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源流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一、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英国贵族与国王之间的政治斗争。
贵族对国王为进行对法战争而加重他们的军役负担不满,市民也反对国王的勒索。
1215年,英国国王在与法国的战争遭到失败后,被迫与贵族代表签署《大宪章》,将王权置于一定的法律约束之下,规定了贵族对王政的参与权、监督权等,为议会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历史事件,被认为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萌芽。
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4、15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5世纪末,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标志的地理大发现,加快了欧洲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由贵族、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新生资产者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资产阶级要维护其经济统治地位,就必须从政治上和法律上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然而,在西欧国家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常常遭受封建统治者的肆意掠夺。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捍卫其私有财产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掀开了人类近代历史的篇章。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等三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民主。
英国革命被认为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点。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
战争在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专制王权的国王之间发生。
经过长期内战,议会军队获得了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王位被废黜,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被削弱甚至一度被取消,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成为行使国家权力的决定力量,建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共和国。
后来,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英国又经历了王室复辟与光荣革命”,于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从法律上确立了保护资本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西方民主源流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
西方民主源流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回顾西方民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2500多年历史中,有2300多年西方的主流思想是排斥民主的,认为民主是个坏东西。
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对民主态度大转变,甚至以民主为招牌,试图影响和引导世界,但此时他们兜售的“代议制”、“三权分立”等,与民主的本意已相去甚远。
1. 雅典民主——原始状态和特定条件下的民主实践“民主”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它的原初含义,就是“人民的统治”,即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决策管理。
这在西方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种良好的追求和愿望,而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人民的统治”。
民主思想最早是随着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兴盛而孕育、发展起来的。
雅典是如何实施“人民的统治”的呢?雅典的政治体制主要是三个机构。
一是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不是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的,而是全体公民都能参加的大会,一般要达到6000人(当时雅典公民约4万人,不包括4万左右外邦人和35万左右的奴隶),才是法定最低人数;公民大会可以对雅典事务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和表决,包括战争、条约、外交、财政、法律、流放等事务,也包括宗教、喜庆、摆渡等议题;公民大会每年至少召开40次,每次的会期是5个小时。
二是公民大会的一个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
任何公民都有权经五百人议事会向公民大会提出建议与议案。
除了节日和不吉利的日子外,议事会每天都要召开会议,每年至少有260天要开会。
议事会的500位成员都是从雅典当时的10个部落抽签抽出来的,任期一年,每个公民一生最多可以担任两次议事会成员。
三是作为司法机构的民众法庭。
当时没有专业法官,也没有专业律师,如果有人被指控犯了法,就由200多位公民组成的民众法庭进行审判,根据多数票断案。
苏格拉底就是被陪审团认定有罪而被判处死刑的。
雅典民主延续了180多年,它诠释了民主最基本的一些理念,展现了人类对民主理想的追求:第一,实行直接民主,所有公民(当时的公民在雅典总人口中占少数)一律平等,当时绝大多数议事会成员和官员都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采用抽签的方式产生的,公民直接参与的主要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民主的范围涉及所有的公共事务,虽然包括选举权,但更重要的是发言权、辩论权;第三,民主的目的在于维护城邦内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
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变规律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趋势
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变规律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趋势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变规律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趋势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风起云涌,特别是随着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
相对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古典民主理论和19世纪的近代民主理论,20世纪的西方民主理论的进步性,由上升开始下降,由进步趋向保守,由革命趋向改良。
20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演变规律:螺旋式下降规律。
正如马克思在1851-1852年写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所言:在第一次法国革命中,立宪派统治以后是吉伦特派的统治;吉伦特派统治以后是雅各宾派的统治。
这些党派中的每一个党派,都是以更先进的党派为依靠。
每当某一个党派把革命推进得很远,以致它既不能跟上,更不能领导的时候,这个党派就要被站在它后面的更勇敢的同盟者推开并且送上断头台。
革命就这样沿着上升的路线行进。
1848年革命的情形却相反。
……革命就这样沿着下降的路线行进。
正如资产阶级革命有上升与下降一样,作为其理论反映与回应的民主思想也存在着上升与下降的规律。
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革命性处处显露,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那里借鉴了很多的观点,包括人民主权思想、人民公仆思想等;到了19世纪特别是1848年革命之后,资产阶级民主理论整体上呈现出保守的特点;进入20世纪特别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理论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主要的主流的西方民主理论建构各种民主模式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
他们把西方的价值观作为判别世界政治体制是否民主的唯一标准:凡是搞议会制、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国家就是“民主国家”;凡是搞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领导,就是“独裁、专制国家”。
这些民主理论提供给人们的有价值的观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
浅谈西方民主的历史渊源
浅析西方民主的历史渊源首先,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Demokratia),从词源看,民主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即民众掌握,作主的意思。
而在近代,民主主要是指人民主权的意思。
一般认为,民主一词最早还是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一书。
即希罗多德记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历史事件时始用此词。
追溯民主思想的历史渊源,大致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
下面就分而论之。
(一)古代的萌芽。
在古希腊,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形式即政体,在实行民主制度的希腊城邦里,公民大会正式决议的第一句话就是“The demos has decided”(人民决定)。
雅典是古希腊城邦民主里的典型代表。
雅典城邦原始社会民主遗风;工商业发展及独立小生产经济的稳定;平民力量增强和贵族内部的分裂;以梭伦等为代表的个人作用等因素,均为雅典民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用伯里克利的话来解释雅典的民主政治最恰当不过——“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在城邦事务中,由公民全体构成的“公民大会”,每一个雅典公民都参与其中。
大会每年召开超过40次,法定最少人数6000人。
雅典意义上的“公民权”包括参与立法、司法的权利和直接介入城邦事务的权利。
这就是雅典的直接民主。
但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雅典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它的民主是建立在对二三百个属邦和二十万奴隶残酷压榨和剥削之上的,它限制了社会的另一部分成员———奴隶与外邦移民,以及附属国民的自身发展能力,这实际上是社会奴役和不公的一种体现,也阻塞了自身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中世纪的潜流。
中世纪的欧洲受封建制及基督教统治,教会与国家二元并存。
但在这一千多年时间中,民主及民主思想的暗流涌动:日尔曼人部落民主遗风;罗马政治法律和思想中民主与共和因素以及封建契约、宪章中萌生的民主法制因素等,均体现了民主的遗韵和风采。
西方社会制度(民主)的本质
西方社会制度(民主)的本质1,民主选举制度优点及根本目的:相对有效地防止权力简单自肥。
A,在不能被更替的权力面前,法律只会成为被操弄的对象。
法律不能在根本上防止权力自肥。
B,定期的民主选举让权力可以被更替,弄权自肥下台,是防止权力简单自肥的根本方法。
C,民主选举制度,使社会上的怨气有疏解的方法,不致累积成火药桶。
2,西方社会制度不能避免的问题:财富集中社会财富的分配,大体上是按社会个体原来所掌握社会财富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民主制度虽然可以有效的避免权力简单地参与分配以自肥,但不能改变富者分配比例逐步提高的现实。
财富集中,可以说是财富的一种本能!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控制财富集中的进程,富者愈富,社会分化加剧,会造成不稳定。
前两年西方国家的占领运动,即是某种形式上的反应。
3,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缺陷A,可能使国家效率下降,形成弱政府(美国政府是强政府,另外分析)B,参与选举者变向贿赂选民,改善选民境况的同时,可能降低劳动生产率。
(A、B两点,或许是希腊这些国家最近面临的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C,选举费用的高涨,可能使参选举沦为财富集团的游戏。
注解:美国政府是强政府的分析美国选举的两党制,表面两党,实质一党,本质是两党协商。
美国的两党是其国内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美国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取利益,反哺国内,所以美国国内的选举,两党在主要利益上是一致的:打造一个强大的美国,以更有效的吸取全世界的利益!本质利益上的一致,使哪个党当选变得不重要,这从根本上减少了内部扯皮,造就了美国的强政府。
所以美国的选举,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实在是一个漂亮的幌子!一个没有看清美国民主本质的社会,如果简单的学用美国的制度,很有可能陷入内部扯皮的境地。
内耗削弱了国家力量,或许这不是美国人在全球推销美式民主的故意,但事实上正中美国人下怀!。
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房宁冯钺内容提要:研究西方民主,不能从西方的民主理论出发,而要从历史事实出发,从西方民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事实中去研究和认识。
本文依据历史,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西方民主的起源问题,得出了近现代西方民主并非溯源于古希腊的雅典民主,而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下政治斗争的产物与流变的结论。
关键词:西方民主;起源研究西方民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然而,研究西方民主不能从西方民主理论出发,不能仅仅依据西方思想理论家们有关民主的论述去认识西方民主,而是应当注重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更多地从西方民主政治发生发展的历程与事实中认识西方民主。
因此,追溯和研究西方民主的起源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将西方民主的起源追溯至古希腊,是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但却不是历史事实。
事实上,现代西方民主并非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流变,而是缘起于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早期的议会制度是中世纪英国封建制度下国王与贵族政治斗争的产物。
对于民主制度缘起的不同见解,隐含着对民主的社会实质的认识:溯源于古希腊,包涵着将西方民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隐喻;而溯源于中世纪则意在强调民主是一种政治历史现象。
一、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及其湮灭古希腊城邦民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
流传至今的西方古代典籍,如希罗多德的5历史6、柏拉图的5理想国6和亚里士多德的5政治学6等名著记述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也是人们常常将近现代西方的民主追溯于古希腊的一个原因。
然而,实际上古希腊民主无论在产生的历史条件还是具体的制度内容与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与近现代西方民主不同,两者之间没有源流关系。
在古希腊诸多的城邦国家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典型的。
关于雅典民主的产生,恩格斯在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6一书中指出:/雅典人国家的产生乃是一般国家形成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一方面,因为它的产生非常纯粹,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和内部的暴力干涉,,另一方面,因为它使一个具有很高发展形态的国家,民主共和国,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
中西民主制度的比较及感想
中西民主制度的比较及感想中西民主制度的比较及感想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
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护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是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
如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制、资本主义制等。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体制在迥然不同的思想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
而最终将在各国人民身上得以体现其效益。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进而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奠定的,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使中国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面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强国。
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需要。
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事物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成熟和完善的。
由于我国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起点落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有过失误及挫折。
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必须不断创造及积累条件,不断对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及发展。
二、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两大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政权手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2课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历史 二、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区别 民主思想 专制理论
根本 区别
代表新兴的、进步的资产 代表封建地主贵族和特权调人,人的权利和尊严 轻视人,无视并践踏人的权利和尊严 强调人格独立,自己主宰 认为臣民只是供统治者任意驱使、 自己的命运,天赋人权,神 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奴隶,应 圣不可侵犯 绝对服从君主 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人 生而平等 主张由于出身和血统不同,他们的地 位和权利不同,主张维护等级制度
(1)斯宾诺莎头像能印上 纸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他具有怎样的历史 地位? 答案:(1)提出天赋人权 的思想。 (2)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 占有独特地位,其民主思 想为资产阶级政治原则提 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对后 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背景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实现了 资产阶级 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政治妥协。 (2)为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洛克为 1688 年的“光荣革命”,也为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进行了辩护。 2.内容 (1)社会契约论: 人民通过互相协议,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君主权力是 人民 赋予的, 君主立宪制度 是最完美的政体形式。 (2)分权学说:国家存在着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 ,最高权力为 立法权 , 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于国王。 (3)人民主权说: 国家主权属于 人民 ,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民意和社会契约,人民就 有权推翻其统治。 3.影响 (1)首创了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是 17 世纪英国革命的产物。 (2)分权理论经过 孟德斯鸠 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对独立、彼 此制约的政治理论, 对 18 世纪美国革命和 法国大革命 产生了重要影响。 【走出误区】 洛克的分权与制衡学说 ,为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作出了理论论证 ,对西 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德斯鸠是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者,该理论后来成 为资产阶级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原则。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
探究3:你认为君主立宪制对当时的英国来讲是理想的制度吗? 为什么?
是。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国体、政体应从具体的国情出发。 受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水平、新旧阶级力量对比、历史传统 与社会思潮等历史条件的制约,君主立宪政体是当时资产阶级 维护自己政治经济权利的最佳选择。
探究4: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议会、内阁的地位和关系。 (1)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作为 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 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起着 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议会中上院保留尊严和荣誉,权利相当有限;下院享有立 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利的中心。 (3)内阁通过控制下院的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内阁首脑是首相,拥有行政和立法大权,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 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4)内在关系:责任内阁制下,首相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 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阁员和政府成员由首相提名,国王批 准组成;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探究5: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英两国政治发展有了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前期,两国政权机构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 了各自的什么政治特点?说明差异的原因。 1.变化:中国清政府设立军机处,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 2.特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皇权)空前加强;英国君主立宪 制逐渐发展。 3.原因:中国资本主萌芽发展缓慢,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的 胜利。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探究1:在和国王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何 会结成同盟?
原创1: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王权和教权斗争
2) 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经济:城市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市民、国王、农民共同反对教权;意大利因教皇国特殊 地位矛盾更尖锐。 思想:反对基督教会腐败的“异端运动”。 3)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 权之间的矛盾。
2、思想主张 (1)国家观:①教权高于王权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历史背景 (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王权已经合并教权) 措施:建立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
进行宗教改革、实行重商主义 鼓励对外扩张、进行海上争霸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力量壮大。 (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
2、思想主张 ①“君权神授”: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
最高权威;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 ②王权至上:国王可以任意行使权力,人民必须绝对服
从国王;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
3、专制措施 ①压制议会 ②对人民横征暴敛 ③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
4、结果: 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经济、政治、宗教等),导
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是人民所需要的。
背景:专制思想(意)(英) 民主思想 内容:民主思想
民主实践: 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运动
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实践结果
人们获得各种民主权利
专制:与民主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 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
——一种政体形式
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 ——一种理论形式
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神化封建王权,从神学角度为王权辩护
西方民主流变的阶段划分、双层比较及其内在逻辑
中西方民主的异同
中西方民主的异同中国的民主与西方民主的区别,首先在于两者的对象和出发点不同,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完成的任务不同。
近现代的西方民主,产生于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命。
当时,逐渐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政治上没有权利,受到王权的压制。
因此,西方民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限制王权,保障资产阶级的权利与自由。
在后来,这演变为今天西方社会中的限制国家权力与保障社会自由、权利,即今天人们常说的权力与权利的问题。
总之,权力和权利关系问题是西方民主的核心问题。
而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政治制度产生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之中。
在旧中国,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过我们。
当时,仁人志士痛感中华民族犹如一盘散沙,任人欺凌宰割。
因此,中国人要独立、要自强,惟一的办法就是要把民族凝聚起来,把人民团结起来。
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其根本作用就是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使中国人攥成一个拳头!因此,中国的民主具有很独特的性质,它更强调集中、有秩序和有领导。
中国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团结人民、凝聚力量,是中国民主的核心问题。
综观世界,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
只有从具体历史和国情出发,才能认识和理解政治制度的变迁,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是这样的,而西方的民主又是那样的。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模式。
中国的民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大地,因此它具有生命力。
具体来讲,中国的民主具有以下四个特性:⑴广泛性、真实性。
中国的民主是与中国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得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制度下的人身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拥有了自主地位和人权。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资本主义民主的定义
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体是极少数资产者, 他们享有各种民主权利,并对广大劳动者实行统治 。
③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是 相割裂的。它通过实行普选制、议会制、三权分立 、多党制等形式,制造一切权利归于全民的假象, 实际上,广大劳动人民由于各种实际条件的制约, 不可能真正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民主权利。
②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 上,政治程序和政权性质相一致,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相协调,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 民主。
③资本主义民主,只标榜民主,不承认专 政,极力掩盖其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阶级 实质。表现在理论形态上的西方民主理论只 强调民主的形式方面,不讲它的实质,企图 用比较完备的民主形式掩盖其资产阶级专政 的实质。
谢谢观赏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2)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体是极少数资 产者,他们享有各种民主权利,并对广大 劳动者实行统治。
(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 是相割裂的。它通过实行普选制、议会制、三 权分立、多党制等形式,制造一切权利归于全 民的假象,实际上,广大劳动人民由于各种实 际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真正享有法律所规定的 民主权利。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下列政党演变正确的是
A.辉格党-自由党 B.保守党-托利党
C.自由党-保守党 D.托利党-工党
1688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 A.王权来源 B.议会主权 C.两党制度
D.内阁责任制
推动议会改革的经济原因是
A.责任内阁的建立 B.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人民大众的要求 D. 2、英国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
3、英国两党制的演变
问题:英国的两党制形成于何时?又 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① 辉格党与托利党:(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期间——1832年) 一般来说,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和国 教僧侣的利益。辉格党代表资产阶级 和城市商人、金融家的利益。
②自由党与保守党:(1832年——20 世纪初) 自由党支持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保守党在力保贵族利益的同时,也设 法争取其他阶层的选票。从1868年起, 自由党组阁执政了12年。此后,开始 了保守党长达20年的统治,两党轮流 执政。
何谓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即议会中多数党组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责任内阁制下,国家行政机构的核 心是内阁,由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的政党领袖组建,并对议会负责。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 党领袖组建。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怎样确立的?
①沃波尔时期 国王逐渐退出内阁会议,内阁会 议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行政权力,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沃波尔后因失去议会信任而辞职 下台。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 即应辞职的先例。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课标要求
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 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主要特点及其对他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民主政治的动因和历程
浅析西方民主政治的动因和历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期中论文题目:浅析西方民主政治的动因与历程学号:姓名:年级:任课教师:成绩:浅析西方民主政治的动因和历程摘要: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民主的产生的动因是各方面的,有经济因素、社会结构、政治文化内在矛盾的促进。
从公元前6 世纪的雅典到21 世纪的欧美,西方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了诸多民主形式。
主要有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和以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复合式民主。
关键词:民主政治、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复合式民主一、民主一词的由来谈到“民主”(Democracy),政治学家们追根溯源,总是从希腊语中发现它的最初表达形式。
希腊语民主(Demokratia)一词意为“人民的统治”,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才出现。
它源于Demos,意为“村社”,常指住在村社的平民。
所以民主政治又称为平民政治。
“Demo”一词在希腊文中有双重含义:第一,它指整个公民团体。
希腊的民主制城邦在其公民大会决议的正式开头的一句话就是:“The Demos has decided”,意为“人民决定”;第二,由于公民中普通平民占多数,所以它又指平民、多数人、穷人。
后一种用法往往含有贵族的偏见。
二、西方民主发展的动因西方民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它的演进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经济形态。
西方的奴隶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出民主政治,是因为雅典商品经济所内含的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规则从经济领域外溢到政治领域,由此形成了平等的自由人内部的多数人的统治,即民主政治。
封建时期,松散的采邑制经济确立了领主与附庸之间契约性的庇护关系,教会对经济资源的控制限制了王权对经济的垄断,形成了弥散的权力结构和封建贵族内部民主。
中世纪城市商品经济更是直接孕育了城市公民内部多数人的统治形式——即城市民主。
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则要求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个人生命财产自由,由此产生了代议制民主,克服古典民主制的局限。
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西⽅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西⽅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房宁冯钺内容提要:研究西⽅民主,不能从西⽅的民主理论出发,⽽要从历史事实出发,从西⽅民主产⽣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事实中去研究和认识。
本⽂依据历史,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西⽅民主的起源问题,得出了近现代西⽅民主并⾮溯源于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下政治⽃争的产物与流变的结论。
关键词:西⽅民主;起源研究西⽅民主,对于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然⽽,研究西⽅民主不能从西⽅民主理论出发,不能仅仅依据西⽅思想理论家们有关民主的论述去认识西⽅民主,⽽是应当注重运⽤历史研究的⽅法,更多地从西⽅民主政治发⽣发展的历程与事实中认识西⽅民主。
因此,追溯和研究西⽅民主的起源是⼀个有意义的问题。
将西⽅民主的起源追溯⾄古希腊,是⼀种相当流⾏的看法,但却不是历史事实。
事实上,现代西⽅民主并⾮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流变,⽽是缘起于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早期的议会制度是中世纪英国封建制度下国王与贵族政治⽃争的产物。
对于民主制度缘起的不同见解,隐含着对民主的社会实质的认识:溯源于古希腊,包涵着将西⽅民主作为⼀种精神⽂化现象的意识形态隐喻;⽽溯源于中世纪则意在强调民主是⼀种政治历史现象。
⼀、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及其湮灭古希腊城邦民主是⼈类历史上⼀种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
流传⾄今的西⽅古代典籍,如希罗多德的5历史6、柏拉图的5理想国6和亚⾥⼠多德的5政治学6等名著记述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后世产⽣了很⼤影响。
这也是⼈们常常将近现代西⽅的民主追溯于古希腊的⼀个原因。
然⽽,实际上古希腊民主⽆论在产⽣的历史条件还是具体的制度内容与形式等各个⽅⾯,都与近现代西⽅民主不同,两者之间没有源流关系。
在古希腊诸多的城邦国家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典型的。
关于雅典民主的产⽣,恩格斯在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6⼀书中指出:/雅典⼈国家的产⽣乃是⼀般国家形成的⼀种⾮常典型的例⼦,⼀⽅⾯,因为它的产⽣⾮常纯粹,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和内部的暴⼒⼲涉,,另⼀⽅⾯,因为它使⼀个具有很⾼发展形态的国家,民主共和国,直接从⽒族社会中产⽣。
民主的实质
民主的实质民主国家、民主社会这是我们常见的提法,也是许多人在国家构建方面的追求和梦想。
但何为民主?民主的实质又是什么?我们是否清楚我们所追求的民主国家、民主社会究竟为何物?这些问题艰涩隐晦,放在一起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先易后难,我们从“何为民主”开始讨论。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其官方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应该划分为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告诉了我们,国家制度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虽然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信不疑,但是我觉得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国家制度演进的根本性原因,而是客观性原因。
因为从目前人类历史的总趋势来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
之所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会导致国家制度的变更,是因为除去这个客观性原因之外,还存在一个推动国家制度变更的主观性原因。
而这个主观性原因才是国家制度变更的根本性原因。
那么这个主观性原因是什么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举个简单的例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描绘的最高级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并没有停止进步,可是国家制度却不再会变更。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国家制度的变更,导致国家制度变更的根本性原因是矛盾的存在。
国家制度变更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当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矛盾激化,加之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矛盾一方拥有了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力量,最终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新的国家制度。
有了矛盾的加入,便也可以解释为何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国家制度的恒久稳定。
这并非是说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而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被有效的化解和吸收了。
绕了这么大的圈,最终我们要开始讨论我们的主题——民主。
官方对民主的定义不能说是错误的,它只是给民主的实质抹上了一层厚重的粉底,让人们看不清民主本来的面目。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一直都是我国研究西方社会的一条主线,对于经济的研究还能延伸到政治、文化的领域。
西方最早的工商业是奴隶制工商业,工商业者在富裕之后要求得到更高的政治权利与社会地位,于是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商人们相互逐利,影响了社会风气,智者运动开展,原始的人文精神出现。
他们还要求法治、稳定、安全的社会,古罗马的法律就由习惯法变为成文法、由公民法变为万民法。
法律还告诉世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但这时的工商业者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他们还在剥削奴隶,而不是采用雇佣制进行生产。
后来欧洲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商人群体在十四世纪形成一股较为强大的力量,在西方世界中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级——资产阶级。
这个新兴的阶级已经敢于和统治阶级——教士阶级——进行斗争。
因为教会种种压抑欲望的主张与经济上的巧取豪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莫大的障碍。
他们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
在十六世纪,他们已经敢公然反对教会,提出对宗教进行改革。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更直接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
在漫长的四百余年里,他们将人文主义进行不断发展改造,变成了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利器。
人文主义所要求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无不是资产阶级壮大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领导这一系列思想运动,是因为资本主义不断的壮大。
尤其在十五世纪开辟新航路后,通过欺诈性贸易、贩卖黑奴、开拓殖民地等种种方式获得了丰富的原始资本积累,在西欧引发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不断上升的物价让收实物租的农场主们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封建势力又一次受到了打击。
到了十六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敌人已经不是教会,而是封建君王。
君主专制并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的力量又足够强大,所以英国人赶跑了君王,拥立了虚君,建立起资产阶级主导的民主政治。
法国人开始了大革命,也试着建立起民主政治。
美国没有皇帝,但殖民地的身份让那里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在遇到了困难,于是他们开始独立。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一、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英国贵族与国王之间的政治斗争。
贵族对国王为进行对法战争而加重他们的军役负担不满,市民也反对国王的勒索。
1215年,英国国王在与法国的战争遭到失败后,被迫与贵族代表签署《大宪章》,将王权置于一定的法律约束之下,规定了贵族对王政的参与权、监督权等,为议会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历史事件,被认为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萌芽。
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4、15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5世纪末,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标志的地理大发现,加快了欧洲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由贵族、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新生资产者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资产阶级要维护其经济统治地位,就必须从政治上和法律上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然而,在西欧国家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常常遭受封建统治者的肆意掠夺。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捍卫其私有财产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掀开了人类近代历史的篇章。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等三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民主。
英国革命被认为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点。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
战争在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专制王权的国王之间发生。
经过长期内战,议会军队获得了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王位被废黜,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被削弱甚至一度被取消,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成为行使国家权力的决定力量,建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共和国。
后来,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英国又经历了王室复辟与“光荣革命”,于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从法律上确立了保护资本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民主源流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回顾西方民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2500多年历史中,有2300多年西方的主流思想是排斥民主的,认为民主是个坏东西。
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对民主态度大转变,甚至以民主为招牌,试图影响和引导世界,但此时他们兜售的“代议制”、“三权分立”等,与民主的本意已相去甚远。
1. 雅典民主——原始状态和特定条件下的民主实践“民主”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它的原初含义,就是“人民的统治”,即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决策管理。
这在西方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种良好的追求和愿望,而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人民的统治”。
民主思想最早是随着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兴盛而孕育、发展起来的。
雅典是如何实施“人民的统治”的呢?雅典的政治体制主要是三个机构。
一是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不是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的,而是全体公民都能参加的大会,一般要达到6000人(当时雅典公民约4万人,不包括4万左右外邦人和35万左右的奴隶),才是法定最低人数;公民大会可以对雅典事务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和表决,包括战争、条约、外交、财政、法律、流放等事务,也包括宗教、喜庆、摆渡等议题;公民大会每年至少召开40次,每次的会期是5个小时。
二是公民大会的一个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
任何公民都有权经五百人议事会向公民大会提出建议与议案。
除了节日和不吉利的日子外,议事会每天都要召开会议,每年至少有260天要开会。
议事会的500位成员都是从雅典当时的10个部落抽签抽出来的,任期一年,每个公民一生最多可以担任两次议事会成员。
三是作为司法机构的民众法庭。
当时没有专业法官,也没有专业律师,如果有人被指控犯了法,就由200多位公民组成的民众法庭进行审判,根据多数票断案。
苏格拉底就是被陪审团认定有罪而被判处死刑的。
雅典民主延续了180多年,它诠释了民主最基本的一些理念,展现了人类对民主理想的追求:第一,实行直接民主,所有公民(当时的公民在雅典总人口中占少数)一律平等,当时绝大多数议事会成员和官员都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采用抽签的方式产生的,公民直接参与的主要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民主的范围涉及所有的公共事务,虽然包括选举权,但更重要的是发言权、辩论权;第三,民主的目的在于维护城邦内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
雅典民主在内容和形式上带有原生态特征,当然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它是奴隶制城邦国家的治理形式,相对于6000人,还有35万奴隶,4万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
也正因为奴隶制度比较完善,才有可能采取这种自由民广泛参与的直接民主,不然,6000人经常开会,没有35万奴隶干活,6000公民及其家庭根本就无法生活。
其二,这种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人数较少的城邦。
当时雅典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统一国家,面积最大时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50万人,而且当时的公共事务相对比较简单。
其三,雅典民主十分重视意见表达,但采用简单多数的决断原则,有时会出现议而不决,议而难决的问题,有时会走极端。
雅典民主在当时就遭到那些著名思想家的批判。
反民主的政治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根本不赞成雅典民主制度的权力集中在那些没有主见的“群氓”手中。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也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充当统治者,普通民众没有能力也不适合管理国家。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也认为民主是个坏东西,他也反对民众参与政治。
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及后来的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西塞罗等都加入到批判雅典民主和民主政治的行列。
因此,在古希腊城邦制走向衰败后,古罗马在精英民主思想和少数富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保障核心的罗马治理模式。
古罗马共和国混合了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把国家权力分配给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公民大会掌握,元老院掌握着实权,其成员300人左右,实行终身制;两位执政官是政府首脑,由百人组会议选举并经元老院批准,任期一年,无薪俸报酬。
民众会议由区会议、百人组会议、部族会议及平民会议组成,其作用有限,且为贵族所把持。
罗马经历了王政、共和和帝国三个时期,在罗马共和国的治理模式中,古希腊雅典民主已被根本性改造,其内容和形式被大大地压缩和限制。
2.中世纪——黑暗中的民主思想火花欧洲中世纪与古代文明相比较,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一是宗教愚昧的黑暗,二是王权专制的黑暗。
在这个时代,民主的理论和实践被漠视,被压制,但也有一些民主的火花值得提及。
从理论和思想层面讲,一是神学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思想引发人们追求平等权利;二是神学利用或借助人们对平等权利的追求而对抗王权。
从实践层面看,欧洲的封建制度与中国有很大不同,首先,有历史学家认为,欧洲封建社会的特点是领主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地主制经济。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君对臣有绝对权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对君具有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
而在西欧,从国王到封建领主、小贵族以至骑士,都将土地以服军役为主要条件,连同领地内的行政司法权以效忠仪式和双边契约的形式层层分封下去。
契约关系的引入,使君主的绝对权利受到抑制,也使封臣对超出契约规定之外的义务,可以拒绝并由此解除依附关系。
第三,在领主制经济背景下的封建庄园,奴隶、仆从地位低下,对他们,庄园主几乎拥有生杀予夺之权,奴隶仆从不堪忍受,有的跑到河流两岸的城邦,企望成为自由民,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的兴起。
西欧大范围内的城市兴起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推动商品生产和交换;二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推动了城市的自治,英国多为自治城市,法国多称城市公社,意大利不少为城市共和国。
第四,约翰王被迫签署的英格兰《大宪章》(1215年),使契约性的封臣关系、商讨性的封臣会议,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
这些作法对后来的西方政治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3.人民主权论——民主理想与现实困境雅典民主湮灭以后,民主似乎已被人淡忘。
但是,人民并没有放弃对民主的追求和抗争,在火热的现实斗争面前,思想家们没有停止对民主的思考。
从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逐步形成了人民主权理论。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时的意大利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马西利乌斯,努力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最早提出人民权利问题。
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锋芒直指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其反暴君理论成为近代人民主权理论的先声。
人民主权理论的理论支柱包括主权论、契约论和权力合法论。
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最先提出“主权”概念及主权至上论,随后得到格劳修斯、霍布斯等人的响应,但他们的主权论都是强调“主权在君”。
荷兰的斯宾诺莎开始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过渡,他认为人民在订立契约时对国家只让渡了部分权利。
法国的洛克从“议会主权”论入手,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最终,由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人民主权论定格。
他认为人民的个人权利是与生俱来、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国家由人民订立契约而形成,国家主权必须体现人民的“公意”,即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反映社会共同体中人们的公共利益。
但是,“公意”如何得到体现呢?卢梭所设想的实现方式,或者说他心目中最好的民主政体,是雅典城邦那样的直接民主制。
但是,卢梭所设想的小国寡民、以道德保证为条件的直接民主,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所以,他在《社会契约论》中也说道,真正的民主制(即直接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不会有。
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秩序的。
因此,虽然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特别是对于“公意”的重视,彰显了民主理想,但其对人民参与政治和国家管理的设想或主张,缺乏操作性。
4.代议制民主——民主的异化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把“民主”的调门唱得很高,并且试图以此改造、控制世界。
实际上,以代议制和“三权分立”为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定型之前,在西方国家,民主一直受到质疑和批判,他们所宣扬的“代议制”、“三权分立”,与民主的本质已相去甚远。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只不过是西方民主理论的另类。
当资产阶级登上西方世界政治舞台的时候,欧洲特别是西欧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态已经比较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打出旗号是“自由、平等、博爱”,而其主流思想还是将民主看作坏东西。
但与此同时,人民大众对民主的要求却日益高涨。
如19世纪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大革命,以及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相继爆发民众革命。
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意识到民主潮流已无法阻挡,为了尽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得不打出民主的旗号,但在“民主”前加了一些限定修饰词,如“代议民主”、“精英民主”、“多元民主”、“宪政民主”、“程序民主”等等,并刻意忽略民主的本质属性。
正如王绍光在《民主四讲》一书中所说的:“当典籍充斥着对民主诅咒的时候,‘民主’一词前面很少出现修饰词。
一旦有产者和他们的代言人开始拥抱民主时,民主的本质没人谈了,大家谈的都是带修饰词的民主,而且修饰词比‘民主’来得更重要。
”(王绍光:《民主四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页)这样,此“民主”已非彼“民主”,民主走样了,异化了。
十八世纪以前,从未有人把“代表”与“民主”连在一起,美国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首先使用了“代议民主”这个词,从此“民主”一词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即政府的正当性可以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来实现,而不必体现在民众直接管理。
熊彼特把民主定义为“一些个人通过竞争人民选票来获得(公共)决策权的制度安排”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民主”完成了“人民的统治”向“人民选择统治者”的转型,“人民”变成了“选民”,“民主”变成了“选主”,民意的表达仅在于选出人来作主。
在过去几十年里,经过熊彼特改造的民主定义被西方主流及受其影响的非西方知识精英奉为圭臬。
正如卢梭批判英国代议制所说的:“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121页)在“民主”变成“选主”以后,在几个世纪内,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其注意力都集中在投票权的扩展上,一直到全面实现普选,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血与火的斗争。
是否实行普选也成为衡量是不是民主政府的唯一标准。
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样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不仅在议会制的立宪国内是这样,在其中最民主的共和国内也是这样。
”(《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西方统治者以及代表统治者利益的知识精英们,通常把民主看作“坏东西”。
而到了近现代,经过彻底改造以后的“民主”,经过“自由”、“宪政”、“代议”、“选举”等一道道紧箍咒锁定以后的“民主”,已从难以驾驭的烈马变成了温驯的绵羊,穷人已没办法摆弄它,而富人们不但不再害怕,而且成了可以为他们装点门面、可以为他们支撑话语强权、可以玩弄于手掌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