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学视域的德育目的_张澍军
略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及其效果的辐射性增益
系是通过中词作为中介而建立的, 推理的可靠性是由逻辑规 性的科学和教育活动以及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中, 人们都会真
则和逻辑的“ 来保证的。推理过程是人 自觉地将逻辑规 切地感受到“ 格” 直觉” “ 、顿悟” 的存在意义。譬如, 在人类科学
则运用于特殊的经验知识的过程。按照列宁的看法, 人的某
略 论 高校 德 育 过 程 中 的 直 觉 顿悟 及 其 效 果 的 辐 射 性 增 益
龙 丽 达 , 澍 军 b 张
( 东北师范大学 a 马克忠 主义学院 ; b 思 想理论教育研究所 , . . 吉林 长春 10 2 ) 3 04
摘要 : 高校 德 育 过 程 中的 直 觉 顿 悟 , 以 人 的 思 维过 程 的 直 觉 、 是 顿悟 、 感 等 规 律 为依 据 和 基 础 的 。 直 觉 顿 悟 乃 至 灵 感 是 灵
青年创业” 高 。 校是青年的聚集地之一。 青年学生的 德育直 人不自 前理智的直觉还是人有所感的后理智直觉都是 知的
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 全面成长, 因而贯彻“ 德育首位” 原则, 隐而不显的潜意识过程 , 人所意识到的只能是直觉活动的结 提高德育质量 , 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德 果。但是直觉过程是按思维固有规律活动的过程, 这一固有 育工作关涉的方面很多, 本文只是就德育过程的一个问题即 规律的过程虽然不能直接被人所意识到, 但却可能在直觉活
人们在 突如 其来的瞬 间所达到 的思想豁 然开 朗, 是人 们在 精神 高度 亢奋 下的不 同寻常 的一种 心理状 态。德 育过 程 的德 育者 与德 育对 象、 教化与 习得 、 理论与 实践 、 情境 与体验 等互动 关 系之 间的 意识 交流碰撞 , 触荣 生情 、 情 生思 中也 会产 生直觉 在 入 顿悟现 象。在操 作层面上 实现德 育过 程的直觉顿悟及 其辐射 性增 益 : 一是要 创造和抓 住 契机 ; 二是要 以基 础性工作 为重 心。 基础性 工作 既是人 的德 性修 养常规性 变化的基础 , 又是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 增益效应的必要条件 。
论德育资源与德育的辩证关系
趣, 提高学习效率 。( ) 三 进行绕 口令 比赛及接龙游戏等。如: 复 习形容词 比较级 时 , 让学生课前准备 , 上课时一 人说 出一个形 容词的比较级及最高级 。( 猜谜比赛 , 四)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 选 有趣的谜语 , 让学生竞猜。( ) 五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短剧或会话 , 让学生上台表 演。( ) 六 讲英文故事或幽默笑话 , 通过 听故 事和 理解故事 , 以使 学生听力和理解能力得 到提高 , 可 育 目标也 是德 育主体对 德育规 德
律和主体需要 的认识的结果 。我 国德育 目标就是依据社会主义
初 级 阶段 的 基 本路 线 、 针 、 策 , 据 我 党 近 期 和 长 远 奋 斗 目 方 政 依
标, 依据 当代人 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需求 等确定 的, 符合 我国国 情 。德育不能离开这个 大方 向、 大环境 , 因此 , 国德育始终围 我 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建设具有中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这一大 目标和总方向来培养人教育人 , 促进我 国社会的发展
劳 , 得乐趣。 获 五 、 设 校 园英 语 角 开
语 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大大地提高 。 ( 将英语教学和文化教育相结合 。 三) 英语教学 的根本 目的就 是要培养学 生用英语 进行跨文化 交际的能力 , 而英语 的实用性往往 隐含和体现在文化积 累和文 化交际之 中。职业 中专英语教学平时偏重语言结构 , 淡漠语 言
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 专业 的学生更 应经常灌输 中西方文 化差
异 的 课程 。
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2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全集》,第1-60卷,补遗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
《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9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年版。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版2000-2003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年版。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2011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民青:《意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尊敬的各位老师好二、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任务和职责一、辅导员职业发展历程第一部分: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第二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情况介绍第三部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一、《标准》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二、《标准》的目标、任务、内容、职业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三支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教学)一、辅导员职业发展历程第一部分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萌芽阶段(初创及确立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停滞阶段()恢复阶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新要求(至今)二、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任务和职责第一部分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二、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任务和职责第一部分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二、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任务和职责第二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情况介绍《标准》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辅导员队伍结构、数量变化。
黑龙江省辅导员情况黑龙江省本专科辅导员年龄和工作年限情况黑龙江省本专科辅导员职级职称情况.新时期、新要求。
.深入调研、充分论证。
学生总数本专科生研究生辅导员数本专科辅导员数研究生辅导员数本专科男辅导员数本专科女辅导员数岁岁岁岁以上年以下年年年以上副科及以下正科副处正处初级及以下中级副高级正高级第二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情况介绍辅导员职业标准的目标和任务第二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情况介绍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主要内容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各职业等级能力标准初级、中级、高级九个方面工作内容第二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情况介绍《规定》中的工作职责与《标准》中的职业功能对比《规定》中的辅导员工作职责《标准》中的职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党团组织和班集体建设党团组织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日常事务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危机事件应对勤工助学指导和帮困工作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琰茞??ü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二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情况介绍各职业能力等级中工作内容数量㏒琰茞??ü初级中级高级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三部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关于“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在校大学生全部活动学术事务学生事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概述第三部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米勒()对学生事务的界定:学生事务习惯用来描述校园内对学生课外教育负责的组织机构或单位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学生事务管理则是对这一职业领域的总称。
浅析德育在高职学生人格建构的作用
作者 系浙 江 国际 海运 职业 技术 学 院讲 师 ,浙江 大 学在 读硕 士 研究 生 。
( )德育有利于高职 学生养 成 良好的情感欲求 二 高职学 生中存在 的个 人主义、利 己主义 ,与周 围人 关系 不 能妥 善处 理,功利 性地对待 自然 、对待他人 ,国家意识 、 集体意识淡 薄等情感 欲求不能 良性发展 的人格状况 , 究其原 因是这 部分 高职学生 世界观发生偏差, 对他人 、自然 、 社会、 国家认识存在误解或 歪 曲。 这种误解或歪 曲会严重影响 高职 学生正确对待 自然环 境、对待他人 ,走 向功利、丧失诚信 , 缺失仁 爱、奉献精 神,淡薄 国家 、集体意识 。这些都会 阻碍 高职学生和谐人格 的建构 ,也不能适应 国家 、时代对产业工 业工人 的提 出的要求—— 中国要在全球展现大国形象 , 不仅
仅靠经济 、政 治、军事 ,还要有其 强有力能 “ ”( 响) 化 影 世界的 中国文 明, 也对 我国的产业技术工人提 出了作为大 这
国公 民的要求 。 德育 的内在要求是培养 富有 良知、 情感, 能正确对待人、 事、 , 物 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 的公 民。 通过有效的德育模式 , 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建构 良好 的 隋”的人格组件 ,正确地认 识 自然 、他人 、社会 、国家,妥善处理个人与 自然、他人、 社会和 国家 的关系 , 培育 良性、 健康 的情感 , 和谐人际关系, 有助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形成 ,形成整体 、大局 、国家的理 念,完善其人格建构 。 ( )德育 有利于培育高职学生坚强意志力 三 畏惧困难 、遇到 困难退缩 、逃避 ,耐挫力差是当前高职 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 。 这一现象 得不到改善,会弱化高职学 生行 动力、阻碍其学习 、生活及今后人生发展 ,甚至发生极 端事件。 畏难 现象,追根溯源与 当前 高职 学生信念缺失、意志力 薄弱 密不可分。信念培育是德育 “ ”的核心 内容之一 。通 育 过 有效 的德 育模 式 ,弓 导高职学 生学会如 何正确 的面对挫 l 折,对待 困难 ,坚 定信念,坚强 意志 ,化解 畏难情绪;培育 其 勇于克服困难 、 解决 问题 的意志力 ; 有利于高职学生将认 知转 化为实际行为 ,正确面对 失败;最终实现其 “ ”人格 意 组件 的成熟、完善发挥着根本作用 。 总之 ,对高职学生而言 ,专业 实践是其 “ ”(o t) 根 ros , 职业 规划 是其 “ ”( ig ) 翼 w n s ,而思想品德为其 “ ”(o 1。 灵 su) 中国有句古话称 ,木有本而欣欣 向荣 ,水有源而后不绝 。作 为 “ ”的思想 品德将 影响高职学生的一生 。以思想品质和 灵 道德行 为为主的知、情 、意构 成的精神境界的综合表现是完 善人格建 构的核心,是人全面发 展的动力之源 , 是建构高职 学生和谐 人格之根本 。 因而德 育在高职学生人格构建中发挥 着本 、 的作用 , 源 是其 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涯走远走好 的内核 , 充分 发挥 德育的育人之 “ ”的作用 ,有助于高职学生和谐 灵 人格 建构。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路径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路径心中神圣的道德感会使人觉察世间的美好,感受万物的和谐,领略生活的幸福。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主要职责是塑造品格,让人变得更好。
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知识、智力,将人性、自信、道德、兴趣、意志力放到最后。
在这种教育导向下,很多学习落后的学生变成问题少年。
所以,教师不能不反思学科教学中德育缺失带来的危害。
为了教会学生更好应用知识,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文明人,教师要做学生道德的引路人,认识生活、情感、体验与德育的关系,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高中语文学科拥有得天独厚的文本资源,承担着德育的职责,是高中学生进入自律人生的中转场。
一、生活德育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学是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服务的,一切违背学生生活愿望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德育渗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要为保障学生幸福生活而服务。
但在实际教学中,德育目标过于知识化、理想化,常常不能熨帖文本而贴近生活,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品德建设对生活带来的有利影响。
教学方式也以说教、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个体及其价值现状和实际需求的关注与了解。
面对这种割裂人性与德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与学科内容关系的传统德育,很多学者提出生活德育理论,认为德育应该回归生活。
这是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条路径,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反思生活,最终掌握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环境关系的方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编选的课文为先秦诸子一些经典的论说,对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领会先秦诸子对人生的洞察,实现修身养性的学习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论语〉十二章》,深入浅出地将立身处世的规范原则一一道来,学生通过感受精辟隽永的语句,理解“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句,意思是“作为一个志士君子,必须要有宏大的志向和坚毅的品质”,这是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具备的精神状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人们的实践活动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追求目标。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特殊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定的德育目标。
德育实践表明,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和影响着德育实践的全部过程。
因此,在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前,明确把握德育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把握德育的方针和导向以及德育的主要原则,才能使德育活动避免盲目性、表面性,增强主动性、成效性。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设计及其层级性(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设计1、未成年人德育整体目标设计的内涵与依据人们的实践活动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追求目标。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特殊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定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具体要求。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的设想或规定。
也就是说,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所具有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77页。
)、德育实践表明,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和影响着德育实践的全部过程。
“德育目标是德育价值的凝结与具体化,它从深层次上规定并体现着德育的性质和德育活动走向。
”“整个德育过程就是在德育目标价值枢纽作用的关照下进行的,是以实现德育目标为导向来组织、协调和调整主体全部行动的过程。
德育主体的全部活动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德育目标的。
所以,正确、合理的德育目标是贯穿德育活动和实现德育价值的中心环节。
”(《德育哲学引论》,张澍军,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3、195页。
)、因此,在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前,只有明确把握德育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德育活动避免盲目性、表面性,增强主动性、实效性。
“立德树人”视域下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
“立德树人”视域下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1. 引言1.1 研究背景“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逐渐被引入学校教育中,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审美、思维等多方面的素养,对中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探讨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古诗词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具体实践和效果,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古诗词教学与人格培养的探讨还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探索有效的结合方式,为推动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表达,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
在当前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对中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和人格培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诗词作为精神食粮,可以帮助中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情感修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学习古诗词,中学生可以感悟到文化传统的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古诗词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在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通过研究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可以深化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认识,促进中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旨在为中学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书目思想政治教育阅读数目精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2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全集》,第1-60卷,补遗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
《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9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年版。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版2000-2003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年版。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2011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民青:《意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
我修养需求 的觉醒 。积极 自我 意识 的产 生,需要大学
生 明确 了解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 ,不 断提 高 自觉性 ,克 服盲 目性 , 自我意识越是停 留于对现状 的非 理性冲 动 和愤懑不满 ,其发展就越受 限制 。
要做到正视 自我 ,首先要正确审视 自身存在 的缺
第 l 7卷第 6期
21 年 l 01 2月
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J C NT S T U V (OC ALS E CE . E . OU H NI .S I CI N )
、 1 7 No 6 ,. 0 1 . De . 01 c2 1
基于境 界论德 育哲 学的大学生 自我修养意识培养
持 自我 四个方面入手 ,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 词:大 学生 ; 自我修养意识;境界论;德育 哲学 中图分 类号 :G 1 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3 0 (0 10- 16 0 1 7. 142 1)6 0 7- 5
冯友兰先生在其 《 中国哲学简史》中指 出: 按照 “ 中国哲学 的传统 ,它的功用 不在于增加积极 的知识 , 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达到超 乎现世 的境界 ,获 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 【从这一意义上讲 ,中国 自 ”l 】 古 以来 便有 很好 的境界 论德育 土壤 。蒙 培元先 生认
种精神状 态或 心灵的存在方 式,是心灵“ 存在” 经过 自我提升所达到 的一种境地和 界域 。【因此 ,境 界是 2 ] 自我意识是意识 括 3个层次: 自己肌体及其状态 的意识 ; 对 对 自己肢体活动 的意识 ;对 自己的思维、情感 、意志 等心理活动 的意识 。 】 其觉醒来源于个体对生理我 、 心理我 以及社会我 的接纳与正视 ,来源于对 自我全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参考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参考阅读书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 列宁选集(1—4卷)3. 《毛泽东选集》(1—4卷)4. 毛泽东文集(1—8卷)5. 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周恩来选集》(上)。
6.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
7. 邓小平文选(1—3卷)8.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9.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0.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11. 胡耀邦:《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12. 李瑞环:《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13.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 中央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1983,1,20)16. 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7,1)17. 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1,27)18. 中共重要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5,29)19. 总政治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1989,12,17)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发服务的意见(1992,9,3)2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节选)(1988,9,30)2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2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9月29日)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26.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7. 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8. 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2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9,2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节选)(2003,12,5)31.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德育类书籍
德育类书籍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鲁洁.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鲁洁. 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鲁洁. 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7、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8、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9、戚万学,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0、戚万学,唐汉卫. 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13、朱小曼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檀传宝.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十五国家规划教材)16、檀传宝.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7、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檀传宝. 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杜时忠. 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20、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1、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22、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3、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胡守棻.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5、胡厚福. 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6、钟启泉,黄志成. 西方德育原理[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27、詹万生.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詹栋梁. 德育原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29、储培君等. 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0、冯增俊.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31、吴亚林. 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3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薛晓阳. 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高德胜.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张澍军. 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许桂清. 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39、侯怀银. 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40、易连云. 重建学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1、江万秀,李春秋. 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42、孙彩平. 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43、孙彩平. 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4、张世欣. 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王本陆. 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6、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参考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参考阅读书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 列宁选集(1—4卷)3. 《毛泽东选集》(1—4卷)4. 毛泽东文集(1—8卷)5. 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周恩来选集》(上)。
6.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
7. 邓小平文选(1—3卷)8.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9.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0.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11. 胡耀邦:《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12. 李瑞环:《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13.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 中央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1983,1,20)16. 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7,1)17. 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1,27)18. 中共重要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5,29)19. 总政治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1989,12,17)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发服务的意见(1992,9,3)2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节选)(1988,9,30)2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2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9月29日)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26.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7. 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8. 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2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9,2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节选)(2003,12,5)31.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天津工业大学李嘉禄教授荣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
际先进 水平 , 国家科技进 步二 等 奖 2项 、 获 中国纺织 工业协 会 科技 进 步 一等 奖 l项 , 津 市技 术发 天 明一等 奖 l 、 项 省部级 科技 进步二 等 奖 3项 、 国家发 明 专利 6项 , 十年 发 表科 研论 文 5 近 0多篇 , 其
-— ・ + *+ “+ 一+ + ”+ “+ “
[ ]耿 1 [ ]竺 2
洁. 工学结合及相 关概念浅 析[ ] 中 国职业 J. 辉 , 湖柳.0 6年职业Βιβλιοθήκη 院校“ 方 20 校企合作 ” 研
技术教育 ,0 6 ( ) l l . 20 ,3 :3一 5 究综述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0 7 (3 : 20 ,2 )9—1 . 2 [ ]张澍军 . 3 德育的社会化 与社会化 的德育 [ ] 思想 J.
方法 , 形成 了“ 先进纺织 复合材料 ” 学科 方向 , 建成 了目前我 国独具特 色的集材料设计 、 强体织造 、 增 复 合材料成 型为一体的树 脂基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科研 、 学和产品开发基地 , 教 填补 了国内空 白。 近年 来 , 先后承担 了 5 他 0多项科研 任务 , 为我 国航 空 、 天等领域 研制 了多种 高性 能三 维纺 织 航
带 回学 校再 学 习 与提 高 。实践 表 明 , 装 企业 服
欢迎这 种培 养模式 , 学生 也表示 , 这种 教学法 使
他们 不但 学 到 了更 多 的专 业技 能 和理 论 知识 , 而且懂 得 了怎样去 适应企 业 的要 求 。
总之 , 职业教 育 的社 会性 、 实用性 和产业 性 特 点决定 了职业学 校必 须打破 封闭单 一 的办 学 模式, 寻找 培 养学 生实 际操作 能 力 和实 践应 用 能力 、 强调 理论 与实 际相结合 、 教学 与生产 实际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要性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要性摘要:伴随着自媒体近年来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曝光, 我们更加直接地认识到此类事件的恶劣性质和严重影响。
造成校园暴力的因素有很多, 但教师的德育责任不可推脱, 教师在学生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 基于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思考, 认为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重要性有必要重申。
加强教师德育的专业化、遏制校园暴力、营造融洽的校园氛围刻不容缓。
关键词:教师德育; 专业化; 重要性; 思考;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危害性。
2016年11月, 发生在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事件让我们触目惊心, 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让所有的为人母都为之感叹。
这篇文章不只是此次校园欺凌事件的直接家长对此种恶劣行为的痛斥, 也代表着所有曾经历过校园欺凌事件的学生家长之心声。
此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使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们感到不安, 同时也引起了各中小学的反思以及社会人士的关注。
此外, 还有更多不太为人知的校园暴力曾让青少年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残害。
实际上, 校园暴力事件远比我们知道的和想象的还要多, 在当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 校园暴力的即时曝光, 也才让我们更直接和清晰地看到此类事件的严重性和迫害性。
近些年来, 校园暴力事件频繁爆出,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调查资料显示, 70%的犯罪事件来自青少年犯罪, 而在这些青少年犯罪事件中, 十五岁左右的犯罪青少年又占七成的比例, 可见我国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性和此类事端的严峻性。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往往伴随着非常恶劣的影响。
一方面, 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成为他们成长之路上的羁绊, 致使遭受校园暴力的受害同学无法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阴影和疾病。
有研究表明, 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甚是持久, 有些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一度饱受抑郁、精神萎靡之害, 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而对于施暴者而言, 虽然在整个施暴过程中, 他们属于"强者";, 但实际上, 施暴学生也不会心安理得, 事后他们不仅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责备, 也会受到家长以及社会的谴责, 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 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失去美好的校园生活等。
名词解释题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
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社会本位论是一种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以社会为本,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在社会本位论的观点中,德育目的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目的观强调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一、德育目的观的内涵1.培养公民素质:社会本位论中德育目的观强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公民素质。
这包括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关心他人和参与公益活动等。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意识的公民。
2.培养自主意识:德育目的观还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根据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可以使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和困难时能够独立思考、积极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培养创新精神:德育目的观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具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面对社会变革时能够积极应对,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施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观的策略1.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了实施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观,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这包括营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公平公正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2.强化道德教育:德育目的观的实施需要强化道德教育。
这包括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为他人服务和关心社会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施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观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这包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4.增强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为社会做出贡献,需要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研究作者:朱金娥来源:《教育·名师在线》2021年第05期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
中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时,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中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让他们在集体中共同成长要想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教师要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意识,有效利用竞赛或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促使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增进友谊。
教师还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道德观,激发其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心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告知他们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例如,在举办团体操活动时,很多学生认为团体活动很累,而不愿意参加。
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产生逃避心理,有的学生会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可以先让所有学生一起休息,过后再鼓励大家继续训练。
在训练结束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表扬那些起初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最终又加入进来的学生。
鼓励式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使其认识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其责任心,这对其以后快速地融入社会大有裨益。
二、关注学生的心灵,在细微处用心呵护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归纳,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管理班级的办法。
论学生道德自律品格的培养
M舳再;百矿97论学生道德自律品格的培养唐民摘要:当前学校德育的失效急需道德自律品格的培者需要对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并努力探养.道德自律品格培养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从他律道德向自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认为。
在学校德育中需要律道德的转化.使学生生成稳定持久的道德自律品格。
道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强制和外塑为特征的他德自律品格培养的内容包括道德规范的学习、道德责任感律性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层层专制,学校就是贯彻落实的培养和自我道德监控能力的增强。
上级的德育计划,教师则必须按照学校及《教学大纲》、教关键词:学生道德自律品格培养材规定的德育内容来进行道德教育,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死记硬背道德条目。
在德育途径上,一、道德自律品格培养的现实需要主要以课堂为德育主阵地,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忽视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质上仍是让学生在记忆道德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但也不能不看到.的条目,并没有给学生自主选择、创造的空间和条件。
在在我们的道德领域。
仍存在严重问题。
譬如学校德育的失德育方法上。
把学生当作被塑造的客体,当作等待雕琢的效、社会公德的缺失、网络犯罪的不断出现等等。
因此自原材料.机械硬性灌输道德知识.把学生心理看做是等待律成为道德领域人们最强烈的呼唤。
道德自律品质的培养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袋”(柯尔伯格成为当代德育的当务之急。
语)。
在德育效果的评价上.把道德知识的拥有量和道德理德育工作者的努力。
在德育实践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性思维的发达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志.业绩。
但从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看。
道德教育的实际而不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过上一效果仍不尽人意.学生的道德状况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种健康的和道德的生活。
在这样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常常客观事实:学校德育的实效并不理想。
名词解释题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
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1. 引言社会本位论是一种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和发展影响的理论。
在教育领域中,社会本位论被应用于德育目的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本文将详细探讨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并阐述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 社会本位论概述社会本位论是一种以社会因素为重点研究对象的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
它认为个体行为和发展受到了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同伴、文化等。
因此,在教育领域中,将社会本位论运用于德育目的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关爱他人、担当责任等良好品质。
3. 德育目的观德育目的观是指教育活动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
在传统教育中,德育目的观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而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质。
3.1 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强调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参与公益项目等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自己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关爱他人、担当责任的态度和品质。
3.2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认为,个体行为和发展不仅受到家庭教育影响,还受到同伴和群体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开展团队项目、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出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价值观和能力。
3.3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认为,个体行为和发展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开展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教育等方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出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4. 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观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观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论人学视域的德育目的张澍军 郭凤志 内容提要 从人学视域探讨德育的本质性存在,德育目的表征为: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导引人们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推动人们自觉地追求人的终极关怀;教化人们学会追求觉悟,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不断自我塑造生成。
德育目的最终表现为对人性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人性完美的向往,对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
关键词 人学视域 德育目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无疑是过程性的和可塑造的。
人的这种特质,为德育行为实践活动提升人们的人性层次、超越生命的自然存在状态,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这应当是德育目的和根据的深层理念表达。
近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
这给我们从人学视域探讨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奠定了行为实践基础和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导向。
依据当代哲学人学视野以及人本身建设的可选择性空间,德育目的的人学向度似可作如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一、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 恩格斯曾经这样讲过:当着人类社会完全以自身的名义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时候,“……生存斗争停止了。
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
”①这是极富启发和极为重要的论断。
它表明,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追求“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亦即提升到人性存在,其内在驱动力量源自人自身的生存发展要求;这种追求既是目标性的,又是过程性的,标示着人的发展的无限运动趋势。
应当说,人本来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只能在创造和不断生成新的世界及不断创新人自身中生存发展。
人的超越性的存在,虽然也同一切动物一样服从自然生命的生存边界,但在价值意义上是“超生命”的,是由后天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
因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不是先天给定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接受社会塑造与自我塑造形成的;人性的根本在于它是不定型的、未完成的、开放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通常人们说,“有的人死了,但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却死了”,就是指他的精神和业绩的超越性价值。
这是一种“普照的光”。
正因为有了它的观照,人的活动才有了目的性,人才会不断寻求更高更好的生活并逐渐脱开动物本能的羁绊,人也才有了德性修养的不断追求。
这是人的可塑性特征的生存论支持,也是德育论关于人能够超越于动物性存在状态达到人性存在状态的基本依据。
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实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主要表现为不断提升人性发展的德性修养层次。
这是德育目的性本质的基础性要义之一。
人性的丰富发展是一个获得性的历史生成过程。
各自不同的社会境遇、家庭状况甚或环境、邻里、亲朋等条件和因素,都可能发生各不相同的影响作用。
因而,人们之间在人性发育发展程度上必然呈现出千差万别。
据此我们可以用自然人、自在人、自为人来表征人性发育发展的程度和层次。
所谓“自然人”,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尤其是精神属性是处于“前在”或朦胧状态的,没有自觉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用列宁的话说,还没有将自己同自然界完全分开,是有待进一步获得社会性、精神性等人性的生命体。
从人的典型形态看,历史和现实都不曾有纯粹的自然人,因而它实质上指的是人的一种低层次的生存状态。
在现实中,那种处于生命麻木僵硬、缺少能动性的人,就近乎于此。
“自在人”,是对自然人的否定和超越,是经过社会化了的,具有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是人的一种有限自觉的存在状态。
在其现实性上,自在人本质上也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但其生存依据和信条,感性多于理性,当前重于长远,多数情况下的人生追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群体归属的自觉意识。
因此,自在人更多被动地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及诸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其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他律性。
自在人的行为活动能够达到社会规范要求最低限度的正当性,属“底线伦理”意义上的人。
“自为人”,指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按照进步的社会要求和德性规范进行活动、以不断促进自我发展完善的人。
他(她)是对人性完善完美追求的表征,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层次。
自为人把普遍的、进步的社会规范内化于主体的深层意识,行为基本是自为自律的,行为活动达于近乎超然之境,是人的一种真正的自觉自为的生存状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许多英雄、模范及先进分子就是“自为人”的集中表现。
自然人、自在人、自为人的层次区分,是对人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事实的一种考察视角。
在生活实践中,虽然没有绝对纯粹的“那一层次”人的存在,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排除导致人格的分裂而演化成“某种人”、从而使人自身异化为所谓“单面人”的可能。
也就是说,从德性修养视角对人的存在状态的层次划分,是有重要意义的。
我国古代的孔老夫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虽然着眼于各年龄段的情况,但仍可看出人的发展的层次来。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人的三种禀赋的观点,即动物性禀赋,人性禀赋,人格性禀赋。
这些都说明,从人类的自然本性上看,人人具有犯罪作恶的可能,因而人性美德不可能自然生长。
人性的提升不是既定的,而是不断发展塑造的。
人的肉体与精神存在的两重性决定了人的选择空间:是向兽性沉沦,还是向人性提升的抉择。
人性需要接受社会正确的教化和导引,即需要德育。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
反过来说,德育的首要目的就在于: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促使人的自身完善、自我发展处于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它的理想目标和历史走势是使人获得人本应具有的自觉、自为和自由。
这是人的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
二、导引人们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 德育目的性本质的又一重要方面,是为人们开拓和创造更适于发挥人性的新境遇,导引人们自觉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导引社会对人更好地进行德行塑造。
这种导引,首先表现在德育对人的生命本真的解读,使人真正理解人的生命的本义。
在哲学人学看来,德育的现实出发点,应以人与社会关系为参照系,对于人的生命作出最为深刻、系统、全面的理解。
人的生命是双重的。
人当然有它的生理基础,但人只有获得和创造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审视、点拨和匡正,需要讲究“做人之道”。
否则,“人”也许会更近似于“人形动物”。
因为他根本没有走出本能生命的局限,也不会有“人的追求”。
这在客观上说明,仅靠个体生命从自在自发走向自为将是困难的,因而需要德育的导引。
德育能够对生命旅程的努力方向进行导引,导引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追求属于人的高尚性。
人性是可以教化的。
追求真、善、美,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但人的本质是有待去占有和获得173论人学视域的德育目的174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教育学研究的,因为现实的人都是某种尚未完成的人。
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至少在道德的意义上可善也可恶。
关健是如何引导。
引导人向善,便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趋向于占有自己的本质;相反,引导人做恶,便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力,拒斥德性修养而弃人性远去。
因此,人的生命旅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社会应当导引人们追求真、善、美,以科学的思想理论育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
这就需要通过德育教化,使人认识人自身的本质需求,启迪人格自我塑造的自觉意识,确立高尚的价值追求,自觉讲求德性修养。
德育的导引作用,还在于激活人的潜能、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
人不能成为主体的人,就不能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
所谓主体的人,就是他是自己行为的自觉主宰者。
一方面,他具有自觉的权利意识,追求符合社会需要并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
另一方面,他具有自觉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懂得依据社会规范要求、进而能够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自觉”,关健在于具有主体意识。
因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也就是人的自我觉醒。
这是人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的根本所在。
只有在主体意识的统摄下,人才能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以及自身的潜能和力量有自觉的认识,才能去自觉追求和占有自己的本质,才能自觉承担做人的责任。
所以,人的主体意识的挺立,不只是人的一个价值目标,而且也是一种价值尺度。
人将自觉地理智地从人的意义去肯定和评价一切事物,成为真正具有能动性而在根本上异于动物的主体。
这种能动性、主体性的发展程度是人占有自己本质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就是说,由于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不同,人占有自己本质的程度也就不同。
这就给德育工作的功能作用留下了广阔的幅度空间。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这里表达的是人的更高意义上的追求。
这种追求过程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塑造和占有自我本质的过程,也就是人由自然生命不断向自为生命的历史跃迁过程,同时也是德育目的性存在过程。
三、推动人们自觉追求人的终极关怀 人的终极关怀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
特别是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甚至技术至上,市场经济占支配地位甚至物欲本位的情况下,人的终极关怀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各种视角的研究。
从哲学思维特别是在唯物史观看来,人追求和占有自己本质的努力是个无止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要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又要超越于人们物欲功利需求;它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此岸的,又是彼岸的。
因为人本身就生活在现实和未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维度之中。
这种不断超越自身当下存在状态而向未来发展的过程就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
人的终极关怀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
我国著名德育专家王逢贤教授对人的终极关怀问题有深刻研究。
他认为,终极关怀即对人的最高需要———自由和幸福,予以真诚的、有始有终的、彻底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他指出,对人的这种高层需要的终极关怀主要在于:1.从理智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上形成满足高层需要的责任感和爱心;2.将这种高尚的责任感和爱心撒播到社会的各种职能和各个层面,投向人生的各个阶段;3.终极关怀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使之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层水平;4.终极关怀应是来自社会、他人和教育,也应来自渴求终极关怀者自身。
这种终极关怀应成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更应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高目的。
王逢贤教授的论述是十分中肯的。
如果从德育哲学的视角来看,终极关怀实际是人本身建设的最高层次的目的性本质,亦即德育的目的性本质。
它在更为抽象层面的诠释是:首先,终极关怀应理解为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依托或对人之为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支撑点的关注和关怀,是对人生最高意义和价值的寻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