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文学批评论
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李长之
可以抒情。因为文学的特质,是在感情的传染。”
鲁迅虽然没有过多涉及抒情理论,但在小说创作上
却有意识地借鉴了抒情手法,开辟了中国现代小说
的抒情道路,并影响到许多后来的小说家。对于鲁
迅这方面的贡献,李长之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对鲁
迅小说这方面的成就极为赞赏,称之为艺术上的圆
116
南方文坛
2023.6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李长之
文学武 何梦洁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长之无疑是个性
李长之从事文学批评的时代,正是一个充满巨
最为鲜明、命运最为多舛的批评家之一。这位极有
变的时代,文学批评如同其他文学类型一样面临着
天分的批评家,还在青年时代就写出了 《鲁迅批
了他几乎悲剧式的角色,他必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
评家之所以赢得尊重的关键。李长之总结说:“哪一
线,他必须富有同情心和宽容的胸襟,必须毫不含
个批评家不是富有反抗性的?现在的顾忌太多了,
糊地亮明自己的态度,决不能骑墙左右逢源;更敢
怕得罪人,怕骂,怕所谓‘摩擦’(这是最可笑的一
于以钢铁般的意志直面权威、挑战权威,痛快淋漓
个名词),怕读者,怕编辑,怕书店老板,这样不会
地发挥战斗精神。为此,李长之激情澎湃地喊出:
有批评!” ⑧ 李长之所痛斥的这些现象在当时的文学
“批评是反奴性的。凡是屈服于权威,屈服于时代,
批评中是屡见不鲜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和生活
屈服于欲望 (例如虚荣和金钱),屈服于舆论,屈服
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滞批评精神的产生,这也是
于传说,屈服于多数,屈服于偏见成见 (不论是得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尝试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尝试作者:曹静漪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3期摘要:李長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尽管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他对文学批评的某些特定理念的阐述是非常深刻的。
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观和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他试图建构起自己的社会历史批评理念。
他从主体、形式和情感等方面来建构自己的文学批评理念,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且具有示范作用。
他强调作为主体的文学批评家必须具备很高的哲学、文学和美学理论素养以及历史文化视野与审美感受能力。
他也强调文学批评形式的逻辑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同时,他肯定情感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情感的个体化决定了李长之对于文学批评对象的选择和好恶,情感对他的批评个性和风格产生重要影响,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情感性和诗意性。
这是他文学批评理念的深刻之处。
但是,他对于批评家个体情感在文学批评过程中的过分强调,以及对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所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损伤是具有片面性的。
关键词:李长之;社会历史批评;主体;形式;情感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3-0113-08An Attempt at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e Construction of LI Changzhi’s Idea of Literary CriticismCAO Jingyi(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Yunnan, China, 650504 )Abstract:Li Changzhi is a famous literary critic in modern China. Although his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s not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his elaboration on some specific idea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very profou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of knowing people and discussing the world and the western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provided the theory and method for Li Changzhi’s literary criticism. He tried to construct his own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idea. He constructs his own literary criticism idea from the aspects of subject, form and emo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attempt and demonstration for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 stressed that as the subject of literary critics, literature critics must have a good command of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theory, as well as the abilit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sion and aesthetic feelings. He emphasized the logicality, scientificity and artist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He af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 for literary criticism. The individuation of emotion determines Li Changzhi’s choice and likes and dislikes for the object of literary criticism.Emotio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is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s of criticism, which brings emotional and poetic characteristics to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s the profundity of his idea of literary criticism. However, he overemphasized the individual emotions of critics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damaged the scientificity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this one-sided style.Key words:Li Changzhi;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subject; form; emotion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从晚清就开始了,一些作家、学者引进和借鉴了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
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史识
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史识作者:张桂萍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01期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
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读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
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从此进入文学批评界。
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一书,奠定了他批评家的地位。
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
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
1940年在中央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史,并任教育部研究员。
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
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
抗战胜利后随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主编《和平日报》副刊。
1946年10月赴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
这时他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重要的著作有《批评精神》、《迎中国的文艺复兴》、《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苦雾集》(一名《文学研究中之科学精神》)、《梦雨集》(一名《文艺批评与文艺教育》)等。
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1951年由于发表了《武训传和武训画传》一文,遭受批判,1957年被打成右派,此后其批评活动基本停止。
作为批评家,李长之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
他精通德文和英文,能阅读法文、俄文、日文原著,早年不仅醉心于德国学术和文化的介绍评论,而且始终关注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因此其文学批评方法有着中西结合、通汇古今的特点。
另外,他的勤奋多才在现当代文化史上也是少见的,从他不足二十岁在北大读书开始,到他50年代被打成右派,三十多年中他除了写有几百篇论文外,还出版了二十余种专著,他批评过代表中国古代文化最高成就的孔子、屈原、司马迁、杜甫、王羲之等人,以及几乎所有现当代知名作家。
他出版有诗集《夜宴》、《星的歌颂》,也翻译过歌德的《歌德童话》、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玛尔霍兹的《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
论李长之对现代文学批评学的建构
些默 默无 闻的作 品在 后 来 反 而声 名 鹊起 , 跻 身 于 文 学
经典 的行 列 , 成 为 文 学史 上 的 丰 碑 , 这 一 类 作 品 属 于 “ 纯 文艺 ” 。这 是 因为 , “ 文学 ” 作 品只是 映 照时代 风 云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 艺体 系学
篇, 涉及 到 文艺美 学 、 文 艺 批 评 与文 艺 教 育 等 问题 , 初 不少 轰 动一 时 的作 品常 常 淹 没 于文 学史 的长 河 之 中 , 这一 类作 品属 于“ 文学” 。而 文 学史 上 有 步建 立 了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文 艺 批 评学 的理 论 体 系 , 值 被后 人 遗忘 ,
基于对文学作品与纯文艺作品不同特点的认识玛尔霍兹将文艺科学划分为文艺体系学与文艺史学赋予其不同的功73能认为文艺体系学是通过对纯文艺作品的研究来建立文学的典范与法则文艺史学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程注重文学风格与类型演变过程的研究
2 0 1 3年 1 1 月 第3 5卷 第 6期
三峡大学学报 ( 人 文社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T h r e e G o r g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m 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与思 潮 的一 面 镜 子 , 历 史价值超过文学价值 , 未 能 超 李 长之 文学 批 评 学 的理 论 框 架 主 要 来 自于 德 国 越时 代 的限制 而指 向未 来 。 “ 纯文艺 ” 作 品 是 时 代 本 的玛 尔霍 兹 。玛 尔 霍 兹 在 《 文 艺 史 学 与 文 艺科 学 》 中 质的象征 , 它抵达 了“ 永久 的人性” 的深度 , 对人生价 将 文 艺科 学划 分 为文 艺 体 系 学 与文 艺 史 学 , 文艺 体 系 值 与 意义 等终 极 问题 有 深层 的思考 , 突破 了时 代 的局 学包 括 文艺美 学 、 文 艺 批评 与文 艺 教育 三个 方 面 。文 限 , 具 有永 久 的文 学 价 值 , 能 够 引起 不 同 时代 读 者 的 艺美 学相 当于文 艺原 理 , 重 在 探 究 文艺 创 作 与 文艺 作 共鸣 。任何 “ 纯 文艺 ” 作 品 的出现 , 都有 大量 的 “ 文学 ” 品 的一般 规律 , 文 艺批 评 是 运 用 文艺 美 学 的原 理评 判 作 品 为其架 桥铺 路 , 没有 “ 文学 ” 作 品 的历 史积 淀 , “ 纯 作家作品, 将 普 遍 性 的规 则 运 用 于 特 殊 的 文 艺 现 象 , 文艺 ” 作 品是不 可能 横空 出世 的 。基于 对 “ 文学” 作 品 文 艺 教育 是运 用 文 学 批 评 的成 果 对 读 者 进 行 审 美 教 与“ 纯 文艺 ” 作 品不 同特点 的认识 , 玛 尔 霍兹 将 文 艺科
“感情的批评主义”:李长之1930年代作家论研究
同时 , 又表现出异于其他“ 京派” 批评家的鲜明特色。 依持于“ 京派” 批评背景的李长之, 具有 自己独立的批评思想 , 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卓有建树的他 , 是一位“ 明目张胆的主张感情的批评主义” 者。在躬行 自己建构的文学批评理论 中, … 情感体验成 为了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生命根基 , 也成为了他现代作家论写作的生命质素。于是 ,感情 的批评” “ 成为 李长之 13 年代现代作家论的显著特色。尽管本时期李长之现代作家论的写作数量较为有限, 90 但仅凭 _部系统完整地研究鲁迅的作家专论一 《 鲁迅批判》 他便成为 13 , 90年代最孚声望的青年批评家之 鉴于李长之撰著于 13 95年的《 鲁迅批判》 在现代文学批评史及鲁迅研究史上的重要价值 和影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 学版 ) 哲
20 0 9年第 4期
“ 感情 的批评 主 义” 李长之 13 : 90年代 作 家论研 究
谢
( 重庆师范大学 摘
丽
40 4 ) 0 07
学前教育学院, 重庆
要: 作为 中国现代文学批 评史上独具特 色的批 评 家, 明 目张胆 ” 用“ “ 地 感情 的批 评主 义” 为作 家论之
研 究者也 还迂 阔 不到如 此 地步 。 然而如 以那作 品之 达到 读 者 的 眼前 的条 件 而讲 , 不是 毫无 确
意识 的发 问 。如果 这 些 问题 答 复 , 们 就 问 : 四 , 言 , 是 白话 ?偶 尔一 想 , 似 乎 触着 作 我 第 文 还 这
品, 实则还 不行 , 因为我 们 并不 能 由此 而加 以理 解或 批 评 。 第五 , 表 什 么思 想? 这依 然有 关 代
试析“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1)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1)论文摘要:李长之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卓有成就的美学家、批评家,一生著述颇丰,其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建构,是以“感情的型”为核心理念的。
这一旨在建立中国转型时期的现代美学批评范式,为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话语和阐释空间。
“感情的型”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理念,受到当代学人的关注,在今天也仍具有丰厚的诗学内涵和充分言说的必要,值得继续挖掘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感情的型;批评范式;价值启示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才思卓越而且风格独特的批评家,在学术多元化和深入发展的当代,当他走出历史的尘封,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关于他的研究的实绩:在《从到》中,罗宗义先生肯定了李长之在鲁迅研究史上的独特贡献;温儒敏先生在《李长之的及其传记批评》中,将其定位为“传记批评家”,首次明确了李长之的现代文学批评家地位;郜元宝先生在《追忆李长之》中,进一步将他定位为“学者批评家”;张蕴艳在《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中,则颇有建树的为这位“传记批评家”做了传记批评,并对其批评理念做了详尽的论述;许道明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中,则把李长之同朱光潜、沈从文、李健吾、梁宗岱等列为“京派”批评家,指出在推崇批评主体介入和情感动力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李长之是最突出的代表。
本文试图在以上阐释的基础上,着重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层面上探讨李长之“感情的型”的批评理念的学理内涵和价值旨归,探寻其批评理念在新时期的启示意义。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正是左翼作家地位占据着主流的时代,但到了后期却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公式化与宗派主义倾向。
与此同时,深厚的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作为一份厚重的积淀,也成为当时批评者难以逾越的一个围城。
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既有沉淀的模式,又有横亘的权威,然而李长之却勇敢地突破理论樊篱,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学理上的突围,他独有建树的提出了“感情的型”的批评理论,在文学理论界激起一股振聋发聩的回响,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生机。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摘要:李长之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卓有成就的美学家、批评家,一生著述颇丰,其文艺批评理论与的美学建构,是以“感情的型”为核心理念的。
这一旨在建立转型时期的现代美学批评范式,为现代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话语和阐释空间。
“感情的型”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理念,受到当代学人的关注,在今天也仍具有丰厚的诗学内涵和充分言说的必要,值得继续挖掘与探讨。
关键词:感情的型;批评范式;价值启示李长之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才思卓越而且风格独特的批评家,在学术多元化和深入的当代,当他走出历史的尘封,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他的研究的实绩:在《从(批判)到文学史家的》中,罗宗义先生肯定了李长之在研究史上的独特的贡献;温儒敏先生在《李长之的(批判)及其传记批评》中,将其定位为“传记批评家",首次明确了李长之的现代文学批评家地位;郜元宝先生在《追忆李长之》中,进一步将他定位为“学者批评家”;张蕴艳在《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中,则颇有建树的为这位“传记批评家"做了传记批评,并对其批评理念做了详尽的论述;许道明先生在《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中,则把李长之同朱光潜、沈从文、吾、梁宗岱等列为“京派”批评家,指出在推崇批评主体介入和情力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李长之是最突出的代表.本文试图在以上阐释的基础上,着重从本体论、方、价值论三个层面上探讨李长之“感情的型"的批评理念的学理内涵和价值旨归,探寻其批评理念在新时期的启示意义。
20世纪30年代初的文坛,正是左翼作家地位占据着主流的时代,但到了后期却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公式化与宗派主义倾向。
与此同时,深厚的文学批评传统作为一份厚重的积淀,也成为当时批评者难以逾越的一个围城。
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面临着新的挑战。
既有沉淀的模式,又有横亘的权威,然而李长之却勇敢地突破理论樊篱,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学理上的突围,他独有建树的提出了“感情的型”的批评理论,在文学理论界激起一股振聋发聩的回响,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生机.一是它有别于当时左翼批评理论呈现的明显工具化倾向,二是有别于古老的印象式、感悟式、即兴式批评。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特色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特色
李长之(1907-1996),原籍江苏镇江,曾任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他是新中国创立之初文学界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批评家、汉学家及学术思想家。
他凭借在文艺理论及文学研究上的惊人成就,终身博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荣誉。
在文学批评发展史上,他的研究成果被称为“李长之学派”。
李长之文学批评重视古今之间的联系,将审美观念引入到文学批评中,集历史探究、深刻理论论述和实践性突破于一身,逐步形成了一套自身完整的理论观点。
此外,其建构出来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以及对“以质朴见深”文艺理念的殷切追求,为李长之文学批评有一定特色。
首先,李长之文学批评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强调符合现实的文本与自然的文本独立存在,符合现实的文本可能缺乏感情表达,自然的文本可以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此外,李长之还强调文本中诗歌以外的种种表达方式,并以此评判文本的文学性。
其次,李长之也强调文学批评中的作为主体性,提出文学批评者不仅要站在文本的观点,而要用自身的经验去体会、解析文本的内容。
李长之认为,文学作为一种习得性活动,应当改变、传播文艺评论家的主观性精神境界。
最后,李长之强调了文学的多元性,认为不同的文本,除了可以通过作品本身的内涵、表现手法鉴赏外,更应该通过文化历史脉络来发掘文本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
内涵,旨在借助历史视角来深化和拓展文学解读,提炼出可以交流、沟通的文本。
论李长之的批评标准——“感情的型”
了母体 的作用 , 它帮助这个有生命 的个体降生 、 成 长, 此时这个生命 才不会 单调 ,而显得充实 , 这就 需要我 们在 “ 感情的型”里灌注思想 的伟力 。一部 好 的文学作 品, 其 闪烁 的思想光辉才是最吸引人眼
球的, 若只是追求辞藻的华美 , 就会流于表面 , 正 如中外文学 史上那些 所有追求 形式与语 言华美 的 文 体与文 学派流 ,最 终都 淹没于滚滚 的历史 长河 中, 被 时间的沙砾打磨殆尽 , 一如在 中国古典文学
要求来看 , 他所认为的文学作品还要承担一定 的社 会责任 的, 李长之说 “ 艺术必须得和现实生活有一 点距离” , 依他 的看法是艺术要与生活保持距离 ,
李长之在 《 孔子与屈原 》 一文 中对孑 L 子做 出过
很高 的评价 , 但是在李长之的 内心里他 最推崇 的却
还是屈原 , 因为屈 原身上 有那种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恒 ’的种子撒在人 的心灵之土上长 出的两片嫩芽 ,
读的 。 它作为一种艺术造 型所体现 的是李长之对文 学作品审美价值上的观照。但是 “ 感情 的型”因为
涉及到情感 , 也就一定会包 含着特有 的道德和哲学 因素 。 本文就其道德和哲学 因素对李长之 “ 感情的
是人对 自我生命价值 的估量及期待 。 ”… 可见 “ 感情 的型”他不仅仅停 留于艺术审美领域 , 它还涉及了 文化哲学领域 ,也就是有关人类永恒情 感的命 题 , 它关注 的是人类 的命 运 ,充满着对人类 的终极 关 怀 。李长之始终这样认为 ,“ 文艺作品绝不能和道义 绝缘” 。 ,我们需要从 文艺 作品 中去探求 到人类 不 变 的道义 , 诸如爱和美 。 那么文学作品中也就确 实 应该拥有这样 的元素 , 因为文学作品不可能与道义 绝缘 ,因而这些美好便是充满着理想的光辉 , 是值
试论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
试论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前言李长之是中国当代知名文学评论家,以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洞察力闻名于文坛。
他的批评作品屡获殊荣,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本文将深入分析李长之的文学批评风格,探讨他在文学批评方面的独特之处。
一、语言简练、力度犀利李长之在文学批评中的语言风格以简练、犀利著称。
他在文学批评中不但不赘言,反而善于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非常深刻的见解。
比如他在《怒放中的花朵》一文中写道:“这些年来,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的‘花朵’,但没有一朵能在我的心灵深处怒放。
”这句话言简意赅,表达了他对当代文学缺少震撼力的观点。
同时,他在文学批评中也善于突出关键词汇,强调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比如在《为什么我骂《霸王别姬》》一文中,他用“污物”这个词语来形容电影《霸王别姬》,一下子就点出了他强烈的不满和反感。
李长之的语言力度也是其独特之处。
他的批评扣人心弦、深入人心,常常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在他的文学批评中,常常用到口号式的措辞和强烈的评价,给予读者深刻的印象。
比如他在《旧时代的终结》中写道:“今日终结了一个艰苦的旧时代,但是新时代有没有到来?献身于新时代的诗歌人士有没有到来?……文学下车了吗?”这段话既是对旧社会的痛斥,也是对新时代的呼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形式多元、批评角度独特李长之的文章不拘一格,形式多元,既有闪亮的“批评之箭”,也有齐心协力的“集体大讨论”。
他不仅运用评论、杂文、诗歌等多种文体,还结合文学理论和文化史,全面地展开批评。
这篇文学批评手法的多元化不仅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彩,更能让读者深入了解作者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背景。
李长之的批评角度也具有独特性。
他的批评不仅限于文本层面,而是从时代背景、文化思潮等更宏观的角度关注文学,关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他在批评中不仅会解读文本,还会探讨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价值等方面。
比如他在《母亲改变了中国的文学》一文中,探讨了母亲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学中的源流和演化,并从中反思出中国文化中女性困境的根源,这种从文学中看时代、从文本中看社会的视角给人以极强的启迪和思考。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思想基础
要说 明, 价值需要评判 ,“ 说 明只关系事实 , 其中本 与 小人 ,原来 只是 阶级 的划分 ,后 来 却 变成 了对 人
无价值判断 ,亦并不能作为价值判断的根据 ,…… 进行道德褒贬的价值判断 ;初唐 、盛唐 、中唐与晚 说明要客观 ,从说 明而定价值 ,则评价不切实。说 唐原本是指朝代时间的先后 ,慢慢变成为四种诗歌
指 出 ,价 值范 畴 不能 与历 史 范 畴相混 淆 ,尤 其问题上 , 更不能以时间的先后定价值高下。 第二 ,
李 长 之处 于一 个新 旧文化 交替 、 中西文 化碰 撞 是 实用 主 义价 值 观 ,以效 用 之有无 定 价值 之 高下 。
的时代 ,思想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褒贬 真正的价值 ,无论善还是美 ,都在于其 自身 ,而不
学进化论与功利主 义价值观 ,坚持文 学批评 的科 学精神 、人文精神与 审美精神的统一 ,赋 予其文学批 评丰富的思
想文化蕴含 。
关键词 :李 长之 ;文化价值 ;古典精神 ;文学批 评
中 图 分 类 号 :I 2 0 6 .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1 3 3 2( 2 0 1 3)0 4 - 0 1 0 7 — 0 6
李长 之 在文 学 批评 理论 与 批评 实 践 方 面 的成 就 明是不免 沾滞 于事实之 内的 ,评 价却需 要居高 临下 , 那说 明不免 已被 学术 界 所公 认 。而笔 者调 查 发现 ,学术 界在 研 站在 圈子之外 。因此 由评 价所 定 的说 明 , ”口 究李长之 的批评成就时,却很少涉及他与现代思想 歪 曲 ;据 说 明所 作 的评价 ,那 评 价 常失之 浮 浅 。 史 的关 系 。事实 上 , 李 长之 的学 术 成就是 多 方 面的 , 应 该在 事实说 明 的基 础 上进行 价值 判 断 。 他 思 想敏 锐 ,积 极 参 与现代 思 想 文化 领域 重 大 问题 的讨 论 ,这 赋予 其 文学 批评 深 刻 的思 想 文化 内涵 。 鉴于 此本 文 拟从 中国现 代 思想 史 的相关 问题 人手 , 进 一 步探 究李 长之 文学 批评 的思想基 础 。
李长之和季羡林与《文学评论》
李长之和季羡林与《文学评论》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李长之和季羡林与《文学评论》(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李长之和季羡林与《文学评论》当代中国的读书人没有听说过季羡林名字的恐怕很少,而知道李长之的,即使是学文学的,可能就不多了。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曾用名李长植,山东利津人。
季羡林,1911XXXX 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后改入哲学系,,前一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这样又成为清华同学,且是相交甚好的朋友。
季羡林说,我们同中文系的吴组缃和林庚也成了朋友,经常会面,原因大概是我们都喜欢文学,都喜欢舞笔弄墨。
当时并没有清华四剑客之类的名称,可我们毫无意识地结成了一个团伙,则确是事实。
,《追忆李长之》,李长之这时已经是崭露头角的文艺批评家。
他与当时任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合聘教授的郑振铎早就熟悉,李长之十二三岁时就有诗作发表在《儿童世界》,杂志的编者就是郑振铎。
于是,四剑客都拜在郑振铎先生的门下。
他们曾到郑先生燕京大学的住宅拜访过,郑藏书插架之丰富,让年轻人狠狠地羡慕了一番。
1933年,郑振铎和巴金、靳以等筹备《文学季刊》,延揽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南北文化精英。
李长之、林庚进了编委会,吴组缃、季羡林成为特约撰稿人。
创刊号1934年1月1日出版,印在杂志封面上的本期执笔人中就有他们的名字。
这四个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心里确实有点飘飘然的欣喜。
第一期刊登的有李长之的论文《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翻译的玛尔霍兹的《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以及关于老舍《离婚》的书评,有吴组缃的小说《一千八百担》,季羡林评丁玲《夜会》的书评《夜会》。
《文学季刊》第一期售罄之后,迅疾再版。
但再版时巴金抽掉了季羡林的评论文章、部分广告和封底编委会及特约撰稿人名单。
李长之负责刊物的书评,季羡林的文章是他邀约,并经过编委会同意发排的。
最新-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综述 精品
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综述论文摘要本文试图探讨今天几被遗忘的现代批评家李长之的批评风格,并简析其成因。
文章主要从感情的批评主义,浪漫的批评风格,精细广博体系及调合中国传统批评与西方现代批评等几个方面,分析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从而肯定其做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非主流批评的特殊贡献。
论文关键词李长之;感情的批评主义;传统文化;西方古典哲学李长之这个名字现在已不为许多人所知,即使文学圈内人,不知的恐怕也不在少数。
然三、四十年代,他却是声名显赫的学者。
司马长风把李列为30年代五大批评家之一,他说"30年代的中国,有五大文艺批评家,他们是周作人、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和刘西渭。
由于种种原因,沉寂多年的李长之已从历史的尘封中向我们走了过来擦去他表层的灰尘,我们会发现这个名字是如此的鲜亮,甚至有些耀眼。
30年代初,李长之在清华园求学时就同季羡林、林庚、吴组湘以文章才气被称为清华四剑客。
25岁时,写出了《鲁迅批判》,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学者批评家的位置。
当时著名的日本学者竹内好对该评论推崇备至,许多观点被介绍到日本。
此后,李长之有近百万字的论文以及近乎年出一书的速度发表评论,涉及文史哲各个领域,显示了独特的批评风格。
著名的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苦雾集》、《梦雨集》、《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国文学史略稿》1-3卷等。
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批评流派,批评方法纷繁众多。
单30年代中国文坛就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社会一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等显示李长之自甘独步的是他标举的感情的批评主义。
文学批评是对文本的解读。
艾布拉姆斯称文学批评是有关解释、分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一种研讨。
这种解读、分析首先应是客观公正的。
对于一名批评家而言,批评的公正性、客观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鲁迅所言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李长之认为要做到客观公正,面对作品除了得一个‘是什么’的答案以外,还要追求‘那为什么’的来历。
“感情的型”与李长之的文艺批评
关 键 词 : 长之 ; 艺批 评 : 情 的 型 李 文 感
中图 分 类 号 : 0 . I 6 2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 5 (0 9 0 ~ o 9 0 17 — 2 4 2 0 )5 0 5 — 4 收稿 日期 :0 9 0 — 6 20-62
的批 评 主 义” 并 以 “ 情 的 型 ” 为衡 量 文 艺作 品 艺 术价 值 高低 的 标 尺 。他 在 文 情 的 型 ” 标 准 , 人 格 与 文格 互 释 的 角度 解 读 鲁 迅 。 越 了同 时代 人 对 鲁迅 的 评 论 。他 感 为 从 超 从 内容 与 形 式 糅 合 的 角度 解 读 中 国绘 画 , 而证 明 了“ 情 的 型 ” 一 个 具 有 深 厚 理 论 阐 释 力 从 感 是
作者简介 : 刘坛 茹 ( 9 0 ) 男 , 海 师 范 大 学博 士研 究 生 , 事 文 艺理 论 研 究 。 18 一 , 上 从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 的京派 批评 家 。9 5 .5 的李长 之 大学 尚未 13年 2 岁 毕 业 ,就写 出了 中国第 一 部系统 评 论鲁 迅创 作 的专著《 鲁迅批判》 一举奠定 了他在中国现代 , 文学 批 评史 上 的地位 ,并 被香 港 文史 学 家 司马 长 风列 为2 世 纪 3 年代 五大 文 艺 批评 家之 一 。 0 0 这种 独特 批评 地 位 的取得 与李 长之 在 文艺 批 评 实 践 中倡 导 “ 情 的批 评 主 义 ” 并 以 “ 情 的 感 。 感 型 ”作为 衡量 文 艺作 品艺 术价 值 高低 的标 尺是 分不 开 的
059
渤 海 大 学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价值
50第27卷 第6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7 No.62018年6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un. 2018文章编号:1008-8717(2018)06-0050-03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价值朴 晓 琳(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摘 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处于相当复杂的状态中,各种文学样式异彩纷呈。
以人性感情作为写作重点的李长之文学,在当时政治批评、社会批评盛行的中国,虽然颇具“异端”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文学批评理论价值斐然,影响深远。
本文着重探讨其文学批评的价值。
关键词:李长之;文学批评;文学价值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On the Value of Li Changzhi's Literary CriticismPIAO xiao-lin(Heilongji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 Mudanjiang , Heilongjiang 157011)Abstract: During the 1930s and 1940s, literary criticism was in a complicated situation and appeared in a specific way. Li Changzhi 's literary criticism focused on emotional foundation, which was regarded as heresy in a period when political and social criticism were prevalent in China then. But we can't deny that his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value a lot and affect profoundedly. This article mostly focuses on the value of his literary criticism.Key words: Li Changzhi;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value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8-04-20朴晓琳(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论李长之“反功利”的批评态度
2013.11学教育40论李长之“反功利”的批评态度朴晓琳(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李长之主张批评家在批评时要保留自己的人格风格,不要带着功利主义做批评。
这种反功利的批评态度需要作家拥有不盲从的精神,辨别事理,求得真知。
[关键词]李长之;“反功利”;批评态度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领域里,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他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始终秉承对批评本身的“反功利”态度。
他认为批评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应该为了批评本身而批评,而非其他。
这种“反功利”的批评态度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需要作家保持个体精神以真我形象进入批评状态,这就要求作家拥有不盲从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批评中做到独立思考不受干扰,不会被实际功效所束缚,保留自己的人格风格。
而不盲从之后对事理的辨明方能求得真知,批评活动恰恰是完成这一过程。
李长之的“反功利”原则也意在说明不能为了实际效益而在批评过程中失真,因而“反功利”的第二个层面即是辨别事理,求得真知。
一、保持真我的不盲从精神“反功利”原则的体现之一就是批评精神,这是指批评主体要有别样思索的能力。
批评家要排除客观干扰,就要做到不盲从。
正如李长之所说的:“伟大的批评家的精神,在不盲从”[1]。
李长之对于批评工作的看法是“个性的宣泄”过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人相轻”的论调,固然后人多用以警戒文人谦虚之意,但却忽视不了造就这种情形的根由是“个性”。
由此而看,坚持个性就要保持“独我”。
中国的批评界往往有一种现象,就是不敢质疑权威理论或者为了一时之利不得不人云亦云,更有甚者不惜穿凿附会。
这样的情况在李长之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这不能给批评主体一个自由的天空,也就不能产生新的观点理论,对批评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不盲从给批评家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思维,但不盲从不代表天马行空的任意而为。
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言传者,李长之更是痛恨,因为很多时候这些批评家自己都没弄明白作品的意思,仅仅是为了写一些批评的文字便大行其道。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尝试——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念建构
第38卷第3期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8㊀No.32020年5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yꎬ2020113㊀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20.03.12收稿日期:2020-03-26作者简介:曹静漪ꎬ女ꎬ云南曲靖人ꎬ硕士ꎬ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ꎮ研究方向:文学理论㊁叙事学ꎮ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尝试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念建构曹静漪(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ꎬ云南昆明㊀650504)摘㊀要:李长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ꎬ尽管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ꎬ但他对文学批评的某些特定理念的阐述是非常深刻的ꎮ中国传统的 知人论世 观和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和方法ꎬ他试图建构起自己的社会历史批评理念ꎮ他从主体㊁形式和情感等方面来建构自己的文学批评理念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且具有示范作用ꎮ他强调作为主体的文学批评家必须具备很高的哲学㊁文学和美学理论素养以及历史文化视野与审美感受能力ꎮ他也强调文学批评形式的逻辑性㊁科学性和艺术性ꎮ同时ꎬ他肯定情感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ꎬ情感的个体化决定了李长之对于文学批评对象的选择和好恶ꎬ情感对他的批评个性和风格产生重要影响ꎬ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情感性和诗意性ꎮ这是他文学批评理念的深刻之处ꎮ但是ꎬ他对于批评家个体情感在文学批评过程中的过分强调ꎬ以及对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所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损伤是具有片面性的ꎮ㊀㊀关键词:李长之ꎻ社会历史批评ꎻ主体ꎻ形式ꎻ情感㊀㊀中图分类号:I0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3-0113-08AnAttemptatSocialandHistoricalCriticism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theConstructionofLIChangzhi sIdeaofLiteraryCriticismCAOJingyi(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ꎬYunnanNormalUniversityꎬKunmingꎬYunnanꎬChinaꎬ650504)Abstract:LiChangzhiisafamousliterarycriticinmodernChina.Althoughhistheoryofliterarycriticismhasnotformedacompletesystemꎬhiselaborationonsomespecificideasofliterarycriticismisveryprofound.ThetraditionalChineseviewofknowingpeopleanddiscussingtheworldandthewesternsocialandhistoricalcriticismprovidedthetheoryandmethodforLiChangzhi slit ̄erarycriticism.Hetriedtoconstructhisownsocialandhistoricalcriticismidea.Heconstructshisownliterarycriticismideafromtheaspectsofsubjectꎬformandemotionꎬwhichisanimportantattemptanddemonstrationforthesocialandhistoricalcriticismofmod ̄ernChineseliterature.Hestressedthatasthesubjectofliterarycriticsꎬliteraturecriticsmusthaveagoodcommandofphilosophyꎬliteratureandaesthetictheoryꎬaswellastheabilityofhistoricalandculturalvisionandaestheticfeelings.Heemphasizedthelogi ̄calityꎬscientificityandartistryofliterarycriticism.Heaffirmedtheimportanceofemotionforliterarycriticism.TheindividuationofemotiondeterminesLiChangzhi schoiceandlikesanddislikesfortheobjectofliterarycriticism.Emotionhasanimportantinflu ̄enceonhischaracteristicsandstylesofcriticismꎬwhichbringsemotionalandpoeticcharacteristicstoliterarycriticismꎬwhichistheprofundityofhisideaofliterarycriticism.Howeverꎬheoveremphasizedtheindividualemotionsofcriticsintheprocessofliterarycriticismꎬandatthesametimeꎬhealsodamagedthescientificityofliterarycriticismtoacertainextentꎬforthisone ̄sidedstyle.Keywords:LiChangzhiꎻsocialandhistoricalcriticismꎻsubjectꎻformꎻemotion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从晚清就开始了ꎬ一些作家㊁学者引进和借鉴了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ꎮ王国维在对«红楼梦»进行批评时就借鉴和运用了德国学者叔本华的悲剧观念和悲剧理论ꎮ他们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文学ꎬ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发现了中国文学批评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新的研究方向ꎮ对此ꎬ李长之在«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一文中给予了充分肯定ꎮ1917年新文学革命以后ꎬ胡适㊁陈独秀和周作人等就开始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尝试ꎬ使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特征ꎮ1919年ꎬ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中指出: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文学理论态度ꎮ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与输入学理ꎮ [1]一些文学杂志也积极介绍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ꎬ«新青年»介绍了社会历史批评ꎻ«小说月报»介绍了自然主义批评ꎻ«创造季刊»介绍了浪漫主义批评和表现主义批评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ꎻ«新月»介绍了新人文主义批评和形式主义批评ꎮ一些作家和批评家根据自己的体验与喜好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批评理论㊁批评方法ꎬ进行了各自的文学批评实践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相比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ꎬ在批评理念㊁批评方法等方面都展现了自己全新的一面ꎬ这种新的文学批评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和发展ꎮ正是这些从西方引进的理论㊁方法和话语ꎬ以及像李长之等一大批文学批评家的文学批评实践ꎬ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的内在机制ꎮ当然ꎬ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早期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批评ꎬ存在着缺乏理论性㊁系统性和科学性等缺点ꎬ文学批评的片面性比较突出ꎮ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从社会历史角度进行文学批评尝试的李长之身上ꎮ但是ꎬ李长之从社会历史角度对一些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非常有价值ꎬ他的文学批评注重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ꎬ强调解读和批评作家作品ꎬ要和当时的时代背景㊁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相结合来进行分析ꎮ这种批评理念ꎬ朴晓琳归结为 注重凸显作家的主体精神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2]ꎮ李长之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批评为后来的鲁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ꎮ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形态ꎬ十八世纪意大利的文学批评家维柯在研究荷马史诗的时候开始进行尝试ꎬ到了法国文学批评家丹纳提出文学是时代㊁种族与社会环境的产物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ꎮ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来说ꎬ李长之发现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ꎬ他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ꎬ具有尝试和示范的作用ꎮ李长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ꎬ尽管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ꎬ但他对文学批评的某些特定理念的阐述是非常深刻的ꎬ企图建构起自己的社会历史批评理念ꎮ他的论著«鲁迅批判»是中国第一部成体系的鲁迅研究专著ꎬ从人格的角度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了理性阐释ꎬ为中国现代的文学批评提供了较早的范式ꎮ这是一部有科学的态度㊁有理性的分析㊁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取向ꎬ长达八万字的文学批评论著ꎮ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ꎬ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较早尝试ꎬ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杂志进行了全面的介绍ꎬ1936年的«青年界»月刊认为这部论著 是中国批评界上划时代的一本著作 [3]3ꎮ由此ꎬ奠定了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ꎮ㊀㊀一、文学批评主体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相比ꎬ有很大的不同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ꎬ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在世界文学批评潮流中发生和发展的ꎬ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是在中国面向世界㊁走向世界的变革中ꎬ通过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ꎬ走出自我ꎬ实现创新的历史ꎮ中国现代文学早期的批评家大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ꎬ对中西文化都比较熟悉ꎬ比如胡适㊁梁实秋等留学美国ꎬ周作人㊁鲁迅等留学日本ꎬ他们直接把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㊁批评观念㊁批评方法和批评模式引进中国ꎮ胡适的实证主义批评㊁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批评㊁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批评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提供了经验和范式ꎮ李长之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要成为一位文学批评家ꎬ必须具备很高的哲学㊁文学和美学理论素养以114㊀曹静漪: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尝试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念建构115㊀及历史文化视野与审美感受能力ꎮ批评家研究阐释一部作品ꎬ除了要明白作家写的内容ꎬ还要清楚作家这样写的缘由ꎮ这就要求批评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㊁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ꎬ要把作品中没有明确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揭示出来ꎮ对于文学批评活动的主体ꎬ普列汉诺夫曾指出: 只有那种兼备极为发达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的人ꎬ才有可能做艺术品的好的批评家ꎮ [4]李长之认为: 对于任何一本名著ꎬ我每每有一个愿望ꎬ就是ꎬ愿意凭自己的理解和鉴别的能力ꎬ把它清清楚楚地在我脑子里有其真相ꎬ有其权衡ꎮ [3]378在他看来要掌握作家创作的本意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绪ꎬ就要求批评家具备哲学家的头脑ꎮ哲学是最深刻的思想体系ꎬ在成功的作品中都会表现出作家的哲学思想ꎬ解读一个作家或作品时ꎬ哲学起到了钥匙的作用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ꎬ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哲学家ꎬ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ꎬ只是作家对世界的认识更深刻ꎬ对人生的体验更深入ꎮ普通人不一定要成为哲学家ꎬ但批评家一定要具有哲学家的头脑ꎬ因为一个作家不一定能自觉地认识到他的作品中所隐藏的哲学思想ꎬ必须要文学批评家帮他指出来ꎮ 即使是伟大如歌德ꎬ在这一点上ꎬ恐怕也要感谢后来的大批评家的ꎮ [3]381批评家在解读㊁批评作家及其作品时ꎬ要进入和体验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ꎬ要剔除批评家自己的喜好和偏见ꎬ用作家的眼睛看ꎬ用作家的耳朵听ꎬ和作家同欢乐同悲伤ꎮ李长之以自己为例并指出: 我是喜欢浓烈的情绪和极端的思想的ꎬ我最憧憬的ꎬ是理性的自由ꎬ假设我只在我这世界里ꎬ我是没法了解陶渊明㊁李商隐的ꎮ然而我能了解陶渊明㊁李商隐者ꎬ就只在我能跳入他们的世界故ꎮ [3]382作家所处的时代㊁社会和环境ꎬ可以让我们明白作家写的内容ꎬ还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作家为什么这样写的真正原因ꎮ李长之认为: 赞成唯物史观的人ꎬ无疑地首先要分析作者的阶级基础ꎬ检定作者的阶级意识ꎮ[3]382他认同决定一个作家文学创作成就的是天性㊁教育和阶级基础ꎮ他强调: 了解一个作家为什么说某些话ꎬ就必须用遗传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的综合知识ꎮ [3]383学者邓利认为李长之的历史批评方法ꎬ 它首先体现在李长之要求批评家要研究文学与作家个人历史世界观的关系ꎬ要求批评家从作家的世界观入手ꎬ以论及他的人生观ꎬ从他的人生观又证之以他的作用ꎮ其次ꎬ他要求批评家要考察文学与时代民族的关系ꎮ [5]223李长之认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ꎬ强调文学创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ꎬ要从社会制度㊁法律㊁风俗㊁宗教㊁地理㊁民族性格㊁文化心理等方面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ꎮ 必须明白作家的物质环境者ꎬ是有数种理由ꎮ其一是一个作家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所属的一群ꎮ在作家虽不十分称缺憾ꎬ在批评家却不能偷懒ꎬ因为批评家必须清楚作家的一切ꎮ [3]385明白了作品说些什么ꎬ揭示了作家为什么这样说ꎬ批评家的任务还没有完ꎬ还要分析作品解读的多种可能性ꎮ李长之认为ꎬ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ꎬ文学批评必须有文化自信ꎬ不能在文学批评上表现出精神文化的奴性ꎮ不能因为«神曲»«浮士德»是西方的文学经典ꎬ我们就推崇备至ꎬ而«诗经»«红楼梦»是本土的文学作品就不屑一顾ꎮ不能用落后的文化视野和价值观来研究和批评中国文学ꎮ优秀的文学是全人类的ꎬ但最初却是某个民族的ꎬ因为作品的作者是某个民族的ꎬ他的思想㊁感情和文化是某个民族的ꎬ在他身上体现了某个民族的精神特质ꎮ要对中国文学进行批评ꎬ就必须认识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ꎬ不懂中国文学ꎬ也就不配研究中国文学ꎬ放弃了中国人的立场ꎬ也就放弃了中国文学的批评立场ꎮ 如何把研究中国文学的态度ꎬ从轻易取巧里挽回到艰巨坚实上去ꎬ遂成了研究中国文学者一个严肃的关键ꎮ [3]397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等论著都是从民族文化立场㊁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进行分析和评论的ꎬ对司马迁㊁王国维所处的社会环境㊁时代㊁思想的变迁㊁经历㊁痛苦㊁教育背景和性格等文本之外的文化元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阐述ꎮ他认为文学批评要具有文化意识ꎬ不能就文学来研究文学ꎬ要了解比文学范围更广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ꎬ以及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理想追求ꎬ这样才能了解和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学ꎬ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与民族文化和审美心理密不可分ꎮ 不了解一个民众的文化的整个ꎬ依然不能了解一个作家ꎮ [3]403李长之认为先有文化ꎬ才有文学作品ꎬ然后通过文学作品来培养人的道德和人性ꎮ道德并不是压抑或者束缚人的生命意识和意志ꎬ而是对生命的肯定ꎬ对正常情感的保护ꎮ在他看来 五四 新文化的个性自由㊁个性解放和健康的生命意志就是道德的ꎬ病态的心理㊁精神和变态的生命意志就是不道德的ꎮ李长之指出: 无论何时的批评家ꎬ总有他理想的一个健全的标准ꎬ就拿这种标准来看看那作品是做到了几分之几ꎮ如果这人没有理想的健全的标准ꎬ他最好根本不作批评ꎮ [3]386文学作品不可能和社会生活相脱离ꎬ不可能和伦理道德相脱离ꎮ比如爱㊁美和真都是人们追求的理想ꎬ文学作品就要赞美ꎮ自私㊁奴性和虚假是人们所鄙视的ꎬ文学作品就要批判ꎮ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和伦理道德密切相关ꎮ 他针对梁实秋的道德超于美的说法ꎬ指出道德在文学中可以成为美感观照的对象ꎮ [5]222道德标准既是文学创作的标准ꎬ也是文学批评的标准ꎮ当然ꎬ道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ꎬ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ꎮ李长之说过: 文艺的创作随了生活的演进ꎬ自会时时有助于新的道义的成立ꎬ也就是近于理想的道义之完成ꎬ绝不能先降格相求ꎬ自封自足ꎮ在某一个时候ꎬ有和文艺的思潮差不多齐其步骤的人生标准ꎬ执以批评文艺ꎬ却是十分正当的事ꎮ [3]387对一个作家和作品要做到客观公正的批评ꎬ必须尊重作家的个性和风格ꎮ原始艺术因为集体创作的成分较多ꎬ积淀了较多的集体无意识ꎬ所以作为个体的作家㊁艺术家的个性就不太鲜明ꎮ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文学艺术的发展ꎬ作家㊁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才逐渐显现出来ꎬ并成为文学艺术成功的标志之一ꎬ作为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必须研究作家㊁艺术家的创作个性ꎮ文学批评的道德关怀来自对生命的关怀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必须依托生命而存在ꎬ也就不可能脱离道德而存在ꎬ不仅关心自己的生命ꎬ而且关心别人的生命ꎬ关心人民和民族的命运ꎬ这就是文学批评的道德标准ꎮ他对孔子㊁屈原㊁陶渊明㊁鲁迅㊁茅盾㊁巴金㊁郭沫若㊁老舍㊁曹禺㊁张资平及其创作的批评ꎬ就是从生命的立场开始的ꎬ伴随生命而来的是客观的道德批评ꎬ进而是强烈的情感评价ꎮ通过对鲁迅及其创作的批评ꎬ他进一步发现了作家和批评家主体素养的不同: 在文艺上ꎬ无疑他没有理论家那样丰富正确的学识ꎬ也没有理论家那样分析组织的习性ꎬ但他在创作上ꎬ却有惊人的超越的天才ꎮ [3]124㊀㊀二、文学批评形式的建构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形态大都表现出印象式的㊁感悟式的㊁直觉的和非系统性的特点ꎬ在形式上缺乏逻辑㊁科学和系统的自觉性ꎮ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以诗论诗㊁评点式㊁评传式和序跋式等形式不同ꎬ李长之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通过引进西方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形式来进行批评实践ꎬ补充与完善了中国文学的批评形态ꎮ他非常强调形式技巧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性ꎬ批评话语开始从印象㊁感悟和直觉转向逻辑㊁系统和科学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对作家作品㊁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理性评价与阐释ꎬ科学地揭示了文学活动中世界㊁作家㊁作品和读者之间所蕴含的特点与规律ꎮ内容与形式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方面ꎬ密不可分ꎬ是统一的有机体:一方面ꎬ内容规定了相应的文学批评形式ꎻ另一方面ꎬ内容又必须形式化ꎮ黑格尔指出ꎬ 理念或内容的完整同时也就显现为形式的完整 [6]ꎮ文学批评的内容只能通过相应的形式表现出来ꎬ批评家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㊁分析和批评ꎬ总是通过自己熟悉的批评视角来观察的ꎬ从形式开始ꎬ将自己的理性认知㊁思想和情感融入形式中ꎮ所以ꎬ李长之特别强调形式对于文学批评的作用ꎮ他认为: 其所有为艺术者ꎬ不在内容ꎬ而在技巧ꎮ因为技巧是文艺之别于一般别的非文艺品唯一的特色之故ꎮ文艺品不成了法律ꎬ不成了广告ꎬ不成了传单ꎬ其故在此ꎮ现在的人ꎬ一般的是轻视技巧的ꎬ往往顾惜了内容ꎬ对技巧有所宽116㊀曹静漪: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尝试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念建构117㊀容ꎬ这无疑的是ꎬ否认了文艺ꎮ[3]387同样的道理ꎬ李长之也肯定了文学批评形式对于内容的重要意义ꎬ强调批评形式即内容ꎮ学者江守义也曾指出: 在李长之那里ꎬ作品的情感特征主要体现在创作技巧上ꎮ [7]72由于受到文学话语具有模糊多义的特点㊁每个批评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㊁阅读的视角和形式不同以及阅读的语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ꎬ对于同一部作品ꎬ就会出现多种解读㊁批评的可能性ꎮ对于«红楼梦»ꎬ鲁迅指出: 经学家看见«易»ꎬ道学家看见淫ꎬ才子看见缠绵ꎬ革命家看见排满ꎬ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ꎮ [8]对于文学批评形式的丰富性ꎬ李长之是深有体会的ꎬ因为形式是形成批评家个性和风格的重要因素ꎮ他认为文学形式具有超越性ꎬ这是文学创作的特质ꎬ也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ꎮ文学批评就要发现这种特质和境界ꎬ要做到这一点ꎬ文学批评形式就必须具有思辨性和科学性ꎬ就像听音乐的时候ꎬ要忘了音乐作品本身而能感受音乐作品本身的思想和情绪ꎬ才是好的音乐欣赏ꎬ好的文学批评ꎮ文学批评同样离不开形式ꎬ但又要超越形式ꎬ才是好的文学批评ꎮ好的形式和好的内容是融合在一起的ꎬ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的ꎬ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ꎬ也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ꎬ没有文学作品的形式ꎬ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也就不可能有所依附ꎮ同样没有文学批评形式的思辨性和科学性ꎬ也就没有了文学批评内容的深刻性和思想性ꎮ李长之对老舍的«猫城记»的批评ꎬ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思辨性特征ꎮ他虽然肯定了老舍的«猫城记»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批判ꎬ但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好作品ꎮ因为虽然采用了童话的形式ꎬ却没有艺术化的故事ꎬ只是披了一件童话的外衣ꎬ没有童话的审美艺术价值ꎮ对此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他这一篇通俗日报的社论ꎬ或化妆演讲ꎬ因为采的形式不当ꎬ使内容上受了非常易发现的委屈ꎮ [3]182好的文学批评不一定物化在纸上ꎬ它已经物化在批评家的心上ꎬ批评家的思想㊁理想㊁悲欢和情感已经形式化在自己的心上ꎬ批评家最后要做的就是将心上的形式转移到纸上ꎮ 令人深刻的味着那作者的悲欢ꎬ这不是已经采了艺术的形式了吗? [3]388批评家要揭示作家独特的形式技巧ꎬ并指出这种独特的形式技巧与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作品内容的关系ꎮ俄国批评家米勒考夫斯基揭示了作家妥斯妥耶夫斯基独特的形式技巧是由内部描写延伸为外部描写的ꎬ而作家托尔斯泰的形式技巧则刚好相反ꎮ有的作家注重精神世界的表现ꎬ有的注重生活欲望的表现ꎬ这些内容的表现都与相应的形式技巧密切相关ꎮ 李长之主张ꎬ作品应该完整㊁协调㊁对称ꎬ具有统一的节奏㊁色彩㊁气氛和风格ꎮ 凡是具有风格的作品ꎬ都是达到了技巧与内容的高度统一ꎬ技巧的极致就是内容的极致ꎮ [9]李长之在细读茅盾一百多万字作品的基础上ꎬ通过逻辑思维的形式对茅盾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行了科学总结: 在«幻灭»一时期的作品里ꎬ作者有意识着的要成就艺术化的东西的欲求在ꎮ他随时流露那对于人生的吟咏和观感ꎬ有似乎很抒情ꎬ又带了些哲学味的ꎬ仿佛无意得之的ꎬ却给人以深长的咀嚼ꎮ [3]149文学批评家和作家一样也必须具备艺术素养㊁语言天赋和想象能力ꎬ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批评ꎮ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形式就具有艺术的特点ꎬ在批评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灵性㊁艺术话语和艺术眼光ꎮ他总是通过艺术的视角来开始他的文学批评的ꎬ这种艺术视角让他看到的是ꎬ曹雪芹的«红楼梦»的独特形式技巧就是作者用铺排的叙述来表现自己苦涩的㊁清晰的回忆ꎮ独特的形式技巧是考察一个作家文学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志ꎮ同样是讽刺ꎬ李长之将鲁迅和老舍进行了比较ꎮ鲁迅的讽刺是挖苦ꎬ老舍的讽刺是幽默ꎻ鲁迅的讽刺是热骂ꎬ老舍的讽刺是俏皮ꎻ鲁迅的讽刺在尖锐中蕴含了强烈的生命力量ꎬ老舍的讽刺是心里清楚ꎬ却没有鲁迅的有力量ꎮ他在批评巴金的«憩园»时艺术性就表现得很明显ꎬ用艺术化的语言去解读和分析文本ꎬ这种艺术语言传达了他的阅读体验ꎬ达到了他艺术地掌握文本的目的: 然而令人不满足的是ꎬ它的内容犹如它的笔调ꎬ太轻易ꎬ太流畅ꎬ有些滑过的光景ꎮ缺的是曲折ꎬ是深ꎬ是含蓄ꎮ它让读者读去ꎬ几乎一无停留ꎬ一无钻探ꎬ一无掩卷而思的崎岖ꎮ [3]164要理解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ꎬ批评家就要艺术地理解和认识作家ꎬ就要艺术地进入作家的世界进行体验ꎬ体验作品中的思想和感情ꎮ作家是快乐或者感伤的ꎬ批评家也是快乐或感伤的ꎬ这就证明作家很流畅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ꎬ形式技巧很成功ꎬ让作家和批评家在艺术的层面产生了共鸣ꎮ在这一点上ꎬ他认同意大利文学批评家克罗齐的文学批评观点: 艺术总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而且总是内在的ꎮ [10]和一般的阅读不同ꎬ批评家不仅要精读文学作品ꎬ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和体验ꎬ通过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蕴来走进作品所表现的世界和作家的内心世界ꎬ而且还要艺术地发现文学作品形式的特点ꎮ李长之发现:司马迁对语言虚词以及句调等语言形式的运用ꎻ中国古代诗歌的句子数目大多是四的倍数ꎬ四句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单位ꎬ屈原的«离骚»是372句ꎬ也就是93个单位ꎻ押韵是在一个单位中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押ꎻ每句的音节数大多以四为准ꎻ在四言㊁五言和七言诗中ꎬ四个音节较为适度ꎬ少了显得急促ꎬ长了显得松缓ꎮ这不仅表现在诗人的创作中ꎬ比如杜甫的«登高»中的 无边ꎬ落木ꎬ萧萧ꎬ下 ꎬ也表现在民间的口头民歌中ꎬ比如喝喝腔«高文举宿花亭»中的 东北风ꎬ飕的奴ꎬ冷似ꎬ寒冰 ꎮ他进一步发现ꎬ四音节在文人的诗歌创作和民间的诗歌创作中已经形成一种形式美积淀在作者的审美心理中了ꎮ文学作品的形式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接受者和批评家的选择才保留下来的ꎬ成为一种审美形式积淀在接受者和批评家心中ꎬ这种审美形式又反过来影响了接受者和批评家对于文学形式的批评ꎮ他通过在文学批评上不断地艺术发现ꎬ来证明文学批评的形式是可以做到和文学创作的形式相互依存㊁共荣共生的ꎮ有的学者也看到了李长之文学批评的这一特点ꎬ指出: 李长之要求技巧要以能够表现作家的个性为起点ꎬ李长之认为凡成功之作ꎬ技巧与内容平衡ꎬ这种平衡不是刻意雕琢而是自然浑成的结果ꎮ [7]73㊀㊀三、文学批评情感的建构文学批评具有情感性ꎬ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会或明或暗地表现出个人的㊁阶层的和民族的情感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具有社会历史批评的某些特征ꎬ比如ꎬ注重考据㊁义理和辞章ꎮ考据追求的是真ꎬ义理追求的是善ꎬ辞章追求的是美ꎮ对作家表现在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关注较多ꎬ而对于批评家在文学批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关注较少ꎮ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情感表达不同ꎬ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情感表达更关注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表现ꎬ这种情感表现又在多大程度上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ꎮ文学批评家也是情感的体验者与评价者ꎬ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评价是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的ꎮ李长之是较早注意到情感对于文学批评家的重要性的学者ꎮ有学者指出: 感情的型便成了李长之衡量作品优劣的最高标准 在李长之看来ꎬ要使批评能够充实㊁详尽ꎬ捉住要害ꎬ就必须采用感情的批评ꎮ [11]在李长之看来ꎬ文学批评家的情感既是一种情感体验ꎬ又是一种情感超越ꎮ他认为ꎬ鲁迅在为人和创作方面都是情感大于理智的ꎬ 因为陷在情感里ꎬ他的生活的重心是内倾的ꎬ是偏于自我的ꎬ于是他不能没有一种寂寞的哀愁ꎮ这种哀愁是太习见于他的作品中了ꎻ因为真切ꎬ所以这往往是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最成功的一点ꎬ也是在读者方面最获得同情的一点ꎮ [3]116情感的表达需求是作家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力ꎬ作家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ꎬ借助于文字宣泄和表达ꎬ就是文学创作ꎬ没有作家的情感宣泄和表达就没有文学创作的产生ꎬ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12]ꎮ情感体验是作家创作的内在动力ꎬ作家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一旦被回想起来ꎬ就具有了文学的审美价值ꎮ情感的个体化决定了作家创作的个性化ꎬ会对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产生影响ꎮ同样ꎬ情感的个体化也决定了批评家对于文学批评对象的选择和喜爱或不喜爱ꎬ也会对批评家的批评个性和风格产生影响ꎮ就文学创作的情感问题ꎬ李长之对老舍的创作提出了批评: 老舍丰富的是智慧ꎬ情绪为智慧所掩ꎬ力量就缺少ꎮ [3]188情感的背后潜伏着理性认知ꎬ情感和认知并不矛盾ꎮ文学批评家对于作品中的情感的再次体验不仅仅是对原有情感的回想ꎬ而且还会伴随新的情感产生ꎮ是以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ꎬ使批评家获得审美享118㊀。
李白的文学批评
李白的文学批评1935年,年仅25岁的李长之写出了著名的《鲁迅批判》,一举奠定了他在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直到今天,学界对李长之研究的重点还是在他的《鲁迅批判》上。
然而实际上,贯穿于李长之一生的传记批评实践,我们发现李长之在相当程度上将精力投在了古典文学的批评上,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韩愈、李清照、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等等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留下了《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等重要的著作。
甚至有学者统计过,“李长之生平论文500余篇,中国古典文学论文居于其半;其专集20徐余,中国古典文学亦近半数之多。
”[1]李长之的古典文学批评有何特点?李长之将半生精力都花费于古典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理解这些问题,不仅是对李长之古典文学研究做一总结和回顾,更是对当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学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文学对象”与“文化河床”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李长之长期持有这样一个观念:“谈一国的文化时,须就其最高的成就立论,而不能专就低处看。
”“站在高级,可以了解低级;站在低级,却不能够了解高级,我们把最高的成就明白了,对于许多通常的平凡的现象,倒未始不可以更容易地把握其意义。
”[2]从李长之的批判实践来看,也确实如此。
从孟子、屈原、司马迁到陶渊明、李白、李商隐;从《琵琶记》到《水浒传》、《红楼梦》,到了现代,他研究的也是鲁迅、老舍、茅盾、巴金等一流的文学大家。
从古代到现代,从散文到诗歌、小说,李长之批评对象的选择都是每个时代最顶级的作家。
因此,李长之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恢宏的气象和学术魄力。
然而,李长之学术研究呈现的这种恢弘和气魄,不仅仅因为他敢于从大作家、作品入手,更来源于在他构建的批判体系中,每个研究对象背后都根植于一个“大时代”,每一个研究对象的背后都沉淀着一条坚实的“文化河床”。
关于这一点,李长之曾经在《论研究中国文学者之路》中说到:“文学内容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文化价值的整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