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肝法治验4则

合集下载

治肝三十法

治肝三十法

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三十法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

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故录大略于下。

肝气证治一法曰:疏肝理气。

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

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

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山栀;兼痰,加半夏、茯苓。

一法曰:疏肝通络。

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兼通血络。

如旋复、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叶等。

一法曰:柔肝。

如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当柔肝。

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

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苁蓉、肉桂。

一法曰:缓肝。

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

炙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

一法曰:培土泄木。

肝气乘脾,脘腹胀痛。

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

即培土泄木之法也。

温中疏木,黄玉楸惯用此法。

一法曰:泄肝和胃。

肝气乘胃,即肝木乘土。

脘痛呕酸。

二陈加左金丸,或白寇、金铃子。

即泄肝和胃之法也。

一法曰:泄肝。

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宜泄肝。

金铃、延胡、吴萸、川连。

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

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法也。

一法曰抑肝。

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

如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

一法曰:散肝。

“木郁则达之”,逍遥散是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即散肝之法也。

肝风证治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

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

然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

一法曰:熄风和阳。

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熄风和阳法。

羚羊、丹皮、甘菊、钩钩、决明、白蒺藜,即凉肝是也。

一法曰:熄风潜阳。

如熄风和阳不效,当以熄风潜阳。

如牡蛎、生地、女贞子、玄参、白芍、菊花、阿胶,即滋肝是也。

一法曰:培土宁风。

肝风上逆,中虚纳少,宜滋阳明,泄厥阴。

如人参、甘草、麦冬、白芍、甘菊、玉竹,即培土宁风法,亦即缓肝法也。

辨证论治脂肪肝验案4则

辨证论治脂肪肝验案4则
行 2 0 m左 右 而 不 觉疼 痛 , 00 步伐 有 力 , 度 较 前有 速
辨 证 论 治 脂 肪 肝 验 案 4则
顾婷婷 费鸿翔 ( . 海 市浦 东新 区浦 南 医院 , 海 2 0 2 ; 1 上 上 0 1 5
很 大 提 高 , 步 时 经 常 将 老伴 落 下草 1 g 6剂 , 煎温 服 , 日 2 祛 风 湿 ,利 关 节 ,而 兼 主 “ 肉顽 痹 ” 《 草 图 5, 5, 5。 水 每 肌 (本
次。
经 》 ; 辛 主 “ 节 拘 挛 , 湿 痹 痛 , 肌 ” 《 农 )细 百 风 死 (神
)共 使 调 另 药 用 : 子 lg 川 芎 lg 桂 枝 1 g 赤 芍 本 草 经 》 , 为 佐 药 ; 以甘 草 清 热 解 毒 , 和 诸 附 O, O, 0, 3 g 鸡血 藤 3 g 细 辛 1 g 0, 0, 0 。亦 取 6剂 , 煎泡 足 , 水 每 药 。原 文 中表 明 “ 已溃破 , 宜 用 本 方 ” 概 由麻 疽 不 , 日2次 , 次 1 — 0 i 。 每 5 2 m n

誊辫潮 瓣I 描

强 而 与 动脉 搏动 消失 。纳 眠 尚可 , 二便 自调 。舌质 淡 暗、 苔 精 , 壮 筋 骨 , 又 能 引 药 下 行 径 至 病 所 为 臣 ,
薄 略腻 , 脉沉迟 细弱 。 中医辨证 为 阳虚 寒凝 , 湿邪 阻 君 药 相 配 取 “ 阳生 阴 长 ” 意 ; 黄 发 越 阳 气 , 之 麻 白
关键词
脂肪 肝
辨 证论 治 中 医 药疗 法
验案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5 55 0 5
文章编号
文献 标 识 码 A
三 诊 : 者 无需 家 人扶 持 , 患 自己可 步行 近 5 0 速 度 等 有 极 大 的改 善 。此 外 ,本 案 内外 同治 也 是 0m

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中成药

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中成药

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中成药一、引言柔肝养血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通过调理肝脏和血液系统,达到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健康状况的效果。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物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调理肝脏和养血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中成药及其适应症、用法和注意事项。

二、柔肝养血的中成药1. 柴胡补肝汤•适应症:–肝气郁结、经痛、月经不调、胁痛、疏肝理气。

•主要成分:–柴胡、白芍、泽泻等。

•用法:–每次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2. 逍遥散•适应症:–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心悸、失眠。

•主要成分:–茯苓、白术、半夏等。

•用法:–每次15g,水煎服。

•注意事项:–忌热性食物,对于阳虚体质人群慎用。

3. 六味地黄丸•适应症:–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月经不调。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

•用法:–每次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三、中成药的作用机制1.柔肝作用:其中的柴胡、逍遥散等成分有舒肝解郁、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缓解肝脏气滞的症状,减少情绪波动、胁痛等不适感。

2.养血作用:中成药中的柴胡、白芍、泽泻等草药能够补充和促进血液的生成,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从而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3.调理肝脏:中成药中的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等可以调节肝脏功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和代谢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四、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中成药中含有一些成分对孕妇不利,因此孕妇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咨询医生。

2.注意剂量: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切勿过量使用。

3.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干扰: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西药,需要咨询医生,避免药物之间发生不良反应。

4.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反应都不相同,使用中成药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疗效和反应,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五、总结中成药中的柔肝养血类药物可以通过调理肝脏和增加血液供应,达到柔肝养血的效果。

脂肪肝中医辨治五法

脂肪肝中医辨治五法

人 干 扰 素 α- 2a 后 第 1 d 78 例 发 生 类 似“ 感 冒 ”症 状 , 第 2 d 基 本 消 失 。 对 照 组 中 有 29 例 出 现 灼 热 、严 重 色 素
沉 着 , 停 药 后 2 个 月  ̄3 个 月 才 逐 渐 消 退 , 肌 注 重 组 人 干 扰 素 α - 2a 后 第 1 d 49 例 发 生 类 似“ 感 冒 ”症 状 , 第 2 d 基本消失。
166 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90 例, 男 48 例, 女 42 例, 年龄 12 岁  ̄52 岁, 病程 4 w ̄3 年。对 照 组 76 例 , 男 40 例 , 女 36 例 , 年 龄 13 岁  ̄55 岁 , 病 程 2 月  ̄3 年。对重组人干扰素 α- 2a 过敏者及心、肝、肾功能 不正常者不作为观察对象。 2 治疗方法
2 清热利湿化浊法
轻度  ̄ 中度脂肪肝, 局部及全身症状较明显, 血脂、 转氨酶异常。临床表现为身热困倦, 胸闷腹胀, 无汗而 烦, 或者有汗而热不退, 尿赤便秘, 或泻而不畅, 有热臭 气, 舌质红, 苔白腻或厚黄腻, 脉弦滑, 证属湿热痰浊, 治 宜化浊利湿, 清热解毒, 方用甘 露 消 毒 丹 加 减 : 茵 陈 、滑 石、生山楂、丹参各 20 g, 黄 芩 、石 菖 蒲 、藿 香 、白 蔻 仁 各 10 g, 草 决 明 、连 翘 各 15 g, 木 通 、薄 荷 各 6 g, 伴 有 咽 部 不适者加射干 10 g, 浙贝母 12 g, 桔梗 10 g。
4讨论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最为
常 见 的 病 毒 性 皮 肤 病 , 好 发 于 青 壮 年 面 部 、颈 、手 背 等 暴 露部位,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中医医案——便秘

中医医案——便秘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柔肝缓急法治便秘二例病案一:张某,男,48岁。

初诊:1989年12月10日。

主诉及病史:大便干结已有12年,三五日一次,均呈栗子状,艰涩难下。

曾服麻仁丸、果导等,初服尚效,久则无效。

便后肛门不适,仍有便意。

近1年非用开塞露则大便不下,食辛辣则更甚,常见肛裂出血。

诊查:舌质偏红,少苔,脉象弦细。

辨证:证属肝阴不足、肝气郁滞,导致大肠传导失司。

治法:治以柔肝养阴,调理气机,以柔肝缓急汤加味。

处方:生白芍15g 炙甘草10g 生麦芽15g 柏子仁12g 郁李仁10g 玄参10g 5剂并嘱忌食辛辣、肥腻、炙煿之物。

二诊:栗状便已转为条形,便时较爽,但仍干燥,两日一行,再以原方加焦山栀10g。

宗养阴必须清火之意。

7剂。

三诊:大便已通畅如常。

效不更章,再以原方加南沙参、炙紫菀各12g,5剂。

同时再以汤剂方10倍量,炼蜜为丸,每服10g,1日2次,空腹以淡盐汤送服,以巩固疗效。

病案二:高某,男,50岁。

初诊:1990年7月5日。

主诉及病史:大便秘结已有两年。

始服果导或用麻仁丸、番泻叶等,均初服有效,继则便秘更甚。

现在大便仍五六日一行,非用开塞露不能行。

便形初如栗状,继则软细如面条,但仍不能下,便时有腹痛。

纳谷尚可,脘腹时有胀满。

诊查:舌质淡胖,脉细软。

辨证:证属肝脾不和,肝失疏泄,脾虚失运。

治法:治宜柔肝理气、健脾助运,以柔肝缓急汤、枳术丸加味。

处方:炒白芍12g 炙甘草6g 生麦芽12g 玫瑰花6g 焦白术15g 炙紫菀10g 7剂二诊:栗状便已无,能两三日自行大便一次,但硬便后仍有形细软便,努责难下,便后仍有便意,小腹胀,足冷。

肝气虽和,脾肾阳虚未复。

治以健脾补气,温补肾阳。

处方:焦白术30g 枳壳10g 太子参15g 炙升麻6g 炙紫菀10g 肉苁蓉10g 大熟地黄10g 肉桂5g 谷麦芽各12g 7剂三诊:大便形转粗,小腹胀、足冷亦减,便时亦较通畅,但停药后大便又复艰涩,再以原方加味进治处方:焦白术60g 黄芪15g 陈皮5g 太子参15g 炙升麻6g 炙紫菀10g 肉苁蓉10g 大熟地黄10g 肉桂5g 谷麦芽各12g 7剂四诊:大便形粗如常,小腹胀与足冷均除。

王自立“治肝必柔肝,柔肝先养肝”思想探悉

王自立“治肝必柔肝,柔肝先养肝”思想探悉
久 病 体 弱 , 饮 食 所 伤 , 运 失健 , 血 失 充 , 失所 养 , 失 疏 为 脾 气 肝 胆 泄 , 络 不 畅 而 成 胆 胀 。 治 宜健 脾 助 运 、养 血 柔 肝 。 方 用 归 芍 经
脉弦劲眩晕耳聋行走气促无力肛痔下根据上述理论王老认为治疗肝病不可一味疏泻清解攻伐否则肝之阴津受伐而病势反增应以养肝为第一要务提柔则肝气自疏肝火不炽肝阳自平此亦即养肝即是柔肝柔肝便为疏肝之义
维普资讯
20 08年 2月第 1 卷 第 2期 5
中 国 中医药信 息杂志
属木, 其母为 水, 其子为火, 木介于水 火之间 ;从阴 阳来 看, 肝 肝经为厥 阴, 肝脏为少阳, 故五脏之 中肝 为体 用阴阳合一之脏, 古人称其 为 阴尽 阳生之脏 。肝为藏血 器官, 血属 阴, 故其体 为 阴。肝性条达, 主动主升, 故其功用为 阳。另 一方面, 肝之病 理 常为肝气有余, 易化 火生风, 表现 为眩晕 、面 赤、易怒 、肢麻 、 抽搐诸症, 亦属阳之范畴 。肝体 阴而用 阳概括 了肝生理 、病 理 的主要特征 。 生理情况下, 肝藏血, 体得阴柔而用能阳 刚;肝疏 泄, 能阳刚则体得 阴柔 。 用 故病 理情况下, 肝阴、 肝血常为不足, 肝阳、肝气常为有余 。肝体阴柔对 维持正常肝用 , 防止其 刚暴 太过有重要作用 。肝 阴是肝脏 中具有滋 润、潜降 、宁静 、收藏 等 功能的物质, 它根于肾阴, 肝阴虚常与 肾阴虚 并见, 故 出现腰 膝酸软 、两足痿弱等症 。如果阴虚不能制 阳, 阳气亢逆 则常出 现 面红 目赤、头胀 头痛、心烦易怒等征象 。肝 阴虚使其经脉循 行部位 失于濡养, 也可表现 出眩晕 、视物 昏花 、胁肋隐痛 、肢
肝体得柔, 则肝 气 自疏 , 亦 即 “ 肝 即是 柔 肝 , 肝 便 为 疏 肝 ” 此 养 柔 可 获 显 效 。临证 之 时 , 酌加 葛 根 、酸 枣 仁 、五 味子 、山 茱 萸 、 当

论《傅青主女科》治肝八法

论《傅青主女科》治肝八法
为主 者达 2 证 , 占全 书三分 之一 的证 型 。 1 约 因此 , 傅 此 法用 于 因七 情所 伤 而致 肝气 郁结 之 病证 七 氏治 肝最 常用 法为疏 肝解 郁法 . 女科 》 :夫青 带乃 肝经 之湿热 。水 为 云 “ 情 内伤 , 致 气机 逆 乱 , 而影 响脏 腑 功 能 , 脏 腑 11 青带 《 易 继 在 中最 先 涉及 到 肝 。 气 易 于 抑 郁 , 疏 泄 不及 . 神 肝 之 所喜 . 实肝 木之 所恶 , 肝 若 精 湿 以所恶 者 合之 所 喜必 有
《 青 主女 科 》 下 称 《 傅 ( 女科 》 系 傅 山代表 著 作 , 忧郁 愤 怒 , 肝 气 郁结 。 致 多 种病 症 . 其 在 妇 产 ) 则 导 尤 该 书 理法 严谨 . 药简 约 . 方 对妇 科疾 病 的治 疗有 其 独 科 中表 现更 为 明显 所 以傅 氏特别 重 视七 情 内伤 所 到见解 . 其 善用 治肝 法治 疗 妇科 疑难 病证 , 书 共 致 “ 尤 全 肝郁 ” 一病 机环 节 。 中反复 提 到“ 气郁 结 ” 这 书 肝 、 有 条文 7 8条 .与 肝有关 的条文 2 6条 ,共有 处方 8 “ 3 肝气 不舒 ” “ 、 肝气 不 通 ”为经 带胎 产诸 疾 之 因 。在 首, 治肝 方剂 约 2 0首[ 笔者在 研读 过程 中将 其归 纳 《 1 ] 。 女科 》 中所列 带 下 、 崩 、 血 调经 、 闭 、 经 种子 、 娠 、 妊 小 为治肝八 法 . 以此 请教 于 同道 。 产、 难产 、 产 、 后 、 正 产 下乳 共 l 7门 7 8证 中认 为 肝郁
太少 两感 证 . 即可 给予 温 阳解 表 , 不可 囿于瘀 点瘀 斑
2 g 前后 加减 服药 月余 , 本 痊愈 。 0, 基

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方子

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方子

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的方子1. 引言1.1 方子的背景介绍柔肝养血的方子是一种中医药方,具有柔肝舒肝、养血补血的功效。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很多人都面临着肝气郁结和血虚的问题。

这种方子通过平衡肝脏的气血,达到柔肝养血的目的,对于改善肝功能、调节情绪、提高免疫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2 方子的注意事项使用柔肝养血的方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本方子适合肝气郁结和血虚的人群,如有其他疾病请先咨询医生。

- 方子中所用药材需要按照比例配制,不要随意更改。

- 方子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使用时请注意个人体质差异,如有不适请立即停用。

2. 方子成分柔肝养血的方子主要由以下几种药材组成: 1. 当归:养血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可以帮助调理肝脏气血,舒缓肝气郁结。

2. 川芎:活血,祛风的作用。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

3. 白芍:柔肝养血,安抚肝气的功效。

有助于改善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4. 熟地黄:养血补血,补肾的作用。

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肝脏的抗病能力。

5. 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有助于改善疲劳和肝脏疼痛等问题。

3. 方子的制作方法根据以上成分,柔肝养血的方子的制作方法如下:材料准备•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丹参10克制作步骤1.将以上药材加入研磨器中,研磨成细粉。

2.将药粉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4. 方子的使用方法1.每次取出10克药粉,加入300ml开水中。

2.灌注药粉后盖上盖子,焖煮10分钟。

3.滤去药渣,将药液分为3次饮用,每天饭前饭后各一次。

4.建议每日饮用连续服用3-4周,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用量和服用时间。

5. 方子的效果与食疗注意柔肝养血的方子可以有效改善肝气郁结和血虚问题,以下是一些与之搭配的食疗注意: - 可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红枣等,有助于补充体内的血液。

疏肝、祛湿、化瘀、养阴四法在肝纤维化临床中的应用

疏肝、祛湿、化瘀、养阴四法在肝纤维化临床中的应用

《 临证 指南 医案 》 云: “ 治肝之法, 无 非 治用 治本 ” 。 即治疗 肝 病 当 以恢 复 肝 脏 的 生 理 特 性 为 要 。治 宜 疏
肝 解郁 、 行 气导 滞 , 以尊 “ 木郁 达 之” 之 旨。
疏 肝方 药 常选用 四逆 散 、 柴 胡 疏 肝散 或逍 遥 丸 化
・3 2 5・
d 。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6 1 6 . 2 0 1 3 . 0 6 . 0 1 9
・ 术 探 讨 ・
疏肝 、 祛湿 、 化瘀 、 养 阴 四法 在 肝纤 维化 临床 中 的应 用
加 秀 凤 谢 纪 文 朱 锐△ 吴 琳
杖、 溪黄 草等 ; 健脾 利 湿则 常 以黄 芪 、 茯苓、 白术 、 太 子
参、 莲 子 肉等 健 脾 之 品 配 合 去 湿之 品共 同使 用 , 以 杜
绝 湿邪 内生之 源 。湿 热之 邪 , 若湿偏重者 , 可 用泽 泻 、 砂仁 、 蔻仁、 茯苓 、 黄连 、 虎杖 、 田基 黄 、 茵陈; 有 黄 疸
1 疏 肝 理 气
因肝 五行 属 木 , 其性调达 而恶抑郁 , 但 肝 脏 一 个
重要 的病 理特 点 又恰 恰 是 肝气 易 郁 , 既 喜 调 达 又 易抑
郁 这 一矛 盾决 定 了肝 气 郁 滞是 肝 病 的重要 病 机 之 一 。
脾居 中焦 , 为后 天之本、 升降之枢机 , 主运化 , 为 气血 生化 之源 。肝 木 疏 土 , 脾 土荣 木 。若 肝 气 郁遏 日
猛然大量进补养阴之脾胃临床上在滋阴处方中可稍配陈皮山药之品以防滋药腻胃1213魏玉璜枟柳州医话枠之名方一贯煎即是涵养肝阴之无上良方该方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等滋柔润以驯肝脏刚悍之气独加一味川楝子疏总的来说肝病的治疗有仅守疏散一法而统治有只顾攻伐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者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

7、泄肝药物:金铃子、元胡、黄连、吴萸。加减:兼寒去黄连,加川椒、肉桂;寒热俱有,不去黄连,更增白芍。解析:(1)本法主治肝气上冲心。肝气为何要冲心?盖肝属木,心属火,母助子气之故。(2)治疗上当泄肝制心。泄肝用金铃子、元胡、吴萸。《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泄肝如吴萸、椒、桂…川楝苦寒,直泄肝阳;元胡专理气滞血涩之痛”。黄连入心经,故制心用黄连。若兼寒,去黄连之性寒,加入性热泄肝之川椒、肉桂;寒热俱有,则不必去黄连,另加入味酸之白芍。苦辛酸为泄肝主法,金铃子味苦,吴萸味辛,白芍味酸,正合此义。
2、熄风潜阳药物:牡蛎、菊花、女贞子、玄参、生地、阿胶、白芍。解析:(1)用熄风和阳法不效时用本法。此证乃由阴不制阳,阳亢化风所致。故采用滋阴平肝法。上述药中,玄参、生地、女贞子、白芍滋肝,牡蛎、菊花平肝。(2)关于滋肝,有两种方法。 A、酸甘化阴法:取白芍之酸,阿胶、生地之甘。《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某案“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甘酸之属宜之……生地、阿胶、牡蛎、炙草、萸肉炭”。此案取萸肉之酸,生地、阿胶、炙草之甘。 B、补肾滋肝法:因水能生木,故补肾以滋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曹案“…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生地、阿胶、天冬、玄参、川斛、小黑豆皮”。此案以天冬、玄参、川斛补肾以滋肝。(3)《王旭高临证医案·肝风痰火门》张案“此段经文明指肝胆风阳上盛,久痛不已,必伤少阴肾阴……今以育阴、潜阳、镇逆法……,生地、龟板、杜仲、牡蛎、茯神、枣仁、磁石、阿胶、女贞、沙苑、石决明”。可与本法参考。
4、缓肝药物:白芍、橘饼、甘草、小麦、大枣。解析:(1)本法主治肝气甚而兼中气虚。肝气甚即肝之疏泄太过。疏肝理气法和疏肝通络法皆治肝之疏泄不及,故用辛味之品,即《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故本法用白芍,取其味酸以泄肝,即“酸泻之。” (2)因又兼中气虚,故用甘味补脾之品:橘鉼、甘草、小麦、大枣。至于甘草、小麦、大枣,乃《金匱》治脏躁之甘麦大枣汤。方后注明言“亦补脾气”。《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即甘味之品除补脾之外,尚可缓肝之急。《王旭高临证医案·痉厥门》钱案即以生甘草、大枣甘味之品缓肝之急。

治肝八法之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平肝法治疗肝病的研究

治肝八法之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平肝法治疗肝病的研究

虽章法分 明,但未免过于繁复,现尝试化繁为简 , 治肝三十 将
法 归纳 总结成 四类八法 ,分别是 :( )肝气类 :疏 肝法 、柔肝 1 法 ;( )肝火类 :清 肝法、泻肝法 ;( )肝风类:镇肝法 、平 2 3
肝 法 ;( )肝 虚 类 :养 肝 法 、温 肝 法 。现 着 重 讨 论疏 肝 法 、柔 4
至叶天士把肝病分为郁肝风肝火进行分证论治则肝病证治渐成体系而清代医家王旭高在内经难经金匮及前人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及内风多从火出的论断并说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创肝病三纲论治立治肝三十法具体而完善为近代临床医生所常用
维普资讯
20 年 5月第 5 第 5 08 卷 期
证论治 ,则肝病证 治渐成体 系,而清代医家王旭高在 《 内经 》 、 《 难经 》 金 匮》及前人 学术 思想基础上 ,提 出 “ 、《 肝气 、肝风 、
肝 火 ,三 者 同 出异 名 ”及 “ 内风 多从 火 出 ”的 论 断 ,并 说 “ 肝
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 ,创 肝病 三纲 论治,立 治肝三十法 ,具体 而完善 ,为近代临床医生所常用。 王 氏所著 《 西溪书屋夜话录》内的治肝三十法 ,论治肝病
辛补之 ,酸泻之。 ”汉代张仲景提 出 “ 治肝实脾 ”大法 ;后来 朱丹溪提 出 “ 司疏泄者 ,肝也” ,并立六郁汤 、越鞠 丸等相应
的 治 疗 方 剂 :至 叶 天 士 把 肝 病 分 为 “ 、肝 风 、肝 火 ”进 行 分 郁
仁 、麦芽、沙参、猪苓 、红花 、决 明子 、泽兰、垂盆草 、木香 、
关键 词 :治 肝 八 法
疏肝法
柔肝法
镇肝法
平 肝 法 文 章 编 号 : 17 — 0 5 ( 0 8 - 17 0 2 5 8 2 0 )5 o - 2 6 6

关于调肝理脾治验4则

关于调肝理脾治验4则

关于调肝理脾治验4则【关键词】脏腑辨证;卵巢囊肿;神经性呕吐;慢性胃炎;膈肌痉挛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中医方法学的独特思维模式。

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诊疗原则,中医学通过观察人体五体、五官、五志、五声及五动等方面的异常变化,用以推断患者体内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

由于不同种疾病(甚至是西医不同系统的疾病)在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某种相同的证候,因此,中医学存在“异病同治”。

笔者以下所举4个案例,从西医学角度来看,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分属于不同系统的疾病,但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这些患者都存在“肝脾不调”的机能失衡状态。

故而,临床治疗从调肝理脾大法入手,结合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随证治之,效果显著。

1 卵巢囊肿案例1:患者,女,44岁。

主因月经之前出现周期性少腹疼痛,反复发作半年,加重2月,于2006年8月就诊。

患者于半年前出现经前期右侧少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剧烈,伴月经量少、经色紫黯有块,胸胁乳房胀痛,月经后疼痛缓解。

来诊前经某医院行B超检查,确诊为“右侧卵巢囊肿(直径2.1 cm×2.2 cm)”。

就诊时已过经期。

证见右侧少腹隐隐作痛,面色晦黯,恶心欲吐,纳差少食,胸闷气短,叹气得舒,手足厥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左脉弦滑有力、右脉弦细无力。

患者自诉家务繁重,生活压力较大。

中医诊断:痛经,辨证为木郁克土,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卵巢囊肿。

治法:调肝理脾、化瘀止痛。

药用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处方:柴胡6 g,青皮10 g,陈皮10 g,香附10 g,紫苏梗10 g,清半夏12 g,炒枳壳30 g,焦三仙各10 g,生黄芪30 g,党参30 g,生白芍30 g,生蒲黄(包煎)10 g,炒五灵脂10 g,桃仁10 g,红花10 g。

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

患者服药次日,腹痛、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即明显减轻。

前后共服用上方30余剂,全身症状均显著改善。

2007年1月,行B超复查,卵巢囊肿消失。

王泰林柔肝法浅析

王泰林柔肝法浅析

[ 2 】 【 3 ] 李漱 光 , 华忠, 薛博 瑜 . 薛博 瑜教 授 运 用犀 角地 黄 汤合 四 逆 散 治疗慢 性 丙型肝 炎经验 [ 1 1 . 辽 宁 中 医药大 学学报 , 2 0 1 3 , 0 2 : 1 9 3 . f 4 1 薛博 瑜 , 顾学兰. 肝 纤维 化 的病机 认 识 和辨 证论 治 南京 中 家 的拓 展加 减 , 应用 更 为广 泛 。 医药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 2 0 0 1 , 0 2 : 7 6 . 本 方 选药 虽 仅 四味 , 但配 伍精 妙 , 柴胡 与芍 药 一升 散一 收敛 , 『 5 ] 杨金 萍 , 罗良, 何 永 点校 . 伤 寒论 l M] . 北京 : 中 国 中 医药 出版 2 0 1 2 , 1 2 1 —1 2 2 . 可 使 柴胡 升 散 而无 耗 伤 阴 血之 弊 , 芍 药 收敛 而 无敛 邪 留寇 之虑 。 社.
王 泰 林 柔肝 法浅 析
雷长 国 覃 建锋 宋 兴 摘 要: 本 文通过 对 王泰 林 治肝 法 中柔肝 法原 文 的分析 , 探 讨 此法 适 用的 中 医证 型 、 内在 作 用机理 、 常用 方药 、 所 涉及 的相 关病证 及 运 用时要 注 意的 方 面 , 为在 临床 上更 好地 发挥 柔肝 法 的作 用及进 一 步深 入研 究王 氏其 他 治肝 法拓展 思路 。 关键词: 王泰 林 ; 柔肝 法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1 0 — 0 0 4 3 . 0 2 清代 名 医家 王泰林 结 合各 代 医家 对肝 病证 治 的经 验 、 肝病 生 理 病理 的认识 及 自己大 量 的临 证经 验 , 归 纳 出治 肝 3 O 法, 是 各 代 讨论 肝病 最全 面 系统 的 , 于 中医临床 颇实 用 , 中医临 床医师 甚为 推 崇, 现仅 就肝气 证治 中的柔 肝法作 一探 析 , 供 同道参考 、 应用 。 1 柔肝 法原 文及 其 内涵 王 氏云 : ‘ 【 女 口 肝气胀甚, 疏 之更 甚 者 , 当柔 肝 。 当归 、 杞子 、 柏 子仁 、 牛膝 。兼 热 , 加天冬 、 生地 ; 兼寒 , 加 苁蓉 、 肉桂 。 ” … 肝系风木脏, 其 性 升发 疏 泄 又能 藏 血 , 其体属阴功用属 阳。 如 果 患者 素 体 血亏 阴 虚, 水不 涵 养肝 木 , 肝 阴 亏虚 , 或 血不 滋 养 肝 等, 导 致 肝气 பைடு நூலகம்于 刚燥 , 肝失 养, 疏泄 失度 , 肝 气郁 滞 , 越郁 越 燥 , 越 燥越郁 , 恶性循环 , 这 类 肝气 为患 的病证 , 特 点是 胁 肋 胀满 , 如 果 只用 疏理 肝 气 法治 疗 , 行 气药 辛 香 温燥 , 较 易损 伤 阴 血 , 因而 会 疏 肝 不及 , 结 果肝 胁 胀反 而更 重 , 肝失 于柔 顺 , 偏重 刚 强, 治 疗 应柔 肝 以缓 肝 急 , 即用 柔 肝 法 , 所谓柔肝, 即 以柔 克 制 刚 燥 。 肝 系 刚脏 , 有 赖 阴血 滋 养 , 同 时肝 阴 的生 化源 泉是 肾阴 , 即母 子 相 生 、 乙癸 同 源, 因而 柔 肝 法选 择 善 于滋 补 精血 的柏 子仁 、 当归 、 枸杞子 、 淮 牛 膝 滋 肾水 从 而涵 养 、 柔顺肝木, 所 以, 王 泰林 的柔 肝 法实 质上 可 以 划 分 为养 肝 血 、 养 肾阴 、 养肝阴 、 养 肝 肾 阴等 法 。 如兼 有 热象 , 见 有 烦 热 口十, 就加 生 地 黄 、 天 冬 滋 阴清 热 ; 如 兼见 下 元 虚寒 , 有 小 腹 冷痛 、 便 秘 等症 , 就加 肉苁 蓉 、 肉桂 温补 下元 。 2 柔肝 法所 适 用 中医证 型的 病机 量少 、 色淡, 甚 至闭 经 。血 虚不 能上 养 头 面, 则 面 色苍 白 、 头晕 眩 。 舌淡白、 脉 细 弱是 为血 亏 。 2 . 2 所 适用 。 肾阴虚 证 病机 : 肾阴 系机 体 阴液根 本 , 能 滋养 、 濡 泽各 脏 腑 组织 器 官 , 包括 充 养脑 髓 、 骨骼 等 , 且 能制 约 亢盛 阳气 。肾 阴 虚 亏, 骨骼 、 脑髓 、 官窍 失滋 养 , 就 见腰 膝酸 痛 、 耳 鸣 眩晕 、 善忘、 发 脱齿松 ; 月经 源 泉 不 济, 见有 女 子 经 量少 , 甚 或经 闭 ; 如 果 阴 不 能 制约 亢 阳, 虚 火亢 盛 , 逼血 妄 行, 就见 崩漏 , 惊 扰精 室 , 精关 不 固, 男 子 见早 泄 、 遗精 , 上扰心神, 就 少寐 、 烦热, 虚火 蒸 腾 , 则 见 口咽 干 燥、 消瘦 、 盗 汗潮 热 、 骨蒸 难 赖 、 颧红 、 尿 黄少 ; 舌 红而 苔少 或 无, 脉 细数 , 为 阴虚 生 内热 。 2 . 3 所适 用肝 阴虚证 病 机 : 肝 阴亏 虚 , 不 能上 行养 头 目, 则 眼花 头 晕, 双 目干, 视力 减弱 ; 肝 络失 滋 养 , 又被 虚火 灼 , 疏泄 失度 , 则 有 胁 肋 隐 隐痛 灼 ; 不 养 筋 脉, 就见 手 足 蠕 动 ; 阴虚不 制 约 亢 阳 , 虚 热 内 蒸, 见 五 心 烦热 、 午后潮热 ; 虚 火 内灼 营 阴, 就见 盗 汗 ; 虚火 上 行 , 则 面烘 热 、 颧红 ; 阴液 不 上 承 , 就 口咽 干燥 ; 舌红 少 津 , 脉 弦细 数 , 亦为 肝 阴亏 、 虚火 炽 。 2 . 4 所适 用肝 肾阴虚 证病 机 : 肝 肾阴 液亏虚 , 水 不 涵木 , 肝 阳上扰 , 就 见 头 目眩晕 ; 肾阴精 亏少 , 不能 充养 双耳就 耳鸣 、 耳聋 ; 髓海 不济 就善忘; 不 能滋 养腰 膝就 腰酸 膝软 ; 阴虚 失 于涵养 , 虚火 内炽 , 就 五 心烦 热 、 咽 干 口燥 、 盗汗 颧红 、 舌 红苔 少 、 脉 细而 数 。另外 , 肝 肾 阴 亏, 不

【分享】张磊治疗乙肝病案四则

【分享】张磊治疗乙肝病案四则

【分享】张磊治疗乙肝病案四则案一邢某,女,52岁,于2016年8月8日初诊。

26年前发现为乙肝大三阳,曾服中药调理三年,自感无不适后停药,后来曾断续服用过中药。

今年出现纳少腹胀来诊,症见:纳呆,腹胀,乏力,右胁部疼痛。

B超显示肝脏质地不均匀。

入睡难,便溏,1天1次,小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细。

证属脾(阴)虚肝热,治以健脾清肝,方选四君子汤加山药、三青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合方。

处方: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山药30克,郁金10克,桑叶10克,竹茹10克,丝瓜络10克,百合30克,生地炭10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大枣3个。

本方以四君子汤加山药以滋脾阴,三青汤以清肝通络,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以治其脏躁。

本方妙在用郁金和生地炭,郁金既可疏肝气又活血化瘀,生地炒炭取其助用焦苦之意。

《金匮要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二诊(2016年8月29日):病人服上方20剂,效佳,诸症减轻,时有情绪低落,嗳气,纳少,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细。

治以健脾养肝,于原方去生地、百合,加酸枣仁15克,白芍10克,合欢皮15克,乌梅6克。

张磊在一诊清肝之后开始用酸枣仁、白芍、乌梅等酸以补肝柔肝。

三诊(2016年9月19日):查乙肝五项全部阴性,仍坚持调方续服中药。

案二杨某,男,47岁,于2010年10月13日初诊。

患者2000年体检时发现为乙肝大三阳。

患者自幼发现肝脾大,未予在意,无明显自觉症状。

2000年10月出现纳差、便溏,去医院检查发现为乙肝大三阳,症见:纳差,口干苦,双目干涩,脾气急躁,便溏,小便正常,舌质淡胖,苔黄厚,舌底瘀络,脉沉滞。

因工作原因,未戒酒。

证属肝郁脾虚挟瘀,治以健脾益气、养肝祛瘀。

处方:党参10克,生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当归身6克,郁金15克,丹皮10克,赤芍12克,白茅根30克,枳椇子15克,葛根15克,石斛15克,菊花10克(后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

陈丁丁辨治儿科疑难杂病验案4则

陈丁丁辨治儿科疑难杂病验案4则

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җ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基金项目(W J 2018H 214):陈丁丁,E -m a i l :84015121@q q.c o m 第一作者:叶盼,E -m a i l :1459815463@q q .c o m 陈丁丁辨治儿科疑难杂病验案4则җ叶 盼1姬晓花1,陈丁丁2(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ʌ摘要ɔ 陈丁丁主任治疗儿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辨证常从气候条件和情志因素出发,重视患儿体质㊁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对疾病的影响,辨证精准,处方得当,每获良效㊂该文从陈丁丁主任治疗儿科疑难杂病的4则验案出发,探讨其临床经验㊂ʌ关键词ɔ 疑难杂病;单侧肢体感觉障碍;顽固性呃逆;梦游症;小儿遗尿;陈丁丁中图分类号:R 272.6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0827陈丁丁,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首批荆州市知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㊂陈丁丁主任继承㊁发扬荆楚名医学术思想,从事医㊁教㊁研工作约30载,对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有独特见解㊂陈丁丁主任临证时强调整体观念,针对儿科罕见病及诊治经过复杂㊁四诊信息收集困难㊁无证可辨的疑难杂症,常独辟蹊径,从外界自然气候条件和内在情志刺激等因素探求患儿病因病机;还聚焦细微之处,如患儿体质㊁生活及饮食习惯等,从而进一步分析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㊂笔者有幸侍诊学习,获益匪浅,兹选录其辨治儿科疑难杂病验案4则,以飨同道㊂1 单侧肢体感觉障碍案患儿,男,5岁,2021年1月10日初诊㊂主诉:左侧肢体感觉异常3个月余㊂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户外游玩后突感左侧上肢肢体麻痹,疼痛拒按,活动自如,无发热㊁咳嗽等不适,曾在当地儿童医院住院治疗,行头颅核磁㊁血氨㊁电解质㊁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为单侧肢体感觉障碍,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无效㊂刻下症:纳食可,无异常出汗,睡眠正常,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浮紧㊂西医诊断:单侧肢体感觉障碍㊂中医诊断:痹证,证属风邪入络㊂治法:疏风通络㊂处方:消风散加减㊂方药组成:羌活10g,防风6g ,荆芥10g ,薄荷3g (后下),蝉蜕10g ,炒僵蚕10g ,陈皮10g ,厚朴10g ,川芎10g ,党参片10g ㊂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㊂2021年1月17日二诊:患儿诉肢体触痛感较前减轻,触之仍有痛㊁麻感㊂上方加豨莶草15g ,当归10g ㊂7剂,煎服法同前㊂2021年1月24日三诊:患儿诉肢体触痛感消失,疾病痊愈㊂随访半年内病情无反复㊂按语:单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由大脑病变或周围神经㊁颈椎压迫感觉神经所致,多见于脑卒中后遗症期,可归属于中医 痹证 范畴㊂本案患儿仅有肢体麻痹症状,仅从四诊信息出发,则无证可辨,无法可施㊂陈丁丁主任谨守整体观念,注重天人一体观,认为本案患儿发病时正值深秋,考虑其病机为风寒邪气侵袭人体肌肤腠理㊂风为百病之长,稽留皮肤㊁腠理之间,外不得疏,内不得泄,肌表细小络脉阻滞,日久不愈,若无痛痒之患,则见麻痹不适,正如‘金匮要略㊃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所言: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㊂ 陈丁丁主任从风邪论治本病,选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消风散加减以疏风通络㊂方中羌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善治上半身痹证;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乃风药之润剂,切合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本草正义“言: 防风 通治一切风邪,为风病之主药㊂ 荆芥温而不燥,善疏血中之风;薄荷清凉宣透,取其反佐之意,辛凉辛温合用,共奏疏风之功㊂风邪羁留腠理,肌络挛急,故选用僵蚕㊁蝉蜕入络搜风㊂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故佐以川芎活血行气,党参调补气血,气壮则血行㊂‘张氏医通“言: 此方妙用,全在厚朴㊁人参㊂当知肌表之疾,无不由胃而发,故用厚朴清理其内,即以人参助诸风药,消解风热于外,则羌㊁防㊁荆芥辈,方始得力耳㊂ [1]党参性平,取人参补益之意而无温燥之性,适合小儿之体㊂二诊时加用豨莶草祛风通络,当归补血活血,以减轻患儿感觉障碍㊂2 顽固性呃逆案患儿,女,7岁,2021年4月7日初诊㊂患儿1周前与家长争吵时突然出现呃逆症状,呃声连连,短促且58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3,V o l.31N o.8频发,甚则不能自已,于外院查血常规㊁13C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示左侧膈肌痉挛,明确诊断为 膈肌痉挛 ,治疗后患儿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陈丁丁主任处就诊㊂患儿纳差,性急躁,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㊂西医诊断:顽固性呃逆㊂中医诊断:呃逆,证属气机郁滞㊂治法:行气疏肝,降逆止呃㊂处方:丁香柿蒂汤加减㊂方药组成:丁香10g,柿蒂10g,党参片6g,生姜3g,北柴胡6g,郁金6g,枳实6g,白芍6g,甘草片6g㊂5剂,每日1剂,水煎,少量频服㊂2021年4月12日复诊:患儿呃逆频率明显降低,仅在情绪激动时复发,续予原方5剂巩固疗效,嘱患儿放松心情㊂停药后1个月随访,患儿呃逆症状未复发㊂按语:顽固性呃逆是指持续时间ȡ48h的呃逆,临床以呃逆有声㊁声音短促㊁持续不能自制或伴见胃脘不适为主要特征㊂西医认为本病由于感染㊁异物等刺激迷走神经或膈神经,通过反射作用,引起膈肌非正常收缩㊂‘黄帝内经“称呃逆为 哕 ,又称 哕逆 ㊂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进食不当或情志郁怒等因素刺激,导致膈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所致㊂陈丁丁主任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肝气郁滞,横犯脾胃㊂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素问㊃六节脏象论“所言: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㊂ 陈丁丁主任治疗脾胃疾病时,尤其注重五行生克制化关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且情绪波动较大,脾土易被肝木所乘㊂本案患儿情志不畅,肝气郁滞而横犯脾胃,以致胃气上逆动膈,呃逆频作,故用行气疏肝㊁降逆止呃之法治之㊂‘医方集解“曰 丁香柿蒂汤 治久病呃逆因于寒者 ,故主方取丁香柿蒂汤降逆止呃,四逆散疏肝解郁,方中柴胡与枳实一升一降,舒畅气机;白芍柔肝㊁条达肝气,使柴胡发挥升散之功而无伤阴耗血之弊;配伍郁金,加强柴胡行气解郁之功㊂复诊时患儿呃逆症状明显减轻,可见方证相合,故效不更方,收获良效㊂3梦游症案患儿,男,7岁,2020年11月8日初诊㊂家长代诉患儿夜间熟睡时常突然坐起,喃喃自语,醒后一无所知,2~3d出现1次,持续时间10m i n左右,近1周症状加重,夜间有下床自行走动情况,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胆小,纳呆,易呕恶,舌红苔黄厚,脉弦实㊂西医诊断:梦游症㊂中医诊断:梦游,证属肝火扰心㊂治法:清肝泻火,镇惊安神㊂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㊂方药组成:北柴胡10g,龙骨15g(先煎),牡蛎15g(先煎),黄芩片10g,党参片10g,桂枝10g,炙甘草6g,茯苓10g,法半夏10g,大枣9g㊂7剂,每日1剂,水煎,睡前温服㊂2020年11月15日二诊:患儿夜间睡眠较前大为好转,无下床活动情况,1周内仅有两次坐起自语㊂在初诊方基础上加制远志10g,继服7剂,煎服法同前㊂2020年11月15日三诊时患儿诸症悉愈,停药后随访1个月未发㊂按语:梦游症是一种在睡眠中出现的,以行走或其他异常行为等活动为特征的睡眠障碍㊂西医对梦游症的论述较少,通常认为本病由大脑功能一过性障碍所致,临床治疗以镇惊催眠为主,无特殊治疗药物[2]㊂中医对于梦游症无专门论述,相关症状散见于不寐㊁郁证等疾病,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㊁肝㊂陈丁丁主任认为夜不瞑乃阴阳失调所致,阴不敛阳,阳气外浮,故见夜间活动;患儿心神怯弱,肝常有余,又易受惊恐,惊则气乱,气郁化火,以致肝火旺盛,不能藏魂,神魂不和,故见夜间惊醒,意识不清,喃喃自语㊂‘黄帝内经“指出 心藏神,肝藏魂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因此本病主要责之于心肝火旺[3]㊂‘成方便读“言: 凡有夜卧魂梦不安之证,无不皆以治肝为主㊂欲藏其魂,则必先去其邪㊂ [4]陈丁丁主任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以清肝泻火㊁镇惊安神,主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取其调畅气机㊁疏肝解郁之意,辅以龙骨㊁牡蛎重镇潜阳㊁镇惊定魂,配伍茯苓㊁桂枝平冲安神,加用炙甘草,以建气血阴阳生化之源,加强桂枝温通心阳之功,使心阳得振,引阳入阴,阴阳调和㊂二诊时,加制远志以增安神定志之功㊂故疾病愈㊂4小儿遗尿案患儿,男,7岁,2020年12月6日初诊㊂患儿遗尿两年余,频繁夜间尿床而不自知,家长唤醒困难㊂刻下症见:夜半尿床,呼之难醒,入睡汗多,平素怕冷,纳寐可,大便调㊂查体:形体瘦小,舌淡苔白脉弱,X线片示骶1椎体隐性脊椎裂㊂西医诊断:小儿遗尿㊂中医诊断:遗尿,证属肾气不足,膀胱虚寒㊂治法:温补肾气,培元固脬㊂处方:自拟方夜尿停加减㊂方药组成:五味子6g,黄芪6g,乌药6g,麻黄8g,韭菜子10g,黄柏10g,菟丝子10g,山药10g,沙苑子10g,枸杞子68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10g ,金樱子肉10g ㊂7剂,每日1剂,水煎服㊂2020年12月13日二诊:家长诉患儿夜间可唤醒,但晨起后无相关记忆㊂考虑患儿觉醒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处方:麻黄12g ,桑螵蛸6g ,乌药6g ,五味子6g ,山药10g ,煅龙骨20g (先煎),煅牡蛎20g (先煎),菟丝子10g ,韭菜子10g ,盐车前子10g (包煎),黄柏10g ㊂7剂,煎服法同前㊂2020年12月20日三诊:家长诉患儿夜间能自行排尿,随访1年未再复发㊂按语:小儿遗尿是指5岁以上患儿睡眠中不自主小便,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㊂西医认为,由于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或觉醒的控制能力不足,造成夜间排尿量㊁膀胱储存能力和睡眠中觉醒能力不匹配[5]㊂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多责之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失调㊂陈丁丁主任认为遗尿患儿乃先天禀赋不足,膀胱功能失职所致㊂肾为水脏,‘素问㊃水热穴论“曰: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㊂ 肾主水液,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而肾与膀胱相表里,有化气行水之功,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固,闭藏功能失职,不能制约水道,故见遗尿㊂陈丁丁主任常用经验方夜尿停加减治之,方由五味子㊁黄芪㊁乌药㊁麻黄㊁韭菜子㊁黄柏㊁菟丝子㊁山药㊁沙苑子㊁枸杞子㊁金樱子肉组成,方中菟丝子㊁沙苑子㊁山药㊁枸杞子补益肾气,配伍酸敛之五味子㊁金樱子肉加强对肾气的固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麻黄清扬上达,可宣通肺气㊁通调水道,配伍黄芪可补益肺气,奏提壶揭盖之功;肾气不足,温化功能失调,故取乌药㊁韭菜子辛温助阳㊂陈丁丁主任考虑湖北荆州地处亚热带地区,东㊁西㊁北三面环山,略呈盆地,以湿热气候为主,空气闷热潮湿,从中医天人一体观来看,湿热易下注膀胱,因此选用黄柏清利湿热,既取反佐之意,又寓防于治㊂此外,陈丁丁主任常嘱家长在治疗前5日在夜间唤醒患儿,使其排尿,进而锻炼其觉醒能力;治疗后两日督促患儿自行觉醒并排尿,从而养成良好排尿习惯㊂复诊时,患儿遗尿症状明显好转,可知方证对应,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用药以巩固疗效㊂参考文献[1]张璐.张氏医通[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5.[2]李少春.静宁颗粒治疗儿童梦游症60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4):334-335.[3]吕凯峰,张伟,陈宏.小儿体质的中医研究进展[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3):84-87.[4]张秉成.成方便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32.[5]王梦星,彭文献,姚旭峰.儿童遗尿症多模态脑磁共振成像的应用进展[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2,49(2):277-281.(收稿日期:2022-05-14)(上接第81页)[4]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7):44-50.[5]S C H I F F E R A A ,D E N O L L E TJ ,W I D D E R S HO V E NJ W ,等.具有D 型性格的心力衰竭患者疏于就心力衰竭症状进行咨询[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4(10)46-47.[6]李晓红.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 A N S 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0):1533-1534.[7]马雁冰,何艳萍,陈烨,等.综合心理干预对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及患者就诊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5):841-842,849.[8]姚奇青,李高敏.帕利哌酮缓释片与氟哌啶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2):75-77.[9]钟建明.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138-140.[10]王岳锋,曹诗红.未经治疗的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193(11):841-844.[11]肖剑英,张雪花,刘冠君,等.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及自知力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2020,22(9):1384-1386.[12]苏建红,于俊丽,闫煜君,等.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4):626-628,636.[13]莫燕琼.优质护理与传统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14-116.[14]肖剑英,蔡溢,漆靖,等.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疗效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2021,23(3):452-454.(收稿日期:2021-12-22)78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

经方大家刘渡舟治肝八法及十六方证(纯临床干货)

经方大家刘渡舟治肝八法及十六方证(纯临床干货)

经方大家刘渡舟治肝八法及十六方证(纯临床干货)导读:这八个治法主要是疏、利、清、活、温、和、消、补;十六个方证,这些方大部分是刘老的自组方,或者是加减方,纯临床干货,有思路有案例,值得收藏。

★经方大家刘渡舟治肝八法这八个治法主要是疏、利、清、活、温、和、消、补。

疏就是疏肝解郁,因为肝脏是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的,肝炎的时候因为湿热毒邪内侵,影响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就会出现肝气不疏,像食欲不振、两胁不适,都是肝气不疏的反应,在整个乙肝的治疗过程当中,都不能忘记疏肝之法。

疏肝的常用药物当然非柴胡莫属,另外还有生麦芽、香附等。

疏肝解郁的法则,要贯穿肝炎治疗的始终,所以乙肝病人的治疗中常用柴胡剂加减,其理也在于此。

这里就说到柴胡的问题,因为有很多人认为柴胡会劫肝阴,因此对于乙肝病人还是有所顾忌,那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大概应当这样认识:柴胡对于一些肝阴不虚的病人,它不存在劫肝阴的问题,比如在用于外感的时候柴胡宜重,尤其治疗一些难退的高热,可以用到二十几克。

但是在内伤病当中,要用柴胡疏肝解郁和升提的功能,这时用量少一点也行,5、6克就够。

而在乙型肝炎的后期,或者是肝硬化的时候,有一类病人肝阴虚,表现为舌红苔少,甚至舌绛,这时候疏肝还是需要用柴胡,但是柴胡毕竟是一个辛味的药,对于肝阴虚的病人,的确偏燥,有劫肝阴的问题,所以此时用量要小,3、5克即足够,同时还要加入一些养肝阴的药物,最好的养肝阴的药物就是白芍。

第二个治法是利,主要是清利湿热,因为乙肝病人的全过程都有湿热未清,没有湿热的情况很少,或者湿重于热,或者热重于湿,或者湿热并重,或者正虚兼有湿热,因为乙肝病毒从属性上来看,就是属于湿热之邪。

湿热可以从小便清利,也可以通大便来通利,从小便清利可以用栀子、茅根、茯苓、泽泻、滑石,通利大便的时候,也是要经常要用到栀子,还有大黄,一定要使二便保持通畅,使湿热之邪通过小便而下,瘀热之邪从大便而出。

尤其是发黄的病人,古人认为发黄与血分有关,在用大黄保持大便通畅的同时,既能活血,又能利气。

平肝、疏肝、柔肝

平肝、疏肝、柔肝

1、平肝平肝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

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发生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昏晕,耳鸣耳聋,情绪容易激动,面部烘热,口燥咽乾,睡眠不足,舌质红,脉细弦数。

亢是过度的意思,肝阳上亢就是肝气的升发功能过度;肝阴的抑制、宁静作用制约不了肝阳的升发、兴奋作用从而出现的症状。

平肝是扶持肝阴,以肝阴制约肝阳,以防肝阳上亢.肝阴与肝阳协调统一,肝气冲和条达,才能维持肝的正常生理作用.平肝是中医学上的一个常用名词。

头痛在中医上多半是由肝阳上亢引起的,亢是就过度是意思,平就是使上亢恢复平稳状态。

肝阳上亢就是中医经络学说中肝经的部分失去了平衡,”阳"过盛.所以方中用了羊角,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意思是把过盛的状态压下去。

2、平肝熄风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潜阳,肝阳化风之证的方法.治疗内风病证方法之一.适应证状有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麻震颤,手足蠕动,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脉弦而细,或猝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常用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夜交藤、栀子、杜仲、龙骨、牡蛎、龟版、玄参、川楝子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

3、疏肝疏肝指疏调肝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等症。

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金铃子等。

1)中药疏肝性寒味甘、苦,能清热、利湿、解毒,可治肺热喘咳、咽炎、黄疸、痈肿痔疮等.现代药理研究它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癌和抗炎的作用,用于尿道感染和各类炎症。

以白花蛇舌草煲鸡肝,虽略带中药的淡香气味,有祛瘀、疏肝、消肿的作用,为肝炎患者的夏日调理汤品,亦是合适肝癌及良性肿瘤者的辅助治疗汤饮。

材料:白花蛇舌草50克,鸡肝25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烹制:白花蛇舌草洗净,浸泡;鸡肝、猪瘦肉洗净,可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下盐便可,为2~3人用。

2)肝的作用: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肝脏是人内最大的腺体,有很多重要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痞 者 , 半 夏 泻 心 汤 主 之 。 ” 痞 、 呕 、 鸣 、 利 为 半 夏 泻 心 汤 的
按 :发热 恶寒无 汗 、头痛 、 身痛 、骨 节痛 、脉浮 紧 ,太阳
伤 寒 表 实 证 也 ; 呼 吸 气 粗 者 , 喘 之 渐 也 。 当 用麻 黄 汤 发 汗 解
表 ,宣肺 平喘 。 因虑 患 者年事 已高,不任峻 荆 。故 改 用荆 防败 毒散和 栀子 豉汤 。 虽亦有发散 风 寒之 力 ,然较 之麻 黄 汤药轻 力
关 键 词 : 半 夏 泻 心 汤 ; 苓 桂 术 甘 汤 ; 泽 泻 汤 ; 大 青 龙
汤 ;治 疗 应 用 ;经 方
聚 ,逆 于 胃 则 吐 , 凌 于 心 则 悸 。饮 阻 气 机 则 胸 闷 短 气 ,饮 邪 上
泛 ,蒙蔽 清阳 。则 气上 冲 而头 眩。而舌 苔水 滑 ,脉 沉 弦 。更是
呼 吸气 粗 。舌红 、苔 薄 白 ,脉浮 紧 。证 属 风 寒 柬表 ,兼 有 内 热 ,予 荆 防败 毒散合 栀子 豉汤化 裁 。服药 3剂后 ,诸 症未减 ,
又 增 心 烦 躁 急 ,此 太 阳 伤 寒 表 实 兼 内 热 烦 躁 证 也 ,予 大 青 龙 汤 。 处 方 : 生 麻 黄 l g 桂 枝 、 炙 甘 草 、苦 杏 仁 各 6 , 大 枣 6 O, g
3 笔 者 I 常 用 经 方 治 疗 疾 病 ,多 有 效 验 , 现 选 录 3则 , 临床
介绍 如下 。 1 半夏泻 心汤案
大 青 龙 汤 案 郭 某 ,男 ,6 3岁 , 1 9 9 7年 1月 1 日初 诊 。 患 者 发 热 恶 寒 2
2天 , 自服 感 冒通 等 药 未 效 ,遂 来 就 诊 。 诊 见 :形 体 壮 实 , 面 色 微 红 , 发 热 恶 寒 ,无 汗 ,头 痛 ,周 身 骨 节 疼 痛 ,鼻 塞 声 重 ,
心 汤 辛 开 苦 降 ,平 调 寒 热 , 和 胃 除 痞 。 因 方 证 相 符 , 故 年 余 顽 疾 ,6剂 药 即 获 痊 愈 。
柔 肝 法 治 验 4则
邱 波 ( 南 省 永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湖 南 永 州 4 5 0 ) 湖 20 6
2 苓 桂 术 甘 汤 合 泽 泻 汤 案 张 某 , 女 ,5 4岁 , 19 9 5年 4月 2 8日初 诊 。 患 者 有 头 晕 病
枚 ,生 姜 3片 ,生 石 膏 ( 煎 ) 0 。3剂 ,每 天 l剂 ,水 煎 2 先 2g 次 ,分 2次温服 ,得 汗停 服。患 者仅 服药 3次 ,即全 身得汗 ,
热退 喘平 而愈 。
质 淡红 、苔 黄 腻 ,脉 细 弦 。证 属 脾 胃失 和 ,寒 热夹 杂 ,升 降
失 常 , 予 半 夏 泻 心 汤 。 处 方 :党 参 5 , 黄 连 、 黄 芩 各 2 ,半 g g 夏 、 干 姜 、炙 甘 草 各 3 ,大 枣 3枚 。 水 煎 服 , 每 天 l剂 。 服 g 药 3剂 后 , 恶 心 未 作 , 肠 鸣 减 轻 , 大 便 略 成 形 、 每 天 2—3 次 。 前 方 继 进 3剂 , 诸 症 消 失 ,唯 食 纳 欠 馨 ,嘱 停 药 观 察 。 予 稀 软 饮 食 调 理 。 随 访 1月 ,腹 泻 未 作 ,饮 食 正 常 。 按 : 《 匮要 略 ・ 吐 哕 下 利 》 日 : “ 而 肠 鸣 , 心 下 金 呕 呕
饮 邪 停 聚 的 明 证 。故 用 苓 桂 术 甘 汤合 泽 泻 汤 , 温 阳 化 饮 ,降 逆 平 冲 。 阳 复 饮 去 , 不 治 晕 而 晕 自止 。
中 图 分 类 号 :R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2 95
文 章 编 号 :0 5 2 6—7 1 (0 2 0 0 6 4 5 2 0 )9— 0 6一O l
维普资讯

66 ・
新 中 医 2 0 0 2年 9月
第 3 4卷 第 9期 源自经 方治 验 3则 尹 宗 强
( 京 市 密 云县 中 医 院 ,北 京 1 1 0 ) 北 0 5 0
晕 ,辄 用前方 化裁 ,应 手而效 。 按: 《 伤寒 论 》6 7条 日 : “ 寒 ,若吐 若 下后 。心 下逆 伤
满 , 气 上 冲胸 ,起 则 头 眩 , 脉 沉 紧 … … 茯 苓 桂 枝 白 术 甘 草 汤 主
之 。” 《 匮要 略 ・ 金 痰饮 咳嗽 》 云 : “ 心下有 支饮 ,其人 若 冒
眩 ,泽 泻 汤 主 之 。 ” 患 者 面 白 虚 浮 ,舌 淡 体 胖 , 胃脘 怕 凉 ,其 阳 气虚 衰之 象已著 。 脾 阳 不振 ,不 能 温化 水 湿 , 以致 饮 邪停
高 某 ,男 ,5岁 , 18 9 9年 l 0月 2 日初 诊 。 患 泄 泻 年 余 , 3 就 诊 于 多 家 医 院 , 用 过 许 多 中 西 药 物 , 病 仍 不 除 。 诊 见 :形 体 瘦 弱 , 面 色 淡 黄 , 两 目少 神 ,脘 闷 纳 呆 , 恶 心 欲 吐 , 肠 呜 漉 漉 ,大 便 溏 稀 , 完 谷 不 化 , 无 粘 液 及 脓 血 , 不 甚 臭 秽 ,每 天 5— 6次 ,甚 则 l O余 次 , 小 便 清 利 ,腹 柔 软 ,按 之 不 痛 。舌
史 l 0余年 ,每 于劳 累 及饮 食不 节 则发 ,服 药少 有 疗效 。3天
前 , 患 者 头 晕 复 作 ,视 物 旋 转 ,如 坐 舟 车 , 闭 目 静 卧 不 敢 起 坐 ,恶 心 阵 作 ,时 泛 吐 清 水 痰 涎 , 胸 闷 , 自觉 有 气 从 胃 脘 上
弱 , 且 无 宣 降 肺 气 之 功 , 以 致 风 寒 之 邪 不 得 汗 解 , 阳 热 内郁 ,
则 生烦躁 。二诊 时放胆 使 用大 青龙汤 ,发 汗解表 ,清 热除烦 ,
遂收 药到病 除之 效。
四 大 主 症 。 本 例 患 儿 痞 、呕 、 鸣 、 利 四 症 并 见 ,故 用 半 夏 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