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良好的实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以胜任相关工作。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2.1 人力资源环境概述本部分将介绍人力资源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2.2 人力资源规划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介绍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3 招聘与选择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招聘和选择流程、如何评估候选人,以及如何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2.4 培训与开发本部分将介绍培训和开发的基本概念,以及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培训和开发计划,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
2.5 绩效管理本部分将介绍绩效管理的概念、方法、工具以及应用,并且介绍如何为员工设置目标、制定评估标准以及激励机制。
2.6 工资管理本部分将介绍工资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工资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2.7 劳动关系管理本部分将介绍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
2.8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本部分将介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什么以及如何为企业设计和实施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三、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及使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知识和技能,设计采取以下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3.2 课堂演练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不同领域的人力资源问题。
3.3 课外实践通过企业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从而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3.4 报告撰写学生需要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报告的文本撰写,以表达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教材本课程采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教材作为教学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设计一、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招聘、培训、员工福利、绩效评估等众多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本课程设计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熟悉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流程。
3. 掌握培训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理解绩效管理的流程和关键要素。
5. 了解员工福利与关怀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6. 学习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技巧。
三、课程大纲本课程设计按照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讲解和实践操作。
模块一: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3.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模块二: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1.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目的。
2. 人力资源需求的估计与分析。
3. 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用。
4. 招聘流程与面试技巧。
模块三:培训与发展1. 培训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
2. 培训需求的分析与评估。
3.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 培训成效的评估与反馈。
模块四:绩效管理1. 绩效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2. 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
3. 绩效考核与绩效奖励。
4. 绩效改进与个人发展。
模块五:员工福利与关怀1. 员工福利的种类和意义。
2. 员工关怀与激励。
3. 健康管理与平衡工作与生活。
模块六: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1. 选取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设计并实施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项目。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结合案例分析。
2.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3. 实践操作并进行反思总结。
五、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与小组讨论成绩。
2. 个人或小组项目设计报告。
3. 期末考试。
六、实施计划1. 第一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2. 第二周:讲解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流程。
3. 第三周:深入学习培训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4. 第四周:理解绩效管理的流程与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五、课时安排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总课时安排 12 个课时,每次 3 节课连上,共 4 次大课,每一次大课的详细内容安排如下:
实践性教学安排 - 1
讲授时间
教学目标
120 min 1、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常用方式 3、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流程 4、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参与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任务
2、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预演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改进建议 3、教师总结,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完善
实践性教学安排 - 4
讲授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20 min 对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综合性检验 创造舒适、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对时间和节奏的控制 分组演示 + 学生思考 + 师生互动 + 教师启发与总结
3、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任务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建 议进行分组并商量小组的目标及成员任务分工
实践性教学安排 - 2
讲授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20 min 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理论应用能力 1、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多视角、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及实践应用能力 1、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 3、分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如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尽量降低搭便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课程负责人:罗帆所在单位:管理学院2010年3月5日目录一、课程建设的历程二、教学团队的建设三、教研活动的开展四、教学内容的改革五、教学条件的改进六、教学方法的改革七、教学效果的评价八、课程特色的形成九、课程建设的规划十、总结与展望一、课程建设的历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本校开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早在三校合并之前,三所高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都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三校合并之后,本课程主要由工商管理系的教师承担。
2001年,孙泽厚、罗帆老师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教材,2002年正式出版。
2004年9月,《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管理学院院内立项。
2005年9月,管理学院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系。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
2006年4月,正式申报校级精品课程,5月被批准为校级优质课程。
此后,对照精品课程的标准,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推荐申报湖北省精品课程。
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2009年被学校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虽然落选,但课题组继续努力,2010年再次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专业设置从最初工商管理系中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到现在逐步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系,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个具体方面的课程全面开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逐步充实和丰满。
授课对象从最初的进修生培训,到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必修课,再到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间,管理学院的其它专业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选修课。
不但本科生开设,而且统招和在职研究生也开设该课程。
授课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层次多样。
通过该课程授课对象与授课老师的积极实践与探索,该课程的建设逐步成熟和完善。
从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能力的培养;从教师单方面讲授,到师生互动循环;从局限于理论教学,到实践环节日益强化。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撰写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撰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任务。
2.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和劳动法。
3.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分析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趋势,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及其作用和流程。
3.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模型,如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模型等。
4.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和劳动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人力资源管理词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音频等。
4.实验设备:准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实验设备,如招聘面试模拟室、培训教室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人力资源专业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了解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等环节的理论知识;3.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法律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人力资源招聘、培训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不同岗位的观念,提高团队协作意识;3.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人力资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基础,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了解,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发展历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 人力资源规划:讲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类型和方法,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的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3. 招聘与配置:介绍招聘的流程、方法和技巧,探讨人才选拔的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招聘与配置4. 培训与发展:阐述员工培训的意义、类型和实施方法,探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
教材章节:第四章 培训与发展5. 绩效管理:讲解绩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评价方法,分析绩效改进的策略。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绩效管理6. 薪酬福利管理:介绍薪酬福利的基本理论、制度设计和实施技巧,分析薪酬激励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本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背景及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法规。
二、教学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二是实践案例的分析。
在理论知识方面,我们主要讲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
在实践案例分析方面,我们选取了多个企业的实际案例,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和挑战。
三、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职能,同时也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案例分析中,学生们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和挑战。
这些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 -。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实验项目名称:软件需求分析实验目的:1) 掌握系统的功能描述、性能描述方法;2) 掌握需求分析工具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3) 掌握系统需求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内容: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实验步骤:1) 到相关单位进行需求分析2) 综合利用 Internet 网和相关书籍整理并完善需求分析。
3) 画出系统数据流图(分析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变换型)4) 得出系统数据字典1. 软件系统需求描述:(从功能,性能上进行描述)功能需求:确定新系统应做什么 ,这算最主要的需求 .该系统就是对A 公司的人员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找以及表单输出 ..性能需求:给出所开发的新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 ,包括存储容量限制 ,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2. 软件系统数据流程(由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顶层数据流图11)2) 1 层数据流图3) 0 F21合同到期信息F12部门信息F14工作变动F38批假信息F46福利信息F51工资表F25奖惩信息F43考勤统计信息F35请假信息F24培训信息F32考核汇总信息F1员工基本信息F2员工分布信息F17合同记录F33考勤信息F34请假信息F21培训信息F26奖惩信息F30工作信息P0人事管理系统E2经理E1 员工P0 人事管理系统F1员工基本信息F2员工分布信息P1人员管理F21合同到期信息F12部门信息F14工作变动信息F17 合同记录F5职务信息F13员工分布信息E1 员工F33考勤信息F34请假信息P3工资管理F38批假信息F46福利信息F51工资表E2经理F28奖惩信息F21培训信息F30工作信息F26奖惩信息P2工作管理F35请假信息F43考勤统计信息F25奖惩信息F24培训信息F32考核汇总信息002 层数据流图3. 软件系统数据字典1) 数据流条目员工信息表(DD_hrworker): 名字 : 员工信息表 别名:员工信息描述:记录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定义: 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1 级部门+2 级部门+性别+职位+电子邮件+身份证号+ 出 生 日 期+民 族+户 籍 所 在 地+婚 姻 情 况+毕 业 学 校+专 业+学 历+毕 业 时 间+入 职 时 间+联 系电话+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电话离职信息表(DD_hrlworker):P1 人员管理F1员工 档案信息 F2员工 职务 信息E1 员工P1.1 人 员 信 息 管理F3员工 基本信息 F4员工分布信息 S5S6F10应聘人员记录 S4 应聘人员记录F7部门信息S1 部门基本信息F9部门编制S3 部门编制员工档案员工分布信息F6员工 分布信息P1.2部 门 管 理F5员工 分布信息F12部门信息S22 部门信息表F16修改员工 职务信息P1.3 工 作 变 动 管理S7 合同记录F17 合同记录S8 转正提醒记录F11部门信息 F8职务基本信息S2 职务基本信息F15工作 变动记录F19转正信息F18合同记录F20转正 提醒记录P1.4合 同 管 理F13员工 职务信息 F14工作 变动信息E2 经理F21合同 到期信息S9 工作变动记录名字:离职信息表别名:离职信息描述:记录企业离职员工的信息定义: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1 级部门+2 级部门+性别+职位+电子邮件+身份证号+ 出生日期+民族+户籍所在地+婚姻情况+毕业学校+专业+学历+毕业时间+入职时间+离职时间+离职成本+离职类型+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电话员工转正信息表(DD_hrrenew):名字:员工转正信息表别名:转正信息描述:记录企业引进转正员工的信息定义:员工转正信息表=转正编号+转正员工的编号+转正员工姓名+转正时间+原定转正时间+ 试用期工资+转正工资借调信息表(DD_hrborrow):名字:借调信息表别名:借调信息描述:记录企业借调人员相关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总结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通过该课程,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在课程设计中,我首先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我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和管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包括招聘和选择、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
在招聘和选择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制定招聘计划、编制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并通过面试和评估等方法选拔合适的人才。
在培训和发展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和评估培训效果,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在绩效管理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制定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和提供绩效反馈,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绩效水平。
在薪酬管理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制定薪酬政策、设计薪酬体系和进行薪酬测算,以保障员工的工资福利和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
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处理员工纠纷和解决劳动争议,以维护组织的稳定和谐。
我还学习了如何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以规范员工行为和管理组织变革。
通过课程设计,我不仅学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深度参与了一个模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为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我相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将为组织带来更高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版)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附件版)《人力资源管理教案》一、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教案旨在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和任务。
2.实践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战略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人力资源规划:讲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内容、程序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供需预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技能。
3.招聘与配置:介绍招聘与配置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招聘方案设计、面试技巧、人员配置等能力。
4.培训与发展:讲解培训与发展的意义、类型、程序和评估方法,使学生掌握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效果评估等技能。
5.薪酬管理:介绍薪酬管理的概念、原则、体系设计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薪酬调查、薪酬结构设计、福利管理等能力。
6.绩效考核:讲解绩效考核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考核方法选择、考核结果运用等技能。
7.劳动关系管理:介绍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内容和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学生具备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处理等能力。
8.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讲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实施方法,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趋势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一、课程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研究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环节的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人力资源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协调、组织等管理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与功能2.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作用(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4)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策略3.招聘与选拔(1)招聘概述(2)招聘渠道与方法(3)简历筛选与面试技巧(4)人员选拔与录用决策4.培训与发展(1)培训概述(2)培训需求分析(3)培训方法与技巧(4)培训效果评估5.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概念与作用(2)绩效指标体系设计(3)绩效评估方法(4)绩效反馈与改进6.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2)薪酬体系设计(3)薪酬调查与调整(4)福利管理7.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关系概述(2)劳动合同管理(3)劳动争议处理(4)员工心理健康与关爱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流程等;
2.熟悉劳动法律法规,了解用人单位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3.掌握招聘、人才培养、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
4.能够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
5.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
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及作用2
2 劳动法律法规 4
3 招聘管理6
4 人才培养与管理 6
5 绩效管理6
6 薪酬管理6
7 福利管理4
8 员工关系维护 4
9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制定4
10 案例分析6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学员能够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水平。
五、教学资源
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教材、案例、资料等。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模拟实践、个人报告、实践项目等。
通过实践教学和考核,达到增强学员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水平的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设计课程简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学会如何解决一些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 能够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并实施和跟踪; - 能够熟练处理招聘、薪酬、绩效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常见问题; - 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第二部分:人力资源计划与招聘管理2.1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2 招聘程序和方法 2.3 招聘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三部分:员工培训与发展3.1 员工培训的意义和目标 3.2 培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3.3 培训效果评估和保障措施第四部分:员工绩效管理4.1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4.2 绩效考核方法和操作技巧 4.3 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价和改进方法第五部分:薪酬管理和福利保障5.1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5.2 薪酬体系的构建和调整 5.3 福利保障的类型和实施方法第六部分:员工关系管理6.1 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2 员工关系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6.3 员工关系管理的效果评价和改进方法课程设计本课程采用趣味性和互动性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将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将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操作和技能,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我。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核心要点和难点,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包括在线阅读材料、电子书籍、网络资料和实际案例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前言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理论体系。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务,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利用各种手段,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激励、考核和发展等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活动。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组织的发展需要,以及员工的个人需要,达到组织与员工双赢的目的。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绩效管理、职业规划、人才选拔和组织变革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操作2.1 招聘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是组织获取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
招聘应该明确招聘目标,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并对招聘流程进行规范。
2.2 培训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它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培训应该针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培训,并且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2.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为了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以便为激励和发展提供依据。
绩效管理应该确立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并注重员工绩效的反馈和改进。
2.4 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为了鼓励员工发挥出更好的工作表现,以达到组织的工作目标。
薪酬制度应该合理,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并且注重激励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2.5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企业给予员工的具体物质和精神回报,包括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年终奖金等。
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2.6 人才管理人才管理是为了发掘和培养企业的人才,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并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范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范文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合理规划、招募、培训和管理员工,以确保企业的目标能够顺利达成。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极为重要。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而言,课程设计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规划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方法。
学生将会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四个基本步骤:需求预测、现状评估、预算编制和方案实施。
此外,课程将讲解如何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合理规划人力资源。
第二部分:员工招募与筛选在现实中,企业需要招募和筛选出最适合的员工,以满足组织的需要。
本部分将探讨人力资源招聘的四个环节:招聘需求、信息发布、简历筛选和面试选拔。
此外,课程还将讲解如何制定一份优秀的职位描述和招聘需求。
第三部分:员工培训与发展在企业中,培训是让员工成长和提升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本部分,学生将会学习企业培训的四个方面: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培训师以及培训效果评估。
课程还将讲述如何进行员工职业规划和管理,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我。
第四部分:员工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不仅仅是考核员工的表现和能力,而是帮助员工进步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方法。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掌握绩效管理的两个方面:工作绩效和行为绩效。
课堂将会讲解如何制定目标和绩效指标、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及如何采取奖惩措施。
第五部分:员工福利和保障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公正且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掌握员工福利和保障的两个方面:支付和保险。
学生将会学会如何制定工资结构、如何设立福利政策,并掌握如何制定员工保险制度。
结语总之,这门课将为学生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能够应对各种常见的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各种人力资源管理难题。
此外,学生还将能够实践运用相关的技能和工具,进一步提高在企业中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教学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功能,与人力的规划、招聘、培训、评估等环节建立关联。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3. 学生能够解释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不同企业背景下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针对具体案例提出合理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策略。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基本的招聘流程,包括职位分析、招聘广告发布及面试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绩效管理工具,进行员工绩效的评估和反馈,促进员工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职业态度,理解人力资源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观念。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认识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本课程设计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知识深度,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强调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人力资源概念与功能:包括人力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与目标,以及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力资源概述- 内容列举: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2. 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详细讲解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环节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 内容列举: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招聘与选拔技巧、员工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福利制度。
3.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以及伦理道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设计综合实训报告

人力资源设计综合实训报告1. 项目简介本次综合实训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模块,以满足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项目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开发、测试与优化。
2. 需求分析项目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招聘管理:提供招聘需求发布、简历筛选和面试安排等功能。
2. 员工信息管理:包括员工档案、薪酬信息、绩效评估等。
3. 培训管理:提供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成果评价等功能。
4. 绩效管理:包括目标设定、考核评估和激励措施等。
5. 福利管理:管理企业提供的各类福利,如年假、健康保险等。
6. 数据分析与报表:提供各种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以辅助决策。
3. 系统设计3.1 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前端使用HTML、CSS 和JavaScript实现页面展示和交互逻辑,后端使用Java语言搭建服务器,通过数据库存储数据。
3.2 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定以下数据库表结构:3.2.1 招聘管理- Job表:存储招聘需求信息,包括职位名称、需求人数、发布日期等。
- Resume表:存储简历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学历、工作经历等。
- Interview表:存储面试安排信息,包括面试时间、地点、面试官等。
3.2.2 员工信息管理- Employee表:存储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 Salary表:存储员工薪酬信息,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
- Performance表:存储员工绩效评估结果,包括绩效得分、评估时间等。
3.2.3 培训管理- TrainingDemand表:存储培训需求信息,包括培训主题、培训对象等。
- TrainingPlan表:存储培训计划信息,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
- TrainingEvaluation表:存储培训成果评价信息,包括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
3.2.4 绩效管理- PerformanceGoal表:存储目标设定信息,包括目标描述、设定时间等。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等环节的相关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人力资源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初步诊断和改进建议。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意见。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办公软件等,进行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念,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明白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和员工发展的影响,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意识。
本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今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介绍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及其应用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讲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的流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招聘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与步骤- 招聘的需求分析与策略- 招聘流程及其管理3. 培训与发展:介绍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制定培训计划的能力。
教学内容:- 培训的目的与类型-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 绩效管理:讲解绩效管理的流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绩效评估的技巧。
人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 引言 (1)2 系统调查与可行性研究 (3)2.1 初步调查 (3)2.2 可行性研究 (6)3 系统分析 (8)3.1 业务流程分析 (8)3.2 数据流程分析 (8)3.3 数据字典 (11)4 系统设计 (19)4.1 功能结构设计 (19)4.2 数据库设计 (19)4.3 代码设计 (28)4.4 输入输出设计 (29)4.5 系统配置设计 (30)5 结束语...............................................................38参考文献 (47)附录 (48)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种单位机构管理中应用的普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利用计算机支持单位高效率地完成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各种单位机构制度要求、推动各种单位机构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随着信息的不断增长和企业对信息的要求,信息管理技术随之出现。
企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部分,它能够为查询人事信息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1]。
一直以来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且容易丢失。
自20世纪50年代将计算机引入数据处理以来,历经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
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夭折了,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原系统的开发目标,而把计算机用作了打字机。
这是长期以来困惑人们的一大问题[2]。
现在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到,把信息技术应用与应用环境分离是办不到的。
管理信息系统根本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
使用计算机对企业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课程设计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课程设计范文深度解析: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操作与技能培养。
本文将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内容框架、教学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从课程设计的理念出发,我们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不仅体现在对员工个体的关注,也包括对团队协作、组织文化、领导力等多维度的培养。
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战略思维,使他们能够理解人力资源如何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
在内容框架上,一个完整的综合课程应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这包括但不限于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模块。
每个模块都应有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需求。
我们提倡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模拟、案例研究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能力。
例如,通过设立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招聘面试、绩效评估等环节,增强实践体验。
此外,我们还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人力资源管理。
同时,引入前沿的人力资源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让学员了解未来趋势,提升其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课程的设计应紧密贴合行业需求。
企业实习、行业报告撰写、企业咨询项目等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也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如性别平等、员工心理健康等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知识、实践技能和战略思维的人才。
通过科学的内容设置、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我们期望学生们不仅能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更能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工商管理(1)班学号 1学生姓名付路路指导教师方涌交通大学2015年目录一所收集案例企业概况 (03)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05)三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07)四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 (07)1.人员现状 (09)2.部人员流动率 (09)3.各部门人员及人员招聘 (10)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1)六人事政策 (12)公司概况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目前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53个大中城市。
近三年来,年均住宅销售规模在6万套以上,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75万平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2014年销售额超过1400亿。
销售规模持续居全球同行业首位。
1991年万科成为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在多年的经营中,万科坚持“不囤地,不捂盘,不拿地王”的经营原则;实行快速周转、快速开发,依靠专业能力获取公平回报的经营策略。
产品始终定位于城市主流住宅市场,主要为城市普通家庭供应住房,2011年所销售的144平米以下户型占比89%。
坚持快速销售、合理定价,要求各地下属公司楼盘推出后当月销售率达到60%以上。
同时,公司坚持规经营,不追求高利润率,过去2005年以来公司累计纳税额超过500亿元,且每年的纳税额均高于净利润。
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
公司致力于通过规、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
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八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
同时也是国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房地产企业。
自创建以来,万科一贯主“健康丰盛人生”,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简单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
2011年,在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组织的“2011年中国最佳雇主”评选中,被评为全球TOP25最佳雇主企业,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最佳雇主”。
万科致力于引领行业节能减排,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及住宅产业化。
2014年,公司共成功申报绿色三星项目273.7万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0.7%。
2007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被建设部批准为住宅产业化基地。
公司持续推进住宅产业化。
2009年,万科北京假日风景项目B3#、B4#楼被授予“北京市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称号。
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获得由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是行业第一家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实现工业化开工面积达272万平方米。
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至2015年,万科共有26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公司四季花城、公司城市风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 集团战略一、人力资源战略目标(1) 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现问题和潜在的人员流失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2) 合理预测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规划和控制各部门人力资源发发展目标 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卓越的绿色企业。
市场定位主流的房地产发展商,产品以中档住宅为主企业文化 一、简单不复杂;二、规范不权谋;三、透明不黑暗;四、责任不放任战略目标以房地产为主业,以住宅为核心,调整业务,盘活存量,集中资源,建立竞争优势。
经营理念客户至上,人本创新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化=万科化展规模,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规划核心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打造企业核心人才竞争优势,持续培养专业化、富有激情和创造性的职业经理队伍,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规划员工队伍发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最出色的专业和管理人才,并为其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最富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5)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改进建议,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努力做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
(6)改善员工待遇,提高薪酬福利水平,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提高员工敬业度和工作满意度二、人力资源SWOT分析1.SWOT矩阵2.SWOT分析三、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截至2014年末,万科共有在册员工35330人。
1.房地产开发系统共有员工6959人,物业管理系统共有员工27648人,商业服务系统共有员工723人。
2014年员工总数增长率11.0%万科集团员工数量:2013年开发系统人数6079 (人):万科集团员工数量:2013年开发系统人数占比(19.6%2. 企业人力资源学历结构分析2015年硕士及以上人数 1059 (人):2015年本科人数6719 (人):: 2015年大专人数(5748人):2015年其他学历人数(17493人):3. 直接员工、间接员工与管理层比例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直接人员间接人员管理层四、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1.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住宅的不同种需求近几年呈现上升态势,万科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加大了市场的开发力度,近几年的员工数量呈现上升态势。
从2011年的15914上升到2015年的18910人(详情请见下表)年度2011 2012 20013 2014 2015员工人数15914 16464 17034 17614 18190 根据上表显示信息,对于万科未来五年的人员需求做出以下预测:通过分析过去5年的员工数量,运用最小平方法,求方程:y=a+bx(y 代表每一年的员工人数,x=年数—2000)根据公式求得2011年人员需求为18765人,2012年人员需求为19340人,2013年人员需求为19915人,2014年人员需求为20490人,2015年人员需求为21065人。
注: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员需求数量定位(预测数字的增减)100上下浮动。
在未来五年,由于市场投资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职员可能需要承受的各方面压力加大,为了帮助员工更好的调节自己,企业需要设立员工心理咨询协会等类似部门,而市场又是不能完全预测的,为了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可能会成立投资管理部,企业发展部等类似部门,新增部门的人员或多或少的会得不到满足。
这些空缺的职位首先向集团职员提供,以此满足职员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鼓励职员流动到更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岗位,其次通过招聘等一系列工作来填补岗位的空缺2.万科部人员流动率1.综合此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任何一年中,平均95%的高层领导人仍在万科集团,而5%的高层领导人会退出,同样在任何一年中,75%的基层领导员会留在原来的岗位,10%的基层领导人员会晋升为中层领导员,15%的基层领导员会离职。
根据这些数据和目前的岗位人数,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未来的人员变动(供给量)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招聘计划。
2.各部门人数以及人员招聘注:人力资源部(H)、发展研究部(R)、基建部(B)、项目部(A)、设计部(D)、工程管理部(E)、市场营销部(M) 客户服务部(C)、销售服务部(S)、心理咨询协会(P)、投资管理部(I)、其他部门(O)根据上表分析我们得出相应的空缺名额,由人力资源部审批之后发布相应的招聘信息。
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基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及目前各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及经营运作情况,结合企业公司和下属分公司之间集权和分权程度及运作模式,管理上企业总管理处将在其职能健全后对下属各公司选择战略型管控模式,即企业总管理处负责审批下属各分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预算,但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由各下属分公司自主实施。
因此总管理处在近阶段(5年)人资培训建设将会采取以下战略:1、将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切实为企业的战略的制定、执行提供依据和支持;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人资培训中心通过人资作业,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2、建立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训体系;在培训课程体系中会依据岗位的核心能力养成设置相关课程,依据员工实际能力验证,员工的擢升与能力评估结合起来,实现适才适岗的要求。
另外将企业培训体系和下属各公司的培训体系结合起来,借助e化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3、建立核心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核心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留住公司核心员工;核心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建立企业核心人才的选拔和规划体系,为核心人才的外部引进和部选拔确立标准并建立职业发展通道,制定相关人才激励措施,保持核心人才的持续竞争力。
4、激活各公司人事系统,实现向人资管理升级;对下属各公司的人事管理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公司的各项用人机制,提升其管理水平,体现人力资源价值。
5、协助各公司人事单位更好的支持和服务核心业务部门,保持公司的竞争力;根据公司不同时期的战略调整,协助各公司人事单位制定积极地人事政策,通过人资的选、用、育、留作业,更好的协调其他职能部门支持和服务好核心业务部门,保证公司的业绩增长。
六、人事政策万科集团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募政策、薪酬政策、激励政策、选拔和调配政策、培训和发展政策、跨地域管理政策及监察政策七个部分。
(一)招募政策1、以德为先原则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万科判断人才的首要标准。
因此在招聘中应当首先对应征者是否具有诚实信用、自律合作的精神进行考察判断,此项不合格者不可录用。
2.亲属回避原则为避免宗亲观念的负面影响,万科不赞成有亲属关系的人在一个单位工作。
因此在招聘工作中,不录用已有亲属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求职者,也反对职员向公司推荐自己亲属的作法。
3、团队合作原则只有认同万科的价值观,并将个人才智加入到团队之中,才有可能获得个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