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doc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范文:彩色的阳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范文:彩色的阳光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
这是一节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活动,让我们一起探索阳光的秘密吧!一、活动目标1.了解阳光的基本特征,知道阳光有七种颜色。
2.通过实验,感受阳光的神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三棱镜、白纸、阳光2.辅助材料:彩笔、画纸、剪刀、胶水三、活动过程1.引入主题(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阳光,引导幼儿说出阳光的特征。
(2)教师提问:“阳光是什么颜色的?”2.实验探索(1)教师展示三棱镜,引导幼儿观察三棱镜中的阳光。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阳光有什么变化?”(4)教师展示实验步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5)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交流(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4.情境体验(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兔子,在阳光下玩耍。
(2)教师提问:“小兔子们,你们在阳光下看到了什么?”(2)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珍惜阳光?”四、活动延伸1.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阳光,记录阳光的变化。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阳光主题的绘画作品。
好了,今天的科学活动就到这里啦!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能更加了解阳光,感受到阳光的神奇。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节科学活动吧!拜拜!哎呀,说起来这阳光,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
记得那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阳光洒进来,我就突然想到,我们何不一起来探索一下阳光的秘密呢?一开始,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三棱镜,这个小玩意儿可神奇了,它能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
孩子们看到这个现象,眼睛都亮了,他们纷纷围过来,好奇地问这问那。
我就趁机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阳光的变化。
咱们做的实验简单又有趣。
孩子们分组拿着三棱镜和白纸,在阳光下摆弄,看着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2)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了解太阳中的光线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掌握简单的制作彩虹实验方法•认识辉光灯的使用2.能力目标•能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能够合作参与实验并完成简单的观察记录•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情感目标•培养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热爱科学,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二、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会跟孩子们互动交流,询问孩子们对彩虹的认识,如他们如何看到彩虹,或者彩虹由什么组成,观察诱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 新知呈现(10分钟)(1) 太阳老师会让孩子们思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随着讲解的进行,老师会用图画或者PPT来支持孩子们的认识。
身为孩子们的引导者,老师需要耐心而有条理地向孩子们描述太阳的构成和作用。
(2) 颜色随着孩子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老师会给孩子们展示一幅“太阳光线的颜色分布图”,并向他们展示霓虹灯和辉光灯,让孩子们亲手接触弧光放电管。
在孩子们的经验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物品或事物,在这个环节,老师需要告诉孩子们太阳中的光线也是有不同颜色的,并与孩子们一起寻找变色的证据。
3. 实验探究(35分钟)(1) 彩虹的制作老师会给孩子们介绍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自己的彩虹,材料包括平凡的白纸和家庭日用品:水和阳光。
老师会分配幼儿们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协作下完成实验。
步骤如下:•将纸张放在水面上•调整白纸的角度以便光线照射到纸张上•在阳光的照射下观察纸张上的颜色变化•看到有霓虹色那就是彩虹了老师在制作彩虹的过程中需要配合孩子们指导,但让孩子有主导权,每个小组可以制作和结论汇报后共享他们的实验成果。
(2) 辉光灯的使用老师在给孩子们简要介绍如何使用辉光灯之后,会视情况组织孩子们现场操作。
幼儿班使用辉光灯时,老师应该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幼儿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4. 总结(5分钟)孩子们可以交流他们的彩虹实验结果,促进对结果的共享和沟通,并安静听拙劣的总结。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说活动目标基于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1、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借助各种材料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的方法,激发幼儿发现身边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格对应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协商交往能力。
说教材活动背景我从两方面来分析:《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本次活动《彩色的阳光》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一种现象:阳光。
阳光虽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很多幼儿都不知道阳光原来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不可见性,我决定通过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探索中去产生疑问,调节认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材料为中介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
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我根据陈鹤琴“玩中学、玩中教”的思想,让幼儿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认识太阳光的七种色彩。
从玩一种材料→玩多种材料,从填简单的记录表→填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
说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只有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幼儿必有的: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认识三棱镜,知道它的玩法。
物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以下三项物质准备。
三棱镜人手一面。
两类记录表《彩色的阳光》彩色笔四组加教师一张大记录表,及一份与大表大小匹配的材料图片。
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天气要求:晴朗的天气。
说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发现七色光。
活动难点:分层次记录实验过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彩色的阳光》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彩色的阳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大班科学领域,以《多彩的阳光》为主题,通过探究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图案,使幼儿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2. 帮助幼儿感知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3.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太阳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的彩色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透明塑料袋、水、白色卡片、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水、白色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太阳光吗?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自由回答)2. 实验操作: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看看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演示实验,幼儿观察)师: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形成了什么颜色?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观察、思考、回答)3. 讨论交流:师:太阳光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呢?(幼儿回答)师:为什么太阳光会变成这些颜色呢?(幼儿自由讨论)4. 实践活动: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塑料袋、水和白色卡片,试着做出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5. 展示分享: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用语言描述一下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幼儿展示、分享)六、板书设计太阳光→ 三棱镜→ 彩色图案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太阳光,并用彩笔画出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答案: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的彩色图案。
2. 请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答案:太阳光的彩色图案就像彩虹一样,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如雨后的彩虹等。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尊敬的教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一堂大班科学活动课《彩色的阳光》。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来自于《大班科学活动》教材,本节课以“彩色的阳光”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和感受到阳光的神奇之处,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阳光的颜色和作用。
2.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说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阳光的颜色和作用。
五、说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放大镜、小盆、纸张、彩色透明小卡片。
2.实验材料:阳光。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阳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阳光可以照亮我们生活的地方,使植物长得更好,还可以让我们感到温暖等。
(3)教师:对呀!阳光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那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吗?(4)学生:不知道。
(5)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索一下,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2.展示:教师将放大镜对准太阳,并将光线照射到小盆中。
(1)教师:同学们看到了吗?阳光照在小盆中,会发生什么现象?(2)学生:小盆里有彩虹。
(3)教师:是的,因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所以当阳光经过放大镜照射在小盆里时,会产生七种颜色的光,就像彩虹一样。
3.实践探究:教师将彩色透明小卡片放在阳光下,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颜色。
(1)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卡片上的颜色变得更亮了。
(3)教师:是的!阳光照在彩色透明小卡片上时,会使卡片上的颜色更加鲜艳。
这是因为阳光可以透过彩色透明物体,使物体表面的颜色更加明亮。
4.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
(1)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探索了一下阳光的颜色和作用,你们觉得阳光是什么颜色的?(2)学生: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彩色的阳光》是一堂以彩虹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活动课。
通过引入彩虹的知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索彩虹现象的形成与特点。
同时,通过亲身参与制作彩纸彩虹和利用玻璃棱镜投射彩色光线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一. 导入环节(10分钟)首先,老师可以准备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和兴趣。
然后,老师可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彩虹的出现时间和地点,同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索彩虹的奥秘。
二. 提出问题(10分钟)在引入环节结束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 彩虹有什么特点?3. 彩虹的颜色有哪些,为什么只有这些颜色?4. 如何制作彩纸彩虹和利用玻璃棱镜投射彩色光线?三. 实践活动:制作彩纸彩虹(30分钟)1. 器材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色纸粘贴板。
2. 活动指导: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示范的彩纸彩虹,然后给每个小组发放彩色纸和剪刀等工具。
老师向学生解释如何操作,引导他们根据示例制作自己的彩纸彩虹。
学生们可以在色纸粘贴板上剪下不同颜色的纸条,然后用胶水固定在一起,形成彩虹的形状。
四. 实践活动:利用玻璃棱镜投射彩色光线(30分钟)1. 器材准备:玻璃棱镜、激光笔(或强光手电筒)。
2. 活动指导: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玻璃棱镜投射彩色光线。
首先,老师可以用激光笔(或强光手电筒)从一端照射边长为5-10厘米的玻璃棱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光线的变化。
让学生试着调整玻璃棱镜的角度,观察光线的色彩和偏折现象。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和分光现象,加深对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
五. 总结归纳(10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彩虹形成的原理和特点:当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后,发生分光现象,形成七种颜色的光线组成的彩虹。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导入环节中的问题,并与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发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3)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3)本节课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了解光的基本性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一、课前导入1. 问好打招呼(2分钟)老师向幼儿们问好,让大家一起打个招呼,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
2. 热身活动(3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做一下模仿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二、知识讲解1. 彩虹的形成原理彩虹是由太阳光折射、反射、折射后,经过水珠折射,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太阳光照射到水滴上,光被折射,从两个不同的反射角度射回到观察者这里,形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彩虹。
2. 光的基本性质光具有传播、直线传播、可反射、可折射等特点。
光能够穿过透明的物体,如水、玻璃,但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如墙壁、石头等。
三、实践探究1.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明亮的太阳•大玻璃球•直尺实验步骤:1.找一个明亮的太阳,将它照在室内的大玻璃球上。
2.用直尺往大玻璃球上射出一条光线。
3.向大玻璃球的不同方向移动直尺,观察光线的变化。
4.尝试在大玻璃球的另一面射出一条光线,看看光线会发生什么变化。
2. 观察现象通过实验,幼儿们能够观察到玻璃球内发生的光的传播现象,进一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原理。
同时,幼儿们还会发现,当光线射入玻璃球内的另一端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四、课堂总结1. 知识点复习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让幼儿复盘自己的学习成果。
2. 学习体会让幼儿们谈一下自己学到的内容,了解他们对当天课程的理解和体会。
3. 下节课预告向幼儿们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探索科学的神秘世界。
五、课后作业在家里可以找到玻璃球,通过实验现象和思考,说出自己对光如何传播的理解和看法。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幼儿们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和光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激发了自己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幼儿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挖掘科学的奥秘,探索未知领域!。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内容为《彩色的阳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探索光的分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初步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观察和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白纸、彩笔、画纸、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阳光的神奇。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三棱镜,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投射在白纸上,观察分解出的七种颜色。
(2)教师解释光的色散现象,让幼儿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三棱镜观察阳光分解出的七种颜色。
(2)每组选一名代表,用彩笔在画纸上按顺序画出七种颜色。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彩色的阳光1. 太阳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 光的色散现象3. 三棱镜的作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画出彩虹请幼儿回家后,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彩虹,颜色要准确,顺序要正确。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亲身体验光的色散现象。
2. 在讲解光的色散现象时,语言要简练、生动,以便幼儿理解。
3. 课后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了解其他光的现象,如影子、反射等,激发幼儿对光的兴趣。
4. 重视作业环节,让幼儿通过画画彩虹,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参与程度。
2. 例题讲解中光的色散现象的语言表达和演示。
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太阳光的组成和颜色。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太阳模型、彩色纸、棉花、手电筒、水杯、放大镜、透明玻璃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太阳模型,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太阳的颜色和形状。
2.教师问幼儿:“太阳的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探究(2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白色的彩色纸,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纸的颜色。
2.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彩色纸,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发生的变化。
3.教师将白色光通过一个三棱镜照射到白色纸上,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发生的变化。
4.教师给幼儿发放彩色纸和棉花,让幼儿自由探索如何使用颜色和棉花制作彩虹。
三、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让幼儿总结太阳光的颜色由彩色光组成。
2.教师向幼儿介绍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折射,产生七种颜色的彩色光。
3.教师提问:“太阳的光是无形的吗?”引导幼儿思考光的性质。
四、拓展(10分钟)1.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个透明玻璃块,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手电筒,照射透明玻璃块,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发生的变化。
3.教师提问:“透明的东西是怎样让光穿过的?”引导幼儿思考光的透过性。
五、延伸活动(10分钟)1.教师发放水杯和彩色纸,让幼儿探究彩色光在水中的表现。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雨后出现的彩虹是怎么产生的。
3.幼儿进行自由绘画,以彩虹为主题,展示自己对彩色光的理解。
六、总结(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2.教师提问:“你们对彩色的阳光有什么新的认识?”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太阳光的颜色和成分。
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彩色的阳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彩色的阳光含反思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增加,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活动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次活动是大班科学活动中的一次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重力”这一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述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重力的概念及作用。
2.能够通过感性体验来感知物体的重量差异。
3.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重力的认识。
4.能够通过表述和展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内容1.引入环节首先,老师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重力”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们介绍重力的定义以及关于重力的现象,引导幼儿们对重力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感性体验环节在活动的第一部分,幼儿们通过手持两个插满棉花的袋子来感知物体的重量差异。
老师先让幼儿感受一下两个空袋子的重量,然后把一个袋子塞满棉花,再让幼儿比较两个袋子的重量差异。
通过这种感性体验,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重量和重力的关系。
3.实验环节在活动的第二部分,老师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幼儿们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来加深对重力的认识。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实验1:自由落体老师准备一系列不同质量的物体,让幼儿们在高处同时放下这些物体,观察它们落地的时间是否相同,从而感知重力的作用。
(2)实验2:磁力秤称重老师引导幼儿们使用磁力秤来称量不同物体的质量,从而探究物体质量和重力的关系。
(3)实验3:斜面实验老师准备一块斜面,让幼儿在这个斜面上实现滚动和滑动两个运动,观察斜面不同的角度对这两种运动的影响,从而感知重力和斜面角度的关系。
4.总结环节活动的最后一部分,老师让幼儿们回顾本次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并且通过表述和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收获。
同时,老师也可以帮助幼儿们总结一下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幼儿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他们从玩耍和游戏中不断地学习和磨砺自己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彩色的阳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一、准备
1.1 标题:彩色的阳光
1.2 时间:30分钟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彩色光线的特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三、活动内容
通过以下步骤展开:
3.1 材料准备
•白色光源(手电筒或激光笔)
•彩色透明玻璃片
•白色纸板或墙壁
•实验记录表
3.2 实验步骤
1.引入
–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主题:彩色的阳光。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彩虹的印象。
2.实验展示
1.使用白色光源照射一块白纸。
2.将彩色透明玻璃片放在光线中间,观察光线的变化。
3.让幼儿们用实验记录表记录不同彩色光线的变化。
3.实验讨论
–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线。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对于科学的理解和疑惑。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提升幼儿对彩色光线的认识和理解。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五、总结
本次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旨在通过实验展示,引发幼儿对光线的好奇,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还能发现光线的神奇之处。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享受科学的乐趣。
本文档代表了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彩色的阳光”的说课稿,将光线这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验展示给孩子们,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知。
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教案 (2)
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教案Part 1:教案背景与教学目标教案背景科学启蒙教育在大班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科学的时候。
彩色的阳光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孩子们熟悉的场景之一。
这个教案将以彩色的阳光为主线,引导孩子们了解有关光线和颜色的一些科学知识,并能够对光线和颜色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并说出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名称;2.能够说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本来颜色;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白色光的颜色组成;4.能够利用三原色与三次元色的原理,运用儿童磁粉画进行创作。
Part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白色光的颜色组成;2.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名称、本来颜色及其应用;3.Colors Magic 磁粉画创作。
教学难点1.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命名和区分;2.白色光的颜色组成。
Part 3:教学流程Step 1 引入通过课件或挂图,展示太阳的形象,并围绕阳光展开讨论,引导孩子们认识阳光的颜色。
Step 2 知识点讲解2.1 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认识通过视频或课件,向孩子们讲解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名称和区别,并分别展示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磁粉画,让孩子们了解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应用。
2.2彩虹的形成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孩子们理解彩虹是光线与水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并利用磁粉画的方式让孩子们模拟彩虹的形成。
2.3白色光的颜色组成展示白色光经过三个彩色滤镜之后的颜色变化,让孩子们理解白色光由红、绿和蓝三种颜色的光线组成。
Step 3 实验环节让孩子们进行实验探究,“通过三色灯组成白色光,让磁粉画变成彩色的”,让孩子们围绕“彩色的阳光”这个主题进行实验。
Step 4 知识的巩固4.1 综合游戏让孩子们分成三组,运用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知识玩创意拼图和磁粉画。
并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丰富多彩的图案。
4.2 课堂总结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同时梳理课上所学内容。
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就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彩色的阳光》是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选取的科学探究活动内容。
这一主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了解光的分解现象,初步感知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说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白光可以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基本原理。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学会使用三棱镜等简单工具分解阳光。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其热爱科学、尊重事实的良好品质。
三、说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直观感知并理解阳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的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解释光的分解原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以直观教学为主,结合实验演示、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体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学法:倡导“做中学”,鼓励幼儿亲手操作三棱镜分解阳光,亲身经历发现的过程,同时辅以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场地,每人一份三棱镜,彩虹卡片等材料;环境准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前布置好阳光照射区域。
知识准备:在活动前向幼儿介绍一些关于光的基础知识,引发他们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故事或谜语等形式引出阳光的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探究部分:指导幼儿使用三棱镜进行实验,观察阳光经过折射后产生的色彩变化,并记录结果。
3. 讨论部分:组织幼儿分享实验发现,引导他们探讨为什么阳光会变成七彩,揭示光的分解原理。
4. 总结部分:教师对幼儿的发现进行总结概括,加深对“彩色阳光”这一科学现象的理解。
七、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和发现光的奥秘,如雨后彩虹、水珠中的彩色光环等,进一步拓展对光的认知。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活动的学习,幼儿能够:1.认识太阳的形态与作用,了解太阳是万物生命的能源。
2.探究白色光的分解,学习颜色知识。
3.在参与讨论中体验共同合作与分享,发展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车太阳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们手拉手围成一团,形成集体,同时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引导幼儿们感受太阳的温暖和明媚。
2.带领幼儿们观察太阳让幼儿们观察太阳的位置、大小和颜色等特征。
引导他们感受阳光的强弱、明暗以及热度,让幼儿们体验一下“阳光”一词的实际意义。
3.用白色光的分解展示颜色知识教师向幼儿们展示白色光分解后产生的七种颜色,并让幼儿们轮流试着分解白色光。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来了解颜色知识,同时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幼儿自主制作“彩色阳光”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如何制作“彩色阳光”,并让幼儿们自行制作。
让幼儿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颜色创造的乐趣,同时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5.分享作品与总结引导幼儿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通过分享来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本次活动总结幼儿对太阳和颜色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展示环节中,让幼儿学以致用,体验彩色阳光的有趣和美。
2.互动教学法同时引导幼儿尝试着与伙伴互动,共同完成手工制作的环节。
让幼儿体验合作和分享的乐趣,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合作意识。
3.创造性思维教学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
引导幼儿自行制作“彩色阳光”,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流程时间活动过程09:00 - 09:10 人车太阳活动09:10 - 09:20 观察太阳09:20 - 09:40 用白色光分解展示颜色知识09:40 - 10:00 幼儿自主制作“彩色阳光”10:00 - 10:10 分享作品与总结五、教学评价通过上述活动,幼儿们能够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和明媚,了解太阳的形态与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精选5篇)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精选5篇)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1说活动目标基于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1、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借助各种材料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的方法,激发幼儿发现身边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格对应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协商交往能力。
说教材活动背景我从两方面来分析:《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本次活动《彩色的阳光》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一种现象:阳光。
阳光虽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很多幼儿都不知道阳光原来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不可见性,我决定通过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探索中去产生疑问,调节认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材料为中介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
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我根据陈鹤琴“玩中学、玩中教”的思想,让幼儿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认识太阳光的七种色彩。
从玩一种材料→玩多种材料,从填简单的记录表→填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
说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只有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幼儿必有的:(1)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2)认识三棱镜,知道它的玩法。
物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以下三项物质准备。
(1)三棱镜人手一面。
(2)两类记录表《彩色的阳光》(含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色笔四组加教师一张大记录表(上面没有材料的图片),及一份与大表大小匹配的材料图片。
(3)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大班科学说课稿《彩色的阳光》
大班科学理论草案《彩色的阳光》幼儿园大班科学理论草案《彩色的阳光》说活动目标:根据上述教科书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活动的目标:通过自我观察,探索和发现,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和紫色。
2.学习各种材料,探索发现阳光的方法,并激发孩子们发现周围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离录音过程,培养谈判能力。
说教科书:1.活动背景我从两个方面分析它:《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该把我们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此事件《彩色的阳光》是我们最熟悉的现象:阳光。
虽然太阳在我们身边,但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许多小孩并不知道太阳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隐蔽性,我决定让孩子们用各种材料来表达疑惑,并在实践探索中调整他们的理解。
2,幼儿的年龄特征:大班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自然世界的愿望。
他们有一些实践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也必须基于特定材料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直接物体。
操作。
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用材料。
根据陈和琴的“中学和中学”的思想,让孩子们通过玩耍,观看,说话和填充来了解七种阳光。
从播放材料→播放各种材料,填写简单的记录表→填写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个过程都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开始。
说事件准备:1.经验准备:只有了解幼儿的原始经历,我们才能改善幼儿的经历,因此幼儿需要以下两种经历:(1),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2)了解棱镜并知道如何发挥它。
2.材料准备:根据《纲要》,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以下三种物质,使用各种感官和多种方式来探索和提供活动。
(1),棱镜是人手。
(2),两种类型的记录《彩色的阳光》(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蓝色,紫色)四组彩色笔和教师一个大型记录表(上面没有图片的材料),以及大型和大型桌面尺寸匹配材料图片,(3),实验用品;肥皂泡,多边形刻面,CD,透明薄膜。
天气要求:晴朗的天气。
说活动很重,很难:活动重点:使用七种光线发现各种颜色。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2.了解光的三原色和混合色;3.掌握将红、黄、蓝三个颜色混合形成其他颜色的方法;4.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太阳形状的卡纸、黄色、红色、蓝色卡纸各两张、剪刀、胶水、黑色画笔、橙色和绿色水彩笔。
教学内容1. 导入新知识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并提问:太阳有什么作用?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并引导其了解太阳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作用及明白太阳的重要性。
2. 深入教学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逆时针的圆圈并仿照太阳的形状涂上黄色水彩笔。
然后,拿出三张红、黄、蓝相等大小的卡纸,分别剪出太阳的形状并用橙色、绿色水彩笔绘出混合色。
接着,教师将三个颜色的太阳形状分别放在黑色画纸上,并让幼儿观察三个颜色结合的效果以及产生了什么新的颜色。
最后,引导幼儿再次观察太阳色的变化,并学以致用,现场DIY太阳,教师搭配混合色的卡纸,让幼儿尝试将三个颜色进行混合。
3. 练习应用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太阳涂鸦练习。
让幼儿自由涂画太阳,并引导其按照刚才学到的混合颜色原理进行涂画。
最后,幼儿们分享所画的太阳作品,教师以积极鼓励的方式给予肯定和点拨。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幼儿可以了解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光的三原色和混合色的知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估教师评估幼儿是否参与课堂互动,作品是否按照混合颜色原理进行涂画。
同时,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表述。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彩色的阳光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彩色的阳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色彩》第三节《彩色的阳光》。
主要内容为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彩色,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散为七种颜色,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自然界中色彩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阳光色散的原理,认识七种颜色。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自然界中色彩变化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白纸、彩笔、画纸、七色彩虹挂图等。
学具:彩笔、画纸、透明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阳光下进行活动,让幼儿观察阳光照在白纸上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棱镜,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投射在白纸上,形成七种颜色。
讲解彩虹的成因,让幼儿初步认识彩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使用三棱镜和画纸,观察阳光的色散现象,记录在画纸上。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为什么阳光会分散成七种颜色。
5. 彩虹画创作(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创作彩虹画,培养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成因:阳光通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颜色。
2. 彩虹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阳光照射在不同物体上的颜色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阳光在不同时间、不同物体上的颜色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彩色阳光的认识和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彩虹,加深对彩虹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彩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阳光色散的原理,认识七种颜色。
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说课稿《大班科学〈彩色的阳光〉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彩色的阳光》是大班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这一课题旨在引导幼儿探索光与色彩之间的奇妙关系,在幼儿科学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意义。
它建立在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光的初步感知基础上,如他们知道白天有阳光、灯光能照亮房间等,进一步深入探究阳光的色彩奥秘,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光学知识,如光的折射、反射等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幼儿能够知道阳光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认识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基本颜色。
这一目标的设定依据是幼儿需要对光的色彩组成有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光学现象的基础。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看到彩虹会觉得很美丽,但可能并不清楚彩虹的颜色与阳光的关系,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幼儿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
(2)幼儿能尝试使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这一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幼儿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幼儿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探究阳光的色彩组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观察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三棱镜下出现的色彩现象,记录并描述自己看到的颜色。
(2)幼儿能够在小组活动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讨论阳光颜色的小组活动中,幼儿可以互相讲述自己对阳光颜色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当幼儿看到三棱镜将阳光分解出美丽的七种颜色时,会对这种神奇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后续的探究活动。
(2)培养幼儿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阳光颜色的过程中,如果幼儿的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要引导他们接受事实,重新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理解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说课稿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借助各种材料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的方法,激发幼儿发现身边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格对应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协商交往能力。
说教材
活动背景
我从两方面来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本次活动《彩色的阳光》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一种现象:阳光。
阳光虽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很多幼儿都不知道阳光原来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不可见性,我决定通过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探索中去产生疑问,调节认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材料为中介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
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我根据陈鹤琴“玩中学、玩中教”的思想,让幼儿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认识太阳光的七种色彩。
从玩一种材料→玩多种材料,从填简单的记录表→填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
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只有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幼儿必有的:
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认识三棱镜,知道它的玩法。
物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以下三项物质准备。
三棱镜人手一面。
两类记录表《彩色的阳光》彩色笔四组加教师一张大记录表,及一份与大表大小匹配的材料图片。
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天气要求:晴朗的天气。
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发现七色光。
活动难点:分层次记录实验过程。
说活动过程
这次活动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实施:
初玩材料,感知多彩→再玩材料,加深认识→课后延伸,巩固经验。
一、玩三棱镜,初步感知阳光的多彩。
1、引发兴趣,发现阳光的色彩。
师幼人手一面三棱镜
师:“把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2、记录简单的记录表。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你再用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看到什么颜色就在颜色下的格子里打√”。
幼儿自由运用三棱镜观察记录。
3、反馈记录表。
请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
4、小结。
师:“这是谁的颜色?”
共同小结:“原来阳光不是无色的,它是多彩的。
”
二、加深认识,寻找运用多种材料探索的方法。
1、介绍材料,引发探究欲望。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
师出示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上贴上材料图片。
2、认识记录表。
出示先前简单的记录表
师:“这张记录表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师介绍记录法。
师:“我们先选一种材料对着阳光看一看,再在这种材料后面的格子里用‘√’表示出你所看到的颜色。
游戏:“你说我指”。
3、自主探究活动。
布置任务:
A、每个人选其中的两种材料玩一玩。
B、填写记录表。
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教师个别巡视。
反馈活动结果。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请幼儿上台边回答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
同伴互相检查记录表。
4、验证展示记录表。
总结延伸,区角玩一玩,巩固经验
总结1
师:“太阳光到底有哪些颜色呢?”
请幼儿根据记录表总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请、蓝、紫组成的。
”
延伸:2
把材料投放到区角,请幼儿玩一玩自己没有玩过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