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

合集下载

好莱坞

好莱坞

好莱坞专题一、传统好莱坞1、好莱坞的建立1908年左右,为避免专利权之争带来的内耗,爱迪生、比沃格拉夫等8家美国制片商和百代、梅里爱两家外国制片商组成了一个具有托拉斯性质的企业联合组织,共同享有专利权,以求的利益的最大化,并且联合起来垄断整个电影行业。

此时的美国电影已经初步成为了一种与企业运用、市场经营紧密联系的产业活动,从一开始,美国电影的制作就已经不是简单的艺术创作过程。

爱迪生公司为首的联合专利组织在一大批因为镍币影院迅速发家致富的独立电影业主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一些独立电影主不断挑战者专利公司,他们自己组织影片交换,建立发行放映网与专利联合企业分庭抗礼。

同时,一些电影院的经营者也对联合组织不满,他们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的竞争,不断提起诉讼。

这一联合组织在一定的时期内占据了上风,但是镍币影院日益增长的需要,它已经无法满足,很多电影院虽然和托拉斯有合同签订在先,但是为了获取利益仍然要和独立制片商联系,以期获得新的电影。

此时,独立制片商熟悉市场、贴近群众、自由灵活的特点显示出了优势。

这些制片商为了躲避美国东海岸托拉斯组织的霸权和法律制裁,纷纷签到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地区,甚至在靠近墨西哥的边界附近开展电影活动。

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一个深刻影响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电影王国——好莱坞,出现了。

1915年左右随着爱迪生托拉斯从名存实亡到最后崩盘,原本是为了躲避电影城纽约而出现的“阳光之乡”,竟然逐步取代了纽约,成为美国电影新的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十年之间,世界电影艺术的位置由欧洲转为了美国。

到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出品的电影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份额,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90%。

美国电影从好莱坞的建立开始,迎来了它征服世界的全盛时期。

2、传统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①行业内的垄断1912年,华尔街的大财团中的一部分人开始热衷于电影事业,并成立了第一家从制片到发行放映一体化的垄断性电影企业——派拉蒙公司。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参考资料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参考资料

弗洛伦斯· 劳伦斯
玛丽·碧克馥
伊丽莎白·泰勒
玛丽莲·梦露
查理· 卓别林
约翰· 韦恩
马龙· 白兰度
西德尼· 波蒂埃
奥黛丽·赫本
3.类型化制作模式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基本元素:1.公式化的情节(铁骑救美、英雄解围) 2.定型化的人物(除暴安良的牛仔、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 的科学家) 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类型电影四大类型: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1936年《摩登时代》
2020/4/11
1939年《关山飞渡》
1931年《小凯撒》
1933年《金刚》
10
类型电影的意义与弊端
2020/4/11
➢ 意义在电影叙事形式和叙事表现上,是一种积累、提高、
精益求精的过程。创作出众多精品;观众熟悉、易于辨认 的类型电影,观赏时容易产生快感。
➢ 弊端 技巧和手段的封闭性与程式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2020/4/11
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1
知识框架
2020/4/11
1.好莱坞历史背景 2.经典好莱坞电影 3.新好莱坞电影
4.当代好莱坞电影
2
2020/4/11
1
好莱坞历史背景
3
好莱坞历史背景
在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郊外,有一个风景如画,阳光充足的地方。在20世纪初期,它就吸引了众多摄影师,渐渐的越来越 多的电影商人和电影公司纷纷涌来此地。形成了一个电影制作中心。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 发展的需要,成为谋取利润的重要工具,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一、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之路“好莱坞”有几种界定方式:最宽泛的是指美国电影业,包括不同城市、不同规模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狭义的“好莱坞”是指“七大金钢”公司(俗称“主流片厂”,包括时代华纳、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地理概念的“好莱坞”是指大洛杉矶市当中的一个镇,山坡上有个巨大的“好莱坞”(Hollywoodland)字样,但只有派拉蒙一家主流片商坐落该市。

以时间坐标来看,“好莱坞”大约从1904年起,叙事形式(剧情片)成为电影产业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形式。

这时,好莱坞开始成为世界电影工业的强势力量。

1908——1927年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发展阶段。

1910年左右,许多电影公司开始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个小镇,好莱坞成为电影公司的主要聚集地。

到1920年的10年间,许多小公司逐渐合并成为一些大公司。

在这种大众化生产体系的制片厂里,美国电影开始形成了完全倾向叙事形式的电影制作。

爱迪生公司的一位导演埃德温.鲍特是第一个运用叙事连贯性与发展的原则来拍片的导演(相对于早期的杂耍式小喜剧的影片,是一种前古典的叙事电影)。

鲍特的影片《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1903),片中我们看到一对母子被消防员救了两次,一次从屋里拍摄,一次从屋外拍摄。

虽然该片运用了一些重要的经典叙事因素(如一个消防员预感火灾将发生,一连串拉着警报的消防车开到现场的镜头),但鲍特在当时还没有认识到应当如何运用两个镜头的交错剪辑,来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与剧情。

鲍特的另一部电影《火车大劫案》(1903)则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原型。

剧情发展已经具有清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上的线索,从劫匪开始抢劫到最后被歼,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步步的发展。

好莱坞导演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其叙事语言的开创性具有让电影可以和音乐、戏剧、小说等门类一同站在艺术品的行列里的划时代的意义。

好莱坞电影美学特色述评

好莱坞电影美学特色述评

好莱坞电影美学特色述评美好的结局,英雄式的主角,意想不到的情节,豪华的演员和制片阵容,大手笔的投资,容易被大众人所理解和接受的主题……这些都是很典型的好莱坞特色。

在很大程度上,好莱坞几乎成了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从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开始称霸世界影坛,并且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工业化的商品。

好莱坞电影不但创造了在全球影片发行量和卖座率的空前纪录,而且在艺术质量上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早年的很多影片,像《大独裁者》、《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等等,都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都有一个完整的结尾。

其次是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最后就是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的连续性剪辑,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好莱坞电影因为遭受到诸如大制片公司被迫放弃发行和电影放映业务,以及电视冲击等,曾经一度走向衰落,6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振兴。

到了70、80年代,好莱坞崛起了像科波拉、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一批著名导演,他们恰当地把握了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之间的微妙关系,先后拍出了像《教父》、《克莱默夫妇》、《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一批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

第2章 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

第2章  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

2.类型片的基本特征 (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 (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 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 (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3.类型电影的3个基本元素: 公式化的情节 定型化的人物 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类型片通常将故事作为基础,以此构筑类型片的基 本形态。好莱坞电影在叙事方面有强大的表现力,故 事则是其核心。
4.类型片出现的内在原因 类型片电影是以确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文化 取舍标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众文化趣味做为自 己的努力方向,因而类型电影反映的是大多数观众 的思想情感和欲望需求。 好莱坞电影有一个根本性特征,就是建立在充分 尊重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尤其尊重电影 所具有的商业属性。好莱坞制片人十分重视电影的 票房价值,主动迎合大众对电影的需求,将娱乐产 品与市场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故而这一流派拥有 更广泛的观众群,电影产品的品种与数量更多,影 响也更大。
歌剧魅影(2004年) 中文名:歌剧魅影 外文名: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其它译名:歌剧院的幽灵,剧院魅影,歌剧幽灵 出品时间:2004年 制片地区:英国/美国 导演:乔· 舒马赫 类型:剧情,爱情,惊悚,歌舞 主演:杰拉德· 巴特勒,埃米· 罗森,帕特里克· 威尔 森
• 剧情: 本片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时 值1882年,在歌剧院的地窖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 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 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 (杰拉德· 巴特勒饰)。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 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还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 码安排。 在无意间,魅影发现小牌女歌手克莉丝汀(艾米· 罗森饰) 拥有不凡的天赋美声,让他倾慕不已。激赏之余,魅影 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调教成首席 女高音。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 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 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新好莱坞电影

新好莱坞电影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

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1、狭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美国电影。

2、广义:从经典好莱坞过渡到新好莱坞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也具有非确定性。

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处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化之中。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在欧洲各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在超越了自身商业性制作的衰退,并走出了来自电视行业的激烈冲击后,对制片厂的规模性质、体质、体制结构以及影片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电影的近亲派生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且,把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电影旧体制旧观念与新体制新观念此消彼长,作为这个时期电影革命的社会背景及主要表现元素。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变革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新好莱坞诞生在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无法回避。

1、政治原因“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在政治上,尤为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麦卡锡主义的政策”,这项政策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就像一场噩梦。

所谓的“麦卡锡政策”——二战后美国上层处于对苏联势力上升的担心,国内发动力量加强了对进步力量的打击,右派势力逐渐强盛。

20世纪50年代,来自维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在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发表演说,虚构“共产主义威胁”和“共产党渗透”论,并且隐晦地指出美国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因此,其他的行业也有必要检测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

弗洛伦斯· 劳 伦斯
玛丽·碧克馥 伊丽莎白·泰 勒
玛丽莲·梦露
查理· 卓别林 约翰· 韦恩 马龙· 白兰度 西德尼· 波蒂
奥黛丽·赫本
3.类型化制作模式
谷城县人民医院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基本元素:1.公式化的情节(铁骑救美、英雄解围) 2.定型化的人物(除暴安良的 牛仔、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 的科学家) 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 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类型电影四大类型: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1936年《摩 登时代》
1939年《关 山飞渡》
1931年《小 凯撒》
1933年《金 刚》
类型电影的义与 弊端
谷城县人民医院
➢ 意义在电影叙事形式和叙事表现上,是一
种积累、提高、精益求精的过程。创作出 众多精品;观众熟悉、易于辨认的类型电
➢ 弊影,端观技赏巧时和容手易段产的生封快闭感性。与程式化,观众
由此,洛杉矶郊外的这个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世19界1电5影年帝国,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
影的代名词——好莱坞。 好莱坞建立影城,确立好莱坞制 片厂观念,好莱坞电影开始起步。
20年代初
美国独立电影公司重组,逐渐形 成了制片厂制度。
30年代
电影巨头的垄断局面形成,逐渐 形成“五大三小”的格局,电影 全面纳入工业生产体系。
喜剧片
01
西部片
02
犯罪片
03
幻想片
04
夸张的手法,轻 松风趣的情节和 幽默诙谐的语言, 着重刻画喜剧性 人物的独特性格。
动作至上,对白 浅显、道德鲜明、 原始西部风光、 英勇机智的牛 仔。。。

好莱坞电影艺术特色

好莱坞电影艺术特色

西部片
以西部风光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十九世纪下半夜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 题材,以弘扬推崇粗犷的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为主题的影片。
(1)千篇一律的背景:荒凉无边的平原、尘土飞 扬的沙漠、碑式的巨大山岩和峰峦起伏的群山等;
(2)公式化的情节
(3)类型化的人物:美国人英勇精神的气息, 坚韧不拔、不畏艰险、见义勇为、锄强扶弱;

满,逻辑更为紧密。
(一)喜剧片 1、发展期:1912-1930是美国 电影喜剧最伟大的时代 2、代表人物 喜剧之父:麦克·塞纳特 冷面 笑匠:勃斯特·基顿 喜剧电影大四:查理·卓别林 3、典型代表人物:查理·卓别 林 代表作:《淘金记》(1925)、 《城市之光》(1931)、《摩登 时代》(1936)、《大独裁者》 (1940)等。 4、代表作 世界三大杰出默片:《淘金记》 《鬼车魅影》《淘金记》
好莱坞的建立
1886年,哈维·威尔克斯在洛杉矶的北佛里山 开辟好莱坞;1887年2月1日,好莱坞建成; 1907年,山力格电影公司所拍摄的《基督山 伯爵》被后世称为“第一部加利福尼亚片”; 1909年11月,大卫·格里菲斯拉开美国电影业 西移好莱坞的序幕。
PART ONE 叙事结构
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好的剧本是决定一部电影精彩 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所包含的叙事结构是每 个电影人所关注的重要部分,如何更好的去讲述故 事,塑造故事中的人物,处理好他们之间或紧张, 或亲密的复杂关系等等,在叙事结构方面好莱坞电 影通过其自身的长期发展和不断探索所形成的独特 的叙事结构是其成功的主要助力,也是其最鲜明的 艺术特征之一。
(二)歌舞片 1、发展期:1927年,华纳兄弟创造了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 2、样式特点:1)如小人物成大明星,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基本情节; 2)能歌善舞而命途多舛的定型人物; 3)五彩缤纷能入仙境的宏大歌舞场面。 3、发展:1)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风行一时 代表作: 《第三十四街》《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 《风月无边》《齐格飞大歌舞》(1936)、《雨中曲》(1952) 等。 (2)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走向衰途:随着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 视听语言逐渐成熟,电影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越来越强调独立 性,歌舞片过于依赖歌舞,而忽视了电影叙事功能的取向,过于 修饰和虚假的造型风格,以及情节的千篇一律、人物性格千人一 面都制约了它的发展。 (3)21世纪死灰复燃 代表作:《红磨坊》《芝加哥》《艺术家》《爱乐之城》等。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一夜风流》、《魂断蓝桥》。
(3)好莱坞类型片的复兴
70年代中期以后以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为代表,一批带有惊险、恐怖、科幻色彩的电影将观众重新吸引到影院里来,这些片子的卖座是好莱坞人重新认识到类型片所蕴涵的巨大的商业价值。于是,各种类型电影在好莱坞再次受到青睐。复兴时期的类型片在原有模式上又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注重迎合年轻人的欣赏心理,影片大都描绘青年心理特征,吸纳现代派思想,创造前卫的银幕形象和时尚内容;二是大量加入现代科技成分,特技摄影和数字技术是银幕更具视觉效果;三是在原有类型片基础上发展出新的类型片,如伦理片、灾难片等。
2.类型片大都采用单一的线性结构,以时空转换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较少使用闪回,平行蒙太奇手法,而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1)公式化的情节。类型电影几乎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题材领域,讲述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如西部片中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或“白人开发西部,印第安人袭击”,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最终落网”,科幻片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最后灭亡”。

美国电影-好莱坞类型片

美国电影-好莱坞类型片
第三章
西方电影美学的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 1.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代 表的纪实电影美学; 3.法国“新浪潮”电影美学
“好莱坞”英文原意为长青的橡树林,本是美国 加利福利亚东部的一个地名。从1908年开始,不 少电影公司搬迁来此,很快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 电影摄制基地。“好莱坞”一词也逐步演变为美 国电影的代名词。 由于美国电影向来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样式和大众 心理需求进行批量的制作,“好莱坞电影”日后 又被引申为美国特有的电影创作现象和创作流派。
类型片电影是以确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文 化取舍标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众文化趣味做为 自己的努力方向,因而类型电影反映的是大多数观 众的思想情感和欲望需求。 好莱坞电影有一个根本性特征,就是建立在充 分尊重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尤其尊重电 影所具有的商业属性。好莱坞制片人十分重视电影 的票房价值,主动迎合大众对电影的需求,将娱乐 产品与市场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故而这一流派拥 有更广泛的观众群,电影产品的品种与数量更多, 影响也更大。
(7)其他类型电影:战争片、生活片、传记片、 儿童片、卡通片等。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制作和类型电影观念的发展,尽管在 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语言,事实上,是 在主题和题材、图像和符号、人物和情节以及形式和技巧等 方面所进行的雷同的比较。 从整体上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仍旧隶属于 戏剧性的叙事模式。类型片强调影片故事情节取胜,人物关 系也从属于情节关系。“电影叙事的发展是人为的、形式主 义的,并且像它的人物一样是定型的”。好莱坞强调连贯性 的剪辑和流畅性的时空组合,以利于一环扣一环的封闭的因 果关系的线性发展。影片的情节和镜头也遵循着逻辑的发展, 竭力造成时空的连贯性,便于得到观众的认同。封闭的结构 模式造成了影片大团圆的结局,也决定了影片人物和环境的 假定性和不真实性。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摘要】本文探讨了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在历史背景下的演变及当代运用。

首先介绍了好莱坞现实主义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它在当代电影中的运用方式及表现形式。

接着讨论了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虚拟现实主义元素,以及对现实主义美学的挑战。

最后探讨现实主义美学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和启示,强调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展望了未来好莱坞电影发展的可能方向,总结了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

本文旨在重新审视好莱坞电影中现实主义美学在当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现实主义美学、影视美学、历史背景、当代应用、虚拟现实主义、挑战、影响、启示、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审视。

1. 引言1.1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在探讨和塑造各种不同的影视美学。

现实主义影视美学一直是好莱坞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实主义美学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和表现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现代好莱坞电影虽然可以通过各种特效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但与此现实主义美学在影片中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探讨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下的好莱坞现实主义美学、现实主义美学在当代好莱坞电影的运用、好莱坞电影的虚拟现实主义、好莱坞电影对现实主义美学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剖析现实主义美学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未来好莱坞电影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好莱坞现实主义美学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在20世纪初开始逐渐形成,并在历史背景下逐步发展。

在20世纪初期,好莱坞电影处于发展初期,电影技术和制作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影片多以拟真手法展现,尽力还原现实生活。

这种追求现实主义的影视美学在好莱坞影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影片主题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角色塑造力求真实性,故事情节也更加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摘要】本文对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进行了再审视。

在首先探讨了历史背景下好莱坞电影风格的变迁,接着分析了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应用及其与观众情感的连接。

也讨论了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在好莱坞电影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在对好莱坞电影现实主义影视美学进行了再思考,探讨了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对电影创作的启示,并强调了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的价值。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好莱坞电影的美学风格,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审视,历史背景,风格变迁,观众情感,挑战,发展趋势,再思考,启示,价值。

1. 引言1.1 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再审视在当下电影市场中,现实主义影视美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好莱坞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其对现实主义影视美学的应用和发展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进行再审视,探究其在历史背景下的风格变迁、在电影中的应用方式、与观众情感的连接、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再思考其对电影创作的启示以及在电影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的璀璨明星,其现实主义影视美学的发展和应用必将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的走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好莱坞电影的现实主义影视美学,以及其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好莱坞电影风格变迁在20世纪初期,好莱坞电影的风格主要受到了欧洲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特别是法国新浪潮运动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启发。

这些电影运动强调对社会和个人的现实生活进行直观和生动的描绘,追求真实感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引入现实主义影视美学元素,通过真实的情节、自然的表演和真实的场景来吸引观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莱坞电影的风格发生了变化。

美国电影的特点

美国电影的特点

美国电影的特点华丽的场面和逼真的特级反传统精神黑色电影新好莱坞——后经典主义电影直接电影:现实主义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伴随着美国文化的成长与发展而成长与发展的。

它生动地体现了美国思想与美国这一民族和文化的许多特点。

它顺应了美国人热闹好动的天性和积极进取的人格,同时,也表现了美国人的乐观处世的精神和人性。

美国电影在注重商业性和票房价值的同时,在追求大众趣味,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同时,仍然非常关注社会与现实的,非常关注艺术的。

对美国生活作了诗意的描写,动作迅猛,对话简洁,表演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也表现了传统的好莱坞娱乐片的特点。

后现代电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这至少有3点。

1. 电影事业的组织体系具有后现代的特点。

好莱坞经历了从福特式的大生产(电影制片厂体系)到更为灵活的独立电影制作体系(新好莱坞和后新好莱坞时期),独立电影制作体系具有后现代经济的特点。

同时,好莱坞融入多元的媒体大集团公司使工业、技术、和文化形式之间的界限模糊,这也是后现代的一大特点。

2. 电影在许多方面表现后现代的主题和后现代社会的形象。

当代科幻片表现那些糟透了的社会形象,这是与后现代对社会进步失去信心的思想有关。

3. 电影表现与后现代文化实践有关的美学特征(如折衷主义和传统的艺术阶梯的丧失)。

黑色电影(film noir)在50年代派生出“反叛的青年”电影,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青年人在50年代的文化情绪,成为60年代的民权运动、青年的反叛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美国社会充斥的叛逆,对传统和主流文化价值的叛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电影。

美国60年代的电影以多元化和试验性为特征,电影的发展势头很好,充满了活力。

电影中裸露的镜头增多,有不少明显的性爱镜头,这对于年轻的观众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

在6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变得更为自由放任。

保守主义让位于流行文化。

新的现代风格在电影中得到充分体现。

当时,生活条件和民权方面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黑人和拉丁裔美国人要求平等的愿望特别迫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伦斯· 劳伦斯
玛丽·碧克馥
伊丽莎白·泰勒
玛丽莲·梦露
查理· 卓别林
约翰· 韦恩
马龙· 白兰度
西德尼· 波蒂埃
奥黛丽·赫本
3.类型化制作模式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基本元素:1.公式化的情节(铁骑救美、英雄解围) 2.定型化的人物(除暴安良的牛仔、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 的科学家) 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类型电影四大类型: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1.好莱坞历史背景 2.经典好莱坞电影
知识框架
3.新好莱坞电影
4.当代好莱坞电影
1
好莱坞历史背景
好莱坞历史背景
在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郊外,有一个风景如画,阳光充足的地方。在20世纪初期,它就吸引了众多摄影师,渐渐的越来越 多的电影商人和电影公司纷纷涌来此地。形成了一个电影制作中心。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
发展的需要,成为谋取利润的重要工具,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
由此,洛杉矶郊外的这个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世界电影帝国,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
1915年
好莱坞建立影城,确立好莱坞制片厂观念,好 莱坞电影开始起步。
20年代初
美国独立电影公司重组,逐渐形成了制片厂制
电视的兴起
电视行业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电影产生了巨大
的竞争力。
动荡与危机
社会的现实让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都发生了变化,好莱坞电影亟待革命与演变。
新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
淡化艺术与商业的区分, 向艺术性靠拢 反叛社会常规和主流意 识形态,思想多元化
01
04
02
摒弃单一的戏剧性叙事, 电影叙事更加灵活
喜剧片
西部片
犯罪片
幻想片
01
夸张的手法,轻松风 趣的情节和幽默诙谐 的语言,着重刻画喜 剧 性人物的独特性格。
02
动作至上,对白浅显、道 德鲜明、原始西部风光、 英勇机智的牛仔。。。
03
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 影响,强盗片、警匪片、 黑帮片、侦探片等犯罪题 材开始盛行。
04
对理想的未来进行乌托邦 方式的生动描写,因此往 往情节曲折复杂,场面惊 险离奇。
典型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制片厂 制度的执行者和统筹人。
制片人
明星制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 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 出来的影片。
1.制片人职责
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
1 3
2
控制影片制作的预算和成本
监督拍摄和后期制作。
4
决策影片的宣传和发行。
2.明星制
明星制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影本 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众。明星制一方面借助明星的 个人吸引力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另一方面却对电影明星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制约。
弗朗西斯·科波拉
1979年《现代启示录》
1990年《教父Ⅲ》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斯科塞斯与德尼罗
1977年《出租车司机》
马丁·斯科塞斯
1980年《愤怒的公牛》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81年《夺宝奇兵》 1975年《大白鲨》
1982年《E.T》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93年《辛德勒名单》 1993年《侏罗纪公园》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
1936年《摩登时代》
1939年《关山飞渡》
1931年《小凯撒》
1933年《金刚》
类型电影的意义与弊端

意义 在电影叙事形式和叙事表现上,是一种积累、提高、
精益求精的过程。创作出众多精品;观众熟悉、易于辨认 的类型电影,观赏时容易产生快感。

弊端
技巧和手段的封闭性与程式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采用"热潮更替"的方式,在人们厌烦了西部片之后,便 换上喜剧片,然后再继之以其他类型影片,如此周转不 息,反复轮换,压抑了电影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全球电影票房TOP3
2012年《复仇者联盟》
导演:乔斯韦登
投资:2.2亿美元 全球票房:15.186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2
1997年《泰坦尼克号》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投资:2亿美元 全球票房:21.868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1
2009年《阿凡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投资:2.37亿美元 全球票房:27.823亿美元
当 代 好 莱 坞 巨 星
当 代 好 莱 坞 巨 星
全球化扩张——跨国、跨地区电影合作
2016年《长城》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功夫熊猫》系列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木乃伊3》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敢死队3》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变形金刚4》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X战警:逆转未来》
3
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60-80年代
新好莱坞历史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处于一系列严酷的社会现实:谋杀丛起、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等……
好莱坞电影的命运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反垄断法”出台
针对“八大电影公司”的市场垄断,大制片厂 制度逐渐解体,类型电影趋于衰落。
全球电影票房TOP6
2013年《变形金刚3》
导演:迈克尔贝
投资:1.95亿美元 全球票房:11.238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5
2013年《钢铁侠3》
导演:沙恩布莱克
投资:2亿美元 全球票房:12.154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4
20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导演:大卫叶茨
投资:1.25亿美元 全球票房:13.415亿美元
电影技术革新
CG动画
120帧技术
动作捕捉
8K电影
3D技术
电影技术革新——CG动画 《最终幻想》
《驯龙高手》
电影技术革新——动作捕捉
《魔兽》
电影技术革新——3D技术
《阿凡达》
《霍比特人》
电影技术革新——8K电影
《银河护卫队2》
电影技术革新——120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THANK YOU!
05
影像的主观色彩增加, 导演的个人风格凸显
03
电影表现手法的进步
06
思索人性、批判现实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库布里克
1964年《奇爱博士》
1968年《2001· 天空漫游》
库布里克 1972年《发条橙》 1980年《闪灵》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1972年《教父Ⅰ》
1974年《教父Ⅱ》
度。
30年代
电影巨头的垄断局面形成,逐渐形成“五大三 小”的格局,电影全面纳入工业生产体系。
2
经典好莱坞电影 20世纪30-60年代
八大电影公司崛起——“五大三小”的制片厂格局
派拉蒙
米高梅
华纳 兄弟
20世纪 福克斯
雷电华
环球
哥伦 比亚
联美
制片厂制度三大特点(奠定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统治地位)
——又称“大公司制度”,是指由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其突出特点是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 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 主,电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 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 众。
全球电影票房TOP9
2013年《冰雪奇缘》
导演:克利斯巴克 投资:1.5亿美元 全球票房:10.973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8
2012年《007:天幕杀机》
导演:萨姆门德斯
投资:2亿美元 全球票房:11.086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3年《指环王:王者归来》
导演:彼得杰克逊
投资:9400万美元 全球票房:11.199亿美元
4
当代好莱坞电影 20世纪80年代至今
当代好莱坞
拓展了电影 创作模式
艺术 特征
主流商业电影 艺术化的面貌 全球化扩张 跨国、跨地区 的电影运作
对传统好莱坞电影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全球电影票房TOP10
2012年《黑暗骑士崛起》
导演:克里斯托弗· 诺兰
投资:2.5亿美元 全球票房:10.844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