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能说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之十九】
八岁能读会写
——对话名校长李先启
编者按:如果有谁说“八岁能读会写”,也许人们会认为那是极其个别神童创造的奇迹,一般孩子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可是,如果您到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就会惊奇地发现,实验班八岁的孩子,竟然个个“能读会写”。那么,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李先启!为了深入了解“八岁能读会写”的前因后果以及更为深层的内涵,陶继新先生专程赶到南山实验学校,与李先启校长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现将对话奉献给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那些意欲了解“八岁能读会写”的同仁们。
儿时连环画阅读为实验埋下“伏笔”
【陶继新】学校“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已经进行了九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当初,您所带领的这个团队开展这个实验,肯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一定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甚至有着更为久远的渊源吧!
【李先启】是的。童年时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四年级以前最爱看连环画,当时出版的所有连环画我基本上都看过了。这些连环画对我的童年影响非常大。
在阅读连环画的过程中,半蒙半猜地把识字的问题解决了。四年级以后我开始喜欢读文字版的民间故事和童话,初中以后,喜欢阅读科学幻想小说和各国的名著。谁也想不到,这段经历竟然成了倡导“八岁能读会写”这个实验项目的前因。
【陶继新】您小时候的阅读,已经超越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给当时的您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也许就是您最早无意间为自己打下的文化底色。这个底色不但为您一生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也在潜意识里为您后来的“八岁能读会写”埋下了一个“伏笔”。
语文教学以教材为本弊端多多
【陶继新】当今语文教学改革,尽管进行得轰轰烈烈,可是,真正在这个方面动大手术的却少之又少。人们对现有教材的依赖,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认定,还存在于绝大多数教师的心里。
【李先启】中国的语文教改,基本上进展不大,在小学阶段,就是12本语文书主导。一般是怎么去教学的呢?老师以这12本语文书为蓝本,再加上一套完整的教学参考书,就可以应付学生了。因为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是通过考试分数来反映的。考试范围不超纲、不超本。因此教师每个学期只要在一本教科书的教学内容里反复演练,就能考得好成绩。这样造成学生阅读范围狭窄,语文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强。
【陶继新】当今语文教学弊端存在很多,小学六年12册语文课本,学生所学内容很少,但是教师却讲来讲去,其价值究竟有多大?我们现行的考试政策,恰恰就考这上面的东西。所以教师只关注教材,学生只关注课本。
对提前阅读的研究
【陶继新】您没有在人们常走的路上亦步亦趋,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但所有的改革,都要经由改革者认真地思考与研究,才能付诸实施。
【李先启】是的。2000年我们发现,广东省教科所有一个叫做“生本教育”的语文教学实验,学生在两年之内识字2500个以上,上学一年以后,学生就可以阅读。2000年我们开始了“八岁能读会写”实验,这个实验的特点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整合。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我认为学会阅读就是学会学习。当然学习不仅仅是阅读,但是吸取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方式是阅读。那么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几岁
开始阅读?中国的孩子要学会阅读,首先要积累一定的识字量,跟拼音文字国家的儿童相比较是有差距的。中国的孩子必须经过识字关,识字积累到一定的量,才可以进入阅读。按照现行的语文教学的进度,即使6岁入学,8岁识字约1000个,是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的。很多专家和教师很早以前就进行教改实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全国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提前作文”,都在提前读写方面做过有益的探索,是成功的。我曾经把当时的论文收集起来阅读,发现实验者已经解决8岁左右阅读的问题,二年级结束的时候,识字量达到2500个汉字左右,就可以进入阅读,提前作文。但是识字和写字是不同步的,认识2500个汉字不等于能写出这2500个汉字,两年之内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陶继新】您对孩子8岁能读会写进行过认真的研究。阅读是学生生成智慧的关键,而且这个环节进行得越早,其智慧生成也就越早。
【李先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年级识字900个字左右,识字和写字是同步的。按照这样的速度差不多到三年级基本上可以进入阅读,也就是说在9岁到10岁才能学会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语文提前读写实验,那个时候的课程开设没有现在这么多,每周可以开设语文13节课,可以有大量的时间用在识字、阅读上。研究当时参加实验者写的论文,发现当时的实验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个方面是在写作文时,由于写字和识字不同步,能认识的字不一定会写,学生写文章写不出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因为汉字同一个音表示不同的字,有些同一个音的汉字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还有同一个字与不同的字搭配成词语有不同的音,时间一长就混淆不清了。第二个方面是,大量识字以后,没有大量增加课外阅读材料,还是在这12本教科书里转圈。这个实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几乎烟消云散了,但是并不等于实验者没有做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实验有力地证实了中国儿童可以在8岁识字2500至3000个,可以正常阅读。这坚定了我们后来实验者的信心。
【陶继新】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识字量的增加,有益于更好地阅读;而阅读量的增加,也在无意中巩固了学生对字的认知。
汉字比其他语言文字更好学
【陶继新】提前读写,就要突破汉字这个关。一般人认为,学习汉字特别困难,不知您是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过关斩将”的?
【李先启】汉字表面上难学,但是汉字造字规律特别暗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在认识一定的数量的汉字以后,学习识字并不困难。
汉字学家安子介极力主张几个观点,首先是汉语好学,打破了以前汉语难学的观点。“五四”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贬抑。比如鲁迅,是反封建文化的一个旗手,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在否定中国文化传统也有一些过分的地方。同时他和当时的一些文化人如郭沫若,也认为中国的文字不好,太难学了,不利于劳动人民学,建议中国的文字拉丁化,甚至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汉字,这些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左”的地方。
【陶继新】您说得不无道理。鲁迅先生不但贬抑中医与汉字,也不赞成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不正确的。汉字固然难学,但其优点也是其他文字难以比拟的。
【李先启】安子介认为汉字比其他语言文字好学。他认真地研究了拉丁文系语言文字,比如要熟练地阅读英文资料,必须掌握上万个单词。但是学习阅读中国的文字资料,只需要认识2500个汉字就能够正常阅读了。
如果只认识2000个汉字,阅读一篇汉语文章,即使其中有几个字不认识,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大概可以蒙出这个字的意思和读音。我童年时读书就是这个状态,很多字虽然不认识,但不妨碍阅读,这就是汉字特有的优势。利用汉字的优势来教儿童识字阅读,可以让教学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在“八岁能读会写”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增加语文课时数,一年级每周8节课,每节课都可以让孩子轻松地掌握30个左右的生字。
【陶继新】您谈的这个问题我有同感。其实,如果孩子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之后,即使有一些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阅读了。
【李先启】汉字的第一个优势是,汉字是由500个左右的独体字组成。而2500多个常用汉字基本上是由400多个独体字构成的,独体字构成了汉字的基本元素。祖先在造字的时候,也是中华民族的“儿童时代”,我们发现民族的“儿童时代”与现在儿童的思维方式惊人地一致。
如果把认识汉字的过程变成与祖先共同造字的过程,在创造的过程中,儿童会变得非常轻松愉快。古人造字的方法很美妙,让儿童在识字过程中与古人一起快乐地造字,我们的教学就会简单很多。
汉字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形声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看到一个形声字,其偏旁已经把字的概念归类,即使不认识这个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