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二十、岳阳楼记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
归纳: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学生口头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藤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认真听讲尽快进入新课
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抽学生介绍
补充笔记
自由朗读、小组内轮读
小组赛读
学生两人一组疏通文意
提出自己的疑难
按要求对译课文
听讲、整理笔记
按要求对译课文
听讲、整理笔记
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并实记课堂上讲解的文言词语。
课堂小结
小组内小结记忆背诵课文的方法、技巧。
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
板 书 设 计
积累词语: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X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某某楼上,X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某某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公开课
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朗读体会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感情。
2崭新设计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培养文言文朗读理解能力。
3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初中语文的学习与积累,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本课尝试以“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书方法来训练学生进行这篇经典美文的学习与体验。
4重点难点
重点是以朗读体会作者情,难点是以朗读体会迁客骚人的览物情,从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1、吟哦初学,就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所谓“吟哦初学”就是必须手舞足蹈念,念得恰当、简洁,可以抑扬顿挫,能够沉醉在其中,念出文章的味道去。
(投影)
2、我们今天来读《岳阳楼记》――板书课题作者。
指名读,练习与挑战: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3、而“可以抑扬顿挫,能够沉醉在其中,念出文章的味道去”就是怎样的读法呢?投影有关课文语段――琢磨其读法进击:步入课文,特别就是步入文中人物内心,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努力做到沉醉在其中存有感情朗诵。
活动2【讲授】《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二、吟哦初学而后得之,朗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
《岳阳楼记》一、设计思想根据教学大纲与新课标的要求,本教学设计思想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三、学情分析学生总体而言都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对于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以及写作特色的领悟则仍显力有不逮,毕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足,学生仍需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又要发掘学生自主探究中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独特感受。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层次。
2、朗读、背诵全文。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5、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二)过程和方法1、利用工具书和页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积累词语。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理解文章大意。
3、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4、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5、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二十 岳阳楼记
范仲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疏通文意,正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学习记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和骈散结合、精炼生动的语言。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学习记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1.情境导入以课件中的图片欣赏江南三大名楼,以相应的对联、名句指导学生认识三大名楼,并导入新课。
(老师板书课题)2.质疑自探(1)了解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著有《范文正公集》。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断句等问题。
(3)读懂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明确任务(1)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①通假字:“属”同“嘱”,“具”同“俱”,②词类活用:谪守.巴陵郡(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用动状语,在……之前)(2)老师出示引导性问题①文章朗读停顿②重点词句的理解③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2.分组学习学生就自探内容及教师出示的引导性问题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展示点拨(1)学生就自探内容和分组交流的内容进行展示。
①字词类到黑板前展示并书写②朗读类在座位前展示(2)老师随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A、重点字词积累予观.夫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而或.长烟一空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B、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第一部分(第1段),赞颂滕子京被贬后取得的卓著政绩,交代写“主”的缘由。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
《某某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品味语言的音律协和之美。
3.通过“妙点”赏析,理解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本文是X仲淹的传世名篇。
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
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
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
教学设想: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
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岳阳楼记》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
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
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2.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1.制作多媒体课件;2.熟读课文;3.尝试翻译课文。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课文导入PPT 展示三大名楼及另外两大名楼:蓬莱阁、鹳雀楼的图片,《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
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2.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崇高思想境界。
2、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游览寒山寺后,向苏州市政府提议,要为张继铸一枚一吨重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及不朽的《枫桥夜泊》,寒山寺成了一座著名的文化公园。
同样,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由于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楼”、“精神楼”,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岳阳楼记》。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在读中悟(边读边出示以下问题,理解内容)。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 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 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 “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岳阳楼记》教学案1 (新版)苏教版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能力目标:掌握字词句的解释。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字词和句子含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范仲淹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一、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日星隐耀.()浩浩汤汤..()霪.雨霏霏()薄雾冥冥..()宠辱偕.忘()樯倾楫.摧()2、作者以及滕子京简介(1)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在朝廷做官时,多次上书议论国政,要求改革时弊,任副宰相时曾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提出了十条改革意见,但不久,改革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不幸被贬到邓州做太守。
《岳阳楼记》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
3、预习时发现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谪._______ 越.明年________ 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批注记录守._______ 百废具.兴______ 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夫._______ 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客骚人霪._______ 浊浪排.空______ 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薄._____ 山岳潜.形______ 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2、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教材简析《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范仲淹继承了孟子“乐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民本思想,又将其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在表现这种抱负时,没有空发议论,而是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将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自然结合在一起,由此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构思: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喜一悲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和“古人仁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的意图。
可以说《岳阳楼记》是层层铺垫、卒章见志的典范。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
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
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
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
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
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
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写作背景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而且它又地处“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滨。
范仲淹受友之拜托,为岳阳楼作记,我们知道,范仲淹少时有大志,虽吃粥度日,仍苦读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张东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停顿。
2.学习和积累文中的文言文词汇,掌握文中的文言文实词,了解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手法。
4.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作者的思想光彩。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停顿。
2.学习和积累文言文词汇。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作者的高尚的思想。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1•师: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崔澈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我们回味无穷,你知道哪些有关“楼”的名胜古迹和诗句呢?2•生议说:3•教师谈话引出课题一、导入1•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文人骚客也在此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体会他给我们带来的美。
2•揭题:板书课题3.解题(1)从课题看,写作的对象是 ...... 《岳阳楼》(2)“记”是什么意思呢?生议说:......(3)师解说: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在写法上可以将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本文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一篇游记,这篇文章我们用现代文理解也可作《记岳阳楼》。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记了些什么、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和抱负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本。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课文)1.出示学习目标自读要求:(1)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本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觉得不好写,容易写错的字读准音.辩清形。
(2) 边读边思考:那些段落叙事、那些段落写景.那些段落抒情、那些段落写明抱负志向。
2••学生自主读文(依照上述要求读文)3•引导学生交流展示(1)认读生字(2)结合注释理解生词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那些段落叙事.那些段落写景、那些段落抒情.那些段落写明抱负志向。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字数不多,境界宏阔。
文章2、3、4自然段集中写景,仅162个字,却描绘了三幅景象:一是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形势;二是写了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三是写了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
有总有分,有详有略,细而不腻,粗而不疏,可见作者的概括能力非凡。
对比互衬,相得益彰。
作者写秋景和春景,完全不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这篇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
为了要写“悲”,就写“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森凄凉的秋景;而秋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情。
为了写“喜”,就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的春色;而春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洋洋的心情。
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学习时要抓住文脉,理解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用。
【设计思想】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吟味,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针对《岳阳楼记》广泛使用骈句的方法,引导他们去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另外,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和主旨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合作学习,多讨论,不束缚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最大的才能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1.学生虽已在以前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还比较薄弱,而本文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会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碍。
2.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二十、岳阳楼记 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二十、岳阳楼记教案一、导入新课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
他在当政期间提出过十条改良政治的措施,大力革新政治,却遭到朝中顽固势力的反对,结果,他的改革计划全部告吹,一腔热情付诸东流,后来他不仅被罢免了“参知政事”的官职,还被贬到外地去做地方官。
《岳阳楼记》就是他被贬到邓州(今河南邓县)做知州时写的。
三、朗读感知1.读准字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潜.形()薄雾冥冥..()岸芷汀.兰()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樯.倾楫摧()阴风怒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读懂文句(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2)理清以下字词。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难句探究(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都兴办起来了。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2)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地位;(3)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构思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文中的优美词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结合现实生活,感悟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2.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 分析《岳阳楼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和翻译;2.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 讨论法:分组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 朗读法: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美景;(2)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地位;(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等关键部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构思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提升。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结合现实生活,感悟文章所传达的道理;(3)分享感悟,进行全班交流。
5. 巩固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及时批改,反馈改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3)苏教版
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三、重点研读课文第5段
4、“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
箴之意。
5、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二十、岳阳楼记
课题
二十、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讨论分析课文5、6段,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主题思想)。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课时计划
3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主题思想)。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2)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某某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5、第3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二、熟读课文,理清结构:
1、朗诵全文。
2、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分(2~4段):描写某某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展示成果
订正、改错
齐读课文
依座次起来读轮读
小组合作分段、归纳段意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代表交流成果
听讲、整理笔记
听讲、整理笔记
课堂练习
熟读背诵课文3、4段,加深理解迁客骚人因物而喜、以己而悲的情感。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课堂小结
作者3、4段中着重描写迁客骚人的“悲” 和 “喜”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和好友藤子京以及下文的“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二十、某某楼记
课题
二十、某某楼记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内结构。
2、讨论分析课文1至4段,理解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
课时计划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内结构;理解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 苏教版
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旷达的胸襟以及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3.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学法指导】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课文,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讨论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以“诵读”为切入口,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写作特点。
【学时安排】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
谪.()守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浩浩汤汤.()皓.()月岸芷.()汀.()兰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偕.()忘2.解释下列加点字。
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横无际涯.前人之述备.矣连月不开.山岳潜.形翔集.长烟一.空偕.忘把.酒临风吾谁与归.微.斯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请搜集古今文学史上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写在下面。
4.写出你在预习中的疑问。
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2)小组推荐学生读课文,读后点评。
3.翻译全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文章第一、二两段。
4.指导背诵5.一句话小结三、课堂巩固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通 意思(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第二课时三、课堂巩固1一词多义。
(1) 予观.夫巴陵胜状 (2)政通人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至若春和.景明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南极.潇湘 国.恒亡 感极.而悲者矣 则有去国.怀乡 此乐何极.(5) 属予作文以.记之 (6) 满目萧然.不以.物喜 然.则 (7)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岁赋.其二 然则.北通巫峡 更若役,复若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而或.长烟一空(10)初极狭,才通人或.异二者之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翻译下列句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苏教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苏教《登岳阳楼》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物风采”诵读欣赏之《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略人物的风采: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为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热爱着孩子们的女教师,建筑大师贝聿铭,还有“以天下事为已任”的古代人物赵普……,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欣赏杜甫把个人遭遇与家国天下相联系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在这种情怀之下形成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训练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景关系和用词之妙。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作品,理解诗歌的内容,70%的学生能当堂背诵默写诗歌。
2、领悟诗歌韵律,通过“炼字”(“拆”与“浮”)的分析鉴赏,领悟诗歌意境和语言特点。
3、体会杜甫“伤时忧世”的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让学生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二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一是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体会炼字的妙处。
例如“坼”与“浮”;二是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体会诗作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心中装着天下、装着百姓疾苦,其实在唐代还有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也有一首写岳阳楼的诗,那是谁的哪一首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活动设计一:说说你所知道的杜甫活动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表述对杜甫的了解,或者对杜甫诗歌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岳阳楼记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课时编号:067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2.准确翻译文中一些较难的文言句子。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教学媒体建议使用录音机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
他在当政期间提出过十条改良政治的措施,大力革新政治,却遭到朝中顽固势力的反对,结果,他的改革计划全部告吹,一腔热情付诸东流,后来他不仅被罢免了“参知政事”的官职,还被贬到外地去做地方官。
《岳阳楼记》就是他被贬到邓州(今河南邓县)做知州时写的。
三、朗读感知1.读准字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潜.形()薄雾冥冥..()岸芷汀.兰()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樯.倾楫摧()阴风怒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读懂文句(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2)理清以下字词。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难句探究(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心情,难道没有不同吗?(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I)这是一个对偶句。
“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
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分析:(1)假设复句。
主语“古仁人”因承前省。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开头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自然段即以“予观夫巴陵胜状”引起,紧扣题目中的“记”,简要描绘了岳阳楼周围的“大观”。
然则”一词使文章由景转入到写一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三、四两段就紧承上文写了“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
第三段先写“悲景悲情”。
“若夫”一语开始,极尽全力铺陈渲染“悲”的气氛。
淫雨、阴风、浊浪一片阴晦。
此情此景,又怎么会不令“去国怀乡”之人顿生悲伤之情呢?第四段开始的“至若”与上文“若夫”遥相呼应。
用“景明”、“一碧万顷”的湖水、自由飞翔的沙鸥、闲适游弋的锦鳞、郁郁青青的芷和兰,勾勒出明快、祥和的画卷。
此时此刻,“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是情理之中。
第五段指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后探讨其原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后以此来表明自己心志并劝慰友人。
五、课堂小结《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课本中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几百年来传诵不衰,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
更是我们中学生语文积累的必诵之篇。
因此,要在学生感受文章美的同时,尽快把课文背出来。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二。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洞庭全景胜状大观阴雨连天→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迁客骚人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教后反思二十、岳阳楼记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课时编号:068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句子。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媒体建议使用录音机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复习导入1.检查背诵情况。
2.上节课我们翻译、背诵了课文,被洞庭湖气势雄伟,变化多端的景色所陶醉。
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课文,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
二、指导朗读1.诵读指导一:重音。
重音的安排以语意的主次为依托。
即,作者着意突出的内容就要加上重音,从而使诵读抑扬顿挫,在变化中表现作者的感情起伏和思想脉络。
2.诵读训练一:默读课文第2段,加上重音,进行诵读练习。
3.诵读指导二:语调。
语调的高低与语句的感情色彩紧密相关。
一般说来较高的语调表达的是轻松欢悦、激愤热烈的感情,较低的语调则适宜表达沉重忧伤、低回婉约的感情。
4.诵读训练二:感受课文3、4两段的感情基调,加以诵读。
体会语调高低的变化对诵读效果的影响。
三、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见教参。
四、研读关键语句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讨论并归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中“之”指代什么?讨论并归纳: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讨论并归纳:(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讨论并归纳:前人之述备矣。
5.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讨论并归纳: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描写洞庭湖阴天及晴天的景色。
7.迁客骚人悲的感情?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8.迁客骚人喜的感情?讨论并归纳: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9.“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讨论并归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讨论探究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其忧乐观是怎样的?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明确:范仲淹在本文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六、体会写法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
细读写景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明确: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
)七、课堂小结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
八、布置作业1.继续背诵本文。
2.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话题,展开讨论,并把讨论内容用作文形式记述下来。
【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叙事:重修岳阳楼作文以记写景:暗明抒情:悲喜议论:不以己悲不以物喜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