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2)掌握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假说,能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3)理解生命起源与生物圈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普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生命起源为中心,辐射出化学进化过程、生命起源假说、生物圈关系等主要知识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以图形、箭头等符号表示知识间的联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关键信息。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3.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地球早期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化学进化过程:通过PPT展示,讲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原始生命的诞生条件。
2.生命起源假说:介绍原始汤假说、热液喷口假说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假说的基本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最新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
一.新知探究1.什么是推测?科学推测需要有一定的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还需要丰富的和。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
3.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二.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讨论。
1.原始大气由哪些气体构成?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的部分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生命起源的海洋化学起源说。
2.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三、基础演练1.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D.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3.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A.核酸B.蛋白质C.氨基酸D.葡萄糖4.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A.原始大气、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陆地C.原始大气、原始海洋D.原始海洋、原始海洋5.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6.米勒首创了化学进化的模拟实验,关于米勒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大气B.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梅洋C.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D.米勒的实验支持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四.课堂检测1.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有()A.水蒸气B.氨C.氧气D.甲烷2.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此实验为以下哪一项推测提供了证据?()A.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氨基酸B.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的基本单位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D.甲烷、氨、氰化物、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是构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3.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B.从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C.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怎样进行的,米勒的实验结果足以说明问题;D.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科学家们还在进行不懈的探索。
2023年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
2023年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1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3.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敬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一.自主学习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你了解多少?2、米勒设计的试验装置各有什么作用?3、你自己先描述一下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合作探究4.阅读教材p47--49资料分析1.2.3.完成下列问题。
(1)各小组探讨完成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分?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③依据米勒等科学家的试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想?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须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想?5.阅读教材p49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洁( )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 凝聚成雨水流入江河原始单细胞生物( )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三、系统总结四.生活链接6.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五.反馈检测7.科学家推想,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a.10亿年b.15亿年c.20亿年d.30亿年8.原始大气层里不含()a.氧气b.氢气c.甲烷d.硫化氢9.在试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a.斯巴兰让尼b.巴斯德c.米勒d.孟德尔10.原始的生命起源于()a.原始的大气层b.原始的河流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11.关于科学推想,正确的叙述是()a.科学推想须要确凿的证据b.科学推想须要严密的逻辑c.科学推想须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d.以上三项都须要12.依据地质学的探讨表明,地球大约是在年前形成的。
那时,地球的温度,地面上经常发生,天空中常有。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2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探讨进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构思和设计。
一、说课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在学生获得有关生命起源的基础知识时,领悟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思路。
3.通过分析资料训练学生的推测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虽然这节课并不是初中生物阶段的重点章节,但它有很强的开放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它又为第三章的整个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前两章的延续,又是本章学习内容的起点,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技能层面上,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的内容本节介绍了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后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的过程,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教材中呈现了几种不同的观点,意在激发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起源的正确认识。
但是,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如生命是从原始海洋中产生的、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等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则枯燥乏味,不但知识内容的理解会不到位,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测能力。
三、说学情1.学生的知识经验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都会通过书籍、报纸、电视和网络等途径掌握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经验能够为本节课的学习降低难度,但是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不利于形成对“生命起源”的激烈探讨。
2.学生的技能态度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搜集整理资料及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和质疑精神。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已经基本具备了这些能力,但是在逻辑推理能力上稍有欠缺,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
3.学生学习障碍分析(1)对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的理解。
(2)对化学起源说的理解。
八年级下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一、教材与课程资源(一)教学容1、地位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节是在学生完成了“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延续之后,自然过渡到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学习。
而对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生命的起源”自然是其研究的开端。
所以,本节容既是前两章的延续,又是本章学习容的起点,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技能层面上,都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但是,这一节的容如生命是从原始海洋中产生的概念、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等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处理不好则艰涩乏味,不但知识容的理解会不到位,更无法达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推测能力的目标。
2、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识重难点:①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②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重难点: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通过制作“斯帕兰扎尼肉汤实验”的《翻转课堂》,完成该实验的教学容。
2、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料,完成课前的小组活动(探讨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并找到自己小组成员最支持的一个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教学。
3、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通过“斯帕兰扎尼肉汤实验”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探讨肉汤腐败与不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客观事实的能力,完成技能训练部分的教学。
二、容标准和教学目标(一)容标准本节课涉及到的容标准是“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对这一容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中的“描述”属于了解性的知识层次水平。
2、结合“容标准”及相关的课程资源,本节课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二维目标上加以拓展,以期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②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篇一」1.化学起源学说1)概念: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演变为原始生命2) 四个阶段(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①原始大气: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硫化氢和氰化氢等是由火山喷发的气体形成。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缺少氧气②米勒的模拟实验A过程:B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各种小分子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缩合和聚合形成大分子物质(3)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分子体系(4)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最关键一环,约距今36亿年前生命起源需要三个条件:①物质条件②能量条件③一定的场所温度降低后形成了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作用: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安全的场所(避免受到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的伤害);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不含游离的氧(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4.其他几种生命起源学说自然发生学说、神创说、生物发生说、宇宙发生说、生命起源来自太空5.科学的推测包括:确凿的证据、严密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练习】1、科学家米勒是()A、法国人B、美国人C、英国人D、德国人2、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火山喷发形成B、不含氧C、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A、温泉B、岩层C、原始大气D、原始海洋4、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A、水中有氧B、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C、水是营养物质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C、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6、原始的生命形成于地球形成后的()亿年A、10B、40C、80D、1007、下列各项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是()A、氢B、水C、氨D、氧8、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A、喷射的火山B、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D、原始陆地9、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D、土壤10、下列各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A、水蒸气、甲烷B、甲烷、氨气C、水蒸气、氨气D、氧气、二氧化碳11、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A、原始生命B、微生物C、简单有机物D、单细胞生物12、米勒实验证明了()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C、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13、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 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大气14、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是()A.自养、有氧呼吸B.异养、无氧呼吸C.自养、无氧呼吸D.异养、有氧呼吸15、从陨石中含有能够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A.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上B.在地球上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以外C.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合成D.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形成生命16、如图所示为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将装置内的空气出形成真空,然后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从(a)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经检验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如生命的起源动画、化石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知。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生命是如何从无生命物质中产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4.创设小组讨论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生命的起源过程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5.知识与价值观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进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生命的起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
3.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我将使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如:
1. PPT课件: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动画,生动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抽象概念。
2.视频资料:播放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普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命的神秘和伟大。
3.虚拟实验: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生命起源过程的探索。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简性和风格的醒目性。布局上,板书将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课题、主要知识点、实例分析和总结等。内容上,我将突出生命的起源概念、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学说、化学进化论观点和生命起源的可能过程等核心知识点。风格上,我将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以及图示和流程图等辅助工具,使板书更具视觉冲击力。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事先进行精心设计,并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进程适时调整。
3.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和探究经验,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不够熟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地球上的生命?”等,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解释生命起源的可能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起源的问题,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由于八年级学生已形成自觉预习新知识的习惯,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牢固,学习方法还待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指导学生提前根据导学案预习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视频导入)
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学生根据教师发的材料和教材进行探究活动)
质疑、思辨、交流(学生小组探究提出各学说的反对学说)
学生重点讲述弥勒实验(教师指导)
课题名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年级学科
八年级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源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内容,本节内容是生命起源与延续的一个重点。本届的学习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堂总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视频导入)
学生兴致勃勃的观看
积极思考
引起学生的学以兴趣
【合作探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材料和课本教材探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老师用手机拍下学生讨论结果,上传白板
(小组探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学生上台讲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 (2)
生物: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2(人教版八年级
下)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教材分析: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的培
养,搭起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和讨论,培
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掌握。
教学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课后记:
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向科学难题挑战的精神和能力。
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学习并写出小论文进行汇报交流。
生物: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doc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命起源的学说”相关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确凿的证据,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自主学习导引1.想象原始地球是怎样的,并尝试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收集相关资料。
3.根据科学推算:地球的形成约在年前,原始生命约在年前形成;它形成的最初场所可能是。
4.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
原始大气与现在地球的大气成分最主要的区别是。
5. 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确实经历了由转变为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练习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中,正确的是()A.生物是神创造的B.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自发地产生着生物C.原始生命是长期的化学进化的结果D.生物是地球上某些物质在偶然的碰撞中产生的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氨气、甲烷B.甲烷、氧气、水蒸气C.水蒸气、氧气、沼气D.氧气、氨气、沼气3.大量证据表明,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B.原始陆地C.原始海洋D.原始岩层4.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A.水蒸气B.氧气C.甲烷D.氨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C.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6.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D.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问题探究: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1
生物: 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1(人教版八年级下)知识目标1.分析资料,认知原始大气的组成成分;2.讨论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什么区别;能力目标1. 分析资料,了解生命起源的几种推测,概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学说)的大致过程;2.分析有关科学证据,作出科学的推测判断;3.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评价与推测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命起源的科学报道,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2. 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推测,体验探究推测活动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体验探索生命奥妙的艰辛。
学习方法1.推测判断;2. 小组讨论辩论;3. 分类归纳学习工具1.图片资料;2. 学生讲述有关生命起源的故事;3.Internet 上的资源学习过程课前准备(事先 1 周安排)课前召开各班生物课代表和生物兴趣小组长会议,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故事、新闻、媒体报道等。
课时1:分析推测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
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不攻自破。
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米勒实验。
学习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T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
然而,目前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
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科学实验来找到能够作为“化学进化学说”的证据,难度很大;在这种现状下,促使科学家另辟新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起源。
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学习结论:人类在不断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地球外天体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课时2: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进行科学推测慕具备一下条件:1要有确凿的遅据;2要苞严密的逻辑;3慕脊丰冨的联想的想象.课外拓展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来自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的最新报道,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记录好学习笔记。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生物知识,如对细胞结构、遗传学等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存在对科学理论理解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生命的起源这一抽象的概念,可能难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对于一些实验操作和观察,他们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等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从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的成因开始讲解,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环境基础。接着,我会介绍有机小分子和有机大分子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基础。然后,我会讲解原始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生命学基础。最后,我会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环境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讲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生命起源知识的深入理解。
1.利用多媒体教具,如视频、图片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生源自的起源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设计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和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生命起源的过程和关键点。然后,我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同时,我还会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此外,我还会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生命的起源与环境的关联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2.星外天体有形成新生命的可能;
结论:人类在不断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地球外天体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推测判断三:热泉生态系统
介绍热泉生态系统相关资料
学生的推测判断,一种可能是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第二种可能是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的,后来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并得以保存下来。
三、课堂检测:
1.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
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
D、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不含()
A、氢气B、氧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生命的脚步,关于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科学推测,但科学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往往是站不住脚的.科学推测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分析,你认为生命的起源可能有哪些?
二、新课讲授
(一)科学方法------推测:
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
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难点
“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用具
幻灯片、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人教初中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 (3)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内容 ,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
原始地球是如何出现新生命 ?
总结出有关生命起源的五种不同观点 .
教师在适时、适当的时候 ,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证据 .
1用化石证据否认神创论;
2用雷迪的实验、巴斯德的实验否认自然发生说;
3用米勒实验验证化学起源说的可能性;
4用陨石证据验证宇生说的可能性;
5用海底黑烟囱图片以及相关环境介绍验证深海热泉说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客观事实的能力 .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认识到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开展的一种过程 .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总结提出期望
在科学研究中 ,一种理论和假说被另一种更正确的理论和假说取代是常有的事 ,实事求是的科学争论对于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也是非常必要的 .有关生命起源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 ,相信终有一天 ,我们会找到更多的证据消除我们心中的疑惑 ,看清最|初生命的由来 .说不定将来会由同学们发现新的证据 ,让全世|界震惊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题 目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总课时
1
学 校
教 者
年 级|
人教初中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 (5)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阅读资料展示《圣经》片段和“女娲造人”、“自然发生说”的古文,将学生带入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原始地球的形成学生代表介绍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其余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原始地球状况帮助学生代表准备发言,提供视频和图片资料,指导学生推理、总结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可以产生生命起源所必须的小分子的有机物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提供视频资料,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简单讲解有关化学知识从有机物到细胞的过程观察小实验和图片,推理想象将几滴油滴入水中,振荡食管,让学生观察经久不散的小油滴。
简单讲解由有机物组成细胞的可能性。
生命起源的其它观点学生代表交流发言,介绍生命起源的其它观点。
其它学生分析这些观点分别有什么证据支持,组织学生交流,提供视频资料又有什么证据反对作业布置:生物练习册P30-31●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上帝2.小水滴3.外星球或星际尘埃4.热泉喷发5.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安新县安州中学周季春Ⅰ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介绍了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后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的过程的几种学说,虽然这节课并不是初中生物阶段的重点章节,但它有很强的开放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它又为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很强,而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特点,层层设疑,悬念叠出,使整个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推测等方法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的科学态度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各种论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测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命起源的过程的理解.5.教法分析(1).启发式教学法(2).观察法和讨论归纳法(3)通过上网报纸和书籍等,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4)迎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挥教师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6.整体构想:本节课的知识性不是很强,最主要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全方位开放性课堂,从寻找论据,提炼论点全部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在里面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最后以PK赛的形式将课堂推向高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Ⅱ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通过上网、报纸和书籍多种途径收集支持和推翻生命起源说的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目的是锻炼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2.过程实施(1)导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具神秘色彩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给学生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导入第一种假说: “神创论”,很快的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跟教师一起融入课堂,并提出问题:地球上原本就有生命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支持“神创论”的人是怎样认为的呢?让学生提炼出“神创论”的观点是:神创造了原始生命。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理解米勒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教学重点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教学难点理解米勒的实验过程和结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呢其实这些问题我们虽然无法通过亲眼观察或模拟实验得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前人的实验或现有的资料来了解几亿年前的地球。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新的一章——生物的进化。
我们先来一起探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二)出示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理解米勒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学生阅读教材51页的科学方法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推测?2、推测需要哪些要求?二、学生阅读教材51—52页的资料分析,讨论下列问题:1、地球上生命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2、你能总结出生命的起源有几种说法?3、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4、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4、米勒的实验装置几个部分各模仿了原始地球的.哪些条件?5、根据米勒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做出怎样的推测?6、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部分有机物,可以作出什么推测?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讲解四、学生阅读教材53页的内容,了解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以及原始生命的形成的过程。
(四)、总结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原始的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A、水蒸气、氨、甲烷等B、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D、水蒸气、氧气、氮气等2、在原始的地球表面,首先形成的生命的基础物质是()A、小分子有机物B、大分子有机物C、小分子无机物D、原始生命3、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陆地上D、大气层中4、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氨基酸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B、米勒C、爱迪生D、牛顿5、下列哪一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的A、氨B、水C、氧气D、氢6 、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7、米勒的实验证明了()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六)作业布置完成绩优学案55页练习题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二、原始地球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
安新县安州中学周季春
Ⅰ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介绍了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后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的过程的几种学说,虽然这节课并不是初中生物阶段的重点章节,但它有很强的开放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它又为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很强,而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特点,层层设疑,悬念叠出,使整个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推测等方法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各种论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测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命起源的过程的理解.
5.教法分析
(1).启发式教学法
(2).观察法和讨论归纳法
(3)通过上网报纸和书籍等,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4)迎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挥教师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
6.整体构想:
本节课的知识性不是很强,最主要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全方位开放性课堂,从寻找论据,提炼论点全部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在里面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最后以PK赛的形式将课堂推向高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Ⅱ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通过上网、报纸和书籍多种途径收集支持和推翻生命起源说的几种
不同观点的资料,目的是锻炼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2.过程实施
(1)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具神秘色彩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给学生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导入第一种假说: “神创论”,很快的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跟教师一起融入课堂,并提出问题:地球上原本就有生命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支持“神创论”的人是怎样认为的呢?让学生提炼出“神创论”的观点是:神创造了原始生命。
对于这个论点学生会马上提出质疑:如果说是神创造了原始生命,那神又是谁创造的呢?所以这种假说就不攻自破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体会到了推测也应该有科学性,并不是凭空捏造的。
“神创论”的观点被否定后,许多学生就疑问重重,到底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我给学生提供了三个事例(1)鲜肉中没蛆,腐肉生蛆;(2)一度干涸的池塘,一旦有水自然就有了蝌蚪和青蛙;(3)第一天买回家的一兜葡萄忘记吃了,次日打开塑料袋后发现飞出许多小虫子.让同学根据这些来推测“自然发生说”的观点:生命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锻炼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之后追问:那么它的观点正确吗?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创设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因为很多学生的潜意识中就认为那是自然发生的,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候引导学生链接旧知“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让学生在对旧知的回忆中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同时也解开了不少学生心中的疑惑.由于这种思维上的碰撞进而使学生更深刻感悟到: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以事实为基础,要有严密的逻辑.
对于生命起源的假说有许多种,自然发生说被否定了,一些学者为他们的另一种假说提供了证据.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小行星撞击地球想象图以及在地球上留下陨石坑,宇宙本身就是奥妙无穷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上图片本身的效果,给学生以新的视觉感受,并告诉他们在陨石中发现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而并非地球的氨基酸,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进而请学生总结出了“宇生论”的观点: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又一次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又一次的印证了科学的推测不仅要以事实为基础,而且要有确凿的证据。
“宇生论”虽然得到了一些科学家以及同学们的支持,但是它仍不是支持率最高的,那什么样的学说比它的支持率还要高呢?通过层层设疑,又一次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带着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原始地球想象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原始地球上你能看到哪些情况?有生命的存在吗?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就能使学生清楚,原始地球上那种环境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接着教师以问题“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那能否向生命迈进一小步呢?,1953年米勒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米勒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实验装置”与原始地球想象图做对照,看看米勒是怎样模拟原始大气成分的,而后在这里形成了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氨基酸,也就是说原始地球上形成了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氨基酸,后来随着原始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小分子有机物合成了大分子有机物,最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在原始海洋里形成了原始生命.这样进一步的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推测除了以事实为基础外,不但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有时候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真正的获得了如何用用科学的推测来获得正确观点的能力。
为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我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温泉生态系统学说.对于前半段的教学大约需要15-20分钟,接着和同学们一起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本课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学说:神创论论点:神创造了原始生命,这个已不攻自破;自
然发生论,论点:生命是从非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这个已被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否定了;宇生论,论点: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宇宙空间的其他星球,从陨石坑中发现的非地球的氨基酸推出的结论;化学起源论,论点: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米勒,而后又简单了解了一下热泉生态系统学说,从而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感觉更清晰.
在整个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观察、推测、归纳的能力进行培养,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出示的是我的板书设计,同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的知识体系,独特的设计风格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并且对本课所设计的内容一目了然,仔细看这个板书不难发现在这个地方有个省略号,那么它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在这我会告诉学生:所有的学说也不过是假说而已,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生物的起源还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只不过哪些学说的论据更充分支持率就会高些.并启发学生不久的将来,有一天,你可能找到了其它更有力的证据,形成了新的起源说,这也不无可能,激励学生求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后以你更支持哪种学说呢?作为PK赛的开始,把课程推向高潮,在PK赛进行中,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都代表一种学说,每组同学在提出本学说的论点、提供本学说的论据的同时,提供推翻其他学说的论据,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了,情绪异常高涨, 在PK过程中,对于学生观点不正确的给予正确的引导,对观点表述出色的同学予以表扬,我作为PK赛的主持,为了迎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发挥独特的语言魅力,把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语言搬上课堂,比如,辩论赛不说辩论赛,说成是”PK赛”,哪个学生的观点比较独到,我可以告诉他:PK赛的最佳创意奖颁给你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样的一场PK赛, 即再现了本节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最主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其自主性得到全面的发挥。
. 最后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体现新课程的情感理念,大概剩二,三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放一段欢快的小曲子”玛雅历险记”,这首歌曲的主题是反映一种积极向上
的精神,陶冶学生的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梦想去探索未知世界.
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