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邑县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临邑县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为切实了解临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掌握全县经济作物机收、机播情况,为下一步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推广工作提供依据,临邑县农机局在该县农业局、蔬菜局的帮助下,组织推广站3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5个经济作物种植业发达的乡镇(街道办),对花生、“三辣”(大蒜、生姜、大葱)、薯类(马铃薯、地瓜)等三大类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机械化收获情况及机械化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现状
临邑县经济作物种植受临邑的地貌特征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较为突出,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性较强,种植比较集中,其中,兴隆、临南、理合等乡镇都有较大的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目前,临邑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9.1万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1.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0.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7.5万亩。
多年来,棉花、大蒜等的种植面积变化不大,机械化水平较低,马铃薯种植面积则迅速扩大,产量逐年提高。
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0.8万亩,预计产量2万吨,专用机械3台,机械种植面积1000亩。
种植价格上,马铃薯机械种植每天10亩,单价60元,机械收获每天10亩,单价40元。
虽然马铃薯机械化水平相比其他的经济作物来说较高,但是机械作业需要辅助人数较多,一般3-5人。
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作业推广迫在眉睫。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三类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的乡镇比较集中,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大,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也较低。
大多数乡镇经济作物的种植、除草、喷药、收获等环节都还采用传统的、人工的作业方式,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粮食作物。
其中,花生、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收获基本都是人工完成,效率很低。
而用于田间管理的小型田园管理机因其小巧方便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了菜农的喜爱,保有量较其他机械多。
总的来说,经济作物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
全县经济作物生产水平低,种植面积小,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原因较多。
一是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理念和习惯,使得大部分的农户仍然热衷于最基本的粮食作物的种植,种植经济作物的经验较少;二是经济作物种植地块分散,种植户较少,未形成规模。
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是自给自足,对经济作物生产的投入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的比例很小。
单靠一户两户的经营,很难形成整体的种植势头和技术支撑;三是机械技术推广滞后,国家惠农政策对经济作物的投入较少,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了解不够;四是外地农产品冲击较大。
据了解,临邑市场上大部分的薯类经济作物来自内蒙、东三省等地,50%以上的大葱来自章丘;
五是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相比较,初次种植成本较高,农民难以接受,同时还容易受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改善经济作物生产环境,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
发挥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以现有的临南、理合、兴隆等乡镇为重点,通过实行耕地的流转实现经济作物大的大规模连片种植,为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
2.加快新型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制、推广。
对经济作物生产的“耕、种、收、管”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促进新机具、新技术的介入,推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从研发小型经济作物机械入手,逐步提高机械型号和动力,使其能适应经济作物种植势头的发展。
农机推广部门应做好经济作物机械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推广一大批技术可靠、性能优良、作业效率高、适合当地经济作物种植习惯的作业机械,带动群众购买使用先进农机具和技术。
3、加大投资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投资力度,扶持蔬菜大户发挥明显带头作用,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重点补贴小型经济作物机械,并逐年增加补贴额度。
4、促进农机农艺的进一步结合。
种植模式、收获模式、管理模式等各个环节要利于机械化发展,把传统农艺和农业机械化生产结合起来,逐渐探索出一条适用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收获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