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理论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货币发行、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制定等诸多问题。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货币数量论到现代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本文将对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进行浅析,以期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货币需求理论的起源及演变货币需求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的需求是由商品交换关系中产生的,人们需要货币来进行商品的交换,因此货币的需求是与商品的交易量成正比的,即货币需求量与商品交易量呈线性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变迁,货币数量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货币需求不仅仅与商品交易量相关,还与人们的收入、财富、利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经济学家开始对货币需求进行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歇尔、维克塞尔、费雪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货币需求的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除了与交易需求有关外,还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状况有关。

他们还提出了货币持有成本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这一成本是由利率、通货膨胀等因素决定的。

这些理论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货币需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20世纪后期出现了货币需求函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根据这三种动机的不同,货币需求可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这一理论对货币需求的动态变化和供给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货币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理论、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和货币需求的数量测算等内容。

货币需求函数理论是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对货币需求形成机制和变动规律的系统性分析。

货币需求函数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由一系列变量决定的,主要包括个人收入、财富、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因素。

应用文-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应用文-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理论最显著的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

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

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

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

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_荆仰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_荆仰峰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6年第9期 ·西方宏观经济学专题研究·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荆仰峰 货币理论是研究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作用机制的理论。

货币理论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及相应的货币政策。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本文只对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作一介绍并进行概略评价。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继承了剑桥的现金余额数量论和凯恩斯的投机动机需求理论,我们先对这两种货币需求理论作简要介绍。

一、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货币数量论一直在货币需求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

货币数量论认为绝对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具体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实际数量增加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上升多少倍;货币的实际数量减少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下降多少倍。

根据分析角度的差别,货币数量论有两种不同的分析理论:现金交易数量论和现金余额数量论。

现金交易数量论着眼于对货币的流通职能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

现金余额数量论则注重于对货币的储存功能的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货币的需求量体现着国民保持“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认为剑桥学派关于现金余额的分析更为有效,并用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来表述其新的货币数量论。

(一)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现金余额数量是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并以其建立起的现金余额方程而著称。

现金余额论认为,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存在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

这种持有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即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是稳定的。

如果流通中货币的票面价值增加,就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最终使居民的实际货币余额保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如果用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表示国民收入的实物量,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名义的国民收入,根据现金余额数量论的分析,则:M=KPy (1)M=KY (2)这就是由马歇尔提出、庇古阐述的著名的剑桥方程。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建模论文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建模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建模论文摘要:在对中国货币需求理论研究过程中,制度变量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货币需求,但在建模时经常被忽略,而那些对制度因素感兴趣的学者往往无法测度出制度变量或者建模技术过于陈旧,难以给出较严格的货币需求函数。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利用1998~2002年的月度数据,选取了能够代表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信贷活动规模两个方面的制度变量,通过Johansen检验,试图找出长期稳定关系,并得出经过向量误差调整(VEC)的货币需求函数。

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对若干制度变量的选取和测度,使得模型更具备对中国货币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货币需求函数制度变量协整分析向量误差调整货币需求函数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焦点,从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古典学派,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托宾-鲍莫尔的存货模型,直至弗里德曼和梅尔茨的货币主义学派,投身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不计其数,所获得的成果也是相当可观。

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建立也是政府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们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的起点。

进一步讲,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1.理论和研究方法回顾1.1国内理论的回顾由于国外的货币需求理论汗牛充栋,各类文献都有涉及,故本文不给予回顾,而是主要着眼于国内理论的新近发展。

从国内的有关文献看,近年来的货币需求理论大多是在国外经典理论上的修补,部分学者看到国外发达市场上发展出来的货币需求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1 / 14中国的货币现象,从而引入了制度变量。

易纲(1991)提出旨在突出经济货币化因素的货币需求函数,他认为,中国转轨经济中货币化因素促使了超额货币需求的产生。

货币需求理论文献综述(全文)

货币需求理论文献综述(全文)

货币需求理论文献综述[XX]F224;F820[XX] [XX]1009-9646(20XX)07-0007-02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传统货币数量论作了系统清楚的阐述。

费雪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货币是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

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数量方程式:MV=PT式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交易总量。

费雪分析,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它可视为常数。

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上也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费雪认为货币与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如下所示的函数关系:M/P=其中=T/V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从微观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一般理论出发,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于货币需求的论文

关于货币需求的论文

论货币需求付越2011091109工商管理本科二班摘要: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富争论的理论之一,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古典货币数量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现代货币数量说这样几个演进阶段。

本文对各个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探讨,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指出了各个理论和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货币需求理论;西方;介绍一、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在既定的收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数量。

货币需求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来考虑:货币需求有如下特点:1.从社会角度出发,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完成一定的交易量,必然需要相应的货币需求。

2.从个人角度来出发,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

在财富总额一定得情况下,探讨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求。

从这两角度出发,货币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其次,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最后,需求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收入状况、全社会商品和劳务量、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价格水平、金融资产选择、货币流通速度等。

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1.古典货币数量论该理论描述了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以及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指出: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2.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1936年,凯恩斯在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

该理论指出,由于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机动灵活的特点,而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对流动性的偏好,因此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和投机的需要。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引言:货币需求是指个体或者整个经济体对货币的持有需求。

货币需求研究对于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货币供给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中国为例,探讨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

一、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1.1经济体规模:经济体规模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体规模的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和人们的收入都会增加,从而推动货币需求增长。

1.2人们的收入:人们的收入水平对货币需求有直接影响。

收入的增加会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储蓄意愿,从而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1.3利率: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利率上升时,借款成本增加,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储蓄或者消费。

因此,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有直接的影响。

1.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人们更愿意将货币变为实物资产以保值,从而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1.5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财政政策的刺激性政策会增加人们的收入,从而增加货币需求;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抑制经济增长,减少人们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而减少货币需求。

二、中国货币需求的特点2.1人口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中国的货币需求相对较高。

2.2快速经济增长:中国自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3储蓄意愿强烈:中国人对储蓄的意愿非常强烈,这对货币需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储蓄是稳妥的投资方式,因此持有货币的需求相对较高。

2.4金融市场不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人们将更多的资金转化为货币来保值,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

三、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3.1经济增长:3.2通货膨胀:3.3物价稳定:适度的货币需求对物价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当货币需求处于适度水平时,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匹配,可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摘要】本文对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浅析。

首先介绍了经典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然后详细探讨了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及其关键假设。

接着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货币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总结了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对经济政策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过程,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货币需求理论, 经典理论, 近现代发展, 现代假设, 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 重要性, 未来研究, 经济政策, 关系, 观点,分析, 发展。

1. 引言1.1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在分析经典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进一步拓展了研究领域,提出了更多新颖的观点和假设,加深了对货币需求的理解。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更加注重考虑现实经济环境下的各种复杂因素,力图解释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与行为,从而为实践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对于推动货币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积极意义。

深入探讨货币需求的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货币市场的运行规律,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加注重货币需求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2. 正文2.1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经典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主要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伦敦学派经济学家,如惠更斯(David Ricardo)和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这些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行为,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一些基本原理。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就是说,货币需求来源于人们希望进行交易和消费的需求。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取决于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程度。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剖析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剖析

当代经济前沿(微观)课程论文题 目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剖析 姓 名 专业班级 09国际投资求是实验班 指导教师 余祖伟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日宁波理工学院目录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前提假设 (2)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3)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函数 (4)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 (4)五、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缺陷 (5)六、凯恩斯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的比较 (5)a)假设不同 (6)b)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不同 (6)c)货币需求理论函数不同 (6)七、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7)八、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应用——流动性过剩 (7)九、参考文献 (9)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剖析摘要: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凯恩斯货币需求更是在货币经济学领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对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做出了抨击和补充,又为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制订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陷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没有将货币引入到生产之中,因而不可能解释资本主义所面临的失业问题和和解决经济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将货币决定物价的理论转变为货币影响就业和产量的理论,这种转变被人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在凯恩斯建立自身理论的过程中,首先抨击了古典经济学的三大原则,第一个是“萨伊定律”,凯恩斯认为是需求创造供给,而不是古典经济学认为的是供给会自行创造其本身的需求;第二,凯恩斯则认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的,它不能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均衡,而且投资决定储蓄,而不是储蓄决定投资;第三,凯恩斯认为就业并不是由工资所决定的,是由有效需求所决定,也因为如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

中国的货币需求理论研究

中国的货币需求理论研究

中国的货币需求理论研究中国的货币需求理论研究摘要:货币需求是货币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理解经济运行规律、制定货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的货币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数量论、收益率论和总量结构论三个角度探讨了中国货币需求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货币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需求、数量论、收益率论、总量结构论、货币一、引言货币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媒介和交换工具,货币供求的平衡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显式表现,对于货币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在中国,货币需求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和调整密切相关,在稳增长、调控通胀和改善金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从货币需求理论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数量论、收益率论和总量结构论三种主要货币需求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货币需求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

同时,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方向,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货币需求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货币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二、数量论对货币需求的解释数量论是最早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之一,它认为货币需求与价格水平和经济活动水平直接相关,也就是说,越多的货币供应、高的物价水平和活动水平,就越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进行交易和操作。

数量论的核心公式为MV=PT,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T为实现的交易量。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数量论的解释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存在一定的适用性。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进行交易的频次和速率也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经济活动的展开。

其次,随着中国货币的放松和宽松,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在逐渐上升,这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进行抵御和缓解。

不过,数量论的解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不一定能够完全匹配,特别是在短期和中期内,短暂的货币过剩或短缺都可能导致经济波动和不稳定。

我国货币需求研究论文

我国货币需求研究论文

我国货币需求研究论文摘要:本文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基本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借鉴经典理论方法分析了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以1992-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得到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实证研究结果揭示了货币需求除受收入影响外,还受通货膨胀率、风险资产价格影响。

因此,要关注货币需求变化的长期趋势,提高货币政策预见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决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及新的制度因素等。

关键词:货币需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一、中国货币数量的主要特征(一)货币增长率近30年我国广义货币量(M2)和狭义货币量(M1)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见下图)。

1979年以来,M1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跨度达31.6%,M2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相差也有25%。

特别是1998年以前,波动十分剧烈,1999年以来波幅缩小。

另外,多年来,M1和M2增长速度较快。

1978-2007年间M1年均增速19.1%,M2年均增速22.4%,两者年度增长率最高时接近40%。

从国际比较看(见表1),我国货币增长率偏高。

(二)货币流动性M1与M2的比率是衡量货币流动性强弱的基本指标。

从总体上看,我国货币流动性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0.82下降到1995年以来的不到0.4。

货币流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之前持续下降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增长的活力得以释放,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促使货币需求快速上升。

其次,从1990年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到1995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证券市场很不发达的状态下,居民可投资的金融资产数量很少,因此增加的收入中很大部分只能以定期存款的形式持有,造成M2增长速度快于M1(见下图)。

近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M1/M2)变化情况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见表2)显示,我国是在货币流动性偏高的国家行列中。

第5篇货币需求理论

第5篇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一、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

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需要的货币数量。

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对货币的需求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货币需求的种类微观货币需求微观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

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既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又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

名义货币需求个人或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

实际货币需求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所持有的货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因而也称为实际货币余额。

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指数。

(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收入状况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时间间隔成正比。

全社会商品和劳务量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货币需求越多。

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

金融资产选择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

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等因素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增减。

货币流通速度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

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

其他因素体制变化。

信用发展状况。

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等。

(四)货币需求的测量二、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一)古典货币数量论基本命题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1.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交易方程式 内容要点• 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的角度看待货币需求。

• 把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看成是货币的唯一职能。

• 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交易的各种商品的价值总和 M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 :货币的流通速度 P :一般物价水平T :该时期内商品劳务的总交易量 假定• V 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在长期内变动也是极慢,视常数。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引言货币需求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货币需求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货币需求进行研究,分析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宏观经济层面的货币需求在宏观层面上,货币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的概述:1. 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是货币需求的重要驱动因素。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进而刺激了货币需求的增长。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对于保值储蓄的需求增加,进而刺激了货币需求的增长。

3.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较高的利率可以鼓励人们持有货币,而较低的利率则可能促使人们进行投资和消费。

4.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产生深远影响。

新型金融工具的引入和发展,如移动支付、虚拟货币等,改变了人们对货币的使用方式,对货币需求产生了新的冲击。

微观经济层面的货币需求在微观层面上,货币需求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影响微观货币需求的因素:1. 收入和支付方式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付方式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收入较高的个人通常对货币需求较少,而支付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货币需求的呈现。

2. 风险偏好和机会成本个人和家庭的风险偏好和机会成本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风险偏好较高的个人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低机会成本有助于促使个人进行投资和消费,从而降低货币需求。

3.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可以改变个人和家庭对于货币的需求。

例如,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个人对于现金的需求降低,而对于电子货币的需求增加。

宏观调控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货币需求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调控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货币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宏观调控手段:1.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对货币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央行可以影响货币需求,并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

货币的论文

货币的论文

货币的论文
介绍货币的论文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政策以及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等。

以下我将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的货币论文的题目和简要介绍。

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
这篇论文探讨了货币作为一种经济交换媒介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了货币交换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货币的职能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这篇论文研究了货币的三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媒介和价值储藏)对经济的影响,包括货币在资源配置、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3. "货币政策的效果与挑战"
这篇论文评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调控和汇率政策等方面,同时分析了货币政策实施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4. "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与金融危机"
这篇论文研究了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同时探讨了金融危机对货币体系的冲击及其预防措施。

5. "数字货币与未来货币发展"
这篇论文探讨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对传统货币体系的影响,包括区块链技术、支付方式改变和货币政策调整等方面的
分析。

以上是一些关于货币的论文题目及简要介绍,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领域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文用)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文用)

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 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凯恩斯货币需求公式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

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货币总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匀,货币总需求就越低。

谨慎动机主要取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由此动机持有之货币,乃在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逆睹之有利进货时机。

”但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分析未见细致,致使后来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和进一步规范,最有名的拓展之一是托宾的货币需求的象限分析,托宾巧妙地将谨慎需求和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将谨慎动机限定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之内。

谨慎需求模型有关不确定性的其它发展是直接基于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

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动机它是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它货币理论的一个显要特征,不过凯恩斯的投机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投机者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借助预期利率,个人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个人是个盲目的投机家,而不是多样化的投机家。

这一理论可通过可分离定理加以说明。

第一,投资者根据各种风险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确定资产的有效集或有效边界,这一边界与个人的偏好无关,引入无风险的货币后,投资者的有效集变为由原点出发与有效边界相切的一条直线。

货币需求探讨

货币需求探讨

货币需求探讨通过对货币定义的探讨,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的定义与构成的相关解释说明来估计中国1990~2007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

标签:货币定义;货币需求;收入;利率1 货币的定义与构成西方历史上,货币定义衡量的主要是在经济交换中能起交换手段作用的资产数量总和的货币数量。

但是,一般经济学理论理论研究的是一个纯粹的定义:货币是一种能直接起交换手段或支付媒介作用的东西。

货币存量的经验定义的宽窄取决于是否包括交换手段的替代品。

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的广义货币定义是弗里德曼的货币定义,即货币是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公众在商业银行的所有存款。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如下: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2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本文采取以下形式对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估计:Ln(M)=C+ln(GDP)+ln(R),其中M为货币需求量,GDP为国内生产总值,R为利率。

由于利率又多种多样,而且存贷利率差额又比较大,为真实反映货币持有的机会成本,主要采用如下利率:R0—短期贷款一年期利率;R1—长期贷款一至三年期利率(含三年期);R2—长期贷款三至五年期利率(含五年期);R3—长期贷款五年以上利率。

鉴于改革开放早期中国货币与利率数据的大量缺失,本文主要采用的是1990-2007年这18年的数据(限于篇幅,数据在本文中不再列出,如有需要可与笔者联系),由于对应于同一年份,利率又是在不断的变化,本文采用该种利率与存在期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加权平均值。

估计结果如下:(1)针对M0的估计:LOG(M0)= -1.15 + 0.88*LOG(GDP)- 0.22*LOG(R0)(t[gdp]=31.61)(t[r]=-2.98)(R =0.9928)(F=1167.32)(dw=0.91)(P[White]=0.0972]);LOG(M0)= -1.10 + 0.88*LOG(GDP)- 0.19*LOG(R1)(t[gdp]=32.56)(t[r]=-2.96)(R =0.9927)(F=1163.40)(dw=0.89)(P[White]=0.1079]);LOG(M0)= -1.05+ 0.88*LOG(GDP)- 0.18*LOG(R2)(t[gdp]=32.06)(t[r]=-2.80)(R =0.9924)(F=1118.41)(dw=0.88)(P[White]=0.1046]);LOG(M0)= -1.02 + 0.88*LOG(GDP)- 0.16*LOG(R3)(t[gdp]=32.90)(t[r]=-3.11)(R =0.9930)(F=1206.774)(dw=0.93)(P[White]=0.1278]);(2)针对M1的估计:LOG(M1)= -2.79 + 1.11*LOG(GDP)- 0.35*LOG(R0)(t[gdp]=50.96)(t[r]=-5.99)(R =0.9973)(F=3135.74)(dw=1.02)(P[White]=0.0194]);LOG(M1)= -2.71 + 1.11LOG(GDP)- 0.20*LOG(R1)(t[gdp]=53.13)(t[r]=-6.07)(R =0.9974)(F=3200.22)(dw=1.02)(P[White]=0.6548]);LOG(M1)= -2.62 + 1.11*LOG(GDP)- 0.27LOG(R2)(t[gdp]=52.58)(t[r]=-5.96)(R =0.9973)(F=3117.79)(dw=1.01)(P[White]=0.6976 LOG(M1)= -2.60 + 1.11*LOG(GDP)- 0.27LOG(R3)(t[gdp]=54.54)(t[r]=-6.36)(R =0.9975)(F=3418.05)(dw=1.14)(P[White]=0.7027]);LOG(M1)= -2.72 + 1.11*LOG(GDP)- 0.22*LOG(R0)- 0.10*LOG (R2)(t[gdp]=45.91)(t[r0]=-0.35)(t[r2]=-0.20)(R =0.9971)(F=1956.93)(dw=1.02)(P[White]=03244]);(3)针对M2的估计:LOG(M2)= -3.0 + 1.21LOG(GDP)- 0.34LOG(R0)(t[gdp]=137.51)(t[r]=-14.50)(R =0.9996)(F=3117.79)(dw=1.79)(P[White]=0.6426);LOG(M2)= -2.93 +1.21LOG(GDP)- 0.29*LOG(R1)(t[gdp]=130.26)(t[r]=-13.22)(R =0.9996)(F=18891.56)(dw=1.63)(P[White]=0.7804);LOG(M2)= -2.84+ 1.21*LOG(GDP)- 0.26*LOG(R2)(t[gdp]=127.39)(t[r]=-12.87)(R =0.9995)(F=17984.07)(dw=1.59)(P[White]=0.8366);LOG(M2)= -2.82 + 1.21*LOG(GDP)- 0.26*LOG(R3)(t[gdp]=129.93)(t[r]=-13.27)(R =0.9996)(F=19026.79)(dw=1.78)(P[White]=0.7958);LOG(M2)= -3.00 + 1.21*LOG(GDP)- 0.33*LOG(R0)- 0.004*LOG (R3)(t[gdp]=129.37)(t[ro]=-1.58)(t[r3]=-0.02)(R =0.9996)(F=13964.24)(dw=1.79)(P[White]=0.6738);LOG(M2)= -2.87 + 1.21*LOG(GDP)- 0.13*LOG(R1)- 0.14*LOG (R3)(t[gdp]=126.40)(t[r0]=-0.47)(t[r3]=-0.57)(R =0.9996)(F=12028.30)(dw=1.71)(P[White]=0.9151)LOG(M2)= -2.83 + 1.21*LOG(GDP)- 0.04*LOG(R2)- 0.22*LOG (R3)(t[gdp]=125.28)(t[r2]=-0.17)(t[r3]=-0.57)(R =0.9995)(F=11863.22)(dw=1.75)(P[White]=0.7776)4 结论GDP、R0、R1、R2、R3对M0、M1、M2有显著影响,但在联合解释方程中R2、R3对M1的影响不显著,联合解释R2、R3对M2影响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方程显著成立,在5%的显著水平下不存在异方差,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其他组合均会造成至少一个利率变量系数为正,不符合经济实际意义。

货币论文终极版

货币论文终极版

浅析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功能与效用摘要: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

货币作为重要的金融资源,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功能和效用。

本文就货币的定义以及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功能与效用做系统的分析。

关键字:货币,效用,功能,现代经济生活正文: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1货币具有商品的属性。

在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分析中,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

马克思创立货币理论的时代,正是各国普遍实行金铸币流通的时代,因此,马克思将黄金视为货币的最高阶段,而黄金本身就是价值十足的商品。

进一步的推论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换中充当货币的东西,首先就在于它们是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没有这种与普通商品的共性,货币就不具备与商品进行交换的基础。

1.2货币与普通商品有本质的区别。

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

黄金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被作为货币后,其使用价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很明显,当它以第一重使用价值出现时,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价值出现时,才是货币。

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

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

第二,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

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在实际交换中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手段,是不存在对方对其使用价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碍的,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

货币论文——精选推荐

货币论文——精选推荐

有人说它是上帝的恩赐,有了它人类的物质生活才会如此丰富,也有人说它是撒旦的怒火,因为它世界充满了暴力与冲突,它就是货币。

货币——人类贪婪欲望的不懈追求,货币战争——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货币认识(一)货币起源质上来说,货币其实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商品。

起初,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货币的概念,他们大多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获取所需商品。

在商品匮乏的那个时代,这当然行的通,然而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物资种类的丰富,以物易物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制约,于是人们约定俗成一种商品来充当交换的媒介,这就形成了后来货币。

原始的货币包括贝壳,石头等自然界产物。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为货币,因为其具有稀缺性,耐用性,易储存性等良好特性,符合作为货币的要求。

再后来,人类发明了法定货币,即通过法律条文使之成为货币,其中纸币就是法定货币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宋朝的交子就是最早的法定纸质货币)。

(二)货币力量首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功能。

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的经济实力越强,谁的政治权力也就越大。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决定了货币,谁就主导了金融,恰恰金融又是经济之命脉,因此谁拥有了货币,谁就掌握了经济。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对货币,对金融的管控。

同样也不难理解,山姆大叔之所以敢到处挥舞大棒就是因为“华盛顿”够硬,美国人玩的起。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控制了货币就等于控制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试想一下没有飞机你能飞的起来吗?(三)货币战争在解释货币战争前,我们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货币战争。

由于世界没有统一的政府,且各国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和利益取向不同,所以很难形成统一的世界货币。

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不得不选择某种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结算货币不同必然导致货币冲突,也就是我们说的货币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需求理论综述
摘要: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之后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这样几个演进阶段。

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货币政策的实践推动了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实证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货币统计口径、规模变量的选择、机会成本变量的选择以及货币需求函数形式等方面仍存有争论。

关键词:货币需求理论;西方;综评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数量。

货币需求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来考虑:
货币需求有如下特点:
1.从社会角度出发,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完成一定的交易量,必然需要相应的货币需求
2.从个人角度来出发,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

在财富总额一定得情况下,来探讨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求。

从这两角度出发,货币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其次,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最后,需求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收入状况、全社会商品和劳务量、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价格水平、金融资产选择、货币流通速度等。

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1. 古典货币数量论。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在古代思想家的著作里即已有许多论述,比较系统的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纪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让·波丹,可谓源远流长。

早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货币仅仅看做是一种交易媒介,同时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也就把货
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看作是对货币产生需求的唯一来源。

这种观点从16世纪重商主义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中间经过休谟、配第、斯密、李嘉图以及费雪等人的深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古典货币数量论。

古典货币古典货币数量论关于货币需求的观点集中表现在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

Fisher(1911)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因此存在如下恒等关系式:MV=PT,其中M是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T是交易量。

因为短期内V为常量,所以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2.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等人在古典数量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功能,因此货币需求方程(剑桥方程)是:M=kPY。

其中M表示货币数量,Y代表总产量,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K是常量,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持的财富在全部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仅仅为了进行交易的观点显然过于狭隘,因此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开创了微观货币需求分析的先河,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的规律性。

古典货币数量论仅对货币需求进行宏观分析,纳入视野的只是商品实现的需求和各种支付的需求,从而所需求的只是作为流动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

当注重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后,则所需求的货币还包括起价值贮藏职能的货币,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中就纳入了更丰富的变量,货币需求理论也被推到了更广博更精深的层次。

当然,尽管马歇尔和庇古率先将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引入了货币需求分析,并将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挂钩,但是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没有显著的区别,利率因素依然被排除在货币需求方程之外,因此在结论上现金余额数量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一样,都体现了货币中性的思想。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真正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沿着剑桥学派的思路,归纳出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在庇古的需求理论中已经有所体现,投机动机则是凯恩斯的独创。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提出在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了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在货币需求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把利率因素引入货币需求函数是流动性偏好理论主要的特点与贡献。

其次,货币需求动机概念的提出巩固了由马歇尔、庇古开创的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的新视角,使得微观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研究方法的主流。

最后,由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货币数量论所为涉及的,因此,将对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的需求分解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对货币数量论传统的完善和发展。

4.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学派在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利率对交易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有影响。

认为利率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是使人们得出持币或持券的单一抉择,预期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的存在,人们的抉择实际上是一个资产组合的比例和结构的选择问题。

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阐述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型:
(1)鲍莫尔模型
首先把利率引入微观主体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的是鲍莫尔和托宾,他们认为人们没有必要让收入中用于日常开支的部分全部以现金保存,可以把其中的大部分暂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到支出时再陆续转换为现金。

按照这种思路,他们提出了鲍莫尔—托宾模型,即“平方根定律”,该定律指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最优货币需求量与转换成本以及交易量之间呈正比,与利率呈反比关系。

因而交易性货币需求最适量为:
其中T为某人月收入,C为每次兑现数额,B为每次买卖证券手续费,I为市场利率。

(2)慧伦模型
该模型指出,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有:非流动性成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
本、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状况等。

(3)托宾模型
该模型是关于多样化资产选择的理论。

投资者可以选择货币(安全性资产)和债券(风险性资产)的不同组合来保有其资产。

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回避者,更愿意持有风险较小预期回报率也较低的资产。

投资者因此要在预期收益率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来作出对资产组合的选择。

4.现代货币数量说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是明确货币需求有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

弗里德曼探讨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时采取了与凯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体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是将货币作为构成财富资产的一种,通过影响人们选择资产的种类来保存财富的因素来研究货币需求,实际上是资产需求理论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应用。

该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三种主要因素:各种形式持有的总财富、货币和其他形式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财富所有者的偏好。

该理论着重看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分析起点,同时,认为货币是受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

该理论认为,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

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但总财富实际上是无法衡量的,只能用永久性收入而不是用不稳定的现期收入来代替。

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主要因素,永久性收入的稳定导致了货币需求的稳定,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这里的利率仅限于债券利率,还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

同时,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都高度稳定。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来分析,分析更复杂更精确。

与凯斯学派相比,该理论与其观点的不同主要在于:认为货币需求比较稳定,从而只要控制好货币供给,经济的稳定增长就有望。

随着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将会对货币需求理论所基于的一些的假定进行修正和改动,以使得其与现实相符。

同时将不断地完善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研究方法哲学、研究侧重点、研究的范围思路及其它方面进行合理的抉择,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将会是多学科多领域交溶的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