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2课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瓦子和杂剧,宋词及著名词人,元曲及关汉卿【教学难点】瓦子的基本情况,宋词的特点及著名词人的创作风格,元曲四大家。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刚才大家一起唱的歌,名字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它的文学题材本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苏轼。
下面我们就伴随这首优美的曲子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领略宋元时期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和灿烂的文化。
新课讲授:师:本节课我们从三个部分来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二、宋词;三、元曲。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繁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国际性的大都市,都有哪些啊?生:课本第一段,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
师:开封最繁华热闹的就是大相国寺了。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相国寺。
不仅有各种商品买卖,还有丰富多彩的表演,如傀儡戏就是木偶戏,舞剑,杂技甚至皇家乐队的演奏。
过度:除了大相国寺,城市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很是吸引人。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小品《那些年发生在瓦子的事儿》师:同学们,瓦子是什么地方?生: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其中专门圈出来供演出的场所叫“勾栏”师:瓦子里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比如:木偶戏、角诋、斗蟋蟀、卜挂、傀儡戏、蹴鞠等前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曾经反复重申“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中国!”相传早在黄帝时代就开始踢足球,那时叫“蹴鞠”。
蹴,就是脚踢的意思;鞠,则指为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2课学案
(三)达标测试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 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 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6、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圳特区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 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 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8、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9、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 ⑴两朝的运河有何不同? ⑵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⑶两朝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⑷大运河要古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你认为今天还有利用价值吗?举例说明。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 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 基本史实际。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 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 合 学习难点:行省制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第 12 课宋元期间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详细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色。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词代表人物以及各自的词风。
3.认识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色、代表人物与作品,研究宋词、元曲的异同。
【要点难点】【学习要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宋元都市繁华生活出现的原由。
【导入新课】资料一:北宋期的公民生,占有当世界的 80%, 京、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日夜不。
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独一一个工商税超税的朝代。
资料二: 13世 ( 宋元期)的中国⋯⋯在社会生活、、、制度、工技域⋯⋯ 拥有全部原由把世界上的其余地方看作夷狄之邦。
——法国和耐资料三:英国史学家因比曾:“假如我,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自主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期间着名的多数市:_____、_____、_____。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专供演出的圈子:___。
3、杂剧形成于___。
宋元期间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
4、欢喜的节日:___、___、___、___。
二、宋词(二)宋词和元曲:1、词在___时已经出现,成为___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2、宋词的代表人物:(1)北宋:______。
(2)两宋之交女词人:______。
(3)南宋:______。
3、元曲包含___、___和___等。
4、最优异的剧作家:元代的______,代表作是______。
5、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
【合作研究】1.宋朝万千气象的社会风采出现的原由(1)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交往亲密,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大大丰富了中原文明。
(2)两宋期间,农业和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市民阶层盛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3)两宋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推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学案
第二单元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行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2、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学法指导】1.本课在全册教科书中属于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讲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本课则侧重于讲民族关系的发展。
除文化外,元朝部分只占一课书,所以内容繁多,从蒙古兴起一直讲到元朝的政治、经济及民族融合的发展情况。
全课只设两大子目,一是“一代天骄”统一蒙古,二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学习时可把重点放在第二子目。
2.理清基本线索,弄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帮助我们认识元朝的整体面貌。
【学习过程】【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蒙古族生活在北方__________上,________统一蒙古。
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__________,建立蒙古国。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2.__________年__________建立元朝,次年定都于_________即今__________。
3.元世祖的政绩:(1)元朝建立: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就是元世祖。
(2)农业方面:a、用,重视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做牧场。
b、治理,推广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3)运输方面:a、令人开凿河和河,粮船可以从直通到;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粮食运输逐步以为主。
(4)行省制度:目的:。
措施: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
我国的设立,始于。
元政府加强对的管辖,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瓦子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认定目标】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预习检测】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在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此时经济重心会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完成下表(有些既是原因又是表现,有些只有表现)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共同探究】1、“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 ——苏东坡 本则材料意欲印证宋朝哪一经济部门的发展?把这一部门详细说一说。
2、这三幅图分别代表了宋朝哪一部门的发展?各部门具体情况如何?【归纳整理】把上面的表格记住你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
嘘,别说话,让我再记一遍!【拓展练习】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6、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7、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C、景德镇D、哥窑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后期B、南宋前期C、南宋后期D、北宋前期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家成熟),则数郡忘饥。
初中7下历史第12课教案
初中7下历史第12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视频《东京一日游》,了解北宋东京这一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收集宋词、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提高鉴赏力。
表格填写,对比史学两司马的作品和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认识文学源于生活,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瓦子和勾栏;宋词、元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探究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微视频《东京一日游》,让学生了解北宋东京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宋东京会出现这样的繁华景象?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10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华景象,包括市场、商业活动、传统节日等。
引导学生了解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探究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10分钟)介绍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如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等。
展示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关汉卿的《窦娥冤》等,让学生体会其风格特色,提高鉴赏力。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表格填写:让学生对比史学两司马的作品和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和成就。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初中7下历史第12课教案
初中7下历史第12课教案
1. 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及其特点。
2. 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各级官员的职责。
3. 了解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4. 掌握封建社会的礼仪和教育制度。
教学重点、难点:
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各级官员的职责。
2.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古代中国地图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二、教学探究(25分钟)
1. 讲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各级官员的职责。
2. 分组讨论,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对比讨论。
3. 学生自主学习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三、拓展延伸(15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了解封建社会的礼仪和教育制度。
2. 学生展示研究成果,交流讨论。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文章,并分析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了全面的了解,加深了对封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C.城市的繁荣 D.旅游业的兴旺
4、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表演形式,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于宋代 B.包含说唱、杂技、歌舞等技艺
C.元朝南北统一后,传入北方 D.在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5、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我们今天的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窦娥唱)为善的受贫更命短,造恶的享福 贵又寿延,天地也,做的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作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材料一中的作品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突出特点? 它在哪个朝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三、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D 7、C 8、B
(二)材料分析题
(1)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宋代。
(2)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 一起,具有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1、史学家 政治家资治通鉴
2、编年体 战国 五代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记
3、司马迁和司马光
二、合作探究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2016年咸宁市)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 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第十二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一2. 掌握元朝大统一的措施学习重点:元朝大统一和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一、课前回顾二、预习交流(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统一蒙古: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
2.蒙古汗国的建立:年蒙古各部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建立以都城的蒙古汗国。
3.蒙古汗国的扩张: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开始对外扩张,相继降服,攻灭、,招降,占领;三次西征中亚及欧洲,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二)、元朝大统一1.元朝建立:年,建立者,都城。
2.元朝统一:1)南宋灭亡:年。
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
2)完成统一:年。
3.行省制度与宣政院的设置:1)设行省制度:为了加强对的统治2)设宣政院:为了管辖。
标志着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3)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和。
今天的台湾省在元朝叫。
4.元朝经济的发展:1)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把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2)手工业: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对学案达人:班级:组:教学内容t 学习疑问与笔记棉纺织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3)商业:元朝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
三、展现提升元朝大统一的措施四、梳理巩固五、达标检测1、下列政权哪些是被元军所灭()A 辽和金B 辽和西夏C 西夏和金D 北宋和金2、元朝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A 畏兀儿B 回纥C 回鹘D 回族3、人们之所以肯定文天祥,主要是因为()A 坚决抗元B 忠于南宋王室C 写下了千古名篇D 崇高的气节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政权是()A 宋朝B 辽C 西夏D 金5、阅读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回答:1)该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2)我们从它的身上学到些所灭精神?6、为了加强对广阔地区的管辖,元朝实行了所灭制度?为什么我们既要肯定元朝的统一,又要肯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学后反思品质改变人生,知识成就未来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学案
12课(历史)学案一、温故而知新: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北宋、西夏、辽南宋、西夏、金上学期我们学到的,在秦汉时期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哪一个民族?哪位单于在位时?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蒙古的兴起2、元朝的建立3、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4、元朝的行省制度5、民族融合抓住“三个三”把握本课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个年代:1206 1271 1276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问题一: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灭西夏(1227),金(1234)。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1272年定都大都。
元于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文天祥抗元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答: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农业元世祖下令治理_____,推广_______的种植。
水陆交通运输业1、元世祖令人开凿了两条新运河,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2、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______。
商业和大都1、元朝的商业繁荣,______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2、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曾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他的_____________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目的: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__________行省制度 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藏:________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____________。
广州:__________元朝,最大的行省是:__________。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
民民族族融融合合的的发发展展1、汉人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内迁。
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4、回族开始形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121.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等基本史实。
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⑴所属民族:族⑵背景:①②⑶主要功绩:①②⑷意义: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背景:2.建立元朝: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就是元世祖。
3.南宋灭亡: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4.抗战派大臣文天祥⑴名句:“,。
”⑵结果: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后被杀害。
⑶精神:三、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恢复和发展:⑴措施:①②③⑵意义: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⑴目的:⑵措施:①②3.商业:元朝商业繁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4.中外交往:旅行家在时来华,他的《》,描述了的繁华景象。
四、元朝的政治统治1.行省制度的建立1.2.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⑴目的:⑵在位皇帝:⑶内容:⑷影响:2.元朝在政治上的统治措施:⑴⑵⑶4.2五、民族融合的发展1.表现:①②③④2.作用:【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2.(2009·福建福州)成吉恩汗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隋 B.唐 C.宋 D.元6.(2008·四川内江)“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 7.观察《元朝疆域图》,对比前面课文中的西汉、唐朝疆域图,你能否说出我国政府对新疆、西藏、东北、台湾等地区的管辖分别开始于什么朝代?从中你对元朝的统一又有什么新的认识?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的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宋元都市繁荣生活出现的原因。
【导入新课】【自主学习】一、繁华都市1.都市闻名: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
北宋时的_ _ 、南宋时的_ 、元朝的_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娱乐城所:随着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_”。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 __”。
3.杂剧兴盛: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杂剧形成于。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
二、文学繁荣(一)宋词式之一。
2. 著名词人:①苏轼:他的词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清照:词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_______________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二)元曲(1)元曲:元曲包括、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代表: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代表作是悲剧《》。
与关汉卿齐名的还有、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合作探究】请思考:分析宋代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
【当堂达标】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商、贸、文、教发达的大城市。
宋元时期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 )①临安②大都③开封④郑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大相国寺举办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杂技等各种表演;过节时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知识梳理】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统一蒙古2、建立蒙古政权(1206年)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建立元朝(1271年)经济方面: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2、统一全国(1276年)巩固统治对外交往:《马可·波罗行纪》政治方面:行省制度、西藏、台湾民族关系:回族【学习目标】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难点:行省制度、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自主预习】1、12世纪时, __________ 统一蒙古。
__________年,蒙古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____,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1271年,________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______。
1276年,__________灭亡,抗战派大臣___________继续抗元,兵败被俘,最后被杀害。
3、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
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_______,推广_______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4、开凿运河和开辟海运。
目的:_________ _5、商业繁荣。
__________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6、中外交往频繁。
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在__________时来华,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繁华象。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目的:________ _ 。
8、内容:元世祖在中央设__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中考链接】1(2009·福州)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2(2009湖北宜昌)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A藏族 B壮族 C回族D维吾尔族【自己测评】1.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项目导向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4)项目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5)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PPT、报告等形式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6)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情况及特点。
2.宋元时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表现。
难点:
1.对宋元时期都市繁荣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的理解。
2.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解读。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场景,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经济、文化成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如宋代的古城遗址、元代的大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如让学生扮演宋元时期的商人、文人、市民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3)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背景,看看是否有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相关的家族故事或传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12课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
2.掌握宋元时期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
3.知道宋元时期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4.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①北宋的__________、南宋的临安、_______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②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___。
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①原因:城市的繁荣,_______________的壮大。
②开封城内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
3.杂剧:形成于________。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宋词1.词在________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_______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2.著名词人:①苏轼:他的词风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清照:词风___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_______________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三、元曲1.元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南戏等。
2.著名戏剧家:①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②“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白朴。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材料:(1)请将以上著名词人与下面的词句对号入座。
初中历史下册第十二课教案
初中历史下册第十二课教案1. 了解地中海文明的特点和影响;2. 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3. 理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共和政治的制度和特点;4. 理解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在西方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1. 地中海文明的特点和影响;2.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难点:1. 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共和政治的制度和特点;2. 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
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下册教材第十二课;2. 课件:包括地中海文明发展历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图表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地中海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二、学习新知识(25分钟)1. 地中海文明的特点和影响:通过课件展示地中海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中海文明对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影响。
2.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分别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引导学生了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共和政治的制度和特点,以及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
三、活动与讨论(15分钟)1. 小组讨论: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讨论,并结合课件中的图表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学生发言:任选若干学生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复习练习题,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知识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合理的导入、讲解和讨论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地中海文明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继续强化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领会相关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备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程名称: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2.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3.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重点)教学内容和学法指导学生活动与笔记预习准备知识点1.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有北宋时的东京,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2.开封城里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4.宋代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知识点2.宋词5.词是一种新体诗歌,也称长短句,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宋代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知识点3.元曲6.元曲包括散曲、杂技和南戏。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包括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知识点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司马光:北宋著名__史学家_____、政治家。
(2)《资治通鉴》:是一部_编年体______的通史巨著。
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以战国到__五代后周_____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司马光的_<资治通鉴》______与司马迁的__<史记》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课堂探究例1材料一:(1)大相国寺在宋代深得皇家尊崇,每月开放5次,供“万姓交易”。
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2)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什么?宋元时期,除了北宋的开封外,还有哪些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瓦子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例2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
七下历史第12课学案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学习目标:⒈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⒉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二、自主学习:⒈“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⒉忽必烈建立元朝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
⑴元朝的建立和统一①建立:继承蒙古汗位后,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②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
③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兵败被俘。
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⑵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①社会经济: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开凿两段新运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②中外交往:意大利人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
⑶政治统治①行省: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②管辖西藏和台湾:元政府加强对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⒊民族融合的发展元朝时候,很多汉族人外迁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各民族融合中出现了;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三、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的设立有何积极影响?四、学习心得:(你在学习这课后有什么疑问、收获、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想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 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 基本史实际。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 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 合 学习难点:行省制度
(三)达标测试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 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 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6、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圳特区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 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 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8、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9、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 ⑴两朝的运河有何不同? ⑵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⑶两朝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⑷大运河要古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你认为今天还有利用价值吗?举例说明。
(二)合作探究 1Leabharlann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一代天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 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2、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3、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 有什么影响? 4、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两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新特点? 5、通过学习元朝民族融合的史实,结合历史 上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和当今我国各民族大 团结的现实,你有什么启示?
(一)自主学习 1、蒙古族生活在( )上,( )统一蒙古。 (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 称( ),建立蒙古国。 2、思考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 3、( )年 ( )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即今 ( ) 4、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思考文天祥为什么受人尊重? 5、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 吗? 6、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 国进行有郊管辖的? 7、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 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 ()、()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