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体育锻炼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它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也在逐渐发展和成熟。
本文将探讨体育锻炼对不同年级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
我们来看看体育锻炼对小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体验自己的身体的力量和潜力,这种体验会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健康发展。
中学生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
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上,自我意识和自尊往往呈现出更为敏感和脆弱的状态。
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面临着身体的变化、同伴关系的压力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产生负面影响。
而体育锻炼可以成为他们释放压力,树立自信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锻炼,中学生可以塑造自己的身体形象,增强自信心,树立自尊,从而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自我意识和自尊不断成熟的时期。
在大学生阶段,许多人会经历着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定,以及对社会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建立。
而体育锻炼在这一阶段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而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体验会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的建立和巩固,使他们更加自信、坚定和有韧性地面对生活和发展的挑战。
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个体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自我意识的成熟度和自尊的稳定性;体育锻炼可以造就健康的身体形象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得到持续的巩固和升华。
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和自尊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1. 释放压力:青少年面临着学习、家庭、社交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释放这些压力。
在运动过程中,青少年会释放出大量的身体能量,让他们忘记烦恼,放松心情,从而减轻压力。
2. 塑造自信:通过参与体育运动,青少年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提升自己的体能和技能水平。
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
3. 培养团队精神:许多体育项目需要团队合作,青少年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团队中,他们需要互相协助、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这不仅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4.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体育运动可以让青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比赛中面对胜利和失败,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言放弃。
这种情绪管理能力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1. 竞争压力过大:在一些竞技性很强的体育项目中,青少年可能会面临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巨大竞争压力。
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
2. 过度训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追求体育成绩的过程中,一些青少年可能会选择过度训练,忽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长时间的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运动损伤和心理问题。
3. 自我价值感不足: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将体育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如果他们不能取得好成绩,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这种自我贬低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从体育锻炼中完善人格
从体育锻炼中完善人格体育锻炼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毅力和意志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身心健康,从而完善人格。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体育锻炼如何促进人格完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体育锻炼与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冲突、困难和诱惑时,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决策。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因为体育锻炼需要个体克服疲劳、疼痛和困难,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这种克服困难的过程,可以锻炼个体的意志力和毅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通常具有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决策,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完善。
二、体育锻炼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指个体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协调合作,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体育锻炼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个体和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训练和比赛。
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个体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信任和支持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研究表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通常具有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完善。
三、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因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个体的体质和抵抗力,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降低患病风险。
体育锻炼还可以释放身心压力,舒缓情绪压力,促进身心放松,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通常具有更好的身心健康,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完善。
谈谈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谈谈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摘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会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当代初中生心理的发展滞后于身体的发展,存在着意志薄弱、抗挫能力低下、自信心不强等心理缺陷。
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对初中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辅导,从而保障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体育活动;中学生心理;学校体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诞生于20世纪教育改革运动,是历史与社会结合产生的新观念。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层次还是实践层面都已经发展成熟,并被国际教育工作协会认为是促进学校教育进步的双轮之一。
可见,现代学校教育先进性的标志之一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学阶段正是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敏感期,而学校体育活动是防治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调节潜在的心理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发生转移,使情感发泄,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达到心理平衡。
相当多的研究都着眼于体育锻炼整体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上,也有些采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体育活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进行实验研究,但终归理论性太强,不利于操作。
如果能从更加具体微观的角度对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进行个案研究,为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干预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一定可操作的有借鉴参考价值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意义将非常重大。
首先,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积极的自我。
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刺激学生对自我产生较客观、全面和清晰的认知,可以激励其去积极体验自我效能感。
而在体验自我效能感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我认知,校正自我行为,使自我意识发生积极变化,从而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而运动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运动能够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要求使得青少年常常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的学习、考试以及各种竞争带来的焦虑感不断累积。
而参与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
比如,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一次畅快的跑步或者一段投入的瑜伽练习,都能让青少年暂时忘却烦恼,将内心的压抑通过身体的活动释放出来。
其次,运动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
当青少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训练,在某项运动中取得进步或者获得成就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增强自信心。
例如,一个原本不擅长游泳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能够成功地游完一定的距离,这种自我突破会让他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这种自信心不仅会体现在运动领域,还会延伸到学习、生活等其他方面,使他们更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
再者,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发展。
许多运动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如足球、排球等。
在团队运动中,青少年需要与队友进行沟通、协作和相互支持,这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与队友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他们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而且,在运动中结识的朋友往往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种基于兴趣的友谊更加深厚和持久,为青少年提供了情感支持和社交网络。
此外,运动对于改善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具有显著作用。
青春期是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等问题。
而定期参与运动可以让他们学会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感到愤怒时,通过跑步或者拳击等运动来宣泄情绪,而不是采取过激的行为;在心情低落时,参加一些充满活力的运动,如跳绳或者健美操,来振奋精神。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是积极的。
随着体育锻炼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还能够培养自我意识和自尊。
体育锻炼能够培养自我意识。
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
他们会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体育锻炼也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和自觉。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自尊。
在体育锻炼中,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训练,取得了一些成就和进步。
这些成就和进步不仅让人们更加自信,也能够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们会在锻炼过程中体验到自豪感和满足感,这些积极的情绪会带来更加积极的自尊。
体育锻炼还能够培养人们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而影响自我意识和自尊。
在许多体育项目中,人们需要与他人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人们会在集体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发展出团队合作的意识。
当团队取得成功时,人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尊。
体育锻炼还能够提供挑战和竞争的机会,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在竞技比赛中,人们会面对来自其他团队或个人的竞争,通过竞争来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当人们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通过体育锻炼的训练和经验,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自尊。
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和自尊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能够培养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体育锻炼也能够提高自尊,通过取得成就和进步来增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体育锻炼还能够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影响自我意识和自尊。
我们应该鼓励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提升自我意识和自尊。
体育锻炼对人格影响的研究与实践
体育锻炼对人格影响的研究与实践首先,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和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能力水平。
通过锻炼,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力量和灵活性的提升,从而增强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和自信心。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个体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自我反思中感受到自己身体和心理的积极变化,从而形成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自我认知。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塑造和加强个体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需要个体具备毅力和决心来坚持长时间的运动活动。
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个体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和自律的意志品质。
此外,体育锻炼还需要个体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培养出坚韧和毅力,从而使个体更加坚强、顽强和自信。
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社交能力。
在团体体育锻炼中,个体需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并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通过与他人共同完成运动任务,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提升个体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体育锻炼还为个体提供了结交新朋友和拓展社交圈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个体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缓解个体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现代社会中,压力和焦虑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心理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让人们释放压力和消除紧张情绪,因为锻炼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促进愉悦感和放松感。
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够协助个体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增强对压力和困难的应对能力,提升个体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总之,体育锻炼对个体的人格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它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塑造和加强个体的意志品质,促进个体的社交能力,缓解个体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坚持体育锻炼,我们可以不仅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发展。
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C e g u S o i e s o r a h n d p r Un v r i o t
V0. 6 】3 No 8. 01 . 2 0
不 同运 动 项 目对 中 学 生 人 格 和 自我 意 识 的 干 预 研 究
t e o e als o e o ef—c n co s e sa a h fco . h v r l c r fs I 0 s iu n s nd e c a tr
K e r s: e s n lt y wo d p ro ai y,s l c n co s e s,b d ntn,a r b c ef— o s iu n s a mi o e o is,m i l c o lsd n dd e s h o t ue t
Ab ta t n o d rt nd r tn h fe to i e e p rs o h e s n l y a d s l s r c :I r e o u e sa d t e efc fdf r nts o t n t e p ro ai n ef—c n co s e s 0 d l f t o s i u n s fmi d e s h o t d n s.t s p p rs lc s b d n o nd a r b c s t e e e c sng i e v nin a s a o du t 1 一 c o lsu e t hi a e ee t a mi tn a eo i s a h x r ii ntr e e t me n nd c n c s a 2
Sl ef—c n cO s e s o i dl c olS u n s O s i u n s fM d e S ho t de t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作者:谢婷婷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5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法对南京树人国际学校60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实验研究。
探讨以课外体育锻炼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初中生不良心理反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初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较大的改善。
9大类别指标得分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有显著差异,说明体育锻炼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学阶段是人的发展关键时期,但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考虑不够。
个体心理健康出现后,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调节,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体育可以改变人的发展,研究体育锻炼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将对现阶段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结果与分析(一)初中生不良心理反应现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对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初二年级学生(468人)团体施测,对所测的因子分等于或者大于2的有127名学生。
结果表明:有27.1%的初二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一个学生可能同时有一个或以上大于等于2分),他们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着、强迫等5个方面。
(二)运用篮球干预结果分析实验组学生每周一、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安排篮球运动,前10周主要以基本技、战术为主,接下来6周在授课的同时主要以比赛为主。
以中等活动量和强度进行干预。
表1 篮球干预试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结果因子项实验前实验后 TM SD M SD躯体化 1.52 0.12 1.48 0.10 1.788强迫症状 1.93 0.24 1.85 0.18 1.882人际关系敏感 1.83 0.25 1.67 0.26 2.649 * *抑郁 1.79 0.24 1.70 0.16 2.367 *焦虑 1.62 0.20 1.68 0.17 1.490敌对性 1.82 0.32 1.87 0.24 0.893恐怖 1.48 0.11 1.44 0.10 1.788偏执 1.75 0.19 1.61 0.25 2.407 *精神病性 1.63 0.16 1.57 0.20 1.277其他 1.67 0.12 1.60 0.21 1.422*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通过16周的篮球活动后,人际关系T检验(三)运用乒乓球干预结果分析实验组学生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乒乓球运动,前5周主要以基本技、战术为主,接下来11周边授技、战术边比赛。
谈谈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谈谈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中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经常因为学业压力、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问题而感到焦虑、压力和抑郁。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训练,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释放压力,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本文将重点探讨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降低压力中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学习任务压力巨大,生活和学习中存在各种压力和挑战。
适当参与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增加身体的舒适感和心理的愉悦感。
体育活动可以让人们释放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 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让中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有助于锻炼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当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或上台表演时,如篮球赛、舞蹈比赛等,会获得他人赞许和肯定,从而提高其自尊心。
3. 提高情绪稳定性运动能够让人们减少对负面情绪的依附度,增强个体对自身的控制力和耐受性。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情绪的变化,增强对自身情绪变化的觉察度和情绪调节的能力,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4. 增强集体归属感团体运动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动力,增强了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个体能力和素质,还可以增加中学生对团体的依赖,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帮助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团体生活。
体育干预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1. 压力处理运动是缓解心理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当中学生感到紧张或有学业压力时,在教练或老师的指导下,运动可使中学生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感和抑郁感,从而增加学习动力和学业成功的信心。
2. 心理调节体育干预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升个人情绪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研究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研究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而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焦虑、抑郁、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
学业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稳定、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以及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损害。
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减轻压力和焦虑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
例如,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或一次畅快的跑步,可以让青少年暂时忘却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释放内心的压力。
2、增强自信心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青少年能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
当他们在运动中取得进步、获得胜利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的提升不仅局限于体育领域,还会延伸到学习、生活等其他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3、改善社交能力体育活动通常是团队性的,需要青少年与他人合作、交流和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会与队友相互支持、协作,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与不同性格、背景的人接触,青少年能够拓宽社交圈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社交恐惧和孤独感。
4、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往往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青少年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才能不断前进。
例如,长期的体育训练能够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耐心,让他们学会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克服困难,这种意志品质对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至关重要。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自我意识和自尊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本文探讨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提升个体的身体认知。
通过体育锻炼,个体可以感受到自己肌肉的酸痛、呼吸的急促等身体状态,进而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塑造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
例如,常常进行自我挑战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能力,进而塑造出自信的自我意识。
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年级的因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认知和自我认知处于初级阶段,此时,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自我认知逐渐成熟,此时的体育锻炼,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建立更加积极、自信的自我意识。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到达高峰期,其发展成熟的身体认知和自我认识需要通过更加复杂的体育活动得以进一步认识,从而进一步强化自我意识。
二、体育锻炼与自尊的关系体育锻炼对自尊心的影响,与年级的差异也是有关联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尚未形成集体情感和组织意识,此时的体育活动主要是个体竞技为主,个体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考验。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团队精神逐渐发展,此时的体育活动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和精神凝聚,这也有助于创造更加积极、健康、有利于自尊心的氛围。
综合来看,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受到年龄和身体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对个体自我认知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影响。
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深化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影响机理的认知,进一步挖掘体育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潜力。
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和平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及其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对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有了更强烈的关注和思考。
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这有助于他们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初中体育课程对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独特优势1、身体活动中的自我体验体育课程中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跑步、跳跃、球类运动等,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自己身体的能力和限制。
通过不断尝试和挑战,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种身体上的自我体验是其他课程难以提供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信心。
2、团队合作中的自我定位在体育课程中,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
在团队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与队友的协作和交流,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优势和不足,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这有助于他们培养团队意识,同时也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3、竞争环境中的自我挑战体育比赛往往具有竞争性,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对手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超越自己的极限。
每一次的胜利和失败都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初中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初中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初中生是青春洋溢的年龄段,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更是一种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初中生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首先,体育活动促进了初中生身体的健康和发育。
像跑步、游泳、篮球等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增强了体力,还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成长。
通过体育锻炼,初中生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力量和潜力,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身体自我认知。
其次,参与团队体育项目,如足球、排球等,可以培养初中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比赛和训练中,他们学会了互相支持、协作配合,明白团队成功背后的集体努力和配合。
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进而提升了他们在集体中的自我认知。
体育活动还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运动释放了身体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了大脑中快乐激素的分泌,使他们更加开朗和积极。
通过克服比赛中的挫折和困难,他们学会了控制情绪、保持耐心和专注,这些都是建立积极自我认知所必需的重要品质。
此外,体育活动培养了初中生的目标设定和自我管理能力。
每天的训练和比赛需要他们制定计划、分配时间,管理好学业和运动之间的平衡。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逐渐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体育活动对于初中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更是一种全面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他们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成长,更在心理、社交和情绪管理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课如何帮助高中三年级学生发展自我意识
体育课如何帮助高中三年级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在高中三年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课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机会,更是培养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
想象一下,每当学生走进体育课的场地,他们不仅面对的是运动的挑战,更是面对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探索。
首先,体育课通过各种运动项目,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自我竞争精神。
当他们站在场地上,准备迎接篮球的弧线或足球的滚动时,他们感受到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默契。
这种竞争不仅仅是与他人的比拼,更是与自己潜藏的能量和技能的对话。
每一次成功的运动,都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能达到的极限,以及如何超越它们。
其次,体育课程也是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和能力的良好平台。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体验,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反应、如何运动的。
他们学会了倾听自己的身体语言,理解每一个肌肉的协调性和每一次呼吸的节奏。
这种对身体的深入了解,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和自尊,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仅仅是思想的灵魂,还有一个强壮的、值得信任的身体。
此外,体育课程在团队运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无论是在篮球场上互相传球,还是在足球场上共同组织进攻,学生们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支持彼此的努力。
这种团队精神不仅使他们学会了尊重和信任团队成员,还加强了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角色的重要性。
最后,体育课程通过教导学生接受失败和挑战,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
每一次失误和挫折都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教导他们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更强大的姿态重新站起来。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机会,更是帮助高中三年级学生发展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竞争、身体认识、团队合作和挑战接受,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不断探索、成长和发现自我,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0924391_民俗体育运动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与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 10.16655/ki.2095-2813.2209-1579-6212民俗体育运动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与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崔涛(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民俗体育运动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自尊、人格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300名初中学生,并分为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进行为期14周的民俗体育干预实验,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观念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卡特尔14种人格因素问卷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的智力、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各维度,以及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整体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格发展方面,两组在乐群性、稳定性、充沛性、忧虑性4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恃强性、敏感性维度边缘显著(P=0.057,0.081),民俗体育运动组乐群性、稳定性、充沛性、恃强性得分高于非锻炼组,非锻炼组忧虑性、敏感性得分高于民俗体育运动组;性别差异、自我意识方面,女生行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人格各维度中,仅乐群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民俗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和整体自尊,进行民俗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初中生的人格发展,经过14周的民俗体育运动干预后,男生、女生仅部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民俗体育 自我意识 自尊 人格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03-0141-06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olk Sports on Junior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Self-Esteem and PersonalityCUI Tao(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olk sports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self-esteem and personality. Methods:A total of 3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folk sports group and the non-folk sports group. The folk sports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lasted for 14 weeks. Piers-Harris Childhood Self-Concept Scal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and Carter 14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resul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 physical appearance, anxiety, gregariousness and total score between folk sports group and non folk sports group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verall self-esteem (P<0.05); In term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ociability, stability, abundance and anxiety (P<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margin in the dimensions of assertiveness and sensitivity (P=0.057, 0.081). The scores of sociability, stability, abundance and assertiveness in the folk sport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 exercise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sensitivity in the non exercis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folk sports group;In terms of gender difference and self-consciousness, the scores of female students' behavior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ale students (P<0.05). Among all personality dimension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2CTYJ05)。
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不仅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关键领域。
自我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涵盖了对自身能力、情感、价值观以及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并不断发展。
在这个阶段,通过体育课程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能力,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首先,体育课程中的各种运动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挑战。
例如,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要求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而像田径项目中的长跑、短跑,则考验着学生的耐力和速度,使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身体极限和潜能。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反馈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当学生在某个项目中表现出色时,教师的赞扬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教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能够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不轻易放弃,从而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通过设置各种具体的运动场景,如模拟比赛、救援任务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之处,从而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手段。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体育活动,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达成一个目标。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协作和分工,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比较和互动中,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同时,体育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积极人格培养的相关研究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积极人格培养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和积极人格培养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出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积极人格。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学生的体力能力和身体素质,扩大学生的阅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根据研究,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后,他们展现出更好的亲社会行为,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也更容易融入社会,而亲社会行为又可提高个体的荣誉感、自尊、安全感等,进而促进社会秩序和谐,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中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转变积极的、求实的价值标准。
研究表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后,他们的心理弹性、心理报酬机制以及抗压能力都会得到良好的提升,而这些都是促进他们积极人格发展的前提。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通过促进正能量输送来激励学生,提升他们积极行为及个性发展,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向上、脱颖而出。
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超越,从而为他们建立积极人格框架,打造学习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获得更好的自我实现。
总之,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积极人格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老师、家长应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表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亲社会行为与积极人格,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成功之门。
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自我观念形成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自我观念形成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的自我观念,而体育运动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自我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和感受,它涵盖了对自身能力、性格、价值等方面的看法。
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在青少年自我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身体自信。
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和发展十分敏感。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篮球等,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逐渐熟悉并掌握自己身体的机能。
当他们在体育项目中取得进步,比如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篮更准时,这种身体上的成就感会转化为对自己身体的积极认知,从而建立起身体自信。
这种自信不仅仅体现在体育场上,还会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面对其他挑战时,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尝试。
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自我观念。
在很多体育项目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沟通和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队友的想法,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
通过与队友的交流和互动,他们能够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结识不同性格和背景的朋友。
这种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社交经历,会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价值,明白自己能够为团队做出贡献,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者,体育运动能够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在体育竞技中,失败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在一场比赛中失利,或者在训练中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成为了培养青少年意志力和抗压能力的绝佳机会。
当他们面对失败时,能够不气馁、不放弃,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去克服困难,重新站起来,这种经历会让他们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对自己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自我观念。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年级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近年来,体育锻炼备受关注,许多人都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影响。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对自我意识和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年级也会对这些影响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
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能力也逐渐提高,这时候个体自然而然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更多的关注。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激发个体在运动中探索和挑战自己的欲望。
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也会成为个体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也会对个体自我意识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个体的自尊。
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比赛胜利或者完成了某项自己认为困难的运动,这些都能够让个体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尊。
而相反,如果个体一直处于失败的状态,自尊就会下降,这也会对个体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体育锻炼对于维持和提高个体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是有年级差异的。
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体育锻炼对于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显著。
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个体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精神世界。
然而,在老年阶段,体育锻炼对于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就可能会降低。
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很多人会出现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这些都会对自我意识和自尊产生消极影响。
综合来看,体育锻炼对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
需要注意的是,体育锻炼对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是存在差异的,需要因人而异。
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Vol .362010年第8期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No .8.2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C LA080321) 第一作者简介:李琳(1972—),女,吉林辉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收稿日期:2010—05—12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李 琳,李 鑫,陈 薇(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摘要:为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影响,选取羽毛球和健美操为运动干预方式,对112名中学预备年级学生进行了12周的运动干预,采用EP Q 和Piers -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实验前、后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运动项目对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影响不同,羽毛球能够明显改善预备年级学生的神经质,使其情绪稳定;健美操对自我意识总分、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和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有显著影响,羽毛球对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人格;自我意识;羽毛球;健美操;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0)08—0068—05I n terven ti on of D i fferen t Sports on the Persona lity andSelf -con sc i ous ness of M i ddle School Studen tsL i L in et a l(Sports and Health School,Eastern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 Abstract:I n order t 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 ports on the pers onality and self -consci ousness of m iddle school students,this paper selects bad m int on and aer obics as the exercising intervenient means and conducts a 12-week exercising interventi on a mong 112m iddle school stduents of p reparat ory level .EP Q and Piers -Harris are e mp l oyed t o test students bef ore and after the experie ment .Results show the above t w o s port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pers onality and self -consci ousness .Bad m int on can markedly i m p r ove the nerves of students of p reparat ory level and stablize their e moti ons .Aer obics have marked effects on fact ors of the overall score of self -consci ousnesss,intelligence and school situati on aswell as fact ors of physical app rearance and quality,while badm int on have no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verall score of self -consci ousness and each fact or . Key words:pers onality,self -consci ousness,bad m int on,aer obics,m iddle school stduent CLC nu m ber:G804.8 D ocu m en t code:A Arti cle I D :1001—9154(2010)08—0068—05 中学生阶段是个体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格完善,自我意识水平提升的敏感期。
已有研究证明体育锻炼的强度和项目不同对人格的影响不同,中强度锻炼优于小强度锻炼,羽毛球和健美操对人格的积极影响优于篮球项目[1]。
体育锻炼具有完善人格的作用,但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却不明晰。
自我意识作为人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培养优良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极为重要,应该成为锻炼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纵向追踪研究,探讨不同运动项目与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关系。
本研究假设: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维度和自我意识各因子的影响不同。
1 研究方法1.1 被试对象上海市一所普通中学预备年级学生共112名,其中男生37名,女生75名,平均年龄11.79岁。
随机选取了57名学生为羽毛球组,27名学生为健美操组,其余28名学生为对照组。
1.2 研究程序实验组学生每周3节体育课和1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分别进行健美操和羽毛球运动,每次45分钟,由健美操专项和羽毛球专项的体育教师指导完成。
运动过程中通过心率指标控制运动强度,将平均心率控制・86・第8期李 琳,等: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2010年在135-150次/分,共进行了12周的实验。
对照组学生正常上体育课,运动强度同样控制在135-150次/分心率,但不进行健美操和羽毛球运动。
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课外时间尽量不进行其它体育活动。
1.3 测量工具1.3.1 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 Q)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夫妇编制的一种常用的人格结构自陈问卷,由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引进修订。
该问卷包括88个条目,反映四个人格维度:内外倾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
问卷采用是非题形式,用0与1计分。
外向的人不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在人格上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好交际、渴望刺激、冒险等特点, E分量表的分数越高越偏外向;神经质又称情绪性,情绪稳定者情绪反应缓慢、轻微,且容易恢复平静,善于自我控制,情绪不稳定者相反,该项测验分数越低情绪越稳定;精神质得高分的人倔强、固执、粗暴强横、铁石心肠,低分表现为敏感,顺从,易与人相处等;掩饰性主要测试被试的掩饰,假托和自我隐蔽倾向,同时也有测量被试纯朴性的作用。
高分说明回答中有掩饰或虚假。
EP Q(儿童版)适用于7-15岁少年儿童,中学生的重测信度在0.62-0.86之间。
1.3.2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该量表由Peris和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进行了修订。
主要作用是儿童自我意识评价、治疗追踪及流行病学调查。
使用中国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可以了解儿童对自己行为、学业、外貌、情绪、幸福满足感的看法,有利于发现自我意识的偏差并及时矫正,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苏林雁等引进修订并制定了中国城市常模,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1, Cr onhach的系数为0.61-0.75,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临床应用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等有较好的鉴别作用,与智商和学习成绩有较好的相关。
该量表由80个是非题组成,分为6个分量表,即6个因子:行为(因子Ⅰ)、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Ⅱ)、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Ⅲ)、焦虑(因子Ⅳ)、合群(因子Ⅴ)、幸福与满足(因子Ⅵ)。
根据中国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全国常模和城市常模以及儿童自我意识总分进行评估。
总分<46为自我意识偏低(低于P30),提示该儿童可能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总分>58为偏高(高于P70),提示该儿童可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求全或存在焦虑情绪,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不足;总分在46 -58间为正常。
该量表适用于8-16岁少年儿童。
1.4 数据处理采用2×3重复测量一个因素的两因素实验设计,在经过对EP Q原始分向标准T分的转换后,将所有受试者人格和自我意识前测成绩和12周运动干预之后的后测成绩输入电脑,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2.1 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表1为不同组别实验前、后人格各维度的描述统计结果。
从E维度看,健美操组后测分值明显大于前测分值,羽毛球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分值相差不大;从N维度看,羽毛球组分值明显下降,健美操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分值基本保持不变;而P维度上,三个组别的后测值均高于前测分值,羽毛球组表现最为明显。
表1 人格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维度前测后测羽毛球组健美操组对照组羽毛球组健美操组对照组E50.05(10.13)47.08(13.32)52.87(13.13)49.53(8.03)50.03(11.72)52.05(10.13) N46.56(10.22)44.86(10.26)38.46(9.75)40.89(8.52)44.07(10.51)38.25(7.38) P41.15(5.46)40.82(8.10)39.85(4.63)48.52(5.07)41.09(6.06)41.03(5.09) 为避免方差分析中I型错误扩大化,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考察时间、组别的主效应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在人格各维度上的差异性。
见表2,受试者的精神质维度(P维度)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组别在神经质(N维度)和精神质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在精神质维度上差异显著。
表2 人格维度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变异源E N P时间F0.1553.35920.037p0.6940.070.000333组别F1.6666.28411.172p0.1940.003330.000333时间×组别F0.7022.57814.427p0.4980.0810.000333注:时间是12周,组别是实验组、对照组・96・第36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图1 不同组别精神质维度的变化曲线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组别受试者精神质维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各组别前、后测值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差异主要来源于羽毛球组(p =0.000),从图1可以看出,健美操组和对照组精神质维度随时间变化略有上升,但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羽毛球组则上升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