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浅谈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

浅谈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国基础工程之一,检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在监理验收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探地雷达技术则是一种常见的新型检测技术,优势主要以高效、准确、无损等为体现,被广泛的应用到了道路检测中,可基于动态监测图像的前提下实时掌握、分析施工情况,经检测结果准确反映出工程质量。
本文主要就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探地雷达技术;道路检测;应用近些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也在随之增多,考虑到车辆行驶压力增大等因素,对工程质量也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探地雷达技术主要以电磁波原理为支撑,基于无线电波检测介质分布特点的前提下,扫描地下界面,或是肉眼不可见目标,从而明确目标形态、位置。
同时,探地雷达主要分为低频及高频检测天线,前者探测路面结构的厚度约为100cm,后者可探测到50cm内的路面结构。
通过落实对传统取芯试验技术及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对比发现,两种技术的检测结果数值极为接近,绝对误差未超过5%,提示在道路工程检测中,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具备较强的规范性、精准性及科学性,有效满足了相关规范要求。
1、在道路检测中应用探地雷达的意义1.1优化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检测工作的落实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促进工艺科学性的提高,不放过任何细节,以确保施工质量。
在此过程中,合理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可基于检测结果的前提下对各工艺的优势及不足展开对比,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工艺。
同时,也可为质量监管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工程施工方案的客观衡量,实现对施工流程的动态控制。
在此过程中,如若发现施工工艺缺乏合理性,就可以检测数据为前提,合理的展开调整,旨在将工艺中隐藏的安全隐患排除掉,避免道路工程施工的展开受到影响。
另外,通过对检测结果数据的分析,还能进一步优化各技术,促进工程各环节配合度的提高,全方位推动施工质量的改善[1]。
探地雷达在道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在道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我国基础工程建设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尤其是针对道路工程的施工更是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去完成。
省级,市级公路、城市道路等道路工程的全面开展,工程质量问题关乎着后期投入生产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道路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材料应用量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道路工程的质量很难得到全面保证。
就目前阶段,我国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相对迟缓,依然采用传统人工、有破坏的检测方式进行检验,一方面人员检测是在以破坏路段为基础去测量、检测,造成路段后期修补,影响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效率低,耗时严重,检测结果不精准。
为此就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检测工程质量,及时排出潜在风险,确保质量安全。
关键词:探地雷达;道路工程;检测;应用引言自从进入到信息科技时代以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道路工程作为社会性工程、民生工程一直在为国家推动经济发展默默努力着,时至今日,道路工程仍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道路工程质量的检测也已经从低效率,高伤害的阶段转变成无损检测,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探地雷达技术成为道路工程检测的常客,具有无破损、高效率、高精准等特点,而且可以适应对不同检测目标的检查,也只是需要更换不同雷达天线及处理雷达信号波即可,简单、快捷、高效、精准且无损深受道路工程质量检测者的喜爱。
1.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分析道路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工程,也是主要的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文化素养提升速度很快,对于生活质量、工作质量逐渐提高,包括对道路质量的监督也是相对严格,道路工程质量的检测重视度则更为关注。
检测领域由于时代发展不断扩大,有传统单一的进行材料检测,逐渐转变成对工程材料生产、地基基础、混凝土配比、钢结构及工程沉降度等等检测方面,进行对工程全方位、多维度的质量检测,为的就是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工程竣工后投入生产运营的使用寿命能够最大化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分辨率高、精度大、效率高等特点,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应用在公路工程检测中,能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频率天线配置的探地雷达,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检测任务,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从而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保驾护航。
本文探讨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公路工程检测;应用公路工程的质量十分重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准确的检测对于及时发现公路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公路修建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十分重要。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公路工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问题,且其检测的准确性还相对较高,检测的范围较为全面,因此,积极探究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并逐渐改善地质雷达检测技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公路工程检测中应用的价值十分必要。
1探地雷达的特点和优势地质雷达技术的逐渐广泛应用,除了具备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技术之外,还凭借自身的特点开拓了应用领域。
其中,地质雷达技术在工程物探中应用最为广泛。
(1)高分辨率。
对于地质雷达来说,其分辨率可以精确到几厘米,以及工作的频率可以达到5000MHZ。
再加上计算机的准确分析,可以让电磁波反射信号准确的描述目标介质的尺寸、几何特性等。
(2)无损性。
地质雷达是一种新型的探测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打钻检测方式。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在城市路面以及施工之间检测上。
(3)高效性。
通过地质雷达监测,对目标介质通过电磁波的方式进行检测,方便简单、效率高、减少劳动强度。
(4)抗干扰能力强。
地质雷达监测可以应用到各种环境中,且通过相应的野外检测发现,在进行地下4面层区域进行检测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且准确性高,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2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其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不同电性材质中脉冲反射现象以及数据的不同来分析地质情况的。
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 雷 达 , 后 分 析 了探 地 雷 达 的 工 作 原 理 , 后 探 讨 了探 地 雷 达 在 公 路 工 程 检 测 中 的应 用 然 最
关 键 词 : 地 雷 达 ; 路 工 程 ; 测 探 公 检
中 图分 类 号 : TB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3 ( 0 2 1-1 80 1 7— l8 2 1 ) 50 8 —2 9 电磁 波 在 地 下 的 传 播 要 比 在 地 上 传 播 复 杂 得 多 。 所 以 , 在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 aeId s y d r ui s Tr ut ns d n r
2l O 2年 第 1 5期
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 检测 中的应 用研究
何 刚 刚
( 鸟 市恒风路桥 有限公 司, 江 义 鸟 320 ) 义 浙 2 0 0
摘 要 : 要 对探 地 雷达 在 公 路 工 程 检 测 的 应 用 问 题 进 行 了研 究 , 先 概 述 探 地 雷 达 技 术 的 发 展 以及 国 内 外 主 要 的 探 主 首
造 成 浪 费 、 土 搅 拌 不 均 匀 会 使 反 应 不 完 全 达 不 到 改 良 效 程 应 用 时 , 虑 到 土 的破 碎 程 度 和 工 地 的拌 和 条 件 , 及 项 灰 考 以 果 , 量 过 高 或 搅 拌 不 均 匀 都 会 造 成 石 灰 颗 粒 充 填 在 土 体 目所 在 地 的 气 候 条 件 、 工 季 节 等 因 素 , 际 掺 量 应 当 增 加 掺 施 实
了 考 虑 添加 改 良 剂 使 改 良 土 的 物 理 、 学 指 标 能 达 到 规 范 力 已经 改 变 , 此 土 的 塑 性 指 标 得 到 较 好 的 改 善 , 击 实 土 的 要 求 以 及对 路 基 土 的 长 期 稳 定 性 产 生 良 好 作 用 外 , 需 结 因 但 尚 最 佳 含 水 量 却 较 天 然 含 水 量 偏 低 , 水 量 也 因 掺 砂 量 的 提 合 项 目特 点 , 持 因 地 制 宜 、 地 取 材 、 约 资 源 、 护 环 吸 坚 就 节 保 高 明 显 升 高 , 得 利 用 改 良土 作 为 填 料 对 压 实 施 工 含 水 量 、 境 、 便 施 工 、 少 工 程 造 价 的 原 则 , 择 最 适 合 项 目特 点 使 方 减 选 天气 条件较 为苛刻 , 掺砂量的 改 良土受 水淋 泡会 产 生“ 高 泌 的 添加 剂 种 类 和 掺 量 进 行 改 良 。 水 ” 象 。并 且 倘 若 搅 拌 不 均 匀 , 生 砂 、 分 层 或 成 团 现 现 产 土 总 之 , 目前 公 路 建 设 中 , 设 计 到 施 工 建 设 各 阶 段 的 在 从 象 , 的 属 性 在 填 土 内 各 向异 性 明 显 , 使 压 实 土 产 生 弹 簧 周 期 都 非 常 紧 凑 , 进 行 高 液 限 土 的 改 良 处 治 设 计 中 , 了 土 易 在 除 现象并会 留下“ 水破坏” 亲 的隐 患 。 考 虑 添 加 改 良 剂 使 改 良 土 的 物 理 、 学 指 标 能 达 到 规 范 要 力 ( ) 加 土 壤 稳 定 剂 改 良 : 通 过 水 理 作 用 对 红 粘 土 进 求 以及 对 路 基 土 的 长 期 稳 定 性 产 生 良 好 作 用 外 , 需 结 合 3掺 是 尚 行 改 良 , 定 剂 与 土 颗 粒 发 生 离 子 交 换 作 用 , 附 在 土 颗 粒 项 目特 点 , 持 因 地 制 宜 、 地 取 材 、 约 资 源 、 护 环 境 、 稳 吸 坚 就 节 保 表 面形 成 油 性 保 护 膜 , 使 土 颗 粒 挤 密 排 列 , 弱 土 的 亲 水 方 便 施 工 、 少 工 程 造 价 的 原 则 , 择 最 适 合 项 目特 点 的 添 并 削 减 选 性 。 由 于 水 理 作 用 对 土 的 属 性 影 响 较 小 , 此 土 的 塑 性 指 加 剂 种 类 和 掺 量 进 行 改 良 。 因 标 未 见 明 显 降 低 , 至 出 现 反 常 升 高 现 象 。 但 是 改 良 击 实 甚 土最佳 含水量与 天然含水量 较 为接近 , 胀量 明显 降低 , 膨 吸 参 考 文 献 水 量 大 幅 度 稳 定 降 低 , B 值 明 显 提 高 , 明掺 加 土 壤 稳 定 [ ]高 大钊 . 质 学与 土 力 学[ . 京 :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0 1 C R 说 1 土 M] 北 人 20. 剂 能 较 好 的 改 善 红 粘 土 的 水 稳 定 性 , 高 红 粘 土 的 强 度 。 [ 3梁 军 林 , 提 2 高液 限粘 土 的工 程 性 质 和 应 用[ ] 广 西 交 通科 技 ,0 5 J. 20 .
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地质雷达技术应用

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地质雷达技术应用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突出公路设施的建设价值必须保障公路的使用性能,切实保障好公路行车安全。
路面的先期病害对公路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作为威胁公路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路面检测工作,依托高效、经济、可行的检测策略做好公路路面先期病害的检测、发现工作,针对性的采取解决举措,规避病害对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属于应用前景相当可观的无损检测技术。
本文聚焦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地质雷达技术的应用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首先概述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原理及特征,然后明确了公路路面检测中地质雷达技术的应用前提,最后详细提出了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路面;路面检测;检测技术;地质雷达技术;应用为了迎合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国内公路事业也在迎头前进。
公路网构成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较大同时刚度较强,温度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再加上使用寿命较长,所以占比较大。
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相对繁琐,所以超载的情况如果频繁出现,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先期病害,例如脱空、裂缝等等,路面破损严重,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基于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做好路面质量的定期检测工作做好期技术质量的评估工作。
路面检测方法较多,例如弯沉测定法、钻芯法、直接观察法、地质雷达检测法等等,其中地质雷达检测法在诸多检测方法当中尤为亮眼,其凭借高质量、全方位、高精准度的检测优势备受业界青睐,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一、关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概述(一)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高频电磁波的助力下科学精准的做好公路路面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检测工作,工程人员整合检测结果做好路面的对应处理工作,切实保障好路面的行车安全,将由于道路质量引发的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状态。
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检测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检测中的应用关键词:探地雷达;高速公路;隧道引言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探地雷达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通过无损检测保障高速公路的稳定和安全。
探地雷达检测方式自动化程度较高,精准度高,能够在检测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的破损。
所以,在近年来的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高频和超高频的脉冲电磁波探地技术,它使用的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测方式,通过增强管理力度、提高分辨率,实现了当前施工质量和监测技术的提升。
1探地雷达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而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不同的路况,对于山体来说,需要通过进行隧道施工来完成道路的通行。
隧道是一种十分不稳定的道路形式,只有通过有效的检测方式应用全新的检测技术,才能够了解当前隧道的实际情况。
探地雷达是一种重要的雷达模式,可以利用高频电磁波,以脉冲的形式,通过持续的输送到地下,了解地下的实际形态。
当探地雷达遇到周围介质有电阻差异以及其他具体目标时,部分能量就会被反射回地面,通过天线进行接收,并在系统当中对于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
不同物体以及空间形态的电磁波特征和振幅特征都不尽相同,所以可以按照实际的情况对于其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一般来说,发射脉冲是一种时间和正负的函数,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扫描记录方式,当收发天线在地面上连续移动地面的相关数据和软件系统就会对不同位置的扫描数据进行记录,从而描绘出当前地区的实际地址形态,在其表现形式与地震记录曲线图十分相符。
对于近年来探地雷达所使用的频段来说,地下介质是一种准电介质,奇数波可由一定的公式得出,根据真空中的光速与地下介质相对界定数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波速的形态。
所以,在后续探测过程中可以根据其所记录的脉冲时间得到反射界面的深度。
2检测原理了解雷达检测技术后,需要对其检测原理进行深层次探究。
探地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对于可见和不可见的目标进行扫描,这种扫描方式具有智能化、无损化和精准化的特点,能够对不同物质的内部形态以及其位置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检测的一种重要的电子技术。
分析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分析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雷达的技术基础,接着分析了雷达参数的采集与选取,最后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地质雷达;公路工程;验收检测引言迄今为止,地质雷达是最先进的、唯一能實现连续测量的工程物探仪器。
它可以向介质发送超高频短脉冲波,允许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得探测范围内的三维信息。
地质雷达具有快速、无损、连续探测、精度高、采样点密度高、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目前,它在我国隧道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
1 地质雷达的技术基础地质雷达主要利用天线向被测对象发送脉冲电磁波,接收天线接收不同物理性质界面反射的电磁波,实现勘探。
在测量过程中,探地雷达收发天线应与衬面紧密结合,雷达应通过天线发射到衬面。
在传输过程中,雷达与钢拱、钢筋、混凝土与空气界面、岩石裂缝等发生反应,并接收接收天线的反射波,检测反射波的入射和反射。
为了计算反射波的传播距离,得到了天线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
2 雷达参数的采集与选取以瑞典RAC/GPR地质雷达系统为例,根据隧道衬砌质量检测要求,选择了600MHz天线。
该天线属于中高频天线,能满足探测分辨率和深度的要求。
主要测试1.5米范围内的信息,包括衬里的后部清空、钢拱的分布以及密集区域的回填。
2.1 波速的选取对于探地雷达(GPR)的电磁波速,主要有三种选择方法:一是测量同一材料预制件的厚度;二是用双天线直达波测量避车或避车孔的位置。
方法;第三,测量钻孔;计算第一种方法时,使用现有方法测量电磁波的速度。
测量厚度是根据电磁波的实际厚度和雷达反射来计算的。
无需估算混凝土的介电常数。
2.2 时窗的选取在时窗选取方面,主要与地层电磁波传播速度和最大探测深度相关,在选取时时窗大小可为电磁波波速与最大探测深度之比的 2 倍,为了符合被测体深度与地层速度,可适当增加30%。
2.3 测线的布置结合隧道实际情况和工程目标,采用“人工手持天线+装载机上安装检测支架”的方式进行检测。
在公路工程检测中探地雷达的应用分析

在公路工程检测中探地雷达的应用分析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公路行业也在同步发展,在整个业界中,公路质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于探地雷达而言,其属于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探测,还可以实现经营管理状况的高效探测。
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在公路工程检测中探地雷达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检测;探地雷达;应用分析前言:现如今,最为先进的一种无损探测工具,就是探地雷达,不论是在公路领域之中,还是在隧道领域之中,均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对比原本的钻孔取芯和室内试验手段,将探地雷达这一技术应用进来,不但具备无损的特点,还具备迅速的优势,可以对路基故障范围进行精准的确定,对病害成因及类型进行全面的探究和判断,尤其是对于地质条件的性能探测,具备的优势是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1.探地雷达系统构成对于探地雷达系统而言,其不但包含了配电电源和仪器主机,还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同步包含了进来,此外,还有信号处置和结果呈现以及收发天线等部分。
1.1.发射器从本质上来讲,发射器主要就是以线路为依据,达到能量存储的目的,而且可以实现短期内的释放,使一种相对较强的脉冲和单周期雷达信号得以形成,通过分离器之后,进一步传导到天线之中,通过天线的利用,使该电磁波被进一步传入到路面系统之中。
1.1.接收器对于探地雷达的接收器而言,其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高速取样线路,主要作用,就是对反射信号进行实时的获取,同时,还可以对此种信号进行实时的扩大,然后传导高信号到信号处理器之中,对实际获取的信号,进行高效全面的处理。
1.1.天线对于天线而言,其可以对电磁波信号发射和接收反射信号进行同步完成,公路的探地雷达系统实际对应的天线种类,主要有两种,首先第一种,就是地表耦合型天线;第二种,就是空气耦合型天线。
1.1.分离机射频在发射的过程中,在发射器和天线之间,可以将分离机应用进来,达到联结的目的,并且在处理完成短时发射之后,分离机可以对发射器和天线之间的链接进行断开,再一次对接收机和天线进行联结。
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在公路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地质雷达具有精准度较高、运行速度较快的特点,可以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状态。
地质雷达作为无损性的探测仪器,在公路检测时,通过地下敷设宽频带间脉冲雷达波,在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后,相关管理人员再进行数据的记录以及分析工作,从而了解这段公路的质量情况,为后续公路施工和养护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关键词:探地雷达;公路路面;检测应用引言检测技术是路面养护中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只有做好检测才能及时发现路面出现的一些裂缝、不平整和病害。
同时,其对路面的后期维修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减轻路面维修的成本,提高路面养护的精准程度。
雷达检测就是一种具有多项作用的路桥检测技术。
1、公路路基路面检测现状及问题通常在开展公路路基路面检测中施工人员主要是以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为指导执行一系列检测动作,明确路基路面的各项性能,客观评价路基路面的运行情况。
通常在修建路基过程中采用灌砂法填充路基,但是细沙有着较大的体系,这会导致地基之间孔隙增加,容易出现压实密度不达标的情况,在运营阶段容易发生路面下沉、裂缝等问题,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对施工单位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检测路基的质量情况能够明确地基的密实度、承载力等性能,从而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路基稳定性。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将重点放在了公路新建上,公路路基路面养护工作有所确实,导致公路由于缺乏养护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对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重修轻养的思想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建设资金较多保养资金却存在严重不足、公路养护设施落后、没有及时更新检测和养护设备以及技术等。
准确的检测可以为公路工程养护维修提供参考,但是当前无论是检测设备还是检测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和缺乏对公路路基路面检测和养护的重视有着很大的关系。
想要确保公路工程安全运行,提高公路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定期检测路基路面病害,明确公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维修养护措施,保证公路的安全通行。
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日益重要。
然而,隧道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建设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地下水和溶洞等地质问题。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地质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中。
本文将探讨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与地下介质相互作用进行地质勘探的技术。
它能够通过发送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来确定地下的物质类型、结构和特性。
这使得探地雷达成为一种非侵入式的地质勘探技术,无需对地下进行破坏性的采样或钻探。
在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中,探地雷达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探地雷达可以用于地下水渗透的研究。
在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地下水渗透过大,会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利用探地雷达可以确定地下水体的分布和流动方向,从而帮助规划者和工程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探地雷达可以用于溶洞的探测。
在岩溶地质条件下,溶洞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空腔。
若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穿越了溶洞,可能会导致隧道塌陷和地面塌陷等严重问题。
利用探地雷达可以对地下空腔进行三维成像,帮助工程师评估隧道建设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
此外,探地雷达还可以用于地质层的识别和辨识。
隧道建设需要对地质层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利用探地雷达可以确定地下岩层和土层的分布及性质,为隧道的建设和防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探地雷达信号的解释和分析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对电磁波与地下介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原理和特点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准确地解释探测结果和提供可靠的建议。
其次,探地雷达的数据处理和成像需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现代探地雷达技术产生的数据量巨大,需要采用高效的算法和软件来处理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在我国,公路的发展速度随着经济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而较为迅速,评价公路后期维护的路况质量以及检测新建公路质量的工作量也日益攀升。
公路建设越来越快,对检测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以往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而探地雷达虽出现地较晚,但是在探测浅层地下目标上其技术较为新兴,与需求相符。
关键词:道路工程;探地雷达;道路检测引言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与施工完成后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测来确定分部分项工程或整个工程的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或针对具体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从而从根本上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探地雷达作为一项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道路检测领域。
1道路检测的积极意义1.1有利于项目整体质量的提升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中,道路与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出行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道路建设质量,重视检测环节,对检测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能够充分发挥检测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工程整体质量的把控,并且对于质检和修缮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能够提升道路与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是能够提升道路工程使用年限的重要内容。
1.2具有指导行意义道路工程是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综合工程,属于多项学科的交叉运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的特点,但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技术贯穿整个建设周期,对于建设项目而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也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实现对技术的良好使用,并且能够熟悉技术的操作流程,在检测过程中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同时对于提升技术的合理性。
再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能收获到相关的技术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有不相符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解决,这些数据为质检人员提供数据依据,对于后期进行完善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帮助,这也体现了检测技术的指导性作用。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探地雷达的应用分析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探地雷达的应用分析路用探地雷达具有无损、快速、连续、高精度、高分辨率、实时成像探测等特点,它在精确检测路面层厚度的基础上,可以成功地探测公路结构层病害,有利于公路的维护与保养,为交通部门提供了一种高效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
路用探地雷达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己经渗透到公路施上及后期检测养护的全过程,在公路建设前期可利用探地雷达对地质基础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地质结构,划分不良地质体;在施上过程中,利用探地雷达可以全面准确地检测出路面结构层厚度,从而保证施上质量;在公路运营阶段,运用GPR进行公路日常检测,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对于指导公路养护维修,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地雷达的概况探地雷达又称透地雷达,地质雷达,是用频率介于10^6-10^9Hz的无线电波来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无损探测方法。
探地雷达方法是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強度和时间的变化等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
探地雷达可用于检测各种材料,如岩石、泥土、砾石,以及人造材料如混凝土、砖、沥青等的组成。
雷达可确定金属或非金属管道、下水道、缆线、缆线管道、孔洞、基础层、混凝土中的钢筋及其它地下埋件的位置。
它还可检测不同岩层的深度和厚度,并常用于地面作业开工前对地面作一个广泛的调查。
二、公路质量检测中探地雷达的应用路基和路面是公路上程的主要结构物,共同承担车辆的荷载作用。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路面质量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载荷能力、燃料消耗、机械磨损、行车舒适,以及交通安全都有极大影响,所以为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性能,必须对路基、路面进行质量检测,探地雷达具有快速、简便、无损、准确以及可以做到实时检测等优点,并有逐步代替以往传统检测方法的趋势,已成为当今公路检测行业中的研究热点。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汽车轴载量日益重型化,对现有的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承载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尤其是施工、养护等存在问题的工程,虽然使用年限未达到,但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混凝土路面性能下降,进而影响道路的行车安全。
关键词: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公路工程检测;应用前言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有断裂、破碎、脱空等,其中断裂、破碎等病害都与混凝土路面及水稳层厚度有关,当厚度不足时,路面的承载能力会大大降低而达不到设计指标。
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混凝土路面及水稳层厚度,并在路面投入使用前及时补救,以阻止路面混凝土的破坏,便成为了公路管养部门的重要任务。
目前,针对混凝土路面及水稳层厚度通常采用钻芯法随机抽取若干组进行检测,但钻芯法属于有损检测,且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采用该方法的检测点往往较少从而不具有代表性。
因此,针对当前工程情况,文中采用了提出地质雷达法检测混凝土路面及水稳层厚度,并通过钻芯法进行对比来验证该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1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是一种以地下介质介电常数差异为基础,识别不同地质体的物探方法。
它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反射来探测目标体,通过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找出地下介质的结构、性质、几何形状和空间分布特征。
它具有操作便捷、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无损伤的优点,同时在采集过程中数据量丰富,施工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图像清晰直观,也是传统物探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
根据电磁脉冲波在通过不同介质界面时产生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接收并记录部分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根据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时间推测出目标体的位置。
2地质雷达图谱特征2.1典型道路病害雷达图谱特征2.1.1典型疏松区雷达特征当道路地下病害体为疏松病害时,其地质雷达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雷达波信号以低频为主,雷达反射波同相轴不连续,波形呈现出杂乱无章、断裂、变形等特征,且整体振幅较⼤,强反射现象较为明显。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公路工程检测方法主要分弹性波法和电磁波法两大类。
其中地质雷达法属于公路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磁波法之一,其利用小波长、高分辨率的高频电磁波实现公路工程结构的无损快速检测。
当前地质雷达技术已经实现了单点探测、连续探测并实时显示,为公路工程无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公路工程检测;应用1导言公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结构性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综合性能。
其中,无损检测技术能在不影响交通、不破坏公路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检测。
近年来,地质地雷达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因具有非破坏性、速度快、精度高、携带方便、低交通影响等特点,在公路无损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地质雷达技术简介地质雷达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地质检测的一种手段,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电磁波在地下传播时,遇到各种各样的地下介质,相遇后电磁波便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波会被雷达接收,从而收集到相应的地质信息,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然后储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可以判断出地下的介质具体是什么物质,并且能够准确地获知物质的大小和位置。
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天线中心频率影响着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一般来说,如果为了让电磁波的检测深度更深,则会将中心频率调低,以此来对地下进行深入检测。
借助地下雷达的检测技术,帮助工作人员对地下介质进行较为准确地判断,有利于后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的开展。
地质雷达在工作时,发射机会发出电磁波信号,此时电磁波信号通过天线在岩层中进行传播,如果遇到了不均匀的地质介质,或者其他的介质后,便会形成反射信号,发出的信号和反射的信号都会通过天线再回到接收机当中,这时接收机会对所有的信号进行调整和处理,进而传送回主机中,再由主机传送给计算机。
计算机会对主机传送的信号进行编码处理,最终会以电频图或者波形堆积图的形式显示。
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当前,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对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性与准确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道路检测过程中探地雷达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归纳了探地雷达技术的操作步骤、方法与要点,旨在为相关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探地雷达技术;道路检测;应用探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越来越快,对于检测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以往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而探地雷达虽出现地较晚,但是在探测浅层地下目标上其技术较为新兴,与需求相符。
本文对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探地雷达技术在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道路路面结构层的厚度是相同的。
根据相关工程的设计需要,每一层的材料都需要相同,并且每一层的材料在铺设过程中都需要分层进行碾压以及维护。
因此,每个结构层对于探地雷达所使用的电磁波来说,都属于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且导电分布均匀的介质层结构,也就是说,使用探地雷达所要检测的结构层相当于一个假设性的模型。
电磁波以及其他波在传播的方式和规律方面都相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电磁波传播时,如果碰到了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介电特征,可能会反射电磁波。
而探地雷达电磁波信号,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各种被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之间不断地进行重叠。
在介质内传播的电磁波所具有逐渐减弱的特性,因此各种小于入射波幅度的波构成了探地雷达电磁波的反射信号。
在检测路面结构层厚度时使用探地雷达,原理是通过路面内的各个结构层界面的电磁脉冲接收到其反射波的时间长短以及传播的速度,对路面内的各个结构层的厚度进行判断。
使用探地雷达检测路面厚度时,检测方式就是充分了解路面结构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和路面结构层中的电磁波传播时间,还要了解结构层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的时间。
首先要掌握探地雷达反射信号在地面表层、空气以及其他结构层面的基本特性。
其次,还要掌握各个结构层面的特性在探地雷达的检测面的多对应反射波组。
三维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三维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作者:李兴荟来源:《时代汽车》2024年第11期摘要:三维探地雷达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地质勘探方法,它能够对路面下的地质结构进行精确探测。
技术人员通过分析雷达数据,精确定位病害位置和范围,评估严重程度,制定维修计划,确保道路安全和畅通。
文章通过对三维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解释雷达工作原理,强调实际修路中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案例展示雷达技术的应用,以期能为公路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维探地雷达公路工程检测雷达技术随着公路网的完善,新建道路工程减少,现有旧路面临大规模翻新或拓宽以适应社会发展。
这些老路因使用年限长、不同单位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路面内部结构存在损伤。
要全面了解旧路的状况,关键在于探查那些不可见的地下结构是否完好。
三维地质雷达技术在此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无损地深入检查路面以下的隐蔽情况。
这项技术具有快速、精确的检测优势,且便携易用,对交通影响小,因而受到广泛欢迎。
本文将通过实际修路案例,深入分析三维探地雷达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经验,为公路养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公路工程检测要求公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天气变化、交通负荷等因素出现损坏,如裂缝、坑洼等。
为确保道路安全和使用性能,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路面损坏的检查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人工检查,二是使用探地雷达。
人工检查是最直接的方法,由专业检查员沿着道路行走,通过目视和触摸来识别裂缝、坑洼、鼓包等损坏情况,评估损坏的程度和位置。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成本较低[1]。
其次是使用探地雷达,该设备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探测路面下的损坏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路面下的问题,无需挖掘路面,减少了对道路的破坏。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对于表面明显的损坏,采用人工检查;对于深层或难以直接观察的損坏,则使用探地雷达进行探测。
2 三维探地雷达检测的基本原理2.1 三维探地雷达检测原理三维探地雷达是一种先进的地下探测技术,它能够透视地表,发现并分析地下结构和潜在问题。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简单高效、无损检测、检测信息全面、直观的优点,在公路检测工作中应用广泛。
但由于该检测技术目前仍处于完善阶段,相关单位仍需加大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公路工程;检测引言随着国家交通公路行业的持续发展,公路的数量和里程不断增加,相应的公路检测工作也变得日益繁重,因此,寻找一种高效而全面的检测方法,是一种必然趋势,有助于公路检测行业的发展。
根据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17)规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厚度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的关键检查项目。
沥青路面厚度的现行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钻芯法钻取完整的路面芯样进行厚度测试,然而钻芯检测路面厚度的方法会对路面造成较大破坏,钻芯后需要及时修补,而且修补后容易产生坑槽等病害,同时,该检测方法只能按一定频率进行,无法全面覆盖整个路段,对路面厚度的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地质雷达是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可快速、连续地检测路面厚度,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在路面厚度测量上,有助于公路检测行业的发展。
1地质雷达技术简介GPR(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对目标物体和周围物体电性差异高度敏感特性,对地下物体位置、结构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地质雷达技术可以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以脉冲形式向地下介质传播,在遇空气界面、岩性边界、底层界面等电性差异发生变化的目标体后,电磁波会发生反射并被接收天线接收,通过处理分析,结合电磁波反射波的强弱、波形、走时差等参数,推理解释地下目标体的位置、几何形态、内部结构特征,最终实现完整形态下的目标介质探测目标。
2地质雷达原理地质雷达系统有硬件、数据采集软件及后处理软件构成。
硬件包括:发射及接收天线、控制器、连接线等部分。
公路工程检测过程中雷达的应用论文

公路工程检测过程中雷达的应用论文公路工程检测过程中雷达的应用论文0引言钻芯取样法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最常采取的一种传统的检测路面是否安全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会对公路造成破坏,不具备代表性,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之大,并且其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性。
现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公路工程检测的过程中引入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这项技术有快速采样、检测精度高、分辨率高,经济无破损等等特点,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因此,将地质雷达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工作原理1.1系统构成完整的探地雷达(GPR)包括多个系统,具体的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等发射机传输,脉冲雷达信号控制电路,信号的天线辐射到人行道上,紧随其后的是接收反射信号,接收信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然后将信号放大信号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同时,天线可以用来发送和接收信号,耦合天线在地面和空气耦合信号是主要的两种类型的天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不断与天线连接和切断分离器,分离器主要是防止接收机输入元素被高能发射机的输出;接收反射信号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显示了信号处理设备。
1.2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探测原理是低到地面点火脉冲式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的对象不同的电气、散射和反射,反射电磁波天线,然后分析电磁波处理,不同的反射波的强度和形状,双向旅行时间反映了不同的结构,位置和电气性能。
使用脉冲电磁波反射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原理于公路工程结构层,疾病检测、预防、隐患,因为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物理检测方法,因此,可以解决许多公路工程中的问题。
1.3检测依据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具有无损检测的特点,而且经常被用于高速公路探测,因为地质雷达探测深度小的特点,高分辨率,因此,即使测试中没有电的区别在道路和道路,也可以检测到。
电的区别越小,反射系数越小,使反射信号越少,反之亦然。
当前道路结构层分为三部分:表面,基础和地基。
水泥混凝土材料或改性沥青材料建筑通常用于路面、稳定碎石、石灰稳定材料,水泥稳定材料分类的水泥混凝土和粉煤灰石灰材料通常用于路面基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ad engineering
道路工程鬱
地 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 应用综述
叶超强#’2,刘斌清#’2,榻炜安:1’2,黄泽国1’2
(1.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探地雷达(GPR)由于其无损检测特性而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 探地雷达的工作 、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国 研究 ! 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 ,探讨了探地雷达技术应用的前景,为探地雷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探地雷达;无损检测;路面中图分类号:U412.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82/j.cnki.wccst. 2018. 06.010
文章编号:1673 - 4874(2018)06 - 0038 - 03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Technology in Highway EngineeringYEChao-qiang1,2,LIUBin-qing1,2,XUANWei-an1,2,XUGuo-dong1,2,HUANGZe-guo1,2(1.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Road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Nanning,Guangxi,530007; 2. GuangxiTransportation Research & Consulting Co.,Ltd.,Nanning,Guangxi,530007)
作者简介叶超强"988—),工程 师,硕士,主要从事道 工程研究工作;斌清(1985—),高级 工程师,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道路工程研 究工作;榻炜安"988—),工程
师,硕士,主要从事道 工程研究工作; 徐国栋(1990—),工程 师,硕士, 主要从事道 工程研究工作; 黄泽国""0—),工程 师,博士研究 , 主 要 从 事 道 工 程 研 究 工作。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due to its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working principle,technology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analyzed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process,and discussed the prospec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technology,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technology.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avement
〇引言国 基础建设 猛进,道 程不断增长,道路损害比例逐渐增加。随着我国 基础逐步完善,道 的主流,因此,道路质量检测和 务 越来越大。当前道路检测手 部分仍使用传统方法,传统技术不仅存在效率低、耗时长、代表性差及精度低等缺点,而且对路面整体 性有一定损害,与快速、智能、高效、高精度的 化需求有一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始用于地球 学领域,近年由于受到海内外公路工程 专家学者普遍关注 快速发展,探地雷达技术作 兴的无损检测方法,对 的快 评价) 水平、施工质量提升、路面长期性能研究等方面 要的实际 。
38 西部交通科技 Wommunications Science & Technology地 技术公路工程的应用 !超! ! ! !1工作原理利用探地雷达检测需要对 体假设一定的条件,即假设检测对象的 。探地雷达系统是采用高频电磁波信号(1〇6〜1〇9HZ)穿透物 质 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运用运动学 检测 。探地雷达产生宽频 脉电磁波向检测发射,遇到不同介电性质的 面时产生反射,天线 反射波信号! 、频率及波等参 处理,分析出 体的深度、介质及几何形态,采 演或反演的 方法 字模拟及拟,对地 像处理,直接从显示设备识别 ,做到对地下隐蔽目标的直观检测。2技术发展过程20世纪初,德国的Hutsemeye「教授用高频电磁 波信号对地下金属体 捜索! 达探测地面的先河,被作为探地雷达的初级形态。1910年,德国的 Letmbach和Lawy在所发明的专利中提出了探地雷 达 ,该专利设计一种探测掩埋 的方法,将偶极天线埋在 空洞中 发射和 ,其中一个空高导电率媒介,对电磁波 衰减作用,通过比信号的强 别,对高导电率媒介进行位。正式提出利用高频脉冲电磁波对地 质进 探测的人是德国的Hutsemeye「,其在1926年提出 电磁波在不均匀介电 的介质 面会产生反射,这一重要理论的提出被作为后期探地雷达研究 的基本 。直到20 80 ,脉冲电磁波探测地 标一定发展,但是 技术局限性,地下介质强电磁衰减性和 性等 ,探地雷达限于对电磁波 的冰层、岩盐等物质的探测应用。1951年的Steenson和1963年的Evens运用电 磁波技术对冰川截面尺寸进行检测#970年Hatison 对南极冰层厚度 800!1 200 m. 度探测;1974年,Morey对水介质的剖面 拟成像#974年Cook和Unte「be「ge「实现对盐矿 的探测。自1970年至今,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发 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探底雷达 多元化发。国内如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的S2R型探地雷 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的LTD 探地雷达,东南大学研发的GPR型探地雷达等。+国 如美国地球 探测设备公司(GSSI)的SIR系列,日本应用地质式 (0Y0)公司的Georada「系列等。23国内外研究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长期采用探地雷达对高等级公 病害、厚度 探测,并 研究,形成系统的路网检测与评价方法。1992年,Scullion T和Lau
C把路面 实际厚度输 FWD反 件中,的弹性 作为研究 提高落锤式 (FWD)反算数值的精度,通过探地雷达探测厚度,再采用FWD试验确 面 化的界线,结合探地雷达 部可能存在的损坏。[3_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交通学院Maste「和Scullion
等采用GPR对几条发生剥落的 凝土路面部, 存在剥落的 在 与面层和基 面反射间有个波峰,对于不存在剥洛的 面 电磁波反 形成的波形图只在、面 与基 面产 波峰。[2+1994年Momayez尝试用探地雷达检测路面结 构层内部裂缝位置,但检测 并不能反映实际情。1990年,美国的Roth研究 介电 与含水率、 存在 式,并通过 实验土 度与介质介电 之间的关系,为探地雷达研究道 面参数提供 。+:国的Robert Lytton教授最早利用GPR技术对含水量和 实度的检测 研究,并且得出电磁波与 的关 。[ 0+
沈飚等研究 探地雷达电磁波探测波动方程与地震弹性波波动方程是相似的,采 演模拟电磁波在二维介质中的传播! 拟效果与实际 相吻合,提出了台阶二维地电模型,为高分辨探地雷达 波勘探奠定了理论基础。[11]付国强系统研究 基空区中不同介质和非均匀介质 对 达反 波参 及 像 的 ,不同介电常数所产生的正演模拟图像存在 ,介电常数差异越大,波像特征差异越大,反之,越小。*2]
2018年第6期总第131期 39道路工程 ROAD ENGINEERING
张蓓采用高阶FDTD法实现了高精度 介质的 拟,对 色散的 介质或者截面电磁反射也可 其精细变化,获得高 分条件下的 性和 边界条件;指出地面波测 .凝土的介电 确度高! 反 附近介质。2001年,中 学的杨天春等采用SIR210型探
地雷达对长益高 及长 110 km沥面 探测并 厚度反演!与 取样对比,厚度误差在〇. 1 cm内,误 【少。[13]贾学明等在2005年采用GSS公司的SIR- 3000 探地雷达对 5 km 基 厚度检测,探测结果与 取样作对比,纟: , 误差在3% 。上所述,目前探地雷达在工程应 还处于,在脉冲源技术、反算方法、模型建立、分析 件等都限制着探地雷达在工程 的应用,对研究及硬件研发也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探地雷 达在路面工程应用存在 ,路面 的检测参数促进着探地雷达的发展,目前对 面厚度、压实度、脱空、裂缝、层间 及含水量等探测存在局部确度不高的 ,某些检测 还处 级的研究 。因此,探地雷达技术在具体实施及应用中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开发。
&目前存在问题(1) 目前探地雷达 件多半建立在忽略 .体介电 部的基础上,对于高电磁波 介质(如水泥混凝土)检测中出现电磁波传播过程损失偏,纟 确度较低,数据不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的。(2) GPR在脱空识别领域发 不前。探地雷达对 面脱空探测需要正演 拟,而目前针对性路面的脱空的正演模拟较少,部 演模拟也仅存 ,缺少实际工程应用的支撑。(3) 提高探地雷达的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屏蔽制 各种电磁信 及传播过程中不均匀介质 面产生的 ,增加探测深度以及图像分。(4) 探地雷达主机和天线等硬件需要 性的变革来提高高频电磁波的 效果,以适应高精度大
深度的高要求探测趋势。5结语我国探地雷达道路工程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 ,相关科研院校及生产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及设备,专家学者也 相应研究,使探地雷达在 的硬软件研发、理论研究都取硕 。目前,虽然探地雷达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 ,如探测深度、 、含水 动和反射波 等 着 确度,但探地雷达在道路工程应用是个研究热点与趋势,随着数字信号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及电磁波抗干扰等研究的创新变革,探地雷达将迎来更深入的探索和开发。窃
参考文献[1 ]张蓓.路面结构层介电特性及其厚度反演分析的系统 识别方法一路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重庆:重庆大 学,200,.[2] ,曾惠珍.探地雷达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J].福建建材,2012(12)30-32.[3] Scullion. T, Lou. C. L, Chen . Q. Y. I mplementotion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