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免疫细胞一、免疫细胞的概念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指接受.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初始淋巴细胞: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淋巴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分别通过BCR或TCR识别抗原,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3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抗原:是指能与TCR或BCR结合,激活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即通常所说的抗原。例如:各种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的外毒素等。
7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当与载体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后又具有免疫原性。
8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9抗原的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的结合价。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为多价抗原,含有多种,多价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含有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多克隆抗体。10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11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可分为 TI-1抗原和TI-2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1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immunity
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已”的识别, 并排除“非已”以保持体内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
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和有害的生物性分子。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4、免疫自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
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5、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6、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也称特异性免疫。
第2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免疫系统MALT/MIS
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2、M细胞
即膜上皮细胞/微皱褶细胞,是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散在于小肠派氏淋巴小结处。
3、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4、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 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 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 BCF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
01
B淋巴细胞的分类
根据发育阶段和功能特性,B淋巴细胞可分为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
和记忆B细胞等。
02
B淋巴细胞的功能
B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分泌抗体并参
与免疫记忆的形成。
03
B淋巴细胞的活化
B淋巴细胞的活化同样需要双信号刺激,即抗原特异性信号和共刺激信
号。抗原特异性信号由抗原与B细胞受体(BCR)结合提供,共刺激信
如NK细胞可直接杀伤某 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
的细胞。
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可 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和B细胞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发育
来源
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造血干细 胞分化为各种前体细胞,再进一步发育为成熟的免疫细胞。
发育过程
以T细胞为例,其发育过程包括在胸腺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 择,确保T细胞具有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同时能够识别并应 答外来抗原。其他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也涉及类似的机制, 以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
1 2 3
正向调节
通过激活和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应答, 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活化。
负向调节
通过抑制或减弱免疫细胞的功能,防止过度免疫 反应,如调节性T细胞(Treg)对效应T细胞的抑 制作用。
免疫学
1-2章:
固有免疫应答:是指体内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识别结合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其他
抗原性异物后,被迅速活化,并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将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杀伤
清除的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亦起主导作用。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腔上囊(禽类)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有淋巴结、脾及与黏膜有关的淋巴组织和皮下组织等。
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如皮肤,肠道粘膜和关节滑膜等炎症部位)迁移.
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称之为淋巴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血管地址素的相
互作用.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又通过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后经内皮小静脉返回到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中的循环过程。
二、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
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1免疫防御2免疫监视,3免疫调节,4免疫自身稳定. 2、固有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参与的主要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早期性,快速,无记忆性主要细胞 NK细胞 NK T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意性,耐受性,记忆性主要细胞;T细胞,B细胞。
免疫学
名词解释:
1、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免疫原:在具有免疫应答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原可以称为免疫原
3、细胞免疫(CMI):指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也就是机体通过上述致敏阶段、反应阶段,T 细胞分化成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4、体液免疫:指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称为体液免疫,即由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最后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来实现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
5、变态反应: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作出过于强烈或不适当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或过敏原。
6、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以炎症为特点的反应。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
7、免疫应答:是指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8、带现象:因抗原过剩或抗体过多而出现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称为带现象。
9、前带现象:凝集反应时,因抗原为大的颗粒性抗原,容易因抗体过多而出现前带现象,因而需将抗体作递进稀释,而固定抗原浓度。。
10、后代现象:沉淀反应的抗原为可溶性抗原,因抗原过量而出现后带现象,通过稀释抗原,以避免抗原过剩。
11、佐剂:指一种物质先与抗原混合,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这类物质统称为佐剂或免疫佐剂。
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学概论)
(五)其他免疫细胞
1.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
——NK细胞是一类没有抗原识别受体,无吞噬功 能,不需要抗原的预先致敏就能非特异性地直接 杀伤靶细胞,且不受MHC限制的一类细胞,故名 为自然杀伤细胞。
2.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能力,是机体非特异性免 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
② 提呈抗原作用
③ 分泌作用 ④ 抗肿瘤作用
2.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
骨髓的DC前体----经血循环----外周组织 (1)非成熟DC:定居于非淋巴组织,如上皮组织、胃肠道、 生殖和泌尿道、呼吸道以及肝、心、肾等脏器的间质。具有 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但其提呈抗原能力弱。 (2)成熟DC:定居于外周淋巴组织,如淋巴结、脾脏、粘膜 相关淋巴组织等。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加工能力弱,但其提 呈抗原能力强。
(1)TCR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
①中文:T细胞抗原受体。 ②结构:是镶嵌在T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两条肽链构成的
异二聚体,主要是TCR-异二聚体。
③功能:识别抗原提呈细胞(APC)通过MHC-抗原肽复合物。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uman MHC(HLA)
免疫学 名词解释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程可人为地划分为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1.致敏阶段又称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
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
2.反应阶段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此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
V区的功能:决定抗体分子特异性的部位。
C区的功能:1.选择性地通过胎盘;
2.与补体结合活化补体;
3.决定Ig分子的亲细胞性(即与带Fc受体细胞的结合);
4.Ig通过粘膜进入外分泌液等都是Fc片段的功能。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B细胞的制备
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饲养细胞的准备
选择培养基
细胞融合
检测抗体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IgD特点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mIgD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
对防止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
IgE特点
血清中含量最低
2、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FcεRⅠ)(γ、α、μ、δ、ε)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3、FcεRⅡ分布于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粒细胞
47.易接近性指抗原分子的特殊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医学免疫学详细复习笔记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一、重点与难点提示:
本章重点掌握免疫的含义、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及特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
二、基本概念及要点:
掌握以下基本概念:
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是有害的。2.固有性免疫应答: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天然免疫、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3.适应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是指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过程,故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掌握以下要点:
1.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其表现: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正常的免疫应答可阻止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即具有抗感染免疫的作用。
〔2〕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机体对自身成份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到达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免疫系统可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表1-1 免疫的功能与表现
免疫功能正常表现〔有利〕异常表现〔有害〕
免疫防御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及毒素作用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
生物知识点之传染病和免疫3篇
生物知识点之传染病和免疫3篇
为了明天,努力吧!不管结果怎样,付出的,总会有回报的!今日考试的你,要保持稳定状态,自然从容,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祝你取得好成绩!,带着我们的期望,勇敢地向前走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物知识点之传染病和免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知识点: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三个基本环节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初始淋巴细胞: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 B,T 淋巴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分别通过BCR或 TCR识别抗原,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3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抗原:是指能与TCR或 BCR吉合,激活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即通常所说的抗原。
例如:各种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的外毒素等。
7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当与载体等大分子物质吉合后又具有免疫原性。
8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TCR,BCR£抗体特异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9抗原的吉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吉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
原的结合价。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为多价抗原,含有多种,多价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含有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多克隆抗体。
10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 B细胞产生抗体是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11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可分为TI-1 抗原和 TI-2 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免疫名词解释
免疫名词解释
免役名词解释1.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
与相应应答产物(A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亦称免疫原.
2.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3.补体经典途径:为补体激活途径之一,激活剂主要为与抗原结合后
的IgG或IgM类抗体,并由C1到C9连续发生级联反响,最终产生溶细胞
效应的过程。
4.CTL(Tc):是T细胞的一个主要功能亚群,表达CB8分子,具有特异
性细胞毒作用,识别抗原具有MHC-I类分子限制,在抗病毒、抗胞内寄生
菌和抗肿瘤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5.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
直沿用。
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位于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的特定
区域、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主
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7.免疫应答:是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增殖、
分化并表现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8.中和反响:毒素、病毒、酶、激素等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导致
毒性或传染性等生物活性的丧失.
9.人工自动免疫:指用人工接种抗原性物质的方法,使机体免疫系统因
抗原刺激而产生类似于隐性感染时所发生的免疫应答过程,即产生特异性
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10.血凝素:流感病毒包膜外表柱状抗原,因能和人、鸡、豚鼠等的红
细胞外表受体结合,引起血凝而得名。它具有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的
第三章_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immunocytes)
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统称为 免疫细胞。 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淋巴细胞、辅佐细胞
粒细胞、肥大细胞
一、免疫活性细胞
概念 对外来抗原进行识别并进行免疫应答的细胞,一般特指T细
胞和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还包括自然杀伤细胞、杀 伤细胞等 。
(三) B细胞(B cells) 三、 其它免疫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但对T细胞的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特别在识别时,能
将处理的抗原递呈给T细胞,并提供协同刺激因子使 T细胞充分活化。
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1)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 BCR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的分子结构, 又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结构
(2)B细胞信号传导分子 承担B细胞识别抗原后信号传导的分子为Igα (CD79a)和Igβ(CD79b)。
胞,简称A细胞。 这类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将抗原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 细胞,又称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一)巨噬细胞(macrophages)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s)和组织中的巨噬细 胞(macrophages, MΦ)统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有丰富的吞噬体 和溶酶体,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3免疫学 3
2018/12/5
异种抗原
同种异型
2018/12/5
2.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 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化学组成、表位易接近性、物理性状 (2) 抗原与肌体的相互作用 异物性、进入机体的途径、机体因素 抗原因素
①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② 化学组成及结构 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结构
2018/12/5
2.非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 Ag)
TI抗原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无需 Th细胞的辅助,TI-Ag是由多个重复的B细胞表位组成,天 然TI-Ag种类较少,如细菌脂多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等。 共同特点:抗原结构比较简单,表面决定基种类单纯,排列 密集而有规律,可直接激活B细胞。 免疫应答特点:① 只引起体液免疫,不产生细胞免疫;②只 产生IgM 类抗体;③无免疫记忆。
2018/12/5
2018/12/5
(二)抗原决定簇分类
1. 根据结构分为 (1)构象决定簇 (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由空间 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 (2)顺序决定簇(sequence determinant):序列相连续的 氨基酸片段构成的决定簇。 2. 根据功能分为 (1)隐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的决定簇。 (2)功能性决定簇:能被B细胞识别,或与抗体结合的 决定簇。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 ):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 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
2.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幵中枢免疫器官后,在循环过程中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不同组织的特定区域。
3.淋巴细胞再循环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5.抗原(an tige n, Ag):是指能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
质。
6.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n tige nic determ inant)。
7.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具有相同和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分子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8.胸腺依赖性抗原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T细胞的辅助,故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示例】TD-Ag :即胸腺依赖性抗原(1分)。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1分)。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均属此类抗原( 1分)。
9.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时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基本概念-临时分类-文档在线
特点: 生而有之/ 作用广泛/ 非特异性; 机制: 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的抑、杀菌物质的屏障
效应+非特异性C和效应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 适应性免疫(后天/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个体生后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 特点: 特异性/ 记忆性/ 耐受性 机制: T/B 淋巴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被激活→
⬛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
一、免疫与免疫学
◘免疫 机体识别非已抗原, 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并清除之
( 正常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则不产生免疫应 答 , 即维持耐受)
◘免疫学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免
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对 抗原的排异效应及机制、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 破坏及其机制等。
原剌激下) 活化→(经血/淋巴入骨髓) 分化为浆C→抗 体→血
I I 、外周淋巴器官
成熟的T / B细胞等免疫C定居场所/ 亦是产生免疫 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粘腊免疫系统
1. 淋巴结
◘解剖相关知识(图9-2 , P321) 500-600个淋巴结布于全身
淋巴结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彼此以淋巴窦相通。 皮质浅层为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定居场所: 静止的
成熟B细胞--(+抗原剌激)-→B淋巴母细胞→浆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2、 B 淋巴细胞亚群: B-1:在机体对蛋白质抗原的免
疫应答中无重要性,但对碳水化合 物刺激产生较强的应答,主要产生 低亲合力IgM。
B-2:即通常说的介导体液免疫 应答的B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 功能。
3、 B 淋巴细胞的功能(P102-) 1)产生抗体 2)提呈抗原 3)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CD8+ )胸腺细胞若能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 表面的MHC -Ⅰ 类分子或MHC - Ⅱ分子结 合,就可能被选择而继续发育,否则会发 生程序性死亡。在此过程中, MHC - Ⅱ分 子选择CD4分子,使DP胸腺细胞
发育成为CD4 + CD8— T 淋巴细胞; MHC - Ⅰ分子选择CD8分子,使DP胸腺 细胞发育成为CD4 —CD8+ T 淋巴细胞。 即获得了MHC限制性。
2)TCRαβ T细胞和TCRγδ T细胞 3)Th、Tc、Ts 和 TDTH 细胞
Th(help T cell):辅助性T 细胞 Ts (suppressor T cell):抑制性T 细胞 Tc(cytotoxic T cell):细胞毒性T细胞 TDTH(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 cell ) 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
TDTH细胞可释放IFN-γ刺激Mφ 活化 而诱生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在 宿主抗胞内病原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h2型T细胞即通常说的辅助性T细 胞: Th,它可辅助B细胞、Tc细胞 活化。
2)CD8+ 杀伤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 胞):
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 其作用方式有两种: (1)释放穿孔素:作用类似补体膜 攻击复合体的融细胞作用,最终导 致靶细胞涨裂而死。 (2)释放颗粒酶:使靶细胞遵循一 定的程序,通过激活内源性DNA内 切酶,自我结束生命的生理性死亡。
2)CD4和CD8分子:
CD4与MHC - Ⅱ分子结合,CD8 分子与MHC - Ⅰ分子结合。
3)CD28分子(协同信号分子): CD28与B7结合后由CD28转导的第 二信号,是细胞活化的重要协同刺 激信号。
3、 T 淋巴细胞亚群: 1) CD4 +亚群CD8+亚群:CD4 + T细胞
识别由13-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 并受自身MHC Ⅱ类分子限制; CD8+ T细 胞识别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 并受自身 MHC -Ⅰ类分子限制。
4、T细胞的功能(P94-)
1)CD4 +辅助性T细胞:
Th1可分泌IL-2、IFN,与TDTH细胞 与Tc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有关, 可促进细胞免疫应答。Th2可分泌 IL-4、5、6、10,与B细胞的增殖、 成熟和促进抗体生成有关,可增强 体液免疫应答。
Th1型效应T细胞(TDTH细胞)发挥 作用的方式:
2)阴性选择:经过阳性选择后的胸腺细
胞若能与自身表达MHC的分子发生结合, 即停止发育,发生克隆死亡并被排除,只 有不与之结合的胸腺细胞才能存活并继续 发育成熟为CD4 + CD8—或CD4 —CD8+ T 淋巴细胞。即获得了自身耐受性。
2、 T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1)TCR-CD3复合物:
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产生 使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CD3分子 将信号传递给T细胞。
第三篇 免疫细胞
一、免疫细胞的概念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指接受抗原刺 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引起 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的淋巴细胞,包 括T、B淋巴细胞。
其中,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 T 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二、T、B淋巴细胞
一) T 淋巴细胞(P89-)
1、 T 淋巴细胞的发生与分化
1)阳性选择:具有TCR的DP( CD4 +
二) B淋巴细胞(P98-)
1、 B 淋巴细胞的膜表面标志Biblioteka Baidu
1) BCR(mIg)与Ig α/ Ig β : BCR是B细胞特异结合抗原的受体, 成熟的B细胞mIg主要为mIgM和 mIgD。 Ig α/ Ig β 可转导BCR抗原与 结合所产生的信号。
2)协同信号分子—CD40:
CD40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其 配体CD40L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 CD40与CD40L结合,可产生使T细 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