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脑包虫患儿5例术后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脑包虫患儿5例术后的护理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例高原脑包虫患儿,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10岁(均为偏远牧区儿童)。
1.2 手术方法:脑包虫摘除术。
2.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患儿,了解患儿的情况,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给予合适的心理诱导,向家长交待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2.2 术前准备:术前患儿剃头,洗澡,更换衣物,禁食水,保证充足睡眠,勿着凉。
2.3 术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
2.3.2 严密观察患儿头部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严密观察创腔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袋的位置,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时记录,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扭曲、受压、折叠。若需搬动外出检察时,应将引流管夹毕,防止引流袋内的引流液逆流回颅内,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起逆行感染,告知患儿勿剧烈转动头部,头部适当制动,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以防引流管脱出。枕上垫无菌治疗巾,有污染时及时更换[1]。
2.3.3 早期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氧浓度29%,防止脑细胞缺氧而引起代谢紊乱。
2.3.4 高热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高热患儿要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鼓励患儿多饮水,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持续冰袋冷敷大血管处,头枕冰袋,或给予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减少盖被,防止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3.5 术后癫痫护理:癫痫多发生在术后3~5日脑水肿高峰期[2],若有癫痫发作时,应注意保护患儿,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分泌物从口角流出。松解衣领口,防止呼吸道受压,如有设后坠,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呼吸当堵塞,必要时用吸引发器清除痰液,或气管切开,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2.3.6 严密观察患儿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kp(50~100mmh2o)[3],若患儿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时,表示颅内压力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迅速给予脱水利尿药物,降低颅内压。
2.3.7 严密监测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精确记录24h
液体出入量,注意观察尿量、尿比重,了解肾功能状况。
2.3.8 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并督促患儿进行功能锻炼,根据病情按床上被动运动→床上主动运动→床边活动→下床活动的次序
进行,做到强度适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被动的幅度有小到大、
有大关节到小关节。按摩以轻柔缓慢的手法进行。活动时需有人陪护,防止受伤。
2.3.9 饮食指导:告知患儿家属及患儿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脑包虫主要是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所致,如感染绦虫病的牛、羊等[4],所以避免吃入生硬、未经过任何烹调的生食,应尽量吃熟食,保证足够热量摄入,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鼻饲留置者应定时喂食[5],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暴胀感,并防止呕吐的发生,注意食物调配,增加患儿食欲。
2.3.10 注意外伤: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注意患儿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止坠床发生。
3.结果
所有患儿痊愈出院。
4.讨论
棘球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因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病人中以儿童多见,约为成人的7倍,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由于包虫囊肿扩张性生长,刺激大脑皮质,引起癫痫发作,囊肿较大的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和视盘水肿等。依囊肿所在部位产生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主要的临床特点是颅内压增高和癫痫发作。多见于牧区,病人有与狗、羊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以慢性颅内压增高和癫痫为特征。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内试验阳性率80%~95%,
但可有假阳性。补体结合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及脑血管造影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ct或mri检查是确诊脑棘球蚴病的最好方法。我科已进行5例额颞脑包虫摘除术,术中摘除脑包虫囊肿,并给予创腔引流管引流,术后给予一月余的脱水、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头部创腔引流情况,及严密观察患儿术后是否有高热、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的出现,同时给予肢体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给予相应全面娴熟的优质护理后,患儿均痊愈出院,院外随访良好,暂无复发病例出现。
参考文献
[1]段杰.神经外科护理,2001:p171.
[2]曹伟新,李乐之,于布为,等.外科护理学,2002,第3版:p383.
[3]吴在德,郑树,祝学光,等.外科学,2002,第5版:p267.
[4]王建华,王志瑾,刘殿武,等.流行病学,2002,第5版:p116.
[5]尤黎明,孙国珍,袁丽,等.内科护理学,2002,第3版:p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