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章节题库(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选择题1.在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流程再造构想指导思想的是()。
[中央财经⼤学2014年研]A.以组织流程为中⼼B.以员⼯为中⼼C.以效率和效益为中⼼D.以顾客为中⼼【答案】A【解析】流程再造构想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中⼼”,即以员⼯为中⼼、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和以顾客为中⼼。
2.⼀般来讲,对于新的竞争者⽽⾔,进⼊⼀个产业的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进⼊壁垒的存在,进⼊壁垒主要来源于两个⽅⾯:规模经济和()。
[西安交通⼤学2006年研] A.产业⽣命周期B.竞争程度C.产业环境的⽂化D.品牌忠诚度【答案】D3.蒙⽜公司在中国载⼈飞船神⾈五号成功发射第⼆天就全⾯推出了航天员专⽤⽜奶供应⼴⼤市民,在此之前.蒙⽜⽜奶经过了航天⾷品管理部门的严格评⽐审查,并对航天事业有所赞助。
请问对此你有何看法?()[西安交通⼤学2006年研]A.这是蒙⽜公司的应对之作,有哗众取宠的味道B.蒙⽜作为中国的前四位⼤⽜奶公司之⼀,⽐其他三⼤公司更有远见,敢于花钱C.这是蒙⽜公司全⾯树⽴企业形象推⼴产品的⼀次长达数年的精⼼策划D.蒙⽜公司这种⾏为对产品销售量提⾼没有作⽤,⼀定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情绪【答案】C4.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
现有⼚家相对于新进⼊者具有先⼊者优势(亦所谓在位优势)。
请分析以下哪项因素不属于⽼⼚家相对于新进⼊者的在位优势?()[西安交通⼤学2006年研]A.拥有熟练的⼯⼈和管理⼈员B.产品差异优势C.进货渠道和分销⽹络优势D.专利优势【答案】B5.以下不属于创新职能基本内容的是()。
[北京科技⼤学2009年研]A.制度创新B.环境创新C.组织创新D.领导创新【答案】D【解析】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标创新;②技术创新;③制度创新;④环境创新;⑤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6.组织创新⼯作经历的内外因素分析,是指()。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企业组织创新(圣才出品)
第二十一章企业组织创新1.请分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过程的渐趋复杂使得知识正逐渐取代资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要素。
(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设计不能不考虑知识的这种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者与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重新结合的现象。
(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进程,从而引导着企业组织的创新,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或再结构化。
2.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原因,以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逻辑。
答:(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的特征①企业是通过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权、利关系的制度来引导和整合这些成员的行为的:a.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组织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着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力关系,从而影响着这些参与者在企业决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b.通过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了参与者类群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着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成果形成中的行为特点。
②不同参与者是通过提供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某种要素来实现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的。
这些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活动中的相对权利地位。
决定了企业活动中的权力与利益分配的格局,从而决定了企业制度结构的特点。
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既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
稀缺资源从资本转向知识,将导致知识参与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地位的提高。
(2)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特征的原因在工业社会,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资本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稀缺的。
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资本与劳动结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所有者通过提供一定数量的资本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集中一定的物质条件,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加工和组合利用这些资源以形成一定产品。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课后答案
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
精神利益。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三:奖惩要分明,
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
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 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 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
给予的奖励。
第三题答案:19 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
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 ,
“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他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
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 条原则 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 6:员工个人
要服从整体 7:人员的报酬要公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
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公正而及时。
第三题答案: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0 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答:(1)技术创新内涵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技术创新则是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可将其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等三个方面。
(2)技术创新与发明的关系技术创新经常与技术发明相混淆,实际上创新的概念远比发明宽泛。
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决不仅仅是发明。
如果说发明是在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那么创新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简单的重新组合。
2.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答: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
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发现后立即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
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这些不同因素归纳成不同的创新来源,主要包括:(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①意外的成功通常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②意外的失败是指企业在某产品的技术开发或市场开发的设计、论证以及执行非常精心和努力,最终仍然失败,那么这种失败必然隐含了某种变化,实际上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但本企业的销售额却没有增长,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和机会。
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
企业根据一定的假设来计划和组织其活动,假设如果不能被实际所证实,那么企业战略投资或日常经营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
及时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③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
根据错误的假设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始终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章节题库(第十九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二十一章 企业组织创新
第六篇创新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的是()。
A.组织B.创新C.控制D.领导【答案】B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C.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D.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答案】CD3.产品创新()。
A.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B.它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C.影响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D.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答案】ABCD4.经营制度确定了()。
A.谁是经营者,谁来组织企业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行使B.谁来确定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内容、生产形式C.谁来保证企业生产资料的完整性及其增值D.谁来向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负责以及负何种责任【答案】ABCD5.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一般来说,一定的经营制度决定相应的产权制度B.在产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具体的经营方式可以不断进行调整C.在经营制度不变时,具体的管理规则和方法也可以不断改进D.管理制度的改进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要求经营制度作相应的调整【答案】BCD6.就系统的外部说,有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变化主要有()。
A.技术的变化B.人口的变化C.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D.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答案】ABCD7.关于机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横向分工的问题B.与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关C.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纵向分工问题,即所谓的集权和分权问题D.组织机构完全相同,但机构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也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答案】BCD8.下列属于环境创新的是()。
A.通过企业的公关活动,影响社区政府政策的制定B.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C.通过组织创新,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D.通过市场创新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答案】ABD9.关于市场创新正确的是()。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习题(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创新与技术创新(1)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概念比技术发明宽泛,它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是原有技术的完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内涵(1)要素创新①材料创新:寻找和发现现有材料、特别是自然提供的原材料的新用途。
②手段创新:a.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b.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旧、落后的机器设备。
(2)产品创新①新产品的开发: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开发新产品。
②老产品的改造: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制造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新产品。
(3)要素组合方法创新①工艺创新: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的改进。
②生产过程的组织方法创新: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
3.技术创新的贡献(1)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
(2)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考点二: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1)意外的成功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机会。
(2)意外的失败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1)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2)企业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实际价值观的不一致。
3.过程改进的需要(1)过程改进的需要与企业内部工作(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关。
(2)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1)企业应对不及时,可能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带来经营上的灾难,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
(2)企业及时应变,会给企业带来众多的创新机会。
5.人口结构的变化(1)人口结构变化直接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答:(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①集合性。
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
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即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这就是系统的集合性。
②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
系统从总体上看,都有宏观和微观之分,而微观上,还有各种层次。
由于系统层次的普遍性,因而系统概念本身也就具有层次性,有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等。
③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它一方面表现为子系统同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各子系统本身的发展,就要受到系统的制约。
(3)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的启示系统原理的要点有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综合性原理,对这些要点原理的把握,有助于从中获得以下启示:①从整体性原理中获得的启示。
在现实情形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系统中,重局部,轻全局,特别是局部之间不协调,互相扯皮,从而损害了全局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子系统的功能虽好,但不利于达到整体的目的,效果当然不会好;相反,有时候子系统的效益虽然低一些,但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功能,有利于达到整体的目的,其效果自然一定是好的。
②从动态性原理中获得的启示。
掌握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管理者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③从开放性原理中获得的启示。
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在管理工作中,任何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七篇创新第21章管理的创新职能21.1课后习题详解一、案例:小天鹅的“末日管理”思考题:1.管理的创新职能在这个案例中体现在什么地方?答: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
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
创新对于组织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创新也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因此,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
本案例中,管理创新在小天鹅公司“末日管理”中的体现主要有:(1)目标创新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企业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对经营目标加以整合,这就需要进行目标创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天鹅集团及时调整市场战略目标,确定了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竞争战略,同时,为了发展新产品,及时调整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推行战略联盟,不仅与同行结盟,而且还与非同行发展战略关系,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2)技术创新现代工业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技术水平是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的产品更具价格竞争优势,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等在整体上推动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可以说,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包括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及要素组合结果创新。
在要素组合方法创新方面,小天鹅集团抓住上海惠而浦、长春罗兰、宁波新乐有设备有产品也乐于接受定牌的机遇,与他们进行战略联盟,完成了在工艺过程的组合,扩大了产品生产线;在要素组合结果创新方面,小天鹅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资组建公司生产滚筒洗衣机,与松下公司合资生产绿色冰箱,完善了产品品种和产品结构。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六篇【圣才出品】
第四篇领导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一、选择题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对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最有影响的因素不包括()。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研]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领导者与下级关系D.个人的特点【答案】D【解析】菲德勒将领导环境具体化为三个方面:①职位权力。
即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或者说领导的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的大小。
②任务结构。
即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
③上下级关系。
即群众和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
二、概念题1.领导[山东大学2018年研;华侨大学2018年研;四川大学2017年研;河工大学2016年研;东北大学2015年研;华中农大2013年研;武大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领导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影响力,使个人或某个组织服从、接受和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的过程。
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因为领导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因为领导从制定目标直到实现目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
领导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没有部下的领导者谈不上领导。
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
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2.领导者[浙江大学2019年研]答:领导者是指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们担负着管理者和领导者双重角色。
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①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②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
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
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的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周三多《管理学》课后习题(企业组织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1.知识经济有哪些基本特点?答:从企业组织分析的角度,知识经济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资本的相对稀缺性、资本的货币形态的可转换性等特点决定了资本是工业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过程的渐趋复杂使得知识正逐渐取代资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要素。
(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产业革命的发展伴随着劳动生产者与物质生产条件的分离。
由于某种原因被剥夺了物质生产条件的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求生存条件,从而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被企业雇用后,他们只能根据雇主或其代表或者代理的要求来表现符合其利益的行为。
整个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的构造都是以劳动者与其物质生产条件的分离为基本假设的。
然而,当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知识作为人脑的产物本质上是不可能与其拥有者相分离的。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设计不能不考虑知识的这种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者与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重新结合的现象。
(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知识都是与人的活动有关的。
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的。
知识形成、积累、创新的速度影响着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影响着不同知识所有者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决定着企业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进程,从而引导着企业组织的创新,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或再结构化。
2.何谓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企业制度是指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的总和。
其基本功能包括:①导向功能,是指企业制度指导企业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②激励功能,是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③协调功能,是指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企业组织创新)【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企业组织创新1.请分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从企业组织分析的角度,知识经济可能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
资本的相对稀缺性、资本的货币形态的可转换性等特点决定了资本是工业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渐趋复杂使得知识正逐渐取代资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要素。
(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知识的这种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者与知识要素重新结合的现象。
(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进程,引导着企业组织的创新,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或再结构化。
2.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原因,以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逻辑。
答:(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原因①企业通过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权、利关系的制度来引导和整合成员的行为:a.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组织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着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力关系,从而影响着参与者在企业决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
b.通过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了参与者类群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成果形成中的行为特点。
②不同参与者通过提供企业经营所必需的某种要素来实现对企业的贡献。
这些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活动中的相对权利地位,决定了企业活动中的权力与利益分配的格局,从而决定了企业制度结构的特点。
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既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
稀缺资源从资本转向知识,导致知识参与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地位的提高。
③在工业社会,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资本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稀缺的。
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资本与劳动结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所有者通过提供一定数量的资本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集中一定的物质条件,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加工和组合利用这些资源以形成一定产品。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视频讲解]20.1 本章要点详解本章要点■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技术创新的源泉■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重难点导学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创新与技术创新(1)创新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后人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创新时,将其分成两类: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后者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前者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
(2)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技术创新的概念比技术发明宽泛:①技术发明发明是一种创新,是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
②技术创新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可能是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内涵(1)要素创新从生产的物质条件来考察,要素创新主要包括材料创新和手段创新。
①材料创新材料既是产品和物质生产手段的基础,也是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作用的对象。
因此,在技术创新的各种类型中,材料创新可能是影响最为重要、意义最为深远的。
②手段创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以延长其技术寿命或提高其效能;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旧、落后、过时的机器设备。
(2)产品创新产品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决定了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其他创新都是围绕着产品的创新进行的,而且其成果也最终地在产品创新上得到体现。
①新产品的开发,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开发出一种全新型产品;②老产品的改造,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而制造出来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换代型新产品;③对原有产品的性能、规格、款式、品种进行完善,但在原理、技术水平和结构上并无突破性的改变。
(3)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要素的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六篇创新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视频讲解]19.1 本章要点详解本章要点■创新及其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重难点导学一、创新及其作用1.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
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1)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
(2)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
为了适应系统内外部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调整就是创新。
(3)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该系统提供了社会需要的某种贡献是社会接受该系统的前提。
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因此,系统必须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满足变化的需求。
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此外,创新与维持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3.创新的类别与特征(1)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将其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①局部创新指在系统性质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系统活动的某些内容、某些要素的性质或其相互组合的方式、系统的社会贡献的形式或方式等发生变动。
②整体创新它往往改变系统的目标和使命,涉及系统的目标和运行方式,影响系统的社会贡献的性质。
(2)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创新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1.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答:(1)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技术创新是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可将其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
(2)技术创新经常被一些人与技术发明相混同。
实际上,创新的概念要远比发明宽泛: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决不仅仅是发明。
如果说发明可能是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的话,那么创新则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答:组织中可能存在以下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①意外的成功意外的成功通常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非常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②意外的失败不论企业在某产品或市场开发的设计、论证以及执行上是如何地精心和努力,最终仍然失败了,那么这种失败必然隐含了某种变化,实际上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相反,本企业的销售额却不能向前,市场份额因此而不断萎缩。
分析问题之所在,便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一种思路和机会。
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任何企业都是根据一定的假设来计划和组织其活动的,假设如果不能被实际所证实,那么企业战略投资或日常经营就可能是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
及时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③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根据错误的假设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始终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反,如果在整个行业的假设与实际不符时,企业较早地发现了这种不符,则可能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机会。
周三多《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周三多《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17.1课后习题详解1.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何谓创新?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的含义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是因为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正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的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的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创新的内容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后人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制度创新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
2.技术创新包括哪些方面?其贡献是什么?答:(1)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材料的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物质生产条件的创新等。
(2)从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中不难看出,技术或者依附于物质产品而存在,或者是为物质产品的实体形成而服务。
因此,不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成本竞争力与产品的特色竞争力。
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便是通过影响产品的成本和/或特色而起作用的。
材料的创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以数量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去取代价格昂贵的稀缺资源的机会,而且有可能通过材质的改善而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创新既可使企业为消费者带来新的满足,亦可使企业原先生产的产品表现出新的吸引力;工艺创新既可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可靠的保证,亦可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物质生产条件的创新则直接带来劳动强度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直接促进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价格竞争力的增强。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章节题库(管理的基本方法)【圣才出品】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一、选择题在管理的基本方法中,具有强制性特点的管理方法有()。
[中科大2013年研] A.管理的经济方法B.管理的行政方法C.管理的法律方法D.管理的技术方法【答案】BC【解析】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和技术方法。
法律方法的特点有: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行政方法的特点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无偿性;经济方法的特点有: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教育方法的特点有:强制性、示范性、群体性、个体性、自主性;技术方法的特点有:客观性、规律性、精确性、动态性。
二、概念题管理的经济方法[中山大学2009年研]相关试题:经济方法[中南财大2008年研]答: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管理的经济方法有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等特点。
三、简答题1.管理的经济方法有哪些特点?[中科大2011年研]答:(1)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涵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2)管理的经济方法的特点①利益性。
经济方法是通过利益机制引导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种利益,间接影响被管理者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
②关联性。
不但各种经济手段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影响面宽,而且每一种经济手段的变化都会造成社会多方面经济关系的连锁反应。
③灵活性。
一方面,经济方法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章节题库(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管理的创新职能一、概念题管理创新[西安交大2017年研;广工大2015年研;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研]答:管理创新即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内容:①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②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③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④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⑤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二、简答题1.简述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吉林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7年研;华科2017年研;南昌大学2017年研]答: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1)目标创新企业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2)技术创新①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方法创新。
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设备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
②产品创新。
其具体有品种创新和产品结构创新。
品种创新,即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产品结构创新,即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3)制度创新制度类别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
产权制度,即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规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
经营制度,即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管理制度,即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第一篇总论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1.1课后习题详解一、案例:百年老院的现代管理启蒙思考题:1.结合案例说明你对管理及管理职能的理解。
答: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医院以前的管理不够专业化,管理力量薄弱,因此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与我国的国情有关。
但是国家要发展,企业要发展,其必然的结果就是管理越来越受重视,并向专业的纵深方向发展。
专业化的管理就要通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能够体现管理职能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的目的。
管理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目标,对同仁医院来说,需要引进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启动品牌战略以及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扩大潜在的医疗目标市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2)引进MBA,成立MBA办公室,研究医院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是一个创新,但是如何组织这个机构,使之协调的运转起来,通过对MBA的有效的领导调控,以督促其研究出适合医院的管理之道,使之充分的发挥作用,实现医院的最初目标,是决定这次目标实现的保证和依托。
(3)专业化的管理细分到社会每个不同组织,而研发出的经营模式也只能通过反复试实施,通过新的组织与调控才能看出其成效,只有反复的验证才能找出最适合该组织的管理模式。
之后通过有效的领导调控,才能实现医院“有效扩大潜在的医疗市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战略目标。
同仁医院的管理过程充分体现了专业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五大职能的重要性和意义。
2.同仁为什么要引进如此多MBA?你认为MBA们能否胜任医院的管理工作?答:(1)同仁引进如此多MBA的原因:引进如此多的MBA,因为医院要改革管理模式,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战略、营销观念、利润观念、质量控制、人事改革等等。
这些都不是一个MBA 所能完成的。
MBA也有其专攻的方向,这项浩大的管理制度的改革工程,每一个方面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组织和配合,需要综合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
一、概念题
创新[华科2017年研;吉林大学2016年研;广东财大2016年研]
相关试题:创造力和创新[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创新即创意过程产生的成果需要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工作方法。
创新包括五种情况:①采用一种新的产品,即消费者不熟悉的产品或产品的新特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二、简答题
简要分析熊彼特的创新思想。
[华中师大2016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熊彼特的创新涵义与内容。
[安徽师大2018年研]
(2)简述熊彼特的创新定义。
有哪五种形式?你有什么补充?[同济大学2013年研] (3)试述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创新的主要内容。
[首师大2011年研]
答: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并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其拥有资本,而是因为他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正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的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的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
发展。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后人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创新时,把它们分成两类: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后者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前者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
三、论述题
1.创新的来源有哪些?[华南理工2011年研]
答: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
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发现后立即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
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这些不同因素归纳成不同的创新来源,主要包括:
(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①意外的成功通常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②意外的失败是指企业在某产品的技术开发或市场开发的设计、论证以及执行非常精心和努力,最终仍然失败,那么这种失败必然隐含了某种变化,实际上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但本企业的销售额却没有增长,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和机会。
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
企业根据一定的假设来计划和组织其活动,假设如果不能被实际所证实,那么企业战略投资或日常经营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
及时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③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
根据错误的假设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始终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如果在整个行业的假设与实际不符时,企业较早地发现了这种不符,则可能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机会。
(3)过程改进的需要
过程改进的需要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关。
由这种需要引发的创新是对现已存在的过程(特别是工艺过程)进行改善,去掉原有的薄弱环节,代之以利用新知识、新技术重新设计的新工艺、新方法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行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一旦出现变化,企业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在生产、营销以及管理等方面组织创新和调整,否则可能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甚至带来经营上的灾难,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
如果企业及时应变,这种结构的变化将给企业带来众多创新机会。
(5)人口结构的变化
作为企业经营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作为企业产品的最终用户,人口数量及其构成确定了市场的结构及其规模,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契机。
(6)观念的改变
对事物的认知和观念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消费态度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影响着不同产品的市场销路,为
企业提供不同的创新机会。
(7)新知识的产生
新知识的出现为企业创新提供异常丰富的机会。
与其他类型的创新相比,知识性创新具有最为漫长的前置期。
此外,知识性创新不是以某单一因素为基础,而是以多种不同类型知识的组合为条件。
2.论述企业中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及其实施。
[华南理工2013年研]
答:(1)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在何种层次上组织创新的问题,即利用现有知识,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还是进行基础研究,开发新的知识,为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开发提供基础。
前者涉及应用性研究,后者常被称为基础研究。
(2)创新对象的选择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不同方面,所以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主要涉及产品、工艺以及生产手段三个领域。
①产品。
产品创新使得产品在结构或性能上有所改进甚至全部创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享受,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
②工艺。
工艺创新既可能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从而加强企业的特色优势,也可能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力。
③生产手段。
产品与工艺的创新主要由企业完成,外部一般很难替代企业来从事这项工作,但生产手段的创新可借助外部力量来完成。
生产手段的创新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既可能是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结果(产品结构或工艺制造方法的变化必然要求生产手段也作相应的调整),也可能由此引发产品或技术的创新。
(3)创新水平的选择
这主要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包括“先发制人”的战略和“后发制人”的战略。
①“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贡献
a.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先发制人可使企业树立起一种开拓者或领先者的形象或声誉。
b.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在其他企业还未意识到之前,企业即已开发并进入某个市场。
企业最先占领的通常也是最易占领的、并可给企业带来最为丰厚利润的市场区段。
此外,最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采用的经营这种产品的方法有可能逐渐被整个行业所接受,并成为行业的标准。
c.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
率先行动者可以选择最为有利的通用渠道的部位,而且其还可能利用先期进入的机会,与渠道签订排他性的合约,从而封锁后来者利用现存机构进入市场的通道,使后来者难以进入市场或至少会提高其进入市场的成本。
d.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
与销售渠道的进入一样,率先行动者可以获得最有利的原材料等要素来源,甚至可以与供应商签订排他性的要素供应协议。
e.可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率先推出某种产品可使企业至少在初期成为这种产品的垄断生产经营者,从而可使企业以远远高出成本的价格将产品销售给那些对产品感兴趣的用户。
②“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问题
a.企业需要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市场上尚未出现过的产品,潜在用户尚未了解其功能特性,甚至不知道这种产品的存在,要拓开销路,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市场开发费用。
b.需求的不确定性。
率先行动者虽然投入大量的市场开发费用,但用户队伍能否形成、
被唤醒的市场有多大容量、已表现出的需求可能朝什么方向变化,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c.技术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一种新技术,不论是关于产品的技术还是关于工艺的技术,被实际运用之初都不可能非常完善,它只能在实际运用中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技术的变化不一定是连续性的,可能呈现出一种跳跃性的势态。
③“后发制人”的优势
a.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的行业市场。
b.根据已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
c.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
(4)创新方式的选择
①独自开发。
独立开发不仅要求企业拥有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技术人员,而且要求企业能够调动足够数量的资金。
独立开发若能获得成功,企业将可在一定时期内垄断性地利用新技术来组织生产,形成某种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额的垄断性利润。
如果开发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企业也将遭受比较大的损失。
②联合开发。
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集中更多的资源条件进行更为基础性的创新研究,并共同地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各种风险。
开发如果失败,企业将与协作伙伴一道来分担各种损失;如果开发成功,企业不能独自利用研究成果组织产品或工艺创新,协作伙伴也有权分享共同的成果,也有权从这种成果的利用中分享一份市场创新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