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蓝光闪过之后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大地母亲的泪
大地母亲的泪亚马逊曾是一条绿色的河, 因为这里有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守护着她;亚马逊曾是动植物的天堂,因为这里有630万平方公里绵延不尽的绿色。
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东西长3400公里,南北宽2000公里,覆盖着地球上7%的大地,相当于中国国士面积的三分之二。
这片广袤的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其中阔叶林占全球的56%,森林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这里有3000万个生物物种,是动之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
难怪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
它的确像大地母亲胸口一片绿色的肺叶,呵护着母亲的健康与安全。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地母亲的肺叶正在遭受侵害。
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一方面是卖木材赚钱,同时发展养牛业,使农场自南向北不断扩张。
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
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
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
在秘鲁, 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
进入90年代, 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
1995年,美国环境监测卫星发回的照片上,亚马逊地区成千上万个亮点向人们昭示着:毁林开荒正在一点点蚕食着亚马逊的热带雨林。
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帝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
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毁坏雨林,大地母亲的肺叶上已经千疮百孔。
不仅仅是亚马逊,全球的热带雨林几乎都面临着被砍伐的悲惨命运。
全世界每分钟砍伐森林30公顷,每年减少的雨林面积为750万公顷。
在东南亚,菲律宾和泰国的热带雨林岌岌可危;在中国,占国土面积3%的热带雨林资源可谓珍稀之极,即使如此,仍难逃脱砍伐与破坏的命运。
位于云南边睡的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雨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克隆狗推进人类疾病治疗 不应商业化
克隆狗推进人类疾病治疗不应商业化狗是目前最难被克隆的动物,当世界第一只克隆狗在韩国汉城大学黄禹锡教授手中诞生时,世界一片震惊。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进行了报道。
有专家对此也表示了忧虑:“越来越多的生物被成功克隆出来,这强化了大众的印象,即人们有可能克隆出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甚至包括人类在内。
”世界第一只克隆狗“斯纳皮”在韩国诞生。
近日,韩国汉城大学黄禹锡教授带着世界第一只克隆狗正式露面。
这是一只4个月大的阿富汗雄性猎犬,取名为“斯纳皮”(Snuppy)———以国立汉城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和“小狗”(puppy)两个单词英文首字母命名,它出生于4月24日。
黄禹锡教授在克隆实验中采用了体细胞核转移技术,该技术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转移到另一个去除细胞核的卵子内。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就是如此被克隆出来的。
经克隆之后,可爱的斯纳皮继承了“爸爸”那只成年雄性阿富汗猎犬狗的DNA基因,甚至它们的皮毛颜色也十分接近。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爸爸”应当是黄禹锡教授。
目前,黄禹锡教授和研究人员对斯纳皮爱护有加,他们将斯纳皮继续饲养在实验室内,观察监控它的行为是否异常。
独特排卵生物周期和低成活率是克隆狗的两大难点。
自从1996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诞生后,各国接连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猪、兔子、猫以及人类的胚胎干细胞,但成功克隆出狗还是第一次。
因为科学界普遍认为,狗是目前公认最难克隆的动物。
狗的克隆要比其他动物复杂得多,其中主要因素是母狗的卵细胞很难获取收集,狗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每年的发情期只有两次,母狗排卵也只有一两次,而且发情期收集到的卵细胞也无法立即用于克隆技术,狗的卵细胞在发育早期就离开了卵巢,在向子宫和输卵管移动过程中逐渐成熟。
2002年首次成功克隆猫的美国得州农工大学教授马克·威斯苏森表示:“狗的排卵生物周期使得克隆狗简直像噩梦一样。
”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采集未成熟卵细胞进行体外人工培养;二是等待卵细胞在体内完全成熟后再进行收集。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绿色行动
绿色行动近几十年来,人口爆炸式地增长,环境遭到无休止地破坏。
地球母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慈祥地对待她的子民了,洪水、干旱、地震、火山、飓风、海啸、热浪、寒潮频频发生。
每年都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人们不禁要问,地球怎么了?不是地球,是人类给自己带来了灾难,7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终于大声疾呼: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救救地球吧!为了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1970年在美国的发起下,把每年的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地球母亲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日,每年全世界都有3亿多人庆祝地球母亲的生日。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届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而更多的民间组织则采取种种活动谴责破坏环境的行为,呼吁保护环境。
1992年8月初.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青年男女来到保加利亚一处幽静的河谷,创建“人间最后一片净土"。
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河谷,河谷内树木葱郁,两岸山势陡峭,许多山峰高耸入云。
河谷内溪流在汹涌地咆哮,山鸡、野兔、野鸭尽情地在丛林里奔跑欢跳。
他们在河谷入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生态理想王国-92"。
他们在简陋的厨房门前挂着“食肉就是屠杀"的牌子。
他们用白陶土来做“肥皂"洗脸、洗澡,他们在瀑布之下安置了水轮发电机,用以发电照明。
他们亲手种植庄稼,亲手播种,锄草,用动物粪便施肥, 用于掐死蔬菜,瓜果上的害虫。
他们白天干活, 晚上开展讲座,讨论人生、社会及环境问题。
他们吃素并不是信教, 而是表示一种厌恶,他们赤足不是为了走路, 而是否定。
他们用这种野性向世界发出震撼人心的呐喊“还一个士净、水清气爽的地球!" 70年代初,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和平组织诞生了。
他们反对滥捕野生动物,反对向海洋倾倒垃圾、反对核试验。
1992年9月,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聚集纽约,抗议把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泥倒入大西洋。
在3天的时间内,他们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抗议污染海洋的行为。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人类如何远离自然的报复
人类如何远离自然的报复?——森林大火引发的警示新华网加格达奇6月3日电(记者李宣良吴杰)在数万军民奋力扑救下,发生在我国黑龙江和内蒙古的三起特大森林火灾2日终于被扑灭了。
然而,在为此而欣慰的同时,也有沉重的思考与警示。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消息,这三起特大森林火灾全部是由“雷击火”引起的,排除了人为直接引发森林火灾的猜测。
但有关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农林争地、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开采,是此次火灾造成惨重损失的深层原因。
一再发生的森林火灾、遭到毁灭性开发的森林、日益枯竭的资源,不断以惨痛的现实提示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紧迫和必要。
这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实——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的2/3被森林所覆盖,约为76亿公顷;19世纪中期减少到56亿公顷;20世纪末期锐减到34.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7%;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2%;大规模盲目利用生态资源,使我国的生态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涝、旱、沙三大灾害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综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作出报复性的反应。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从1987年的大兴安岭“5·6”大火到今年几乎同时发生的三起特大森林火灾,每年多达几十上百起的各类森林火灾,都是大自然对我们发出的警示。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要远离自然的报复,必须学会善待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融洽关系。
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保护、建设和利用自然。
不仅要从自然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而且要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社会目标,才能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变为现实。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院士谈克隆人
院士谈克隆人:不能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第59届联合国大会3月8日以84票赞成、34票反对、3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联大法律委员会上月通过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宣言要求各国考虑禁止各种形式的克隆人。
中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在表决中投了反对票。
投反对票国家的代表在表决后纷纷发言,强调他们的国家将不受上述宣言约束,将继续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
原则:中国“四不”克隆人对克隆人不支持、不赞同、不承认、不接受是一贯态度昨天,国家科技部863生物工程中心主任王洪广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最初联合国想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约形式限制各国从事克隆人的研究,“但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最后就变成了'宣言',也就是投赞成票的执行,投反对票的可以继续搞克隆技术研究,所以说这只是一个政治宣言,表明各个国家的政治态度而已,没有法律约束力。
”王洪广表示,中国反对《宣言》的原因并不是赞同“克隆人”,而是因为这项宣言措辞太模糊。
中国认为应禁止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试验,不禁止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治疗性克隆研究。
“我们对'克隆人'一贯的态度是'四不原则':不支持、不赞同、不承认、不接受。
”为此,我国科技部和卫生部于2003年12月联合发布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指导原则》,在该《指导原则》中,对克隆技术、使用范围都有严格的规范,提出坚决禁止一切以克隆人为目的的研究活动。
原因:治疗性克隆太重要反对一切克隆就像“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不能禁止治疗性克隆,就是因为它对人类的健康、生命太重要了。
北京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张愚教授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比较通俗的说法,把克隆后的干细胞或是受精卵放入母亲的子宫,孕育一个新生命,创造出一个“克隆人”,就是生殖性克隆;而利用克隆技术对干细胞进行“复制、改造”,以用于重建人类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即是治疗性克隆。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20世纪出尽了创造与破坏的“风头",21世纪将如何展现自身?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哲人曾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遗憾的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始终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进。
一百年过去了。
面对严酷的现实,重温先哲的教导,我们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失足",并力图予以修正。
1996年,日本矿业联盟一语道破“天机”:“如按1995年底时的储量推算,世界原油只够开采41年,世界进入21世纪后不久,石油生产将步人“永久性减产阶段。
”这一震动世界的梢,患并没有引起“天下大乱"。
我们不再拖着笨拙的钻机奔向无垠的海洋与浩瀚的沙漠,去寻找新的油井, 而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向了对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沙能等的开发与研究。
这不是因为没有希望再找到新的油田,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再给地球的温室棚架加盖“棉被",使频频“发烧”的地球变得更“烧”,不能再让“地球村”的“常客”——厄尔尼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水、旱、火灾。
1998年,一辆太阳能汽车缓缓地开上喧闹的大街。
我们没有因其甲壳虫般丑陋的外观与蜗牛般爬行的速度而不屑一顾,而是像迎接新生的儿子那样对之报以热烈的欢呼。
因为它预示着人类不久将走出“创造与破坏并存的怪圈”。
诚然,灾害的发生主要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人为的因素亦不可小视。
毁林开荒与过度放牧是我们干百年来“填饱肚子”最为有效的方法。
然而这却使大地母亲变得“半裸"。
36亿公顷的荒漠化土地占去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4,一有“风吹草动”,沙暴便如群魔乱舞,危害人类。
但是面对嗷嗷待哺的芸芸众生,我们如何既能“温饱”又不破坏地球这个“家”?1996年春季,一名以色列犹太人将一批嫩绿的西红柿秧苗插在了一片干旱的沙漠上,然后又将一根根细如蛛网的水管固定在每一株秧苗的根部。
好心的朋友前来询问: “你疯了吗?”他平静地回答:“没有。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厄尔尼诺的困扰
厄尔尼诺的困扰公元1997年8月。
葱郁的森林被火舌疯狂地吞噬着,烈焰渐渐剥去了大地翠绿的新装,曾为片片美丽的热带雨林所掩映,可称得上印度尼西亚“天然氧气库"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此时已是一片狼籍:劈啪作响的枝干和着呛人的烟味抹去了昔日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太阳变得黯然无光,空气中弥漫着缕缕黑烟。
烟尘随风吹到附近的海面上,使原来一尘不染的洋面立刻变得黑烟滚滚、雾气朦朦,能见度大大降低。
烟雾还影响到周边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以及泰国、越南等国家,使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关闭机场,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甚至准备实行居民疏散政策。
一时间,印尼的森林大火成为殃及整个东南亚国家的灾星。
这次火灾的危害十分严重,久久不散的烟尘大大影响了陆、海、空交通运输。
由于能见度极差,白天如同黄昏时分,仿佛整日都置身于大雾之中,几十米以外就已模糊一片,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甚至在几米开外已是茫然一片。
汽车司机们不得不在大白天开着车灯,不停地接着喇叭。
在海上,因为浓烟蔽日,视线受阻,发生了两艘巨轮相撞的惨剧,一些水手下落不明。
在空中,飞机无法正常起降,航班推迟或取削尚且是小事,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一起234名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的空难事件。
火灾还使人们的健康受损,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
在大火燃烧不正的情况下,有毒的烟雾时时刻刻侵蚀着人们的肌体,许多人不停地流鼻涕、流眼泪,眼睛发炎、咳嗽、胸闷等症状也极其普遍。
据统计,这次火灾烟雾造成4人死亡,32000多人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
印尼某中学甚至有60多个学生晕倒在课堂上。
对此紧急事态,许多国家政府当局都下令工厂停工,学校休课,一切经济活动基本停止。
曾经机器轰鸣的工厂、书声朗朗的校园和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都空无一人、冷冷清清。
这一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难以估算。
印尼的森林大火从8月起持续燃烧了5个多月,尽管印尼和马来西亚政府动用了10000多名消防员进行灭火工作,但是大片的热带雨林还是在火魔的淫威下默默地消亡了。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中国可能成为他国胚胎干细胞供应地
中国可能成为他国胚胎干细胞供应地我国支持治疗性克隆——近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以71票赞成、35票反对、4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一项政治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
同时,中国、比利时、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的代表在会上表示,将不受上述宣言的约束,继续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
本报记者报道 18日晚间,中国对“反对一切形式的克隆人”的联合国宣言投了反对票。
中国代表苏伟表示,“中国代表团之所以对宣言投反对票,是因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提到的禁止可能会被误解为也涵盖治疗性克隆研究,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
”那么,中国对于此项宣言投反对票是出于什么考虑?此项宣言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治疗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翟晓梅,她表示,“中国这张反对票在情理之中。
目前,世界各国的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区分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中国、英国等国家认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复制人不同,其是为了利用胚胎干细胞的独特功能为患者寻找可能的医学治疗方法。
”翟晓梅介绍,“目的性是伦理学判断的重要指标。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正是从目的角度进行区分。
英国首席医学官唐纳森曾表示,治疗性克隆拥有巨大的医学潜力,如果加以适当控制与监督,就不存在根本性的伦理问题,应当予以支持。
与拯救千万患者的生命相比,克隆技术带来的风险无疑应排在后面。
”禁止克隆人并不等于禁止克隆技术有专家指出,从技术角度看,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这也是一些国家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的原因之一。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生命伦理专家邱仁宗表示,“禁止克隆人并不意味着禁止克隆技术。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各国都应加强克隆技术的规范和管理。
”翟晓梅对于美国投赞成票,她表示,“美国虽然不允许联邦政府的资金资助这类研究,但是,法令却并不禁止私人资助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
”我国可能成为胚胎干细胞供应地由于克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中国将可能成为国际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基地之一。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专家大胆预测
专家大胆预测:克隆进入临床应用还得十来年从英国的多利羊(Dolly)到韩国的斯纳皮狗(Snuppy),克隆动物来到这个世界上已有10年,成了生命科学的“代表”。
“人类还要等多久才能从克隆中切实受益?”在昨晚的第七期新民科学咖啡馆里,面对读者们的殷殷期盼,专家大胆预计,克隆等生命科学技术大规模投入临床应用,还需十来年时间,中国应及早在这条路上抢占领跑位置。
生命不再是“单行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育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盛惠珍研究员介绍说,克隆最大的理论意义在于打破了生命单向性的概念,从实践角度而言,它是一种潜在的新生产力。
在传统意义上,受精卵――胚胎干细胞――成体细胞――生老病死,这是一条生命的“单行道”。
克隆技术却将其重新编程,只要找得到合适的“包厢”(非人类卵母细胞),成体细胞可以重新启动,培育出全能的胚胎干细胞,进而在体外分化成任何一种细胞。
生命的发育过程由此进入了“循环车道”。
盛惠珍研究员展望说,“用不着大草原,…细胞牧场‟便可以为畜牧业实现快速的良种改造。
克隆技术投射在濒危动物、再生医学上的市场更是无限广阔。
”筷子功和克隆狗就在一个多月前,全球首只克隆狗――斯纳皮诞生于韩国汉城大学,轰动一时。
干细胞技术的核心是缩短操作时间,因为卵子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核移植操作成功概率越小。
韩国科研人员只需5――10分钟,便能完成显微镜才看得清的核移植操作,其技术令世界为之叹服。
有读者突发奇想:这是否和韩国人用惯了筷子有关?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朴昌根教授表示,还真有这样的分析。
主持克隆狗研究工作的汉城大学首席教授黄禹锡接受媒体采访说便曾说过:“在使用筷子的韩、中、日三国中,韩国人惯用的金属筷子最细,从中练就的灵活的手指动作也许就是成功培育干细胞的基础。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科研人员长年累月的反复磨练,黄禹锡一天只睡3――4个小时,全课题组的人都成天泡在实验室里,这才是韩国生命科学的崛起带给中国人最大的启示。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本世纪对环境的破坏史无前例
本世纪对环境的破坏史无前例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今天在里约热内卢公布了《1999年生命地球报告》,指出20世纪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并强烈呼吁纠正目前的发展趋势。
该基金会秘书长克洛德.马丁强调了河流与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呼吁执行在1992年里约地球首脑会议上签署的各项协议。
马丁说:“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我们告别的是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
”
研究报告的负责人乔纳森.洛说,关于世界上天然林面积和淡水与海洋物种数量的“生命地球指数”在1970-1995年间下降了30%。
洛说,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提供的是“保守数字”,因为它是以官方统计为基础的,并且只考虑到那些可以进行数字统计的地区。
他还提到了其他一些难以确定的现象,例如由于污染和在农业上使用化学产品等原因造成某些物种出现变化和畸形等。
洛认为,“生命地球指数”是环境上的“道-琼斯指数”,他说,仅每年消失的天然林面积就相当于整个希腊领土或美国的佛罗里达州。
马丁说,应该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多样性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
根据这份报告,目前的世界消费水平及其集中在工业最发达国家(西欧和美国)的事实是“无可忍受的”。
马丁具体提到了(剥夺天然林面积的)渔业和农业用地已经达到了“极限”。
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了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的影响,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从目前的60亿增加到90亿,这将“使更多的自然资源被消耗掉”。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背景素材
The per f ect copyA recent announcement by scientists that they have successfully cloned the first human embryo has caused much debate and has shocked 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On the one hand, some scientists point out that if you clone an embryo, you can produce valuable tissues and organs that could be used to save human lives. On the other hand, many people, including some scientists, disagree and fear that if mankind interferes with nature in this way, they may be on their way to producing a real-life Frankenstein’s monster. Cloning is producing an exact copy of a plant or an animal using its cells. The first mammal to be cloned successfully from an adult cell was Dolly the sheep. She was born, in 1996 and died in early 2003, at a much younger age than normal. When she was born many people were angry because they thought cloning would create more disease in the animal world. However, in general the scientists were praised for their wonderful scientific breakthrough.The Scottish scientist who created Dolly, Ian Wilmut, is shocked that some scientists are now considering cloning human beings. Although he researches cloning, his intention has never been to create copies of humans. Instead, he thinks research efforts should concentrate on creating new tissues and organs that could eventually be used to cure diseases like cancer. However, some people consider that cloning human embryos with the intention of destroying them shows no respect for human life.Even though this use of cloning is causing a lot of anxiety, it is good news for Faye Wilson, a 41-year-old saleswoman who cannot have a baby. 'I am desperate to have a child of my own,' she says. ' I don't want to adopt someone else's child and I don't want to use another woman’s egg--- I want a child that i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me. If I had the chance, I would have a cloned baby tomorrow.'While cloning human embryos is illegal in many countries, some scientists are already pushing ahead with research so as to deliver a cloned human baby. Severino Antinori, an Italian doctor, is one of the leaders in this kind of research. He has declared that he wants to be the first to clone a human being.In China, scientists have focused their efforts on cloning animals, as well as stem cells to be used in medical research. China has succeeded in producing clones of cows and goats, and continues to research ways in which cloning can benefit mankind.Notesembryo n. 胚胎tissue n. cells from the different parts of humans organ n. a part of the body, such as the heart or the braininterfere with …have a damaging effect on…mammal n. any animal that gives birth to live babies and feeds its young on milk breakthrough n.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concentrate on give all your attention tobe desperate to dobe eager to doillegal adj. not allowed by the lawstem cell 干细胞。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父母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父母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因为计划生育少生了3亿多人。
可想而知,如果再加上这么多人口,我们的生存环境会多么恶劣,可持续发展会更加的遥遥无期。
但我想指出一点,人口数量增长的压力虽然是基础性的,但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有很多人口密度远远要高于贫困地区的城市其生态的压力却要轻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人口对于生态的压力。
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数量多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
从力量形态说,任何一个人口都是消费力(或者称消耗力)、养育力和活动力的结合。
其中活动力可以有多种理解,譬如旅游这种地理活动对资源环境就有很大影响,人口的迁徙意味着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重组。
我们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消费自然的产品,从空气、水、食物到通过自然资源加工和转化的一切社会产品无不如是。
通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问题的源头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自然的演变史、文明的进化史就是人类不断地攫取资源、破坏环境的历史,也是不断地再造资源、重建环境的历史。
在浩瀚的自然面前,人类就像一柄双刃剑,发挥着历史的作用。
从系统的观点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三个方面互相结合:首先,任何一个人类的人口系统都是一个消耗的系统,由此带出人口的消费力和资源的养育力的关系问题。
人类是现今地球上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生物环节,最重要的消耗系统。
没有对资源的消耗,人口系统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但这种消耗是有边界的。
其次,任何一个人类的人口系统都是一个排泄的系统,由此带出人口的污染力与环境的自净力的关系问题。
投入-产出的过程依然可以从人口系统中得到反映。
人口系统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垃圾,成为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但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生产所产生的垃圾都存在着一个极限: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类使废物回收的程度。
再次,任何一个人类的人口系统都是一个活动的系统,由此带出人口的活动力和自然的支持力的关系问题。
最新版测试报译林牛津必修5Unit3背景素材背景文字再次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再次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2003年11月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波及东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新的感染者被确认,并有数十名感染者不幸死亡,其来势可谓凶猛。
由于不久前SARS的前车之鉴,人类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这种疾病从容了许多。
有关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是及时启动了危机反应程序,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其蔓延。
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平息了人们心中些许的恐慌,不过家禽还是注定要暂时告别许多家庭的餐桌。
养殖者与商贩的焦躁,国外一些感染者及其家人与医生无助的眼神,普通人心里的紧张,似乎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在现代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或许从没有意识到人的生命竟然如此脆弱。
虽然这样的眼神,人们早已不再陌生,然而非至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却少有人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少有人去探究这一切产生的根源。
人类历史曾被描述成一部与自然的抗争史。
早期的人类活动简单到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对自然甚至其他动物曾经充满敬畏。
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拥有知识自我积累与更新能力的高级生物。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取更大的身心自由,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
于是,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类有组织的行动对自然的塑造,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演化。
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它不会容许人类的肆无忌弹,天灾与疾病或许是其加诸人类的约束。
不断膨胀的物欲刺激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性掠夺,于是今天的自然灾害中增加了太多人为的因素。
同样,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疾病也是从非自然形态的村落、城市以及经济形式的出现而变得“流行”的,因为社会总是以一定数量的人为基础的,它就成为疾病流行的土壤,而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传染病如流感、鼠疫、肺炎等等也都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动物朋友。
人类当然可以只靠自己的智慧来克服灾难,战胜病魔,事实上我们也经常是这样做的。
我们在江河上筑坝拦截洪水,我们发现一个又一个有用的微生物来克制病菌。
然而,我们的做法究竟是化解了危险,还是仅仅暂时将之压制,直至积重难返?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是人类的伟力,但也使人类自以为是或茫然以对。
高二英语测试报:U3第一部分背景素材 背景文字about the film (牛津译林版4)
CAST AWAY celebrates the idea that no matter how many obstacles are thrown in our paths,we will find ways to accept them. The story is not so much about the survival of a human being, but rather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an illustration of the idea that surviving is easy, it’s living that's difficult。
"— Director ROBERT ZEMECKISIn CAST AWAY,Academy Award-winning filmmaker Robert Zemeckis and two—time Oscar winner Tom Hanks reunite to explore the blessings and heartache of fate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spirit.Hanks stars as Chuck Noland, a FedEx systems engineer whos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are ruled by the clock. His fast—paced career takes him, often at a moment's notice, to far-flung locales and away from his girlfriend Kelly,played by Helen Hunt.Chuck’s manic existence abruptly ends when,after a plane crash,he becomes isolated on a remote island cast away into the most desolate environment imaginab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光闪过之后
大地,人类的母亲。
几百万年以来,她一直默默地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哺育着人类。
在她无私的爱之滋润下, 人类生息、繁衍,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然而,科学证明,曾经人类无比信赖的大地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般坚实可靠、宁静安全。
它时时刻刻都处在震动之中,并且当这种震动超过地壳负载的时候,就会山崩地裂、城摧屋毁,“地下魔鬼"将钻出地面,带给人类惨重的灾难。
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有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有5万次,造成破坏的则近1000次,而十级以上足以造成严重破坏的强震则每年平均要发生15次以上。
仅本世纪至1995年,全球就发生灾害性地震564次,150万人丧生, 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大地的怒吼、死亡的追逐,犹如沉痛的警钟,一声声敲响在21世纪高度发达的人类的头上。
面对肆虐的“震魔”,束手无策的人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地震之国的恐惧——关东大地震
每年的9月1日正午, “地震之国”的首都——东京全域都会敲响一阵钟声。
犹如一曲哀乐,它悼念着1923 年关东大地震的遇难者们。
是年的9月1日,包括东京、横槟在内的关东地区的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准备着午饭。
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刺耳的呼啸,人们尚在猜测声音的来源,脚下的大地已经不可抑制地颤抖起来。
地震来了。
正在行驶的火车也上下跳动、出轨倾翻: 纷纷倒塌的建筑物掀起的尘埃像滚滚的浓烟一样直冲云霄:和东京湾紧紧相连通的相模湾内海底大面积地下沉,卷起的大浪吞没了麂集在海湾内的许多船只。
而地震引起的火灾更是严重。
木结构的房屋触火即着,仅东京市就有120处同时起火, 震后的人们惊慌失措,于是下午4时半整个城市就已变成了一片火海。
尚未从地震的惊慌中醒过来的人们,又面临着火的考验。
且几万无处可逃的人们挤在5座大桥上,祈求着上天的怜悯。
然而,上帝并没有垂青他们。
火势仍在蔓延。
人夜以后,无情的烈火还是袭上了桥头。
可怜的人们被烧的烧、淹的掩。
至天明桥上尸体堆积如山, 桥下也是浮尸累累。
整个地震损坏房屋共575000幢,使142807人死亡,上百万人受伤,损失总额高达30多亿美元。
如此不幸的灾难永远铭记在了日本人们的脑海中, 哀婉的钟声也在提醒着吸取以往的教训。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每年平均发生大小地震多达600次。
地震,可谓是日本的灾神。
怀着恐惧的心理,日本人们与之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然而,自然之神却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他们。
(2)死亡的追逐——唐山大地震
公元1976年,正当地震之国的人们在做震后救援演习的时候,其本州岛却又一次真实地受到震魔的袭击。
无独有偶,在同一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也遭受了同样惨痛的悲剧。
也就是在这一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一场空前的人间浩劫也瞬息而至。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一个平静祥和的夏夜之梦被突然的闪闪电光惊醒了。
美梦尚未离去,又一蓝色条带一闪而逝,大地发出沉闷的喘息声,并很快左右摇晃起来,顷刻间狂风肆虐, 惊雷震荡。
大地又开始了上下颠簸,一座座房屋犹如“多米诺骨牌”般相继轰然倒塌, 酣睡中的人们尚未搞清事情的真相,便已被深深地埋入了地下......
这次地震以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使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工业城市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242769人猝然而逝, 164851人在伤痛中呻吟。
钢筋混凝土的梁柱被撕断、扭曲,一条长约16公里,宽约3米的地裂如同一道通向地狱的黑裂口,一路穿过民房、围墙、路基,使沿路的农研所、中小学都永远地消失了。
而最令人胆寒的是悬挂在危楼上的尸体。
有的双手被巨大的楼板压得粉碎;有的头部被砸后,无力地聋拉在残垣断壁之间,有的双脚被扣,倒悬空中。
惨状令人不忍目睹,坚强勇敢的战士们也无法克制那夺眶而出的泪水。
昨夜尚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不仅如此,遭受这次地震破坏的地区竟达到万多平方公里。
北至满洲里、南至河南、西至宁夏、东至大海的200多万平方公里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
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一些地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震魔”这一难解之谜, 向21世纪的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附: 本世纪严重震灾及死亡人数:
时间地点震级死亡人数1906.4.18 旧金山8.3 700余1908.12.28墨西哥7.5 8万余1923.9.1关东8.2 14.3万余1939.1.24智利5万余
1976.7.28唐山7.8 242469 1985.9.19墨西哥8.1 7000余1988.12.7亚美尼亚(苏) 6.9 5.5万1997.5.10伊朗7.1 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