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3.3-2.3.4配套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3-2014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013-2014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限时训练
解 已知 α⊥γ,β⊥γ,α∩β=l. 求证:l⊥γ. 法一 在 γ 内取一点 P,作 PA 垂直 α 与 γ 的交线于 A,PB 垂 直 β 与 γ 的交线于 B,则 PA⊥α,PB⊥β. ∵l=α∩β,∴l⊥PA,l⊥PB. 又 PA∩PB=P,且 PA⊂γ,PB⊂γ, ∴l⊥γ.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限时训练
3.线、面垂直的转换关系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转换关系如下:
当证明垂直关系时,要灵活地应用垂直之间的转换关系.当运 用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一般需作辅助线,基本作法是过其 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交线的垂线,这样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 垂直或线线垂直.
课前探究学习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限时训练
要证的是平面 ADC1⊥平面 A1ACC1,错解中把它作为 了条件.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限时训练
[正解] 如图,取 AC1 中点 E,连接 DE,取 A1C1 中点 F,连接 EF、FB1, 1 则 EF 綉2A1A. 又∵D 为 B1B 中点, 1 ∴B1D 綉2A1A.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限时训练
规律方法
线面垂直的性质也是得到线线平行的一个方法,在
有线面垂直的条件下,要得平行线,就应考虑线面垂直的性质 定理.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限时训练
【变式 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 是 AB 上一点,N 是 A1C 的中点,MN⊥平面 A1DC. 求证:(1)MN∥AD1; (2)M 是 AB 的中点 .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高中数学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2)证明:①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 所以AD1⊥A1D. 又因为CD⊥平面ADD1A1,AD1⊂平面ADD1A1, 所以CD⊥AD1.因为A1D∩CD=D, 所以AD1⊥平面A1DC. 又因为MN⊥平面A1DC, 所以MN∥AD1.
②M是AB的中点.
证明:②设 AD1∩A1D=O,连接 ON,在△A1DC 中, A1O=OD,A1N= NC.
(2)若平面AEF交SD于点G.求证:AG⊥SD.
证明:(2)因为SA⊥平面AC,所以SA⊥DC, 又AD⊥DC,SA∩AD=A, 所以DC⊥平面SAD. 所以DC⊥AG. 又由(1)有SC⊥平面AEF,AG⊂平面AEF, 所以SC⊥AG, 又DC∩SC=C, 所以AG⊥平面SDC,所以AG⊥SD.
规范解答:(1)如图所示,连接BD. 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 且∠DAB=60°,所以△ABD是正三角形,…………………2分 因为G是AD的中点,所以BG⊥AD.…………………………3分 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G⊥平面PAD.……………6分
(2)求证:AD⊥PB.
4.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平面ABC上
的射影H必在直线
上.
答案:AB
5.设α ,β 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 及β 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
“①m⊥n;②α ⊥β ;③n⊥β ;④m⊥α ”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
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规范解答:(2)连接PG. 因为△PAD为正三角形,G为AD的中点, 所以PG⊥AD.…………………………………7分 由(1)知BG⊥AD, 而PG∩BG=G, PG⊂平面PBG, BG⊂平面PBG. 所以AD⊥平面PBG.…………………………10分 又因为PB⊂平面PBG, 所以AD⊥PB.……………………………………12分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课件(39张)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课件(39张)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要点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图形语言: (3)符号语言:a⊥α,b⊥α⇒a∥b.
要点 2 直线 l 与平面 α 垂直,则 l 垂直于 α 内的任意一条 直线
要点 3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 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探究 2 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 ①定义,②判定定理,③判定定理的推论,④平行公理的传 递性,⑤本题结论.
思考题 2 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棱长为 a,
(1)截面 AB1D1 和截面 C1BD 的位置关系如何?并证明; (2)求 C 点到截面 BDC1 的距离; (3)截面 AB1D1 和截面 C1BD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1)平行,(可证明两截面都与直线 A1C 垂直) (2) 33a(可用等积法)
又 PD∩CD=D,∴AE⊥平面 PCD. ② 由①,②可知 AE∥MN.
题型二 证明面面平行
例 2 和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已知:直线 l⊥平面 α,直线 l⊥平面 β. 求证:α∥β.
【证明】 假设 α 与 β 不平行,则 α 与 β 相交,设 α∩β=m.
设 l∩α=A,l∩β=B,如图. 在 m 上取一点 D,则 l 和 D 确定一个平面 γ. 连接 BD、AD,则 AD⊂γ,AD⊂α,BD⊂γ,BD⊂β. ∵l⊥α,l⊥β,∴l⊥AD,l⊥BD. 这与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相 矛盾, ∴α∥β.
【证明】 (1)连接 BD.∵四边形 ABCD 为菱形,且∠DAB =60°,
∴BG⊥AD. ∵平面 PAD⊥平面 ABCD,BD⊂平面 ABCD,平面 PAD∩ 平面 ABCD=AD. ∴BG⊥平面 PAD.

【随堂优化训练】2014年高中数学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配套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

【随堂优化训练】2014年高中数学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配套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
求量.
解:(1)由所给数据,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关系是近似直线 上升,为此对数据处理如下表: 年份-2010 -4 -2 0 0 2 19 4 29
需求量-257 -21 -11 对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得
1 n 1 n x =n xi =0, y =n yi =3.2. i 1 i 1 ^= b
8 i 1 8 i
70 102 7140 4900
80 108 8640 6400
x2 i
1600 2500 3600
i
x y
^= x =45, y =85,b
8x y
x
i 1
2 i
^=- ^ x ≈55 8 x ≈0.667,a y -b
2
所以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为^ y=0.667x+55.
(3)回归直线方程: 定义: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 线性相关关系 ,这 附近,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 回归直线 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
对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样本数据: (x1, y1), (x2, y2), „, ^x+a ^,其中 (xn,yn),设其回归方程为^ y =b n n xi- x yi- y xiyi-n x y i=1 i=1 ^= = , b n n 2 2 2 x - n x x - x i i i=1 i= 1 ^= y -b ^x. a
i 1 n
叫做最小二乘法.
【问题探究】
回归直线方程的预测值^ y与实际值 y 为什么会产生误差?
答案:(1)回归直线方程中的截距与斜率都是通过样本估计 出来的,存在随机误差. ^x+a ^+e=^ (2)实际上,y=b y+e,这里的 e 是随机变量,而

人教A版高中必修二试题3.3.1配套练习(含答案).doc

人教A版高中必修二试题3.3.1配套练习(含答案).doc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一、基础过关1.两直线2x-y+k=0和4x-2y+1=0的位置关系为() A.垂直B.平行C.重合D.平行或重合2.经过直线2x-y+4=0与x-y+5=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x-2y=0的直线的方程是() A.2x+y-8=0 B.2x-y-8=0C.2x+y+8=0 D.2x-y+8=03.直线ax+2y+8=0,4x+3y=10和2x-y=10相交于一点,则a的值为() A.1 B.-1 C.2 D.-24.两条直线l1:2x+3y-m=0与l2:x-my+12=0的交点在y轴上,那么m的值为() A.-24 B.6 C.±6 D.以上答案均不对5.若集合{(x,y)|x+y-2=0且x-2y+4=0}{(x,y)|y=3x+b},则b=________. 6.已知直线l过直线l1:3x-5y-10=0和l2:x+y+1=0的交点,且平行于l3:x+2y-5=0,则直线l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7.判断下列各题中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1)l1:2x+y+3=0,l2:x-2y-1=0;(2)l1:x+y+2=0,l2:2x+2y+3=0;(3)l1:x-y+1=0,l2:2x-2y+2=0.8.求经过两直线2x+y-8=0与x-2y+1=0的交点,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在x轴上截距的两倍的直线l的方程.二、能力提升9.若两条直线2x-my+4=0和2mx+3y-6=0的交点位于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32,2 B .(0,2) C.⎝⎛⎭⎫-32,0D.⎣⎡⎦⎤-32,2 10.直线l 与两直线y =1和x -y -7=0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为M (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32B.23C .-32D .-2311.当a 取不同实数时,直线(2+a )x +(a -1)y +3a =0恒过一个定点,这个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12.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1=0,∠A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若点B 的坐标为(1,2),求点A 和点C 的坐标.三、探究与拓展13.一束平行光线从原点O (0,0)出发,经过直线l :8x +6y =25反射后通过点P (-4,3),求反射光线与直线l 的交点坐标.答案1.D 2.A 3.B 4.C 5.26.8x +16y +21=07.解 (1)21≠1-2,所以方程组有唯一解,两直线相交,交点坐标为(-1,-1).(2)12=12≠23,所以方程组没有解,两直线平行. (3)12=-1-2=12,方程组有无数个解,两直线重合. 8.解 (1)2x +y -8=0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4和8,符合题意. (2)当l 的方程不是2x +y -8=0时, 设l :(x -2y +1)+λ(2x +y -8)=0, 即(1+2λ)x +(λ-2)y +(1-8λ)=0. 据题意,1+2λ≠0,λ-2≠0.令x =0,得y =-1-8λλ-2;令y =0,得x =-1-8λ1+2λ.∴-1-8λλ-2=2·⎝ ⎛⎭⎪⎫-1-8λ1+2λ 解之得λ=18,此时y =23x .即2x -3y =0.∴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8=0或2x -3y =0. 9.A 10.D 11.(-1,-2)12.解 如图所示,由已知,A 应是BC 边上的高线所在直线与∠A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交点.由⎩⎪⎨⎪⎧ x -2y +1=0y =0,得⎩⎪⎨⎪⎧y =0x =-1,故A (-1,0).又∠A 的角平分线为x 轴, 故k AC =-k AB =-1,∴AC 所在直线方程为y =-(x +1),又k BC =-2,∴BC 所在直线方程为y -2=-2(x -1), 由⎩⎪⎨⎪⎧ y =-(x +1)y -2=-2(x -1),得⎩⎪⎨⎪⎧x =5y =-6, 故C 点坐标为(5,-6).13.解 设原点关于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a ,b ),由直线OA 与l 垂直和线段AO 的中点在l 上得 ⎩⎨⎧b a ·⎝⎛⎭⎫-43=-18×a 2+6×b2=25,解得⎩⎪⎨⎪⎧a =4b =3,∴A 的坐标为(4,3).∵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A (4,3),又由反射光线过P (-4,3),两点纵坐标相等,故反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 =3.由方程组⎩⎪⎨⎪⎧y =38x +6y =25,解得⎩⎪⎨⎪⎧x =78y =3,∴反射光线与直线l 的交点坐标为⎝⎛⎭⎫78,3.。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2.4配套课件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2.4配套课件
二是用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须判断一个平面内有两条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相交直线都和另一个平面平行. 问题 2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
平面有什么位置关系? 答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
面平行. 问题 3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 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2.4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小结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问题,往往涉及面面平行的
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解题时,要准确地 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灵活地运用相关定理来解决问题,注意三 种平行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例2 如图所示,平面 α∥平面 β,点 A∈α,
2.2.4
C∈α,点 B∈β,D∈β,点 E、F 分别在线 段 AB、 CD 上, 且 AE∶EB=CF∶FD.求证: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EF∥β,EF∥α. 证明 ①当 AB, CD 在同一平面内时, 由 α∥β, α∩平面 ABDC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什么关系?如何证明它们的关系?
答 两条交线平行.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已知 如图,平面 α,β,γ 满足 α∥β,α∩γ=a,β∩γ=b.
求证 a∥b. 证明 ∵α∩γ=a,β∩γ=b, ∴a⊂α,b⊂β. 又∵α∥β,∴a,b 没有公共点, 又∵a,b 同在平面 γ 内, ∴a∥b. 小结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
探究点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2.2.4
例 1 求证: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已知 如图,α∥β,AB∥CD,且 A∈αபைடு நூலகம் C∈α,B∈β,D∈β.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3章 3.2.3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3章 3.2.3 课时作业(含答案)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课时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2.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之间的关系.1.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其中A ,B ________________)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 2.比较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填空)形式 方程 局限 各常数的 几何意义点斜式 不能表示k 不存在的直线 (x 0,y 0)是直线上一定点,k 是斜率 斜截式 不能表示k 不存在的直线 k 是斜率,b 是y 轴上的截距 两点式 x 1≠x 2,y 1≠y 2 (x 1,y 1)、(x 2,y 2)是直线上两个定点截距式 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及过原点的直线 a 是x 轴上的非零截距,b 是y 轴上的非零截距一般式 无当B ≠0时,-A B 是斜率,-C B 是y 轴上的截距一、选择题1.若方程Ax +By +C =0表示直线,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为( )A .A ≠0B .B ≠0C .A ·B ≠0D .A 2+B 2≠02.直线(2m 2-5m +2)x -(m 2-4)y +5m =0的倾斜角为45°,则m 的值为( )A .-2B .2C .-3D .33.直线x +2ay -1=0与(a -1)x +ay +1=0平行,则a 的值为( )A .32B .32或0 C .0 D .-2或04.直线l 过点(-1,2)且与直线2x -3y +4=0垂直,则l 的方程是( )A .3x +2y -1=0B .3x +2y +7=0C .2x -3y +5=0D .2x -3y +8=05.直线l 1:ax -y +b =0,l 2:bx -y +a =0(a ≠0,b ≠0,a ≠b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形大致是( )6.直线ax +by +c =0 (ab ≠0)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a ,b ,c 满足( )A .a =bB .|a |=|b |且c ≠0C .a =b 且c ≠0D .a =b 或c =0二、填空题7.直线x +2y +6=0化为斜截式为________,化为截距式为________.8.已知方程(2m 2+m -3)x +(m 2-m )y -4m +1=0表示直线,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9.已知A (0,1),点B 在直线l 1:x +y =0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直线AB 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写出直线的方程,并化为一般式方程: (1)斜率为3,且经过点A (5,3);(2)过点B (-3,0),且垂直于x 轴;(3)斜率为4,在y 轴上的截距为-2;(4)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平行于x 轴;(5)经过C (-1,5),D (2,-1)两点;(6)在x 轴,y 轴上截距分别是-3,-1.11.已知直线l 1:(m +3)x +y -3m +4=0,l 2:7x +(5-m )y -8=0,问当m 为何值时,直线l 1与l 2平行.能力提升12.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点(0,2)与点(4,0)重合,且点(7,3)与点(m ,n )重合,则m +n 的值为( )A .8B .345C .4D .11 13.已知直线l :5ax -5y -a +3=0.(1)求证:不论a 为何值,直线l 总经过第一象限;(2)为使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求a 的取值范围.1.在求解直线的方程时,要由问题的条件、结论,灵活地选用公式,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捷.2.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是直线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要掌握好各种形式的适用范围和它们之间的互化,如把一般式Ax +By +C =0化为截距式有两种方法:一是令x =0,y =0,求得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B 和在x 轴上的截距A ;二是移常项,得Ax +By =-C ,两边除以-C (C ≠0),再整理即可.3.根据两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方法:①若一个斜率为零,另一个不存在则垂直.若两个都存在斜率,化成斜截式后则k 1k 2=-1.②一般地,设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l 1⊥l 2⇔A 1A 2+B 1B 2=0,第二种方法可避免讨论,减小失误.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答案知识梳理1.Ax +By +C =0 不同时为02.y -y 0=k(x -x 0) y =kx +by -y 1y 2-y 1=x -x 1x 2-x 1x a +y b=1 Ax +By +C =0 作业设计1.D2.D [由已知得m 2-4≠0,且2m 2-5m +2m 2-4=1, 解得:m =3或m =2(舍去).]3.A4.A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为-32,因此直线l 的方程为y -2=-32(x +1), 即3x +2y -1=0.]5.C [将l 1与l 2的方程化为斜截式得:y =ax +b ,y =bx +a ,根据斜率和截距的符号可得C .]6.D [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可分为两种情形:(1)截距等于0,此时只要c =0即可;(2)截距不等于0,此时c ≠0,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c a 、-c b.若相等,则有-c a =-c b,即a =b . 综合(1)(2)可知,若ax +by +c =0 (ab ≠0)表示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a =b 或c =0.]7.y =-12x -3 x -6+y -3=1 8.m ∈R 且m ≠1解析 由题意知,2m 2+m -3与m 2-m 不能同时为0,由2m 2+m -3≠0得m ≠1且m ≠-32; 由m 2-m ≠0,得m ≠0且m ≠1,故m ≠1.9.x -y +1=0解析 AB ⊥l 1时,AB 最短,所以AB 斜率为k =1,方程为y -1=x ,即x -y +1=0.10.解 (1)由点斜式方程得y -3=3(x -5),即3x -y +3-53=0.(2)x =-3,即x +3=0.(3)y =4x -2,即4x -y -2=0.(4)y =3,即y -3=0.(5)由两点式方程得y -5-1-5=x -(-1)2-(-1), 即2x +y -3=0. (6)由截距式方程得x -3+y -1=1,即x +3y +3=0. 11.解 当m =5时,l 1:8x +y -11=0,l 2:7x -8=0.显然l 1与l 2不平行,同理,当m =-3时,l 1与l 2也不平行.当m ≠5且m ≠-3时,l 1∥l 2⇔⎩⎨⎧-(m +3)=7m -53m -4≠85-m ,∴m =-2.∴m 为-2时,直线l 1与l 2平行.12.B [点(0,2)与点(4,0)关于直线y -1=2(x -2)对称,则点(7,3)与点(m ,n )也关于直线y -1=2(x -2)对称,则⎩⎪⎨⎪⎧ n +32-1=2⎝⎛⎭⎫m +72-2n -3m -7=-12,解得⎩⎨⎧ m =35n =315,故m +n =345.] 13. (1)证明 将直线l 的方程整理为y -35=a (x -15),∴l 的斜率为a , 且过定点A (15,35). 而点A (15,35)在第一象限,故l 过第一象限. ∴不论a 为何值,直线l 总经过第一象限.(2)解 直线OA 的斜率为k =35-015-0=3. ∵l 不经过第二象限,∴a ≥3.。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训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训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训练集锦目录:数学2(必修)数学2(必修)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基础训练A组] 数学2(必修)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综合训练B 组] 数学2(必修)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提高训练C 组] 数学2(必修)第二章:点直线平面[ 基础训练A组] 数学2(必修)第二章:点直线平面[ 综合训练B 组] 数学2(必修)第二章:点直线平面[ 提高训练C 组] 数学2(必修)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基础训练A组] 数学2(必修)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综合训练B 组] 数学2(必修)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提高训练C 组] 数学2(必修)第四章:圆和方程[ 基础训练A组] 数学2(必修)第四章:圆和方程[ 综合训练 B 组] 数学 2(必修)第四章:圆和方程 [ 提高训练 C 组]33 3 ( 数 学 2 必 修 ) 第 一 章 空 间 几 何 体[ 基础训练 A 组] 一、选择题1 . 有 一 个 几 何 体 的 三 视 图 如 下 图 所 示 , 这 个 几 何 体 应 是 一 个 ()A . 棱 台B . 棱 锥C . 棱 柱 D. 都 不 对主 视 图左 视 图俯 视 图2 . 棱 长 都 是 1 的 三 棱 锥 的 表 面 积 为 ()A .B .2 C .3 D.43 . 长 方 体 的 一 个 顶 点 上 三 条 棱 长 分 别 是 3,4 ,5 , 且 它 的 8 个 顶 点 都 在同 一 球 面 上 , 则 这 个 球 的 表 面 积 是 ( )A . 2 5B . 5 0C . 1 2 5D . 都 不 对4 . 正 方 体 的 内 切 球 和 外 接 球 的 半 径 之 比 为 ()A .: 1 B . : 2C . 2 :D . 35 . 在 △ A B C 中 , AB 2 , B C 1 . 5 , AB C1 2 0 ,若 使 绕 直 线 B C 旋 转 一 周 ,则 所 形 成 的 几 何 体 的 体 积 是 ( )9 7 5 3 A .B .C .D.22226 . 底 面 是 菱 形 的 棱 柱 其 侧 棱 垂 直 于 底 面 , 且 侧 棱 长 为 5 , 它 的 对 角 线 的 长分 别 是 9 和 1 5 , 则 这 个 棱 柱 的 侧 面 积 是 ( ) A . 1 3 0B . 1 4 0C . 1 5 0D . 1 6 0二、填空题1 . 一 个 棱 柱 至 少 有 _____ 个 面 , 面 数 最 少 的 一 个 棱 锥 有 ________个 顶 点 ,顶 点 最 少 的 一 个 棱 台 有________条 侧 棱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一课一练全册汇编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一课一练全册汇编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一课一练》全册汇编含答案《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课一练1《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课一练2《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一练1《1.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一课一练2《1.3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一课一练2《1.3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一课一练1《2.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一课一练2《2.1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课一练1《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1《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2《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3《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4《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1《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2《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3《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4《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一练1《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一练2《3.2 直线的方程》一课一练1《3.2 直线的方程》一课一练2《3.2 直线的方程》一课一练3《3.2 直线的方程》一课一练4《3.2 直线的方程》一课一练5《3.2 直线的方程》一课一练6《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一课一练1《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一课一练2《4.1 圆的方程》一课一练1《4.1 圆的方程》一课一练2《4.1 圆的方程》一课一练3《4.1 圆的方程》一课一练4《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一练1《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一练2《4.3 空间直角坐标系》一课一练1《4.3 空间直角坐标系》一课一练2新课标高一数学同步测试(1)—1.1空间几何体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1.直线绕一条与其有一个交点但不垂直的固定直线转动可以形成 ( ) A .平面 B .曲面 C .直线 D .锥面 2.一个多边形沿不平行于矩形所在平面的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可以形成 ( ) A .棱锥 B .棱柱 C .平面 D .长方体 3.有关平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如平面α…B .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C .平面是有边界的面D .平面是无限延展的4.下面的图形可以构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5.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直径为a 的半圆面,那么此圆锥的轴截面是 (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D .其他等腰三角形 6.A 、B 为球面上相异两点,则通过A 、B 两点可作球的大圆有 ( ) A .一个 B .无穷多个 C .零个 D .一个或无穷多个 7.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最多可能有 ( ) A .1 B .2 C .3 D .4 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由五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只能是四棱锥 B .棱锥的高线可能在几何体之外 C .仅有一组对面平行的六面体是棱台 D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9.长方体三条棱长分别是AA ′=1,AB=2,AD=4,则从A 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 ′的最短矩离是( )A .5B .7C .29D .3710.已知集合A={正方体},B={长方体},C={正四棱柱},D={直四棱柱},E={棱柱},F={直平行六面体},则 ( ) A .E F D C B A ⊂⊂⊂⊂⊂ B .A C B F D E ⊂⊂⊂⊂⊂ C .C A B D F E ⊂⊂⊂⊂⊂ D .它们之间不都存在包含关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11.线段AB长为5cm,在水平面上向右平移4cm后记为CD,将CD沿铅垂线方向向下移动3cm后记为C′D′,再将C′D′沿水平方向向左移4cm记为A′B′,依次连结构成长方体ABCD—A′B′C′D′.①该长方体的高为;②平面A′B′C′D′与面CD D′C′间的距离为;③A到面BC C′B′的距离为 .12.已知,ABCD为等腰梯形,两底边为AB,CD且AB>CD,绕AB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中是由、、的几何体构成的组合体.13.下面是一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给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如果A在多面体的底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②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边看是面B,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③如果从左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1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C=3,AA1=5,则一只小虫从A点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C1点的最短距离是.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6分)15.(12分)根据图中所给的图形制成几何体后,哪些点重合在一起.16.(12分)若一个几何体有两个面平行,且其余各面均为梯形,则它一定是棱台,此命题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7.(12分)正四棱台上,下底面边长为a,b,侧棱长为c,求它的高和斜高.18.(12分)把一个圆锥截成圆台,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的比是1∶4,母线长10cm.求:圆锥的母长.19.(14分)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h,斜高SM=n,求经过SO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A1B1C1的面积.20.(14分)有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现在沿DE、DF及EF把△ADE 、△CDF 和△BEF 折起,使A 、B 、C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 问:①依据题意制作这个几何体;②这个几何体有几个面构成,每个面的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 ③若正方形边长为a ,则每个面的三角形面积为多少.参考答案(一)一、DBCCA DDBAB二、11.①3CM ②4CM ③5CM ; 12.圆锥、圆台、圆锥; 13.①F ②C ③A ; 14.52.三、15.解:J 与N ,A 、M 与D ,H 与E ,G 与F ,B 与C.16.解:未必是棱台,因为它们的侧棱延长后不一定交于一点,如图,用一个平行于楔形底面的平面去截楔形,截得的几何体虽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是梯形,但它不是棱台,所以看一个几何体是否棱台,不仅要看是否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是否梯形,还要看其侧棱延长后是否交于一点. 小结:棱台的定义,除了用它作判定之外,至少还有三项用途: ①为保证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可以先画棱锥再画棱台;②如果解棱台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将它还原为棱锥去看,因为它是由棱锥截来的;③可以利用两底是相似多边形进行有关推算.17.分析:棱台的有关计算都包含在三个直角梯形B E BE E E O O B B O O ''''''和,及两个直角三角形OBE 和E B O '''∆中,而直角梯形常需割成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对其进行求解,所以要熟悉两底面的外接圆半径(B O OB '',)内切圆半径(E O OE '',)的差,特别是正三、正四、正六棱台.略解:hOO B F h EE B G ='=''='=',2222)(222)(21)(21)(22a b c a b c h a b BG a b BF --=--=∴-=-='=--=--h c b a c b a 222214124()()18.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 ,圆台上、下底半径为r R ,.l l rR l l l cm -=∴-=∴=101014403()答:圆锥的母线长为403cm. 19.解:设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在RT △SOM 中SO=h ,SM=n ,所以OM=22l n -,又MO=63a ,即a =2236l n -,)(3343222l n a s ABC-==∴∆,截面面积为)(34322l n -. 20.解:①略.②这个几何体由四个面构成,即面DEF 、面DFP 、面DEP 、面EFP .由平几知识可知DE =DF ,∠DPE =∠EPF =∠DPF =90°,所以△DEF 为等腰三角形,△DFP 、△EFP 、△DEP 为直角三角形. ③由②可知,DE =DF =5a ,EF=2a ,所以,S△DEF=23a 2。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配套练习21份12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配套练习21份125页

目录人教A版配套练习:1.1.1 算法的概念.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1.2 第1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1.2 第2课时条件结构.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1.2 第3课时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2.2 条件语句.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2.3 循环语句.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1.3 算法案例.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2.1.1 简单随机抽样.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2.1.2 系统抽样.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2.1.3 分层抽样.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2.3.1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3.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doc 人教A版配套练习: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3.1.2 概率的意义.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3.2.1 古典概型.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3.2.2 随机数的产生.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3.3.1 几何概型.doc人教A版配套练习:3.3.2 均匀随机数的产生.doc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一、基础达标1.下列可以看成算法的是( )A .学习数学时,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并记好笔记,课下先复习再做作业,之后做适当的练习题 B .今天餐厅的饭真好吃 C .这道数学题难做D .方程2x 2-x +1=0无实数根 答案 A解析 A 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步骤,所以是算法. 2.下列所给问题中,不可以设计一个算法求解的是 ( )A .二分法求方程x 2-3=0的近似解B .解方程组⎩⎨⎧x +y +5=0x -y +3=0C .求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D .判断函数y =x 2在R 上的单调性 答案 D解析 A 、B 、C 选项中的问题都可以设计算法解决,D 选项中的问题由于x 在R 上取值无穷尽,所以不能设计一个算法求解. 3.下列各式中T 的值不能用算法求解的是 ( )A .T =12+22+32+42+…+1002B .T =12+13+14+15+…+150C .T =1+2+3+4+5+…D .T =1-2+3-4+5-6+…+99-100 答案 C解析 根据算法的有限性知C 不能用算法求解.4.小明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煮面条吃,有下面几道工序:①洗锅盛水2分钟;②洗菜6分钟;③准备面条及佐料2分钟;④用锅把水烧开10分钟;⑤煮面条3分钟.以上各道工序,除了④之外,一次只能进行一道工序.小明要将面条煮好,最少要用的分钟数为() A.13 B.14 C.15 D.23答案 C解析①洗锅盛水2分钟、④用锅把水烧开10分钟(同时②洗菜6分钟、③准备面条及佐料2分钟)、⑤煮面条3分钟,共为15分钟.5.已知A(x1,y1),B(x2,y2),求直线AB的斜率的一个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x1、y1、x2、y2的值.第二步计算Δx=x2-x1,Δy=y2-y1第三步若Δx=0,则输出斜率不存在,否则(Δx≠0),k=__①__.第四步输出斜率k.则①处应填________.答案Δy Δx6.给出下列算法:第一步,输入x的值.第二步,当x>4时,计算y=x+2;否则执行下一步.第三步,计算y=4-x.第四步,输出y.当输入x=0时,输出y=________.答案 2解析0<4,执行第三步,y=4-0=2.7.已知某梯形的底边长AB=a,CD=b,高为h,写出一个求这个梯形面积S 的算法.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梯形的底边长a和b,以及高h.第二步,计算a+b的值.第三步,计算(a+b)×h的值.第四步,计算S =(a +b )×h2的值.第五步,输出结果S . 二、能力提升8.对于算法:第一步,输入n .第二步,判断n 是否等于2,若n =2,则n 满足条件;若n >2,则执行第三步.第三步,依次从2到(n -1)检验能不能被n 整除,若不能被n 整除,则执行第四步;若能整除n ,则结束算法. 第四步,输出n . 满足条件的n 是 ( )A .质数B .奇数C .偶数D .约数答案 A解析 此题首先要理解质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叫质数.2是最小的质数,这个算法通过对2到(n -1)一一验证,看是否有其他约数,来判断其是否为质数.9.下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若x ≤1,则y =2x -1,否则y =x 2+3. 第三步:输出y .(1)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2)当输入的x 值为________时,输入值与输出值相等. 答案 (1)求分段函数y =⎩⎨⎧2x -1(x ≤1)x 2+3(x >1)的函数值(2)110.请说出下面算法要解决的问题________. 第一步,输入三个数,并分别用a 、b 、c 表示;第二步,比较a 与b 的大小,如果a <b ,则交换a 与b 的值; 第三步,比较a 与c 的大小,如果a <c ,则交换a 与c 的值; 第四步,比较b 与c 的大小,如果b <c ,则交换b 与c 的值; 第五步,输出a 、b 、c .答案 输入三个数a ,b ,c ,并按从大到小顺序输出 解析 第一步是给a 、b 、c 赋值. 第二步运行后a >b . 第三步运行后a >c .第四步运行后b >c ,∴a >b >c .第五步运行后,显示a 、b 、c 的值,且从大到小排列. 11.写出方程x 2-4x -12=0的一个算法. 解 法一 第一步,移项,得x 2-4x =12.① 第二步,①式两边同加4并配方,得(x -2)2=16. ② 第三步,②式两边开方,得x -2=±4.③第四步,解③得x =6或x =-2. 法二 第一步,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得(x -6)(x +2)=0.① 第二步,由①得x -6=0或x +2=0.②第三步,解②得x =6或x =-2.法三 第一步,计算方程的判别式Δ=42+4×12>0. 第二步,将a =1,b =-4,c =-12代入求根公式 x =-b ±b 2-4ac 2a ,得x 1=6,x 2=-2.三、探究与创新12.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各若干只,数腿共100条,数头共30只,试设计一个算法,求出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解 第一步,设有x 只鸡,y 只兔,列方程组 ⎩⎨⎧x +y =30,2x +4y =100.①②第二步,②÷2+①×(-1),得y =20. 第三步,把y =20代入x =30-y ,得x =10.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x =10,y =20.第五步,输出结果,鸡10只,兔20只.13.写出求1×2×3×4×5×6的一个算法.解第一步,计算1×2,得到2.第二步,将第一步的运算结果2乘3,得到6.第三步,将第二步的运算结果6乘4,得到24.第四步,将第三步的运算结果24乘5,得到120.第五步,将第四步的运算结果120乘6,得到720.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第1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一、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程序框图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直观、形象,容易理解;②程序框图能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图胜万言;③在程序框图中,起止框是任何流程不可少的;④输入和输出框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D2.对终端框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框图是B.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框图是C.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框图是D.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框图是答案 C3.在程序框图中,算法中间要处理数据或计算,可分别写在不同的()A .处理框内B .判断框内C .输入、输出框内D .终端框内答案 A解析 由处理框的意义可知,对变量进行赋值,执行计算语句,处理数据,结果的传送等都可以放在处理框内,所以选A.4.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意义是( )A .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面积B .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C .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外接圆面积D .以3,4,5为弦的圆面积 答案 B解析 由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 =a +b -c2,故选B. 5.下面程序框图输出的S 表示________.答案 半径为5的圆的面积6.下面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答案6 6解析由题意P=5+6+72=9,S=9×4×3×2=6 6.7.已知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周长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算法如下:第一步,令r=10.第二步,计算C=2πr,第三步,输出C.程序框图如图:二、能力提升8.给出如图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2,则①处的执行框内应填的是()A.x=2 B.b=2C.x=1 D.a=5答案 C解析因结果是b=2,∴2=a-3,即a=5.当2x+3=5时,得x=1.9.写出如下程序框图的运行结果.S=________.若R=8,则a=________.答案 2.5 410.根据下面的程序框图所表示的算法,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 2解析该算法的第1步分别将X,Y,Z赋于1,2,3三个数,第2步使X取Y的值,即X取值变成2,第3步使Y取X的值,即Y的值也是2,第4步让Z取Y的值,即Z取值也是2,从而第5步输出时,Z的值是2.11.已知函数y=2x+3,设计一个算法,若给出函数图象上任一点的横坐标x(由键盘输入),求该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横坐标的值x.第二步,计算y=2x+3.第三步,计算d=x2+y2.第四步,输出d.程序框图如图:三、探究与创新1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根据该图和下列各小题的条件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2)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求输出的f(x)的值.(3)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求输入的x的值.解(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二次函数f(x)=-x2+mx的函数值的问题.(2)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即f(0)=f(4).因为f(0)=0,f(4)=-16+4m,所以-16+4m=0,所以m=4.所以f(x)=-x2+4x.因为f(3)=-32+4×3=3,所以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输出的f(x)的值为3.(3)因为f(x)=-x2+4x=-(x-2)2+4,当x=2时,f(x)max=4,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的值应为2.13.有关专家建议,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3%左右,这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利无害.所谓通货膨胀率为3%,指的是每年消费品的价格增长率为3%.在这种情况下,某种品牌的钢琴2004年的价格是10 000元,请用程序框图描述这种钢琴今后四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并输出四年后的价格.解用P表示钢琴的价格,则有:2005年P=10 000×(1+3%)=10 300;2006年P=10 300×(1+3%)=10 609;2007年P=10 609×(1+3%)=10 927.27;2008年P=10 927.27×(1+3%)≈11 255.09;因此,价格的变化情况表为: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钢琴的价10 00010 30010 60910 927.2711 255.09格P/元程序框图如图:第2课时条件结构1.下列算法中,含有条件结构的是() A.求两个数的积B.求点到直线的距离C.解一元二次方程D.已知梯形两底和高求面积答案 C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当判别式Δ<0时,方程无解,当Δ≥0时,方程有解,由于分情况,故用到条件结构.2.下列关于条件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条件结构的出口有两个,但在执行时,只有一个出口是有效的B.条件结构的判断条件要写在判断框内C.双选择条件结构有两个出口,单选择条件结构只有一个出口D.条件结构根据条件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分支执行答案 C解析C中单选择条件结构中的出口有两个,故C错.3.若输入-5,按图中所示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A .-5B .0C .-1D .1答案 D解析 因x =-5,不满足x >0,所以在第一个判断框中执行“否”,在第2个判断框中,由于-5<0,执行“是”,所以得y =1. 4.求下列函数的函数值的算法中需要用到条件结构的是( )A .f (x )=x 2-1B .f (x )=2x +1C .f (x )=⎩⎨⎧x 2+1(x >1)x 2-1(x ≤1)D .f (x )=2x答案 C解析 C 项中函数f (x )是分段函数,需分类讨论x 的取值范围,要用条件结构来设计算法,A 、B 、D 项中均不需要用条件结构.5.(2013·太原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结果为12,则输入的x 值为( )A .-1B.22C.12D .-1或22答案 D解析 程序框图表示的是求分段函数f (x )=⎩⎪⎨⎪⎧x 2,x ≥14,2x,x ≤0,log 12x ,0<x <14的函数值,由⎩⎪⎨⎪⎧x 2=12x ≥14得,x =22;由⎩⎪⎨⎪⎧2x =12x ≤0得,x =-1. 又⎩⎪⎨⎪⎧log 12x =120<x <4无解,故选D. 6.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a =5,则输出b =________.答案 26解析 这是一个分段函数b =⎩⎨⎧a 2+1,a ≤5,2a ,a >5的求值问题,根据条件易知b =52+1=26.7.如果学生的数学成绩大于或等于120分,则输出“良好”,否则输出“一般”.用程序框图表示这一算法过程. 解二、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给出一个程序框图,其作用是输入x 的值,输出相应的y 的值.若要使输入的x 的值与输出的y 的值相等,则输入的这样的x 的值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 C解析 当x ≤2时,x =1或x =0,则x =y ;当2<x ≤5时,若x =y ,则x =2x -3,∴x =3;当x >5时,x =1x 不成立,所以满足题意的x 的值有1,0,3.9.(2013·课标全国Ⅰ)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t ∈[-1,3],则输出的s 属于( )A .[-3,4]B .[-5,2]C .[-4,3]D .[-2,5]答案 A解析 因为t ∈[-1,3],当t ∈[-1,1)时,s =3t ∈[-3,3);当t ∈[1,3]时,s =4t -t 2=-(t 2-4t )=-(t -2)2+4∈[3,4],所以s ∈[-3,4].10.如图中,x 1,x 2,x 3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p 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x 1=6,x 2=9,p =8.5时,x 3等于( )A .10B .7C .8D .11答案 C解析 x 1=6,x 2=9,|x 1-x 2|=3<2不成立,即为“否”,所以再输入x 3;由绝对值的意义(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和不等式|x 3-x 1|<|x 3-x 2|知,点x 3到点x 1的距离小于点x 3到x 2的距离,所以当x 3<7.5时,|x 3-x 1|<|x 3-x 2|成立,即为“是”,此时x 2=x 3,所以p =x 1+x 32,即6+x 32=8.5,解得x 3=11>7.5,不合题意;当x 3>7.5时,|x 3-x 1|<|x 3-x 2|不成立,即为“否”,此时x 1=x 3,所以p =x 3+x 22,即x 3+92=8.5,解得x 3=8>7.5,符合题意,故选C. 11.已知函数y =⎩⎨⎧log 2x ,x ≥22-x ,x <2,如图表示的是给定x 的值,求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程序框图.①处应填写________;②处应填写________.答案x<2?y=log2x解析∵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执行y=2-x,∴①处应填x<2?.不满足x<2即x≥2时,y=log2x,故②处应填y=log2x.12.画出解不等式ax>b(b≥0)的程序框图.解程序框图如图:三、探究与创新13.到银行办理个人异地汇款(不超过100万)时,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汇款额不超过100元,收取1元手续费;超过100元但不超过5 000元,按汇款额的1%收取;超过5 000元但不超过100万时,一律收取50元手续费,其他情况不予办理.试设计一个算法描述汇款额为x元时,银行收取手续费为y 元的过程,并画出程序框图.解 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段函数问题,分段函数解析式为 y =⎩⎪⎨⎪⎧10.01x 50(0<x ≤100),(100<x ≤5 000),(5 000<x ≤1 000 000).其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汇款额x ;第二步:判断x ≤10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y =1,若不成立,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x ≤5 00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y =x ×1%,若不成立,则执行第四步;第四步:判断x ≤1 000 00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y =50,若不成立,则输出“不予办理”; 第五步:输出y . 程序框图如图:第3课时 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一、基础达标1.运行如图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15 B.21C.28 D.36答案 C解析n=1,S=1+0=1;n=2,S=3;n=3,S=6;n=4,S=10;n=5,S=15;n=6,S=21;n=7,S=28.n=8时,不满足n≤7,因此输出S=28. 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2 B.4 C.8 D.16答案 C解析利用程序框图的算法特点求解.当k=0时,满足k<3,因此S=1×20=1;当k=1时,满足k<3,因此S=1×21=2;当k=2时,满足k<3,因此S=2×22=8;当k=3时,不满足k<3,因此输出S=8.3.(2013·山东高考)执行两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第一次输入的a的值为-1.2,第二次输入的a的值为1.2,则第一次、第二次输出的a的值分别为()A.0.2,0.2 B.0.2,0.8C.0.8,0.2 D.0.8,0.8答案 C解析若第一次输入的a的值为-1.2,满足上面一个判断框条件a<0,第1次循环,a=-1.2+1=-0.2,第2次判断后循环,a=-0.2+1=0.8,第3次判断,满足上面一个判断框的条件退出上面的循环,进入下面的循环,不满足下面一个判断框条件a≥1,退出循环,输出a=0.8;第二次输入的a的值为1.2,不满足上面一个判断框条件a<0,退出上面的循环,进入下面的循环,满足下面一个判断框条件a≥1,第1次循环,a=1.2-1=0.2,第2次判断后不满足下面一个判断框的条件退出下面的循环,输出a=0.2.故选C.4.如图是求x1,x2,…,x10的乘积S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的内容为()A.S=S×(n+1) B.S=S×x n+1C.S=S×n D.S=S×x n答案 D解析赋值框内应为累乘积,累乘积=前面项累乘积×第n项,即S=S×x n.S=57,则判断框内为()A.k>4? B.k>5?C.k>6? D.k>7?答案 A解析当k=1时,k=k+1=2,S=2×1+2=4;当k=2时,k=k+1=3,S=2×4+3=11;当k=3时,k=k+1=4,S=2×11+4=26;当k=4时,k=k+1=5,S=2×26+5=57.此时S=57,循环结束,k=5,所以判断框中应为6.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等于______.答案-3解析第一次循环:s=1,k=1<4,s=2×1-1=1,k =1+1=2;第二次循环:k =2<4,s =2×1-2=0,k =2+1=3; 第三次循环:k =3<4,s =2×0-3=-3,k =3+1=4; 当k =4时,k <4不成立,循环结束,此时s =-3. 7.有十件商品,设计一个算法,计算其平均价,并画出程序框图.解 我们用一个循环依次输入10个数,再用一个变量存放数的累加和,在求出10个数的和后,除以10,就得到10件商品的平均价.算法:第一步,S =0,i =1. 第二步,输入P . 第三步,S =S +P . 第四步,i =i +1.第五步,判断i 是否大于10,若不大于10,转入第二步,若i >10,退出循环,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A =S10.第七步,输出A .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二、能力提升8.(2013·重庆高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S =3,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k≤6? B.k≤7? C.k≤8? D.k≤9?答案 B解析k=2,s=1×log23=log23;k=3,s=log23×log34=log24;k=4,s=log24×log45=log25;k=5,s=log25×log56=log26;k=6,s=log26×log67=log27;k=7,s=log27×log78=log28=3,停止,说明判断框内应填k≤7?. 9.(2013·青岛高一检测)根据条件把图中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求区间[1,1 000]内所有奇数的和,(1)处填________;(2)处填________.答案(1)S=S+i(2)i=i+2解析 求[1,1 000]内所有奇数和,初始值i =1,S =0,并且i <1 000,所以(1)应填S =S +i ,(2)为i =i +2.10.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制定节水管理办法,对全市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n 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分别为x 1,…,x n (单位:吨).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n =2,且x 1,x 2分别为1,2,则输出的结果S 为________.答案14解析 当i =1时,S 1=1,S 2=1; 当i =2时,S 1=1+2=3,S 2=1+22=5, 此时S =12(5-12×9)=14.i 的值变成3,从循环体中跳出,输出S 的值为14.11.用循环结构书写求1+12+13+14+…+11 000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解 相应的算法如下: 第一步,S =0,i =1; 第二步,S =S +1i ;第三步,i =i +1;第四步,i>1 000是否成立,若成立执行第5步,否则重复执行第二步;第五步,输出S.相应的算法框图如图所示.三、探究与创新12.画出求满足12+22+32+…+n2>106的最小正整数n的程序框图.解程序框图如下:13.以下是某次考试中某班15名同学的数学成绩:72,91,58,63,84,88,90,55,61,73,64,77,82,94,60.要求将80分以上的同学的平均分求出来.画出程序框图.解用条件结构来判断成绩是否高于80分,用循环结构控制输入的次数,同时引进两个累加变量S、m,分别计算高于80分的成绩的总和S和人数m.程序框图如图所示.1.2基本算法语句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一、基础达标1.在INPUT语句中,如果同时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的分隔符是() A.逗号B.分号C.空格D.引号答案 A2.(2013·湖北十校联考)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 A.5=a B.a+2=aC.a=b=4 D.a=2* a答案 D解析A错,因为赋值语句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C错,因为赋值语句不能把一个值同时赋给两个变量;B错,赋值语句左边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代数式;D项正确.3.下列程序执行后,变量a、b的值分别为() a=15b=20a=a+bb=a-ba=a-bPRINT a,bA.20,15 B.35,35C.5,5 D.-5,-5答案 A解析根据赋值语句的意义,先把a+b=35赋给a,然后把a-b=35-20=15赋给b,最后再把a-b=35-15=20赋给a.4.(2013·桂林高一检测)给出下面一个程序:A=5B=8X=AA=BB=X+APRINT A,BEND此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A.5,8 B.8,5 C.8,13 D.5,13答案 C解析此程序先将A的值赋给X,再将B的值赋给A,再将X+A的值赋给B,即将原来的A与B的和赋给B,最后A的值是原来B的值8,而B的值是两数之和13.5.给出下列程序,输入x =2,y =3,则输出( )INPUT x ,y A =x x =yy =APRINT x ,y ENDA .2,3B .2,2C .3,3D .3,2答案 D解析 该程序的运行过程是: 输入2,3 A =2 x =3 y =2 输出3,2.6.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 16解析 该程序的运行过程是: a =5, b =3,c =(3+5)/2=4,d =42=16, 输出d =16.7.把下列程序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解程序框图如下:二、能力提升8.执行下列算法语句后的结果(x MOD y表示整数x除以整数y的余数)为()(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16和5)A.A=80,B=1,C=401B.A=80,B=3,C=403C.A=80,B=3.2,C=403.2D.A=80,B=3.2,C=404答案 A解析第一句输入x=16,y=5,第二句A=xy=80,第三句B取x除以y的余数,∴B=1,第四句C=80×5+1=401,故选A.9.给出下列程序:若输出的A的值为120,则输入的A的值为() A.1 B.5 C.15 D.120答案 A解析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A×2×3×4×5的值,则120=A×2×3×4×5,故A=1,即输入A的值为1.10.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答案19 3解析a=b=3,b=c+2=4+2=6,c=b+4=6+4=10.∴d=13(a+b+c)=13(3+6+10)=193.11.已知直线方程为Ax+By+C=0(A·B≠0),试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符合条件的A、B、C的值,输出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和直线的斜率.解三、探究与创新12.编写一个程序,求用长度为l的细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时所围成的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要求输入l的值,输出正方形和圆的面积.(π取3.14) 解程序如下:13.“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趣题之一.大约在1 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这样描述: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几何?试设计一个算法,输入鸡兔的总数和鸡兔的脚的总数,分别输出鸡、兔的数量.解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鸡和兔的总数量M.第二步,输入鸡和兔的脚的总数量N.第三步,鸡的数量为A=4M-N2.第四步,兔的数量为B=M-A.第五步,输出A,B,得出结果.程序如下:程序框图如图所示:1.2.2 条件语句一、基础达标1.给出下面4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绝对值;②求函数f (x )=⎩⎨⎧x 2-1,x ≥0,x +2,x <0,的函数值;③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④求三个数a ,b ,c 中的最大数.其中可以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 C解析 在算法中需要逻辑判断的都要用到条件语句,其中①②④都需要进行逻辑判断,故都要用到条件语句,③只要顺序结构就能描述其算法.2.已知条件语句,如下: IF 条件 THEN语句体1ELSE 语句体2END I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条件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1,再执行语句体2,最后结束条件语句B.条件不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2,再执行语句体1,最后结束条件语句C.条件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1,再结束条件语句D.条件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2,再结束条件语句答案 C3.阅读下列程序:则该程序运行后,变量y的值为() A.4 B.16 C.6 D.8答案 B解析因x=4满足“x>3”的条件,所以执行的是THEN后面的y=4×4=16.4.下列程序语句是求函数y=|x-4|+1的函数值,则①处为()A.y=3-x B.y=x-5C.y=5-x D.y=ABS(x-4)+1答案 C解析 ∵y =|x -4|+1=⎩⎨⎧x -3 (x ≥4)5-x (x <4),故选C. 5.(2013·昆明高一检测)若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是5,则输入的x 值是________.答案 5或-5解析 由程序语句知,该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x ,输出函数y =⎩⎨⎧x ,x ≥0-x ,x <0的值,故输出5时,应输入5或-5.6.下面给出的是条件语句编写的程序,该程序的功能是求函数________的函数值.答案 f (x )=⎩⎨⎧2x ,x ≤3x 2-1,x >3 解析 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分段函数f (x )求值.当x ≤3时,y =2x ;当x >3时,y =x 2-1.所以函数为f (x )=⎩⎨⎧2x ,x ≤3x 2-1,x >3.7.已知函数y =⎩⎨⎧x 2+1 (x ≤2.5),x 2-1 (x >2.5),根据输入x 的值,计算y 的值,设计一个算法并写出相应程序.解 算法分析:第一步,输入x 的值.第二步,判断x 的范围:若x >2.5,则用y =x 2-1求函数值.若x ≤2.5,则用y =x 2+1求函数值.第三步,输出y 的值.程序如下:二、能力提升8.下面程序在开始运行后,通过键盘输入三个值a =3,b =24,c =7,则输出结果是( )程序:A.3,24,7 B.3,7,24C.24,7,3 D.7,3,24答案 C解析当a=3,b=24,c=7时,此时b>a,首先是a、b交换数值即a=24,b=3,c=7,又此时c>b,执行的程序是b、c交换数值,即b=7,c=3,所以a=24,b=7,c=3.9.下列程序语句的算法功能是()A.输出a,b,c三个数中的最大数B.输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数C.将a,b,c按从小到大排列D.将a,b,c按从大到小排列答案 A解析由程序语句可知,当比较a,b的大小后,选择较大的数赋给a;当比较a,c的大小后,选择较大的数赋给a;最后打印a,所以此程序的作用是输出a,b,c中最大的数.10.下面的程序是求一个函数的函数值的程序:若执行此程序的结果为3,则输入的x 值为________.答案 4或-3解析 此程序是求函数y =⎩⎨⎧-x ,x ≤00,0<x ≤1x -1,x >1的值.若输出的结果为3,则有可能x-1=3即x =4,或-x =3即x =-3.11.画出求函数y =⎩⎪⎨⎪⎧12x +5 (x >0),0 (x =0),x 2-3 (x <0)的值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 程序框图为:程序为:三、探究与创新12.某地电信部门规定:拨打市内电话时,如果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则收取通话费0.22元;如果通话时间超过3分钟,则超过部分按每分钟0.1元收费,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设通话时间为t (单位:分),通话费用为y (单位:元),设计一个计算通话费用的程序. 解 通话费用y 与通话时间t 的关系为:y =⎩⎨⎧0.22, t ≤3,0.22+0.1(t -3), t 为大于3的整数,0.22+0.1([t -3]+1), t 为大于3的非整数.程序如下:13.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6的正方形ABCD 的边上有一动点P ,点P 沿边线由B →C →D →A (B 为起点,A 为终点)运动.若设P 运动的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试写出程序,根据输入的x 值,输出相应的y 值. 解 由题意可得函数关系式为:y =⎩⎨⎧8x ,0<x ≤16,128,16<x ≤32,8(48-x ),32<x <48,程序如下:1.2.3循环语句一、基础达标1.下列给出的四个框图,其中满足WHILE语句格式的是()A.(1)(2) B.(2)(3)C.(2)(4) D.(3)(4)答案 B解析WHILE语句的特点是“前测试”.2.下面的程序:执行完毕后a的值为() A.99 B.100 C.101 D.102答案 B解析a=99+1=100.3.(2013·陇西高一检测)下面是求1~1 000内所有偶数的和的程序,把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则()A.①处为S=S+i,②处为i=i+1.B.①处为S=S+i,②处为i=i+2.C.①处为i=i+1,②处为S=S+i.D.①处为i=i+2,②处为S=S+i.答案 B解析程序框图求的是1~1 000内所有偶数的和,故i步长为2,应有i=i +2,排除A、C;i初值为2,S应加的第一个偶数为2,而不是4,故语句S =S+i应在i=i+2的前面,排除D.4.下列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A.17 B.19 C.21 D.23答案 C解析第一次循环,i=1+2=3,S=3+2×3=9,i=4;第二次循环,i=6,S=3+2×6=15,i=7;第三次循环,i=9,S=3+2×9=21,i=10,∴输出S=21.5.运行下面的程序,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7解析由于循环体是先执行S=S+i,再执行i=i+1,然后进行判断,当S =1+2+3+4+5=15时,执行i=5+1=6,这时15<18成立,再循环一次S =15+6=21,i=6+1=7,这时再判断21<18不成立,于是执行“PRINT i”,即i=7.6.下面为一个求1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则在横线上应填充的语句为________.答案i>10解析此为直到型循环,在程序一开始,即i=1时,开始执行循环体,当i =10时继续执行循环体,题目中求10个数的平均数,所以当i>10时应终止循环.7.设计一个计算1+3+5+7+…+99的值的程序,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程序如下:二、能力提升8.(2013·福建高考)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如果输入某个正整数n后,输出的S∈(10,20),那么n的值为()A.3 B.4 C.5 D.6答案 B解析框图首先给累加变量S赋值0,给循环变量k赋值1,输入n的值后,执行S=1+2×0=1,k=1+1=2;判断2>n不成立,执行S=1+2×1=3,k=2+1=3;判断3>n不成立,执行S=1+2×3=7,k=3+1=4;判断4>n不成立,执行S=1+2×7=15,k=4+1=5.此时S=15∈(10,20),是输出的值,说明下一步执行判断时判断框中的条件应该满足,即5>n满足,所以正整数n的值应为4.故选B.9.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200,11解析每次执行循环体后x与i的值对应如下.x 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i 23456789101110.下面程序表示的算法是________.答案求使1×2×3×…×n>5 000的n的最小正整数11.根据下列程序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解如图所示.三、探究与创新12.求200以内(包括200)的所有偶数和,试用两种循环结构画出其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解当型循环,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程序为:。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i=(1,0),j=(0,1),对坐标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使得a=(x,y);②若x1,x2,y1,y2∈R,a=(x1,y1)≠(x2,y2),则x1≠x2,且y1≠y2;③若x,y∈R,a=(x,y),且a≠0,则a的起点是原点O;④若x,y∈R,a≠0,且a的终点坐标是(x,y),则a=(x,y).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解析: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①正确;若a=(1,0)≠(1,3),但1=1,故②错误;因为向量可以平移,所以a=(x,y)与a的起点是不是原点无关,故③错误;当a的终点坐标是(x,y)时,a=(x,y)是以a的起点是原点为前提的,故④错误.答案:A2.设向量a=(1,-3),b=(-2,4),c=(-1,-2),若表示向量4a,4b-2c,2(a -c),d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能构成四边形,则向量d的坐标为( )A.(2,6) B.(-2,6) C.(2,-6) D.(-2,-6)解析:由题意,得4a+4b-2c+2(a-c)+d=0,则d=-4a-4b+2c-2(a-c)=-6a -4b+4c=(-2,-6).答案:D3.已知点A(1,3),B(4,-1),则与向量AB→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A.⎝⎛⎭⎪⎫35,-45B.⎝⎛⎭⎪⎫45,-35C.⎝⎛⎭⎪⎫-35,45D.⎝⎛⎭⎪⎫-45,35解析:AB→=(3,-4),则与AB→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AB→|AB→|=15(3,-4)=⎝⎛⎭⎪⎫35,-45.答案:A4.设向量a=(1,-3),b=(-2,4),若表示向量4a,3b-2a,c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三角形,则向量c等于( )A .(1,-1)B .(-1,1)C .(-4,6)D .(4,-6)解析:因为4a ,3b -2a ,c 对应有向线段首尾相接,所以4a +3b -2a +c =0,故有c =-2a -3b =-2(1,-3)-3(-2,4)=(4,-6).答案:D5.设向量a =(m ,n ),b =(s ,t ),定义两个向量a ,b 之间的运算“⊗”为a ⊗b =(ms ,nt ).若向量p =(1,2),p ⊗q =(-3,-4),则向量q =( )A .(-3,2)B .(3,-2)C .(-2,-3)D .(-3,-2)解析:设向量q =(x ,y ),根据题意可得x =-3,2y =-4,解得x =-3,y =-2,即向量q =(-3,-2).答案:D二、填空题6.设向量a ,b 满足a =(1,-1),|b |=|a |,且b 与a 的方向相反,则b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因为向量a 与b 的方向相反,且|b |=|a |,所以b =-a =-(1,-1)=(-1,1).答案:(-1,1)7.作用于原点的两个力F 1=(1,1),F 2=(2,3),为使它们平衡,需加力F 3=________. 解析:因为F 1+F 2+F 3=0,所以F 3=-F 1-F 2=-(1,1)-(2,3)=(-3,-4).答案:(-3,-4)8.已知点A (-1,-5)和向量a =(2,3),若AB →=3a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OA →=(-1,-5),AB →=3a =(6,9),故OB →=OA →+AB →=(5,4),故点B 的坐标为(5,4).答案:(5,4)三、解答题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向量a ,b ,c 的方向如图所示,且|a |=2,|b |=3,|c |=4,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坐标.解:设a =(a 1,a 2),b =(b 1,b 2),c =(c 1,c 2),则a 1=|a |cos 45°=2×22= 2. a 2=|a |sin 45°=2×22=2, b 1=|b |cos 120°=3×⎝ ⎛⎭⎪⎫-12=-32,b 2=|b |sin 120°=3×32=332, c 1=|c |cos(-30°)=4×32=23, c 2=|c |sin(-30°)=4×⎝ ⎛⎭⎪⎫-12=-2. 所以a =(2,2),b =⎝ ⎛⎭⎪⎫-32,332,c =(23,-2). 10.已知向量AB →=(4,3),AD →=(-3,-1),点A (-1,-2).(1)求线段BD 的中点M 的坐标;(2)若点P (2,y )满足PB →=λBD →(λ∈R),求λ与y 的值.解:(1)设B (x 1,y 1),因为AB →=(4,3),A (-1,-2),所以(x 1+1,y 1+2)=(4,3),所以⎩⎪⎨⎪⎧x 1+1=4,y 1+2=3,所以⎩⎪⎨⎪⎧x 1=3,y 1=1.所以B (3,1). 同理可得D (-4,-3),设BD 的中点M (x 2,y 2),则x 2=3-42=-12,y 2=1-32=-1, 所以M ⎝ ⎛⎭⎪⎫-12,-1.(2)由PB →=(3,1)-(2,y )=(1,1-y ),BD →=(-4,-3)-(3,1)=(-7,-4), 又PB →=λBD →(λ∈R),所以(1,1-y )=λ(-7,-4)=(-7λ,-4λ),所以⎩⎪⎨⎪⎧1=-7λ,1-y =-4λ,所以⎩⎪⎨⎪⎧λ=-17,y =37.B 级 能力提升1.对于向量m =(x 1,y 1),n =(x 2,y 2),定义m ⊗n =(x 1x 2,y 1y 2).已知a =(2,-4),且a +b =a ⊗b ,那么向量b 等于( )A.⎝ ⎛⎭⎪⎫2,45 B.⎝ ⎛⎭⎪⎫-2,-45 C.⎝ ⎛⎭⎪⎫2,-45 D.⎝⎛⎭⎪⎫-2,45 解析:设b =(x ,y ),由新定义及a +b =a ⊗b ,可得(2+x ,y -4)=(2x ,-4y ),所以2+x =2x ,y -4=-4y .解得x =2,y =45,所以向量b =⎝ ⎛⎭⎪⎫2,45. 答案:A2.在△ABC 中,点P 在BC 上,且BP →=2PC →,点Q 是AC 的中点,若PA →=(4,3),PQ →=(1,5),则BC →=________.解析:PQ →-PA →=AQ →=(1,5)-(4,3)=(-3,2),因为点Q 是AC 的中点,所以AQ =QC →,所以PC →=PQ →+QC →=(1,5)+(-3,2)=(-2,7).因为BP →=2PC →,所以BC →=BP →+PC →=3PC →=3(-2,7)=(-6,21).答案:(-6,21)3.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且CM →=3c ,CN →=-2b .(1)求3a +b -3c ;(2)求满足a =mb +nc 的实数m ,n 的值;(3)求M ,N 的坐标及向量MN →的坐标.解:由已知得a =(5,-5),b =(-6,-3),c =(1,8).(1)3a +b -3c =3(5,-5)+(-6,-3)-3(1,8)=(15-6-3,-15-3-24)=(6,-42).(2)因为mb +nc =(-6m +n ,-3m +8n )=a =(5,-5),所以⎩⎪⎨⎪⎧-6m +n =5,-3m +8n =-5,解得⎩⎪⎨⎪⎧m =-1,n =-1. (3)设O 为坐标原点,因为CM →=OM →-OC →=3c ,所以OM →=3c +OC →=(3,24)+(-3,-4)=(0,20),所以M (0,20).又因为CN →=ON →-OC →=-2b ,所以ON →=-2b +OC →=(12,6)+(-3,-4)=(9,2),所以N (9,2),所以MN →=(9,-18).。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2章 2.3.2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2章 2.3.2 课时作业(含答案)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时目标】 1.掌握二面角的概念,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大小.2.掌握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并能利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平面垂直.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面.2.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________,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平面与平面的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且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____________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________,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 ⊥β ⇒α⊥β.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异面直线a 、b 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 、b 组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角的最小角; 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没有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平面α和β分别过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α⊥βB .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两条平行线,则α⊥βC .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D .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无数条直线,则α⊥β3.设有直线M 、n 和平面α、β,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若M ∥n ,n ⊥β,M ⊂α,则α⊥β;②若M ⊥n ,α∩β=M ,n ⊂α,则α⊥β;③若M ⊥α,n ⊥β,M ⊥n ,则α⊥β.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 )A .有且只有一个B .有无数个C .有且只有一个或无数个D .可能不存在 5.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ABC =60°,把菱形沿对角线AC 折起,使折起后BD =32,则二面角B -AC -D 的余弦值为( )A .13B .12C .223D .326.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BC ∥面PDFB .DF ⊥面P AEC .面PDF ⊥面ABCD .面P AE ⊥面ABC二、填空题7.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线段AP ⊥平面ABCD ,且AP =AB ,则平面ABP 与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是________.8.如图所示,已知P A ⊥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9.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E 、F 、G 分别为CD 、DA 和对角线AC 的中点.求证:平面BEF ⊥平面BGD .1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 =60°,E 是CD 的中点,P A ⊥底面ABCD ,P A =3.(1)证明:平面PBE ⊥平面P AB ;(2)求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能力提升1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求证:(1)EF∥平面ABC;(2)平面A1FD⊥平面BB1C1C.1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底面ABC,P A=AB,∠ABC=60°,∠BCA=90°,点D、E分别在棱PB、PC上,且DE∥BC.(1)求证:BC⊥平面P AC.(2)是否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A—DE—P为直二面角?并说明理由.1.证明两个平面垂直的主要途径(1)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如果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又这两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互相垂直,就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面面垂直时的一般方法: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线面垂直来证明面面垂直;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而作辅助线则应有理论依据并有利于证明,不能随意添加.3.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通常是通过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来实现的,因此,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每一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一垂直开始转向另一垂直,最终达到目的的.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答案知识梳理1.两个半平面 这条直线 这两个半平面2.垂足 ∠AOB3.(1)直二面角 (2)垂线 a ⊂α作业设计1.B [①不符合二面角定义,③从运动的角度演示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不是最小角.故选B .]2.C3.B [②错,当两平面不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可以找到无数条直线与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4.C [当两点连线与平面垂直时,有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当两点连线与平面不垂直时,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5.B [如图所示,由二面角的定义知∠BOD 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DO =OB =BD =32, ∴∠BOD =60°.]6.C [如图所示,∵BC ∥DF ,∴BC ∥平面PDF .∴A 正确.由BC ⊥PE ,BC ⊥AE ,∴BC ⊥平面PAE .∴DF ⊥平面PAE .∴B 正确.∴平面ABC ⊥平面PAE(BC ⊥平面PAE).∴D 正确.]7.45°解析 可将图形补成以AB 、AP 为棱的正方体,不难求出二面角的大小为45°.8.5解析 由PA ⊥面ABCD 知面PAD ⊥面ABCD ,面PAB ⊥面ABCD ,又PA ⊥AD ,PA ⊥AB 且AD ⊥AB ,∴∠DAB 为二面角D —PA —B 的平面角,∴面DPA ⊥面PAB .又BC ⊥面PAB ,∴面PBC ⊥面PAB ,同理DC ⊥面PDA ,∴面PDC ⊥面PDA .9.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10.证明 ∵AB =BC ,CD =AD ,G 是AC 的中点,∴BG ⊥AC ,DG ⊥AC ,∴AC ⊥平面BGD .又EF ∥AC ,∴EF ⊥平面BGD .∵EF ⊂平面BEF ,∴平面BEF ⊥平面BGD .11.(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BD ,由ABCD 是菱形且∠BCD =60°知,△BCD 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 是CD 的中点,所以BE ⊥CD .又AB ∥CD ,所以BE ⊥AB .又因为PA ⊥平面ABCD ,BE ⊂平面ABCD ,所以PA ⊥BE .而PA ∩AB =A ,因此BE ⊥平面PAB .又BE ⊂平面PBE ,所以平面PBE ⊥平面PAB .(2)解 由(1)知,BE ⊥平面PAB ,PB ⊂平面PAB ,所以PB ⊥BE .又AB ⊥BE ,所以∠PBA 是二面角A —BE —P 的平面角.在Rt △PAB 中,tan ∠PBA =PA AB =3,则∠PBA =60°. 故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是60°.12.证明 (1)由E 、F 分别是A 1B 、A 1C 的中点知EF ∥BC .因为EF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知CC 1⊥平面A 1B 1C 1.又A 1D ⊂平面A 1B 1C 1,故CC 1⊥A 1D .又因为A 1D ⊥B 1C ,CC 1∩B 1C =C ,故A 1D ⊥平面BB 1C 1C ,又A 1D ⊂平面A 1FD ,所以平面A 1FD ⊥平面BB 1C 1C .13.(1)证明 ∵PA ⊥底面ABC ,∴PA ⊥BC .又∠BCA =90°,∴AC ⊥BC .又∵AC ∩PA =A ,∴BC ⊥平面PAC .(2)解 ∵DE ∥BC ,又由(1)知,BC ⊥平面PAC ,∴DE ⊥平面PAC .又∵AE ⊂平面PAC ,PE ⊂平面PAC ,∴DE ⊥AE ,DE ⊥PE .∴∠AEP 为二面角A —DE —P 的平面角.∵PA ⊥底面ABC ,∴PA ⊥AC ,∴∠PAC =90°.∴在棱PC 上存在一点E ,使得AE ⊥PC .这时∠AEP =90°,故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A —DE —P 为直二面角.。

数学:必修2人教A同步训练试题及解析必修2全册同步检测:2-3-4

数学:必修2人教A同步训练试题及解析必修2全册同步检测:2-3-4

2-3-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一、选择题1.平面α⊥平面β,α∩β=l,m⊂α,m⊥l,则()A.m∥βB.m⊂βC.m⊥βD.m与β相交但不一定垂直2.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β,则()A.a⊂αB.a∥αC.a⊥αD.a⊂α或a∥α3.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在平面AB1上任取一点M,作ME⊥AB于E,则()A.ME⊥平面AC B.ME⊂平面ACC.ME∥平面AC D.以上都有可能4.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若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m∥αC.若平面α⊥β,且α∩β=l,则过α内一点P与l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若直线a∥b,且直线l⊥a,则l⊥b5.(09·广东文)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6.(2010·山东文,4)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7.(09·浙江文)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A .若l ⊥α,α⊥β,则l ⊂βB .若l ∥α,α∥β,则l ⊂βC .若l ⊥α,α∥β,则l ⊥βD .若l ∥α,α⊥β,则l ⊥β8.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 的底面在平面α内,且AC ⊥PC ,平面P AC ⊥平面PBC ,点P ,A ,B 是定点,则动点C 的轨迹是( )A .一条线段B .一条直线C .一个圆D .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9.如图,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 ′、B ′,则AB A ′B ′等于( )A .2:1B .3:1C .3:2D .4:310.在正四面体(所有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 .BC ∥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ABCD.平面P AE⊥平面ABC二、填空题11.平面α⊥平面β,直线l⊂α,直线m⊂β,则直线l,m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2.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过平面A1B上任一点P作PE⊥AB于E,则直线PE与平面AC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13.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α,B∈β,AA′⊥A′B′,BB′⊥A′B′,且AA′=3,BB′=4,A′B′=2,则三棱锥A-A′BB′的体积V=________.14.如下图所示,P是菱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DAB =60°,边长为a.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PB与平面AC所成的角为θ,则θ=________.三、解答题15.把一副三角板如图拼接,设BC =6,∠A =90°,AB =AC ,∠BCD =90°,∠D =60°,使两块三角板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求证:平面ABD ⊥平面ACD.⎭⎪⎬⎪⎫ ⎭⎬⎫CD ⊥AB AB ⊥AC ⇒AB ⊥平面ACD AB ⊂平面ABD ⇒平面ABD ⊥平面ACD . 16.S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A =SB =SC ,且∠ASC =90°,∠ASB =∠BSC =60°.求证:平面ASC ⊥平面ABC .17.(2012·全国新课标)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 =90°,AC =B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 ⊥平面BDC 1;(2)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简单题.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DC ,F 是PB 的中点.求证:(1)DF⊥AP.(2)在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G,使GF⊥平面PBC?若存在,说明G点的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详解答案1[答案] C2[答案] D3[答案] A[解析]由于平面AB1⊥平面AC,平面AB1∩平面AC=AB,ME⊥AB,ME⊂平面AB1,所以ME⊥平面AC.4[答案] D[解析]选项A中,若有3个交点,则确定一个平面,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不一定能确定一个平面,如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AD两两相交,但由AA1,AB,AD不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A不正确;选项B中,缺少条件m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所以B不正确;选项C中,不满足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条件,必须是α内垂直于l的直线,所以C不正确;由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另一条也与第三条直线垂直,所以D正确.5[答案] D6[答案] D[解析]当两平行直线都与投影面α垂直时,其在α内的平行投影为两个点,当两平行直线所在平面与投影面α相交但不垂直时,其在α内的平行投影可平行,故A 错;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AA 1与平面BCC 1B 1及平面CDD 1C 1都平行,但平面BCC 1B 1与平面CDD 1C 1相交,故B 错;同样,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平面BCC 1B 1及平面CDD 1C 1都与平面ABCD 垂直,但此二平面相交,故C 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D 正确.7[答案] C[解析] l ⊥α,α⊥β⇒l ∥β或l ⊂β,A 错;l ∥α,α∥β⇒l ∥β或l ⊂β,B 错;l ⊥α,α∥β⇒l ⊥β,C 正确;若l ∥α,α⊥β,则l 与β位置关系不确定,D 错.8[答案] D[解析] ∵平面P AC ⊥平面PBC ,AC ⊥PC ,平面P AC ∩平面PBC =PC ,AC ⊂平面P AC ,∴AC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AC ⊥BC .∴∠ACB =90°.∴动点C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除去A 和B 两点. 9[答案] A[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知∠BAB ′=π4,∠ABA ′=π6,设AB =2a ,则BB ′=2a sin π4=2a ,A ′B =2a cos π6=3a ,∴在Rt △BB ′A ′中,得A ′B ′=a ,∴AB :A ′B ′=2:1. 10[答案] C[解析] ∵D 、F 分别为AB 、CA 中点,∴DF ∥BC .∴BC∥平面PDF,故A正确.又∵P-ABC为正四面体,∴P在底面ABC内的射影O在AE上.∴PO⊥平面ABC.∴PO⊥DF.又∵E为BC中点,∴AE⊥BC,∴AE⊥DF.又∵PO∩AE=O,∴DF⊥平面P AE,故B正确.又∵PO⊂面P AE,PO⊥平面ABC,∴面P AE⊥面ABC,故D正确.∴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C.11[答案]相交、平行、异面12[答案]90°[解析]∵平面A1B⊥平面AC,平面A1B∩平面AC=AB,PE⊂平面A1B,PE⊥AB,∴PE⊥平面AC,∴PE与平面AC所成的角等于90°.13[答案] 4[解析]∵α⊥β,α∩β=A′B′,AA′⊂α,AA′⊥A′B′,∴AA′⊥β,∴V=13S△A′BB′·AA′=13×(12A′B′×BB′)×AA′=13×12×2×4×3=4.14[答案] 45°[解析] 如图所示,取AD 的中点G ,连接PG ,BG ,BD.∵△P AD 是等边三角形,∴PG ⊥AD ,又平面P AD ⊥平面AC ,平面P AD ∩平面AC =AD ,PG ⊂平面P AD ,∴PG ⊥平面AC ,∴∠PBG 是PB 与平面AC 所成的角θ. 在△PBG 中,PG ⊥BG ,BG =PG ,∴∠PBG =45°,即θ=45°.15[证明] ⎭⎪⎬⎪⎫⎭⎬⎫平面ABC ⊥平面BCD CD ⊥BC ⇒CD ⊥平面ABC AB ⊂平面ABC ⇒ 16[解析] 如图,设SA =SB =SC =a .∵∠ASC =90°,∠ASB =∠BSC =60°,∴AC =2a ,AB =BC =a ,则AB 2+BC 2=AC 2,∴∠ABC =90°.取AC 中点O ,连接SO 、BO .则SO ⊥AC ,BO ⊥AC ,∠SOB 为二面角S -AC -B 的平面角.∵SO =OB =22a ,∴SO 2+OB 2=SB 2,∴∠SOB =90°,∴平面ASC ⊥平面ABC .17[解析] (1)由题设知BC ⊥CC 1,BC ⊥AC ,CC 1∩AC =C ,∴BC ⊥平面ACC 1A 1,又∵DC 1⊂面ACC 1A 1,∴DC 1⊥BC ,由题设知∠A 1DC 1=∠ADC =45°,∴∠CDC 1=90°,即DC 1⊥DC , 又∵DC ∩BC =C ,∴DC 1⊥平面BDC ,∵DC 1⊂平面BDC 1, ∴平面BDC ⊥平面BDC 1;(2)设棱锥B -DACC 1的体积为V 1,AC =1,由题意得,V 1=13×1+22×1×1=12,由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V =1,∴(V -V 1V 1=,∴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8[证明] (1)取AB 的中点E ,则P A ∥EF .设PD =DC =a ,易求得DE =52a ,FE =12P A =22a ,DF =12PB =32a .由于DE2=EF2+DF2,故DF⊥EF,又EF∥P A,∴DF⊥P A.(2)在线段AD上存在点G,使GF⊥平面PBC,且G点是AD的中点.取AD的中点G,连接PG、BG,则PG=BG.又F为AB的中点,故GF⊥PB.∵F为PB中点,∴F点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O,∴GO为GF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GO⊥BC,∴GF⊥BC,∵BC、PB是平面PB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GF⊥平面PBC.11。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四章 数列 4.4 数学归纳法 (3)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四章 数列 4.4 数学归纳法 (3)

第四章4.4*数学归纳法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A.13k+1B.13k+1−1k+1C.13k+2+13k+3+13k+4D.13k+2+13k+4−23(k+1)2.[探究点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n∈N*).从n=k(k∈N*)到n=k+1,若设f(k)=(k+1)(k+2)…(k+k),则f(k+1)=( )A.f(k)+[2(2k+1)]B.f(k)·[2(2k+1)]C.f(k)+2k+1k+1D.f(k)·2k+1k+1A.p(k)对k=528成立B.p(k)对每一个自然数k都成立C.p(k)对每一个正偶数k都成立D.p(k)对某些偶数可能不成立4.[探究点一](多选题)对于不等式√n2+n≤n+1(n∈N*),某学生的证明过程如下:①当n=1时,√12+1≤1+1,不等式成立.②假设n=k(k ∈N *)时,不等式成立,即√k 2+k <k+1,则n=k+1时,√(k +1)2+(k +1)=√k 2+3k +2<√(k 2+3k +2)+(k +2)=√(k +2)2=(k+1)+1,所以当n=k+1时,不等式成立.关于上述证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过程全都正确 B.当n=1时的验证正确 C.归纳假设正确D.从n=k 到n=k+1的推理不正确5.[探究点五·江西新余月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4n+2+52n+1(n ∈N)能被14整除时,当n=k+1时,对于34(k+1)+2+52(k+1)+1应变形为 .6.[探究点四]在数列{a n }中,a 1=12,a n+1=3a n a n +3.(1)求出a 2,a 3并猜想{a n }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7.[探究点三·人教B版教材例题]求证:当n是大于或等于5的正整数时,2n>n2.8.[探究点二·北师大版教材习题]平面内有n(n≥2,n∈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都不平行,任何三条都不经过同一点,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交点的个数f(n)=n(n-1).2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n+1+1n+2+…+1n+n>1314(n∈N*)的过程中,由n=k递推到n=k+1时,不等式左边( )A.增加了12(k+1)B.增加了12k+1+12k+2C.增加了12(k+1)−1k+1D.增加了12k+1+12k+2−1k+110.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n+2·(n-1)+3·(n-2)+…+n·1=16n(n+1)(n+2)(n∈N*),当n=k时,左边的和1·k+2·(k-1)+3·(k-2)+…+k·1,记作S k,则当n=k+1时左边的和,记作S k+1,则S k+1-S k=( )A.1+2+3+…+kB.1+2+3+…+(k-1)C.1+2+3+…+(k+1)D.1+2+3+…+(k-2)A.若f(6)<7成立,则f(5)<6成立B.若f(3)≥4成立,则当k≥1时,均有f(k)≥k+1成立C.若f(2)<3成立,则f(1)≥2成立D.若f(4)≥5成立,则当k≥4时,均有f(k)≥k+1成立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N *时,f(n)=5n +2×3n-1+1能被8整除”时,第二步“假设当n=k(k ∈N *)时,f(k)=5k +2×3k-1+1能被8整除,证明当n=k+1时f(k+1)也能被8整除”的过程中,得到f(k+1)=5k+1+2×3(k+1)-1+1=f(k)+A,则A 的表达式为 .13.是否存在a,b,c 使等式(1n )2+(2n )2+(3n )2+…+(n n)2=an 2+bn+cn对一切n ∈N *都成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14.[北师大版教材例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α)n≥1+nα(其中α>-1,n∈N*).(x>0),f n+1(x)=f1(f n(x)). 15.已知数列{f n(x)}满足f1(x)=√1+x2(1)求f2(x),f3(x),并猜想{f n(x)}的通项公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16.观察下列不等式:5+3≥8,25+9≥32,125+27≥128,625+81≥512,….4.4* 数学归纳法1.D 当n=k 时,不等式的左边等于1k+1+1k+2+1k+3+…+13k+1,且k ∈N *,当n=k+1时,不等式的左边等于1k+2+1k+3+1k+4+…+13k+1+13k+2+13k+3+13k+4,当n=k+1时,不等式的左边比当n=k 时增加的项为13k+2+13k+3+13k+4−1k+1=13k+2+13k+4−23k+3.故选D.2.B 由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 ×1×3×…×(2n -1)(n ∈N *)时,从“k”到“k+1”的证明,左边需增添的一个因式是(2k+1)(2k+2)k+1=2(2k+1),则f(k+1)=f(k)·[2(2k+1)].3.AD 由题意知p(k)对k=2,4,6,…,成立,当k 取其他值时不能确定p(k)是否成立,故选AD.4.BCD n=1的验证及归纳假设都正确,但从n=k 到n=k+1的推理中没有使用归纳假设,而通过不等式的放缩法直接证明,不符合数学归纳法的证题要求.故选BCD.5.34(34k+2+52k+1)-56·52k+1 34(k+1)+2+52(k+1)+1=34(34k+2+52k+1)-56·52k+1.6.(1)解由a 1=12,a n+1=3a na n +3,得a 2=3a 1a 1+3=3212+3=37,a 3=3a 2a 2+3=9737+3=924=38.猜想a n =3n+5.(2)证明①当n=1时,a1=12=36=31+5,结论成立.②假设当n=k(k∈N*)时,结论成立,即a k=3k+5,那么,当n=k+1时,a k+1=3a ka k+3=3·3k+53 k+5+3=93k+18=3(k+1)+5,结论成立.由①和②可知对任意n∈N*,都有a n=3n+5成立.综上可知,不等式对任何大于或等于5的正整数n都成立.9.D 当n=k时,1k+1+1k+2+…+1k+k>1314,当n=k+1时,1k+1+1+1k+1+2+…+1k+k+1k+k+1+1k+1+k+1>1314,左边增加了12k+1+12k+2−1k+1.10.C 依题意,S k=1·k+2·(k-1)+3·(k-2)+…+k·1,则S k+1=1·(k+1)+2·k+3·(k-1)+4·(k-2)+…+k·2+(k+1)·1,∴S k+1-S k=1·[(k+1)-k]+2·[k-(k-1)]+3·[(k-1)-(k-2)]+4·[(k-2)-(k-3 )]+…+k·(2-1)+(k+1)·1=1+2+3+…+k+(k+1).11.AD 选项A中,若f(5)<6不成立,则f(5)≥6,由题意知f(6)≥7,与f(6)<7成立矛盾,所以f(5)<6成立,故A正确;选项D中,若f(4)≥5成立,则f(n0+1)≥n0+2(n0≥4,n0∈N*),即f(k)≥k+1(k≥5),结合f(4)≥5,所以当k≥4时,均有f(k)≥k+1成立,故D正确;选项C中,同选项A,应有f(1)<2成立,故C错误;B不一定成立.所以选AD.12.A=4(5k +3k-1) 因为f(k)=5k +2×3k-1+1,f(k+1)=5k+1+2×3(k+1)-1+1=5×5k +2×3k +1=5k +2×3k-1+1+4×5k +4×3k-1=f(k)+4(5k +3k-1).故A=4(5k +3k-1). 13.解取n=1,2,3可得{a +b +c =1,8a +4b +2c =5,27a +9b +3c =14,解得a=13,b=12,c=16.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 )2+(2n )2+(3n )2+…+(n n)2=2n 2+3n+16n=(n+1)(2n+1)6n.即证12+22+…+n 2=16n(n+1)(2n+1), ①当n=1时,左边=1,右边=1, ∴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k ∈N *)时等式成立,即12+22+…+k 2=16k(k+1)(2k+1)成立,则当n=k+1时,等式左边=12+22+…+k 2+(k+1)2=16k(k+1)(2k+1)+(k+1)2=16[k(k+1)(2k+1)+6(k+1)2]=16(k+1)(2k 2+7k+6)=16(k+1)(k+2)(2k+3),故当n=k+1时等式成立.由数学归纳法,综合①②当n ∈N *等式成立,故存在a=13,b=12,c=16使已知等式成立.15.解(1)f2(x)=f1[f1(x)]=1√1+f12(x)=√1+2x2,f3(x)=f1[f2(x)]=2√1+f22(x)=√1+3x2.猜想:f n(x)=√1+nx2(n∈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 n(x)=√1+nx2(n∈N*),①当n=1时,f1(x)=√1+x2,显然成立.②假设当n=k(k∈N*)时,猜想成立,即f k(x)=√1+kx2,则当n=k+1时,f k+1=f1[f k(x)]=x√1+kx2√1+(√1+kx2)=√2,即对n=k+1时,猜想也成立.结合①②可知,猜想f n(x)=√1+nx2对一切n∈N*都成立.第11页共11页。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1.2配套练习(含答案)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1.2配套练习(含答案)
即为异面直线 EF 与 BD 所成的角. 在 Rt△ EGF 中,由 EG= FG = 2AC,求得 ∠ FEG = 45°, 即异面直线 EF 与 BD 所成的角为 45 °.
13. 解 如图,取 AC 的中点 P.
连接 PM 、PN,
1
1
则 PM∥ AB,且 PM= 2AB, PN∥ CD ,且 PN= 2CD ,
答案
1. D 2.C 3. B
4. D 5.平行或异面
6. (1)60 °(2)45 °
7. (1)证明 由已知 FG= GA, FH = HD ,
1
1
可得 GH 綊 2AD.又 BC 綊 2AD ,
∴ GH 綊 BC,
∴ 四边形 BCHG 为平行四边形. 1
(2) 解 由 BE 綊 2AF, G 为 FA 中点知, BE 綊 FG , ∴ 四边形 BEFG 为平行四边形, ∴ EF∥ BG.
D .∠ BAC >∠ B′ A′ C′
3.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顺次连接四边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空间四边形
B.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4.“ a、 b 为异面直线”是指: ① a∩ b= ?,且 aD ∥b;② a? 面 α,b? 面 β,且 a∩ b= ?;③ a? 面 α,b? 面 β,且 α∩β
由 (1) 知 BG 綊 CH, ∴EF ∥ CH ,
∴ EF 与 CH 共面.
又 D ∈FH , ∴ C、 D、 F 、E 四点共面.
8. 解 (1) 如图, ∵ CG∥ BF, ∴∠ EBF (或其补角 )为异面直线 BE 与 CG 所成的角,
又 △ BEF 中, ∠ EBF = 45 °,所以 BE 与 CG 所成的角为 45 °.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2章2.2.3-2.2.4(人教A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2章2.2.3-2.2.4(人教A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
[B 能力提升 ] 1.设 α∥β,A∈α,B∈ β,C 是 AB 的中点,当 A、B 分别在平面 α、β内运 动时,那么所有的动点 C( ) A .不共面 B. 当且仅当 A、B 分别在两条直线上移动时才共面 C.当且仅当 A、B 分别在两条给定的异面直线上移动时才共面 D. 不论 A、 B 如何移动,都共面 解析: 选 D.
4.已知直线 a? α,给出以下三个命题: ①平面 α∥平面 β,则直线 a∥平面 β; ②直线 a∥平面 β,则平面 α∥平面 β; ③若直线 a 不平行于平面 β,则平面 α不平行于平面 β.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 .② B.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 D 5.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 E、F、G、H 分别为边 AB、BC、CD、DA 上的 点,当 BD∥平面 EFGH 时,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 A . E、 F、G、H 必是各边中点
解析: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A1B1∥平面 ABCD,AB1 与 A1B 相交, AA1∥BB1,A1B 与 B1C 异面.
答案: 相交、平行或异面 7. 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3,点 E 在 A1B1 上,且 B1E=1,平面 α∥ 平面 BC1E,若平面 α∩平面 AA1B1B= A1F,则 AF 的长为 ________.
证明: 连接 D1D(图略 ), 因为 D 与 D1 分别是 BC 与 B1C1 的中点, 所以 DD 1 BB1, 又 BB1 AA1,所以 DD 1 AA1, 所以四边形 A1D1DA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AD∥A1D1, 又平面 A1B1C1∥平面 ABC,且平面 A1B1C1∩平面 A1D1B=A1D1,平面 A1D1B ∩平面 ABC=l1, 所以 A1D1∥l 1,同理可证 AD∥l2, 因为 A1D1∥AD,所以 l 1∥l 2. 10.已知 E,F 分别是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 AA1,CC1 上的点,且 AE= C1F.求证:四边形 EBFD 1 是平行四边形.

最新 人教A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2.3.3-2.3.4配套练习(含答案)

最新 人教A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2.3.3-2.3.4配套练习(含答案)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一、基础过关1.已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垂直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③过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垂足必落在交线上; ④过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 .4B .3C .2D .1 2.在圆柱的一个底面上任取一点(该点不在底面圆周上),过该点作另一底面的垂线,则这条垂线与圆柱的母线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平行C .异面D .相交或平行3.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m ∥n m ⊥α⇒n ⊥α; ② ⎭⎪⎬⎪⎫m ⊥αn ⊥α⇒m ∥n ; ③⎭⎪⎬⎪⎫m ⊥αn ∥α⇒m ⊥n; ④⎭⎪⎬⎪⎫m ∥αm ⊥n ⇒n ⊥α. A .1 B .2C .3D .4 4.在△ABC 所在的平面α外有一点P ,且P A =PB =PC ,则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 )A .垂心B .内心C .外心D .重心5. 如图所示,A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且AF =DE ,AD =6,则EF =________.6.若α⊥β,α∩β=AB ,a ∥α,a ⊥AB ,则a 与β的关系为________. 7.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平面P AB ⊥平面PBC .求证:BC ⊥AB .8.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中,M 是AB 上一点,N 是A 1C 的中点,MN ⊥平面A 1DC . 求证:(1)MN ∥AD 1; (2)M 是AB 的中点.二、能力提升9. 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AB ∶A ′B ′等于( )A .2∶1B .3∶1C .3∶2D .4∶310.设α-l -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α,直线b ⊂β,a ,b 与l 都不垂直,那么( )A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B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11.直线a 和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a 和b 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 ②a 和b 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 ③a 和b 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 和b 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 12.如图所示,在多面体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AB =2DC =4 5. (1)设M 是PC 上的一点, 求证:平面MBD ⊥平面P AD ;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三、探究与拓展13.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DC 1⊥BD . (1)证明:DC 1⊥BC ;(2)求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答案1.B 2.B 3.C 4.C 5.6 6.a ⊥β7.证明 在平面P AB 内,作AD ⊥PB 于D .∵平面P AB ⊥平面PBC , 且平面P AB ∩平面PBC =PB . ∴AD ⊥平面PBC . 又BC ⊂平面PBC , ∴AD ⊥BC .又∵P A ⊥平面ABC , BC ⊂平面ABC ,∴P A ⊥BC ,∴BC ⊥平面P AB . 又AB ⊂平面P AB , ∴BC ⊥AB .8.证明 (1)∵ADD 1A 1为正方形, ∴AD 1⊥A 1D .又∵CD ⊥平面ADD 1A 1, ∴CD ⊥AD 1. ∵A 1D ∩CD =D , ∴AD 1⊥平面A 1DC . 又∵MN ⊥平面A 1DC , ∴MN ∥AD 1.(2)连接ON ,在△A1DC 中, A 1O =OD ,A 1N =NC .∴ON 綊12CD 綊12AB ,∴ON ∥AM . 又∵MN ∥OA ,∴四边形AMNO 为平行四边形, ∴ON =AM . ∵ON =12AB ,∴AM =12AB ,∴M 是AB 的中点. 9.A 10.C 11.①②③12.(1)证明 在△ABD 中,∵AD =4,BD =8,AB =45, ∴AD 2+BD 2=AB 2.∴AD ⊥BD .又∵面P AD ⊥面ABCD ,面P AD ∩面ABCD =AD ,BD ⊂面ABCD ,∴BD ⊥面P AD ,又BD ⊂面BDM , ∴面MBD ⊥面P AD .(2)解 过P 作PO ⊥AD , ∵面P AD ⊥面ABCD , ∴PO ⊥面ABCD ,即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 又△P 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PO =2 3.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四边形ABCD 为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4×845=855,此即为梯形的高.∴S 四边形ABCD =25+452×855=24.∴V P —ABCD =13×24×23=16 3.13.(1)证明 由题设知,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由于D 为AA 1的中点,故DC =DC 1.又AC =12AA 1,可得DC 21+DC 2=CC 21,所以DC 1⊥DC .而DC 1⊥BD ,CD ∩BD =D ,所以DC 1⊥平面BCD .因为BC ⊂平面BCD ,所以DC 1⊥BC .(2)解 DC 1⊥BC ,CC 1⊥BC ⇒BC ⊥平面ACC 1A 1⇒BC ⊥AC ,取A 1B 1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C 1O ,C 1H ,A 1C 1=B 1C 1⇒C 1O ⊥A 1B 1,面A 1B 1C 1⊥面A 1BD ⇒C 1O ⊥面A 1BD ,又∵DB ⊂面A 1DB ,∴C 1O ⊥BD ,又∵OH ⊥BD ,∴BD ⊥面C 1OH ,C 1H ⊂面C 1OH ,∴BD ⊥C 1H ,得点H 与点D 重合,且∠C 1DO是二面角A 1-BD -C 的平面角,设AC =a ,则C 1O =22a ,C 1D=2a =2C 1O ⇒∠C 1DO =30°,故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为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一、基础过关
1.已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
①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②一个平面内垂直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③过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垂足必落在交线上; ④过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 .4
B .3
C .2
D .1 2.在圆柱的一个底面上任取一点(该点不在底面圆周上),过该点作另一底面的垂线,则这条垂线与圆柱的母线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平行
C .异面
D .相交或平行
3.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m ∥n m ⊥α⇒n ⊥α; ② ⎭
⎪⎬⎪
⎫m ⊥αn ⊥α⇒m ∥n ; ③
⎭⎪⎬⎪⎫m ⊥αn ∥α⇒m ⊥n; ④
⎭⎪⎬⎪⎫m ∥αm ⊥n ⇒n ⊥α. A .1 B .2
C .3
D .4 4.在△ABC 所在的平面α外有一点P ,且P A =PB =PC ,则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 )
A .垂心
B .内心
C .外心
D .重心
5. 如图所示,A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且AF =DE ,AD =6,则EF =________.
6.若α⊥β,α∩β=AB ,a ∥α,a ⊥AB ,则a 与β的关系为________. 7.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平面P AB ⊥平面PBC .
求证:BC ⊥AB .
8.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AB 上一点,N 是A 1C 的中点,MN ⊥平面A 1DC . 求证:(1)MN ∥AD 1; (2)M 是AB 的中点.
二、能力提升
9. 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
6.过A 、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AB ∶A ′B ′等于( )
A .2∶1
B .3∶1
C .3∶2
D .4∶3
10.设α-l -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α,直线b ⊂β,a ,b 与l 都不垂直,那么( )
A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
B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
C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
D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
11.直线a 和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
________.(只填序号)
①a 和b 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 ②a 和b 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 ③a 和b 平行于同一条棱;
④a 和b 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 12.如图所示,在多面体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AB =2DC =4 5. (1)设M 是PC 上的一点, 求证:平面MBD ⊥平面P AD ;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三、探究与拓展
13.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1
2AA 1,D 是棱AA 1
的中点,DC 1⊥BD . (1)证明:DC 1⊥BC ;
(2)求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
答案
1.B 2.B 3.C 4.C 5.6 6.a ⊥β
7.证明 在平面P AB 内,作AD ⊥PB 于D .
∵平面P AB ⊥平面PBC , 且平面P AB ∩平面PBC =PB . ∴AD ⊥平面PBC . 又BC ⊂平面PBC , ∴AD ⊥BC .
又∵P A ⊥平面ABC , BC ⊂平面ABC ,
∴P A ⊥BC ,∴BC ⊥平面P AB . 又AB ⊂平面P AB , ∴BC ⊥AB .
8.证明 (1)∵ADD 1A 1为正方形, ∴AD 1⊥A 1D .
又∵CD ⊥平面ADD 1A 1, ∴CD ⊥AD 1. ∵A 1D ∩CD =D , ∴AD 1⊥平面A 1DC . 又∵MN ⊥平面A 1DC , ∴MN ∥AD 1.
(2)连接ON ,在△A
1DC 中, A 1O =OD ,A 1N =NC .
∴ON 綊12CD 綊1
2AB ,
∴ON ∥AM . 又∵MN ∥OA ,
∴四边形AMNO 为平行四边形, ∴ON =AM . ∵ON =12AB ,∴AM =1
2AB ,
∴M 是AB 的中点. 9.A 10.C 11.①②③
12.(1)证明 在△ABD 中,∵AD =4,BD =8,AB =45, ∴AD 2+BD 2=AB 2.∴AD ⊥BD .
又∵面P AD ⊥面ABCD ,面P AD ∩面ABCD =AD ,BD ⊂面ABCD ,
∴BD ⊥面P AD ,又BD ⊂面BDM , ∴面MBD ⊥面P AD .
(2)解 过P 作PO ⊥AD , ∵面P AD ⊥面ABCD , ∴PO ⊥面ABCD ,
即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 又△P 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PO =2 3.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四边形ABCD 为梯形.
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4×845=85
5,
此即为梯形的高.
∴S 四边形ABCD =25+452×85
5=24.
∴V P —ABCD =1
3
×24×23=16 3.
13.(1)证明 由题设知,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由于D 为AA 1的中点,故DC =DC 1.
又AC =12
AA 1,可得DC 2
1+DC 2=CC 21,所以DC 1⊥DC .而DC 1⊥BD ,CD ∩BD =D ,所以DC 1⊥平面BCD .
因为BC ⊂平面BCD ,所以DC 1⊥BC .
(2)解 DC 1⊥BC ,CC 1⊥BC ⇒BC ⊥平面ACC 1A 1⇒BC ⊥AC ,取A 1B 1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C 1O ,C 1H ,A 1C 1=B 1C 1⇒C 1O ⊥A 1B 1,面A 1B 1C 1⊥面A 1BD ⇒C 1O ⊥面A 1BD ,又∵DB ⊂面A 1DB ,∴C 1O ⊥BD ,又∵OH ⊥BD ,∴BD ⊥面C 1OH ,C 1H ⊂面C 1OH ,∴BD ⊥C 1H ,得点H 与点D 重合,且∠C 1DO
是二面角A 1-BD -C 的平面角,设AC =a ,则C 1O =2
2a ,C 1D
=2a =2C 1O ⇒∠C 1DO =30°,故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为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