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母泻子法快速掌上推算法的临床应用
如何推算“补母泻子”法,第一步要牢记五腧穴
如何推算“补母泻子”法,第一步要牢记五腧穴补母泻子法是中医针灸里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急性的、剧烈的疼痛为实证;慢性的、病程比较长的酸痛为虚证,此时配合补母泻子法可以精确的选择一个到两个穴位,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疗效。
正所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那补什么呢?又泻什么呢?又谓之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证要补本经或者异经的“生我”穴(母穴),实证要泻本经或者异经的“我生”穴(子穴)。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就是这个道理。
五腧穴对应五行,所以有穴位与穴位之间的相生相克。
补母泻子法就是根据五行相生,并配属五腧穴得来的一种方法。
阴经五腧穴歌诀: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阴经的五腧穴歌诀是按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排列的,并对应“木火土金水”。
第一句歌诀说的是手太阴肺经的五腧穴,少商是井穴、五行属木;鱼际是荣穴、五行属火;太渊是输(原)穴、五行属土;经渠是经穴、五行属金;尺泽是合穴、五行属水。
那它本经的母穴是什么?子穴是什么?五脏中,肺五行为金,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所以肺经五腧穴中的五行属土的穴位是肺经的母穴,五腧穴中五行属水的穴位是肺经的子穴。
土穴是太渊,水穴是尺泽。
在肺经上的虚证就可以扎太渊,针扎上去就是补法,什么手法都不用做,扎到这个穴位就可以补肺经,同样的实证就扎尺泽,针扎在尺泽上就是泻法,就可以泻掉肺经的实证。
足太阴脾经的五腧穴,隐白是井穴、五行属木;大都是荣穴、五行属火;太白是输(原)穴、五行属土;商丘是经穴、五行属金;阴陵泉是合穴、五行属水。
脾五行为土,火生土、土生金。
所以脾经五腧穴中的五行属火的穴位是脾经的母穴,五腧穴中五行属金的穴位是脾经的子穴。
火穴是大都,金穴是商丘。
补母泻子法的应用
• 4、井穴补泻法
• 汪机《针灸问对》根据《难经·七十三难》所述,提出在针 刺补泻时可取荥穴代井穴以泻,取合穴代井穴以补,是为 变通的配穴补泻法。如足少阴肾之井穴涌泉,施泻法时可 用然谷(荥穴)代替,施补法时可用阴谷(合穴)代替。又如足 厥阴肝之井穴大敦,施泻法时可用行间(荥穴)代替,施补 法时可用曲泉(合穴)代替,等等。
• 3、泻南补北法
• 根据《难经·七十五难》所载"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理论, 在虚实相兼、病证复杂的情况下,可同时取二经的五输穴和有关穴位,分 别予以针刺补泻。一般用于五脏病证,如肝实肺虚、心实肾虚等,为两脏 同病、一虚一实而设。
• 如木火刑金、肝实肺虚的咳血,可取足少阴肾之经穴复溜(金穴)或合穴阴 谷(水穴)以补,即所谓"补北方"之法;取手少阴心之少府(荥火),或少冲(井 木)以泻,即所谓"泻南方"之法。在这组处方中,体现了五行生克乘侮变化 的道理。肝木过旺,反侮肺金而为病,致成肝实肺虚的证候。取穴补肾水 (补北),水为金之子,肾水生则助其母,上润肺金,故肺气充实,不为肝 木所侮;取穴泻心火(泻南),木为火之母,心火降则子盗母气,故肝木得平。
补母泻子法的应用
二一 五补 腧母 穴泻 补子 母法 泻的 子概 法念 的 应 用
目 录
概念
• 针刺补泻法之一。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 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 生者为子,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 疗疾病的方法。
概念
• 子母补泻法出自《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 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这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 论,结合脏腑经络的五行属性提出的临床治疗法则。具体 说来,即某脏(经)虚证可用补其母脏(经)的方法治疗,某脏 (经)实证则可用泻其子脏(经)的方法来治疗。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能调节阴阳盛衰,恢复五行生克制化的正常 状态,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推拿补泻法详解巧用补泻事半功倍
中医推拿补泻法详解巧用补泻事半功倍
补虚泻实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推拿补泻是中医补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来说,补法有升阳兴奋激发营养机体促进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泻法有降温抑制脏腑功能祛除外邪调畅气机等作用。
常用推拿补泻法可分为以下四种。
1、轻重补泻法
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
轻手法适用于病程长病情缓慢体弱患者;重手法适用于病程短病情重急体壮患者。
轻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周围神经;重手法可兴奋中枢神经,抑制周围神经。
2、方向补泻法
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推上为补推下为泻;由外向里推为补由里向外推为泻;顺时针旋推为补逆时针旋推为泻;男由右向左施手法为补反之为泻;女由左向右施手法为补反之为泻。
这些方法因穴位而略有差异,但验之临床,功效显著。
3、迎随补泻法
本法属方向补泻之特例。
顺经络推拿为补,顺经络走向,在穴位上做短时间轻快柔和的手法,使气血畅通,使虚弱的机体恢复正常活动,这就是随其气而济之的补法。
逆经络推拿为泻,逆经络走向,施以长时间重手法推拿,使方盛的病势得以消减,这就是逆其气而夺之的泻法。
4、频率补泻法
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即频率快的手法为泻法,频率慢的手法为补法。
频率慢的手法多用力轻柔,频率快的手法多用力重着。
频率补泻法常配合轻重补泻法同时使用。
推拿的补泻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绝不能机械地认为某些手法就是补法,某些手法就是泻法。
补泻是相对而言的,离开经络穴位的作用,患者的体质疾病的性质等因素谈补泻是片面的。
推拿临症除了掌握补泻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进行缜密的辩证论治。
“虚补母,实泻子”在五行中的运用
“虚补母,实泻子”在五行中的运用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
如肝有虚火证,失眠烦躁,嘈杂容易饥饿,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治疗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用六味地黄丸。
针灸方面:所有虚火,就针刺“曲泉穴”,用补法。
“曲泉”是肝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肾也。
泻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果出现肝实证,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
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可用泻心法。
针灸方面:肝有实火,就剌“行间”穴,用泻法。
“行间”是肝的荣穴,荣者火,火者心。
这些治法,是脏腑病变的间接治疗。
“虚则补其母”,即补本脏之母,用于本脏虚证。
如肝木阴虚, 不直接补肝,而是补其母——肾水,水能生木,从而达到补肝的目地。
肺金不足,可补其母——脾土,土能生金,从而达到补肺的目地。
“实则泻其子”,即泻本脏之子,用于实证。
如肝木气盛(阳亢等),可不直接泻肝,而是泻其子脏——心火,以达到泻肝之目地。
因为子能令母虚,子夺母气,从而使其母脏之盛气得以平复。
运用中可根据实际病情,或单纯补母、泻子、或母子兼顾。
针灸学中,“虚则补其母”,则凡是某经虚证,即可单补其母经或本经母穴。
如肝经虚证,则戓补其母经——肾经合穴(水穴)阴谷,或补其本经合穴(水穴)曲泉。
“实则泻其子”,则凡是某经实证,即可单泻其子经戓本经子穴。
如肝经实证,则戓补其子经——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还有滋水涵木法,:滋养肾水, 以养肝木。
又称滋肾养肝,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或肝阳偏亢之证。
培土生金:是补脾气以益肺气。
即补脾益肺,用于脾虚肺虚之证。
金水相生:是补肺滋肾,用于肺肾阴虚之证。
“金能生水,水能润金”,金水相生,肺肾同治。
“虚补母,实泻子”在五行中的运用是客观辩证的治疗法则,掌握了五行生克自然规律之后,关于补泻之法的运用也是中医临床常见的救治准则。
子母补泻法——精选推荐
⼦母补泻法⼦母补泻法⼦母补泻法:⼦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的五⾏属性,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
临床应⽤分本经取⽳和异经取⽳两种⽅式。
(1)本经取⽳法: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母⽳。
如肺(经)五⾏属⾦,经渠五⾏属⾦故为其本⽳,太渊五⾏属⼟⽽为其母⽳,尺泽五⾏属⽔则为其⼦⽳。
因此,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
胃(经)五⾏属⼟,⾜三⾥属⼟为其本⽳,解溪属⽕为其母⽳,厉兑属⾦为其⼦⽳。
胃的虚证宜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
再如,⾜厥阴肝经之五⾏属⽊,肝(经)之实证、热证,本着“实则泻其⼦”的法则,应取本经⾏间⽳泻之,因为⾏间为“荥⽕”,乃⽊之⼦⽳;肝之虚证,按照“虚则补其母”的法则,应取本经的曲泉⽳补之,因为曲泉为“合⽔”,乃⽊之母⽳。
(2)异经取⽳法:系按⼗⼆经脉配合五⾏的关系,根据“实则泻其⼦,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经选⽳施术。
其中⼜有四种不同的⽤法:⼀是在⼦母经上随意取⽳,如肝(经)的实证,在其⼦经(⼿少阴⼼经)任取⼀⽳,⽤泻法;虚证在其母经(⾜少阴肾经)任取⼀⽳,⽤补法。
⼆是只限于选⽤⼦母经的本⽳,例如肺的虚证宜补⾜太阴经太⽩(母经本⽳),肺的实证应泻⾜少阴经阴⾕(⼦经本⽳)。
胃的虚证宜补⼿太阳经阳⾕(母经本⽳),胃的实证应泻⼿阳明经商阳(⼦经本⽳)。
如肝实证只选⽤⼼经本⽳少府(属⽕);肝虚证只选⽤肾经本⽳阴⾕(属⽔)。
三是只限于选⽤⼦经⼦⽳或母经母⽳,如肝实证只选⽤⼼经⼦⽳神门(属⼟);肝虚证只选⽤肾经母⽳复溜(属⾦)。
四是选⽤相表⾥经脉的⼦母⽳,属于⼀种变法。
如肝实证,选取胆经的阳辅(⼦⽳);肝虚证选取胆经的侠溪(母⽳)。
何谓“子母补泻法”?临床上如何应用?
何谓“子母补泻法”?临床上如何应用?
“子母补泻法”是根据五行理论选用五输穴以治疗各经虚证和
实证的配穴方法,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子午流注针法”,
所以要想熟练运用本法,对五输穴要熟记记忆。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贯穿本法的关键。
根据《难经》所述,并、荥、输、经、合五输穴各有五行属性:阳经的五输穴,依次为金、水,木、火、土;阴经的五输穴,依次为木、火、土、金、水。
阳经五输与阴经五输之间具有刚柔相济的作用。
其五行配合关系见下表
疾病分属于十二经,各配属五行,这样每一经都能定出一个与其同一五行属性的穴位。
如肺经属金,其金性穴为经渠,另定出一对母穴和子穴。
如土生金,肺金母穴为太渊;金生水,肺经子穴为尺泽。
假使肺经虚证,可补其母穴太渊,叫做“虚则补其母”;肺经实证,则可泻其子穴尺泽,叫做“实则泻其子”,这是说的本经子母补泻。
此外还有异经子母补泻,因为经与经之间也有子母关系。
例如肺属金,其母经属土,为脾经;其子经属水,为肾经。
肺经虚证,可取脾经的穴或其土穴太白;肺经实证,可取肾经的穴或取其水穴阴谷。
临床应用多以本经子母补泻为主,一般可与其他穴位相配伍。
如《针灸大成》卷八所载:唾血振寒,取穴:太溪、三里、列缺、太渊。
其中,太渊为本经母穴,配足三里为土经土穴,用以补土生金。
列缺为本经络穴,太溪为水经原穴。
同用以清虚热而益肾阴,起金水相生的协同作用。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
补母泻子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补母泻子法在临床中的运用五输穴是经络血气的转输之处,应用非常广泛,而补母泻子法是五输穴在临床运用的具体体现,临床治疗慢性病症及顽固性疾病常常运用此法,均有良效。
现举例说明。
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女,31岁,2003年就诊,诉近4年来每于7~8月过敏症状出现,且逐年加重,尤其在变天的当晚,喘促不止,喷用雷诺考特等气物剂喘促仍不能平息,生活严重受阻,遂来就诊,症见: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气短而喘,活动后尤为明显,观其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遂予针刺加罐治疗:迎香、太渊、太白、中府、定喘、肺俞、足三里、三阴交,经10次治疗后,症状消失。
于第2年度发病之前预防性治疗10次,本年度未发病。
随访近5年来未发。
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临床的表现多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遇凉过敏的表现尤为明显,夏秋季节时发病率猛增,吐痰清稀,甚者气短而喘,天气变化时更是苦不堪言,所以辨证属肺脾气虚型,以本经肺经虚为主,调补本经经气,肺在五行属金,虚则补其母,取其本经土穴太渊,再取其母经脾经的土穴太白,太渊、太白分别为肺经、脾经之输穴、原穴,调节人体的原动力,充分调动人体的内在动力,充分体现了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再配合迎香、中府、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如伴有喘促不息者加刺定喘穴、肺俞穴并在上拔火罐治疗,一般经如上治疗十次诸症均明显改善,经临床验证应用本法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远期疗效好,而且避免了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顽固性面瘫患者,女,体胖,面瘫已2个月余,额纹浅,右眼不能闭合,鼻唇沟消失,不能皱鼻及挤眉弄眼,右侧嘴角下垂,不能鼓塞,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非常惧针,每于扎针前都紧张不安,老年气虚的表现明显,因患者已经扎了2个月针,病已久,取穴:百会、关元、攒竹、四白、下关、牵正、迎香、地仓、合谷、解溪、曲池,治疗20余次面部活动基本自如,为巩固疗效,提高自身抗病力,嘱患者每周扎2次,坚持半个月完全康复。
顽固性面瘫不能及时痊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气血亏虚,阳明经本应多气多血,如经气亏虚,则面部失于濡养,故采用虚则补其母的方法,除常规治疗取穴外,以百会、关元大补元气,加用阳明胃土的母穴解溪,手阳明大肠金的母穴曲池,以健阳明经气血,力专效速。
推拿手法补泻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而散之者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亦有云: “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 推拿手法,以通经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 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 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⑷常规来说,推 拿手法的补法应该能通过提高脏腑的兴奋性来对 脏腑功能起到激活或增强的作用,推拿手法的泻法 应该能通过降低脏腑的兴奋性来对脏腑功能发挥 抑制作用。
手法与补泻
1.手法方向与补泻
手法的方向补泻有两种,一种是遵循经络的迎 随补泻,另外一种是特定穴的方向补泻。
所谓遵循经络的迎随补泻,也就是顺经为补, 逆经为泻。《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有云:“逆而夺 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灵枢•终始 篇》亦有云:“泻者迎之,补者随之。”就是说推拿时 候顺着经络走行的方向操作为补法,逆着经络走行 的方向为泻法⑷。具体到临床应用上,在治疗痰浊 壅肺引起的实证咳嗽时候,我们可以沿着鱼际、太 渊、尺泽的顺序推拿,也就是逆着手太阴肺经的走 行方向进行治疗;治疗肺气不足引起的虚证咳嗽时
[5] 查炜•论推拿补泻[J]•按摩与导引,1999,15(1):1-3.
[6] 查炜,顾一煌.论推拿补渴的彬响因素[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1999,15(3):166,182.
[7] 彭旭明•针刺手法与推拿手法补泻刍议[J].按摩与导引,2006, 22(2) :2-3,22.
[8] 齐智勇.认识推拿补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
2021年第3期
推拿手法补泻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曾科王建伟
摘要:推拿作为传统中医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餉时候也需要遵循中医学"补虚泻实”飭基本治疗
补母、泻子是临床经常运用的基本方法
补母、泻子是临床经常运用的基本方法lqs1944《难经·六十九难》中说:“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
”这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结合脏腑经络的五行属性,提出的临床治疗法则。
具体说来,即某脏(经)虚证可用补其母脏(经)的方法治疗,某脏(经)实证则可用泻其子脏(经)的方法来治疗。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能调节阴阳盛衰,恢复五行生克制化的正常状态,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我从医的几十年来,在临床当中经常运用的是补母和泻子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治疗当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在临床中正确认识和掌握好补母法、泻子法是至关重要的,这两种方法是采用经络调整法治疗专用的方法,所以,认识和掌握这两种方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经络调整法。
所谓经络调整法,是通过脉诊确定患病的脏腑及其相关的经脉,然后,在失衡经脉的穴位上点按,通过外“力”在穴位上反复**,穴位上“感受器”受到外力**后,使穴位及其周围组织聚集大量气血物质,加快经脉血液循环速度,扩充经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及时满足患病脏腑运转功能需要的一种方法。
经络调整法是我在长期自治和临床中,探索出来的一套外治方法,这套方法得以实施,而且取得较好的疗效,需要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做为辅佐,才能实现调整经络恢复脏腑的功能,其中补母、泻子两种方法,是贯穿在经络调整法当中的基本方法。
补母、泻子两种方法,是阴阳五行在临床中的具体体现。
祖国医学把不同性质的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根据五脏的不同作用配伍,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由于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使人体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维持脏腑的阴阳平衡,保持肌体的健康。
目前医疗界对补泻的关系可有多种解释,如,受压力的轻与重,**的深与浅等等,但更为有甚者采用泻吐方法泻火。
补泻就其本质而言,在调整脏腑功能的过程中,根据脉象观察脏腑之间的变化,按照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该补的要补,该泻的一定要泻。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根据相生规律来确定治则治法: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
基本原则是补母或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一、补母: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
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及脾之健运,而致脾虚。
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之含义。
二、泻子: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可采用清心泻火法进行治疗。
肝木为母,心火为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此即实则泻其子之含义。
按摩不是乱来,弄懂补法泻法很重要!
按摩不是乱来,弄懂补法泻法很重要!可能大家都知道按摩对于人体是有诸多好处的,通过按揉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能够起到养生和延寿的效果。
当然按摩并不是简单无章的乱揉,它也是有所讲究的。
比如今天络络想要给大家到的:按摩也有补法和泻法。
什么是“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补,即补人体正气之不足;泻,即泻邪气之有余。
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医者运用一定的手法,促进某一脏腑功能或抑制某一脏腑功能的作用。
补泻手法的五个方面顺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补法,逆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泄法。
根据按摩的力度可分为重手法和轻手法。
重手法,用力相对较大属于泻法;轻手法,用力相对较小,属于补法;用力适中则属于平补平泻法。
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
按血液从心脏流人流出,向血液流出心脏方向按摩为补法,按摩方向同心脏流出血液方向相同为泻法。
另一说是顺经络方向,人体血管不是经络,经络是目前医学无法确定,但又普遍认同存在的一种未知存在。
根据手法的旋转方向。
顺时针按摩为补,逆时针按摩为泻。
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进行则属于平补平泻法。
《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
”说的是腹部按摩,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手法的补泻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关系。
按摩太阳穴时,向眼方向揉为补法,有壮筋补虚的作用;向耳方向揉为泻法,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
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气、通经络、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为补法;推脊柱穴从上至下,有清热的功效,为泻法。
又如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自下向上直推为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自上向下直推为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便秘。
中医治病原则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应用
中医治病原则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的应⽤五⾏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
多⽤于哲学、中医学和占⼘⽅⾯。
五⾏学说是华夏⽂明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彼此之间存在相⽣相克的关系。
五⾏是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所以,在中国,“五⾏”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五⾏学说是战国⾄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
它认为⽊、⽕、⼟、⾦、⽔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整个世界,五种物质的不同配⽐,组成了万物,因此,世界万物都可以归⼊这五⼤类之中。
五⾏学说源于先民的⽣活和⽣产实践。
《尚书·洪范》⽈:“⽔⽕者,百姓之所饮⾷也;⾦⽊者,百姓之所兴作也;⼟者,万物之所资⽣,是为⼈⽤。
”到了战国晚期,贤哲们还根据五⾏的特点,将⾃然界的许多事物或现象,最终归纳为五⼤类别。
并认为五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次序和联系,遂构建起⼀整体关联的世界图景。
这⼀学说渗透进⼊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命的⼀⼤⽅法。
五⾏⽣克思维⽅法是四诊合参思维⽅法的补充。
五⾏学说是揭⽰⼈体⽣理功能内在联系及其病理变化相互影响规律的学说,它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把病⼈的声⾳、⾯⾊、⼝味、⽓味、五脏六腑、五官七窍、⾆苔脉象等按五⾏学说进⾏属性归类,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属性及所在的脏腑经络。
然后根据五⾏学说的⽣克乘侮规律,结合疾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因果关系及各个脏腑病变的先后次序及疾病可能发⽣的传变⽅向,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根据五⾏⽣克的规律来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
”如疾病的临床症状为胁肋胀满、脘腹胀痛、⾷欲不振、体倦乏⼒、脉弦等,我们就根据⽊克⼟的规律诊断为“肝⽓犯胃”。
肝⽓横逆在前,脾胃虚弱在后。
如果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苦、胁痛、咳嗽、痰黄、脉弦,我们就根据⽊侮⾦的规律诊断为“⽊⽕刑⾦”。
肝⽕在前,肺热在后,可⽤清肝热的⽅法治疗咳嗽。
如果病⼈表现为咳嗽、⽓短、乏⼒、⾃汗、痰薄、脉弱等脾肺不⾜之象,我们就根据五⾏⽣克中⼟⽣⾦的规律诊断为“⼦盗母⽓”。
补母泻子法的几种用法《难经·六十四难》记...
补母泻子法的几种用法《难经·六十四难》记...展开全文补母泻子法的几种用法《难经·六十四难》记载了五输穴五行属性;阴经脉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脉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依据五行相生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难经·六十九难》记载了'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补泻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
这种方法就叫做母子补泻法。
1、本经补母泻子法即实证取经脉属性之子的相应穴,虚证取其经脉属性之母的相应穴。
如肝经实证头痛,急躁易怒,实则泻其子,因肝属木,木生火,取本经荥火穴行间泻之,肝经虚证,虚者补其母,肝属木,水生木,可取本经水穴曲泉补之。
2、母子经补泻某脏腑有病,选用本脏腑母子经上的穴位进行治疗,即实证取其子经,而虚症取其母经的穴位。
有以下两种。
一是取母子经的本穴,'本穴'指与子经同一五行属性的五输穴,如肝属木,火为木之子,属火的子经经脉为心经,可取心经属火的穴少府,泻之以泻肝之实邪;水为木之母,属水的母经经脉是肾经,取肾经属水的穴阴谷穴,补之以补肝之虚损。
另一种是取母子经中的母子穴,即肝实证可泻心经(火)的子穴神门(土),肝虚症可补肾经(水)的母穴复溜(金)。
3、同名经补母泻子法某经有病,可取与之同名的经脉穴位来治疗。
如足厥应肝的实证,可取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肝属木,火为木之子,故心包经火穴劳宫可泻之以泻肝火。
4、表里经补母泻子法取与病变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母子穴。
如肺的实证,实者泻其子,可取大肠经水穴二间泻之。
肺虚证,取大肠经土穴曲池补之。
搞懂了子母补泻法则,艾灸治病选穴不再难!
搞懂了子母补泻法则,艾灸治病选穴不再难!《黄帝内经》说:“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
药能治病,亦能致病。
是药都有毒,有利必有弊……”还说:“善治者,治皮毛,内务大病,病在皮毛,首选外治,慎言内调。
”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灸法、针法、推经点穴法、刺血法、刮法、罐法等等)成为无药治病之术的根本大法。
”而这其中,艾灸对于治疗疾病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但是如果不懂艾灸,艾灸时又不会正确选择穴位,反而会害人害己,又如何解除病痛,更别提救人性命了。
而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穴位就是一味中药,用穴如用药,君臣佐使,用的得当效果立竿见影。
因此艾灸如何选择穴位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难题。
今天掌门师兄分享一个根据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经典选穴办法,如果掌握了“子母补泻”的方法,相信在养生治病的道路上就会豁然开朗。
何为艾灸子母补泻法则?《难经》说:“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素问集证》说:“所谓子母补泻者,济母益其不足,寻子平其有余。
”依古法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穴治疗。
这里提到了实和虚的概念,那么就让我们先来区分一下病症的虚实之分。
何为虚证?何为实证?1、虚证虚证的形成,无外乎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天正气不足,第二种情况是久病伤到正气了,还有一种情况如出血过多、失精、流汗太多,或者是外邪入侵(如各种病毒)导致“精气夺则虚”。
很多慢性病的患者以虚证居多。
虚症的人往往正气不足,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各方面的机能也有退化。
虚症的人通常看起来面白唇淡、精神气也不足、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小便次数过多、舌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临床上又把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具体的分别,今天在这里就不再展开,掌握大体的原则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虚证主要是因为各脏腑的功能不足。
2、实证实证的形成,也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平时身体素质还是很好的,因外邪入侵(比如病毒啊细菌啊什么)而暴病,也可以理解为急性病症。
第二种是体内的气血机制有障碍,引起的病变,比如说急性肝炎、虫积、消化不良、气滞血瘀等等。
灵龟八法——精选推荐
灵龟⼋法灵龟⼋法(附:飞腾⼋法)灵龟⼋法⼜称"奇经纳甲法"、"奇经纳卦法"。
它是运⽤古代哲学的⼋卦九宫学说,结合⼈体奇经⼋脉⽓⾎的会合,取其与奇经⼋脉相通的⼋个经⽳,按照⽇时⼲⽀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相加、相除的⽅法,作出按时取⽳的⼀种针刺法。
此法包含着"天⼈相应"之说,阴阳消长之理,五⾏⽣克之变,⽓⾎流注之机,运⽤⼋脉⼋⽳⽽发展起来。
这种⽅法和⼦午流注针法相辅相成,配合应⽤。
兹将灵龟⼋法的⼋脉、⼋⽳和⼋卦⼲⽀等,分述如下。
第⼀节 灵龟⼋法的组成(⼀)九宫⼋卦⼋卦是古⼈取阴阳之象,结合⾃然界的天、地、⽔、⽕、风、雷、⼭、泽作成的。
即:乾为天作≡形,坤为地作形,坎为⽔作形,离为⽕作形,巽为风作形,震为雷作形,⾉为⼭作形,兑为泽作形。
把⼋卦的名称和图象结合四⽅,即成九宫。
由于⼋卦各有⽅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左三右七、⼆四为肩、⼋六为⾜、五⼗居中的九宫数字。
每宫再配上⼀条奇经及其配属的⽳位,就成为:坎⼀联申脉,照海坤⼆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此⼋⽳的代表数字,在灵龟⼋法的推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运⽤本法必须牢记。
⼋卦、九宫、⼋⽳关系表。
⼋卦乾坎⾉震巽离坤兑九宫六⼀⼋三四九⼆、五七⼋脉交会⽳公孙申脉内关外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脉交会⼋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交指交通;会指会合。
它具有统帅和调整⼗⼆经脉⽓⾎的作⽤,⽽⼗⼆经脉本⾝⼜有上下循⾏,交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经上有⼋个经⽳相通为⼋脉。
即:⼩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跷,膀胱经申脉通于阳跷,⼼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
另外这⼋个经⽳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胃、胸;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内眦、颈项、⽿、肩膊、⼩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锐眦、⽿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
补母泻子法
补母泻子法方法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治,也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
1.按时循经取穴法按时循经取穴法又称“一天六十六法”。
按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即寅时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己属脾……。
这种配属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气血流注有盛有衰,肺气旺于寅时(清晨3—5点)而终于卯时。
如肺经发生病变,可选取肺经的有关腧穴,当其方盛之时,采用“迎而夺之”的泻法;肺气衰退之时,采用“随而济之”的补法。
其他各经病变依次类推。
2.补母泻子取穴法补母泻子取穴法是根据五输穴与五行的相生规律,法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以子母穴作为基础。
例如肝经病变属实者,取肝经的子穴行间(五行属火),针刺用泻法;虚证则取肝经的母穴曲泉(五行属水),针刺用补法各经病变依次类推。
若时辰已过,或见不虚不实证,可取本经的本穴和原穴治之。
(见下表)。
补母泻子取穴法这表以前主要是用于针灸的,但也适用自己按摩,拥有这个表就好简单了,平时一般的症状,我们只要按两三个穴位就足够了,不过大家要看清楚时辰来按。
如:脾虚,要补母穴,午时11-13点按大都,其它时辰可以多按按太白穴;再如心火盛,则在午时11-13点按神门穴。
同时异经也可以取用补母泻子法:如肾虚证,“虚则补其母”,可取、与肾经相生关系的肺经(肾属水,肺属金,金生水,肺经为肾经之母),在卯时5-7点,取肺经的母穴输土太渊穴(土生金)及肺经的本穴经渠穴补之。
又如:大肠经实证,“实则泻其子”,可取与大肠相生的膀胱经(大肠属金,膀胱经属水,金生水,膀胱经为大肠经之子),在申时15-17点按膀胱经的子穴输木束骨穴(水生木)及膀胱经本穴通谷穴泻之。
其它可类推。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黄贵生老师笔课:临床不仅要看子的状态,也还要看母的状态。
所以临床看病,不是演绎数学,硬拿一套平面逻辑去套。
比如妈妈有个儿子,儿子长大了,能够努力工作,挣钱给妈妈,妈妈就轻松了。
但是儿子长大了,去赌,去吸毒,乱花钱,妈妈就劳累了。
所以要看子的状态。
母的状态亦然。
所以不从实际的状态去考虑母子的关系,只在打口水战,没有意义的。
我们在针灸临床的实际应用上,要明白补和泻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要清楚来。
也要明白什么是实的状态,什么是虚的状态。
比如一个房间,平时五个人住下,很舒服了。
忽然有一天,这个房间来了八个人,这个房间就有点挤了。
我们可以说这个事实。
如果有一天,这个房间只剩下三个人,这三个人要做五个人的事情,太过得劳累了,这个就是虚了。
所以在用针补泻,是调理的过程。
太过的拥挤,让他发散;太过的稀松让他充实,所以我们遇到虚的情况用补母穴,遇到实的情况用泻子穴。
当然这个补泻我们还要看,这个虚实是不是只在本经上。
如果这个虚实只在本经,没有影响到他经。
我们只在本经上补泻就好了。
如果这虚实已经影响到他经了,我们就要加上他经来调理了。
正是因为在临床上很少单纯的虚和单纯的实,所以我一般在同一条经上,同时用母穴和子穴。
好多人看到我的做法,都很吃惊。
哎,怎么可以同时用母穴和子穴呢?这个不是矛盾么?不矛盾的,如果你掌握好了补量和泻量。
该补的你就补,该泻的你就泻。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你的补泻手法的掌握了。
没有这套补泻量的掌握,你理论上怎么个讨论,也是白搭。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少阳头痛,你去判断她的虚实。
第一个你要懂得判断虚实。
如果虚实都判断错了,你往下做得都错,给病人越治越坏。
你去摸她的脉,看她的舌头,这个比较的精确,不能只问她痛了多久。
看她的少阳脉在头部是实的,你还得去找找实的原因。
不能一上来就泻,为什么呢?因为一条少阳脉只在一部分是实的,其他部分是虚的。
说明这条少阳脉在某点上堵了,堵的上游是实,堵的下游是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栽 仲 座 0 年 2卷 期G sJrl T , 0V. . 2 7 第 0 第 2 auon C 2 7o 0o 0 n uaf M 0 1 N1 o 2 2
补母泻子法快速掌上推算法的临床应用
李雪薇 , 尉建辉 指导 : 刘世琼 ( 甘肃 中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 0 0) 300
阴 陵 。 冲 少 府 与 神 门, 道 少 海 属 于 心 。 少, 灵 少泽 前 谷 后 溪 穴 , 谷 小海 小肠 经 。 阳
检查示慢性浅表性 胃炎 ,服用阿莫西林 、
西 米 替 丁 、硫 糖 铝 等 药 物 后 症 状 未 见 好 转 , 入 我 院 针 灸 科 治 疗 。现 症 见 : 遂 患者 胃 脘 部 隐痛 , 温 喜 按 , 少 纳 差 , 疲 肢 喜 食 神 倦 , 胀 便 溏 , 色 眺 白 , 质 淡 红 , 薄 腹 面 舌 苔 白 , 虚 弱 。 中 医 诊 断 : 痛 ( 胃虚 寒 脉 胃 脾 型) 。本 例 属虚 证 , 了选 择 与病 情 相 适 应 为 的 开 穴 时 间 , 约 病 人 , 开 穴 时 辰 , 第 预 按 即 2日上 午 1 0时 ( 巳时 ) 就 诊 。 来 按上 述 掌 上
文 章 编 号 :0 4 6 5 (0 7 1 - 0 9 0 1 0— 82 2 0 ) 2 0 0 — 2 中 图分 类 号 : 2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R 4 . A
子午流注一 向被人们看成 是千古不传 的医学秘籍, 使众 多后 学者望而兴 叹。补母泻子法是子午流注 纳支法 中的一种开穴方法, 也是临床 最常用的一
种方 法 。笔 者 在 研 究 生 学 习及 跟 导师 临症 过 程 中, 发现 一种 新 的 补 母 泻 子 掌
子 穴 位 于 拇 指 上 , 五 输 穴 歌 诀 “ 泉 然 按 涌
谷太溪上, 复溜阴谷肾经传 。( 参照十二经
脉 的 五 输 穴 分 布 图 ) 找 出复 溜 为 其 母 穴 , ” 子 穴 为 涌 泉 。余 可 类 推 。 3 病 案 举 例
荥 水 … … 阴合 水而 阳合 土 。 ” 即六 阴经 按木 、 、 、 、 , 阳 经 按 金 、 、 火 土 金 水 六 水 木 、 、 的顺 序 将 五 行 属性 定位 于 手 指 端 。 火 土
按
补 母泻子 开 穴法 是临床 上 常用
的 纳支 法 之 一 。按“ 则 补 之 , 则 热 之 ” 虚 寒
至 阴通 谷 束 骨 连 , 昆仑 委 中膀 胱 现 。 泉 然 谷 太 溪 上 , 溜 阴谷 肾经 传 。中 冲 涌 复
劳宫心包络 , 大陵间使 肾经传 。 关冲液 门中渚穴, 支沟天井三焦言。窍阴侠溪
临 泣胆 , 辅 还 连 阳 陵泉 。大 敦 行 间 太 冲 看 , 阳 中封 曲泉 属 于 肝 。 ” 12 牢 记 十 二经 地支 歌 . 为 了便 于 记 忆 ,将 十二 时辰 结合 经 脉 编成 歌诀 如
与“ 实则泻其 子, 则补 其母 ” 虚 的原则取穴
治 疗 。 此 证 属 虚 证 , 时取 胃 经 的 母 穴 解 巳
十二经脉 的五输穴示意 图 六阴经五行 示意图 六 阳经 的五行 示意 图
摘 要 目的: 介绍一种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补母 泻子法 的掌上快速推算方法。方 法: 别通 过六 阴经 、 分 六阳经 的 五行属性在左手 的示意 图, 十二经脉 的五输 穴在 左手的示意 图, 并且 以五输 穴歌和十二 经地 支歌 为基础 , 举例论述 子午 流注纳支法 中补母 泻子法掌上快速推算法 。结果: 此法将十二经脉 的五行属性与五输穴在手指端有机地 结合起 来, 实则泻其子 , 以“ 虚则补其母” 的原则来推算开穴 。结论: 该推算法 简便 , 易被 医者 掌握 。 关键词 子午流注; 补母泻子; 穴; 母 子穴; 掌上推算
。
母穴、 穴推算法算 出胃经 的母穴解溪作 子
《 经 》 : 阴 井 木 而 阳井 金 , 难 载 “ 阴荥 火 而 阳
主穴 , 并配合 中脘 、 足三里 ( 侧) 气海 、 双 、
血海。 毫针 刺 , 补法 , 周 治 疗 3次 。 周 用 每 1 后, 状有所 好转 , 症 纳食 可 , 胃痛 减 轻 。继 续 让 病 人每 日上 午 巳 时 (- 1 ) 就 诊 , 91 时 来 又治疗 1 , 0次 胃脘 痛 消 失 , 临床 痊 愈 。 后 随访 半 年无 复发 。
下:肺寅大卯 胃辰宫, 巳心午小未 中, “ 脾 申胱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 13 五 输 穴 在 掌 上 的示 意 图 按 五 输 穴 歌 诀 将 十 二 经 五 输 穴 按 井 、 、 、 . 荥 输 经、 合的顺序依次定位在手指端 。
14 五 输 穴 的 五 行 掌 上 示 意 图 .
张 某 , , 5岁 , 2 0 男 4 于 0 6年 7月 9 日
上快速推 算法 , 该法只要知道病人 来诊时 的时辰 地支 , 不用 查表 , 屈指一算 ,
就可 以在 手 掌 中排 出该 时 辰应 开 的穴 位 。现 试 论 述 于 下 : 1 掌 握 掌 上 快速 推 算 法 的前 提 11 牢记五输穴六十穴歌 运用 掌上速推法 , 是要将五输 穴 ( 、 、 、 . 就 井 荥 输 经 、 ) 其 五 行 属 性 定 于 指 端 , 以要 牢 记 五输 穴 。 了 便 于 记忆 , 五 输 穴 合 及 所 为 将
下 午 4点 半 ( 申时 ) 就 诊 。主 诉 : 来 胃脘 部 隐 痛 1 , 重 1 。 曾 在 市 某 , “ 经渠尺泽肺 相连 。 商阳二间三 间穴, 阳溪 曲 池大肠牵 。 厉兑 内庭属于 胃, 陷谷解溪三里留。隐 白大都属于脾 , 白商丘并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