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教育第五章 智力障碍

合集下载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障复习重点?第一章智力障碍概述一、智力障碍的定义●我国的定义①1987年: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活动才能明显低于一般人的程度,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②2022年: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程度,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构造、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间歇、有限、广泛、全面的支持。

●美国的定义① AAMD〔1983〕第八版: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程度,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②AAMR〔1992〕第九版:智力障碍是指个表达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程度,同时伴有以下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平安、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③ AAMR〔2002〕第十版: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如今概念性、社会性和理论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智力障碍出现率:3%三、智力障碍分类⑴级别①轻度〔四级〕②中度〔三级〕③重度〔二级〕④极重度〔一级〕⑵支持程度①间歇的:零星的、视需要而定〔失业、生病〕②有限的:经常性、短时间〔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学习数学、短期就业训练〕③广泛的:持续性、经常性〔在工作、居家生活中需要得到长期的支持效劳〕④全面的:持久性、需求度高〔各种环境,或终身需要〕四、智力障碍教育开展历史⑴起源伊塔德:第一个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对特殊儿童进展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⑵开展塞甘:1837年,在法国巴黎创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障碍教育专门机构之一。

1846年,出版?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这是最早的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论著。

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特殊教育

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特殊教育

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

这些儿童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配套措施。

幼儿园特殊教育教案的制定对于帮助这些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自闭症儿童教育教案1. 教育目标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目标:促进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发展、提高自理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增强认知能力。

针对这些目标,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活动。

2. 教学方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任务分解教学、视觉辅助教学、游戏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求。

3. 教育资源在教育教案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器材、教学游戏、教学软件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三、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1. 教育目标智力障碍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适应能力、提高自理能力、促进社交技能和情感管理、增强认知能力。

针对这些教育目标,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活动。

2. 教学方法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简化教学内容、重复强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需求。

3. 教育资源在教育教案中,同样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视听教学器材、故事绘本、手工制作材料等,以及借助家庭和社区资源,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四、教育实施在制定了自闭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后,学校和教师需要按照教育教案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并加以实施。

需要与家长和专业机构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和关爱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障复习重点》第一章智力障碍概述一、智力障碍的定义●我国的定义①1987年: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②2006年: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间歇、有限、广泛、全面的支持。

●美国的定义① AAMD(1983)第八版: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②AAMR(1992)第九版: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③ AAMR(2002)第十版: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智力障碍出现率:3%三、智力障碍分类⑴级别①轻度(四级)②中度(三级)③重度(二级)④极重度(一级)⑵支持程度①间歇的:零星的、视需要而定(失业、生病)②有限的:经常性、短时间(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学习数学、短期就业训练)③广泛的:持续性、经常性(在工作、居家生活中需要得到长期的支持服务)④全面的:持久性、需求度高(各种环境,或终身需要)四、智力障碍教育发展历史⑴起源伊塔德:第一个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⑵发展塞甘:1837年,在法国巴黎创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障碍教育专门机构之一。

1846年,出版《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这是最早的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论著。

幼儿园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指南

幼儿园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指南

幼儿园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指南幼儿园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指南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专门的教育指导。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和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指南展开讨论,并共享我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幼儿园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良好的教育,包括那些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特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力障碍程度和类型都是不同的。

只有通过特殊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指南1.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在幼儿园特殊教育中,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每个智力障碍儿童的独特性。

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智力障碍类型、程度以及个人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自我价值感。

2.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针对每个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创造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特殊教育中,创造一个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可以给智力障碍儿童更多的自由和安全感,使他们能够更加放松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注重情感关怀和认知训练智力障碍儿童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往往存在障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情感关怀和认知训练。

教师需要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认知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5.鼓励家长参与教育家长是智力障碍儿童最重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因此鼓励家长参与教育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幼儿园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指南。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

智⼒障碍⼉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智⼒障碍⼉童的发展与教育1.我国智⼒障碍定义:智⼒障碍也称智⼒残疾、智⼒低下、精神发育迟滞、智⼒落后、智能障碍等。

我国的定义分是指智⼒显著低于⼀般⼈⽔平,并伴有适应⾏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泛、有限和间歇的⽀持。

智⼒残疾包括:在智⼒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迟滞;或者智⼒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损害或智⼒明显衰退。

2.美国智⼒障碍定义:①智⼒障碍是⼀种障碍。

②智⼒障碍意味着在智⼒功能上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为,使⽤适当的智⼒测验⼯具进⾏评估时,其智商低于均数(M)两个标准差(SD)以上。

③在适应⾏为⽅⾯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限制。

④障碍发⽣在18岁以前。

3. ICF的定义:ICF是WHO提出的国际通⽤的在个体和群体⽔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是由⾝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因素等四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

在ICF中,残疾是指以下内容的任何⼀种或全部: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受限以及受环境因素限制。

损伤是指⾝体功能和结构明显偏离和丧失。

活动受限指个体进⾏活动的困难。

参与受限指个体在实际⽣活中遇到的问题。

环境因素指⽣活中的⾃然、社会和态度的环境。

所有ICF的成分都是独⽴并且相互关联的。

4.智⼒障碍定义使⽤的注意事项:在智⼒障碍定义的使⽤中,需要考虑以下⼏点:①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在⼀定社会环境和⽂化中考察,⽽不是离开其所处环境和⽂化割裂地评定,应以个体同龄伙伴作为参照对象。

②评估应当考虑⽂化和语⾔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为⽅⾯的个别差异,兼顾个体多样性及其独特反应。

③在同⼀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共存。

智⼒障碍⼈群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某些⽅⾯表现为智⼒障碍,但同时也可能具备⼀些独⽴于其智⼒障碍的能⼒,表现在某些适应技能领域或某项适应技能的某⼀⽅⾯。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优秀教案范本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智力障碍学生是需要特殊教育和支持的一类学生群体。

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针对其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优秀的教案范本,来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2.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4. 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数学课为例,通过数学题目的讲解和解决,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 引入:通过简短的故事或实例引入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讲解:清晰地解释题目的背景和要求,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重点强调核心概念和解题方法;3. 演示:通过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思路和方法,同时加强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逐步增加难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逐步独立完成;5. 提高:引入一些拓展问题或实际应用情境,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步骤以下是一个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教案范本的具体步骤:1. 引入:用一幅图画或简单的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一个相关问题;2. 讲解:用口语和图示解释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解决思路;3. 演示:通过教师示范解题,频繁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参与到解题过程中;4. 练习:逐步提供一系列类似题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自主完成,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5. 提高:引入一些更复杂或抽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解题方法和思考角度,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个别测试: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简单测试,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批改:详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他们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评价和指导;3. 反馈讨论:定期与学生一对一或小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对教学的建议,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给予解答和帮助;4. 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每节课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 第五章 真题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 第五章 真题

首次采用“自闭症”来描述有极度退缩行为,对他人漠不关心的病症的心理学家是5-122A.李奥·坎纳B.G.F.斯尔蒂C.高尔顿D.弗洛伊德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5-123A.社交困难B.缺乏专注力,行为冲动C.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D.刻板或仪式性行为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特征不包括5-123A.社交困难B.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C.刻板或仪式性行为D.超常的记忆力社交困难,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奇异难懂,刻板或仪式性行为,这种症状属于()123A.多动症B.语言发展障碍C.智力障碍D.孤独症孤独症儿童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与能力,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表现出极度退缩的行为。

以上说明孤独症儿童具有5-123A.注意力障碍B.社交障碍C.沟通障碍D.刻板行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孤独症的特征?( ) 5-123A.言语发展迟缓B.仪式性行为C.记忆力低下D.极度退缩认为儿童孤独症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相关的是( )124A.心因论B.身因论 C.社会环境因素论D.教育因素论把孤独症的原因归结为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教养态度等的理论是()5-124A.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B.心因论C.身因论D.器质论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支持心因论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 5-124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主义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支持心因论观点的心理学派是()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主义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儿童孤独症产生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这是()124A.身因论B.心因论C.社会环境论D.教育因素论孤独症儿童有三大核心特征,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5-126A.注意力障碍B.社会化障碍C.交流障碍D.想像障碍下列哪项不是..儿童孤独症的特征?( ) 5-126A.常有“恋物”行为 B.愿意独处 C.缺乏交会性注意 D.对人感兴趣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 5-126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鹦鹉学舌”是哪一类儿童语言的常见现象?( ) 5-127A.多动症B.孤独症C.弱智D.恐惧症有些孤独症儿童错用“你”和“我”,会用“你”来称呼自己,用“我”来称呼他人,有些孤独症儿童常出现“鹦鹉学舌”。

特殊教育概论 第05章智力障碍儿童

特殊教育概论 第05章智力障碍儿童

定义 社会性和实践性适应
在1959年之前,AAIDD以智商分数为标准,即IQ低于 70为智力障碍,
在1959年之后对智力障碍的判断均以智力发展的明显落 后以及社会适应行为障碍作为两个重要的标准。
第4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的概念
智力障碍定义使用的前提
特殊班
在特殊班级中,由特殊教育 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给全班学 生(通常为8—15人)提供专 门的课程与教学。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学习环境
1
资源教室
2
部分智力障碍学生每天
或每周固定时间到资源教
室接受教育或训练。在资
源教室,对智力障碍学生
的教学与辅导。
3
第 17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学习环境
第 19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课程
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的智力障碍学生 就读,包括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
2. 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是学校根据当
地的区域环境、学校特点、学 生的潜能开发需要而设计的可 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 一般性课程 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体现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 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 推算,智力障碍占总人 口的比例为0.42%。
第 13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
出生前的致病因素
1. 遗传 (1) 染色体异常 (2) 先天性代谢异常 (3) 其他遗传因素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致病 因素
2. 先天获得性异常 (1) 胎儿期感染 (2) 药物毒性损伤 (3) 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 损害 (4) 吸烟与嗜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障碍,此类残疾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 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 包括在智力发育期(18岁以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
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
智力损害或老年性的智力明显衰退。
(二)美国的定义 1、 AAMD,格罗斯门,1983年
• 全面的支持:在多种环境和方面都需要得到持续的各方面
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维系终身 ,全面的支持往往需要多种 学科和专业人员的参与。康复医生、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学 工作者等
三、智力障碍的出现率
• 1987年对各类残疾人的抽样调查:
• 各类残疾人总数5164万人,其中听力障碍1770万,智力障
碍1017万肢体残疾755万,视力障碍755万,精神障碍194万
学前特殊教育第五章 智力障碍
1 智力障碍概念、流行率 2 智力障碍的鉴定、分类 3 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 4 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5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6 给随班就读教师的建议
第一节 智力障碍概述
一、智力障碍的概念 (一)我国的定义
• 2006年残疾人抽样调查智力障碍使用的定义为:

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
四、智力障碍的可能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将智力障碍的病因分为十类 • 感染中毒 • 外伤、物理因素&疾病 • 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 • 大脑疾病 • 由于不明的产前原因&疾病 • 染色体异常 • 未成熟儿 • 重型精神障碍 • 心理社会剥夺 • 其他非特异性因素
• 以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发现,至少有750种以 上的因素造成智力障碍,到目前为止,很多专家 估计能够正确指出智能障碍的原因者,仅占所有 智力障碍个案的6%到15%。
1、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使用的分类标准
2、依据支持辅助需求程度的分类(1992年概念)
• 间歇的支持:偶尔的、只是在某一特定时期
• 有限的支持:在几个特定的方面较经常地提供短时间的支
持,如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和学习数学等
• 广泛的支持:在某个环境或几个方面需要得到经常和持续
的支持,如在运动、语言理解与表达等方面需要得到经常的 、专业化的支持,如物理治疗和语言治疗等
全世界大约有1.93亿智力障碍人士。大多数人接受的数字是3
%。
• 1988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调查研究发现智力落后儿童 的总患率为3.447%
• 联合国提供的数据,世界上1.4亿残疾儿童,1.2亿生活在发展 中国家,8000多万生活在亚洲国家
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 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 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 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
3、 AAMR,2002年
• 智力落后是一种以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具有显著限制为特 征的障碍。适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的、社会的和应用性的适 应性技能。智力落后发生于18岁以前。
• 我国把个体成熟以后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所造成 的智力衰退或损害也包括进智力落后的范围,在 定义上比其他国家更广
二、智力障碍的分类
,综合残疾673万 ,残疾人出现率约占总人数的5%
• 1988年底,人民日报公布 ,智力残疾儿童占0——14岁儿 童总数的1.75%。智力障碍儿童出现率为城市0.75%,农村1.4 6%。男性1.3%,女性1.01%,表明我国每100名儿童中至少 有一名弱智儿童。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智力障碍的出现率为1%—3%,
0. 004
0. 002

0
y15-19
y20-24
y25-29
y30
y32
y35
y38
y40
生育年龄与21-三体发病率的关系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核型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
猫叫综合症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苯丙酮尿症
酪氨酸酶
黑色素
苯丙酮酸
对羟苯丙酮酸
白化病
尿黑酸
尿黑酸氧化酶
黑尿症
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醇
半乳糖
半乳糖酸
II型 I型
半乳糖激酶
17q24
半乳糖-1-磷酸
III型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
9p13
1p35-36
葡萄糖-1-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萄糖-6-磷酸
二)产前原因 (一)感染了风疹、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病毒等 (二)RH因子(Rh阴性的妇女孕育了Rh阳性胎儿,会导致溶血病) (三)物理伤害 1、外伤、机械损伤 2、放射线伤 (四)化学伤害 1、烟、酒的伤害(酒精可迅速通过胎盘分布在胎儿水分较多的部位,干扰
胎儿胎盘循环致胎儿缺氧,损害胎儿脑组织。妊娠期每天饮酒量超过2 杯(28g酒精),有“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危险,小头,特殊面容,小 眼裂,面部发育不全,出生前后生长迟缓及智力低下。若母亲每天饮酒 42.5g以上,新生儿63%有神经系统障碍,16%早产,28%小样儿,32 %出现先天畸形。) 2、药物伤害 (五)孕妇严重营养不良 (六)内分泌失调
• 智力障碍是指一般智力功能水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导致适 应性行为的缺陷或与之同时存在,并且表现于发育时期。
2、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1992年
• 智能障碍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质上的限制,其特征为:1. 显著低于平均之智力水准,同时具有;2.下列各项适应技能 中二种或二种以上之相关限制: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 、社交技巧、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及安全、功能性学 科能力、休闲娱乐和工作;3.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 有专家认为遗传因素约占智力障碍的5%,环境的 影响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比率占造成智力障碍的比 率约为15%-20%。
一)遗传生化因素 (一)染色体异常
1、唐氏综合症 2、脆性X综合症 3、猫叫综合症
(二)生化代谢疾病
1、苯酮尿症 2、半乳糖血症
0. 012
0. 01
0. 008
0. 006
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
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 残疾1352万人,占16.30%。
2006年和1987年人口普查残疾人数量情况比较
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0—17岁儿童智障现残率分布情况(%)
•0—5岁组出现率明显高于后面两组,男童高于女童,农村高于城市
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0—19岁智障儿童按智力损伤程度分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