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论”与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内核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指的是古代哲学家们基于道家思想,深入研究人类
本性,力图探索应如何调动人类心念,达到理想生活状态的理论。

心性论的主要代表有大衍之教、老子的道思想,以及庄子的淡泊之道等。

大衍之教,强调理性打破约束,寻求变化之道。

衍义道谓“能自修乃神道也”,即认为万物的本性,来源于“定”而“治”,人自己要学会“变”,使心能跟得上外在的变化,而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老子的道思想,指女之无知而无德,心灵达到“無為”,独立于世俗约束,发
挥最大活动自由,这样355越来越了解自身性质,欣赏大自然之美,完善异文化的和谐共处。

庄子的淡泊之道,指将追求清新自然,远离拥挤嘈杂,节制嗜欲,拒绝物欲的
迷惑,解放心灵,以淡泊的心态心存安宁,放弃物质财富,达到心灵安宁的境地,从而实现心性自由。

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主要是强调要从客观实践出发,弱化物欲束缚,用心能
调动心灵,才能走出思维封锁,达到自由真实的人生。

只有埋头专心把握大道、贤者之道,以“心法天地”的洞察力洞悉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才能真切的体悟到心性论的意义,从而实现心性自由。

“心性论”与王国维美学思想3页word文档

“心性论”与王国维美学思想3页word文档

“心性论”与王国维美学思想引言人们已经逐渐加深了中西文化并存的王国维美学的理解,但其中中西方文化的集体融合处却一直是人们探索的关键。

本文认为王国维因运用了传统的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才将中西文化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要想对中西文化化合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解释,我们只能从心性论的基本点出发对王国维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心性论对王国维美学将中西文化化合过程中有价值的影响。

以此王国维自身在我国美学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也能够被清楚彰显。

一心性论已经作为了我国哲学意识中的主流模式,其自身展开的演说主要围绕着人类自身的心性境界进行,例如《物不迁论》一书中“物不迁”的提出,“物不迁”自身就不具有认识论命题的特性,其自身命题具有心性论的特性。

心性论中指出必须达到佛教所提出的“大空”境界才能够实现“物不迁”,阐述的更为具体则是要想能够达到“心空”境界就必须先达到“心再当下”的境界。

《论性》一文充分体现了王国维对康德和叔本华的“性”的思想的汲取。

本文中王国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念,在他对“性”进行分析和阐述的过程中参照了康德和叔本华人性论德尔基本理论。

康德提出人性是先验范畴,是由感性合理性构成的,其自身的知识源自于先天,无论何种后天的经验都不能够对其进行把握。

二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指出,人性要想能够实现完美的和谐,仅仅人性外在上的超越以及内在的非理性化的超越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种超越也显得非常片面化。

儒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对其极端表现的描述,这两种超越使得在实现人性和谐完美的过程中起到了反作用力的作用,和王国维构建完美人性的动向和基本理念相违背。

以此,王国维在自身诸多文献中都对这两种不合实际的倾向进行了大力抨击,王国维在对人性构建的过程中强调要将两种方式完美的结合,这一理念在王国维将中西文化化合过程中试图超越的理论中有清楚的体现,超越性自身的机动在“境界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就“境界”自身的性质而言,能够分为“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造境”以及“写境”都是针对境界产生的方式所提出的。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徐复观(1903~1982 年) 是现代新儒家的重镇。

早年从军从政,后对政治失望,目光转向学术界,在不惑之年作为陆军少将执弟子礼,问学于熊十力。

半路出家、矢志学问的徐复观,充满着对中华文化悠久之谜的求索和追问。

他通过大量的思想史论、时政杂文,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探询“形而中者谓之心”的“心”,并对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心灵作了深广的剖析,拓出了新儒家心性美学的一片天地。

一、心的文化与忧患意识徐复观着力于中国思想史中所涵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抉发。

他说:“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可以说是‘心的文化’”[1],而“心”则被他确认为人的“价值的根源”或“道德、艺术之主体”。

这种心的活动,与一般所说的心或心理学上的“意识”并不相同,它作为超越生理欲望的本心而存在。

中国的儒家、道家以及后来的禅宗所说的心,是通过一种修养工夫,使心从其他生理活动中摆脱出来,以心的本来面目活动,这时的心才能生发出道德、艺术和纯客观的认知活动。

“心的文化”铸就了中国文学的心灵型态。

在传统的文学思想中,心灵型态包含着如何解决文学作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问题。

徐复观认为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表达了我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基本看法:“一人者,作诗之人。

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

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

诗人揽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

故谓讽。

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而咏歌王政。

故谓之雅。

”徐复观解释道,所谓“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即是发抒自己的性情,发抒自己的个性。

“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这是说作者虽系诗一人,但此诗人之心,乃是一国一心;即是说,诗人的个性,就是诗人的社会性。

诗人的个性何以能即是诗人的社会性? 因为诗人是“揽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

即“诗人先经历了一个把一国之意,天下之心,内在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形成自己个性的历程,于是诗人的心,诗人的个性,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心,不是纯主观的个性;而是经过提炼升华后的社会的心,是先由客观转为主观,因而在主观中蕴蓄着客观的、主客合一的个性。

中国美学“心”论的文化寻根及思维方式研究

中国美学“心”论的文化寻根及思维方式研究

中国美学“心”论的文化寻根及思维方式研究目录绪论关于文化寻根研究及“心”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寻根研究的意义二.“心”论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从以人为本到以心为本三.“心”论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从人化批评到心化批评上篇“心”论的文化探源研究:“心”的文化内涵的流变一.由生理概念到心理学概念二.由心理学概念到伦理学概念三.由伦理学概念到哲学范畴四.由哲学范畴到美学范畴五、上篇小结中篇“心”论的文学研究:“心”在文学活动中的流变一.动心——构思过程1.动心的基础:童心说和“才、胆、识、力”说2.感物3.神游4.兴会二.写心——创作过程1.文学创作的心理条件:虚静论2.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怨愤说3.文学创作中的崇意观(1)言意关系:意在言外(2)笔意关系:意在笔先三.会心——接受过程1.文学鉴赏的主观条件:审美修养阅读积累内心体验2.文学鉴赏的审美方式:以意逆志、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再创造。

3.文学鉴赏的心理特征:共鸣和会心四、中篇小结下篇“心”论的思维方式研究:心化思维和物化思维一.心化思维及其表现特征1.大心2.直悟3.体味二.心化思维的文化之根:儒家的“不学不虑”和道家的“无思无虑”三.物化思维及其表现特征1.感物起情2.心物合一四.物化思维的文化之根:儒家的“比德”和道家的“物化”五、下篇小结结语中国美学“心”论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转化的意义中国美学“心”论的文化寻根及思维方式研究绪论关于文化寻根研究及“心”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寻根研究的意义尽管时代早已迈入了新的世纪,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世界上三大古文论体系(中国、印度和欧洲)之一,中国文论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仍然没有被世人所认识和承认。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论研究者为解决“失语症”,建构自己的文论话语体系,弘扬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精髓,作出了不懈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简而言之,近现代以来,我们的古文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运用中西比较法来阐释古代文论之内涵。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1、章太炎(1869-1936)2、梁启超(1873-1929)3、王国维(1877-1927)4、鲁迅(1881-1936)5、胡适(1892-1962)6、朱光潜(1897-1986)7、徐复观(1903-1982)8、钱锺书(1910-1998)9、李泽厚(1930- )10、刘再复(1941- )1、理由一,章太炎是中国清末近代传统诗学和文学理论的最后一位代表,现代文坛复古主义思潮的领袖、政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和学术大师;理由二,作为民族主义保守派文人,他抵制五四新文化运动,亮出“文学复古”旗号,但其实质是革新,包含了社会危机时刻改革文化的良苦用心,其文论立足于经史子集,但却有经世治国的宏图大志,将传统小学发展成语言文字之大学,对历史悠久的汉语文化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反思,用以振兴民族文化,其理性求真的严谨态度让人敬佩;理由三,在诗学上,他推崇建安风骨的壮怀激烈和阳刚之气,鄙夷近代诗文,认为诗贵在形容和情性,在文学理论上,他主张借鉴西学充实和改造国学,从整体文学角度强调雅俗兼容、平等相待,他力主普及真理,重视文学介入当代生活的现实关怀,他是古典文论向现代转型时期不可或缺的一环。

2、理由一,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和美学家中的先驱者和佼佼者、文学革命思潮的发动机、现代文艺理论革新转型的主要代表;理由二,他率先引进西方理性哲学来改造传统国学,毕生从事文化普及与思想启蒙,追求“新民、新政、新国”的救赎理想,作为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促使中国现代化思潮形成文化主流势不可挡,直接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理由三,他振聋发聩的“三界革命”口号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态势规划了方向,其“诗界革命”论全盘否定了失真旧美的清代诗坛,为白话新诗铺平了道路;“文界革命”论抨击了空虚雕琢的桐城古文,并自创“新文体”;“小说界革命”论第一次使小说压倒诗文成为“文学之最上乘”,号召小说家干预时政,鼓吹小说启蒙救国,为现实主义流派占据中国现代小说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不断调整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以与时俱进,但其破坏性影响要大于建设性。

慧能“心性论”及其美学意义

慧能“心性论”及其美学意义

self—enlightenment,and re—explanation of dhyana and mati that directlv caused Zen masers and literati
to
1ive
on

peaceful question
and quiet 1ife.Such attitude
相”、“无住”的心理机制及其美学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审美趣 味上对于平淡美的追求。第四章谈“顿悟”,由慧能之前的顿悟说, 慧能的顿悟和顿渐理论的融合三方面内容组成,并由“悟”来谈禅与
诗的关系,即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佛教禅宗思想对于中国文人士大夫在文艺创造,艺术趣味和人生
境界方面,或者说对于中国古典美学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是不 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客观地,恰如其分地分析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
of of
three respects:characteristic of Buddhata and
Buddhata.humanization
in oneself
enlightenment of Buddhatg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Buddhata of original peace and quiet,heart explains the like vast and
and
Buddhata theory.Mind and Buddhata is the focus of Hui Neng’s theory. method,

A11 the principles groun ded possibility and ab ility of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2009年11月第33卷第6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ve mber2009Vol.33No.6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金 雅,聂振斌(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36)摘 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形成了其理论建构与人生关怀相统一的重要特色。

它以关注现实关怀生存为要旨,凸显了鲜明的人生精神、积极的美育指向、内在的诗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

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美学传承发扬民族美学固有的精神传统,并融会创化中西美学、文化、艺术思想的诸元素而形成的重要品格。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人生美学;精神传统中图分类号:B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9)06-0031-06一本文所说的“中国现代美学”特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美学,并以此区别于晚清以前的中国古典美学与建国以后的中国当代美学。

这50余年间,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也是中西古今思想文化大撞击大交汇的时代。

异族入侵与古老帝国的衰亡,洋务派师夷长技、戊戌变法制度改良的失败,使得国人应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被动转向自觉。

20世纪初,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新民”的主张和“学做现代人”的问题,倡导人的革新和“精神之文明”的建设。

由此,国民性改造成为进步的文化人士、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精神、心理、文化等的变革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西方美学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视阈,“美学”、“美育”等专门学科被引入,中西美学思想、观念、方法等撞击融会,走在时代前列的一部分思想家、学者开始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进行改造更新,并试图以美与艺术来启蒙民众、培育民族新人格。

这个阶段的中国美学,既有学科建构与理论建设的探索,也有直面人生与关注时代的激情,并由此构筑了既不同于西方美学,也不同于晚清以前的中国古代美学和建国以后的中国当代美学的时代特征。

无所为而为从儒家心性之学到中国现代美学_冯学勤

无所为而为从儒家心性之学到中国现代美学_冯学勤

中国现代美学的建立以西方美学的引进为知识学契机。

诸如知、情、意三分的现代心智结构、审美的独立、情欲的本体价值、优美崇高诸范畴等,或直接由留学生取经自西洋大学,或经传教士及日人译介中转舶来。

论及中国现代美学的建立,这些资源中没有什么比康德关于鉴赏判断的第一契机更加重要。

康德称趣味判断是“无任何利害关系”的一种“静观”①。

“无利害的静观”或“审美无功利”,是现代美学的第一块基石,也是中国现代美学及文论得以建立的核心理论依据。

十分有趣的是,民国时期对“无利害”或“无功利”(“disinterested ”或“disinterestedness ”)更加流行的译法,是“无所为而为”。

如吴宓、张荫麟、朱光潜等学者,普遍这样使用。

其中朱光潜以“无所为而为的观赏”来对译康德的“无利害的静观”。

这一处小小的翻译问题,提示我们儒家心性之学对接西方美学,进而生成中国现代美学的学术演变史:“无所为而为”,从古代道德动机论流变为现代文艺审美论的核心范畴。

对此说渊源进行回溯,将使我们对中国现代美学的本土学术谱系发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最终抓住其思想核心———审美功利主义。

一、“无所为而为”与道德纯粹动机的修治“无所为而为”命题的发明者,宋明儒普遍认为是南宋学者张栻。

张栻在《孟子讲义序》中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W016)、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美学与清末儒学的思想谱系研究”(批准号:13NDJC152YB )成果冯学勤内容提要“无所为而为”原属儒家心性之学对孟子“义利之辨”的阐释,从老子“无为无不为”演化而来,要求道德行为出自纯粹动机,成为宋明儒心性修治的核心教义。

至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国族救亡语境中,在对传统道德动机论的反思下,“无所为而为”溢出单纯的道德论域,开始阐释审美、认识等活动。

20世纪20年代,受梁启超新释的影响,该说被广泛用来阐释审美和学术独立论,同时陷入意识形态论争;另外,在吴宓、傅铜等人处,“无所为而为”成为英文“disinterestedness ”的对译词。

释家禅宗——审美心理学

释家禅宗——审美心理学

顿悟的前提
• 一、是在禅宗意识的成熟中有了理论与实 践的准备 • 二、是求得解脱的强烈愿望 • 三、是对禅宗终极目的的不断思索是在思 索之后仍不得其解,进而产生的紧迫感和危 机感。
二、释家禅宗的美学思想
1、“心性论”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
“心性论”的哲学核心的推崇使得中国的美学思 想更内倾化,更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从 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 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诗歌、山水绘画)
曲径通幽,曲折有条
• 通过众多小空 间的串联逐步 转向大空间, 描述了运用曲 折幽深的空间 变化营造一种 回还变化、妙 趣无尽的心理 探索过程
相映成趣,巧于因借
• 采取了虚实对比、 动静虚实、空间分 隔等手法,将无限 天地融入到有限庭 院。 • 在园林中使用借景、 障景、虚实相生等 手法,营造“外适 内和,体宁心恬” 的禅境得到充分呈 现。
中国传统城市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
释家禅宗
• 一、释家禅宗的由来
• 二、禅宗的美学思想
• 三、禅宗美学思想的体现
一、释家禅宗的由来
• 禅宗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流派, 始于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 印度渡海东来中国授法。 • 到唐朝初、中 期 ,在以前 禅学及其他佛学 思想的基 础上 ,融汇了儒 、道的思 想 ,彻 底中国化了的禅宗 终于形成了 。 • 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 教的主流。
谢谢!
更内 倾化,更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从 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 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诗歌、绘画)
• 自然神韵 ——重视自然,在自然环境寻求内心的平静和顿

• 圆融和谐 ——关注人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认为着人与世界、
人与自然、人与存在的圆融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亲近自然,与自然风景结合的趋向

心性论

心性论

儒家
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代 孟子的发展
孟子的理论 荀子的集成
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还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论语 ·阳货》)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然而孔子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仁是什么,为 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 (《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至 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虽然孔子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然而推己及 人一般只具有操作上的意义,并不具有理论根据方面的因素。
余英时先生说:“新儒家 (程朱理学)和南北朝隋唐以来旧儒家的最大不同之处则在于心性论的出现。
谢谢观看
佛家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佛学思想主题逐渐由对性空佛理的讨论发展为对佛性本体的探讨。经过汉魏两晋时期的 初期“格义”,中国佛教思想界开始以玄学思维的“有无之辩”及本体思维的“本末之辩”理解“缘起性空”和 般若实相,而伴随着北凉昙无谶《涅槃经》的译传流布,佛教思想界逐渐将重点转向对佛性及涅槃境界等理论问 题的探讨。公元5-6世纪的长安佛教界也是如此,不仅当时西魏北周的佛教高僧昙延、道安据《续高僧传》记载, 昙延“每云佛性妙理为涅槃宗极”(《释昙延传》),北周道安“崇尚《涅槃》,以为遗诀之教”(《释道安 传》),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488、628 页。及奉佛士大夫苏绰对此,史载“绰又著佛性论,七经论,并行于世”,见[唐]令狐德棻:《周书》卷23《苏 绰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95页。等上层佛教徒将《涅槃经》及佛性问题视为重要的理论主题,长安地区 的普通奉佛民众也接受了佛性观念及成佛思想(这在现存的长安地区北朝佛教造像记中有较多的反映如北魏武泰 元年(公元528年)《杜和容造像记》中有“六道众□,等成正觉”(陕西省社科院、省文物局编:《陕西碑石 精华》,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僧演造像记》中有“上为国主百僚师 徒,所生法界之类咸同正觉”(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图书馆 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从这些祈愿“成佛”“成正觉”的铭文所反映的思想来看,当时长安地区佛性观 念及“众生兼可成佛”的思想已相当流行,并普遍为信徒所接受。),可知佛性问题在当时已经成为整个长安佛 学界的思想主题。

儒家的“心性之学”与现代化

儒家的“心性之学”与现代化
口号 。 些 口号对 建 设 有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的现 代 化 道 路 是 这
一 一
真实的我 。肯定人有一德性真实 的我 , 是儒家一贯坚持 的基 本前 提 ,L 孑 子的“ 、 仁” 孟子 的“ 四端 ” 王阳明的 “ 、 良知” 熊十 、 力 的“ 本心 ” 牟宗三 的“ 、 道德 的 自我” 都是对 “ 等, 仁心 ” “ 、仁 性” 的肯定。
摘 要 : 家的 “ 儒 心性 之 学 ” “ 人 合 一 ” 核 心 , “ 以 天 为 以 内圣 外 王 ” 价 值 理 想 , 虽然 不是 现 代 化 的 发 生 学 意 义上 为 它 的 因素 , 却是 现代 化 的 重要 的构 成 性 因素 。 中 国的现 代 化 建设 中 , 不 能 夸 大儒 学 的作 用 , 不 能 过 分 贬损 它 的价 在 既 也
尽相 同。 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那些表面上 的差 异把握 到儒家
“ 心性 之 学 ” 的诸 多共 相 : 1 定 仁 心 、 性 的存 在 , “ 性 之 学 ” 前提 。 . 肯 仁 是 心 的 性 、 心 、 性 等 概 念 , 儒 学 里 , 有 相 同 的含 义 , 指 仁 仁 在 具 均 人 自身 所 具 有 的 ~种 真实 的 “ 德 ” 它 是 一 切 道 德 良知 之 道 , 源 。 学认 为 任何 人 都 有 “ 体 ” 一 是 内 在 真 实 的 自我 。 就 儒 二 : 也
2“ 人 合 一 ” “ 性 之 学 ” 核 心 。 .天 是 心 的
儒学认 为“ 仁心 ” “ 、仁性 ” 天 ” “ 与“ 、天道 ” 紧密联 系在 是 起 的。儒学里 , 天是 十分重要 的概念 , 中庸 的“ 从 天命之谓 性” 到孑 子的 “ 仁知天” 孟子的“ 性知性知天” 天都 占 , L 践 、 尽 , 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儒学中 , 对天的理解有多角度 , 但其中 有两点非常重要 : 其一 , 天主要是价值意义 的天 。 而非认 知意 义的天 ; 其二 , 仁性 ” 天道 ” 间 , 在“ 与“ 之 仁性是 天之所赋 , 天 是存有物的形上基 础 、 意义之源 。随着“ 由“ 赋的信念 性” 天” 的确 立 , 构成 了“ 心性之学 ” 的核心 :天人合一 ” “ 。正是 由于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关怀 相 统 一 的 重要 特 色。 它 以 关 注现 实 关 怀 生 存 为 要 旨, 显 了鲜 明 的 人 生 精 神 、 极 的 美 育 指 向 、 凸 积 内
在 的诗 性 情 怀 和 强 烈 的 文化 批 判 意识 。这 也 正 是 中 国现 代 美 学 传 承 发 扬 民 族 美 学 固有 的 精 神 传 统 , 并
收稿 日期 :0 9— 5一 6 20 0 o
作 者简介 : 金雅 (9 5~) 女 , 江台州人 , 州师 范大学中国关学与 文论研 究 中心教授 ; 16 , 浙 杭 聂振 斌 (9 7一) 男, 13 , 辽宁
盖州人 , 中国社会科 学院哲 学研 究所研 究员, 杭州师范大 学“ 钱塘 学者” 特聘教授.
古代美 学 和建 国 以后 的 中国 当代美 学 的时代 特征 。
中 国现 代美 学是 中 国美 学发 展不 可或 缺 的一个 部分 , 是非 常具有 特 色 、 得 了重要 成就 的一个 阶 也 取 段 。在 这个 阶段 , 涌现 了梁启 超 、 国维 、 王 蔡元 培 、 白华 、 光潜 、 宗 朱 丰子恺 , 以及鲁 迅 、 以蛰 、 邓 吕徵 、 东 方 美 等重 要 的文艺 家 、 学家 , 美 他们 的思 想 理 论 代 表 了 中 国现 代 美 学 思 想理 论 构 架 的主 要部 分 和基 本 走 向 , 于我们 认识 中国现代美 学 的性质 与特 点 , 对 探索 中国现代 美学 的生命 力 及其 价值 意义 尤为重 要 。 从 这些 代表人 物看 , 中国现代 美学 最 为显著 的标 识 是 : 是关 注 现 实 、 怀生 存 的人生 美 学 。 中 国 它 关 现 代美 学不 是单纯 学科 意 义上 的理论美 学 , 它不 仅试 图解 决美 学 的学科 与理 论 问题 , 是直 面现 实 中人 更 的生存及 其意 义 问题 。在学科 意识 与理 论形 态上 , 中国现 代美学 区别于 中 国古代美 学 , 体现 出一 定 的 自 觉性 与积 极建设 的意 向 , 从而 在话 语 方式 、 学科 形 态 上 构 筑 了与 西 方美 学 、 现代 学 科 对 话 的 某 种基 础 。

朱熹与中国美学精神

朱熹与中国美学精神

朱熹与中国美学精神内容提要: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朱熹是继孔子后的另一座高峰,其精神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朱熹的美学如何呢?这是长期以来研究中国美学的重大禁区和难题。

毋庸置疑,朱熹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

本文认为,朱熹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理论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弘扬与提升。

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其性质和作用并不只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而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天人合一”“孔颜之乐”等无不表征着这一审美理想和追求。

朱熹的“心与理一”“平淡”等境界就是其最为具体的显现。

关键词:朱熹中国美学精神宋代美学理学美学审美境界众所周知,朱熹(11301200)是宋代的大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家。

朱熹以其博大的理论胸襟与勇气,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伟大时代。

在朱熹那里,有着传统儒家的人伦精神,有着道家的自然无为,有着禅家的清心一片,也有着屈骚的深情无限,更有着自己时代的整合精神与价值选择。

朱熹立足于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与追求,出入佛道,兼融并蓄,演奏着一首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审美之间张力与平衡的人生境界追求的美妙乐章。

这一乐章的最强音就是从道德走向审美,去追求“孔颜乐处”、“气象平淡”之最高人生境界——审美境界。

朱熹美学是其整个学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这个子系统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意蕴。

朱熹生活在一个极富审美激情、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蕴的时代,同时他自身又是具有旺盛的审美实践能力和极高的审美趣味的审美者。

时代的美学特色和自身的审美素质,外在的与内在的双向互动造就了朱熹美学的特征。

其核心思想就是审美境界理论,这一理论有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底蕴,更体现着宋代美学的强大人文背景,由此也展示着朱熹美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一、宋代美学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关于宋代文化,陈寅恪有过较权威的论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1]因此,“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处于一个划时代的坐标点。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的中国境遇意义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的中国境遇意义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的中国境遇意义一、概述中国现代美学思想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西方美学思想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美学体系。

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转型,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在中国学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也是对西方美学理论的一种选择性吸收和本土化改造。

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内涵和外延,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西文化的碰撞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通过对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现代性,也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涵和价值。

对于推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将对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境遇下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1. 简述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可追溯至“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变革时期。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大量涌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起源,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美学理论的影响。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诸如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开始被引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产生了冲击。

这些西方美学理论不仅拓宽了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也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为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的心性之学

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的心性之学

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的心性之学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心性之学被认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心性之学涉及人的内心修养与修炼,对人的行为、情感与道德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心性之学的内涵,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心性之学的内涵心性之学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一种道德伦理观念。

它强调人的心性对于道德品质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修养和改善个体的心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心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如善良、正直、宽恕、谦逊等,而心性的培养就是培养这些美好的品质。

心性之学鼓励人们内省、反思,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来提高个体的心性。

心性之学的核心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通过修身,即修养个体心性,使其达到尊重他人、宽容、正直的境界。

修身强调个体应先修己,做到自律自德、慎独修身。

其次,通过齐家,即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使家庭成为个体修养心性的重要场所。

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个体能够学会关爱、宽容和尊重他人。

再次,通过治国,即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提高社会整体的心性水平。

心性之学倡导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

最后,通过平天下,即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国际交往中,心性之学提倡坦诚、包容和友好的相处方式。

二、心性之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1. 培养个体责任感: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个人主义的倾向,人们更加关注个体利益。

而心性之学强调个体责任感的培养,使个体能够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社会和世界的关注和贡献。

个体的责任感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也有助于个人的心灵成长和满足感的获得。

2.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性之学强调关爱、宽容和尊重他人,这对于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改善非常重要。

人们在彼此之间建立起宽容和尊重的关系后,将能够更好地协作、沟通和合作。

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幸福感提升,也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

3. 培养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道德沦丧、公信力缺失的问题。

阐述中华文化的兴情论美学观

阐述中华文化的兴情论美学观

阐述中华文化的兴情论美学观“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

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

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中国的文明产生于农耕社会河生文化的基础之上。

因为古时只有黄河称为“河”,其他河流称为“水”,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我们的祖先依黄河流域而居,农耕社会以部落、氏族、家族形式维系,以姓氏、血缘关系为纽带。

播种依“季节”,耕作靠黄河水系,收获仰赖于天。

先民们在农业文明的长期实践中很早就感悟到宇宙是以整体形式存在。

对“天”的理解,即“德”;对“水”的认知,即“性”;对“季节”的确定有着更接近自然的“觉、悟”,由此逐步形成“天—地—人”为一元整体宇宙观的思想。

这种整体宇宙观的形成奠定了提出阴阳、五行基本概念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 了 。但 是 , 传统 不 是 一件 向人递 送 的东 西 , 以 随便 拒绝 , 可 现代 解 释学 告 诉 我 们 : 不 管 我们 是 想 以革 “ 命 的方 式 反对 传 统 还是 保 留传 统 , 传统 仍 被 视为 自由 的 自我 规 定 的抽 象对 立 面 , 因为 它 的有 效 性 不需 要 任何 合 理 的根 据 , 是理 所 当 然 的制约 我 们 的 。 _ 一 传 统 哲学 对 中国现 代美 学 的制约 不 仅 仅 是指 : 而 ”2 儿 建 构 中 国现 代美 学 的主体 本 身就 深深 扎 根 于传 统 ( 梁启 超 、 国维 、 元 培 、 白华 等 人 本 身 对 中 国 哲 学 王 蔡 宗
颇 为熟 稔 ); 同时还 指 : 中 国现 代 美 学 的精 神 内核— — 人 性 的启 蒙 角 度 来 看 , 国 现 代 美 学 与 中 国 它 就 中
中 国现 代美 学 是在 启 蒙 与救亡 的时代 氛 围 中发 展起 来 的 。一 般 说 来 ,0世 纪 初 大 多 数 的学 人在 进 2
行 人 的启 蒙 时预 设 的理 论 前提 是 : 方意 味 着文 明和进 步 , 西 启蒙 是 面 向西 方 的启 蒙 。传 统 是 作 为人 的启
蒙 的对 立 面 而存 在 的 , 传统 是 人 的启 蒙过 程 中所 要挣 脱 和砸 碎 的锁 链 , 统哲 学 作 为 中 国人 传统 思 维 模 传
“Dipo iin s sto The r o y” a nd The Es e e o s nc f Chi s e t tc ne e A shei s
CHENG i Jn—h i a
( e a m n f h ee Lt aue F d n U ies y2 0 3 , hn ) D p r e t i s i rtr , u a nv r t 0 4 3 C ia t oC n e i
式 的集 中体 现形 态 , 所 当然 地属 于应 当 抛 弃 之 列 。 以西 方 哲 学 的理 论 化 、 系化 的 形 态 反 观 中 国哲 理 体 学 , 国哲 学 的体 悟 式 的言 说 方式 和形而 下 的实 践 色彩 自然 不 符合 面 向西 方 启蒙 的需 要 。 因此 , 国维 中 王 以总结 性 的语 言断 定 : … … 我 国 无 纯 粹 之 哲 学 , 最 完 备 者 , 道 德 哲 学 与 政 治 哲 学 耳 。 至 于 周 、 “ 其 唯 秦 、 宋 间之 形 而上 学 , 过欲 固道 德 哲 学之 根柢 , 对 形 而上 学非 固有 之兴 味 也 。其 于形 而上 学 且 然 , 两 不 其 况乎 美 学 、 学 、 识论 等 冷淡 不 急之 问题 哉 ! _ ( 王 氏认 为 传统 哲 学 的道 德 、 治实 用 色 彩 “ 我 国 名 知 ” 1喇 J 政 亦 哲 学美 术 不 发达 之 一原 因也 。 既 然如 此 , 么 要 建构 新 的美 学 , 传 统 哲 学 的警 觉 和 摒 弃 也 就 顺 理 成 ” 那 对
维普资讯
贵 州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n f i o o m lU i ri S c c n e o r a o z u N r a nv st l Gu h e y( o i S i c ) l a e
Th “dipo ii n” i h o o d e i e e a sh tc . e s sto s t e c fmo m Ch n s e t ei s Ke y wor ds: s o iin;Ap e ito f Be u y; iiai im ;ta s— Utltra im Dip sto pr c ain o a t Utltra s n rn iia n s i
美 学 史 上 的 功 利 主 义 者 还 是 超 功 利 主 义 者 , “ 性 论 ” 一 点 上 是 会 通 的 , 心 性 论 ” 中 国 现 代 美 学 的 精 神 内核 在 心 这 “ 是 关键词 :心性论 ” “ ;审 美 ;功 利 主 义 ;超 功 利 主 义 中 图 分 类 号 : 8 B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 3 X(0 2 0 0 8 O 1 1 7 3 2 0 ) 5— 0 5一 5 0

A src : h hs pod a te“ i oio ”i t it ew e dm hns etei n ew s as ei .A d b tat T etei u hlst th ds sin s h j n tenmoe C i eas t s dt et et t s n s h p t eo b e h ca h h c te“ i oio ”i a ote on btenteu la ai n h r s— uitr ns nm e C ieeas ei hs r. h d ps i s t n s l it ew e h ti r n m adtet s h j it i s n a ti i i i o m hn s et t i oy la a m d h c t.
20 0 2年 第 5 j
( 筇 1 8期 ) 总 1
“ 性论 ” 中 国 现 代 美 学 的 精 神 内核 心 与
程 金 海
( 复旦 大 学 中 文 系 , 海 上 203 ) 04 3

要 : 国现 代 美 学 经 由“心性 论 ” 与 传 统 美 学 血缘 相 关 , 时 也 由 “ 性 论 ” 西 方 关 学 相 关 联 。 无 论 是 中 国 现 代 中 t 而 同 心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