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检测

合集下载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铁杵磨针》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铁杵磨针》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铁杵磨针》2017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铁杵磨针》铁杵磨针 ( 《方舆胜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念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 说明](1)[ 媪] ǎo,年迈的妇女。

(2)[ 卒] 达成。

[ 练习]1.解说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去: ____________方: ____________欲: ____________还: ____________2.解说以下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_____________(2)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翻译下边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个成语来归纳这段文字的中心而且谈谈本文给你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提示 ]后代所说的“只需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人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念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开了。

( 李白 ) 经过小溪,看见一位妻子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觉奇异便问她 ( 为何在磨铁杵 ) ,妻子婆回答:“我想要做针。

”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 ?”妻子婆答道:“只需功夫深 ! ”李白被她的毅力 ( 意志 ) 所感人,就回到了山上达成学业。

妻子婆自己说她姓武,此刻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参照答案1.去:走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2.(1) 代老妪 (2) 代从前学过的知识3.李白被老太婆感人了,回去达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

只需有信心,肯下功夫,不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2017年甘肃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甘肃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甘肃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7年兰州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

(18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

④饰诈:作假骗人。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⑵时时而间进()⑶自子之居即墨也()⑷封之万家。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标两处)(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译文:13.回答下面问题(6分)(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2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

他由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答:答案:(二)(18分)10.(4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每小题1分11.(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每划对一处给1分。

广西2017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检测语文版附答案

广西2017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检测语文版附答案

第10讲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六则(《论语》)(2011·河池)考查热度★★★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词多义乐不亦乐乎快乐,高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它)为乐古今异义朋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可以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今义:数词,三虚词而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顺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递进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常,常常)(愉快,高兴)(2)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3)温故.而知.新(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理解,领会)(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不解)(危险,这里是“学业上陷入困境”的意思)(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喜爱)(6)择其善者而从.之(采纳,听从)(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成就,意即有所成就)(疑惑)(8)不逾矩..(超越法度)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并自为.其名C.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 D.六十而耳.顺∕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解析: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B.做∕题写;C.可以凭借;D.听觉∕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2017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课件

2017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课件

象的分析把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文中人
物的刻画方法,其次要懂得概括文中事件,围绕文章 的主旨,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概括诸葛亮的精神, 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 恩图报” 来回答即可。
常见问法 1.……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 容分析。
2.文章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常见问法
1.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如2016· 泰安T17)
)(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句的理解 。(如2016· 云南T14) 3.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中对应的内容。(
如2016· 昆明T12、2015· 昆明T11)
解题思路 (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先浏览全
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作者的看
段,锁定答题区域,也就是选文的最后一段。然后通
读“此”字前面的内容,不难看出诸葛亮挥师北伐的 目
的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因此他忠心耿耿地辅佐陛下以报先帝的知遇之 恩;为了实现先帝的这一遗愿,诸葛亮更是“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最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有 了较稳固的后方,出师伐魏的时机已成熟,也为夺胜 奠定了基础。最后抓住上述要点,组织好语言即可。 【参考答案】 (1)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南方 已定,兵甲已足;(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答出其 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中最主要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 人,才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把握人物形象
考情搜索:2016· 孝感、荆门、安顺、滨州、 聊城、张家界 5.(真题T17)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 精神是什么?(1分)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 。这类试题着眼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人物形

丽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

丽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

丽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四时俱备________ ②与其奇者________③月色入户________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自古以来,与友人品赏山水,谈诗论文,是古人一大雅事,《答谢中书书》作者以感慨发端,把谢中书当作能谈山论水的朋友,写了这封信给他,一起共赏这秀美的山川景色。

B . 《记承天寺夜游》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 . 两篇短文抒发的都是作者欣赏自然风光后的伤感之情。

D . 两文行文风格不同。

《答谢中书书》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

《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不饰雕饰,天然中见真章;以散句为主,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

(4)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2. (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河水龙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河水龙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河水龙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

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1)沿溯阻绝( ) (2)哀转久绝()(3)河中漱广( ) ⑷窥深悸魄 ( )1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译文:13. 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4分)答:14.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4分)答:答案:(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6分)11. (1)逆流而上(2)消失(3)冲击,冲荡(4)看,望评分标准:4分。

每空1分,第(4)空答“偷看”不给分。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6分)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

宋元召而使见。

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飞事亲至孝事:________②饰名姝遗之遗:________③皆铠以习之铠:________④秋毫无犯犯: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017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8-10题。

(12分)月食[明]顾炎武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

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

”或曰:“不然。

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

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于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

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①中,前之却之②,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

乃钱之影也。

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

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

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

鱼之影也。

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

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

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体。

①与地,日为一线()②不得借光()③以是以无光也()④犹夫水然()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译文:10.根据上文完成题目①用自己的话解说月影形成的原因,并从甲乙两图选一幅辅助说明。

我选图,解说:②请说说,李鲈用问答的方式讲述西洋之学中月食道理的好处。

(2分)答案:(一)(12分)8.(4分)①成为②能③这④好像9.(3分)船工撑船,高一半在水里,看它像弯曲一样。

10.(5分)①选图甲.东方海气升腾,把正处于月食状态的月亮的影子投映在空中。

(3分)②用问答的方式既可以增强趣味性,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又可以说明事理的思路更清晰。

(2分)2017年常州市中考题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共13分)甲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完整word版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

2017 文言文中考真题汇编答案解析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一、【【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其此之《兑命》曰:学学半。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虽有嘉肴》谓乎?(【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zhòng róu“”,煣【注释】①中())绳::通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多次。

曝叁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晒干。

④参:通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强也..木受绳则直③学不可以已④故..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垄上然也辍耕之.輮使之..B 明而行五过矣。

.不知其善也则知..C 有槁暴有嘉肴虽.虽..D 日参省乎己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学而..3 )翻译下列句子(“”其此之谓乎?①《兑命》曰:学学半。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主要运用的;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也)[。

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论证方法是5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1)①甘美②勉励③停止④所以,因此(2)C(3)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精选讲练测20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0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讲含解析

精选讲练测20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0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讲含解析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讲明目标1.回顾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熟练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明考向◇考向一: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经典考题回顾】1.【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

至暮,哭而归,不食。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

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巴中市恩阳区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

巴中市恩阳区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

巴中市恩阳区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课内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A . 省略句B . 判断句C . 被动句(2)下面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可爱者甚蕃(多)B .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C . 亭亭净植(种植)D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E . 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3)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①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②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4)《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5)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咏莲的有,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 (7分) (2018八上·廉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孟尝君传》课外练习题.doc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孟尝君传》课外练习题.doc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孟尝君传》课外练习题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必考的题型,要想解答好这类题型必须在课下多做练习,在做完阅读练习之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归纳,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孟尝君传》课外练习题,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解释词语:
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虎豹之秦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3、擅齐之强

4、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二、翻译句子:
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擅齐之强:
南面而制:
宋东阳马生序嗜学
无从
致书
假借
弗之怠
走送之
逾约
加冠
又患无硕师

尝/趋百里外
先达
叩问

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
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叱咄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负箧曳屣
穷冬
四支
僵劲
媵人

沃灌

寓逆旅
日再食

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
烨然
袍敝衣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上文为大家带来了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孟尝君传》课外练习题,希望中考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题做题水平,这样就能轻松应对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赣州市上犹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

赣州市上犹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

赣州市上犹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

”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

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注释①会田:会猎,聚会打猎,常指两国以盛兵相向。

田,同“畋”,打猎。

②为寇:此处指入侵。

寇,入侵者。

③祭北门:指在徐州北门向北祭祀祈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使守南城()②使备盗贼()(2)与“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一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时人莫之许也B . 微斯人,吾谁与归?C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 .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4)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2. (7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

”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

”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

”乃涓然而泣。

指垅曰:“此若先人之冢。

”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

”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乙】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2017年湖北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湖北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湖北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7年武汉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闻之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D.王且何利利:好处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译文:答案:8.B 9.C 10.D11.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鼗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文言文阅读一、故事小说(一)河中石兽纪昀:表转折,但是,却【课文在线】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山门圮.于河圮.:倒塌(2)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3)求.石兽于水中求:寻找(4)竟.不可得竟:终于,到底(5)以为..顺流下矣以为:认为(6)尔辈不能究.物理究:推究(7) 湮.于沙上湮.(埋没(8)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9)转转不已.已:停止(10)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A.棹数.小舟居数.月(《塞翁失马》)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C.遂反.溯流逆上矣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D.至.石之半虽有至.道(《虽有嘉肴》)(解析:A项的“数”均表概数;B项的“为”分别是:介词,被/动词,成为;C项的“反”分别是反而/反省;D项的“至”分别是到/副词,最。

)3.翻译下列句子。

(1译文:(2)译文: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关键点:“如”、状语后置句式)(3)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4.(2016·常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众/服为确论。

5.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6.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

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7.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A.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作出推断,结果是错误的。

B.“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C .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下定论。

D .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8.(2016·西宁)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9.(2016·常德)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

(3分)“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 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照抄原文,理解正确,可酌情给分) 10.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示例: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二)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课文在线】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务:事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5)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6)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 .见.往事耳(了解)B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D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别) (解析:“辞”是“推脱”的意思。

)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忽啼求之C .策之不以其道D .愿陛下亲之信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作为理由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3)译文:分别了数日后,就要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5.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6.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 .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示例一: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示例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三)口技 林嗣环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一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善于,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3)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4)既而..儿醒既而:不久,紧接着(5)妇抚儿乳抚:抚摸,安慰 (6) 众妙毕.备毕:全、都(7) 宾客意少舒..少:稍微;舒:伸展、松弛(8)曳.屋许许声曳:拉(9)奋.袖出臂奋:扬起、举起(10)几.欲先走几:几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C)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文: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微发笑,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妙极了。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译文:(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5.联系全文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有什么作用?是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展开。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5.(2017·预测)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丰富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

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

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

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

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

场面蔚为壮观。

示例: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新春伊始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穿上红衣服,支起红灯笼,点燃红烟花爆竹,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愿景。

吃完大年三十包好的饺子,人们开始挨家挨户地拜访,双手作揖,向亲朋好友们拜年,表达对亲友们诚挚的祝愿。

而被拜访的人家也是杀鸡宰羊,热情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举国上下其乐融融,一片欢腾。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侧面描写,写出了宾客的神态,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起什么作用?结构上首尾照应,内容上通过反复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四) 狼【课文在线】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诵节奏。

(每句限划一处)(1)其一/犬坐于前(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从:跟从(3)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窘:困窘,处境危急(5)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6)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7)少时,一狼径去..径去:径直走开(8)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闲(9)乃吾前狼假寐.寐:睡觉(10)狼亦黠.矣黠:狡猾(1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作假、欺骗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A.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4.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