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全方位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中存在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记忆上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下面将对一些高中地理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释。

一、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经度是指连接地球上两个极点的大圆弧线,为垂直于地球轴的线,可以用来划分地球表面上的东西方向;纬度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小圆弧线,为平行于地球赤道的线,用以划分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

易混淆点: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无法准确理解其作用和区别。

解释:经度是指地球上一个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通常用度来表示(0°-180°E或W),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而纬度是指地球上一个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通常用度来表示(0°-90°N或S),用来划分地球的南北方向。

二、物理和人文地理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两个核心领域,物理地理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地域差异,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

易混淆点:很多学生难以区分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解释:物理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成、水文循环、气候变化等;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农业生产等。

三、岛屿和半岛岛屿是指被海洋或湖泊包围的陆地,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环礁或是一个大陆的一部分;半岛是指突出到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在陆地上只有一小部分与大陆连接。

易混淆点:很多学生不清楚岛屿和半岛的区别和分类。

解释:岛屿是完全被水包围的陆地,没有与其他陆地相连的部分;半岛则是不完全被水包围的陆地,有一部分与大陆相连。

四、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数除以面积得出,比如人/平方公里或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的集中和分散程度。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淆概念比较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淆概念比较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淆概念比较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涵和外延比较接近的地理概念。

多数学生由于对这类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题时经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现象。

为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此类概念,现将高中地理中,一些常见的学生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较如下: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和陨石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

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

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石。

3、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白昼和黑夜的划分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半朝向太阳是明亮的,另一半是黑暗的,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

日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太阳日(24小时)周期中的日夜交替。

白天和黑夜的长度是由于黄-红十字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导致除了生命路径以外的所有纬度的白天和黑夜的长度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4、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来确定的,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天。

按照分区标准,每年有24个节气。

季以黄道90度为划分标准,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度的年变化确定;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中寒、夏、物候的变化。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串前者代表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逐渐降低的变化率。

平均每100米气温下降0.6℃。

后者表明,随着深度低于常温,内部温度速率逐渐增加。

平均温度每100米增加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

它是指太阳向太空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它的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化。

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数,这意味着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的太阳高度角上限为90。

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整理

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整理

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整理高中地理是一门有关地球的学科,涉及到很多的概念,有些概念可能会很容易混淆,如果没有好好理解这些概念,将会对我们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中地理常见的易混淆概念进行整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板块运动与地震板块运动和地震是高中地理中经常会讨论的两个话题。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外层岩石板块的运动和变化,而地震则是这种运动所引起的,因此,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混淆。

板块运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运动,其速度非常缓慢,需要几千年或几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明显的结果。

而地震则是突然而剧烈的震动,它是因为板块间的断裂导致能量的释放而发生的。

进一步来说,板块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大气圈环流、热对流等因素引起的,这些都是缓慢的过程。

而地震则是由于板块间的磨擦和断裂所引起的,它们可以在海底或陆地上表现为地震波或海啸,其破坏性是非常大的。

二、自然气候与人工气候在高中地理中,自然气候和人工气候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自然气候是指没有人为干扰的大自然所形成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如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类型。

而人工气候则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气候条件,如城市热岛现象、大气污染等。

虽然这两个概念很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联系。

例如,人类活动会对自然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出的尾气会致使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增加,从而加剧了大气污染程度。

此外,人类在土地利用上也会对自然气候产生影响,如在森林被砍伐之后,原本丰富的土壤和植被不复存在,这将导致沙漠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三、许多和大洋洲相关的概念大洋洲是由许多岛屿组成的一个地区,它与其他大陆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学习大洋洲的时候,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1.海洋洲和大洋洲海洋洲是指环绕着一座或几座海岛的浅海区,常常由珊瑚、海草等构成。

而大洋洲则是指由许多的岛屿所组成的一个地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等。

2019高考地理常见易混的概念比较

2019高考地理常见易混的概念比较

2019高考地理常见易混的概念比较1.天体与天体系统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有形式来说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来说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

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

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3.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之分是指因为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昼夜更替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而昼夜长短、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有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4.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

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水准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

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

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

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

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高中地理易混概念

高中地理易混概念

高中地理易混概念1.节气、季节节气: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季节: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

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2.天气、气候天气: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变化情况。

气候: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

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3.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气候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

4.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热岛效应: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雨岛效应: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使城市盛行上升气流,加上城市上空尘埃较多,使城市降水稍多的现象。

6.光照和热量光照:主要是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越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越充足,一般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长绒棉、青藏高原上青稞产量高。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

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气温,对农业的影响用无霜期和积温来衡量,直接影响农业的种植制度,特别是作物熟制。

7.低温、温和、寒冷、凉爽温和:指0℃以上的温度,一般在0℃-15℃,很少结冰,给人的感觉很温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的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的特征可以说“温和”,不能说“低温”或“寒冷”。

寒冷:指0℃以下的温度,人感觉很冷,有结冰期,极地气候全年的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时的特征可以说“寒冷”,一般不说“低温”或“温和”。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高中地理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学科,它主要介绍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概念是很相似的,容易混淆。

因此,一个良好的理解关于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1.地球旋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高中地理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经常会混淆这两个概念。

地球的旋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每天旋转一圈,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年绕行一周。

因此,地球旋转和公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

2.纬度和经度纬度和经度是高中地理中另外一个最常见的易混概念。

在地球上,纬度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标准单位。

它是指地球表面到赤道的距离,通常以度数表示。

而经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通常以经线的度数表示,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坐标系。

因此,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区别非常重要。

3.环境和生态系统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经常会混淆的概念。

环境包括了任何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或人类的影响,而生态系统则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相互作用和依存的生态因素和群落的组合体。

环境是单纯的自然条件,而生态系统则是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的人和动植物的生活状态。

4.自然灾害和人类灾害自然灾害和人类灾害是另外一个常见的混淆。

自然灾害通常是指那些由自然条件引起的灾难,如地震、飓风、火山爆发等。

然而,人类灾害则指那些由人类的行为导致的灾难,如核能泄漏、工业污染、战争等。

因此,在辨认时,需要明确两种不同类型的灾难。

5.气候和天气气候和天气也是一个常见的易混概念。

天气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如温度、云层、降雨等。

而气候是长期的平均大气条件,通常在一个区域内经过数年来测定。

因此,了解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非常重要。

总之,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包括地球旋转和公转,纬度和经度,环境和生态系统,自然灾害和人类灾害,气候和天气等。

25条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概念辨析

25条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概念辨析

1.寒流和寒潮:生活中冷空气来了说寒流来了,实际上应该是寒潮,寒流是洋流的一种,指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运动且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的海洋水流。

2.干旱与旱灾:往往有人认为气候干旱就是旱灾,其实气候干旱的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例如西北地区比华北地区干旱,但是华北地区旱灾严重。

3.光照与热量:光照强不一定就热量高,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却不足,四川盆地光照弱但是热量充足。

4.水资源与水能资源: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而水能资源是指流动的水,一定要有落差,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必须有两个:一是有落差,二是水量要大。

5.地形和地形区:基本地形有5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而地形区要写具体名称。

例如,在答题时,问青藏高原的地形应该答高原,而问地形区应该答青藏高原。

6.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地形类型是指人们对地表形态划分的基本类型,一般分为五种,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地形特征则是指在地表形态高低、起伏、大小等方面基本特点。

例如,华北平原的地形类型是平原,地形特征是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土地利用类型分耕地(水田和旱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7.山地和山区:山地是山所盘踞的地面,一般海拔500米以上,地表崎岖不平。

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总称山区。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8.地形与地质构造:地形指地表的形态,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在地壳中留下的足迹,是地表之下的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

9.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之区分比较大全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之区分比较大全

高中地理常有易混观点之区分比较大全1.天体与天系统统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天系统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一样的系统。

最高一级天系统统是总星系,最低一级天系统统是行星和卫星构成的行星系统如地月系等。

2.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地方时:因经度不一样的时辰。

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

时区: 1884 年国际上采纳了全世界按一致标准区分时区,推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全世界分红24 个时区,此中东西 12 区参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纳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类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一致采纳的标准时间,等同于东8 区的区时,或东经120 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

3.太阳高度与中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日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 为日间,小于0 时为黑夜,等于0 时在晨昏线上。

某一时辰太阳高度的散布特点是从直射点向四周递减中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 点时的太阳高度。

散布规律是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双侧递减4.欧美四时、中国传统四时、天气四时与一般区分方法欧美四时:以二分二至为起点。

中国传统四时:以四立为起点。

天气四时:以候均匀气温10 度和 22 度为区分界限。

一般区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区分方法,以3、 4、 5 月为春天, 6、7、 8 月为夏天, 9、 10、11 月为秋天, 12、 1、2 月为冬天5.日夜现象、日夜更替与日夜长短日夜现象是指因为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惹起地表向日的一半光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 条件:太阳光、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 ) 。

日夜更替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的日间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 小时 ) 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日夜长短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惹起太阳直射点的挪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日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比较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比较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比较高中地理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涵和外延比较接近的地理概念。

许多学生由于对这类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题时经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现象。

为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此类概念,现将高中地理中,一些学生常见的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较如下:▲1.天体与天体系统天体是就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宇宙间各种物质实体的通称。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和尘粒统称流星体。

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

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3.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4.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

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

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高中地理专业名词解析及易错易混比较

【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高中地理专业名词解析及易错易混比较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专业名词专业名词专业名词解释及易混解释及易混解释及易混概念比较概念比较 必修一自然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天体】: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包括星云,恒星,行星,流星,彗星,星际尘埃等,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

以地球为例,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化石燃料中按埋藏的能量的数量的顺序分有煤炭类、石油、油页岩、天燃气、油砂以及海下的可燃冰等,是不可再生资源。

当发电的时候,在燃烧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从而推动涡轮机产生动力。

旧式的发电机是使用蒸汽来推动涡轮机的。

现时,很多发电站都已采用燃气涡轮引擎,那是利用燃气直接来推动涡轮机的。

人类不断地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来源之一,是加快全球变暖的因()素之一。

【生物能】: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其蕴藏量极大。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因此靠种植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减低温室效应。

【太阳辐射能】:太阳的辐射能几乎全部来自其内部的热核反应。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地球称之为太阳辐射。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率】: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实际利用值一般小于理论值。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如复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如合理密植间作套:(),( 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控制光照强弱和成分增加),(CO 2浓度、合理施肥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全方位比较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全方位比较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全方位比较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涵和外延比较接近的地理概念。

许多学生由于对这类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题时经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现象。

为帮助大家在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此类概念,现将高中地理中,一些学生常见的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较如下: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 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3.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 6℃。

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

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

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

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

其数值为8.16焦/厘米2·分。

5.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4.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

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

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

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

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

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着变化的风系。

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着、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8.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

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

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全方位比较(ZT)1、天体与天体系统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行星和卫星组成的行星系统如地月系等。

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都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的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有23度26分的夹角,即黄赤交角。

3、回归年与恒星年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4、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等同于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

5、日界线与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国际上为避免日期混乱而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与180度经度既有重合也有不重合的地方。

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在计算两个日期的面积时,一般用地方时而不用区时,同时也不考虑日界线的弯曲。

6、晨线与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不同点是:晨线的东侧是白昼,西侧是黑夜;昏线的东侧是黑夜,西侧是白昼。

晨昏线的长度是球面上大圆的一半。

晨昏线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

7、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从某一点向四周递减,如北京时间6月22日12点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纬23度26分,东经120度向四周递减;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某一条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如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太阳活动与太阳视运动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视运动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它是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

9、欧美四季、中国传统四季、气候四季与一般划分方法欧美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点。

中国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点。

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10度和22度为划分界线。

一般划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划分方法,以3、4、5月为春季1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

太阳常数:必须具备5个条件即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1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上。

12、对流层与平流层都是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层次。

对流层与平流层在气温分布、空气运动及与人类关系方面有明显不同。

13、高层大气与电离层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称为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的80-500千米的高空存在着若干个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14、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条件:太阳光、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15、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16、五带、热量带与温度带五带是地球表面热量带的粗略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南、北温带又可以分出亚热带、亚寒带等热量带,但北半球的亚寒带并不一定在北极圈以南,也可能在北极圈以北;亚热带也可能到北回归线以南,这都是一种粗略的划分。

温度带是我国根据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分出的热量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17.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

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

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

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

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18、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的削弱作用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有两层含义。

19、反射与散射被反射的太阳辐射全部回宇宙空间,反射无选择性。

散射中的一部分到达地球表面,颗粒大的物质如尘埃、较大的水珠等散射无选择性,颗粒小的物质如空气分子散射有选择性。

20、热力环流与三圈环流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

21、城市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雨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存在一股上升气流,加上城市上空尘埃较多,使城市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

22、热力原因与动力原因三圈环流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极地高气压与赤道低气压是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称为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是由于空气聚集下沉或辐合抬升而形成的称为动力原因。

23、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

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24、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

25、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因分布地区不同而划分,其在形成原因、冬夏风向、影响范围和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26、锋面与气团气团:大范围性质均一的空气。

根据与流经地区气温的对比,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处。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明朗,气团交界处天气多变。

27、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根据冷、暖空气势力大小划分的锋面类型,其在形成、降水强度、雨区范围和分布、锋面倾角、天气图上的表示方法、雨线画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33、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空气的运动状况。

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北半球中纬度气旋前方是暖锋,后方是冷锋。

热带气旋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气旋,当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时称为台风或飓风。

28、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候差异,其在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最冷最热月出现的月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9、山岳冰川与大陆冰川按冰川所处的位置、形状和规模,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种。

中、低纬度的高山雪线以上形成的冰川称为山岳冰川,呈舌状。

大陆冰川分布于南极及格陵兰岛内部,呈盾状。

30、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按照冰川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冰川的物理性质及冰川周围环境综合指标,可把山岳冰川分为海洋性冰川与大陆性冰川两类。

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冰川水分循环速度大,地质地貌作用强烈,侵蚀地形发育;而大陆性冰川分布在气候干燥的大陆内部,冰川的地质地貌作用微弱,堆积地貌发育。

3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典型,也就是夏季气温可能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32、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地质时期:1万年以前; 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以来33、台风与飓风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

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34、海陆风、山谷风、季风与季风气侯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山谷风:由山顶与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局部地区的风。

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由山坡吹向山谷。

35、焚风与干热风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

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

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而形成焚风。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36、气候的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

37、暴雨与风暴潮暴雨:24小时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风暴潮:由于风暴或台风等引起的海水迅速上升的现象。

38、波浪、潮汐与洋流均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由风、海底火山或地震等引起,海水质点作圆周运动。

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海底、风暴或海底滑坡引起的巨浪。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用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依据其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9、寒潮与寒流寒潮:气象灾害的一种。

寒流:洋流的一种,与暖流相对。

40、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硫酸型酸雨主要由于含硫煤燃烧而引起(有色金属冶炼时也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