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7日武汉市元调金属化学组卷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 B.冰雪融化 C.蜡烛熔化 D.灯泡发光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D.过滤4.下面是一些灭火的事实.其中对灭火的原理分析正确的是()A.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降低木材的着火点B.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灭烛火﹣﹣隔离空气D.用锅盖盖灭油锅内的火﹣﹣降低了油的温度5.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小宇同学将盛有铁屑的量筒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B.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上升C.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D.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溶液中B.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7.某化合物可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现有1.6g该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依次通过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容器.反应前后容器的质量见下表.容器实验前实验后甲(实验前装有浓硫酸)140g 143.6g乙(实验前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80g 184.4g若该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甲、乙容器后均被完全吸收,且不考虑实验中物质的损耗,下列有关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8.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点燃闻气味B 食盐水和水测pH 蒸发结晶C 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加水溶解加入盐酸D 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用磁铁吸引加入稀硫酸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9.碘是人体必须得一种微量元素.碘元素的符号为I,图1是I﹣(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1中x= .(2)碘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2表示的微粒中,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10.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2温度/℃0 40 80溶解度/g Ca(OH)20.187 0.141 0.094Ba(OH)2 1.67 8.22 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211.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除最后一小题外用化学用语作答)(1)小明提出,根据元素种类,他认为不可能是(2)小英提出,根据观察标签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她认为不可能是.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一种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滤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是 .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反思】(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 .1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析出固体M 的质量/g0 0 2.0 4.5 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 (填序号).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 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M 和水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 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 .1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1)生成氢气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 B.冰雪融化 C.蜡烛熔化 D.灯泡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灯泡发光过程中只是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根据元素的组成情况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正确.B、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的氧气、氮气等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但是不存在空气分子.错误.C、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多,其中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正确.D、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念方面的知识,只要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即可正确解答.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D.过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注意事项有:①加热前,擦干试管外壁的水(防止试管炸裂);②开始加热时先预热(防止局部受热而炸裂试管);③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触及灯芯;④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⑤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⑥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管口约三分之一);⑦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本选项中试管底部触及了灯芯且试管中液体太多.故A错误.B.测定溶液的pH,应把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故B正确.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C错误.D.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而图中操作时,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末端没紧靠烧杯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这类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想做好此类题,就必须要弄清这些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要落实好“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下面是一些灭火的事实.其中对灭火的原理分析正确的是()A.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降低木材的着火点B.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灭烛火﹣﹣隔离空气D.用锅盖盖灭油锅内的火﹣﹣降低了油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木材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木材的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故A分析错误;B、为防止火势蔓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来设置隔离带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不被引燃,故B分析正确;C、用扇子扇灭烛火的原理是风带走热量,将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C分析错误;D、通过锅盖盖在锅上而使锅内的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不是降低了油的温度,故D 分析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灭火可采取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撤离可燃物的原理进行灭火.5.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小宇同学将盛有铁屑的量筒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B.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上升C.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D.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铁生锈消耗氧气,能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变小.【解答】解:盛有铁屑的量筒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则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数天后,铁会生锈,氧气被消耗,则量筒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量筒内的液面上升,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生锈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铁生锈的条件结合物理压强的知识进行.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溶液中B.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说法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故说法错误;C、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说法正确;D、C点的pH继续减小,说明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溶质,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7.某化合物可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现有1.6g该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依次通过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容器.反应前后容器的质量见下表.容器实验前实验后甲(实验前装有浓硫酸)140g 143.6g乙(实验前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80g 184.4g若该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甲、乙容器后均被完全吸收,且不考虑实验中物质的损耗,下列有关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该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至于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及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来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根据甲乙容器的质量变化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00%)=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0%)=0.4g,所以二氧化碳碳元素和水氢元素的总质量为:1.2g+0.4g=1.6g,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得出在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求算物质的组成.8.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点燃闻气味B 食盐水和水测pH 蒸发结晶C 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加水溶解加入盐酸D 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用磁铁吸引加入稀硫酸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给出待鉴别物质,同时也给出待选方案进行评价时,可以直接从给定的方案去倒扣对应的性质差异,看性质差异是否明显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当采用点燃的方式时,能够燃烧的是一氧化碳,而不能燃烧的则是二氧化碳,可行;而采用闻气味,由于两者都无味,所以无法区别,但是一氧化碳有毒,不能闻气味,所以不可采用闻气味的方法,故A错误;B、食盐水和水:采用测pH值方法时,两份溶液都是中性的,其pH值均为7,无法区别;而蒸发结晶时,蒸干有固体残余的是食盐水,而无明显痕迹的是水,可以区别,故B错误;C、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加水溶解时,由于氢氧化钠溶解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加水后消失的原物质为氢氧化钠,而无明显变化的是碳酸钙;当加入盐酸时,两者均反映,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所以当滴加盐酸时,能产生气泡的原物质为碳酸钙,无气泡产生现象的原物质是氢氧化钠,故C正确;D、铜粉和氧化铁粉末都不能被磁铁吸引,采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无法鉴别,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铜粉不与硫酸反应,采用加稀硫酸的方法可以鉴别,两种方法不都合理,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二.非选择题9.碘是人体必须得一种微量元素.碘元素的符号为I,图1是I﹣(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1中x= 53 .(2)碘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2表示的微粒中,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E (填字母序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及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X的值;(2)根据元素名称的判断元素的类别,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判断具有相似性质的微粒.【解答】解:(1)由于I﹣是碘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在原子中,核河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X=2+8+18+18+8﹣1=53;(2)碘元素的汉字名称中在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由于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E的最外层是7,所以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故答为:(1)53;(2)非金属,E.【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知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知道相对稳定结构的特点.10.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2温度/℃0 40 80溶解度/g Ca(OH)20.187 0.141 0.094Ba(OH)2 1.67 8.22 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B (填“A”或“B”).(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只举一种)(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加热后趁热过滤.2【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题干中表格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2)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来完成该题的解答;(3)根据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的变化趋势及结晶的方法来解答.【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数据可以知道,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越来越小,所以图中的B 曲线符合这一趋势,故B 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2)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或者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也可以采取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使溶液变为饱和溶液;(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可以采取加热后趁热过滤或者是冷却热饱和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钡晶体,然后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故答案为:(1)B ;(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氢氧化钙、加生石灰等);(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1.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除最后一小题外用化学用语作答)(1)小明提出,根据元素种类,他认为不可能是 NaCl(2)小英提出,根据观察标签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她认为不可能是 NaOH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一种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滤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是 Na 2CO 3 .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 2+Na 2CO 3═BaC O 3↓+2NaCl .产生的气体是 CO 2 .【实验反思】(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无色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常用盐的用途;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残缺的标签中钠元素的右下角有数字2,且含有氧元素,故不可能是氯化钠、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完成(1)(2)两小题;[实验结论]碳酸钠溶液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沉淀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可以据此完成解答;[实验反思]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氯化钠中不含有氧元素,故不可能是氯化钠,故填:NaCl ;(2)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中钠元素的右下角没有数字2,故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的现象,加入一种试剂产生了沉淀,产生的沉淀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该溶液是碳酸钠,加入的物质可以是氯化钡,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填:Na2CO3,BaCl2+Na2CO3═BaCO3↓+2NaCl,CO2;[实验反思]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可以使用盐酸与样品混合,观察有无气体产生来确定物质的成分,故填:取少量无色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特点及物质的性质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标签提供的物质组成特点及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1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0 0 2.0 4.5 8.4析出固体M的质量/g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无法判断(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②③⑥(填序号).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溶液的饱和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65℃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2)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的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和降温三种方式完成.(3)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进过计算、称量、溶解三步,结合此步骤选择相关的仪器.【解答】解:(1)溶液的饱和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温度降到65℃时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否饱和应该是无法判断;故答案为:无法判断.(2)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的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完成,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也可采用降温的方式完成.故答案为:②③⑥;(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三步,称量时要用到天平、取药品的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溶解时用到玻璃棒;故答案为: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点评】此题是溶液相关知识的考查题,解决的关键是对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知识的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2016届武昌区元月调考化学参考答案

2016届武昌区元月调考化学参考答案

2016届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26.(14分)(1)BD(2分)(2)①SO2+2H2O-2e-=SO2-4+4H+(2分)②B(1分)A(1分)2SO2+O2+2H2O=2H2SO4(或2SO2+O2+2H2O=4H++2SO2-4)(2分)(3)①518H+514H2O(2分)②滴定最后一滴酸性KMnO4时溶液呈淡紫色,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③0.975或97.5%(2分)27.(15分)(1)①CO 2(g)+3H2(g) CH3OH(g)+H2O(g)ΔH=-50 kJ/mol(生成符号写“=”也给分)(2分)②a(1分)③33.3%(2分)(2)①0.14(1分)46.3(2分)②充入一定量H2(1分)不是(1分)③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转化率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3)4(1分)c(HCOO-)>c(Na+)>c(H+)>c(OH-)(2分)28.(14分)(1)①有气体生成(2分)②防止沉淀受热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③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没有SO2-4,否则含有SO2-4。

(2分)(2)反应物配比或加料顺序或溶液的pH或反应物浓度等(1分)(3)①漏斗(1分)②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右侧水面比左侧水面高,静置,水面高度差不发生变化,则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③3:2(2分)偏大(2分)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1)12(2分)90(2分)(2)3 6 6 5 6 1 (2分)(3)1.50(2分)(4)SO42-、NH4+、Na+、F-(2分)洗涤、干燥(2分)(5)0(1分)7(2分)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平面三角形(1分) 4s 24p 5(1分) (2)A (1分) (3)碘(或I )(2分) (4)D (2分)(5)sp 3杂化(2分) N 2或CO (2分)(6)CaO 2(2分)2(2分)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2-甲基-1,3-丁二烯(2分)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1分)(2)(2分) 3(1分)(3)DE (2分)(4)nHOCH CH 3CH 2C OHO 微生物OCH CH 3CH 2C OH +(n -1)H 2OOH n (2分)(5)12(2分)(6)消去(1分)nCH 3CH CHCOOCH CH CHCH 3COOCH 3n (2分)。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5.9.8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i 28 K 39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B.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C.沼气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D.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同位素:' B.同系物:CH4、C2H6、C8 H18C.同素异形体:H2、D2、T2D.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以及锥形瓶在使用前需用待装液润洗B.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萃取时,振荡过程中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D.做焰色反应时,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实验4.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 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数目为2N AB.常温常压下,1.6 9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0.8N AC.1 mol/L AI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小于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l mol 0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D.c(H+)/c(OH -)= 1013的溶液:-6.下列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物质,且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这种有机物是A.甲酸甲酯B.丙酸乙酯C.蔗糖D.麦芽糖7.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 )△H>0,测得c( 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三(上)起点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三(上)起点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三(上)起点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B.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C.沼气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D.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考点】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分析】A、煤液化是把固体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B、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C、沼气可以再生;通过人为加工获得的能源为二次能源;D、根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而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和水、二氧化碳进行解答;【解答】解:A、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液化是把固体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B、聚乙烯塑料中已无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 错误;C、沼气可以通过植物秸秆的发酵再生;通过人为加工获得的能源为二次能源,电能是通过燃煤或水能或风能等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C正确;D、根据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判断,蛋白质在人体内酶物质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其中一部分氧化成尿酸、尿素、二氧化碳、水,另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煤的液化、石油的分馏、聚乙烯塑料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同位素:H2O、H2O、H2OB.同系物:CH4、C2H6、C8H18C.同素异形体:H2、D2、T2D.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B.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C.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解答】解:A.H2O、H2O、H2O是分子不是原子,故A错误;B.CH4、C2H6、C8H18都是烷烃,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H2、D2、T2是同种物质,故C错误;D.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胶体等,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定义的积累.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以及锥形瓶在使用前需用待装液润洗B.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萃取时,振荡过程中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D.做焰色反应时,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实验【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导致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B.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C.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进行的;D.铁无焰色反应.【解答】解:A.中和滴定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导致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错误;B.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B错误;C.右手顶住瓶塞,将漏斗倒置过来.以左手控制活栓,将活栓打开先放气一次,故C错误;D.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中和滴定、pH试纸、萃取以及焰色反应的操作,注意操作要点,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4.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 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数目为2N AB.常温常压下,1.6 9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0.8N AC.1 mol/L AI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小于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l mol 0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质量换算物质的量,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硅氧键;B、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C、溶液体积不明确;D、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解答】解:A、60 g石英晶体屋子里的为1mol,结构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4N A,故A 错误;B、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9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0.1mol,而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故0.1mol氧原子含有的0.8mol电子即0.8N A个,故B正确;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铝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D、2 mol NO与l mol 02生成2molNO2,但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故生成的产物的分子小于2N A个,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O42﹣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NO3﹣、Cl﹣、Ba2+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Na+、ClO﹣、Cl﹣、S2﹣D.=1013的溶液:Fe2+、Cl﹣、MnO4﹣、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溶液显酸性;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显碱性;D.=1013的溶液,溶液显酸性.【解答】解: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酸性溶液中Al、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显碱性,ClO﹣、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1013的溶液,溶液显酸性,Fe2+、Cl﹣均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物质,且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这种有机物是()A.甲酸甲酯 B.丙酸乙酯 C.蔗糖 D.麦芽糖【考点】酯的性质;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分析】A.甲酸甲酯水解生成甲酸和甲醇;B.丙酸乙酯水解生成丙酸和乙醇;C.蔗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D.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解答】解:A.甲酸甲酯水解生成甲酸和甲醇,生成了两种有机物,但是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A不选;B.丙酸乙酯水解生成丙酸和乙醇,生成了两种有机物,丙酸和乙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故B不选;C.蔗糖属于双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生成了两种有机物,分子式都是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C选;D.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一种有机物,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熟悉酯、糖类等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 )△H>0,测得c(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5 min内,v(H2)=0.05 mol/(L.min)B.5 min时该反应的K值一定小于12 min时的K值C.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D.5 min时该反应的v正大于11 min时的v逆【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根据图可知,前5min内H2O的浓度由1.00mol/L减小为0.50mol/L,根据v=计算c(H2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B.由图可知,10min时H2O的浓度继续减小,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且10min后反应速率大于前5分钟,则不是升压就是升温,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C.由图可知,10min时H2O的浓度继续减小,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根据B的判断,11 min时的温度高于5min时,根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A.根据图可知,前5min内H2O的浓度由1.00mol/L减小为0.50mol/L,根据v===0.1mol/(L•min),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则v(H2)=0.1mol/(L•min),故A错误;B.由图可知,10min时H2O的浓度继续减小,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是升高温度,所以5 min时该反应的K值一定小于12 min时的K值,故B正确;C.由图可知,10min时H2O的浓度继续减小,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是升高温度,故C错误;D.根据B的判断,11 min时的温度高于5min时,根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5 min 时该反应的v正小于11 min时的v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涉及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本质,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浓度变化判断可能改变的条件.8.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适合由相应的烃经卤代反应制得的是()A.B. C. D.【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A、环己烷中只存在1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此卤代烃可以由环己烷取代得到;B、2,2﹣二甲基丙烷只存在一种H,此有机物可以由2,2﹣二甲基丙烷取代得到;C、2﹣甲基丙烷中存在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一氯代物存在同分异构体;D、2,2,3,3﹣四甲基丁烷中只存在一种环境的H,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可以由环己烷取代制得,故A不选;B、可以由2,2﹣二甲基丙烷取代得到,故B不选;C、2﹣甲基丙烷中存在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一氯代物存在同分异构体,故不适合由相应的烃经卤代反应制得,故C选;D、可以由2,2,3,3﹣四甲基丁烷制得,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制取氯代烃的途径和方法必须满足制取的应副产物最少为好,难度不大.9.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6,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与Y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B.X的简单氢化物在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说明X的非金属性最强C.X和Z形成的原子个数1:1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D.工业生产中,通常用电解Z的熔融氧化物来制取Z的单质【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6、8、8,则W是H元素,X是O元素,Y、Z处于第三周期,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0﹣1﹣6=3,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1、2,又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a元素、Z是Mg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6、8、8,则W是H元素,X是O元素,Y、Z处于第三周期,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0﹣1﹣6=3,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1、2,又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a元素、Z是Mg元素.A.W与Y可以形成NaH,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B.X的简单氢化物在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水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B 错误;C.X和Z形成的原子个数1:1的化合物为MgO,只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D.工业上,通常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10.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FeCl2B.Na2O C.Fe(OH)3D.H2SiO3【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硅和二氧化硅;钠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分析】A.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C.氢氧化亚铁、氧气、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D.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解答】解:A.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由化合反应生成,故A不选;B.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可由化合反应生成,故B不选;C.氢氧化亚铁、氧气、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可由化合反应生成,故C不选;D.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则硅酸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IC13溶液:2Cl﹣+2H2O Cl2↑+H2↑+2OH﹣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2MnO4﹣+3H202+6H+═2Mn2++4O2↑+6H2O C.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Ca2++OH﹣+HCO3﹣═CaCO3↓+H2OD.0.2 mol/L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氢氧化铝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B.得失电子不守恒;C.碳酸氢钠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硫酸钡和硫酸铵.【解答】解: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IC13溶液,离子方程式:2Al3++6Cl﹣+6H2O3Cl2↑+3H2↑+2Al(OH)3,故A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8H2O+5O2↑,故B错误;C.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离子方程式:Ca2++2OH﹣+2HCO3﹣═CaCO3↓+2H2O+CO32﹣,故C错误;D.0.2 mol/L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方程式: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注意问题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选项D为易错选项,题目难度中等.12.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B.b点酸的浓度小于a点酸的浓度C.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弱D.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根据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相同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大,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于盐酸的离子浓度,故II应为醋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利用c点、b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来分析导电性;K w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种类以及浓度大小没有关系;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稀释到相同体积时,醋酸(II)浓度大于盐酸(I)浓度.【解答】解:A、Ⅱ应为醋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故A错误;B、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稀释到相同体积时,醋酸(Ⅱ)浓度大于盐酸(Ⅰ)浓度,故B正确;C、溶液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b点的H+浓度大,导电性强,故C错误;D、K w的大小只取决于温度,a、c温度一样,a点Kw的数值和c点的一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强弱电解质溶液稀释时的浓度变化,注意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13.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Mg作负极,电子流向:Mg一→稀硫酸一→A1B.Al作负极,电极反应式6H2O+6e﹣═6OH﹣+3H2↑C.Cu作负极,电极反应式Cu﹣2e﹣═Cu2+D.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2H++2e═H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根据在硫酸中金属镁比铝活泼是负极,电子不经过溶液;B、根据在氢氧化钠中金属铝比镁活泼是负极,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C、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所以所以负极为铜,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D、铁、铜、氯化钠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解答】解:A、在硫酸中金属镁比铝活泼,失电子的是金属镁,为负极,但电子不经过溶液,故A错误;B、在氢氧化钠中金属铝比镁活泼,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故B错误;C、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所以负极为铜,电极反应式Cu﹣2e﹣═Cu2+,故C正确;D、铁、铜、氯化钠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金属铜为正极,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来回答,难度不大.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新生成的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K sp(AgCl )>K sp(AgI)B 用铂丝蘸取少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K+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氧化铝>铝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发生沉淀的转化;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D.先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可知没有Fe3+,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解答】解:A.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更难溶的AgI沉淀,则K sp(AgCl )>K sp(AgI),故A正确;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不能确定是否含钾离子,故B错误;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铝箔熔化但不滴落,均合理,故C正确;D.先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可知没有Fe3+,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现象、结论均合理,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沉淀转化、离子检验、物质性质等,把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题一第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题~第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5.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1O3、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l)Fe20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Fe(填化学式).(2)KCl04是助氧化剂,其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3)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4)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取56g上述产气药剂,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的体积为16.8L(标准状况),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58%.【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1)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2)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3)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水;(4)根据n=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计算n(NaN3),在根据m=nM计算m(NaN3),进而计算NaN3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Fe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故答案为:Fe;(2)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3)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4)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水蒸汽,剩余的气体为氮气,氮气的物质的量==0.75mol,根据氮元素守恒n(NaN3)==0.5mol,则m(NaN3)=0.5mol×65g/mol=32.5g,故NaN3的质量分数为×100%=58%,故答案为:58%.【点评】本题以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为载体,考查化学键类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等知识,属于拼合型题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6.(10分)(2015秋•武汉校级月考)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如图1所示),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b.(1)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X固体制取NH3,X固体可以是ADA.生石灰B.无水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碱石灰(2)检验三颈瓶集满NH3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蓝色,证明氨气已收满.(3)关闭a,将带有装满水的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紧c口,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引发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C点时喷泉最剧烈.(4)从三颈瓶中用碱式滴定管(填仪器名称)量取20.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0mol/L HC1滴定.用pH计采集数据、电脑绘制滴定曲线如图3所示.(5)据图3计算,当pH=11.0时,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 b近似值,K b 1.8×10﹣5.【考点】氨的制取和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分析】(1)浓氨水易挥发,生石灰、碱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促进氨气的逸出;(2)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导致氨水溶液呈碱性,红色石蕊试液遇碱蓝色;(3)依据喷泉实验原理结合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解答;三颈瓶内气体与外界大气压压强之差越大,其喷泉越剧烈;(4)氨水显碱性,依据滴定管构造选择合适的仪器;(5)依据中和滴定计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b=;pH=11的氨水中c(OH﹣)=0.001mol/L,c(OH﹣)≈c(NH4+)=0.001mol/L,结合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 b.【解答】解:(1)浓氨水易挥发,生石灰、碱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促进氨气的逸出,而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都能够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来制氨气;故答案为:AD;(2)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导致氨水溶液呈碱性,红色石蕊试液遇碱蓝色,故答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蓝色,证明氨气已收满;(3)要形成喷泉实验,应使瓶内外形成负压差,而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氨气溶于水,使瓶内压强降低,形成喷泉;三颈瓶内气体与外界大气压压强之差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C点压强最小、大气压不变,所以大气压和C点压强差最大,则喷泉越剧烈,故答案为: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C;(4)氨水显碱性,量取碱性溶液,应选择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5)设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C×20mL=0.05000mol/L×22.40mL,解得C(NH3.H2O)=0.056mol/L,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b=;pH=11的氨水中c(OH﹣)=0.001mol/L,c(OH﹣)≈c(NH4+)=0.001mol/L,则:Kb===1.8×10﹣5;故答案为:1.8×10﹣5.【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备和喷泉实验的设计、电离常数的计算,明确喷泉实验原理和氨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17.(10分)(2015秋•武汉校级月考)将CO2转化为甲醇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同时又可控制温室气体,原理为:CO2+3H2CH3OH+H2O(1)由图1所示的能量变化,写出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l)+H2O(l)△H=﹣50KJ/mol.(2)一定温度下,若上述制备甲醇的反应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投入1 mol CO2、4mol H2,达到平衡时H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CO2的转化率是80%.(3)现以甲醇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来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实验室利用图2装置模拟该法:①M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②已知电解池溶液里Cr2O72﹣转化为Cr,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4)处理废水时,最后Cr以Cr(OH)3形式除去,当Cr3+沉淀完全,溶液的pH 5.6.(已知Ksp.[Cr(OH)3]=6.4xl0﹣31,lg2=0.3)【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电解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根据图1中能量变化,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O(g)+H2O(l)=CO2(g)+H2(g)△H=﹣41kJ/mol,②CO(g)+2H2(g)=CH3OH(l)△H=﹣(510﹣419)kJ/mol=﹣91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可得:CO2(g)+3H2(g)=CH3OH(l)+H2O(l);(2)假设转化的CO2为xmol,由方程式可知转化的氢气为3xmol,故平衡时CO2为(1﹣x)mol、氢气为(4﹣3x)mol,再根据平衡时H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列方程计算解答;(3)①氢离子由质子交换膜由M电极区移向N电极区,则M为负极、N为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与氢离子;②电解池溶液里Cr2O72﹣转化为Cr3+,左侧Fe电极为阳极,Fe失去电子生成Fe2+,酸性条件Fe2+将Cr2O72﹣还原为Cr3+,自身被氧化为Fe3+,同时生成水;(4)根据Ksp[Cr(OH)3]=c(Cr3+)×c3(OH﹣)=6.4×l0﹣31计算溶液中c(OH﹣),再根据Kw计算溶液中c(H+),溶液pH=﹣lgc(H+).【解答】解:(1)根据图1中能量变化,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O(g)+H2O(l)=CO2(g)+H2(g)△H=﹣41kJ/mol,。

2016年武汉市元调填空实验题化学组卷

2016年武汉市元调填空实验题化学组卷

2016年武汉市元调填空实验题化学组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1.(2015•广东)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2.(2015•老河口市模拟)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2个氧原子;3个钠离子.(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④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⑤若有28gA完全反应,则有14g D生成.3.(2015•大庆模拟)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空:(1)带正电的粒子有;(2)不显电性的粒子有;(3)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大约相等的有;(4)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4.(2015•商丘校级模拟)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1)属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5.(2015•琼海校级模拟)现有如下几种物质:①洁净空气,②液氧,③高锰酸钾,④干冰,⑤自来水,⑥冰水混合物,⑦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二.解答题(共25小题)6.(2016春•桑植县期中)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7.(2015•东营)水和空气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1)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出两条即可).(2)人如果不吃饭,也许还能活上几周,但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电解b.水的蒸发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来检验.8.(2015•天水)(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3)两个二氧化碳分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为.(4)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9.(2015•盘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实验可以得出有关氧气含量的结论是,如果测得的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之一是.(2)图B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3)图C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4)图D实验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2015秋•天水期中)在①氮气、②碳、③铜、④硫、⑤铁、⑥五氧化二磷、⑦水、⑧氯酸钾、⑨液态空气九种物质中(用物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氧化物的是;(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5)属于化合物的是.11.(2015•大庆模拟)(1)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A.绿色B(2)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下列物质:A.氧气B.稀有气体C.冰水共存物D.含碘盐E.洁净的空气F.液氧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写:属于混合物的是.12.(2015•齐齐哈尔)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常加入某些物质,这些物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2)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3)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气体的作用.13.(2015•宜昌)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代号),如果选用如图2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入.(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须要经过计算,量取,搅匀三个步骤.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数字序号).①量筒②药匙③试管④酒精灯⑤滴管⑥玻璃棒.14.(2015•甘南州)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锰是反应的.(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选择(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填装置序号).15.(2015•龙岩)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1)写出A、C装置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填现象).(3)乙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图中的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基础实验后,他还想进行蜡烛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情况的探究,现要较简便地获得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16.(2015•赤峰)赤峰市2014年中考化学实验考察有:Ⅰ、配制60g5%的氯化钠溶液;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Ⅲ、中和反应;Ⅳ、过滤10mL粗食盐水等四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察.(1)甲同学抽签后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①上述仪器中D的名称为,F的名称为.②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填字母编号).③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编号).④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制取的其他常见气体,请你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为.(2)乙同学抽到的考签是Ⅰ,他的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请回答:①图示操作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这一错误操作是(填写字母编号).②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写字母编号).③按照正确的操作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了几滴,这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丙同学抽到的考签是Ⅳ,他在进行实验时,发觉得到的滤液浑浊,于是他将得到的滤液进行了第二次过滤,结果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帮助丙同学分析一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17.(2015•六盘水)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填“能”或“不能”),原因是.(2)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填字母)端口通入.(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填字母)端口通入.(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18.(2015•辽阳)某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所用装置气密性良好).【查阅资料】a、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b、CaCl2溶液呈中性.(1)装置B的作用是.(2)实验中观察到A中持续有大量气泡产生,但较长时间后,经验证D中二氧化碳仍然没有收集满,原因是.(3)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改进并成功完成了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小新同学想将锥形瓶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但小帆同学认为这种做法不正确,应该先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1:溶质为CaCl2;猜想2:溶质为CaCl2和HCl.【反思与应用】为避免污染,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填化学式)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19.(2015•淄博)结合如图1几种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导气管口应处的位置是(选填“a”或“b”),此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要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写字母).(3)若用图2装置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写出气体通过装置的接口顺序(用“a”、“b”、“c”、“d”表示).20.(2015•黔东南州)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盛装溶液,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分;当观察到,说明F中已收满二氧化碳气体.(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用A、D、E、F、G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1.(2015•毕节市)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②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22.(2015•龙岩)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23.(2015•邵东县校级自主招生)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2)B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3)对于C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①红磷要足量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用木炭代替红磷(4)若用D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5)E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写出导致气球变化的化学方程式.24.(2015•大庆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和该同学一起完成相关实验内容.(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且需将该装置作怎样改动,写出该反的文字表达式.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此实验结束时,应先,再;(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图F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氧气口应是(填“a”或“b”),(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填字母标号).25.(2015•大庆模拟)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使杂质来达到净水的目的.(2)再进行过滤液体: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②玻璃棒的作用是,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层滤纸处.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4)最后进行蒸馏: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②所得蒸馏水是(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26.(2015•葫芦岛)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②结合图示分析,该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2)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很高的海水.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从成分的角度考虑,你理解的“海水淡化”是指;实验室有一杯海水,要将其变为纯净的水,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法是.27.(2015•广州)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关于水与过氧化氢(H2O2)的问题:(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个H,个O.(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水通电后分解:;②过氧化氢分解:.(4)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编号).①水、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②过氧化氢溶于水得到的物质仍然属于纯净物③水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④硬水可以使肥皂水产生更多的泡沫.28.(2013•广元模拟)用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2)碳酸氢铵.(3)氢氧根离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29.(2014•临沂)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2个氢原子;(2)氦气;(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4)硝酸铵的阴离子;(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0.(2014•淮安)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石灰石样品12.5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1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武汉市元调填空实验题化学组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小题)1.混合物;C 2H2+H2O C2H4O;化合反应;2.离子;2O;3Na+;①⑤;3.原子核、质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中子;分子、原子;4.①⑥;②③④⑤;③⑤; 5.①⑤;②③④⑥⑦;④⑥;二.解答题(共25小题)6.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且占容积的;20%;氮气难溶于水或氮气不支持燃烧;否;木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7.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不能选气体反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用洗菜水冲马桶等;ac;煮沸;肥皂水;8.氮气;铝;2CO2;;9.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温度达到着火点;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3CO+Fe2O32Fe+3CO2; 10.⑨;⑥⑦;①②④;③⑤;⑥⑦⑧;11.C;D; B; A; BDE;12.;13.2KMnO4K2MnO4+MnO2+O2↑;D或F; a;2H2O22H2O+O2↑;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150;①⑤⑥;14.试管;2KClO32KCl+3O 2↑;催化剂;2H2O22H2O+O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15.酒精灯;长颈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变红;A;2KMnO4K2MnO4+MnO2+O2↑;排水法;16.烧杯;酒精灯;Ⅱ;ABCE;2H2O22H2O+O2↑;分解反应;C; ECADB;不变;滤液高于滤纸边缘;17.有孔塑料袋;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不能;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a;c;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1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二氧化碳与C中的氢氧化钠反应而被吸收;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CaCO3;19.铁架台;分液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 a;B; cdba,或dcba;20.锥形瓶;长颈漏斗;长颈漏斗中有液体滴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红;Ca(OH)2+CO2═H2O+CaCO3;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浓硫酸;G装置中矮的蜡烛熄灭;A、E、F、G;2H2O22H2O+O2↑;2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擦干水分;强;锌、铁;大于;22.氢气;2:第11页(共12页)第12页(共12页)1; 原子(或氧原子、氢原子); 2H 2O 2H 2↑+O 2↑;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23.氢气; 对比; ④; 浓硫酸; 先变大再变小; 2NaOH+CO 2═Na 2CO 3+H 2O ; 24.长颈漏斗; 集气瓶; B ; 过氧化氢水+氧气; A ;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 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熄灭酒精灯; a ; A ; E ; 25.吸附; 沉降; A ,C ,E ,F ; 引流; 三; 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吸附; 防止暴沸; 液体进入冷凝管,使蒸馏水不纯.; 软水; 加入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 26.分解反应; 水分子; 除去氯化钠等杂质; 蒸馏; 27.-1; 2; 2;2H 2O 2H 2↑+O 2↑; 2H 2O 22H 2O+O 2↑; ③; 28.C ; NH 4HCO 3;OH -; 2O 3; CH 4+2O 2CO 2+2H 2O ; 29.2H ; He ; CH 4; NO 3-; Al ;30.4.4;。

武汉市2015-2016学年部分学校元调化学试题(有答案)

武汉市2015-2016学年部分学校元调化学试题(有答案)

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物变质C.冰雪融化D.蔬菜榨汁2.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B.分类回收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属于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其性质相同C.合金都是由不同种金属混合而成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5.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4NO2+X+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硝酸应在避光、低温环境下保存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6.成语“釜底抽薪”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用嘴吹灭蜡烛;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⑤7.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g丙和27g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C.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D.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ρ.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③当丙中无气泡产生,立即读取量筒戊中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④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⑤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非选择题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武汉市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4)防毒面具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的性质.10.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3)若A中x=13,其微粒符号为;若A和B的微粒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其化学式为(用字母表示也可).11.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同一种元素,B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D的一种用途是;(2)若A为无色气体,且实验时可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和收集A和B,则实验时用该装置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方法是.12.用纯净的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2CuO2Cu+CO2↑C+CuO Cu+CO↑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2)本实验能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的证据是,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使实验成功,反应物要研细混匀,而且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填字母)效果较好.选择该质量比的理由是.A.3:20B.1:12(4)你认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13.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现将5.8g生铁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据报道,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2)若该生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计算该样品中铁的含量(精确到0.1%).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D.3、C.4、D.5、A.6、C.7.D.8.B.二、非选择题9.(1)CH4;(2)煮沸;(3)元素(4)吸附性10.(1)小于;(2)7;(3)Al3+;AlCl3(或AB3).11(1)CO2,冶炼金属;(2)2H2O22H2O+O2↑,向上排空气法.12.(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3)B,控制木炭粉的质量,促进二氧化碳的生成.(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3.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Fe+H2SO4 =FeSO4 +H2↑56 2x 0.2gx=5.6g该样品中铁的含量为:=96.6%答:该样品中铁的含量为96.6%.。

2015-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元调调考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

2015-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元调调考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

2015-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5•硚口区一模)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实验前要先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②为了使实验成功,反应物要研细混匀;③为了使实验成功,应适当的提高反应物中碳粉的比例;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⑤停止加热后可以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⑥本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2.(2015•武汉模拟)实验室有一包黑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是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来进行实验探究,有关操作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Ⅰ.取样品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甲和蓝色溶液AⅡ.在蓝色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绿色溶液BⅢ.取少量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后,向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也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过滤,得到固体丙和浅绿色溶液C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验证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②硫酸铜可能显酸性,③固体乙和固体丙的成分相同,④浅绿色溶液中有硫酸铁,⑤操作Ⅲ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⑥还必须补充操作才能证实样品中是否含有木炭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3.(2015•武汉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一中的样品取自于市售的某品牌“暖宝”(一种防寒取暖用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粉和少量氯化钠.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实验时滤纸包要用少量水润湿;②安装气球有助于实验安全;③白磷要足量且熄灭即可打开弹簧夹;④实验后滤纸包中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⑤实验证明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氧化反应才放热;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且其中约含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4.(2015•武汉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号试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超过着火点B.实验一、实验二所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C.⑤、⑥号试管变量是水蒸气D.实验二铁锈蚀也不能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可能5.(2014•武汉校级模拟)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C﹣12 O﹣16)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结束②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③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④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⑤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6.(2014秋•武汉月考)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①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红色B.装置②可验证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一定量二氧化碳C.实验前,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装置①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7.(2016春•惠州校级期中)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A.钢铁生锈 B.食物腐败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用氮气制化肥二.填空题(共1小题)8.(2013•荣成市模拟)“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各题:(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3)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用字母表示)化合反应,发生在装置中;分解反应,发生在装置中;置换反应,发生在装置中;复分解反应,发生在装置三.解答题(共6小题)9.(2015•武汉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①称取a 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 g.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干燥器等.(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用a、b、c表示).(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10.(2015•武汉模拟)氢气能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图示实验来验证水的组成,并得到正确的结果.实验过程如下:Ⅰ.称量装有干燥氧化铜的具支试管D质量为m1,装有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的装置C质量为m2,连接A、B、D装置;Ⅱ.打开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先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再连接好装置C,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Ⅲ.待D中发生反应后,从试管底部向口部来回移动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气体,待试管冷却后关闭弹簧夹;Ⅳ.称量具支试管D与剩余固体质量为m3,装置C的质量为m4.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能够吸收水,且遇水变蓝色;氧化铜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B、C中所装药品足量,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操作Ⅱ中“先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既能保障实验安全,还能起到的作用.(3)操作Ⅲ中“从试管底部向口部来回移动酒精灯”的目的是.(4)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计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的式子:,如果去掉装置B,则该比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2013秋•厦门校级月考)氨气易溶于水,易于浓硫酸反应,不予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氮气和水.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氨气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60g、132.47g,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I.打开K1,关闭K2,通人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Ⅲ.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Ⅳ.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mL.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36g、132.74g.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填“相同”或“不相同”)(2)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Ⅳ读数时,应注意视线.(4)反应生产水的质量为.(5)实验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Ⅰ是;步骤Ⅱ是还原氧化铜;步骤Ⅲ是.12.(2014秋•武汉校级月考)用纯净的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2CuO2Cu+CO2↑C+CuO Cu+CO↑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2)本实验能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的证据是,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使实验成功,反应物要研细混匀,而且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填字母)效果较好.选择该质量比的理由是.A.3:20B.1:12(4)你认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13.(2015•广东模拟)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图中所用的三种仪器的名称、、(可以不按顺序)(2)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小刚同学欲在实验室中以此方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②用氯酸钾制备氧气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强同学欲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然后利用氢气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会发,也不发生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Fe2O3+3H22Fe+3H2O;其中D1、D2、D3为三个浓硫酸洗气瓶)①在装药品之前,检查仪器A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步骤是: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的上部,若发现水中有,且拿开热毛巾后,导气管内,说明装置不漏气.②小强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测算氧化铁样品中含有Fe2O3的质量分数.试验中,在其他操作正常的条件下,若下列情况出现,请你对测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并作出判断(用“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填写下列空白).1若装置中不连接D1,则测算结果将.2实验开始时,小强在没有加热之前就通了一会氢气,则测算结果将.3用A装置制取CO2,如果制取的气体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希望利用D装置除去,应该把浓硫酸溶液换成下列的.A.水B.澄清石灰水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4.(2013秋•武汉校级期末)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若A和D均为单质,B和C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A为黑色固体粉末.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A的化学式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B、D都是氧化物,A和B组成元素相同,C为单质且常温下为气体.A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为;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1.D 2.B 3.D 4.D 5.B 6.C 7.C二.填空题(共1小题)8.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稀盐酸石灰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CO2+H2O═H2CO3G2H2O22H2O+O2↑DZn+H2S04=ZnSO4+H2↑BCaC03+2HCl═Ca Cl2+H2O+CO2↑三.解答题(共6小题)9.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滴入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重新过滤漏斗×100%洗涤沉淀10.Zn+H2SO4═ZnSO4+H2↑减小误差防止水蒸气液化,减小误差[(m4-m2)-(m1-m3)]/(m1-m3)[或(m4-m2-m1+m3)/(m1-m3)]增大11.相同2NH3+3CuO N2+3Cu+3H2O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0.27g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将生成的氮气排入量气管中1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B控制木炭粉的质量,促进二氧化碳的生成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3.水槽集气瓶导管B→D→F2KClO32KCl+3O2↑气泡冒出形成一段水柱偏大不受影响C 14.C2CO+O22CO2H2O2O2CuO+H2Cu+H2O。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3.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白口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7.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8.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10.使100g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80g水B.加入100g5%的KNO3溶液C.降温,析出10gKNO3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g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1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B 铁粉和铜粉硫酸铜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C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铁和铜的混合物稀硫酸氢气的体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铁锈主要成分;(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4)亚铁离子.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15.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用方程式表示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的原因.(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等.(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1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P表示.(2)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4)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g(不含结晶水).(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6)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方法.三、实验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12分)17.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3)配制时应选择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18.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操作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片刻后现象有少量气泡无气泡无气泡Fe>Al,Fe>Cu几分钟后现象有少量气泡有大量气泡无气泡【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操作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现象无明显现象Al>Fe>Cu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人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四、计算题19.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97.0g 96.8g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2)生铁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燃放烟花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刻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具体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解答】解: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可以防止金属生锈.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从而隔绝了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可以防止金属生锈.D、因为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不能有效地防止铁生锈.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白口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白口铁属于铁合金;B、氧化锌是锌的氧化物属纯净物不属合金;C、不锈钢属于铁合金;D、硅钢属于铁合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据此来分析所给选项并完成解答.【解答】解:A、锌可以和硫酸铜反应,能够判断锌比铜活泼;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可以判断银不如铜活泼,故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能达到目的;B、铜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B能达到目的;C、铜不能和盐酸反应,而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铜可以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能达到目的;D、锌和铜都能和硝酸银反应,所以不能判断出锌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分析.B、根据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原溶液不知道还能不能溶解这种溶质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饱和分析.C、根据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D、根据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分析.【解答】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若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A不正确..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原溶液不知道还能不能溶解这种溶质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饱和,故B不正确.C、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基本方法,故C说法正确.D、因为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所以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判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溶解度的概念,要熟练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抓住概念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7.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三者的化学反应式分析即可.它们的化学反应式分别是:H2→H2O的化学反应式是:2H2+O22H2O;CO→CO2的化学反应式是:2CO+O22CO2;Mg→MgO的化学反应式是:2Mg+O22MgO【解答】解:H2→H2O,CO→CO2,Mg→MgO的化学反应式分别是:2H2+O22H2O;2CO+O22CO2;2Mg+O22MgO.A、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都是两种物质生产另一种物质,都是化合反应,故正确;B、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三者都不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错误;C、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三者都是与氧单质反应实现的,故正确;D、在2H2+O22H2O中,反应前单质氢和氧的化合价都是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2CO+O22CO2中氧元素反应前化合价是0,反应后变成﹣2价;2Mg+O22MgO中,反应前单质镁和氧的化合价是0,反应后镁元素变成+2价,氧元素变成﹣2价.也就是说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相关问题,需要同学们熟悉化学反应式,以及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定义.8.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去作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这二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氢>铜.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为①Fe+CuSO4═FeSO4+Cu;②Fe+H2SO4═FeSO4+H2↑,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A、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生成FeSO4,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SO4,故滤液中一定不含Cu2+,故A不正确;B、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铁反应会生成氢气,因此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故B不正确;C、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置换出铜,因此过滤所得固体是Fe和Cu;所以滤出的固体是混合物,故C不正确;D、该过程发生反应为①Fe+CuSO4═FeSO4+Cu;且一个铁原子(56)置换出一个铜原子(64);只发生该反应则溶液质量会减小,②Fe+H2SO4═Fe SO4+H2↑,且一个铁原子(56)置换出一个氢气分子(2);只发生该反应则溶液质量会增大,故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除去杂质,注意在除杂时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是不能燃烧的,所以难以通过此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故A方法不正确;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钾能够溶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方法来将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除去,故B方法正确;C、铜不和盐酸反应但是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通过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来除去铜粉中的锌粉,故C方法正确;D、高温煅烧可以使碳酸钙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逸出,剩余的固体为氧化钙,故D方正确.故选A.【点评】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所选择的试剂应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主要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在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使100g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80g水B.加入100g5%的KNO3溶液C.降温,析出10gKNO3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变稀可以使用加水稀释的方法,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也可以加入质量分数比10%小的溶液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20%=(100g+x)×10%,解得x=100g,设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的质量为y,则有:100g×20%+5%y=(100g+y)×10%,解得y=200gA、加入水的质量是100g,不是80g,故A错误;B、加入200g5%的KNO3溶液,不是100g,故B错误;C、降温,析出晶体,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会减小,故C错误;D、加入100g水,溶液变为200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溶解度为一定温度下,100g水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结合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溶液变化流程中的条件,判断物质的溶解及所得溶液的状态或组成;由资料中物质A的溶解度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答】解:A、根据A物质在30℃的溶解度为41.4g、60℃的溶解度为55.2g,可判断41.4g物质A在25℃时不能完全溶解而在60℃时可以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B、溶液③为60℃时100g水溶解41.1g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9.3%;溶液⑤为50℃时100g水溶解50.4gA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5%;故B不正确;C、综合A、B项分析可知:溶液②⑤为饱和溶液;60℃A的溶解度为55.2g,溶液④为60℃时100g 水溶解50.4g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根据20℃A的溶解度为37.2g可判断,25℃时37.2gA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A、B、C项分析,溶液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⑤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状态时,要明确溶解度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1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B 铁粉和铜粉硫酸铜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C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铁和铜的混合物稀硫酸氢气的体积A.A B.B C.C D.D【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结合图象完成本题.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导致硫酸铜的质量会减小,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杂质,碳酸钙被消耗减少,则杂质的含量会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A错误;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出现硫酸铜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故B错误;C、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不断被消耗,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少,而杂质的质量不变,则杂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故C正确;D、向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氢气,但是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图象表示的意义,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再进行推测.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铁锈主要成分Fe2O3;(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4)亚铁离子Fe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符号为:Ag;(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故答案为:(1)Al;(2)Fe2O3;(3)Ag;(4)Fe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Cl2>Br2>I2>S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元月调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转变中,不属于化学转变的是()A.蜡烛燃烧B.食物变质C.铁锅生锈 D.雕刻印章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紧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分子老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转变中不可分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份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搜集C.验满D.回收Mn02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转变,有如下说法: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②用香皂水可辨别硬水和软水;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⑤NH4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括关系.如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m 化合物化合物物理变化分解反应n 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燃烧Q 单质氧化物缓慢氧化化合反应A.A B.B C.C D.D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④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⑤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7.有关物质之间的部份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搜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①和⑤都能够通过化合反映实现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映8.将必然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反映.反映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映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映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映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可能是该反映的催化剂二、非选择题9.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咱们的生活更美好.(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常利用过滤的方式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10.成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请按照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图一中,直接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用语,下同);直接由离子组成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阴离子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二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映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当X为不同数值时,图四可能表示的是原子,也可能表示的是离子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紧密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以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必然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2)转化②的化学反映方程式为(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可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窗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讨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柴炭,探讨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刻,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2)通过步骤(填序号),能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是.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窗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l)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进程.(2)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映时刻存在必然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转变中,不属于化学转变的是()A.蜡烛燃烧 B.食物变质 C.铁锅生锈 D.雕刻印章【考点】化学转变和物理转变的判别.【专题】物质的转变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转变叫化学转变,没有新物质生成的转变叫物理转变.化学转变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转变和化学转变的依据是:是不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转变,故A错;B、食物变质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转变,故B错;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份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转变,故C错;D、雕刻印章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转变和化学转变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不是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此刻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紧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分子老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转变中不可分【考点】分子的概念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按照紧缩气体时,分子之间距离发生转变考虑;B、按照组成物质的大体微粒考虑;C、按照分子的特点考虑;D、按照在化学转变中分子分成原子考虑.【解答】解:A、紧缩气体时,分子之间距离发生转变,分子大小不变,故A错;B、组成物质的大体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B错;C、分子的特点: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距离,故C正确;D、在化学转变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从头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特点,原子和分子的区别.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份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搜集C.验满D.回收Mn02【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过滤的原理、方式及其应用.【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查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第一了解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搜集氧气,是在常温下的反映.B、按照氧气的搜集方式进行分析;C、按照氧气的验满方式进行分析;D、按照二氧化锰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映,该装置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搜集,装置错误;C、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装置错误;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装置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要求咱们不但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还要了解各类仪器的作用.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转变,有如下说法: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②用香皂水可辨别硬水和软水;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⑤NH4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按照碳单质、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混合物的概念、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和化合价的计算判断即可.【解答】解: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相同,错误;②用香皂水可辨别硬水和软水,正确;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正确;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错误;⑤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3)+(+5)=+2价,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多个知识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解题的重点是能够对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括关系.如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m 化合物化合物物理变化分解反应n 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燃烧Q 单质氧化物缓慢氧化化合反应A.A B.B C.C D.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合反映及其应用;氧化反映;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物理转变和化学转变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转变;燃烧不包括化合反映,有些化合反映常温下能发生.【解答】解:A、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m、n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物理转变和化学转变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转变;故选项正确;D、燃烧不包括化合反映,有些化合反映常温下能发生,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理转变和化学转变的区分等,要增强记忆有关的等大体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此刻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④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⑤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考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水的沸腾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转变;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转变,结合两种转变的区别、电解水的现象、结论来分析解答.【解答】解: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转变,而水的沸腾属于物理转变,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错误;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③水的沸腾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而电解水的进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错误;④将燃着的木条别离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是氢气,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是氧气,故正确;⑤b管中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转变与化学转变的区别、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映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有关物质之间的部份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搜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①和⑤都能够通过化合反映实现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映【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映类型的判定.【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按照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能够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能够进行人工降雨,也能够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增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能够做气体肥料.化合反映的特点是多变一.【解答】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A、实验室制取和搜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正确;B、①和⑤都能够通过化合反映实现,正确;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正确;D、③不属于化合反映,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和转化,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还要掌握彼此之间的反映规律和反映的条件.并注意按照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物质的组成,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8.将必然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反映.反映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映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映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映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可能是该反映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映中,参加反映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映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映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映后甲质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映物;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映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丙是反映物,故反映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映.【解答】解:A、反映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正确;B、参加反映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24g﹣8g):(32g﹣4g)=4:7,错误;C、参加反映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8:20=2:5,正确;D、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大体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转变进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觅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非选择题9.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咱们的生活更美好.(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常利用过滤的方式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过滤的原理、方式及其应用;空气的成份及各成份的体积分数.【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分析】(1)按照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2)按照燃烧的条件分析;(3)按照过滤的操作分析即可.【解答】解:(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常利用过滤的方式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1)CO2(或二氧化碳)(2)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漏斗、玻璃棒【点评】熟悉常常利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大体操作,提高实验的能力,即可顺利解答本类题.10.成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请按照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图一中,直接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是H2(填化学用语,下同);直接由离子组成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图二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映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当X为不同数值时,图四可能表示的是原子,也可能表示的是离子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紧密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用意与离子结构示用意.【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按照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气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铁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组成的物质.(2)A、按照原子结构示用意的特点: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大于4,易患到最外层电子形成阴离子解答;B、按照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解答;C、按照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D、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解答.【解答】解:(1)氢气是由氢气子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组成的物质,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2)A、按照原子结构示用意的特点: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故正确;B、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错误;C、当X为1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X为8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正确;D、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错误.答案:(1)H2;Na+Cl﹣;(2)A 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组成,完成此题,能够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用意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以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必然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H2O2(2)转化②的化学反映方程式为2H2O2H2↑+O2↑(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可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组成不同.【考点】物质的辨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查验、辨别与推断.【分析】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甲能生成乙和丙,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丁被以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丁是氢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甲能生成乙和丙,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丁被以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丁是氢气.(1)甲的化学式为H2O2.(2)转化②,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可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答案为:(1)H2O2;(2)2H2O2H2↑+O2↑;(3)氧气能供给呼吸;(4)分子的组成不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冲破口(冲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映特征等),取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窗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讨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柴炭,探讨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刻,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2)通过步骤Ⅲ、Ⅳ(填序号),能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尾气处置装置.【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科学探讨.【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通过步骤Ⅲ、Ⅳ能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装置C中发生的反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映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尾气处置装置.【解答】解:(1)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故答案为: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或其他合理答案)(2)通过步骤Ⅲ、Ⅳ能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Ⅲ、Ⅳ;(3)装置C中发生的反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映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尾气处置装置;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置装置;【点评】实验探讨题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式和进程的探讨,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讨等.本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分析,取得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讨.同窗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本考点主要出此刻实验题中.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窗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l)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进程.(2)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映时刻存在必然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考点】按照化学反映方程式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按照反映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搜集能够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解:设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KCl+3O2↑,。

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化学元调复习-第1至9题

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化学元调复习-第1至9题

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化学元调复习-第1至9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敦煌市校级模拟)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馏水2.(2014秋•江岸区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③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熏黑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A.2个B.3个C.4个D.5个3.(2012秋•武昌区期中)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的化学式为NO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4.(2012秋•城固县校级期中)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5.(2014•赤峰)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自然沉淀 B.砂层过滤 C.活性炭吸附D.杀菌消毒6.(2012秋•武昌区期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B.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7.(2014•广元模拟)某气体物质3.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4.4g同时生成1.8gH2O.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8.(2014秋•武昌区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M N P Q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3.6 4.8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13 12.6 10.8A.上述化学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生成的Q和P的质量之比为2:3C.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D.第二次测得M的质量为169.(2012秋•蔡甸区校级月考)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2CO2+4H2O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③6.4g R燃烧还生成了7.2g H2O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若6.4g R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则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填空题(共19小题)10.(2014•北京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2)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序号).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变化中“”和“”的质量比为.11.(2014秋•北京校级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每个A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和C属于氧化物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12.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同种元素的有,属于稳定结构的有.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化学式为.13.(2015秋•黔西南州校级月考)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快速分解放出D,固体E在D 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F物质也能在D中燃烧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G.(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B;C;D;E;F;G;(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①E在D中燃烧()②F在D中燃烧()③铁丝在D中燃烧()(3)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填“催化剂”或“氧化剂”)14.(2014秋•南充校级月考)从H、O、N、K、Mn、Fe、Ca、S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1)2个硝酸根离子;(2)1个氢分子;(3)亚铁离子;(4)+2价的钙元素;(5)实验室用一种液体制取氧气:;(6)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学反应:;(7)用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制取氧气:;(8)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反应:.15.(2015•大庆模拟)小刚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一种紫褐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请你帮其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每种元素的化合价:B:F:.(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4)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理由是:.16.(2015•南宁)(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氩元素;②氯酸钾中的阳离子;③氯化铝;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17.(2015•黔西南州)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硫酸根离子;(2)2个镁原子;(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4)3个氮分子;(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18.(2015•枣庄模拟)写出下列式子中特殊要求部分的含义.(1)10Ag中“10”表示;(2)4CO2中“4”表示;(3)SO3中“3”表示;(4)Al3+中“3+”表示;(5)中“+3”表示.19.(2015•响水县一模)请完成下列空格:(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①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②五氧化二磷的磷元素化合价③硝酸铵的阳离子④铅制品表面的氧化膜⑤氩气(2)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若A表示的是某阴离子,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序号)a.8b.10c.11d.12②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③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④若A中x=9,则A所表示的微粒符号是.20.(2015•新泰市模拟)请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2)2个硫酸根离子;(3)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化合物;(4)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氮肥.21.(2006•益阳)如图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份为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PO3F,已知氟为﹣1价),实验表明牙膏中含氟达到0.10~0.16%时,防龋齿的效果好.(1)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该牙膏氟的质量分数为防止龋齿的效果.22.请默写化合价口诀及原子团符号及其化合价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铵根、.23.(2012春•台州校级月考)医药上用的阿司匹林的组成里含有4.5%的氢,35.5%的氧,60%的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 x H8O y,则x=,Y=.24.(2015•广东模拟)如图为“XX”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答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种元素组成.(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25.(2015•齐齐哈尔模拟)如图为某补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维生素种类较多,除维生素D外,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C等,其中人们最熟悉的是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请完成下列填空:(1)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的病症是;(2)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g.26.(2014秋•广州校级期中)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牛奶含钙丰富而又易吸收,且牛奶和钙的比例适中,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一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1)包装标签中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质量至少要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g.(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于牛奶,则一个人至少要喝盒牛奶.(3)求20g羟基磷酸钙中含钙元素多少克?(写计算过程,保留整数)27.(2014•邻水县模拟)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5(PO4)3(OH))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02.牛奶含钙丰富又易被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羟基磷酸钙由元素组成(填符号),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2)若成人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要喝盒这种牛奶.28.(2014秋•淮北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味c.应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过滤操作达到.实验室完全这一操作所需的仪器是.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洞G.托盘天平H.蒸发皿②玻璃棒的作用是,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层滤纸处.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2)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水的用途广泛,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个实例:.三.解答题(共2小题)29.(2012•扬州模拟)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3)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mL,a=100mL,则b=mL.(4)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A、装置气密性不好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在240℃左右)30.(2012秋•武汉校级月考)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步骤操作Ⅰ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Ⅱ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Ⅲ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Ⅳ…Ⅴ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1)步骤Ⅱ中,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2)步骤Ⅲ中,装置B的作用是.(3)步骤Ⅳ的操作是、,观察现象.(4)步骤Ⅴ产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5年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复习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小题)1.C 2.B 3.C 4.C 5.D 6.B 7.CD 8.C 9.D二.填空题(共19小题)10.水①Fe2(SO4)3AII、III4:7 11.氯化钠BAB51:3ad12.②⑤⑥①④④⑤①③④Cl21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碳硫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催化剂14.2NO3-H2Fe2+2H2O22H2O+O2↑3Fe+2O2Fe3O42KMnO4K2MnO4+MnO2+O2↑S+O2SO21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烧杯、漏斗、玻璃棒②反应不需要加热(污染小,节省药品)16.ArK+AlCl32P2O5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17.2SO42-2Mg2O33N2Ca 18.10个银原子4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一个铝离子还三个单位正电荷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9.Si2O5NH4+Al2O3Ara7氯化镁F-20.N22SO42-H2SNH4HCO321.+50.1036%好22.OH-1价NO3-1价SO4-2价CO3-2价NH4+1价23.94 24.三40%0.6g25.坏血病9:1:121.25 26.10040.2752 27.Ca、P、O、H39.8%2 28.ACEF引流三滤纸破损肥皂水煮沸洗菜的水用来浇花三.解答题(共2小题)29.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先往下再往上180防止白磷燃烧时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逸出B 30.没有与支持燃烧的氧气接触防止澄清石灰水直接倒吸入平行玻璃管,使之炸裂打开分液漏斗旋塞b通入氧气一段时间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H2O22H2O+O2↑。

20152016年武汉市元调化学实验题练习

20152016年武汉市元调化学实验题练习

2019年-2019年武汉市元调化学实验探究题练习一.填空题(共17小题)1.(2019秋•武汉期中)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1)马强用KMnO4制取O2,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2)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制取和收集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属于反应.(3)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和收集装置是.2.(2019秋•武汉期中)如图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通入,空气从导管口排出.若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应从导通入,空气从管口排出.如要检验是否已收集满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若装置中储存了氧气,现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端通入.3.(2019•莘县一模)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均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和现象是.4.(2019•金平区模拟)实验室常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G ,H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明同学想把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4)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5.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现象是,结论是,实验中进入的水大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实验中进入的水小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6.(2019秋•武汉期中)甲乙小组按图1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现象.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附着有黑色固体【提出问题】同学们查阅教材实验,得知无色液滴是水,但黑色固体是什么呢?【猜想】同学们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其依据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甲组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燃烧,,b中溶液变浑浊.乙组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实验验证】利用图2所示装置,甲、乙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及结论】(1)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实验操作顺序应是(填字母序号).A.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B.将试管b移走(2)b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由此可推断猜想正确,理由是.【反思】(1)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可知:蜡烛+氧气(足量)→二氧化碳+水;蜡烛+氧气(少量)→一氧化碳+水;…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2)甲、乙小组最终证明了蜡烛中一定含有(填字母序号).A.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B.碳和氧两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7.(2019•武汉校级模拟)氨气易溶于水,易于浓硫酸反应,不予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氨气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60g、132.47g,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I.打开K1,关闭K2,通人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Ⅲ.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Ⅳ.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mL.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36g、132.74g.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及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填“相同”或“不相同”)(2)步骤Ⅳ读数时,应注意视线.(3)反应生产水的质量为.(4)实验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Ⅰ是;步骤Ⅱ是还原氧化铜;步骤Ⅲ是.(5)请根据该实验数据列计算式,证明氨气中不含氧元素.相关计算式为.8.(2019•丹徒区模拟)下图是一些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上述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③.(2)若实验室以KMnO4为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O2,应选择(填写编号)装置进行组装.(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填写编号).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4)为了更好地制取CO2气体,有同学将B装置改进为F装置.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5)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处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是否具有F装置的工作原理(填“是”或“不”),理由是.9.(2019•遂平县二模)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有关性质完成下表(填字母):气体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甲固体+液体常温不及水反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乙固体+固体加热能及水反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10.(2019秋•于都县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及“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D.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先用倾倒法,后用滴加.11.(2019•蜀山区三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2)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质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过滤、洗涤、干燥.若用图2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进入(填接口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写装置代号).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12.(2019秋•高安市校级期中)水的用途广泛,实验室常常需要用到水.请分析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1)制取蒸馏水时,烧杯内水的作用是;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量筒里水的作用是;实验过程中发现测定结果明显小于,可能原因是.(4)电解水实验中a管中生成的气体是,该实验结论是.(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方面能观察到气体是否集满,另一方面可以.13.(2019秋•顺义区期末)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水进行研究.(1)将天然水倒入图A所示的蒸发皿中,观察到蒸发皿底部有一道一道的“水痕”,这说明天然水是(填物质类别).(2)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3)向图C的烧杯中倒入蒸馏水,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生石灰的这一性质,除制取熟石灰外,还可以.(4)利用D图可以研究水分子的构成,及试管1连接的是电源的极,要推测水分子的构成,仅需下列条件中(填数字序号)就可以达到目的.①两级生成气体的体积比②氢分子的构成③氧分子的构成④气体体积比及分子个数比的关系⑤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14.(2019•昌乐县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4)在D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及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某同学进行了E图所示实验,推测该实验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15.(2019•澄海区模拟)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是分解H2O2中MnO2作用的探究.步骤①的作用是;步骤③反应结束后向试管中再加入5%H2O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再把试管液体蒸干,全部取出称量,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5g.(2)实验二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其中能发生燃烧的是(填“a“、”b“或”c),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的可能原因是(选填序号).A.温度低于着火点 B.氧气消耗完 C.白磷消耗完.16.(2019秋•云梦县校级月考)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在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及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1)【问题】氧化铝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2)【猜想】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4)【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5)【讨论及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17.(2019•大庆模拟)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这一现象说明 B烧杯的作用是.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同时还可以说明.二.解答题(共13小题)18.(2019秋•武汉期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如果要除去空气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最佳的试剂是A、铁丝B、红磷C、木炭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如果将红磷换为蜡烛,有的学生认为可行,有的学生认为不可行,请发表的你的观点.我认为,理由.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大多数镁会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也有一部分镁会及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黄色固体),如果将红磷换成镁条,用上述装置来测定空气中的含量,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填>、<或=)五分之一.19.(2019•东莞市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甲中编号仪器名称:a ,b ;在实验时,若发现酒精灯里有足够的酒精,却不能点燃,其可能原因是.(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C和D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4)图乙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20.(2019秋•武汉期中)根据图实验回答问题.(1)A实验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活塞最后停在刻度约为(填整数)的位置上.(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管中产生气体的名称是.(3)C实验中,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浓氨水具有的物理性质是.2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及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取 5 只 250mL 集气瓶,向 5 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 25mL、50mL、75mL、100mL、125mL 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 1、2、3、4、5;②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 1~5 号瓶中的水排去;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 1~5 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集气瓶标号1234528.9%44.7%52.6%60.5%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 21%计)(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及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22.(2019秋•武昌区校级期中)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仪器.(1)仪器⑤的名称是.(2)若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制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试剂为氯酸钾),还需添加的仪器是.(3)若仅限选用上述仪器,自选试剂制取1000mL氧气,则组装该气体发生装置选用的仪器是(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019•佛山)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及完成下面的问题.(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用Na2CO3及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2)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及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选图(填序号)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NH3应采用的方法是.收集有毒气体SO2时,常采用③收集装置,气体应从(填字母)端通入.(4)实验操作:用KMnO4制取O2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固定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5)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24.(2019•武汉)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证明了二氧化碳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I.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7g,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为112.3g,连接A、B、D装置;II.从从长颈漏斗中加入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III.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IV.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质量为50.1g,装置C的质量为114.5g.已知: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B、C中所装药品是足量的能够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2)酒精灯的作用是;(3)为减少误差,步骤III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列示并计算计算结果);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25.(2019秋•洪山区期中)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2)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回答问题:①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②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26.(2019秋•渠县校级期中)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50mL的具支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铜粉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具支试管,通过导管及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30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30mL刻度处,则说明;(2)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30mL的刻度线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粉,会看到试管内,等到具支试管冷却后观察,活塞前沿约停在mL的刻度线上.(3)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4)具支试管上固定小气球的作用.(5)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6)若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2l%,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加热时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粉量太少④加入铜粉量太多.27.(2019秋•桐城市校级月考)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反应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由此可以推测它具有的性质是(至少写一点).(3)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具支试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4)查阅资料得知“铜+氧气氧化铜”.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2两种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①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你认为(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②用合适的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充分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mL15mL9mL?根据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以下是乙同学对自己实验结果的分析,其中解释不合理的是(填序号).A.可能是使用的铜粉量过量B.可能是没有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装置内氧气没有充分反应C.可能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D.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28.(2019秋•武汉校级月考)根据如图1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2)注射器H可用于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口处.②将注射器H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③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H的活塞,观察到,表示装置B 的气密性良好.(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字母序号),甲烷气体可选择E装置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由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4)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H代替长颈漏斗,优点是.29.(2019•无锡一模)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a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较纯氧气的装置为(填装置编号).(3)用B、C装置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化学方程式为.(4)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改进后的优点是(填序号);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30.(2019秋•蔡甸区校级月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燃烧等相关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生石灰适量、白磷过量、注射器中的水均足量.实验步骤及部分现象记录如下表.实验步骤操作现象步骤Ⅰ点燃燃烧匙中的小蜡烛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燃着的小蜡烛很快就熄灭了.步骤Ⅱ打开弹簧夹,由注射器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夹紧弹簧夹.白磷燃烧.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01月07日武汉市元调金属化学组卷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2015•淮安)某化学小组对铁的冶炼、铁的锈蚀与防护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
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①实验中食盐的作用是.
②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
③生产、生活中铁制品的常见防锈方法有(举一例).
2.(2015•绥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模拟炼铁:
(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2)a管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装置(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
(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g.
二.解答题(共9小题)
3.(2015•包头)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
对滤液A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猜想:
①Mg(NO3)2、AgNO3、Cu(NO3)2
②Mg(NO3)2、Cu(NO3)2
③Mg(NO3)2、AgNO3
④只有Mg(NO3)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
4.(2015•遵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
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
5.(2015•枣庄)老师在课堂上做钠的性质实验,先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再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
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反应后产生一种气体,经检验其密度最小且具有可燃性.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物理性质(答出一条即可);
(2)解释任一处划线现象的原因;
(3)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该反应产生的气体,收集方法为;
(4)反应完毕,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5)反应完毕,向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现提供固体NaOH、CO2、乙醇和必需
请设计一个“看得见”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
6.(2014•昭通)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2)为防止铁制品锈蚀,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使铁制品与隔绝.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
是.
(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
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7.(2014•青岛)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取少量该残液样品,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黄铜片(铜锌合金),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和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请你参与实验探究:
(2)若要验证B试管得到的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可以采用的物理方法是;可以采用的化学方法是向滤液中加入(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观察现象.
8.(2015•衡阳)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试管里的澄淸石灰
水.
(3)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
(5)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9.(2015•沈阳)某化学小组初步设计了“收集不同体积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
方案二:如图2所示
请写出该气体与炭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三:如图3所示
(提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气体应由(填“a”或“b”)通入.
(3)写出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
①;
②.
10.(2015•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
(1)该兴趣小组将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观
察,(填装置序号)装置中出现了明显的锈迹.
他们的结论: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甲同学提出了疑问: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没有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吗?请设计实验为甲同学释疑.,观察并记录现象即可证明.
【探究二】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
乙同学说: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这种说法对吗?同学广泛查阅资料.
资料一: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加速铁的生锈.
资料二: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3)将上述A装置中的蒸馏水改为下列液体中的,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a、硫酸钠溶液b、无水乙醇C、蔗糖溶液
(4)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镀锌铁
b、镀锡铁
(5)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
a、银粉
b、铜粉
c、镁粉
【交流与思考】
(6)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1.(2015•永州)“潇湘”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快速生锈进行了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
②用锥形瓶收集一瓶氧气,塞上胶塞.在烧杯中倒入少量滴有红墨水的水(水不要加太多,没过导管末端即可).
③打开胶塞,向锥形瓶中快速加入4mL饱和食盐水、2g铁系脱氧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塞上胶塞,捏住乳胶管,轻轻摇晃锥形瓶,使悬浊液均匀挂在锥形瓶内壁上.
④将导管放入烧杯中.1分钟后,观察到导管中红色液柱高度超过25mm,锥形瓶内壁呈红褐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组装好仪器后,立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查资料得知,步骤④中红褐色固体为Fe(OH)3,它由生成的Fe(OH)2与氧气、水反应而来,写出生成红褐色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判断与评价,你认为不太合理的是.A.实验中用红墨水是便于观察B.实验用氧气代替空气,毫无意义
C.实验用铁钉代替系脱氧剂,实验效果会更好D.加入饱和食盐水可加快铁生锈的速度.
2016年01月07日金属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Fe2O3+3CO2Fe+3CO2;加快了
铁粉的锈蚀速率;铁锈蚀有氧气参与;在铁制品表面喷漆;2.先通一会儿CO;
3CO+Fe2O32Fe+3CO2; CO2+2NaOH=Na2CO3+H2O;能;8;
二.解答题(共9小题)
3.③;镁先与硝酸银反应;取固体加入盐酸;镁、铜和银;4.放热;
Mg+2HCl=MgCl2+H2↑;温度;CuSO4+Fe=FeSO4+Cu;B; 5.质地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向下排空气法;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将氢氧化钠溶于乙醇制成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而后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看到溶液中有白色晶体(碳酸钠)析出,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6.C;氧气和水;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气泡;Fe+CuSO4=FeSO4+Cu;
FeSO4; Fe>R>Cu>Ag;7.银、铜和锌;硝酸锌;硝酸铜;观察溶液的颜色;NaOH;8.铁架台;导管;由红色逐渐变黑;变浑浊;
Fe2O3+3CO2Fe+3CO2;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9.Fe2O3+3CO2Fe+3CO2;一氧化碳没有完全参与反应,有剩余;CO2+C2CO;CaCO3+2HCl═CaCl2+H2O+CO2↑; b;除
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观察导管口的气泡来判断是否得到了混合气体;10.A;
氧气和水蒸气;将A装置中的氧气换作氮气或二氧化碳;a;b;c;刷油漆;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Fe(OH)2+2H2O+O2=4Fe(OH)3;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