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复习教案沪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沪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沪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题3。

1。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

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4.掌握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教学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预习交流】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色。

2.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吗?___________;干冰和冰是同种物质吗?____3.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是同种变化吗?你能解释吗?4.汞俗称水银,可作为温度计的材料,你能解释原因吗?水能否作为制作温度计的材料呢?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你知道原因吗?【导入】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化学,也初步了解了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制取途径。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评估、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基本微粒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质、元素、化合物等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的定义和特性,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新版沪教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题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情感目标激发对物质的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物质观,物质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

难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 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逐渐消失,水的味道变咸。

2.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4.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那么,物质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一、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观察与思考】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溶液甲。

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图a)。

实验现象:滴加浓氨水后,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与解释: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图b),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A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与解释: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使溶液变红。

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活中能说明这个结论的实例还有:走近花园,闻到花的香味;打开酒精瓶,嗅到酒精的气味。

此外,微粒的运动速率还与温度等外界因素有关。

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2、微粒之间有空隙【活动与探究1】取一根长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加入半管水,然后加入半管无水酒精。

反复振荡,观测,现象是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小于整管。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三课时)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三课时)教案沪教版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

2、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物质无限不可分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学习重难点: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课前准备
1、常见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模型图示。

教学过程:
观看屏幕

的学习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

板书设计:
五、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2、计算式
公式表达式:Ar (原子)=
12
/1 (某碳原子)(某原子)m m 六、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 (分子)=∑Ar (构成微粒的原子)。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

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了解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3.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课前预习】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B.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C.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极小,但所占原子的质量很大2.(2014上海)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 和核外带负电荷的 构成的。

原子核又是由 和 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 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原子呈电中性。

4.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

【学习过程】思考:1.分子是由 构成的,分子能分成 。

2.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能不能再分呢?一、原子的构成讨论课本68页图3—12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你对该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有何猜想与解释?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并完成下表。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 思考讨论:1.触摸一些金属物品,感受其是否带电? 2.原子中有电子且电子带负电,由此可推出什么结论? 阅读:课本69页拓展视野至结束,完成下列空格。

1.实验证明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带电的 。

且 外有很大空间,带 电的 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由于 和 所带电量 ,电性 ,因而呈电中性。

的体积虽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2.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

其中 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

思考:下表是一些原子的构成情况二、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粒子被弹了回来仔细观察左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你能得出哪1.原子虽小,但却有一定的质量。

查阅课本70页,找出下列原子的质量:Al F Na 这些数据使用方便吗?2.国际上是以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3.1.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3.1.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3.1.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九年级化学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原子、分子和离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物质世界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微观世界的概念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由基本微粒构成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2.物质由基本微粒构成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微观世界的现象。

3.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基本微粒的性质。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3.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进行一些实验,如水的沸腾、食盐的溶解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基本微粒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性质,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物质由基本微粒构成的原理如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水烧开后杯子里会剩下一些水蒸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性质,以及物质由基本微粒构成的原理。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3(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3(新版)沪教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题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 1.知道原子的构成。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2.了解离子的概念,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 本 微粒; 3.知道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材 分 析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 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1.原子的结构; 2.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的,二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构成 的。 4.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通过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 教 电子转变成原子。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 学 我们都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 小微粒呢? 过 1.原子的构成 程 【问题】原子是质量、体积都很小的微粒,原子能否再分? 【讲授】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 1911 年英国著名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 小部分 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讨论】你对该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有何猜想与解释?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并完成下表。

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内容】九义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②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③能用某些事实或设计完成某些实验说明物质的微粒性;④运用有关物质的微粒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

2.能力和技能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策略】学生在第二章已学习了身边的物质,知道不同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本节课以“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引入,让学生明确本章学习的内容和目的。

首先,通过实验感受物质分割过程,使学生构建微粒的观点;其次,通过学生的讨论、设计、实验探究,得到微粒的某些特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并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微粒的变化情况以加深认识;最后,利用物质的微观性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一些实验现象。

形成微粒的观点,学生接受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就更加顺利。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分组实验,四人一组,其中化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

2.教具准备①多媒体教学设备②试管、烧杯、酒精灯、药匙、胶头滴管、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注射器、研钵、高锰酸钾、蒸馏水、浓氨水、酚酞、酒精等。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因此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中的大。

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新版)沪教版【精品】.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新版)沪教版【精品】.doc
C.构成水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了D.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作用体积变小
2.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3)分别取A、B两个烧杯,A杯中加入蒸馏水,再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杯中盛有浓盐酸,
用一大烧杯把A、B
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是:(1)(2)
巩固练习
1、晾干湿衣服时,构成水的微粒所发生的变化是()
A.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了B.构成水的微粒变成其他物质了
例1、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解释
(1)水的三态变化(2)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3)校园里花香四溢
例2已知酸性物质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一些性质,设计了如下的系列实验:(如下图)
(1)向一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2)向图(1)中的烧杯中再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预习与检查
1、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_构成的。
2、走进花园,闻到花香;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小于10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思考:物质可分吗?根据前面的学习和已有的经验,谈谈你对物质的构成微粒有什么样的认识、可用那些事实来解释你的认识?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教学设计)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3.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4.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1.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呢?[提出问题]在10 s内,将一张纸按等比例进行分割到尽可能小,它还能再分吗?(一)微粒的性质[问题]走在校园里,你会闻到桂花香味,但你看到桂花树吗?为什么?[观察思考]:实验操作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溶液甲。

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2:重新配制甲溶液,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3:在烧杯B中以蒸馏水代替浓氨水,重复实验1的操作。

观察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问题:有人说: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你认为是这样吗?
创设情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〆粒子的微粒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〆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〆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原子的实际质量也越小。
3、练习: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引导学生讨论:
(1)大多数〆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了什么?
(2)一小部分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了什么?
(3)甚至极少数被反弹了回来,又说明了什么?
小结知识点:
(1)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带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 前 预 习(见作业纸)
教师复备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方式
一、预习情况检查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2、水电解的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变的微粒是、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小的多。
学生阅读教材P69 拓展视野:

九年级化学全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沪教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
过程。

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三、课堂小结:。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课时3 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课时3 沪教版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讨论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对比。

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介绍展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美。

二、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三、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电子很小,运动的空间又这样特殊,它的运动与普通物体的运动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你猜想下电子会怎样运动?[猜想]:1、电子绕核运动2、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3、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4、电子是分层运动的[验证]:从课本或课外书籍上寻找资料。

[板书]: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由近 远 能量高低:由低 高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练习]: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看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核外电子层数为 ,第一层电子数为 。

[说明]: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简洁、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找一找]:看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发现什么规律?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这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稀有气体为什么曾经叫惰性气体?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有关系? [你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哪一部分有关?[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板书]:二、离子的形成元素的类别最外层电子数是否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得失电子化学性质金属 <4 末达 易失 活泼 非金属 ≥4 末达 易得 活泼 稀有气体=4达到不易稳定出示钠原子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简图,利用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结构特征讲解分析离子的概念、离子符号的涵义、离子和原子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班级: 姓名:
教学要求:1.理解原子的概念:
2.理解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
3.能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教学重点: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难点 1.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形成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

因为 原因,原子不带
电。

3.离子可分为 和 。

4.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形成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带 电,形成 离子。

5.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

二、教学过程
(二)、原子
【讨 论】课本P 65图3—14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你对该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有何猜想
与解释?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以上说明:原子的体积主要被 占据,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1)原子的构成
(2)数量关系 【讨论】原子为什么呈电中性?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原子⎩
⎨ ⎧ + = = = 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
由此,请写出原子相对质量计算公式:
()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三)离子
1.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经常会、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成为离子,前者称为离子,后者称为离子。

氯原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电荷,成为离子,记作;而钠原子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电荷,成为离子,记作。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微粒之一,如氯化钠是由和构成。

(二)离子和原子的关系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区别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 (带____电) (带____电)
联系 1.同种元素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它们同属一种元素
( ) ()
相互转化: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 ) ()
(三)三种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
目标检测
【基础题】
1.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
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4.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A)原子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
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
【提升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
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又有分子的是()
A、氯化钠固体
B、金刚石
C、食盐水
D、液氧
3.从“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中,选出适当的微粒名称填写(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2)显电中性的是,带正电荷的是,带负电荷的是。

(3)一般来说,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