; assembly relationships1 引言冲压成形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汽车拉伸模设计要点

汽车拉伸模设计要点陈艳辉;马国亭【摘要】介绍了汽车拉伸模设计的相关要点及设计方法.【期刊名称】《模具制造》【年(卷),期】2010(010)011【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汽车拉伸模;设计要点;设计方法【作者】陈艳辉;马国亭【作者单位】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深圳龙华富士康科技集团,广东深圳,5181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85.21 引言目前国内整车厂的内覆盖件模具主要由国内完成制造,而部份关键外覆盖件模具采取外包方式。
外包是基于国外的经验更为丰富,发包方在产品制造周期和质量上有更大的期待。
事实上外包制造的模具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对发包方来讲,从心理上会认为国内问题更多。
应该说,国内已经完全具备制造一个完整的中级车车身模具的能力和技术,但模具不是批量生产,任何一副模具不管由哪家模具厂制造,最终还是由具体承担其设计制造任务的具体人员完成。
我们可以在整体经验积累和标准化方面做很多工作,但因为是单件生产,所以事实上还是由个人水平决定的。
汽车覆盖件是指覆盖汽车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和车身的薄钢板异形体的表面零件(外覆盖件)和内部零件,与一般冲压件相比较,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表面质量要求高及生产成本高等特点。
在覆盖件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设模具制造工艺上,也具有独自的特点,一般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拉伸、冲孔修边、翻边、整形等)才能完成。
在其整个生产中,拉伸成形则是一道关键的工序,而决定拉伸成败和工件质量的,则是拉伸成形的模具。
以前采取单件压制,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均比较低。
将拉伸工艺作了改进,采用中心对称一模两件的方法重新设计和制模,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汽车内覆盖件的表面质量主要是回弹和扭曲问题,模具的稳定可靠主要是防止拉伤、改善制件的翘曲和变形;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主要是划痕、孔与边的毛刺、局部凹陷、贴合面成型质量、总成件装配后的间隙等问题,模具要求工作部分制造精良,装配精准,模具动作流畅等。
塑料模成形件结构与尺寸设计

塑料模成形件结构与尺寸设计一、结构设计1.模具尺寸:模具尺寸的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尺寸要求以及塑料材料的收缩率。
通常情况下,模具尺寸要比最终成型产品的尺寸大一些,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收缩率的大小也不同,一般在0.1%~2%之间。
2.分模方式:根据产品的外形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模方式。
常见的分模方式有上模固定,下模活动、上模活动,下模固定,左右分模等。
分模方式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制造难度、模具结构以及成本等因素,力求分模平稳、生产效率高。
3.冷却系统:模具中的冷却系统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应合理设计冷却水道的布置和尺寸。
冷却水道应尽可能地接近产品轮廓,以提高冷却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冷却不均匀导致的变形和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排气系统: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塑料材料在模具中的充填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需要及时排出。
排气系统的设计要尽可能地避免气泡和短针等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5.料斗设计:料斗设计应合理布置料斗和喷嘴的位置,保证塑料材料均匀流入料斗中,避免堵料和喷嘴处的气泡产生。
同时,还要考虑到料斗与模具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和清洁。
二、尺寸设计1.壁厚设计:产品的壁厚直接影响到成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壁厚过大会导致成型缩短和变形,壁厚过薄会导致产品强度不足。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的用途和要求,合理控制壁厚,提高产品的质量。
2.锁模力设计:锁模力是模具分模过程中所需的力量,应根据产品的大小、结构和材料的性质来确定。
锁模力过大会增加设备的负荷,锁模力过小会导致模具分模不完全。
3.滑动件设计:针对有滑动结构的成型件,应合理设计滑块的位置和形状,保证滑块流动灵活,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卡死或损坏。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滑动件与模具的配合尺寸,以确保分模顺利。
4.拉伸设计:对于有需求的拉伸结构的成型件,应合理设置拉伸杆的位置和形状,保证拉伸过程平稳,防止拉伸不均匀导致的变形或拉断现象的发生。
电机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设计

电机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设计摘要:文章通过对电机端盖冲压成型工艺的分析,确定该端盖的冲压工艺的方案。
并进行压力工位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拍样方案,画出了相应的拍样图,最后设计出模具的结构图。
通过端盖设计的整体思路,为模具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设计的思路及方向。
关键词:端盖;排样;拉深;工艺引言:为了提高端盖加工的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加工费用等问题,提出了一张电机端盖冲压工艺及其模具结构设计,对电机端盖进行了工艺的分析。
通过排样分析、拉深次数计算、翻边力计算及压力中心位置的确认来设计出整体模具的结构,并利用CAD对模具进行结构绘制。
一、电机端盖冲压工艺分析(一)毛坯直径的确定此零件的凸缘直径为44mm,相对凸缘直径为144/120=1.2,可取修边余量≤3.5mm。
即实际凸缘直径dF=df+2≤151mm。
按等面积法求得毛坯下料直径D为248mm。
(二)冲压工艺分析此零件属于复杂冲压件,主要包括拉伸和冲裁两类工艺,首先完成拉伸类工艺,待成型后再进行冲裁类工艺,从而完成整个零件的冲压加工。
根据工艺分解原则,此零件拉伸类工艺包括拉伸、反拉伸、整形等工序;冲裁类工艺包括下料、切边、冲孔、冲侧孔、冲侧舌等工序。
(三)冲裁工艺设计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此零件冲裁类工艺主要包括凸缘轮廓切边,冲凸缘上孔为4.5mm、中心孔为16mm和顶部6处腰形孔及冲侧面出线孔、侧面腰形孔及4处均布的侧面止口。
凸缘上孔为4.5mm的孔口到凸缘边缘为144mm的距离a=1.75mm工位来完成,同时应位于整个模具的后4个工位。
因此可确定7工位到10工位的加工内容为:第7工位:切边。
切凸缘外形轮廓。
第8工位:冲孔。
冲凸缘平面上的为4.5mm、中心为16mm和顶部平面6个腰形孔。
第9工位:冲侧孔。
冲出线孔为14mm和5处侧向腰形孔。
第10工位:冲侧。
冲侧面4处均布的止口。
(四)拉伸工艺设计此零件拉伸类工艺比较复杂,包括拉伸、反拉伸、整形等工序。
基于DYNAFORM平台的深拉伸件模具的快速设计

2 深 拉 伸 件模 的设 计
2 1 深 拉 伸 件 的 工 艺 分 析 .
如 图 1 示 , 该 拉 伸 件 深 度 为 2 0 m,长 度 所 8m
60 5mm, 度 30 m, 于深 拉 伸 成形 的范 围 , 该零 宽 3m 属 且
件 的成 形 面 由非规 则 的空 间 曲 面组 成 , 在拉 伸 成 形 过
() 2 基于 C E技 术 的快 速设 计 。 A 针 对 上 述 设 计 所 存 在 的不 足 ,提 出了 基于 C E A
技术 的快 速模 具 设 计 的方 法 , 图 3所 示 。其 优 势在 如
于 充分 利 用 C E技 术 的强 大 功 能 如工 艺 面 的设 计 功 A
22 深拉伸 模 的设计 _
高 效 、 速 的生 产要 求 。特别 是深 拉 伸 件 模 具 的设 计 高 与 制 造 因其 技 术 难 度 大 、 形 质 量 要 求 高 , 且 由于 成 并
金属 塑 性成 形过 程 的机理 非 常 复 杂 ,因 此模 具 设 计 、
析 ,即根 据 C E模 拟 分 析 的结 果—— 利用 C D技术 A A 对 模 具 结 构 进 行 优 化— — 再 使 用 C E 进 行 模 拟 分 A 析 —— 优 化再 模 拟 分 析 的这样 一 个 往 复 的过程 , 费 浪
【 要 】利 用D N F R 摘 Y A O M软 件 实现 了深拉 伸件 成 形模 具模 面的快 速设 计 以及 利 用其 数据 共
享的特 性介 绍 了采 用PoE r/ 进行 模具 成形 零件的数 控 编程的过 程 。 关键词 :深拉伸 件 ; 形工 艺 ; 成 快速 设计
Quc s n o e a n a t e ik Dei fDep Dr wig P rsDi g
(模具设计)球型凸缘件拉深模设计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球型凸缘件拉深模设计哈哈小学出版社院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目录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31、毛坯尺寸计算-------------------------------------------------------------------------32、判断是否可一次拉深成形-------------------------------------------------------- 3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44、凹凸模圆角半径的计算------------------------------------------------------------45、确定工序内容及工序顺序---------------------------------------------------------4二、确定排样图和裁板方案------------------------------------------41、板料选择--------------------------------------------------------------------------------42、排样设计--------------------------------------------------------------------------------4三、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工艺力计算----------------------------------------------------------------------------62、压力机的选择-------------------------------------------------------------------------6四、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形状设计------------------------------------------------------------------72、模具工作尺寸与公差计算--------------------------------------------------------7五、工作零件结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落料凹模板----------------------------------------------------------------------------82、拉深凸模--------------------------------------------------------------------------------93、凹凸模-----------------------------------------------------------------------------------9六、其他零件结构尺寸1、模架的选择----------------------------------------------------------------------------92、凹凸模固定板的选择--------------------------------------------------------------103、磨柄的选择---------------------------------------------------------------------------104、卸料装置-------------------------------------------------------------------------------105、推荐装置的选择------------------------------------------------------------------116、销、钉的选择---------------------------------------------------------------------117、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11七、参考目录------------------------------------11零件图:材料:A3钢厚度:t=1mm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低碳钢,拉深工艺性较好。
连续拉伸工艺

连续拉伸工艺
连续拉伸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适合的拉伸材料,并确定拉伸系数。
2、设定拉伸凸、凹模结构参数,其中圆弧大小取值原则是首次拉伸时,尽量使用较大的R,一般R凸=4~8t,R凹=3~5t,然后逐渐减少产品要求圆弧。
3、在连续模拉伸件工艺设计中,根据具体选择带料形式,常见有两种不同的方案,其使用范围相差较大,需仔细甄别。
4、连续拉伸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有较大的使用范围,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操作时需配合公式计算拉伸次数。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1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11. 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所必需的重要装备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塑料制品等行业。
模具的结构是保证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组成部分、常用材料、结构类型等内容。
2. 模具的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模具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上模上模是模具的上半部分,用于成型产品的顶部或外形。
上模通常包括顶板、上模座、导柱等组件。
2.2 下模下模是模具的下半部分,用于成型产品的底部或内形。
下模通常包括下模座、下模板、导柱等组件。
2.3 滑块模滑块模也称为副模或侧模,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或突起部分。
滑块模通常包括滑块、导柱套和定位销等组件。
2.4 斜顶模斜顶模用于成型带有斜侧面的产品。
斜顶模通常包括斜顶、导柱套、斜顶片等组件。
2.5 拉伸模拉伸模用于成型带有拉伸形状的产品。
拉伸模通常包括拉伸块、导柱、拉伸销等组件。
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品质量。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3.1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制作小型模具和大批量生产的模具。
3.2 铜合金铜合金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尤其适用于高速冲压模具和大体积模具。
3.3 铁合金铁合金包括低碳钢、合金钢、工具钢等。
它们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高精度模具和耐用性要求较高的模具。
塑料模具材料包括PVC、PE、PP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作塑料制品模具。
4. 模具结构类型模具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
常见的模具结构类型包括:4.1 单模结构单模结构是最简单的模具结构,适用于产品形状简单、工艺要求低的情况。
4.2 组合模结构组合模结构由多个模块组合而成,适用于产品形状复杂、工艺要求高的情况。
4.3 多腔模结构多腔模结构是指在一个模具中设置多个腔室,可以同时成型多个产品。
多腔模结构适用于批量生产相同产品的情况。
《模具结构设计》PPT课件

导向及支撑固定零件
材料及热处理
➢导柱、导套: ➢T8A、T10A,热处理:58~62HRC ➢20,热处理:渗碳淬火60~62HRC
➢上、下模座: ➢滚动导向模座:HT200 ➢滚动导向模座:45或Q235
模柄
作用:
将上模与压力机滑块连接,滑块运行带 动上模运动进展冲裁。
构造形式
➢旋入式模柄:
性不如刚性卸料
复合冲裁模:
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只1个工位,完成至少2道工序 特点:有一个即作凸模又作凹模的凸凹模零件
复合冲裁模
优点:冲裁件平直,尺寸精度高,形位误差小;模 具构造紧凑,体积较小,生产效率高。
缺点:构造复杂,制造困难,模具本钱较高。 适用场合: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制件
正装复合模
优点:制件较平整 缺点:操作不便,不平安
级进模
级进模
优点:生产效率高,模具强度高,凸模全部装在上 模,制件和废料均可实现向下的自然落料, 自动化程度高。
缺点:构造复杂,制造较困难,模具本钱较高;工 序分散,定位多,制件的精度不太高。
适用场合:批量大,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制件
➢弹性卸料板
优点: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制件较平整。 缺点:卸料力较小、构造复杂、可靠性与平安
使用时导柱导套不能脱开,只 能选用选用行程可调的压力机。
注意:为防止误装,常将两个导柱直径设计成相差 2~5mm大小不等的形状。
导向及支撑固定零件
➢按导柱位置不同 :
➢后侧导柱模架: 冲裁时受力不均匀、
但送料特别方便。用 于大型板料边缘冲切 或受力较小、精度不 高的模具中。
导向及支撑固定零件
➢对角导柱模架: 受力均匀,纵向、
横向都可以送料、 操作方便。用于精 度较高的中小型模 具。
基于Pro/E、FASTFORM Advanced的异形深拉伸件模具参数化设计

2 rE Po 参数化建模的落料 / 尺寸与压力中心分析
运用 Po r E软 件建 立拉 伸 / 件 的参数化 曲面模 型 , 不需 设 定厚度 , 如图 2 所示 。建立 z 轴 方 向与 拉 伸方 向相 同的坐 标
广 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东广州 50 0 ) 广 130
【 摘要 】 以一大型烧烤炉上盖 的拉伸模设计为例 , 首先用 Po r E建模并分析 落料尺寸和压 力 /
中心 , 然后用先进 的C E A 软件 F S F R dacd 为辅助 工具 , A T O M A vne 作 确定模具设计 的其 它
1 拉伸件的结构 特点分析
图1 所示为一大型烧烤炉 的上 盖 , 料 为 0 F 厚 度 为 材 8,
‘ ~
lm m 。其 结构特 点是 : 尺寸较
大, 全部 由曲面构成 , 不容易 由
,R R 12 、 M15 \ 20 j
.
经验公 式计算 落料尺寸 ; 于 属
系 , 出 为 可 在 F SF R 输 ATO M A vne 中打开的I E 文件。 dacd GS 图1 零 件图
一
图 2 零件参数 化模 型
・
4・
《 模具制造)0 1 ) 1 年第 8 2 期
淮安仕泰隆国际工业博览城
全 球招 商热 线 :5 8 2 9 9 01— 699 9 7
u i u meh d a e o d gt l o mi g e h o o y nq e t o b s d n i i f r n t c n l g wi t e i o P o E g n e a d a t h a d f r / n i e r n h
冲压模课程设计圆筒形

内容摘要本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内容为窄凸缘圆形筒形件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完成了落料,拉深,切边等工序。
落料和拉深复合模具为倒装结构,拉深工件先由压边圈将工件从凸模上顶出,再由打杆组成的刚性推出装置推出制件,采用弹性卸料板卸除条料。
由于能一次拉深出,故不必要其余的拉深模具。
条料排样方式为单排。
为了便于安装平稳以及方便操作选模座为标准对角导柱圆形模座,模柄为压入式模柄,选用单动压力机。
在落料,拉深成形完成后再完成切边工序以确保制件的形状和尺寸。
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手册,绘制装配图和相关的零件图。
关键字:落料拉深复合模、倒装、单排、对角导柱、弹性卸料板目录设计题目 (1)第1章绪论 (1)1.1冲压设计概论 (1)1.2冲压设计的基本内容 (2)1.3冲压设计的一般工序 (3)第2章工艺分析 (3)2.1产品冲裁工艺分析 (3)2.1.1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工艺分析 (3)2.1.2产品尺寸精度、断面质量分析 (3)第3章工艺方案的确定及工艺计算 (4)3.1 工艺方案分析 (5)3.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5)3.2.1确定修边余量 (5)3.2.2计算毛坯直径D (5)3.2.3判断能否一次拉成 (5)3.2.4验证拉深系数 (5)3.2.5 落料工序 (5)3.3确定排样图 (6)3.4.1压边力的的计算 (6)3.4.2 拉深力的计算力的的计算 (7)3.4.3落料力的计算 (8)3.4.4冲压设备的确定 (8)3.4.5压力机功率的核算 (9)3.5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0)3.6拉伸模工作部分结构和尺寸设计 (10)第4章模具的结构与主要零部件尺寸 (12)4.1模具结构选择 (12)4.2凸模工作尺寸 (12)4.3料凹模工作尺寸 (13)4.4凸凹模工作尺寸 (14)4.5压边圈工作尺寸 (14)4.6固定零件设计 (15)4.7卸料零件设计 (15)4.8定位零件设计 (15)4.9模架设计 (16)4.10弹顶器的弹性元件的选取 (16)4.11模具的工作过程 (17)4.12模具装配总图 (18)第5设计体会和小结 (19)参考文献 (20)设计题目:桶形件拉伸模设计1、冲裁件下图1所示所示。
拉伸体ppt

03
非金属拉伸体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注塑、压延、吹塑等。其中,注塑是非金属拉伸体加工的主要方式,包括配料、注射、冷却等工序。
汽车行业
汽车车身覆盖件、发动机部件等都是通过金属拉伸体加工而成。例如,汽车车门的内外板、发动机油底壳等都是通过冲压工艺将金属板材拉伸成所需形状。
拉伸体在各行业的应用及案例
新型材料的出现为拉伸体制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总结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不断涌现,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为拉伸体制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这些新型材料的成本较高,且其性能与传统的塑料材料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新型材料对拉伸体制造带来的挑战之一。
金属拉伸体的应用
金属拉伸体的应用场景
金属拉伸体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电子、建筑、航空航天等。例如,汽车车身覆盖件、发动机部件、电子设备外壳等都是通过金属拉伸体加工而成。
金属拉伸体的加工工艺
金属拉伸体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轧制、锻造、冲压等。其中,冲压是金属拉伸体加工的主要方式,包括落料、弯曲、拉伸等工序。
环保要求对拉伸体制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6
拉伸体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总结词
拉伸体在新兴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需求将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拉伸体在诸多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新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这些领域对拉伸体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拉伸体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型应用场景的开拓及对拉伸体的需求预测
总结词
技术创新将为拉伸体制造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前景广阔。
详细描述
异形件拉伸工艺及模具设计

耐④新 飘 。 塑嘉未 Http:/ ̄.nicemachine.net E-mail.nice@nicemachine.net ・冲模技术・
异形件拉伸工艺及模具设计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赵建华韩征权许鹏飞 【摘要】分析了异形件的拉伸工艺,利用UG和Dynaform软件确定零件的毛坯形状及尺寸,并 介绍了异形件落料一拉伸复合模和切边模的结构设计CA ̄zZ_T_作过程。 关键词:工艺分析;毛坯尺寸;模具结构
Drawi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 for the Abnormity Drawing Part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drawing technology of the abnormity drawing part was analyzed, determined the dimensions and shape of the blank by using software of UG and Dynaform,the design and the process of the blanking-drawing compound die and trimming die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technology analysis;blanking size;die structure
1 引言 图1所示为某异形零件,其外形由半圆桶和半椭
3模具制造 此类模具大多是由各客车厂自主设计制造,在设 计中应首先考虑制造工艺。先制造下模板,找出上平 面基准,在平面基准上刻划出y、Z两向的座标尺寸 线,再在其上制造凸凹模,凸凹模是制件的主模型,承 受很大的压力,在制造时应考虑到整体的强度、刚性。 凸模的制造应注意左右对称,凸凹模在制造坯型时, 先按成形的难易和曲率将曲面分解成块,再依曲面的 分解在Z向断面曲线制出隔板。也就是说首先将曲面 变为曲线,再由曲线连接成曲面,制造各分解块单件 时要注意左右对称件的一致,使用压机按分解块压制 出预成形,然后逐一通过样板检测。这部分工作做的 越仔细,后序的修磨量会越少,故在制造前要确保读 懂图纸,在凸模上制造灯口、窗口及搭边等局部的凹 模型时,要考虑成形难易。同设计人员互相沟通,用角 磨机较精确地制造出下部凸凹模,其余压料板、拉伸 筋、上部的凹凸模型的制造是通过与下凸凹模的配合 来制造。在配制时要使间隙为零,这样以后可以只需 修磨上凹凸模来达到要求的间隙,然后通过分析试 件,逐步修整上凹凸模即可达到压制出合格的制件。
拉伸模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模具行业在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拉伸模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具类型,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的成形加工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本次实训选择了拉伸模作为研究对象。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拉伸模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则。
2. 掌握拉伸模的加工工艺和装配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模具行业的认识和职业素养。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拉伸模的结构分析2. 拉伸模的设计与计算3. 拉伸模的加工工艺4. 拉伸模的装配与调试5. 拉伸模的性能测试四、实训过程1. 拉伸模的结构分析(1)拉伸模的基本结构拉伸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上模座:用于支撑上模的固定部分。
- 下模座:用于支撑下模的固定部分。
- 拉伸凸模:用于形成工件形状的凸起部分。
- 拉伸凹模:用于形成工件形状的凹槽部分。
- 拉伸导向装置:用于保证拉伸过程的直线度和稳定性。
- 拉伸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拉伸过程中的力的大小。
(2)拉伸模的结构特点- 拉伸模具有明确的拉伸方向,一般垂直于板材的宽度方向。
- 拉伸模的凸模和凹模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隙,以保证拉伸过程中的板材厚度。
- 拉伸模的导向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保证拉伸过程的直线度和稳定性。
2. 拉伸模的设计与计算(1)拉伸模的设计原则- 确保拉伸过程中的板材厚度均匀。
- 保证拉伸过程中的直线度和稳定性。
- 选择合适的拉伸速度和拉伸力。
- 考虑模具的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
(2)拉伸模的计算- 拉伸力计算:根据拉伸模具的几何尺寸和板材的厚度,计算所需的拉伸力。
- 模具间隙计算:根据拉伸模具的几何尺寸和板材的厚度,计算模具间隙。
- 拉伸速度计算:根据拉伸模具的几何尺寸和板材的材质,计算拉伸速度。
3. 拉伸模的加工工艺(1)拉伸凸模和凹模的加工-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数控车削等加工方法。
汽车玻璃升降器复合模的设计

Px K x P
[3]
Pt nKt P
式中
[3]
Px , Pt ——分别是卸料力、推件力(N)
K x , K t ——分别是卸料力系数、推件力系数
P ——冲裁力(N)
n ——同时梗塞在凹模内的工件数
参见表 2-13[5], K x 取 0.027, K t 取 0.05, h 取为 8mm, n 则
冲压设备选择是冲压工艺过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 和使用的合理,同时也关系到冲压工艺过程的顺利完成及产品质量、零件精度、生 产效率、模具寿命、材料的性能与规格、成本的高低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1) 设备类型的选择 设备类型的选择要依据冲压件的生产批量、零件尺寸的大小、工艺方法与性质 及冲压件的尺寸、形状等要求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设备的精度与刚度以 及生产现场的实际可能。压力机的刚度是由床身刚度、传动刚度和导向刚度三部分 组成。如果刚度较差,负载终了和卸载时模具间隙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影响冲压件 的精度和模具寿命。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后参照表 7-3[2]和表 7-4[2],并结合工厂现 有设备情况,此冲模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2) 设备规格的选择 在选定设备类型后,进一步根据冲压件的大小、模具尺寸及变形力来确定设备 规格。冲裁时,压力机必须大于或等于冲裁各工艺力的总和,本工件冲裁模采用弹 压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故
h 8 10 mm , t 0.8
Px K x P 0.027 442728 .0 11953 .7 N Pt nKt P 10 0.05 442728 冲裁功的计算 选择冲裁设备时,除了要计算冲裁力,使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大于冲裁力以外, 还要进行冲裁功的验算,使压力机的每次行程功不超过额定的数值,以保证其电极 不过载,飞轮转速不致下降太多。平端刃口的冲裁功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