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大纲

合集下载

茶艺师教学计划与大纲

茶艺师教学计划与大纲

茶艺师教学计划与大纲茶艺师教学计划与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茶艺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成为合格的茶艺师。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茶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熟悉茶文化及其历史,掌握茶叶冲泡方法,了解茶叶品质鉴别和选购知识,并能够提供优质的茶艺服务。

二、教学内容1、茶文化及历史2、茶叶基础知识3、茶器及使用方法4、茶叶冲泡技巧5、茶叶品质鉴别和选购6、茶艺服务礼仪7、茶艺营业推广三、教学计划第一阶段:了解茶文化及历史(2周)1、介绍茶的起源和传播历程,阐述茶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2、介绍中国各大茶类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茶叶的分类和评级标准。

第二阶段:学习茶叶基础知识(3周)1、让学生了解茶叶的种植条件和制作过程。

2、介绍茶叶的成分和功效,阐述茶叶的健康功效。

第三阶段:茶器及使用方法(2周)1、介绍茶具的种类和用途,让学生了解茶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让学生学习不同材质的茶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四阶段:茶叶冲泡技巧(3周)1、让学生掌握各种茶的冲泡方法,了解水温和泡茶时间对口感的影响。

2、让学生学习不同茶类的冲泡技巧,了解各种茶具的使用方法。

第五阶段:茶叶品质鉴别和选购(2周)1、让学生学习茶叶品质的鉴别方法,了解茶叶的选购技巧。

2、让学生掌握茶叶贮存方法,了解茶叶的营养保健功能。

第六阶段:茶艺服务礼仪(2周)1、让学生了解茶艺服务的基本礼仪和规范。

2、学习如何与客人沟通交流,提供优质的茶艺服务。

第七阶段:茶艺营业推广(1周)1、介绍茶艺营业的特点和形式,让学生了解市场状况和需求。

2、学习茶艺营销策略和方法,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和吸引客户。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理论考试: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冲泡技巧、茶叶品质鉴别和选购、茶艺服务礼仪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考试: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的茶艺技巧和水平。

3、学习报告:让学生撰写学习报告,总结学习成果和体会,同时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完整版)熟练茶艺师教学大纲

(完整版)熟练茶艺师教学大纲

(完整版)熟练茶艺师教学大纲一、引言本大纲旨在为熟练茶艺师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框架。

熟练茶艺师应具备扎实的茶学知识和技术,并能够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

本教学大纲包含了茶艺师需要掌握和教授的关键内容和技能。

二、培训目标1. 了解茶艺的基本原理和历史背景;2. 掌握茶具的分类、选择和使用方法;3. 熟悉茶叶的品种、产区和制作工艺;4. 掌握茶叶的质量评判方法;5. 研究茶艺表演技巧和礼仪;6. 熟练掌握冲泡不同种类茶叶的方法;7. 能够设计和组织茶艺活动和赏茶会。

三、教学内容1. 茶艺基础知识- 茶艺的定义和意义- 茶艺的历史和发展- 茶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 茶具与设备- 茶具的分类和功能- 茶具的选购和保养- 烧水设备的选择和使用3. 茶叶的品种与制作- 主要茶叶品种的介绍与品鉴- 茶叶的产区与特点- 茶叶的制作工艺4. 茶叶质量评判- 茶叶质量评判的基本原则- 茶叶外观和香气的评判- 品尝和评分茶叶的方法5. 茶艺表演技巧和礼仪- 茶艺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茶艺表演中的动作和语言- 茶艺礼仪和茶具使用礼仪6. 茶叶冲泡方法- 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等茶叶的冲泡方法- 茶叶的浸泡时间和水温控制- 冲泡器具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7. 茶艺活动和赏茶会- 茶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茶艺赏茶会的流程和节目安排- 茶艺活动的注意事项和问题处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茶艺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茶艺实际操作,掌握茶叶冲泡和茶具使用的技能。

3. 观摩研究:参观茶艺表演和茶艺活动,观摩茶艺师的技巧和表现。

4. 互动讨论:学生与教师进行茶艺相关问题的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考试评估: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茶艺作品或设计。

3. 听课笔记与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参与度。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茶艺师教学大纲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精致的艺术,它融合了文化、哲学和技巧。

茶艺师是指掌握茶艺技术并能够传承和传播茶文化的专业人士。

为了规范茶艺师的培训和教学,制定一份茶艺师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茶艺师的素质要求茶艺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茶文化素养和品味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茶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和品鉴方法,熟悉茶具的使用和保养。

此外,茶艺师还应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

他们需要善于与客人交流,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口味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

二、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内容1. 茶的基础知识茶艺师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包括茶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茶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和品鉴方法等。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种类茶的特点和适宜的冲泡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茶叶外形、闻茶香气和品茶口感来评价茶的质量。

2. 茶具的使用和保养茶具是茶艺表演和冲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茶具的种类、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他们还需要了解如何保养茶具,包括清洗、晾干和存放等。

3. 茶艺表演和冲泡技巧茶艺师教学大纲的重点之一是茶艺表演和冲泡技巧。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茶艺表演,包括动作的流畅性、仪态的端庄和技巧的熟练程度。

他们还需要掌握不同种类茶的冲泡方法,包括水温、时间和茶叶用量等。

4. 茶文化和茶道哲学茶艺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型人才,他们还需要了解茶文化和茶道哲学。

学生需要学习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茶道哲学的基本原理。

他们还需要了解茶道的仪式和礼仪,以及如何通过茶艺表演传达出茶道的精神和哲学。

三、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应灵活多样,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训练。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茶的基础知识和茶文化,同时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茶艺师教学大纲还可以结合茶艺比赛和茶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制定是茶艺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

它不仅可以规范茶艺师的培训和教学,还可以提高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水平。

《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名称 职业代码 序号 鉴定点代码 章 节 1 1 1 1 2 3 4 1 1 1 1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8 19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1 1 2 2 3 1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1 2 3 4 5 6 1 2 3 4 1 2 3 1 1 1 1 1 1 2 3 4 目 点 茶叶基础知识 绪论 茶叶审评的重要性 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审评的科学性 茶叶审评的实践性 茶叶审评的法律性 基本理论与要求 茶叶感官审评的概念 基本定义 基本要求和条件 检验项目 茶叶感官审评的有关要求 评茶室总体条件 评茶用具色调 评茶杯的规格 评茶碗的规格 评茶用水要求 水的种类 水质要求 泡茶水温 水的处理 泡茶时间 茶水比例 方法和程序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制定的依据与程序 八项因子评茶 取样 取样的重要性 茶叶审评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1 1 1 1 2 2 3 3 1 1 1 2 2 2 2 2 2 3 3 1 1 2 3 4 5 1 2 1 1 1 2 3 1 2 3 1 2
1 1 1 2 2 2 2 1 2 3 1 2
第 1 页/共 14 页
茶艺师
等级 分数 系数
四级 重要 系数 备注

茶艺师培训计划大纲(全文)(二)2024

茶艺师培训计划大纲(全文)(二)2024

茶艺师培训计划大纲(全文)(二)引言概述:茶艺师培训计划大纲是为了培养具备专业茶艺技能和知识的茶艺师而设计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茶艺师培训计划的内容和目标,并详细阐述每个大点下的相关小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茶艺师培训计划,并获取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正文内容:一、理论基础培训1. 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2. 茶叶的产地与分类3. 茶叶的采摘与制作工艺4.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5. 茶艺师的基本职责与素养二、茶艺师技能培训1. 茶叶的选购与评估2. 茶具的清洁与保养3. 茶叶冲泡技巧与流程4. 茶艺表演的技巧与要领5. 茶的品鉴与评定标准三、茶文化培养1. 茶艺师的形象修养2. 茶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融合3. 茶道禅修的哲学思考4. 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5. 茶文化与社交礼仪的关联四、茶叶品牌与市场分析1. 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2. 茶叶品牌的定位与推广3. 茶叶产品的包装与宣传4. 茶叶市场的趋势与预测5. 建立茶叶品牌的营销策略五、实践训练与综合评估1. 茶艺师实践技能的训练2. 茶会组织与服务技巧的实践3. 茶艺表演与推广活动的实践4. 茶艺师综合评估的方式与标准5. 茶艺师培训计划的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通过引言概述的形式,对茶艺师培训计划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从理论基础培训、茶艺师技能培训、茶文化培养、茶叶品牌与市场分析以及实践训练与综合评估五个大点出发,说明了茶艺师培训计划的内容和目标。

通过这一培训计划,学员可以获得丰富的茶艺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

茶艺师中级(四级)教学计划、大纲

茶艺师中级(四级)教学计划、大纲

茶艺师中级(四级)教学计划一、总体目标(一)教学目标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使培训学员掌握专业所必需的茶文化、中华茶艺、技能操作理论实践知识,熟悉茶艺表演基础知识,掌握相关茶叶的生物特性,能够进行各类茶品的冲泡(二)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中级茶艺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茶艺师的职业道德、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叶知识、茶与水的关系,泡茶的要素,以及茶礼仪,并拥有销售能力等。

(三)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中级茶艺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能够做到仪容仪表整洁大方,能够完成泡茶的整套流程并进行茶艺演示,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茶事服务。

二、教学要求(一)理论知识要求1.职业道德2.基础知识3.礼仪与接待4.准备与演示5.服务与销售(二)操作技能要求1.礼仪与接待2.准备与演示3.服务与销售三、教学计划安排总课时数:14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46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1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18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46课时。

机动课时:20课时。

茶艺师中级(四级)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和说明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掌握初级茶艺师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操作技能。

培训完毕,培训学员能够独立上岗,完成简单的常规技术操作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专业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职业技能训练,使培训学员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学注意够用适度原则。

二、课时分配总课时:140课时。

三、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一)职业道德1.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了解认识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基本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教学内容2.1职业道德2.1.1道德的概念、种类和评价标准2.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标准2.1.3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与核心2.1.4行业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2.1.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因2.2职业守则2.2.1忠于职守的概念2.2.2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2.2.3竞争的实质2.2.4烹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内容(二)基础知识1.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了解认识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茶与水的关系、茶艺基本知识、科学饮茶、等基础知识。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1、能够做到个人仪容仪表整洁大方 (一)、礼仪
2、能够正确使用礼貌服务用语

1、能够做好营业环境准备


2、能够做好营业用具准备

(二)、接待
3、能够做好茶艺人员准备
4、能够主动、热情地接待客人
1、仪容仪表仪态常识 2、语言应用基本常识 1、环境美常识 2、营业用具准备的注意事项 3、茶艺人员准备的基本要求 4、接待程序基本常识
1、茶叶品质知识 2、茶叶产地知识
1、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1、茶艺表演美学特征知识
(二)茶艺演示 2、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
2、地方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
3、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
饮基本知识
1、能够掌握茶艺消费者需求特点,适时营造和谐的经营气氛 1、顾客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1、能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一)礼仪

2、能有效地与顾客沟通


(二)接待 能够根据顾客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接待服务
1.服务礼仪中的语言表达艺术 2.服务礼仪中的接待艺术
(一)茶艺准备 1、能够识别主要茶叶品级
1、茶叶质量分级知识

2、能够识别常用茶具的质量
2、茶具质量知识
1、人体美学基本知识及交际原

能够外语说出主要茶叶、茶具品种的名称,并能用外语对外 2、外宾接待注意事项
宾进行简单的问候
3、茶艺专用外语基本知识
1、能够介绍主要名优茶产地及品质特征 2、能够介绍主要瓷器茶具的款式及特点 (一)茶艺准备 3、能够介绍紫砂壶主要制作名家及其特色 4、能够正确选用少数民族茶饮的器具、服饰 5、能够准备饮茶的器物

茶艺师教学大纲[优质文档]

茶艺师教学大纲[优质文档]

茶艺师教学大纲[优质文档]茶艺师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茶艺师是一门集茶文化、音乐、美术、礼仪于一体的艺术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茶艺师,传承中国茶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课程目标1、掌握茶艺基本理论,了解茶文化、茶叶分类、茶叶品质鉴别等知识。

2、熟悉各种茶类的冲泡方法、技巧及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3、掌握茶艺表演技巧,包括礼仪、姿态、言语等方面的规范。

4、了解茶叶营销策略和茶馆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

5、提高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课程内容1、茶文化概述: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茶道精神、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等。

2、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分类、茶叶品质鉴别、茶叶产地及特点等。

3、茶艺技巧:各类茶的冲泡方法、茶具的选择与使用、泡茶的技巧等。

4、茶艺表演:茶艺表演的礼仪、姿态、言语规范等。

5、茶叶营销与茶馆经营管理:茶叶营销策略、茶馆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等。

6、中国茶文化赏析:欣赏茶艺表演、了解各地茶文化、交流心得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茶艺基本理论和技巧。

2、实践操作:学生亲自操作,练习冲泡技巧、表演动作等,教师现场指导。

3、案例分析:分析茶叶营销成功案例,提高学生营销能力。

4、互动交流:组织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考试方式1、理论考试: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茶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操作考试:学生现场冲泡茶叶,展示茶艺技巧,教师评分。

3、综合评价:结合平时表现、实践操作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师资力量本课程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1、茶文化专家:拥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对茶艺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

2、茶叶技师:从事茶叶生产、品质鉴定等工作多年,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3、艺术指导:从事舞蹈、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指导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七、教学资源1、教材:本课程将使用《茶艺师培训教材》作为主要教材,同时辅以其他相关书籍和资料。

茶艺师 培训大纲

茶艺师 培训大纲

茶艺师培训大纲一、培训目的及任务通过培训,使学员在专业知识上,能基本了解茶叶的基础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能基本进行茶叶的选择与保管;在掌握茶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科学地泡茶和品茶,并掌握茶馆的基本服务技能。

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有一定素质的茶艺服务与经营的人员。

二、培训对象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适用时间为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至毕业后两年的6月30日止,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

三、课时安排及形式理论与实操结合。

理论培训时间占40%,实操技能培训时间60%。

授课形式:以理论授课为基础,以情景模拟教学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技能演练为教学重点。

四、教学内容及课程第一部分基本要求第一章职业道德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职业守则3、如何做个好员工4、个人的职业规划。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中国茶的源流2、饮茶方法的演变3、中国茶文化京山4、中国饮茶风俗5、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6、茶的外传及影响7、外国饮茶风俗第三章茶叶知识教学内容:1、茶的基本知识2、茶叶种类3、茶叶加工工艺及特点4、中国名茶及其产地5、茶叶品质鉴别知识6、茶叶初贮存方法7、茶叶产销概况第四章茶具知识教学内容:1、茶具的历史演变2、茶具的种类及产地3、瓷器茶具的特色4、陶器茶具的特色5、其他茶具的特色第五章品茗用水知识教学内容:1、品茗与用水关系2、品茗用水的分类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第六章茶艺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品饮要义2、冲泡技巧3、茶点选配第七章茶与健康及科学饮茶教学内容:1、茶叶主要成分2、茶与健康的关系3、科学饮茶常识第八章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教学内容: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第九章劳动安全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安全生产知识2、安全防护知识3、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知识4、防火消防常识第十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2、《劳动法》相关知识3、《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知识第二部分学习要求1、五级/初级工2、四级/中级工茶艺师培训计划。

茶艺师培训大纲

茶艺师培训大纲

茶艺师培训大纲导言:茶艺师是专门从事茶艺技术的专业人员,具备扎实的茶叶知识、茶艺技能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茶艺师培训旨在培养学员成为具备专业茶艺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能够胜任茶艺师相关工作。

本文档将对茶艺师培训大纲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一、培训目标:1.掌握基本的茶叶知识:了解茶叶的起源、分类、种植、采摘、制作等基本知识;2.熟悉茶艺仪器的使用:掌握茶具的种类、特点以及正确使用茶具的方法;3.掌握茶艺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泡茶的方法、控制冲泡的时间和温度等;4.了解茶文化的基本内涵:熟悉中国茶文化的渊源、发展、传统礼仪等;5.提升茶艺服务能力:学习茶艺师的职业素养、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

二、培训内容:1.茶叶知识:-茶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主要茶叶的种类和特点;-茶叶的采摘、制作和保存方法;-茶叶的品鉴技巧和评价标准。

2.茶艺仪器的使用:-常见茶具的种类和功能;-如何正确保养和使用茶具;-茶具的摆放和装饰技巧。

3.茶艺技能:-茶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茶叶的品饮过程和礼仪;-控制冲泡时间和水温的技巧。

4.茶文化:-茶文化的渊源和发展;-传统茶道和茶具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与中华传统礼仪的关系。

5.茶艺服务能力:-茶艺师的职业素养和形象;-与客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专业的茶艺服务流程。

三、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座、教材等形式,传授茶叶知识、茶艺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茶文化等相关理论内容。

2.实操训练:组织学员进行茶叶冲泡和品鉴实践,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茶艺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客户场景,在真实场景中锻炼学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4.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茶园、茶叶制作工厂等,深入了解茶叶的种植和制作过程,增加学员对茶叶的认知。

四、培训评估方式:1.理论考试:对学员进行茶叶知识和茶文化等理论知识的考核。

2.实操考核:对学员的茶叶冲泡和茶艺表演进行实地考核,评估其茶艺技能和服务能力。

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纲要大纲、教学计划.docx

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纲要大纲、教学计划.docx

精心整理<<茶艺师 >> 大纲(一)教学基本要求1 职业道德 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2 职业守则 (1) 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2)遵纪守法,文明经营。

(3) 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4) 真诚守信,一丝不苟。

(5)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2 基础知识 2.1 茶文化基本知识 (1) 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

(3) 茶文化的精神。

(4) 中外饮茶风俗。

2.2 茶叶知识 (1) 茶树基本知识。

(2) 茶叶种类。

(3) 名茶及其产地。

(4) 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5) 茶叶保管方法。

2.3 茶具知识 (1) 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2) 瓷器茶具。

(3) 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

2.4 品茗用水知识 (1) 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 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2.5 茶艺基本知识 (1) 品饮要义。

(2) 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2.6 科学饮茶 (1) 茶叶主要成分。

(2) 科学饮茶常识。

2.7 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1) 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2) 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2.8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 劳动法相关知识。

(2) 食品卫生法相关知识。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

(4)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5) 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二)职业等级理论技能教学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依据具体要求的项目进行了分类,针对分类内容分解细化,通过下面表格进行相关说明:初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 ) 礼仪 1.能做到仪容仪表整洁大方 1.仪容、仪表、仪态常识2.能够正确使用礼貌服务用语 2.语言应用基本常识一、接待( 二 ) 接待 1.能够做好营业环境准备 1.环境美常识2.能够做好营业用具准备 2.营业用具准备注意事项3.能够做好茶艺人员准备 3.茶艺人员准备的基本要求精心整理4. 能够主动、热情地接待客人 4.接待程序基本常识( 一 ) 茶艺准备1.能够识别主要茶叶品类,并 1. 茶叶分类、品种、名称知根据泡茶要求准备茶叶品种识2.能够完成泡茶用具的准备工 2.茶具的种类和特征二、准备作 3.泡茶用水的知识与演示 3.能够完成泡茶用水的准备工 4. 茶叶、茶具和水质鉴定知作识4.能够完成冲泡用茶相关用品的准备工作( 二 ) 茶艺演示1.能够在茶叶冲泡时选择合适 1.茶艺器具应用知识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 2.茶艺演示要求及注意事项具2.能够正确演示并解说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花茶的茶艺过程3.能够介绍茶汤的品饮方法( 一 ) 茶事服务 1.能够根据顾客状况和季节不 1.人际交流基本技巧同推荐相应的茶饮 2.有关茶的典故和艺文2.能够适时介绍茶的典故、艺文,激发顾客品茗的兴趣( 二 ) 销售 1.能够揣摩顾客心理,适时推 1.茶叶、茶具包装知识介茶叶与茶具 2.结账基本程序三、服务 2.能够正确使用茶单 3.茶具养护知识与销售 3.能够熟练完成茶叶、茶具的包装4.能够完成茶艺馆的结账工作5.能够指导顾客储藏和保管茶叶6.能够指导顾客进行茶具的养护茶艺师培训教学计划(初级)一、教学要求通过茶艺师的培训,要求学员熟悉茶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茶艺礼仪、接待,茶具准备、演示,茶事服务与销售。

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内容概述茶艺师资格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茶艺文化的综合知识、技能和运用能力。

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 茶叶知识:包括各类茶叶的认识、产区、加工方法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2. 茶具与器具:掌握茶具的分类、使用方法、保养等知识,并了解传统与现代茶器的设计原则;3. 泡茶技巧:熟练掌握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水温控制、冲泡时间等关键技巧;4. 茶道礼仪:了解茶道的起源、发展以及茶道中的传统礼节和仪式;5. 茶的文化价值与传承: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包括茶的历史、传统茶艺师的角色和责任等方面的知识;6. 茶与健康:了解茶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茶叶的功效、适量饮茶的原则等内容。

二、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笔试:考生需要完成一份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的试卷。

试题涵盖茶叶知识、茶具与器具、泡茶技巧、茶道礼仪、茶的文化价值与传承以及茶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本部分占总评分的60%。

2. 实践操作:考生需要进行茶叶冲泡、茶具使用等实际操作,并展示茶道礼仪等技能。

考试将根据考生操作的准确性、流程的熟练度以及茶艺师品质的体现进行评分。

本部分占总评分的40%。

三、考试大纲建议参考书目为了帮助考生充分准备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以下是建议的参考书目:1. 《茶经》:作者陆羽,是一部中国古代茶书经典;2. 《茶的世界》:作者吴城岳,介绍茶的起源、品种和文化;3. 《中国传统茶道》:作者辜福建,详细介绍茶道礼仪和茶艺师的修养;4. 《茶学教程》:作者李白容,系统介绍茶学的基本知识;5. 《品味茶艺师》:作者杨绍文,从实践操作详细说明茶艺师的技巧和方法。

四、备考建议为了成功通过2023年茶艺师资格考试,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 学习茶叶知识:熟练掌握不同茶叶的品种、产地与特点,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和质量评价;2. 熟悉茶具与器具:了解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保养技巧,并能正确使用;3. 提升泡茶技巧:掌握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了解水温控制和冲泡时间对茶叶口感的影响;4. 学习茶道礼仪:了解茶道的起源和发展,熟悉茶道礼仪和茶艺师的角色;5. 深入了解茶的文化价值与传承:学习茶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茶的社会地位和作用;6. 关注茶与健康:了解茶叶的功效和适量饮茶的原则,了解茶的养生价值。

最新茶艺师考试大纲

最新茶艺师考试大纲

C1.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A、法律法规B、文化修养C、职业活动D、政策规定A2.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

A、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B、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C、努力钻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D、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D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A、努力提高自身技能B、理论联系实际C、努力做到“慎独”D、检点自己的言行D4. 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

A、态度温和、说话缓慢B、严肃认真、有问必答C、快速问答、简单明了D、语气平和、热情友好A5. 世界上第一部()的作者是陆羽。

A、茶书B、经书C、史书D、道书D6.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A、汉代B、元代C、宋代D、唐代A7. 宋代饮茶的主要方法是()。

A、点茶B、煮茶C、腌茶D、煎茶B8.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通常气温在()之间最适宜生长。

A、10℃—18℃B、18℃—25℃C、25℃—30℃D、30℃—35℃C9. 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采摘两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

A、芽叶幼嫩B、芽叶已老化C、芽叶中熟D、芽叶已成熟A10. ()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茶具。

A、原始社会B、西汉时期C、三国时期D、战国时期A11.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僮约》B、陆羽《茶经》C、王褒《茶经》D、陆羽《僮约》D12.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精品文档A、福建德化B、湖南长沙C、浙江龙泉D、江西景德镇D13. 下列水中()是属于软水。

A、Cu2+、Al3+的含量小于8mg/L。

B、Fe2+、Fe3+的含量小于8mg/L。

C、Zn2+、Mn4+的含量小于8mg/L。

D、Ca2+、Mg2+ 的含量小于8mg/L。

茶艺师 教学大纲

茶艺师 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茶艺师教学大纲一、引言茶艺师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它融合了文化、历史和哲学的精髓。

茶艺师不仅仅是一个泡茶的人,更是一个传承者、一个教育者。

为了规范茶艺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茶艺师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二、茶艺师的基本素养1. 茶文化知识茶艺师需要了解茶的起源、历史、品种、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茶与文化、哲学的关系。

他们还应该熟悉茶道的礼仪和茶具的使用方法。

2. 茶叶品鉴能力茶艺师需要具备对茶叶进行品鉴的能力,包括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的评判标准。

他们应该能够辨别不同茶叶的品种和质量,并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推荐适合的茶叶。

3. 沟通与服务技巧茶艺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技巧,能够与客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并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

他们还应该具备解决问题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内容1. 茶叶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茶叶的分类、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学员需要了解不同茶叶的特点和适宜的冲泡方法,以及茶叶与健康的关系。

2. 茶具使用茶艺师教学大纲应包括茶具的种类、使用方法和保养技巧。

学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茶具,并了解茶具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茶道礼仪茶道礼仪是茶艺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大纲应包括茶道礼仪的基本原则、动作和仪式。

学员需要学会正确地进行茶道表演,并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客人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4. 茶艺表演茶艺师教学大纲应包括茶艺表演的技巧和方法。

学员需要学会通过动作、语言和音乐等手段进行茶艺表演,以展示茶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5. 茶叶品鉴茶艺师教学大纲应包括茶叶品鉴的方法和技巧。

学员需要学会通过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方面的评判标准来评价茶叶的品质和特点。

6. 沟通与服务技巧茶艺师教学大纲应包括沟通和服务技巧的培养。

学员需要学会与客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

四、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实施方式茶艺师教学大纲可以通过传统的面授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在线教学。

茶艺师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

茶艺师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

《茶艺师》高级工培训判断授课计划一、培训目标:“茶艺师” 培训开设茶艺概论和泡茶实作,其中茶艺概论包括了茶叶发展史、茶叶知识、茶艺表演等,泡茶实作以乌龙茶行茶法为主,兼学绿茶、红茶、花茶的泡茶方法,同时学习一些礼仪、市场营销、食品卫生法、就业知识等相关知识。

理论课 74 课时,泡茶实作 82 课时。

二、课程设置: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依照培训目标,设置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专业技术。

岗前培训职业道德与涵养 2 学时经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以成立优异的职业道德。

第一章茶艺概论18 学时第一节茶的基本看法第二节茶艺馆第三节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要点:茶艺的定义,学习茶艺的意义,茶艺师的岗位职责,茶艺礼仪等第二章茶叶知识22 学时第一节茶的发展第二节茶树的基本认识第三节茶叶的生产和制作第四节中国名茶及产茶区要点:茶叶的起源和流传,茶叶的特点,茶树的生长与栽种,茶叶生产与制作,茶叶的分类,中国名茶及产区分布。

第三章茶与健康20 学时第一节茶叶的内质特点第二节茶叶的营养成分解析第三节茶叶的功能第四节茶叶的选购与保存要点:茶叶的色、香、味、形,茶叶的化学本质特点,茶叶的成分解析,茶叶的保健功能,茶叶的选购与保存。

第四章茶艺的形式10 学时第一节茶具的介绍第二节泡茶用水的要求第三节行茶的方法要点:壶的选购,水的要求,水的温度,浸泡时间,行茶的程序。

6 学时第五章品茶风俗各民族品茶风俗世界各国品茶风俗饭店款待礼仪表演茶艺要点: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及拉祜族、布朗族、白族、侗族、回族及客家擂茶,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各国的品茶风俗。

会议款待礼仪,餐厅款待礼仪,客房款待茶礼,乌龙茶行茶法,绿、红、花茶行茶法。

第二部分《茶艺师》专业技术二、实验部分1、实验授课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今世一些代表性茶艺的程式和方法,能熟练进行礼仪款待、玻璃杯泡茶艺、盖碗泡茶艺、瓷壶泡茶艺。

2、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实验种类实验要求学时1乌龙茶艺基础 +实验必修202玻璃杯泡茶艺基础 +实验必修203盖碗泡茶艺基础 +实验必修204瓷壶泡茶艺基础 +实验必修205中国十大名茶鉴别基础 +实验必修10三、实验详尽内容实验一乌龙(紫砂壶)茶艺(一)目的要求熟悉紫砂壶泡茶艺程式和方法,能熟练进行紫砂壶泡茶艺的操作。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二)引言:茶艺师是指专门从事茶文化研究与传承的职业人员,在饮茶文化的普及和茶叶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艺师教学大纲(二)旨在系统地介绍茶艺师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培养茶艺师所需的全面教学指导。

本文将对茶艺师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概述、大点和小点内容。

概述:茶艺师教学大纲(二)是在茶艺师教学大纲(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成的。

它拟定了茶艺师教学的全面目标,并详细规划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茶艺师教学大纲(二)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员理解和掌握优质茶叶的制作和品饮技巧,提高学员的茶叶品质判断和茶艺表演水平。

正文内容:一、茶叶制作技能的讲授1.茶叶加工工艺的分类与原理1.1.滚揉工艺的原理与步骤1.2.发酵工艺的原理与步骤1.3.干燥工艺的原理与步骤2.茶叶制作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1.制茶机的使用与保养2.2.烘焙设备的调整与操作3.茶叶香气的鉴别与评价3.1.鉴别茶叶香气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2.香气评价的指标与标准二、茶叶品饮技巧的培养1.茶叶品饮的基本流程与礼仪1.1.茶具的使用与保养1.2.茶艺师的仪态与形象1.3.茶叶品饮的礼仪要求2.茶叶品种特点与品饮方法2.1.绿茶的品种特点与品饮技巧2.2.红茶的品种特点与品饮技巧2.3.黄茶、白茶、乌龙茶的品种特点与品饮技巧3.茶叶的泡制与保存3.1.茶叶的材质选取与处理3.2.茶叶的泡制时间与水温控制3.3.茶叶的保存与储存方法三、茶艺表演技巧的讲解1.茶艺表演的基本要素与技巧1.1.茶艺表演的基本布局与节奏控制1.2.茶具的布置与摆放技巧1.3.茶艺配乐的选取与运用2.茶艺表演节目的编排与创新2.1.茶艺表演节目的主题与内容设置2.2.茶艺表演道具的运用与创新2.3.茶艺表演节目的剧情设计与表达方式3.茶艺表演的舞台艺术与气氛营造3.1.舞台布置与灯光搭配3.2.茶艺师形象和仪态的塑造3.3.表演现场的气氛营造与互动技巧四、茶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1.茶文化的历史与传统1.1.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2.世界茶文化的流传与影响2.茶道与禅修的关系2.1.茶道的起源与演变2.2.茶道与禅修的相通之处3.茶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方法3.1.茶文化宣传与推广的有效手段3.2.茶文化传承的机制与项目五、茶叶品质判断与评价1.茶叶外观的判断与评价1.1.茶叶外观指标与标准1.2.茶叶干燥度的评价与控制2.茶叶口感的判断与评价2.1.茶叶的滋味特点与评价2.2.茶叶余味的判断与评价3.茶叶品质的整体评价与等级划分3.1.茶叶的品质评价指标与标准3.2.茶叶的等级划分与分类标准总结:茶艺师教学大纲(二)涵盖了茶叶制作技能、茶叶品饮技巧、茶艺表演技巧、茶文化传承以及茶叶品质判断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级茶艺师理论和技能知识树

四级茶艺师理论和技能知识树
一级 名称代码
基本要求
考核比 40
茶艺师四级理论考核要素细目表
考核点
二级
三级
名称代码 考核比 名称代码
考核比 代码
职业道德
5 2.1职业道德 5
1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
35 2.2基础知识
1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
35 2.2基础知识
2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Biblioteka 35 2.2基础知识3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
3
相关知识要求 60 3茶间服务 15 3.2商品销售
4
相关知识要求 60 3茶间服务 15 3.2商品销售
5
理论考核要素细目表
名称
考核点
2.1职业道德 2.2.1茶文化基本知识 2.2.2茶叶知识 2.2.3茶具知识 2.2.4品茗用水知识 2.2.5茶艺基本知识 2.2.6茶与健康及科学饮茶 2.2.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2.2.8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2.2.9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1.1接待礼仪与技巧基本知识 1.1.2不同地区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1.1.3不同民族宾客服 务的基本知识 1.1.4不同宗教信仰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1.1.5不同性别、年龄特点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1.2.1茶室空间布置基本知识 1.2.2器物配放基本知识 1.2.3茶具与茶叶的搭配知识 1.2.4商品陈列原则与方法 2.1.1中国主要名茶知 识 2.1.2新茶、陈茶的特点与识别方法 2.1.3茶叶品质和等级的判定方法 2.1.4常用茶具质量的识别方法 2.1.5茶艺冲泡台的布置方法 2.2.1茶艺冲泡的要素 2.2.2泡茶用水水质要求 2.2.3调饮红茶的制作方法 2.2.4不同类型的生活茶艺知识 3.1.1茶点与各茶类搭配知识 3.1.2不同季节茶点搭配方法 3.1.3科学饮茶与人体健康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A 打印日期:2016-05-03
第3页,共7页
接待A
加深交流和理解,提高服务质量 的技巧 茶艺人员营造温馨告别氛围的语 礼仪A 言艺术 茶艺服务规范的姿势要求 茶艺人员为宾客指路运用手势的 艺术 茶艺人员运用目光的艺术 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接待日本和韩国宾客的要点 接待印度和尼泊尔宾客时的行礼 方式 接待印度宾客的注意事项 英国人的饮茶爱好 不同地域宾客的接待 俄国人茶饮的特点 B 摩洛哥人的茶饮 美国人酷爱的茶饮 土耳其人的饮茶习惯 巴基斯坦人饮茶普遍爱好的种类 巴基斯坦西北地区流行的茶饮 汉族人茶饮的风俗特点 藏族人喝茶的礼节 不同民族宾客的接待 接待蒙古族宾客的注意事项 C 傣族的“三道茶” 维吾尔族的“茶俗” 壮族的“茶礼” 茶艺人员接待信奉佛教宾客时的 礼仪要求 不同宗教宾客的接待 茶艺人员与信奉佛教宾客交流时 D 注意事项 接待僧尼施礼的注意事项 茶艺人员为VIP宾客预定服务要 求 接待VIP宾客茶品配备要求 特殊宾客的接待E 接待VIP宾客时服务质量要求 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注意事项 接待有明显生理残疾宾客的注意 事项 六大成品茶分类依据 舒城小兰花的干茶色泽 武夷岩茶的茶汤色泽 白毫乌龙茶的叶表色泽 洞庭碧螺春滋味的类型 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绿茶的种类 按加工工艺划分红茶的种类 按鲜叶老嫩不同划分黄茶的种类 茶艺准备A 按产地不同划分乌龙茶的种类 按茶树品种划分白茶的种类 按加工方法和形状不同划分黑茶 的种类 茶叶评语的常用褒义词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颜色釉瓷茶叶末的特征 茶艺表演台布置的关键 第4页,共7页
打印日期:2016-05-03
准备与演示B
茶艺演示B
饮茶形成系统的朝代 茶艺系统的主要内容 焚香的起源朝代 茶艺“四艺”整合出现的朝代 我国古代士大夫修身的四课内容 我国古代士大夫的必修课 茶艺表演时音乐的作用 适宜茶艺馆茶艺表演的音乐类型 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名曲 拟禽鸟之声的古典名典 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谱写的音乐 适合录制品茗佳音的自然之声 茶艺表演时服饰的注意要点 茶艺表演者着装应具有的特色 茶艺表演者佩带装饰品的注意事 项 茶艺表演者发型要求 茶室插花的目的 茶室插花的特点 品茗赏花插之花的叫法 焚香散发香气的方式 燃烧香品的主要原料 配制熏炙香的主要原料 自然散发香的香品 香品原料的分类 品茗时香品选择注意事项 品茗焚香使用的最佳香具 品茗焚香时注意事项 明代以后茶馆(室)的茶挂内容 明代以后茶挂字画的含义 龙井茶茶艺表演所用茶杯 龙井茶茶艺表演的程序道数 龙井茶泡茶的适宜水温 龙井茶茶艺冲泡中的“凉汤”的 作用 龙井茶茶艺“凤凰三点头”的寓 意 龙井茶品质“四绝”的内容 宁红太子茶艺的程序道数 宁红太子茶艺焚香香炉的使用 宁红太子茶艺的茶具 太子茶艺“流云拂月”的含义 宁红太子茶艺筛水的雅称 宁红太子茶艺中“江山”的含义 安溪乌龙茶艺的程序道数 安溪乌龙茶艺泡茶的主茶具 安溪乌龙茶艺品茶使用的器具 安溪乌龙茶艺辅助用品 “茶室四宝” 安溪乌龙茶茶艺选用的音乐 安溪乌龙茶茶艺“悬壶高冲”的 含义
பைடு நூலகம்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A 职业道德A
职业守则B
茶文化基本知识A
茶叶知识B 打印日期:2016-05-03
第1页,共7页
茶叶知识B
茶具知识C
基础知识B
品茗用知识水D
红茶呈味成分构成的特点 审评茶叶对品质因子的基本要求 审评乌龙茶对审评杯碗规格的要 求 防止茶叶陈化变质的注意事项 从植物学特征鉴别真假茶的原则 引发茶叶变质的基本因素 茶叶保管过程注意水分因子的原 因 茶叶保管过程注意光线因子的原 理 茶叶保管过程注意温度因子的原 理 茶叶保管过程注意氧气因子的原 理 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 “茶具”一词最早出现的时期 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名称 元代茶具的特色 明代茶具的代表 盖碗的组成 紫砂壶的优点 瓷茶具按色泽不同的分类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青瓷茶具的特点 广彩茶具的特色 玻璃茶具的特点 金属茶具的特点 历史上第一位紫砂壶艺家 紫砂壶艺家的代表 茶荷的作用 茶海的作用 不锈钢茶具的特点 硬水的概念 软水的概念 水温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冲泡绿茶的水温 冲泡红茶的水温 冲泡乌龙茶的水温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 雪水泡茶对品质的影响 适宜泡茶的井水 中国的“五大名泉” 井水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自来水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pH值的含义 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泡茶用水的硬度指标 泡茶用水对pH值的要求 泡茶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 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的选择 茶艺的六要素 选茶的客观标准 《茶经》中择水的标准 第2页,共7页
打印日期:2016-05-03
品茶时对茶具的选择要素 冲泡茶的操作程序 煮水的概念 温壶的目的 奉茶的礼节 品茶与喝茶的主要不同点 常用于窨制花茶的香花名称 茶艺基本知识E 造成茶汤滋味不同的主要原因 泡茶三要素 舌头各部位味蕾的功能 不同香型的主要代表茶 冲泡绿茶的用量标准 冲泡乌龙茶的用量标准 冲泡乌龙茶的水温 不同茶叶冲泡的时间要求 茶点的五大类 行茶程序的三个阶段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的数量 茶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 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茶叶维生素的种类 茶多酚的成分组成 科学饮茶F 不同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的差别 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绿色食品茶的要求 天然有机茶的概念 “茶醉”的缓解的方法 神经衰弱者的饮茶要求 饮浓茶的害处 茶叶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内容 与茶叶关系密切的国家标准 国家管理的茶叶产品标准 毛茶标准样的含义 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贸易标准样的定义 G 行业管理的茶叶产品标准 茶叶卫生标准的主要指标 茶叶的重金属指标 茶叶中有害霉菌的种类 劳动者的权益 用人单位的权益 劳资关系的协调与仲裁程序 《食品卫生法》的含义 与茶艺馆业有关的卫生要求 相关法律、法规H 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基本原 则 发生权益纠纷的处理办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与茶馆业 相关的条例事项 营造茶艺馆温馨氛围的接待艺术 热情、周到温馨的服务技巧 与宾客交谈的礼仪 交谈过程的曲言表意法
打印日期:2016-05-03
销售B
窨花茶与拌花茶的区别 不同地区饮茶茶具的选用 根据不同人的消费特点选配茶具 依据茶具质地性能选配茶具
打印日期:2016-05-03
第7页,共7页
茶艺师(四级)考核大纲
鉴定要求 考核范围 考核内容 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 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开展道德评价的具体体现 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 文明用语礼貌待客 尽心尽职的具体体现 真诚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的内 涵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具体要求 最早记载茶叶药用的书藉 擂茶在宋代的名称 宋代豆子茶的成分 明代主要饮用茶类的名称 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 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唐人制作饼茶的工序 唐代茶叶的种类 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 《大观茶论》的作者 宋代饮茶的主要方法 品饮乌龙茶的起始年朝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 狭义茶文化的含义 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 茶艺的主要内容 茶艺的三种形态 茶道的基础 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小乔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 灌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 茶树生长对纬度的要求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 茶树生长对气温的要求 茶树生长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 要求 绿茶的概念 红茶的概念 乌龙茶的概念 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要求 基本茶类的概念 鉴别红绿乌三种茶类的香气特点 审评红绿黄白茶类时对审评杯碗 规格的要求
打印日期:2016-05-03
第5页,共7页
茶事服务A
服务与销售C
销售B
安溪乌龙茶艺“春风拂面”的含 义 乌龙茶茶艺“三龙护鼎”的喻指 相似乌龙茶茶艺“观音出海”的 传统程序 茉莉花茶茶艺使用的冲水壶 茉莉花茶茶艺使用的茶杯 茉莉花茶茶艺的程序 茉莉花茶艺“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寓意 茉莉花茶艺“落英滨纷”的含义 冲泡茉莉花茶的适宜水温 茉莉花茶茶艺中“闷茶”的含义 茉莉花茶茶艺敬茶时的顺序 茉莉花茶茶艺“闻香”的叫法 茉莉花茶艺“闻香”的喻意 茉莉花茶艺“品茶”的叫法 茉莉花茶艺“茶味人生细品悟” 的喻指 《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的作者 清饮法的特点 调饮法的特点 茶叶作料的类型 姜茶的饮方 西湖龙井的品质特点 洞庭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信阳毛尖的品质特点 皖南屯绿的品质特点 太平猴魁的品质特点 祁门工夫红茶的品质特点 铁观音的品质特点 云南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君山银针的品质特点 黄山毛峰的品质特点 滇红工夫茶的品质特点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 云南沱茶的品质特点 平邑金银花茶的品质特点 陆羽评定的“天下第一泉” 玉女泉“调水符”的来历 烹茗井的得名 陆羽“遗却”的一道泉 陆羽泉的品第 神泉特殊的功效 圣泉泉涌的特点 泡茶时置茶的方法 不同茶叶冲泡置茶的方式 不同茶类冲泡的茶水比例 不同消费特点的茶水比例 新茶主要的特点 茶叶保鲜的重要条件 “匀”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优质茶叶的香气特点 影响茶叶品质卫生的因素 第6页,共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