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阻力[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诸多因素
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自教师的阻力是制约人才培养改革深化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辩证分析和正确处理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教师阻力的积极意义,对于发展高职教育,顺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积极意义,文章分析了教师阻力的表征,并就弱化教师阻力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阻力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阻力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有别于普通高校,具有自己特色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是通过校企间紧密的合作,搭建出真实的技能学习环境,有效落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双兼顾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策略,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缓解了企业用工短缺、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学院设置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基础上,供需双方达成人才培养共识,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协议企业就业。二是“2+1”模式。该模式把三年的专科教育分为“2”和“1”两个阶段,即前两年在校内学习,设置以理论课教学为主,以试验、实习等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第三年在企业学习,主要进行顶岗实习,安排部分专业课程。三是“学工交替”模式。即按分段式教学的方法,交替安排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将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往复多次。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相关研究发现,在诸多影响人才培养改革成效的因素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并非是同质群体,对待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存在支持、中立、反对的不一致表现。由此,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持中立及反对态度的教师,便成为校企合作模式推进过程中的阻力。
阻力的原意是妨碍物体运动的一种作用力,泛指阻挡新兴事物发展或前进的外力。就改革而言,是指制约传统走向变革的阻碍力量。美国学者菲利浦·史克雷切蒂认为,由于部分教师对改革的不认同、不适应,导致他们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抵抗者甚至破坏者的角色。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这种状况,人们称之为教师阻力。谈及教师阻力,很多人持悲观或抵制论调。简单地认为,教师阻力就是教师否定和阻挠校企合作,是落后、消极、没有觉悟的表现。其实,有学者根据教师阻力的表现差异,将教师阻力分为无益阻力和有益阻力两类。无益阻力阻挡改革的实施;有益阻力虽然否定改革的某些方面,但却有利于人们对改革进行反思,可转化为动力,促进和保障改革的质量。面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教师阻力,决不能简单地在坚决压制或任其发展的态度中任选一种加以处置,而应善于辩证分析教师阻力的积极意义,尊重教师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主体地位。迈克·富兰
在《教育改革的基本认识》中指出“当我们开始把冲突、多元化和阻力看作是积极的、成功来说是绝对必不可少的因素的时候,各种突破性的进步就要产生了。”
①那么在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阻力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体现出特有的积极性呢?
二、教师阻力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积极性表征
1.人才培养中存在“政策磨损”现象。复旦大学曹沛霖教授曾指出,“制度磨损”是指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结构与功能逐步偏离原有的设计目标。为此,校企合作应遵循前瞻性、长期性的教育规律,在设置专业时,将社会适应性与企业岗位性相融合,既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较明显的顾此失彼的局面。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学院方面,受“订单”的约束,过度迎合企业对岗位实用性的需求,最大化地从企业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计划,忽略学生的综合知识的学习,偏重于突出企业的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以强化岗位技能。为了让学生早日上岗操作,大大缩短学生在岗训练的适应期。在企业方面,不舍得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更不愿意将一些核心技术传授给学生,而是机械地重复当下岗位技能,忽视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趋附于“企业需求”,背离了“学院观点”的初衷,造成政策“磨损”,造成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口径狭窄和单一,阻碍其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中的政策“磨损”,直接影响了教师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催生教师阻力。
2.校企合作单位准入制存在问题。企业与学院的合作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学院提供实践场地、指导人员等,企业仅获得极少量的报酬。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较弱,无法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有些企业怕麻烦会想方设法拒绝。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不平衡现状,为此,校企合作的准入制标准一降再降。在“2+1”模式中,为保障学生1年的顶岗学习时间和实效,学院甚至委曲求全地与一些资质水平不高的企业进行合作。这类“偶遇”的企业技术指导力量欠缺。工学过程中,企业看重短期利益,置协议于不顾,我行我素,根据生产进度和规模,随机设置课程或改变学习时间。当生产量大时,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不断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学习训练时间;当生产规模萎缩时,则视学生为负担,减少上岗人数和实践时间,导致学生无所事事。许多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是诚信为先,而这类合作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在情感上觉得对不起学生。参与合作模式的教师多次就企业准入制与院方反映,但总因合作单位难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由此,“往往是那些有反抗情绪的人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他们或许看到了我们从来不曾经看到的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②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在改革中产生的阻力就不是错误的或者毫无价值的,相反却是影响改革的积极力量。
3.人才培养的支持条件不足。健全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师改革的重要的“风向标”,能直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制度的支持。一是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合作评价机制未同步跟进。通过调查发现,该院文科专业,如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教师阻力较明显。这是因为文科专业以人或社会为研究对象,总体上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结论比较模糊,确定的东西比较少。文科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周期长、操作性差、更注重发展潜力的特点,直接导致实训内容零散,内容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