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概要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2408 规格:100管/96样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不仅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呼吸底物。
测定原理:用异丙醇抽提取TG,KOH皂化TG后水解生成甘油及脂肪酸,过碘酸氧化甘油生成甲醛,在氯离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缩合生成黄色物质,在420 nm有特征吸收峰,其颜色的深浅与TG含量成正比。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水浴锅、可调式移液枪、双蒸水试剂组成和配置:试剂一:液体60mL×2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5mL×1瓶,4℃保存。
试剂三:液体6mL×1瓶,4℃保存。
试剂四:液体2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五:液体6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六:液体6mL×1瓶,4℃避光保存。
标准品:液体1mL×1支,1mg/mL标准甘油三酯溶液,4℃避光保存。
TG的提取:1、组织中TG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即TG待测液。
2、细胞、细菌中TG的提取:先收集400-500万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加1mL试剂一,超声波破碎1min(强度20%,超声2s,停1s),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即TG 待测液。
3、血清(浆)样品:直接测定。
测定操作:1.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调节波长到420 nm,蒸馏水调零。
15μL,置于新的Ep 管。
3.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第1页,共3页A标和A测。
注意:空白管和标准管只需测定一次。
计算公式:1. 血清(浆)中甘油三酯含量计算:TG含量(mg/dL)=C标准品×(A测-A空)÷(A标-A空)×100=100×(A测-A空)÷(A标-A空)C标准品:1mg/mL;100mL:血清体积,1dL=100 mL。
实验四甘油三酯测定(范玉平)
③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有足够的精密 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有足够的精密 度、准确性、特异性和适当分析范围。 用途:经方法评估和学术组织认可后推荐 为常规方法。 例如: TG 定量 决定性方法——同位素稀释/ 决定性方法——同位素稀释/质谱 ID/GC/MS) (ID/GC/MS) 参考方法——酶法 参考方法——酶法 常规方法——酶法 常规方法——酶法
误差和准确度属于不同概念,两者之 误差和准确度属于不同概念, 间不能划等号。 间不能划等号。
不准确度的数字表达是不确定度 (标准 标准 差和置信区间的半宽度表示)。 差和置信区间的半宽度表示 。 可以理解为测量结果与约定真值之差 可以理解为测量结果与约定真值之差 的范围。 的范围。
生化分析相关概念
实验方法选择原则
①实用性:速度快、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 安全可行。 ②可信性:精密度、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 均达到要求。
实验四 血清三酰甘油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掌握酶法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的原理 1.掌握酶法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的原理 掌握酶法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 和意义. 和意义. 2.了解三酰甘油的正常值范围. 2.了解三酰甘油的正常值范围 了解三酰甘油的正常值范围.
正确度 大量测量的均值与真值的接
近程度。用偏倚表示不正确度 。 偏倚值( 偏倚值(Bias=Xi-x),
生化分析相关概念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
的程度,即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 定时,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常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表示。
生化分析相关概念
实验方法分类
method) ①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决定性方法( ②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③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十4-甘油三酯
KOH皂化TG
氧化
+
2HIO4
2HCHO(甲醛)
+乙酰丙酮+铵离子 3, 5-二乙酰-1, 4-二氢二甲基吡啶, 与同样处理的标准管进行比色,可测出甘油三酯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722型分光光度计 试管、吸管、水浴锅 抽提液、0.04mol/L硫酸溶液、异丙醇 皂化试剂 氧化试剂 乙酰丙酮试剂 甘油三酯标准液,浓度1mg/ml
五、 结果计算
m(TG)( mg ) =A测定管/A标准管 ×C0×100
正常参考值为30-150mg/dl。
注意事项:
1、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摇匀时勿将试剂撒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否则溶液过多不
能振荡混匀。
3、甘油三酯平均分子量为885。
4、试管使用时需要干燥,清洗需要用洗涤剂。
四、操作步骤
1、抽提
取三只小试管依次加入蒸馏水(空白B)、TG标准 液(S)、血清样品(U),抽提剂及硫酸,剧烈振 荡15秒; 静置分层后,吸取上层液。 2、皂化反应
取三只同样编号的试管加入上层液1ml,异丙醇1ml 及皂化试剂0.2ml,立即摇匀,放置65℃水浴5min。
3、氧化显色
各管再加入氧化试剂1ml,混匀后加入乙酰丙酮1ml 并混匀, 65℃水浴15min,取出冷却,以B管溶液调 零于420nm处比色测定S、U管。
实验十 血清甘油三酯简易测定法
一、目的
了解并掌握测定血清甘油三酯的简易测定法
二、原理
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经正庚烷-异丙醇混合溶剂 抽提后,用KOH溶液皂化,并进一步用过碘酸
《生物化学试验》实验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A standard
0.2
M standard = C standard× V standard
正常参考值为10-150 mg/dl。
注意事项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
试管使用时必须要干燥;
实验完成后,试管和比色杯必须用皂粉洗干净, 不能有油污,将水甩干,倒置晾干; 枪头必须清洗干净,甩干
组成与含量 总 脂 400~700mg/dl (5 mmol/L) 甘油三酯 10~150mg/dl (0.11 ~ 1.69 mmol/L) 总 磷 脂 150~250mg/dl (48.44 ~ 80.73 mmol/L) 总胆固醇 100~250mg/dl (2.59 ~ 6.47 mmol/L) 游离脂酸 5~20mg/dl (0.195 ~ 0.805 mmol/L)
实验四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Assay of Triglyceride content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血清(serum)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的 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2、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基本原 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BACKGROUND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 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PRINCIPLE
甘 FA 油 FA
FA
1、血清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经正庚烷-异丙醇混合 溶剂抽提(isolated )后,脂蛋白变性,结合的甘 油三酯分离。
2、用氢氧化钾皂化(saponified),使甘油三酯水解 成脂肪酸和甘油。
3、游离的甘油被过碘酸氧化(oxided)成甲醛,甲 醛与乙酰丙酮在铵离子存在下,缩合成黄色的3, 5-二乙酰-1, 4-二氧二甲基吡啶,
甘油三酯(TG)测定操作规程(SOP)
甘油三酯(TG)测定操作规程(SOP)一、用途体外定量测定血清、血浆样品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
二、临床意义(一)概述甘油三酯(TG)分子量约为885道尔顿,是血液中主要的脂质成分,主要参与体内能量代谢。
(二)临床意义甘油三酯是最常用的高脂血症筛查指标。
甘油三酯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及其他肝病、SLE、胰腺炎、糖原累积病等。
妊娠中后期TG升高。
先天性脂蛋白脂肪酶缺陷时TG异常升高。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和肝功能严重低下。
甘油三酯与HDL-C间呈负相关,而HDL-C和冠心病的流行呈负相关。
测定血清TG评估HDL-C降低是否由于血中TG过多引起,以制定治疗方案有意义。
血清TG>2.8mmol/L时,HDL-C下降的机会增大。
(三)医学决定水平0.45mmol/L:此值在正常下限附近,低于此值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应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69mmol/L:年轻男性此值接近参考范围上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的一个危险因子,应给予病人提供合适的预防建议。
4.52mmol/L:高于此水平常预示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应给予适当治疗,如控制饮食和用降脂药物等。
三、检验原理甘油三酯+H2O−−→−LPL甘油+脂肪酸甘油+ATP−→−GK 3-磷酸-甘油+ADP3-磷酸-甘油+O2−−→−GPO磷酸二羟丙酮+H2O2H202+4-AAP+4-氯酚−−POD醌亚胺+H2O−→醌亚胺的生成使505nm波长处吸光度上升,吸光度的变化与TG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甘油三酯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TG的含量。
四、样品血液样品原则上采集空腹血(禁食12小时);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饮食带来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回血后立即松开;正确使用抗凝剂;防止溶血;防止过失性采样。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防止过度振荡、防止样品容器的破损、防止样品被污染、防止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
血清甘油三酯的酶法测定
2
术语 和定 义 下列术 语 和定 义适 用 于本 文仵 。
2.1
分析 系统 ana1yticaI system 对某 检验项 目在规 定 浓 度 范 围 内 ,给 出分析 结果 的 一 组按 规定 条 件使 用 的仪 器 和装 置 ,包 括试 剂 和 物品。
E改 自 ISo/IEC导 则 99:2007,3.2测 量系统 measuHng system] 注 1:对 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分 析系统主要由按规定条件使用的仪器 、 试剂和校准物组成。 ” 注 2:其 他标准(如 GB/T22576— 2008)中 的类似概念为“ 检验程序 ,但 检验程序包括更广泛内容 ,对 于本标准 ,分 析系统相当于检验程序的分析部分 。
6.2
测定 程序 及 测 定 结 果 的表 述 准备 或 开启 仪 器设 备 。按 商 品试 剂 盒说 明书规 定 的样 品-试 剂 比例 、 反应 温度 和 时 间及 光 度 测 定 条
件 ,自 动或手 工 进行 校 准 物 、 控 物或 样 品-试 剂 混 合 、 育 和 吸 光度测 定 。应 注 意 以下 事项 质 温 —— 尽 量选 择 能提 高测 定 特 异性 的空 白试 验 方 和测 式 定方 式 —— 校 准物 质 的重 复 测 定数 至少 为 2;
C50
ICs 11.02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
ˉ Ws/T355ˉ—2011
血 清 甘 油 三 酯 的酶 法测 定
GuideIines for enzy口 natiC measurements of seruⅡ l triglycerides
2011-12-14.发 布
2.2
验 证 verification 提 供 客 观 证 据 ,考 虑 任 何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说 明 给 定 事 物 满 足 规 定 要 求 。
甘油三酯的诊断标准
甘油三酯的诊断标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是血液中血脂的一种重要成分,其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能量和储存能量。
甘油三酯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甘油三酯的诊断标准,包括参考范围、临界值、升高、影响因素、临床意义、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参考范围甘油三酯的参考范围因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通常,成年人的甘油三酯水平参考范围为:●<150mg/dL(1.7mmol/L)为合适范围;●150-199mg/dL(1.7-2.3mmol/L)为临界范围;●≥200mg/dL(≥2.3mmol/L)为升高范围。
对于孕妇,由于其体内激素水平和代谢状况的变化,甘油三酯的水平也有所不同。
二、临界值甘油三酯的临界值为150-199mg/dL(1.7-2.3mmol/L),此时虽然甘油三酯水平还未达到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标准,但是已经进入了甘油三酯升高的临界范围,需要引起关注。
三、升高甘油三酯水平≥200mg/dL(≥2.3mmol/L)即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此时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四、影响因素甘油三酯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年龄、性别、遗传、疾病等。
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均可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也会影响甘油三酯的水平。
五、临床意义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症还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关。
因此,定期检测甘油三酯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六、诊断方法甘油三酯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甘油三酯水平的检测,而临床评估则是对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解和分析。
七、注意事项在进行甘油三酯检测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饮食、运动等。
测定甘油三酯方法
测定甘油三酯方法甘油三酯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化合物,也是体内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之一。
测定甘油三酯的方法有许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酶法测定1.影响甘油三酯代谢的酶甘油三酯的测定一般利用水解酶甘油酯酶来催化甘油三酯的水解反应,产生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再通过其他方法测定其中一种或两种产物的含量来计算甘油三酯的浓度。
常用的酶包括甘油酯酶、野生型琥珀酸裂解酶和它的突变型等。
2.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步骤(1)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中的甘油三酯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2)加入酶:将样品与甘油酯酶反应,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3)游离脂肪酸测定:利用比色法或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4)甘油测定:利用比色法或酶动力学法测定甘油的浓度。
(5)计算甘油三酯浓度:甘油三酯浓度=2×甘油的浓度+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二、滴定法测定1.滴定法原理滴定法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样品中甘油三酯反应,将滴定试剂加入样品溶液中的过程中,待滴定试剂与甘油三酯完全反应后,滴定终点到达,从而确定甘油三酯的含量。
2.滴定法步骤(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中的甘油三酯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2)滴定操作:将样品溶液与滴定试剂逐滴加入反应瓶中,当滴定试剂与游离脂肪酸完全反应后,滴定终点到达。
(3)计算甘油三酯浓度:根据滴定试剂的浓度和用量,计算出甘油三酯的浓度。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1.气相色谱法原理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甘油三酯分离,在检测器中进行检测,通过信号强度来推断甘油三酯的质量浓度。
2.气相色谱法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中的甘油三酯提取出来,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2)色谱柱选择: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常用的有脂肪酸乙酯化柱和等温相色谱柱等。
(3)样品进样:将样品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并启动色谱仪进行分离。
(4)检测数据分析: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的甘油三酯信号强度,并通过标准曲线来确定甘油三酯的质量浓度。
血清甘油三酯酶试剂法测定法
血清甘油三酯酶试剂法测定法1.实验原理脂蛋白酯酶(LPL)、甘油激酶(GK)、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过氧化物酶(POD)、Trinder反应偶联比色终点法。
反应式如下:LPL甘油三酯+ H2O 甘油+ 脂肪酸GK甘油+ ATP 甘油-3-磷酸+ ADPGPO甘油-3-磷酸+ O2二羟丙酮磷酸+ H2O2POD2H2O2+ 4-氨基安替比林+ 4-氯酚醌亚胺+ HCl + 4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3. 标本存放:血清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1周;-2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申能甘油三脂试剂盒(货号:112 5717170 1 试剂8×70ml)6.1.1 试剂组成Good’s缓冲液pH 7.2 50mmol/L4-氯酚4mmol/LATP 2mmol/L镁离子1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0.5mmol/L甘油激酶(GK)≥400U/L过氧化物酶(POD)≥2000U/L脂蛋白酯酶(LPL)≥2000U/L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500U/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 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甘油三酯是人体内一种主要的脂肪质,是由甘油和三个酯化基团组成的脂质分子。
它存在于血液中,是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热量储备,还能帮助维持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和调节脂肪代谢。
甘油三酯在人体内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遗传、体重、年龄、性别、饮酒等等。
因此,在测定甘油三酯含量之前,应该对测定方法、参考范围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解。
甘油三酯测定方法甘油三酯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法和免疫学法。
化学法是通过对样本中的脂质分子进行酶法反应,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游离脂肪酸的衍生物,测定其吸光度进行分析。
免疫学法则是基于甘油三酯与特异性抗体之间的结合反应。
测定样本中甘油三酯含量时,先加入一定量的抗体,待抗体与甘油三酯结合后,血清中未结合的抗体浓度与甘油三酯含量成反比,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某一波长(或多种波长)的光吸收率可确定未结合的抗体浓度,从而计算出甘油三酯的含量。
成年人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在一天中存在显著的节律变化,肥胖、饮食和饮酒等因素均能影响其浓度。
目前国际上普遍报告的正常成年人甘油三酯水平为1.7~2.2 mmol/L,但不同实验室参考值略有不同。
例如,中国著名的泰山医学院测定结果为 1.4~2.3 mmol/L,等于或略低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相应参考值。
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时,男性的甘油三酯水平通常高于女性,而老年人的甘油三酯水平则一般比年轻成年人低。
1. 评价脂质代谢异常甘油三酯是体内能量来源之一,但在过量存在时却会造成脂质代谢异常,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如果甘油三酯浓度超过参考范围,往往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代谢异常或基础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等。
2. 判断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甘油三酯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等都有关联。
一般来说,当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高于1.7 mmol/L时,心血管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正常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应低于150毫克/分升。
然而,参考值会因性别、年龄、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超过正常参考值的情况。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以下疾病的体征或风险因素之一:1.脂质代谢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常常与其他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
2.心血管疾病:多项研究证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这可能是因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血管内膜炎症、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异常生物学反应。
4.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代谢异常之一、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增加了脂肪组织的分解和甘油三酯释放,从而导致其浓度升高。
5.乙醇摄入:大量饮酒或酗酒可使甘油三酯浓度升高。
乙醇在体内形成乙酸并进一步转化为甘油酯,从而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
6.药物影响:一些药物,如部分抗精神病药物、避孕药、一些降血糖药物等,可能导致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变。
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个临床意义和处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方法:1.饮食干预:控制摄入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此外,减少饮酒量也是关键。
2.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并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3.药物干预: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无法通过生活方式改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等。
4.防止并发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加强心血管风险的管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水平,以及及时处理其他相关的病理状况。
综上所述,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不仅可以提供机体脂质代谢的重要信息,还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饮食干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首选方法,药物治疗是进一步处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选择之一、然而,由于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饮酒、药物等,因此在解读结果时还需综合考虑其他临床指标。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五.计算
(mmol/L) 标准液浓度=5.17mmol/L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六.相关知识与临床意义
胆固醇为固醇类中的重要物质,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 生物。
胆固醇酯化的位点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
定
六.相关知识与临床意义
1.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 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控制生物膜的流动性有重
要作用; • 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
质的前体。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六.相关知识与临床意义
2. 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
含量: 约140克
分布:
•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
• 大约1/4分布在脑、神经组织
• 肝、肾、肠等内脏、皮肤、脂肪组织中也较多
• 肌肉组织含量较低
• 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六.相关知识与临床意义
7.胆固醇的转变
胆固醇
胆汁
7-脱氢胆固醇
酸
类固醇激素 ( 肾上腺皮质激素、孕激素、
维生素D
雄激素、雌激素等)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六.相关知识与临床意义
8.血清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1) 血清胆固醇浓度可作为酯类代谢的标志,对糖尿病患者的预 后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昏迷患者几乎都伴有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增 加。胆固醇增加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 及粘液性水肿。其他如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牛皮癣 等,血清胆固醇浓度间或也有增加。
七.临床意义
◆ 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
■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
生化试验教材实验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在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时,应使用 新鲜血清,避免反复冻融。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和玻璃器皿应 清洁干燥,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不确定度是由于测量过程中随机效应和系统效应引起的测量结果的可变性。
不确定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仪器精度、操作人员技能、环境条件等。
通过不确定度分析,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 释提供依据。
通过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样本或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甘油 三酯含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解读与疾病关联分析
解读正,判断实验结果 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实验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 依据和治疗建议,帮助医生制定合理 的治疗方案。
疾病关联分析
根据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常变化,结合 其他相关指标和临床表现,分析其与 相关疾病(如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 等)的关联性。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实验后处理
清洗实验器材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的玻 璃器皿和仪器进行清洗, 确保干净整洁。
数据整理与分析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废弃物处理
按照实验室规定,妥善处 理实验废弃物,确保实验 室环境安全。
04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记录与处理
实验结果记录
生化试验教材实验四血清甘油三酯 含量测定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注意事项
01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甘油三酯的测定原理
血清甘油三酯的测定原理是基于酶法 ,通过特定的酶与甘油三酯反应生成 产物,再通过比色法测定产物浓度, 从而计算出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
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能够准确反映血清甘油 三酯的水平。
甘油三酯测定
甘油三酯测定
甘油三酯测定:人体储存了大量的甘油酯,其首要功能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血浆中的甘油酯90-95%是甘油三酯。
饮食中脂肪被消化吸收后,以甘油三酯形式形成乳糜微粒循环于血液中,乳糜微粒中80%以上为甘油三酯。
参考值:TG水平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以≤1.69mmol/L(150mg/dl)为合适水平,>1.69mmol/L为TG升高。
临床意义:
(1) 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其升高时也应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
其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2)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可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发表时间:2010-09-16T16:05:18.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2期供稿作者:孙伟[导读] 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孙伟 (哈工大医院 150000)摘要: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 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1~3]。
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
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
关键词: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临床意义TG的代谢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条途径。
外源性途径指食物中的TG在小肠内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二酯后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再合成TG并与其他脂质形成CM,通过淋巴系统入血。
CM中的TG在脂蛋白脂肪酶(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被细胞利用或贮存。
高脂饮食后3~6h,血液中CM相关的TG达到峰值,脂肪的吸收速度因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及个体差异而不同。
内源性代谢途径指CM水解产物—CM残粒以受体介导的形式被肝脏吸收,其衍生物和一些新组分合成VLDL。
与CM水解类似,VLDL分泌到血液后被LPL水解成残粒,其中部分直接被肝吸收、分解,另一部分继续水解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最后生成LDL。
VLDL的合成与水解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底物利用率、激素状态、水解酶的活性及一些特殊载脂蛋白辅因子的活性。
[检测方法]酶法(GPO-PAP法);去游离甘油(两步酶)法;变色酸显色法(CDC参考方法)。
[参考值]正常人TG水平高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我国人低于欧美人,成年后随年龄上升。
TG水平的个体差异比TC大,人群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散,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判断标准: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升高:>1.7mmol/L(>150mg/d1)。
血清甘油三酯
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0.56~1.71mmol/L。 临界值:1.71~2.26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2.26mmol/L。
注意事项
抽血前空腹12小时,空腹12小时后再进行采血,并要求72小时内不饮酒,否则会引起检测结果偏高。采血后 及时分离血清。标本4℃存放不宜超过3天。
感谢观看
(2)甘油三酯增高还见于肥胖症、动脉硬化、梗阻性黄疸、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综合 征、胰腺炎、心肌梗死、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糖原储存障碍性疾病。
(3)脂肪肝、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外阻塞性黄疸时血清 甘油三酯均可明显升高3.病理性减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血清甘油三酯
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缩合而成的 酯类
目录
01 标本采集
03 正常值范围
02 临床意义 04 注意事项
甘油三酯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缩合而成的酯类,是人体能量贮存的重要形式,又称中性脂肪。甘油 三酯来自膳食,但更多由肝、脂肪组织及小肠合成。在血清中,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 输,外源性甘油三酯主要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运输。
标本采集
素食或低脂饮食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中送检,不抗凝。
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
生理情况下,血清甘油三酯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另外还见于高脂肪饮食、高热量饮食、吸烟、大量 饮酒、长期禁食及妊娠中后期等。
2.病理性增高
(1)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在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综合征、甘油三酯是冠心病 的独立危险因子。
甘油三酯测定SOP_TG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直接使用。
3.1.3试剂保存
试剂2~8℃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3.2质控品
美国BIORAD液体多项质控品。
3.3校准品
西门子校准品。
3.4仪器
SIEMENS DIMENSION Xpand Plus/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4操作程序
4.1检测过程流程
签收样品→离心→上机检测→审核报告→签发报告→标本保存。
6.1质控品准备和储存
质控品为液体,可以直接使用。原包装质控品-10~-70℃可保存到瓶身有效期,未开启2~8℃可保
存90d,开启后2~8℃可保存30d。
6.2质控水平和分析批长度
每24小至少进行一批,每批2个浓度水平。
6.3质控操作程序
与4.4标本检测步骤相同,只需要按F4:NEXT PRIORITY将ROUTINE修改成QC状态。
页码:第页共页
5.1校准品准备和储存
直接使用,2~8℃保存。
5.2校准条件
在室内质控失控、更换试剂批号、更换仪器主要配件或进行大保养后均需校准。无特殊情况校准
周期为3个月。
5.3校准程序
主屏幕按F5:PROCESS CTRL→F1:CALIBRATION,按enter→F2:SET-UP&RUN,按项目键选择所需要校准的项目名称METHOD,选中相应试剂批号LOT,输入操作者姓名Operator、校准液货号Calibrator
血清保存于4℃冰箱中4d内稳定。-20℃冰箱保存可稳定数周。长期储存则应在-70℃以下,血清不可反复冻融。
2.3注意事项
除卧床患者外,一律坐位休息5min后取血。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min,静脉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让血液缓缓流入针管。血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室温下静置30~45min后离心(最多不超过3h);即时吸出血清,在密闭的小试管中保存。标本应避免脂血、溶血、黄疸。
血清甘油三酯的酶法测定
—— 在规定 温度下 保 持 稳 定 1年 ;
——试 剂批 间差小 于 1%。
4,2 校 准物质 和质控 物
酶法测定甘油三酯使用 的校准物 和质控物应符合如下要求 : ——可使 用血清校 准 物 ,在 测 定 总甘 油 的方 法 中也 可使 用 甘油水 溶 液 校 准物 ;
情 况 下 甘 油 二 酯 和 甘 油 一 酯 之 和 不 足 甘 油 三 酯 的 3%,游 离 甘 油 约 0.11mmo1/L)。 甘 油 三 酯 重 量 多 以
三 油 酸 甘 油 酯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885.5)计 。
3 方法概述
3.1 总 甘 油 测 定
目前 ,临 床 实 验 室 普 遍 采 用 酶 法 测 定 血 清 甘 油 三 酯 。首 先 ,用 脂 肪 酶 水 解 甘 油 三 酯 为 甘 油 和 脂 肪
质 、血 红蛋 白等有 色 物 质 的干扰物 质 。
7.2 精 密 度 和 准确 度 的评 价
无论 选 用 何 种 原 理 测 定 甘油 三酯 的酶试 剂 ,均 应 对 其 适 用 性 、线 性 范 围 、检 测 限 、灵 敏 度 、特 异 性 等 进 行评 价 。选 用 的分 析 系统 (试 剂 、校 准物 质 和仪 器 )应 在 评 价 并 保 证 其 精 密 度 和准 确 度 之 后 用 于 病 人 样 品分 析 ;应 用 中 的分 析 系统应监 测 和保 持其精 密 度 和 准 确 度 。应 尽 量 选 用 分 析结 果 可 溯 源 至 公 认 参 考 系统 (见 附 录 B)的 分 析 系统 。可应 用 二 级参 考 物 质 或参 考 测 量 程 序评 价 准确度 。选 用 的分 析 系 统 的 测 定结 果 与参 考 测 量 程 序测 定 结果 之 间 的相 对 不 准 确 度 (相 对 偏 差 )小 于 ±5%。
检验科生化甘油三脂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甘油三脂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 ,不饮酒24h 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甘油三酯试剂盒采用的是甘油磷酸氧化酶法O H O H O H O ADPATP O H 2422222-3--3-2+−−−−−→−-++−−−−−−−→−++−−−−→−++−−−−−−→−+醌亚胺过氧化物酶氨基安替比林磷酸二羟丙酮甘油磷酸氧化酶磷酸甘油磷酸甘油甘油激酶甘油脂肪酸甘油脂蛋白脂肪酶甘油三酯ESPAS:N-乙基-N-(3-磺丙基)-间-茴香胺 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和ATP一起反应生成甘油-3-磷酸和ADP,其中的产物甘油-3-磷酸在甘油磷酸氧化酶的氧化下产生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物,最后过氧化物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与色原底物4-氨基安替比林和4-氯酚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醌亚胺.由于醌亚胺在波长5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所以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 550nm 处吸光度的变化值与样本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成正比.二、试剂1.试剂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瓶内主要成分:g甘油-3-磷酸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甘油激酶,ATP,4-氨基安替比林,脂蛋白脂肪酶,过氧化物酶,ESPAS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5
加入物(ml) 上清液
空白管 —
标准管 —
测定管 0.2
参考血清
蒸馏水 抽提液 硫酸溶液
.5 0.5 充分摇匀剧烈震荡15秒 静止分层 取0.3ml 上层液
—
— 2.5 0.5
异丙醇 皂化试剂
1.0 0.3 混匀56度6分钟
2018/10/28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2
甘油三酯(TG)的结构:
2018/10/28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3
1.实验原理
抽提:正庚烷一异丙醇 皂化 氧化 显色 比色计算
0.2 × 100 0.2 = mg% ×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
2018/10/28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4
2.操作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正庚烷一异丙醇
抽提 充分摇匀 准确抽吸0.3ml
上层液至
测定管 加皂化试剂 标准管 混匀56度6分钟 空白管
显色剂
混匀56度25分钟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冷却 420nm 分别比色 计算
2018/10/28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中甘油三酯经正庚烷一异丙醇混合
溶剂抽提后,用氢氧化钾溶液皂化成甘油,
并进一步用过碘酸氧化成甲醛,在NH4+的
存入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3,5—二乙 酰—1,4—二氢二甲基吡啶,后者为带荧光的 黄色物质。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色计算, 即得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1.0 0.3
1.0 0.3
氧化试剂
乙酰丙酮
1.0
1.0
1.0
1.0
1.0
1.0
2018/10/28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6
3.注意事项
• 提取时,充分震荡,吸量上层液时注意不要吸到
到下层液;
• 每一步骤均应混匀,保温时间要准确;
2018/10/28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