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水文学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第1章 绪论(水文)
1.2水文现象及其研究方法
1.2.1水文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1)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规律 水文现象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方面,在水文学中通常称必然性为
确定性,称偶然性为随机性。 河流每年都有洪水期和枯水的周期性交替;冰雪水源河流具有以日为周期的水量变化。产
0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02 水文学现象及其研究方法 03 课程主要任务与内容
PART 0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1.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水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一种资源。各时期对水资源的
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见解,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给出了水资源的涵义: “水资源是指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 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
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1.1.3我国水资源状况 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m³ 。在充分考虑节
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m³ ,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 m³ ,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1.1.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循环性、多用途性、有限性、分布的不均匀性
和利害两重性。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自身和环境的需要在不断地认识和开发 利用水资源,其开发利用包括兴水利、除水害和保护水环境。
兴水利主要指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城乡给排水、水产养殖、航运等; 除水害主要是防止洪水泛滥成灾; 保护水环境主要是防治水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留一片绿 水青山。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的体系框架,深入剖析其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明确学科的定位与使命。
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的研究前沿,包括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水文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当前水文水资源领域面临的热点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与危机、水权与水市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性等。
通过对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为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二、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水资源问题的日益凸显,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已逐渐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水文学和水资源学内容,还融入了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核心在于对水循环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模拟,包括降水、蒸发、入渗、径流等各个环节。
在此基础上,学科体系进一步扩展至水资源的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等方面,形成了水资源工程学、水资源管理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同时,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还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通过与环境科学的结合,研究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通过与生态学的结合,探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通过与气象学的结合,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结合,评估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合理配置。
在研究方法上,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注重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以及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试论生态水文学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_武强
试论生态水文学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武 强,董东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 100083)摘要:本文给出了生态水文学的初步定义和基本概念,认为生态水文学是一个集地表水文学、地下水文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和自然地理学等于一体、彼此间相互影响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型边缘交叉学科。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生态环境水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这个学科所要解决的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生态水文问题。
文章最后探讨了生态水文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地表水文学;地下水文学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65(2001)02-0069-04A bstract :Eco -hydrology is primarily defined in this paper .It is cons idered as a frontier intersect discipline amon g surface -hydrology ,un -derground -hydrology ,plant -physiollgy ,ecology ,soil -science ,meteorology and physical geograph y which are influenced and infiltrated each other .In addi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basic research contents of the eco -hydrology ,and puts forward main eco -hydrological problems which have threatened human life .Finally the paper inquires into its general study methods and means .Key words :eco -hydrology ;ground hydrology ;under -gound hydrology收稿日期:2000-08-17;修订日期:2000-12-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72080)、教育部博士点和青年骨干教师基金、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武强(1959-),男(汉),内蒙古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态水文研究论述
生态水文研究论述作者:田斯亮王克勤刘培静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5期作者简介:田斯亮(1988—),女,甘肃天水人,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944(2014)05 0013 021引言生态水文学是研究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水文学机制的边缘学科,为构建合理生态水文格局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生态过程及生态格局的水文学机制,研究的基础理论为植物与水分关系,研究对象包括:旱地、湿地、森林、草地、河流及湖泊等。
2几种主要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2.1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2.1.1森林水文学的概念及重要性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森林水文学的概念,并定义为“森林水文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森林植被对于有关水文状况影响的科学”。
森林和水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因此,森林和水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1.2森林生态水文研究内容及其进展森林生态水文研究主要包括:森林水文过程的研究、森林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森林对径流泥沙和水质影响的研究。
森林水文过程的研究包括: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凋落物层与林地土壤对水分的涵养;林地蒸发散。
森林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森林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森林对洪水的调节作用。
森林对水质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森林对天然降水中所包含的一些化学成分的吸收和溶滤作用;森林使天然降水中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发生变化;森林的变化也会对其周边的河流水质产生影响。
2.2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2.2.1流域水文研究的重要性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在生态水文及水文地理研究中,流域面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据。
2.2.2流域生态水文研究内容流域生态水文的研究主要包括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功能的研究以及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
生态水文过程是指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水文学ppt课件
• 植物通过气孔生理特性来控制水分运动,气孔通过增 加和减少叶的水蒸气传导性来对光、温度、CO2和
叶水势的变化做出响应。影响植物蒸腾的最主要的环 境因子就是植物吸收的净辐射。
•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及其调控机理都属植物水分关系 的范畴,因此植物水分关系是生态水文学的基础。
•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1998年9月22 - 24日,在捷克的LIBLICE召开了ERB 的第7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中流域的水 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2000年在比利时的GENT 召开了ERB第8次研究会议。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起源及进展
• 水资源可持续性的要求
• 1.1.1 生态水文学的孕育阶段(20世纪中叶 至90年代初期)
• 1957年Odum研究了河源系统的能量预算问题,
Margalef提出了生物演替(Biological Succession) 概念 。生物发生带(Biozoonenotic Zone)概念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参考书籍
• 李振基、陈小麟等 《生态学》 • 刘云国、李小明主编 《环境生态学导论》 • 金岚主编《环境生态学》 • Andrew J. Baird, Robert L. Wilby 著,赵文智,王
• 湿地以其水陆交替的地貌特征,具有特殊的生态水 文特征,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而且因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异常敏感 性 ,成为地球上生态系统演变最为剧烈的场所之 一
生态水文学
3、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态水文学理论探寻阶段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学术界对于生态水 文学的研究进展情况以UNESCO/IHP-V(1995-2001) 执行的生态水文过程专项研究最具代表性,该专项研究在 26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共计执行了36个相关研究项目。除 UNESCO-V专项研究之外,其他的一些独立研究团队也 在生态水文学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Baird和 Willy的工作促成了生态水文学专著的出版;一些独立的研 究者也围绕水文化学和生态水文特征、小流域分布参数的 生态水文模型、垂直土柱中溶质运移的Park分析方案等专 项研究开展了有效的工作。总的来说是偏重于水文过程水 文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
• • 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召开了一系列生态水文学研 讨会。IHP第六阶段(2002-2007)主要研究水的交互作 用—处于风险和社会挑战中的体系,重点研究地表水与地 下水、大气与陆地、淡水与咸水、全球变化与流域系统、 质与量、水体与生态系统、科学与政治、水与文化等八个 方面新的挑战问题。IHP第七阶段(2008-2013)利用现 有科学知识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对环境变化、生 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做出响应。
四、我国生态水文研究
• 我国学者开始采用生态水文学概念,开展生态水文学 相关的独立研究活动已经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事情了。目 前可查的国内大陆学者关于生态水文学介绍方面的第一篇 中文文献是王根绪等在《地球科学进展》16卷第3期发表 的《生态水文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与国际上对于生 态水文学的讨论一样,对于该新的学科的定义和争论一直 持续到现在。在争论进行的同时,采用生态水文学的方法 和理论开展针对东北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西北 干旱半干旱和寒冷地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正在积极开展,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从研究的内容方面而言,不仅开展 了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水文学研究,而且对于生态水文过程 的分析也进行的更加深入,不仅开展了植被动态与生态水 文关系的研究而且对于林地土壤大孔隙特征与森林生态水 文关系的研究也在进行。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及其原则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
2004年12月SHUILI XUEBAO第12期文章编号: 0559-9350(2004)12-0001-07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康绍忠1,2,胡笑涛2,蔡焕杰2,冯绍元1(1.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热点问题及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创新滞后而严重制约农业与生态节水工作正常开展的状况。
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创新的总体目标,分析了创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词: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创新;技术难点;研究课题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农业与生态用水的浪费主要发生在渠系输水、田间灌水、土壤储水保水和作物(植物)用水等环节。
农业与生态节水是指通过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各用水环节的水量损失,提高农业用水的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率,这不仅涉及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简称SPAC)中的界面过程、水分传输和系统反馈的机制、水分调控的途径以及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转化关系,还涉及到利用现代高技术对水资源、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进行监测监控,采集作物对缺水反应的信息并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精量灌溉,开发有特殊环境参数要求的抗低温、耐老化的新型节水材料和设备等一系列与农业节水相关的前沿性高技术和关键技术。
因此,必须在对SPAC水分动力学,灌溉水—土壤水—作物水—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转化效率关系,水—土—作物—环境关系等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若干重大前沿性问题研究为基础,探索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体系,达到了同时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率的目的[1]。
我国的农业和生态节水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节水面研究与示范工作。
这些项目的实施无疑对促进农业与生态节水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
⽔⽂学整理(完整版)⽔⽂学⼀、名词解释1、⽔⽂学:是研究地球上⽔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类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2、⽔⽂现象: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与运动的各种形态。
3、⽔资源:在⼀定时期内,能被⼈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的动态淡⽔资源。
4、⽔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在太阳辐射、地球引⼒的作⽤下,通过蒸发、⽔汽输送、凝结降⽔、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相态转变和周⽽复始的运动过程。
5、⽔量平衡:任意选择的区域(或⽔体),在任意时间段内,其收⼊的⽔量与⽀出的⽔量之间的差额必将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的变化量。
6、可能最⼤降⽔量:现代地理环境和⽓候条件下,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的最⼤降⽔量。
7、下渗:⽔从地表⼊渗⼟壤及地下的运动过程。
8、径流:流域的的降⽔,由地⾯与地下汇⼊河⽹,流出流域出⼝断⾯的⽔流。
9、蒸发:液态⽔转化为⽓态⽔,逸⼊⼤⽓的过程10、河岸容蓄:当河道内⽔位上升速度⼤于两岸地下⽔位上升速度时,河⽔与地下⽔产⽣⽔⼒联系,使得⼀部分河⽔补给地下⽔,增加两岸地下蓄⽔量。
11、河⽹容蓄:涨洪阶段,出⼝断⾯以上坡地汇⼊河⽹的总⽔量必将⼤于出⼝断⾯的⽔量,因为河⽹具有⼀定的滞蓄作⽤。
12、河⽹调蓄作⽤:河⽹在径流形成过程中,起到降低洪峰流量,缓解洪⽔过程的作⽤。
13、流域:把地⾯⽔与地下⽔汇⼊河流并补给河流的区域,即地⾯集⽔区与地下集⽔区的统称。
14、中泓线:河道中各断⾯最⼤流速点的连线。
15、深泓线:河道中各断⾯最⼤⽔深点的连线。
16、⽔位:⽔体的⾃由⽔⾯⾼出某⼀基⾯的⾼程。
17、流速:⽔体⽔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18、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体断⾯的⽔量。
19、年径流量:⼀年内通过河流某断⾯的⽔量。
20、湖泊:是陆地上低洼积⽔地区形成的,⽔域⽐较宽⼴,换流缓慢的⽔体。
21、潮汐:在天体引潮⼒作⽤下,海⽔形成周期性垂直运动。
22、潮流:在天体引潮⼒作⽤下,海⽔形成周期性⽔平运动。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 (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胥洪军□朱东彪(河南省许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摘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需的最小需水量,对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许昌市东区水系治理及补源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阐述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简介,从保持水生态环境的目标出发,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更合理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进行分析计算。
关健词:建设项目生态需水水资源论证计算方法2002年5月1日,由国家水利部和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主要是从取水、用水、退水及其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取用水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对建设项目用水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建设项目用水的水量、水质、工艺流程、排污等一系列方案,作为取水(预)许可申请的技术依据。
在需水预测分析计算中,除考虑传统的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城市生活需水外,从重视生态环境,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等方面考虑,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还必需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对生态环境需水需要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因此,在2005年5月水利部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05)中明确提出在需水预测中应包括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理论方法,结合水资源论证实践,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初步探讨。
1.生态环境需水的基本概念1.1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对于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有不同的途径与观点,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对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还不能达成一致。
从总体上来看,多数人认为生态需水是水资源短缺地区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水资源需求量。
笔者认为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持续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需的最小需水量。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认识及研究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认识及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认识及研究。
在我们提出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我们解释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概念,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重要性,介绍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最后在强调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不仅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下水的保护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交叉融合,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概念、关系、重要性、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是地质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关注地球上水文循环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增加以及自然灾害频发,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球表面出现了许多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质灾害频发、地下水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深入研究地球水文循环与地质环境的联系,探讨其中的规律和机制,对于加强环境资源管理、提高自然灾害预防和减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研究和工作需求日益增加,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日臻完善。
本文将探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概念、关系、重要性、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和应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揭示二者在地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其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为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发展。
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和方法概述
去, 如文化遗产、 古水文、 生态演替形式; 应用系统科 [3 ] “预见” 学和 方法识别未来情景 。
。 此外, 流域水循环是
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结果, 需要理解多种尺度环境
收稿日期: 2012-02-18 ; 修回日期: 2012-05-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1030745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071354 ) 资助 作者简介: 吕 文( 1986- ) , 女, 江西九江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生态水文效应 。
专著名称 Mires: Process,explo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Ecohydrology and Hydroecology Ecohydrology: Darwinian Expression of Vegetation Form and Function Environment in Asia Pacific Harbours Dryland Ecohydrology Ecohydrology: Vegetation Function, Water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Use of Landscape Scienc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esent and Future Hydroecology and Ecohydrology: Pase, Year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Ecohydrology: Processes,Models and Case Studies: An Approach to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Forest Hydrology and Biogeochemistry: Synthesis of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摘要详细介绍了生态水文学的基础、研究的生态类型等生态水文学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对生态水文学的尺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初步分析了生态水文模型的建立;最后从生态水文学机理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信息的转化研究、生态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生态需水研究等4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今后生态水文学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研究内容;问题;研究方向生态水文学(Ecohydr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1992年在都柏林国际水与环境大会上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提出来。
随着水文循环的生物圈部分和国际教科文组织主持的国际水文计划等国际项目的实施,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重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1,2]。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以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的水文机制为核心,以植物与水分关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涉及旱地、湿地、森林、草地、山地、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的新学科。
它提出在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证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寻求对环境有利、经济可行和社会可接受的水资源持续管理的有效方式,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对生态水文学的深入研究,可以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甚至更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4]。
1 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1.1生态水文学的基础植被是水循环中最活跃的调节者,它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叶片蒸腾水分而参与水循环。
植物的蒸腾和吸水既受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控制,又受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动是纯粹的被动过程,大多数植物体内的水分运动是受水势差驱动的。
根据液流上升的表面张力和内聚力理论,水流是叶蒸发面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表面张力降低蒸发面的水势,从而引起植物根系中水分的流动。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及其调控机理都属植物水分关系的范畴,因此植物水分关系是生态水文学的基础。
1.2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生态类型生态水文学以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植物与水的关系研究为基础,探讨一系列环境条件下的生态水文过程。
(完整版)水文学教案
绪论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1、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体——以一定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的总称。
水的形态包括大汽水、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等。
(二)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本课程的内容结构1、主要内容(1)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水文学的核心内容)(2)水的数量、质量及分布(3)各种水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各种水体的类型结构及运动规律(5)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与生态系统、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6)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2、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二、水文学的发展简介水文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经验到理论、从定性到定量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1、时期:远古——14世纪未2、标志(1)世界上最早的水文观测:中国和埃及(大禹冶水、随山刊木)(2)水经注吕氏春秋定性描述各大河流的源流、水情、水文循环的初步概念(3)特点水文观测定性描述经验积累(二)水文科学的形成阶段1、时期:15世纪初——19世纪未2、特点:(1)概念描述进入定量描述(2)水文理论的形成3、标志(1)1674年p.佩罗提出了水量平衡概念(2)1775年谢才提出了谢才公式(明渠畅流等流速公式)(3)1802年道尔顿提出蒸发公式(4)1856年达西定律形成(三)应用水文学阶段1、时期:20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2、特点(1)水文观测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2)应用水文学发展3、标志(1)工程水文学成为应用水文学的主要分支(2)产汇流理论计算公式(3)森林水文学、城市水文学的形成(四)现代水文学阶段1、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2、特点:(1)水文技术科学的发展(2)分支科学不断诞生(3)研究方法趋向综合(4)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成为重点3、标志(1)雷达测雨(2)中子散射法测土壤含水量(3)放射性示踪测流(4)同位素测沙(5)卫星遥感及GIS的利用(6)水文模拟、随机分析、系统分析方法(7)水文研究自动化(8)水资源的评价、管理、优化利用三、水文学体系(一)按水体的分类(对象)(传统分类法)(二)系统水文学体系1、水文学的学科体系2、普通水文学:水文学基本理论、方法3、水文测验学4、区域水文学(1)流域水文学 (2)河口水文学(3)山地水文学(4)平原水文学 (5)坡地水文学(6)干旱区水文学(7)岩溶区水文学5、应用水文学(1)工程水文学(2)城市水文学 (3)森林水文学(4)农业水文学(5)土壤水文学6、新技术方法(1)随机水文学(2)模糊水文学(3)系统水文学(4)遥感水文学(5)同位素水文学四、水文学地理研究方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一)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1、水文学的三个研究方向(1)地理学方向(2)地球物理学方向(3)工程学方向2、水文学地理方向(地理水文学)(1)水文学与地理学共同隶属、分别分支(2)侧重水体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总体演化趋势,与其它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水体差异的区域性研究(3)特点:宏观性、区域性、综合性(二)水文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2、水文学是地理学自然地理的学科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
水文学原理
的物理机制与相互联系,以及时空分布规律。
第二节 水文学的发展
从研究内容、分析手段、科学范畴等方面的变化,国内的水文 学家将水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水资源水文学。 地理水文学、工程水文学、
地理水文学阶段:大致在18世纪之前,其刚从地理学中派生
出来,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是水文学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 段中,通过宏观分析和以水量平衡为目的水文实验,对全球和区域 水文分区等。
水体——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如海洋、河流、湖泊、
沼泽、冰川、地下水及大汽水)
水体
大气
地下 山河
自然界 中的水
海洋 湖泊
冰川
沼泽
第一节 水文学的内容和任务
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根据研究水体的不 同可将水文学作如下的分类: 河川水文学 水文学按水 体不同分类 海洋水文学 水文气象学 湖泊水文学 地表水文学 陆地水文学 土壤水文学 河口水文学 地下水文学 冰川水文学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绪论
降水 蒸发与散发 流域产流 流域汇流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八章
河流与流域
土壤水与下渗 径流 河道水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水文”是“水文学”的简称,指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 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文”作自然界的现象讲,如 “天文”。
主要研究各种水的发生、现象、运动、变化,循环和分
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 Hydrology
水文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土
பைடு நூலகம்
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必修
专业课。 专业课上所用到的许多原理和方法都是建立在这门课基础 之上的。内容相当多,主要有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的基本概念; 降水、蒸发、下渗、土壤水、径流(河川径流:河流流域特征 及河流水情);流域的产、汇流理论。
杨大文-流域生态水文学2014
蓝水:径流 (可再利用)
气候变化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是水文学前沿和热点
流域生态与水文过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 互作用,气候是二者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气候变化下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必 将促进流域水文学、植被生态学及其他相 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而推动水文学研 究的不断深入。
气候 变化
水文 过程
0.6 0.4
温 度 距
0 平 ( ℃ -0.2 ) -0.4 -0.6 0.2
全球气候变暖
全 球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1.0
温 度 0.5 距 平 ( -0.5 ℃ )
-1.0 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生态水文学在水文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对 流: q c 弥 散: Dsh c/ z 分子扩散+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 源汇项:S c 液相以外的动态贮存:cs
2.4.2 土壤溶质迁移转化行为
土壤中溶质迁移转化的基本行为 (物理、化学、生物)
根的吸收 — 根的密度、离子浓度差(竞争方程) 挥发 — 在土壤表面以气态形式的损失 降解 — 如农药的水解与微生物的降解 c=c0e –kt、半衰期 ti/2=o.693 / k
SPAC水热传输模拟
Rn
大气
c
λE
Ta
ea ra r1 rC
大叶模型 三个介质 土壤 植物(叶) 大气 两个介面 土壤-植物 植物-大气
Rv
冠层
cv cs
λE v
T1
ra r1
生态水文学ppt
老鹳草 沙伯早熟禾 总状花 直立委陵菜
9
植物水分关系
• 多数植物体内的水流是由水压差驱动的。 根据汁液上升的内聚力-张力理论,水分 移动是由叶的蒸腾表面张力驱动的。表面 张力降低了蒸腾生境的水压,导致水分从 根里向上流动。 • 在溶质被渗透障碍物所阻的时候,水分移 动比溶质移动容易,水流通过膜进出细胞 的运动是由细胞内外之间的水势差所驱动 的。 • 植物体内水势差主要是由压力差和溶质势 差所决定的。通过根的水流通常是由土壤 水分和植物基部压力差所驱动的。 10
32
湿地的水化学成分
• 关于湿地的水化学问题已经做过大 量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在于:了 解水化学条件;确定供水化学过程 及其量化问题;探讨化学与湿地植 被的关系。 • 与植物种分布和湿地植被有直接关 水文条件对水化学有很大影 系的水化学问题包括: 响;植物种的生长和分布更
水力传导率
11
凋萎和渍水
• 凋萎是指植物在干旱时的软柔、松弛和下垂 状态。 • 凋萎在叶上表现的最明显。叶靠细胞膨压维 持其形状,当膨压降到零时,叶就出现凋萎 现象。 • 植物接近凋萎点时,气孔传导度逐渐丧失, 蒸腾量和光合作用随之降低。 • 渍水指土壤水分饱和或积水的一种环境条件 ,可能持续几小时或数月之久。 • 渍水往往影响根的形态和生理活动。当根的 水分通量受阻日趋严重时,可引起对水淹敏 感的植物凋萎和落叶,耐水淹植物由于根的 12 适应性反应不容易受渍水影响。
25
斑块状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
26
干旱区生态水文模型
• 描述生态水文模型动态的数值模型,从大气 环流模型的回格到个体植物这一系列尺度上 应用;就时间尺度而言,以几小时用以模拟 过程和事件,以几百年用于模拟气候变化。 • 针对干旱区开发的模型很多,包括水文模型 、生态模型和生态水文耦合模型。 • 模型需要采用可变时段进行模拟:用高分辨 率时段模拟短暂和突发性事件,用低分辨率 时段模拟上述活动以外时间的通量; • 应采用适用于干旱区稀疏作物的蒸散方程; • 需要采用足够小的空间尺度描述干旱区土壤 、地面和植被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研究进展_饶良懿
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研究进展饶良懿1,2,崔建国1(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083,北京)摘要 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岸生态系统的生态及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河岸植被缓冲带列为河岸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一些国家被作为控制农业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生态水文功能体现在控制河岸侵蚀、截留地表径流泥沙和养分、保护河溪水质、调节水温、为水陆动植物提供生境、维护河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提高河岸景观质量等多个方面。
本文综述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一些研究中提出的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功能发挥所需要的宽度,同时指出由于河岸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侧重的功能,研究区域土壤、地形、植被、排水特征等因素各异,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发挥所要求的实际宽度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07-06-28 修回日期:2008-04-26项目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三峡库区基于模型的坡面尺度森林植被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3050038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都市重要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技术试验示范 (2006BAD03A18-02)第一作者简介:饶良懿(1976 ),女,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生态水文及水土保持。
E -mail:raoliangyi@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eco -hydrological functions of riparian bu fferRao Liangyi 1,2,Cui Jianguo 1(1.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 ervati 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 ty;2.Key Lab.ofSoil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M i nistry of Educati on:100083,Beijing,China)Abstract As the key component of the riparian ecosyste m,the riparian buffer z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 ohyrological process,whic h has been taken a key measures in riparian ecosystem management by many countries,especially as the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 MPs)in non -point pollution control for a gricultural watershed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The ec o -hyrological functions of riparian buffer zone focus on aspects such as bank erosion control,sediment and nutrients retention,water quality protection,water temperature regulation,wildlife habitat,strea m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integrity maintainence as well as the riparian landscape quality improvement.This paper revie ws th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ec o -hyrological functions of riparian buffer zone,and summaries the width of riparian buffer for various ec ological functions requirement,which will be determin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protection goals,soil,topography,vegetation and drainage of study site.Key words riparian buffer;eco -hydrological functions;researc h advances 河岸带属于水陆生态交错区,是水陆物种源(基因库)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是河溪中粗木质碎屑和养分能量的来源,它直接影响着河溪的微气候,更保护着河溪的水质,为人类的户外活动提供休闲场所,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基地;河岸带也是养分管理、沉积物和水土流失控制及保护淡水资源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与否关系到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维护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y w o r d s : e c o - h y d m l o g y ; g m u n d h y d o r l o 盯; u n d e r - g o u n d h y d o r h 盯
.
1 基本概念
生态水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 目前还基 本处于事实收集的初级 阶段,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它众 说纷坛, 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阐述, 但时至今 日尚 未总结形成一个大家公认 的定义。本文认为, 生态水 文学是一个集地表水文学 、 地下水 文学 、 植物生理学 、 生态学、 土城学、 气象学 和自然地理学等于一体、 彼此 间相互影响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型边缘交叉学科。它 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由水圈、 生物圈 、 岩石圈和大气 圈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 , 其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因人 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水 圈条件 改变而导致 生物 圈、 岩
水位特别是浅水位的变化不仅可以破坏生态系统, 改 变植物物种种类, 减少生物多样性, 使生物群落退化, 改变土城改良状况, 诱发土地盐演化( 沼泽化) 或沙化
等异常现象 , 而且可同时诱发一系列诸如地面沉降、 岩 溶塌陷、 滑坡和泥石流等环境 灾害 问题。水 在原生和
石圈和大气圈所出现的所有异常现象, 它并不简单意
等。
、 将大气水 地表水、 土壤水、 地下水分开而又联为 一体的统称为水分转化界面, 这些界 面包括地表水体 周界面、 裸露或植物理盖地表面、 潜水面, 不同形式水 分通过这些水分转化界面而相互作用与联系。生态水 分在 S G S P A系统 中的循环转化方式 应该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 1 ) 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水力梯度作用下由水头 高处流向水头低处; ( 2 ) 地下潜水 面处的水分在毛细管力作用下向上 运动至土壤层 , 形成地下水对 土城水的补给。在裸地 条件下. 这种补给受气象、 土壤质地和物理特性、 地下 水埋深等因素影响。在植物生长条件下, 地下水对土 壤水补给则主要取决于植物生理需水的腾发作用和地
究, 一般应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首先应该对水文条件 的背景状况和演变历史及其 恶化程度进行研究。它是进 行生态水 文研究 的基 础 , 只有了解 了当地原始背景状况和后期干扰变化机理与
程度 , 经过历史分析与相互对 比, 才可能对该地区生态
万方数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加1 年第 z 期
系统的正常运转, 如果缺水或无水, 将无法维持地球的 生命力和生态、 生物多样性, 人类将遭灭顶之灾。 由于水本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它在生态系统和 地质环境 中表现得特别活跃。随着世界人 口的急剧增 长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水资像的需求将会愈来愈 大。而水资源盲 目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要引起水圈条 件的改变 . 水文条件的恶化将导致生物圈、 岩石.和大 气圈发生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这些迁移与交换的过 程就是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发生、 发展的过程。地下
水分转输带对应于土坡 的中间带和毛管带 , 土坡顺粒 间的水是连续 的, 土坡水分所受压力小于大气压 , 地下
3 . 2 城市“ 热岛效应” 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 形响了城市花草树 木的正常生长; 同时, 城市大面积建筑群、 街道路面和 停车场人工非渗水面积的不断扩大, 均导致 了城市植 被班盖率的迅速降低; 另外, 由于都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湖泊、 河流等水城面积不断减少。 大气湿度降低。 所有这些, 均加剧了城市的“ 热岛效应” , 出现了严重的 生态问题。如河北石家庄市区在 5 0 一 印 年代的地下 水位埋深约为2 - 4 m , 花草树木无需浇灌便生长旺盛, 城市植被极盖率较高。但从 8 0年代以来, 由于地下水 盲目不合理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市区树木平 均每年需灌水 3 一 4 次, 才能保证耐早树种的正常生长 发育, 而一些非耐早树木( 如柳树等) 已无法再在该地
下水埋深。一般后者的补给量大于前者。
3 研究的主要问题
3 . 1 北方沙尘暴问题 2 0 0 0 年春天, 我国北方连续 6次发生大面积沙尘 暴。狂风携带着黄沙席卷了西北、 华北各地, 甚至连江 南地区也被殃及, 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沙尘暴的产生是 以大 面积 粉尘米 源区的存在 为其 前 提, 随着源区细颖粒地表物质被风吹扬擞运 , 土地沙漠 化随之出现, 因此, 可将沙尘暴颇发理解为土地沙淇化 的一种表征。而造成土地沙漠化大范围出现 的直接原
因除气候干操、 降水稀少、 气温偏高外。 区域地下水位
大幅度下降导致草场植被极盖率减小、 地表土质疏松、 区域生态系统恶化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3 ) 土坡水在土坡水势作用下由水势高处流向水 势低处。土坡条件对植物根系生长方式的影响要比植 物本身遗传特征的影响大得多, 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常 常是导致植物根系生长、 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土集含 水量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生长速率和根冠关系以及冠层 的光合作用, 对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具有 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地下水浅埋区, 土集纵剖面一般 可划分为四个带 : 土坡根带、 土典水分传翰带、 水位变 动带和饱和带。土城根带对应于土坡的水分悬着带, 该区的水分是作物根系能直接吸收的水分, 当土坡吸 力大于永久凋姜点时, 作物将因缺乏水分而枯萎; 土城
指因水圈条件改变 而导致生物 圈的环境所 出现 的问
题。
次生环境中, 不仅以其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影 响生态系统, 而且还可由其水量、 水位、 水力坡度和水 压差等水动力学特性改变生态系统 。
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发展的 众所周知, 基础资源, 也是一个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因子, 是生态、 环境 、 社会和经济等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它支持着生命系统 、 非生命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
2 0 0 1 年 第 2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试论生态水文学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武 强, 黄东林 ( 中国犷业大学・ 北京校区, 北京 1 0 0 0 8 3 )
摘要: 本文给出了 生态水文学的初步定义和基本概念, 认为生态水文学是一个集地表水文学、 地下水文学、 植物生理学、 生态学、 土壤学 、 气象学和自 然地理学等于一体、 彼此间相互形响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型边缘交叉学科。在此基础上, 论 述了生态环境水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并提出了这个学科所要解决的目 前成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生态水文问魔。文章最
d e r g m u n d - h y d o r l o y, g p h m t - p h y s i o l i g y , e c o l o g y , } i l - s c i e n c e , m e t e o m l o g y a n d p h y s i c a l g e o g m 油, w h i c h - i n l f u e n c e d a n d m f r l t r a t e d e a c h
心。
水是通过毛管带和中间带向上运动补充根区水分的, 根区的土壤水分也是通过这个区下渗补给地下水的; 水位变动带地下水位在土壤 中频繁变动的土壤部分, 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动 。 土城的毛管带和中间带也随之 变动; 饱和带是常年处于地下水面之下的部分, 土城含 水量处于饱和状态, 水分所受压力大于大气压; ( 4 ) 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水分在根一土壤水势差 作用下由土奥进人植物根系; ( 5 ) 植物体内的水分在根压和蒸腾拉力作用下从 根系向上运翰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 6 ) 叶中的水分在蒸汽压作用下向大气中扩散。 ( 7 ) 大气降水人渗地下的影响因素较多, 地表面裸 露理盖状况、 降雨量大小、 降雨历时、 降雨间隔和饱气 带岩性等均影响着大气降水与土城水的转化关系。 ( 8 ) 影响地表水体下渗的主要因素为地表水与地 下水水位差、 地表水体周界沉积物性质和饱气带岩性
o t h e r . I n a d d i t i o n , t h e p a p e r d i s c u a e e a b a s i c 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m s o f t h e e c - o h y d o r l o y, g 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m a i n e c - o h y d o r l o g i c a l p o r b l e m s
系统出现的问题作出成因机理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变化 趋势的正确预测。
第 二方面就是要研究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互关联 的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在地下水浅埋区, 地表水系 ( S ) 、 地下水含水层( G ) 、 土J A I ( S ) 、 植物( P ) 、 大气( A ) 五 者构成 了一个关系十分复杂的生态与土壤水分循环系 统( S G S P A ) , 在这个系统中, 植物与大气水、 地表水、 地 下水仅仅存在着间接的水力联系与转化, 这三种类型 水分不直接影响植物的生态发育。而影响植物生态发 育状况的直接水分是土壤水 , 因此, 它像座桥梁连通了 植物生长发育与大气 水 、 地 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因果 关系, 它是连接生态学与水文学 的枢纽。 自然界中不 同形式的水分只有通过转化为土坡水才能够直接影响 控制植物的生态发育, 土壤水是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 唯一水分形式 , 从这一点讲, 土壤是 S G S P A系统的核
2 主要研究内容
对一个地 区进行生 态水文 学 的调查评 价预侧 研
收稿日期: 2 0 0 0 - 0 8 - 1 7 ; 修订日期: 2 0 0 0 - 1 2 - 2 4
若t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荃金资助项 目( 4 9 8 7 2 0 8 0 ) , 教 育部博 士点和青年骨干教师羞金 、 中国矿业大学“ 2 1 1 ” 工程资助项 目 作t筒介 : 武强( 1 9 5 9 - ) , 男( 汉) , 内,古 人, 中国矿业 大学 ( 北 京校区) 教授 ,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