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孟子》二章课时训练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顺为正.者(2)贫贱不能移.(3)空乏..其身(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5)出则无敌.国外患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B.行拂乱其所为C.曾益其所不能D.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妾妇之道.B.必先苦.其心志C.与民由.之D.生.于忧患4.翻译下列句子。

(1)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有删改)【注释】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④喧:遗忘。

5.解释加点的词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2)其母引.刀裂其织引:________6.【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7.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课时训练答案1.(1)准则,标准(2)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3)财资缺乏(4)奋起,指有所作为(5)匹敌、相当2.B3.B4.(1)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导致死亡。

5.(1)常常(2)拿起6.【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7.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这个故事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孟子两章练习及答案

孟子两章练习及答案

2013【湖南省娄底市】二(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是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词语句的大意。

①所以动心忍性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答案】10.A 11.C(“益处”应改为“增加”)12.D(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13.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

⑵这样之后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

14.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辽宁省阜新市】二(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

(8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练习题级答案

《孟子二章》练习题级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三、解释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完整版)孟子二章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完整版)孟子二章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双休作业《孟子》二章(一)荣华不可以淫1.解说以下句中斜体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②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居天下之广居 ()④无违夫子( )2.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 《捕蛇者说》 )B.至之市而忘操之。

( 《郑人买履》 )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D.如令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3. 用“/”标出下边句子的两处朗诵停留。

(2 分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解说一词多义的词语得(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戒( 3)往送之门,戒之曰()( 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6.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邻近?7.孟子以为,大丈夫如何才能做到“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由?(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人恒过,而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入则没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国患者,国恒亡。

而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基础知识1 / 51 、加点字解说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 放弃 )尔后喻(认识)..B固国(国家)空匮其身(资财缺少)..C举于市( 推选 )饿其体肤(饥饿)..D域民(限制)威天下(威慑)..2、 . 对下边语句中加点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可以曾:同“增”,增添。

.C.衡于虑,尔后作.作:发生D.出则无敌外国患者出:在外面,指外国。

《孟子》两章练习与答案

《孟子》两章练习与答案

《孟子》两章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1.填空:(1)《〈孟子〉两章》选自,作者是,名,字,战国时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2.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B.得道.者多助(道理)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D.委.而去之(放弃)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4.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5.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孟子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战必胜”的原因是()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去。

B.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险要的地势。

C.实施仁政,取得人民的拥护、支持。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二、课时达标阅读《<孟子>两章》,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8.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层层推进,观点鲜明,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9.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___二章精选习题(含答案)

___二章精选习题(含答案)

___二章精选习题(含答案) 孟子》二章题精选一、基础测试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___,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指城墙;___:指城墙外的空地;环:包围。

B.城非不高也,___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___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池:指城池周围的护城河;坚利:指军队的武器装备坚固而锋利;委:放弃。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到达;畔:背叛;顺:追随。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征于色C.死于安乐D.___答案:D。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故:因此;降:赋予;大任:重要的任务。

B.征于色,发于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征:表现;色:面色、神情;发:表达。

C.___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畎亩:田地;喻:比喻。

4.加点词不用使动用法来解释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C.动心忍性D.生于忧患答案:D。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通_____()畔:背叛。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通_____()___:称量、权衡。

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通_____()属:让、交给。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通_____()曾:曾经、曾经有过。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③1.“得道者”指成功的人;“道”指正确的道路、方法;“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2.“道”的得失决定了人们得到帮助的多少。

3.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修辞手法:排比句。

《孟子二章》习题含答案

《孟子二章》习题含答案

习题一:《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选自,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他认为人性。

【参考答案】1.《鱼我所欲也》儒家仁政本善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参考答案】2.(1)祸患,灾难;(2)不丢掉;(3)益处;(4)感激。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乡为生死而不受(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故患有所不辟也3.(1)“乡”通“向”;从前。

(2)“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3)“辩”通“辨”;辨别。

(4)“辟”通“避”;躲避。

4.翻译下面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参考答案】4.(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

B.公孙衍.(yá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所以动心忍性,曾.(céng)益其所不能。

D.入则无法家拂.(fú)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B.父命.之(教导,训诲)C.以顺为正.者(正确)D.一怒而诸侯惧.(害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戒.之曰必敬必戒.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C.居天下之.广居妾妇之.道也D.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4.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必先/苦其心志D.一怒/而/诸侯惧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他们为了自己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 ,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A.有些人妻儿可以不要B.有些人官可以不当C.有些人官可以不做D.有些人财产能够抛弃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人恒过.( )(4)而后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

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

文言文练习姓名成绩(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征于色,,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

1.按原文填空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后喻.A.B.征于.色不言而喻.国恒亡.出则无故国外患.者C.D.亡.羊补牢患.得患失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衡于虑B.行拂乱其所为C.曾益其所不能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翻译下面句子。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根据文意填空(1)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其结果才能,(受磨练的益处)。

(2)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6.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最新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

最新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

文言文练习姓名成绩(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 ,衡于虑,_____________ ,征于色,__________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冋的一项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后喻A ..B 一1征于色匚不言而喻.「国恒亡「出则无故国外患者C . 1 D.彳L亡羊补牢- 患得患失3.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衡于虑 B .行拂乱其所为C .曾益其所不能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 翻译下面句子。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 根据文意填空(1)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其结果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受磨练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 人斗志(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O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子二章》练习试题

《孟子二章》练习试题

《孟子二章》练习试题(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横线上句子的“是人”指()A.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B.任何人C.作者D.第一段列举的6个人2.解释加点词:4分⑴苦⑵过⑶虑⑷喻⑸衡5.翻译句子:4分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⑶入则无法家拂士6.上文选自,全文论证了和的问题。

3分7.下面加点的词意文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在)畎亩之中B.百里溪举于市(城市)C.故天将大任于是(这样)人也D.行拂乱(使....错乱)其所为8.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A.古代任人唯贤,并不重出身、地位B.卑贱的人最多智慧C.经受磨难的人,才能接大任9.“天”使接受大任者经受磨难,目的是()A.动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C.饿其体肤,空乏其身1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正确解释是()A.所以当他动了心抑制情感,就能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东西。

B.以此让心情激动忍让,就能渐渐增长知识C.用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11.加点的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苦其心志C.劳其筋骨12.“大任”指什么?13.“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炼?14.通过这些磨炼,带来的好处是什么?答:15.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经常遭遇哪些困境?答:16.经过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三个字回答)答:(二)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孟子》二章一、基础测试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死亦我所wù ,所wù 有甚于死者。

(2)一d?n 食,一豆gēng 。

(3)cù 尔而与之,乞人不xiè 也。

2、根据原文填空。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国恒亡。

(5)然后知,。

二、能力测试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呼尔而与之(4)万钟于我何加焉(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6)必将苦其心志(7)征于色,发于声(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征于色C. 死于安乐D.衡于虑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C.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通_____()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通_____()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通_____()6、翻译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课内问答题。

1、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2、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四、拓展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两章练习及答案

孟子两章练习及答案

2013【湖南省娄底市】二(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是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词语句的大意。

①所以动心忍性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答案】10.A 11.C(“益处”应改为“增加”)12.D(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13.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

⑵这样之后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

14.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辽宁省阜新市】二(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

(8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休作业《孟子》二章(一)富贵不能淫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解释一词多义的词语得(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戒(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6.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B固国. (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 (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D域.民 (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自己编着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

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7.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曹刿论战》)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

9.填空题:①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词语回答)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_____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用现在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

二、能力提升1.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名言。

2.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

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111词词义例句入①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草色入.帘青《陋室铭》③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三)刘宣苦读成才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③……。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着。

?????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

②刘公宣:即刘宣。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A. 以语.使(告诉)B.讶.其文(感到惊奇)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D. 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2.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答案:(一)1. 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1)能够(2)得到、实现(3)训导(4)谨慎5.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8.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二)1、A2、C3、C4、A5、D6、A9.①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用课文词语回答)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六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人要担当重任,有所成就,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

③联系全文,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过渡(或:承上启下)。

④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⑤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⑥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能力提升:1.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①在国内②映入③进入3.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 2.(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3.(1)刘宣:苦读成才。

(2)卫使:爱惜人才。

(3)刘铉:慧眼识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