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强度、密度

合集下载

运动中强度、密度_图文

运动中强度、密度_图文

活动目标: 1.促进跨越、投掷、攀爬等动 作的协调发展。 2.培养合作、勇敢精神和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小树林的管理人员联系好。 2.提前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 合,如给幼儿穿运动装、运动鞋等。 3.老师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和准备:(1) 排除安全隐患。(2)将若干“知了”卡片投放 在树上:“小知了”贴在树身的低处:“中 知了”放在较高处的树杈上;“大知了”系 在最高处的、幼儿可以攀爬的树枝上。 4.带好常用药品和若干沙包、纸团、纸飞 标、小口袋。 5.知识经验准备:之前在活动区投放过有 关知了的图书。带幼儿玩过“穿树林”游戏。
运动中强度、密度
以及野趣问题的研讨
一、如何把握运动的“强度” 和“密度”

1.对于“高强度”和“低密度” 的理解 2.教师如何把握“强度”和“密 度”之间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对于“高强度”和“低密度” 的理解


A、何谓“高强度”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 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 如以心率衡量学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 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 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 为大。 B、何谓“低密度” 运动的密度有时也称练习密度。是指在一次体育 活动中,幼儿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也活动总时间的百 分比。[2]其公式:练习密度=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 之和÷活动的总时间×100%。活动的密度越大,表明 活动量相对越大。此外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长, 其活动量就相对较大。 C、控制好“高强度”和“低密度”之间的关系的意 义 我们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他们的优势互补, 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益。

运动中强度、密度

运动中强度、密度

幼儿园大班野趣活动:捉知了

设计意图: 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过程 中,培植了许多小树林。这些树林是 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好场所。我们把 幼儿带到小树林,开展“捉知了”活 动,把“攀爬、投掷、跨越、奔跑” 等体育项目串成充满野趣的游戏,孩 子们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玩,体验 到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二、活动内容与要求: 1、感受并说说小脚走在草地、 沙地、竹子、塑胶、地砖、石子 等上的感觉。 2、愿意亲近大自然。 三、环境与材料准备: 1、幼儿园自然环境 2、地毯一块,擦汗毛巾一盒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t:宝宝天气真热,我们把鞋子、袜子脱掉,让小脚舒服舒服 吧。 脱鞋(自编儿歌):小脚快出来,小手帮帮忙,小脚出来了, 鞋子排排好。脱袜子:缩起小脖子,拉起长鼻子,弯弯小身 子,住进小房子。(结合儿歌) t:呀,我们的脚一样吗?(一样:都有一双脚)(不一样: 大小、1和许多)(结合数学教育) t:小脚踩在地毯上,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说) (二)自由体验 t: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呢?找你喜欢的地方去试一试。 (引导幼儿去不同地方尝试) (三) 交流分享 t:宝宝刚才你走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四) 再次体验 t:宝宝我们还有哪里没走过?再去试试。 (五) 小结提升 t:宝宝刚才,你又走了什么地方,感觉怎么样? 最后配上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小脚走在草地上(黄沙上, 竹子上,地砖上……),我的小脚痒痒的(刺刺的,软软 的……)(自编儿歌) t:今天,小脚走了好多地方,小脚走在不同地方感觉一样吗? 那下次我们再去别的地方试一试。 t:宝宝我们拿好自己的鞋子。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五、活动延伸: 下次到别的地方(如幼儿园另外活动场地、家庭、社区各个 不同的地方去试一试)。 还可根据农村特色创设不同的路面(如:油菜籽上,小麦上, 泥土上,薄膜上,稻谷上,米上等)进行尝试。

辩论|体育课运动密度控制在75%以上,合理吗?

辩论|体育课运动密度控制在75%以上,合理吗?

季浏团队观点:在最近的某次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的季浏教授所提出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其包括三大要点:每节体育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要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倡导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应该以活动和比赛为主。

作者认为,该模式构建了具有国际视野、也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该课程模式特别强调三个关键要点: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

一是强调每节体育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倡导每节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以上;运动强度应在125-160次/分钟(心率),其中小学体育课的强度为125-140次/分钟,初中为135-150次/分钟,高中在140-160次/分钟。

二是强调每节课要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趣味性,且每节课应该有多种体能的练习,并注重体能的补偿性练习,但不赞成把体育课上成单纯的体质健康测试课或体育中考课。

三是倡导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应该以活动和比赛为主,强调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真实运动情境中的问题,每节课这方面的时间应该保证在20分钟左右,不能像传统体育教学那样一节课只教一个单个技术,把一个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运动项目完全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先前传统观点:运动密度(%)=[(学生实际运动时间/体育课总时间]×100%,根据宋逸2013年出版的《儿童青少年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一书,认为运动密度在30%-40%为合格。

根据这一标准,段佳丽等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共抽取36所小学、36所初中、36所高中的720节体育课,按学生体育成绩等级抽取的5名健康学生(实际有效样本量3598名)进行心率、运动时间等内容的现场监测,计算运动密度合格率。

结果北京市学生体育课运动密度合格率为40.56%。

(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第11期)那么,新观点合理吗?针对最新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中的观点,最近网上也有不少学者提供出不同的观点。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 练习密度研究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 练习密度研究

2、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地控制运动负荷强度 和练习密度。
3、家长应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 质。同时,家长也应支持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体育课密度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在20节实地观察的体育课 中,教师讲解示范时间约占25%,学生练习时间约占50%,课堂休息时间约占25%。 其中,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少,部分原因是教师过多讲解或课堂管理时间过长。
2、运动负荷相对较低,难以达到预期锻炼效果。在实地观察的20节课中, 学生平均心率低于120次/分钟的课程占55%,低于130次/分钟的课程占80%。这表 明大部分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相对较低,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体能水平。
然而,过高的运动负荷强度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负荷强度,确保学 生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进行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
初中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特征及其与体质的相关性表明,适宜的运动负荷强 度对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进 行锻炼。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 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感谢观看
1、运动强度:初中体育课程中的运动强度主要由学生的心率、呼吸频率等 生理指标来衡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强度, 确保学生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进行锻炼。
2、运动密度:初中体育课中的运动密度主要指学生在一节课中参与锻炼的 时间比例。在合理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应该能够达到每节课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 间。

举出一种运动强度分类方法

举出一种运动强度分类方法

举出一种运动强度分类方法运动强度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参考指标来进行划分。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强度分类方法:1. 根据心率来分类: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水平可以将运动分为不同强度的等级。

一般来说,根据最大心率(MaxHR)的百分比来划分不同的运动强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 低强度运动(50%-60% MaxHR):主要包括散步、缓慢跑步、瑜伽等,这种运动不会引起明显的气喘和心跳加速,适合初学者和轻度运动者。

- 中等强度运动(60%-70% MaxHR):主要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种运动强度适中,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 高强度运动(70%-80% MaxHR):主要包括慢速跑、跳绳、足球、篮球等,这种运动强度较高,对心肺功能和耐力有较高的要求,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群。

- 极高强度运动(80% MaxHR以上):主要包括快速跑、爬山、游泳冲刺等,这种运动强度非常高,对心肺功能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适合高水平的运动员。

2. 根据感知程度来分类:虽然心率是客观的指标,但有时难以实时测量。

因此,可以根据个体对运动的感知程度来进行分类。

- 轻度运动:适度加速呼吸,但能够轻松进行交谈和集中注意力。

- 中度运动:呼吸明显加快,只能说短句而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对话。

- 高度运动:呼吸急促,难以说话,只能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

- 极高强度运动:无法说话,需要全身投入所有力量进行运动。

3. 根据运动时的代谢水平来分类:通过测量运动时的代谢率可以对运动强度进行分类。

- 低强度运动:代谢率较低,在运动时主要消耗脂肪作为能量来源。

- 中等强度运动:代谢率适中,同时消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

- 高强度运动:代谢率较高,以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4. 根据运动时的体力需求来分类:根据运动时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力量和耐力要求来进行分类。

- 低强度运动: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耐力的要求较低,如散步、瑜伽等。

运动强度划分

运动强度划分

运动强度划分运动强度划分是一种评估体育活动程度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计划。

根据运动强度,我们可以将运动分为以下几类:一、低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主要是指那些对人体负荷较小、心率在最大心率的50%至60%之间的运动。

这类运动包括散步、瑜伽、太极等。

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适合初学者和年老体弱者。

二、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是指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至80%之间的运动。

这类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减少体脂肪、增强肌肉力量,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群。

三、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是指心率在最大心率的80%以上的运动。

这类运动包括竞技体育、极限运动等。

高强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适合专业运动员和高水平健身者。

四、超高强度运动超高强度运动是指心率在最大心率的90%以上的运动。

这类运动包括马拉松、铁人三项等。

超高强度运动对心肺功能和肌肉系统的负荷较大,仅适合有丰富运动经验的人群。

五、间歇性运动间歇性运动是一种结合了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的锻炼方式。

这类运动包括间歇性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

间歇性运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适合希望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的人群。

六、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燃烧脂肪、增强体能。

无氧运动是指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如举重、力量训练等。

无氧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塑造体型。

总之,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目标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类型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运动强度,既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又能避免运动损伤。

在进行运动时,还需注意运动量的适度调整,以保持身体的适应性和积极性。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很多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投入有所减少,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不足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研究表明,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和健康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适当的练习密度和足够的运动强度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学习效果,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和抗压能力,增强体质和减少疾病风险。

因此,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优化建议,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提高健康水平。

通过分析练习密度对运动效果的影响以及运动强度与健康效益的关系,我们将深入了解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控制运动强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和健康功能。

我们还将通过研究实际教学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教师提供优化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建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在学生的身心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通过运动锻炼,学生的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课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在体育课上,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各种项目,培养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

运动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也能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培养他们坚韧的意志品质。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旨在探讨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引发了对这一话题的思考。

在正文中,详细解释了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的含义、运动强度的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调查验证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联性,并分析了影响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因素。

在结论部分提出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应该如何设计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课、练习密度、运动强度、实践调查、因素、设计、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练习密度指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练习量,而运动强度则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所承受的负荷强度。

理解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有助于更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训练和健康课活动设计。

研究发现,适当的练习密度和合理的运动强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但是过高的练习密度和过强的运动强度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

如何平衡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成为体育与健康课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通过实践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课程质量和学生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和安排,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和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发现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了解影响它们的因素,为改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校和教师设计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促进学生的运动习惯养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和机会。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时间和机会,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也相对较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和减轻压力。

加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定义、关系、影响因素以及现状,同时提出提高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策略和意义,旨在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分析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和学业表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影响学生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因素,了解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现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政策,以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锻炼的重要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体育课和健康课的锻炼,学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在日益发展的电子产品时代,学生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参加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挑战自我的勇气等价值观念,锻炼学生的身体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品格,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阶段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开始关注自身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状况。

目前对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升学压力等多种压力,因此他们需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来放松身心,保持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青少年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体育锻炼时间和方式也随之变化。

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状况,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重大,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教育的实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分析练习密度对运动强度的影响以及运动强度对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定与实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和健康水平,为未来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运动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二是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三是深入探讨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学生在日常训练和锻炼中更科学地安排练习强度和密度,避免运动过度或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四是通过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和分析,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体育与健康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小学体育课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合理运用

小学体育课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合理运用

DOI:10.16655/ki.2095-2813.2004-5110-2004小学体育课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合理运用①刘权炜(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25000)摘要: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是判断一节体育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在建国初期,我国全方面学习“苏联”模式,引用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从此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对运动密度的定义和测算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小学生水平阶段差异性较大,体育教师需要合理设置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锻炼好身体。

关键词:小学 体育课 运动密度 运动强度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1(c)-0071-03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Sports Density and Intensity in Primary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LIU Quanwei(Suzhou Industrial Park No.2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China) Abstract: Exercise density and exercise intensity are important indexes to judg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ports clas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all-round learned model of "Soviet Union" and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density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yllabu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ince then, many domestic experts and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the def ini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exercise density.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set up sports density and intensity reasonably, so that students can exercise well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xercise density; Exercise intensity1 运动密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运动密度”,引用季浏教授提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中“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涉及到强度和密度,他指出运动密度是指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的练习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运动强度往往用每分钟心率来表示。

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方式

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方式

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方式【摘要】体育课堂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如何增加运动强度和优化课堂练习密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增加运动强度、优化课堂练习密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使用科技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方式。

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课堂练习密度;使用科技手段可以为体育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本文提出了实施建议,为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提供参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堂、运动强度、练习密度、提升方式、课程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科技手段、经验总结、未来展望、实施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时候也不高。

有必要探讨如何提升体育课堂的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从而使体育课堂更加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增加体育课堂的运动强度,优化练习密度,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效果和健康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找到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运动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借助科学的方法和实践经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体育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对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方式进行研究,我们也能够为未来的体育教育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

1.3 意义体育课堂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的提升方式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增加运动强度和优化课堂练习密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体能水平和技能技巧,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表现。

体育作业练习负荷怎么写

体育作业练习负荷怎么写

体育的练习负荷
1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

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

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

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3 练习密度
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

4 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
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组织措施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运动负荷。

如教学中分组太少而导致学生长时间的等待,从而使运动负荷过小;如练习的间歇时间大少,又使运动负荷过大。

5 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

在体育课上,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学生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学生仅170次/分。

关于体育课“练习密度”你知道多少?

关于体育课“练习密度”你知道多少?

关于体育课“练习密度”你知道多少?一般都认为,量和强度是构成运动负荷的两个基本要素。

负荷量一般包括练习的时间、次数、距离、重量等因素,如学生在一节体育课上一共跑了多长时间或多长距离;一般来说,学生在体育课上从事练习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距离越长,他所承受运动负荷的量就越大。

负荷强度一般包括运动的速度、用力程度及动作难度等因素。

如学生用什么样的速度跑完一个50米;立定跳远时是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绩还是敷衍了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运动的强度,进而对运动负荷的总量度产生影响。

怎样测评体育课上学生运动的量和强度呢?首先,运动的量与练习时间具有非常高的关联性,而且次数、距离等因素也会对练习时间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综合反映练习时间的指标——练习密度,作为重要数据之一,用来综合评价运动负荷的量之大小。

体育课练习密度的测评与调控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比。

适宜的练习密度对于突显体育课程性质,强化身体练习,高效利用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练习密度的测量最简便的体育课练习密度测量方法是,测量人员选择一位受测学生,用一块可以暂停并连续计时的秒表,连续记下这位学生一节课上的所有练习时间,然后求出与全课总时间的比,便是该课的练习密度。

这种方法不用做专门记录,一个人便可操作,常用于平时本校教师之间的看课测评。

记录学生练习的时间,一般应从学生身体开始运动计时,到运动结束停表,即人动表开,人停表停。

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于判断是否计为练习时间的情况,此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能仅根据学生身体是否在“动”来记录练习时间,例如:当学生处于站立式或蹲踞式起跑的各就位、预备姿势时,虽然身体没动,但也应计为练习时间;当学生完成体操、武术项目中静止用力或平衡类动作时,虽然身体保持静止,但也应计为练习时间;当学生进行跑的练习时,从终点缓慢走回起点一般不计为练习时间,但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快走或慢跑回起点,则应计为练习时间;当学生进行队列练习时,一般应计为练习时间,但长时间的稍息或军姿站立应当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开展富有野趣的体育运动价 值的认识: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关于运动组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关于运动组 织实施的版块中指出: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 趣,是幼儿园开展运动课程的重要目标。要 因地制宜地创设各种有趣的运动环境,开展 形式多样,富有野趣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 形式多样,富有野趣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 参与,让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其中它强调 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 开展各种富有野趣的运动。 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运动应注重自然和野 趣的因素,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进行运动,体 验、享受在大自然中活动身体的情趣。
幼儿园大班野趣活动:捉知了
设计意图: 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过程 中,培植了许多小树林。这些树林是 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好场所。我们把 幼儿带到小树林,开展“捉知了”活 动,把“攀爬、投掷、跨越、奔跑” 等体育项目串成充满野趣的游戏,孩 子们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玩,体验 到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运动中强度、 运动中强度、密度 以及野趣问题的研讨
一、如何把握运动的“强度” 和“密度”
1.对于“高强度”和“低密度” 1.对于“高强度” 低密度” 的理解 2.教师如何把握“强度”和“密 2.教师如何把握“强度” 度”之间的关系。
1、对于“高强度”和“低密度” 的理解
A、何谓“高强度” 、何谓“高强度”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 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 如以心率衡量学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 120次 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 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 量为中等;150~180次 分或超过180次 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 为大。 B、何谓“低密度” 、何谓“低密度” 运动的密度有时也称练习密度。是指在一次体育 活动中,幼儿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也活动总时间的百 分比。[2]其公式:练习密度= 分比。[2]其公式:练习密度=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 之和÷活动的总时间×100%。活动的密度越大,表明 之和÷活动的总时间×100%。活动的密度越大,表明 活动量相对越大。此外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长, 其活动量就相对较大。 C、控制好“高强度”和“低密度”之间的关系的意 、控制好“高强度” 低密度” 义 我们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他们的优势互补, 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益。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促进跨越、投掷、攀爬等动 作的协调发展。 2.培养合作、勇敢精神和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小树林的管理人员联系好。 2.提前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 合,如给幼儿穿运动装、运动鞋等。 3.老师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和准备:(1) .老师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和准备:(1) 排除安全隐患。(2) 排除安全隐患。(2)将若干“知了”卡片投放 (2)将若干“知了”卡片投放 在树上:“小知了”贴在树身的低处:“中 知了”放在较高处的树杈上;“大知了”系 在最高处的、幼儿可以攀爬的树枝上。 4.带好常用药品和若干沙包、纸团、纸飞 标、小口袋。 5.知识经验准备:之前在活动区投放过有 关知了的受并说说小脚走在草地、 沙地、竹子、塑胶、地砖、石子 等上的感觉。 2、愿意亲近大自然。 三、环境与材料准备: 三、环境与材料准备: 1、幼儿园自然环境 2、地毯一块,擦汗毛巾一盒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t:宝宝天气真热,我们把鞋子、袜子脱掉,让小脚舒服舒服 宝宝天气真热,我们把鞋子、袜子脱掉,让小脚舒服舒服 吧。 脱鞋(自编儿歌):小脚快出来,小手帮帮忙,小脚出来了, 脱鞋(自编儿歌):小脚快出来,小手帮帮忙,小脚出来了, 鞋子排排好。脱袜子:缩起小脖子,拉起长鼻子,弯弯小身 子,住进小房子。(结合儿歌) 子,住进小房子。(结合儿歌) t:呀,我们的脚一样吗?(一样:都有一双脚)(不一样: 大小、1 大小、1和许多)(结合数学教育) t:小脚踩在地毯上,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说) (二)自由体验 t: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呢?找你喜欢的地方去试一试。 (引导幼儿去不同地方尝试) (三) 交流分享 t:宝宝刚才你走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宝宝刚才你走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四) 再次体验 t:宝宝我们还有哪里没走过?再去试试。 (五) 小结提升 t:宝宝刚才,你又走了什么地方,感觉怎么样? 最后配上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小脚走在草地上(黄沙上, 竹子上,地砖上……),我的小脚痒痒的(刺刺的,软软 竹子上,地砖上……),我的小脚痒痒的(刺刺的,软软 的……)(自编儿歌) ……)(自编儿歌) t:今天,小脚走了好多地方,小脚走在不同地方感觉一样吗? 那下次我们再去别的地方试一试。 t:宝宝我们拿好自己的鞋子。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五、活动延伸: 下次到别的地方(如幼儿园另外活动场地、家庭、社区各个 下次到别的地方(如幼儿园另外活动场地、家庭、社区各个 不同的地方去试一试)。 还可根据农村特色创设不同的路面(如:油菜籽上,小麦上, 泥土上,薄膜上,稻谷上,米上等)进行尝试。
活动过程 一、“穿树林” 一、“穿树林”游戏 1.到了小树林后,幼儿自由结伴玩“穿树林”游戏,目的 .到了小树林后,幼儿自由结伴玩“穿树林” 是热身。(1)选定一片树林,绕每一棵树走一走;(2)在树 是热身。(1)选定一片树林,绕每一棵树走一走;(2)在树 林间蛇型避让跑一跑;(3)互相追逐跑。 林间蛇型避让跑一跑;(3)互相追逐跑。 2.交流在树林里玩的感受,引出“捉知了”的游戏。 .交流在树林里玩的感受,引出“捉知了” 二、“捉知了” 二、“捉知了”游戏 幼儿每人一只捉知了小口袋,逐步提高“捉知了” 幼儿每人一只捉知了小口袋,逐步提高“捉知了”的游戏 要求。 1.幼儿跨越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捉“知了”,比一比谁捉 .幼儿跨越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捉“知了” 的“知了”多。此环节捉的是“小知了”。由于贴在树上 知了”多。此环节捉的是“小知了” 较低的位置,幼儿都能捉得到,但要捉得多,需要克服困 难,跨越一条条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寻找。安排这一环 节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跨越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捉“知了” (1)幼儿自由结伴捉“知了”,交流谁捉得多。 (2)重点交流跨越小垄沟的动作。 (2)重点交流跨越小垄沟的动作。 2.引发幼儿用投掷物帮助捉“知了”,看看谁捉“知了” .引发幼儿用投掷物帮助捉“知了”,看看谁捉“知了” 的办法好。此环节捉的“中知了” 的办法好。此环节捉的“中知了”放在位置较高的树杈上, 需要有辅助物的帮助才能捉到,如沙包、纸团、纸飞标以 及树林中的其他资源等,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创造性玩的过 程中,发展投掷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采用投掷方法捉“知了” (1)幼儿自由结伴采用投掷方法捉“知了”。 (2)重点交流如何采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捉“知了” (2)重点交流如何采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捉“知了”。 3.鼓励幼儿大胆攀爬捉“知了”,看看谁的本领大。此环 .鼓励幼儿大胆攀爬捉“知了” 节捉的“大知了” 节捉的“大知了”系在树上最高处,需要攀爬才能捉到, 目的是培养幼儿合作、勇敢精神,发展攀爬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攀爬捉“知了” (1)幼儿自由结伴攀爬捉“知了”,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重点交流怎样安全攀爬上树捉“大知了” (2)重点交流怎样安全攀爬上树捉“大知了”。
设计意图: 开展富有野趣的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开展富有野趣的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的课题。幼儿园营造了一个舒适、美丽、实用、自然 的课题。幼儿园营造了一个舒适、美丽、实用、自然 的竹天地,深受幼儿的喜爱。记得,我国教育家陈鹤 的竹天地,深受幼儿的喜爱。记得,我国教育家陈鹤 琴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 琴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 也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 也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 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既然幼儿园已创 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既然幼儿园已创 设这样的环境,那我们就应好好利用。那如何将这些 幼儿园中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了目前最大问题。 《小脚丫》这个活动就是将幼儿园的已有资源进行整 小脚丫》 合,利用了草地、沙地、竹子、塑胶、地砖、石子等, 让幼儿在这种现有的、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尝试,说出 小脚走在这些不同地方的感觉,渐而也培养了幼儿愿 意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意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再加上3 再加上3岁左右这个年龄正是发展孩子触觉、感 知觉最好阶段。《小脚丫》 知觉最好阶段。《小脚丫》这个活动注重了小脚走在 不同路面上的感觉,是发展幼儿触摸觉的很好尝试。 由此,我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
何为野趣运动——亲近大自然 何为野趣运动——亲近大自然
在幼儿园进行野趣运动的实践活动, 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亲近自然、 接触自然,在自然的、适宜的环境中, 充分地开展运动活动和游戏,不仅能 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培 养幼儿顽强的意志品质,还能使幼儿 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幼儿 园应当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创设和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幼 儿快乐的运动,健康的发展。
2.如何在幼儿园的运动中体现 2.如何在幼儿园的运动中体现 “野趣”
A、幼儿园的环境中如何体现“野趣” 、幼儿园的环境中如何体现“野趣” 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的创设要体现“ 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的创设要体现“野”的趣味,将各 种自然因素引进幼儿园,包括富有变化的场地特征,能得 到各种基本动作锻炼的运动设施,能诱发幼儿自主运动的 自然材料 。 B、幼儿园的运动块面中如何体现“野趣”: 、幼儿园的运动块面中如何体现“野趣” 创设适宜幼儿的运动环境应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 经验为出发点,以自然、社会、生活环境为背景,将运动 渗透于自然的野趣的情境中,使运动过程变得愉快、有趣、 轻松,从而有效帮助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获得发展。如在 公园爬山坡;在田间跳小沟、踩泥巴;在草地、沙滩上踩 影子等运动,孩子在充满野趣的自然情景中运动得更自主、 更舒展、更充分、更快乐。 C、其他可以体现“野趣”的活动 、其他可以体现“野趣” 远足、郊游是一种非常有益地体验野趣地机会,因此, 幼儿园应当尽可能提供这样地机会,带幼儿去郊游、去进 行 野外游戏,在大自然中得到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