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第十四章卫生政策
社会医学 期末复习 重点总结 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医学的社会化: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需要承担更多的卫生保健责任,要把卫生事业当做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3.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根据这个定义,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
4.医学模式的五个阶段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2)健康需求的提高; 3)医学社会化;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6.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四大类12小类1)环境因素:社会、自然、心理;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职业危险因素、生活危险因素、消费形式; 3)生物遗传因素:成熟老化、遗传、综合内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预防、治疗、康复;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培养医护人员由单纯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感、人际交往、技术训练。
社会医学第十四章卫生政策
政策图解法是指借助条线化的图形,标注出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达 到简化环境因素,精简信息量的目的。 优点:
(五)阶段性
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公众健康状况与主要卫生问题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 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政府负担较重、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卫生政策的出 发点只要是减轻财政负担、充分调动医院积极性。从 本世纪初开始,“看病难,看病贵”日益成为公众和 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明确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力 度,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公共 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成为这一时期卫生改革政策的最 重要特征。
明确了phc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焦点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当一个政策问题被提出后,需要政府或相关公共组织加以 确认和分析,目的在于明确问题边界、分析问题根源,以 推动议程设定和政策制定、实施等后续环节。
(三)政策议程设定
政策议程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 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以及确定为需要加以解决的政策 问题的过程。 例如:“看病贵、看病难”等被 社会公众长期关注的问题,成为 社会各界公认的热点问题;该问 题具有解决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思 路与手段;同时,符合政治导向 、社会氛围等要素。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卫生政策概述 » 第二节 卫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卫生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全球卫生策略 » 第五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与医药卫生体
《社会医学政策》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政策》教学大纲社会医学政策教学大纲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介绍社会医学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社会医学政策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并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研究目标- 理解社会医学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掌握社会医学政策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了解社会医学政策的实践案例和应用;- 理解社会医学政策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的影响;- 掌握社会医学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步骤;- 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教学内容1. 社会医学政策的概念和定义- 社会医学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社会医学政策与公共卫生的关系2. 社会医学政策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社会医学政策的目标和原则- 社会医学模型和框架3. 社会医学政策的实践案例和应用- 国际社会医学政策案例分析- 国内社会医学政策案例分析4. 社会医学政策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的影响- 社会医学政策的目标和效果评估- 社会医学政策与卫生服务的关系5. 社会医学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步骤- 社会医学政策制定的流程和参与者- 社会医学政策实施的策略和措施6. 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国际社会医学政策法律框架- 国内社会医学政策法律框架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与讨论:20%- 作业和小组项目:30%- 期中考试:20%- 期末考试:30%参考资料1. Marmot, M. G. (2015). The health gap: the challenge of an unequal world. Bloomsbury Publishing.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8: primary health care now more than eve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请注意,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社会医学考试范围
社会医学考试范围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与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和意外伤害等。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三、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4):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四、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第二章医学模式一、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特点:1.产生的社会性2.存在的普遍性3.作用的广泛性4.发展的渐进性二、医学模式的演变(5):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三、影响人群的健康因素生物遗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四、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第三章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概念: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DH)是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因素。
4.调完《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5+3)、影像、口腔、麻醉、法医专业前言课程简介:(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学科主要任务、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课程的特色)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研究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众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针对不同的社会卫生状况,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预防医学中分化发展起来的。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医学科学阐明了社会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重要作用。
因此,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医学生知道生物与生物属性、人与人性、社会与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基本要素的概念;说明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卫生服务,社会结构、社会角色及人的社会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区、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它们与的健康关系;阐明现代人体观、疾病观、健康观的概念以及社会发展与人群疾病谱、死因谱转变的关系;掌握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生命质量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会病和健康教育的关系,社会卫生状况和卫生策略有关概念和内容。
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教师的姓名+职称+电话+电子邮件+办公室地点)考评方式:(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占的比例)理论笔试:100分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课程使用的主线教材及主要中、英文参考书,教材需提供完整信息(名称教学目标:(课程总的目标,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明确列出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课程内容)社会医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医学生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如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卫生服务,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区、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它们与的健康关系,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益的方法,掌握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生命质量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会卫生状况和卫生策略,社会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有关概念和内容。
社会医学试题库(题目)
第一章绪论第一部分:学习习题一、填空题1.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和。
2.社会医学是一门学科;从医学思维和观念的角度,社会医学具有学科的特点。
3.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4.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
5.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扩大到,学科更有生命力。
6.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二、选择题1. 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A.魏尔啸B.诺尔曼C.盖林D.希波克拉底E.恩格尔2. 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是()A .卫生服务状况 B.卫生行为 C.社会卫生政策 D.社会危险因素 E.临床诊治方法3. 社会医学是( )A.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B.理论学科 C.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D.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E.以上答案均不是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A.生产性B.盈利性C.公益性D.福利性E.以上答案均不对5.盖林(Guerin)是(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E.瑞典人6.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D. 社会发展规律E.个人卫生状况7.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E.传染病人群8.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A.帮助政府制定政策 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C.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D.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E.比较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三、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四、问答题1.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3.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第一部分:学习习题一、填空题1. 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六个阶段。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医学填空题第一章绪论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种模式。
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四大类。
第三章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现代研究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是造成健康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行动框架中将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分为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两种因素。
高危性观点包括高危人群、高危因素、高危环境。
第四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从调查对象的范围看,调查研究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根据问题是否预设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种。
对于敏感性问题,非随机化应答技术主要包括剔除法、匿名法和编辑法。
第五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状况内容广泛大体上可分为下列六类: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卫生资源、卫生行为等。
婴儿死亡率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影响婴儿健康的卫生问题,而且也反映母亲的健康状况、产前和产后的保健水平以及婴儿保健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等。
第六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大体上可将其归为环境、人口和文明三个类别。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阶层主要由个人的教育、职业和收入等因素来决定。
职业生涯中对人们精神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状态主要有职业倦怠、失业和退休。
社会支持的构成要素有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和凝聚力。
第七章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心理过程又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压力是由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管理三方面要素构成。
第八章生命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目的分类,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分为鉴别量表、预测量表、评估量表。
生命质量评价的特征是:评价内容综合性、评价指标主观性、生命质量动态性。
十一章社会卫生政策分析SWOT分析就是为了了解组织的优势、劣势、威胁、机会。
《社会医学》54学时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社会医学英文名称: Social Medicine总学时: 54学时(理论课:54学时)学分: 3学分自主学习:21学时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全科、法语班)、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麻醉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
其中包括上课考勤(10%)、实验课成绩(10%)和平时作业(10%)。
《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课,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
《社会医学》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框架下,建立新的健康观念,提高医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层面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观点,同时使得学生们能够:(一)深刻地理解健康新观念,现代医学模式的演变及其意义,以及三级预防的基本原理,学习将以上思想观念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二)全面地认识社会诸多因素对于人群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当代社会卫生的基本状况以及医学面临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提高从大卫生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以上问题的能力;(三)学习并掌握社会医学调查,生命质量评价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基本方法,学习高危人群保健及主要社会病的防治措施,使之能更有效地应用医学科学技术,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四)不断提高适应现实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和与人民群众建立沟通渠道和联系途径的能力。
按照教学计划,《社会医学》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0学时。
教学内容主要参考李鲁主编《社会医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并根据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对相关章节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讲座式教学方法与参与式互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卫生政策:是指卫生发展战略与策略、政策、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
【社会阶层:是指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家庭或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群体。
【卫生费用:广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以货币来计算;狭义是指在一定时期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间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相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增长年龄:个体去除危险因素后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到的年龄值,又称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评价年龄:指个体存在危险因素时,通过查表和计算得到的年龄值。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社会因素: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保健。
【亚健康: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医学社会化:是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要承担更多的卫生健康责任,把卫生事业当做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她研究社会因素、个体和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会医学课件-社会卫生政策分析
*
(三)利益相关集团分析的4个步骤
确定利益相关集团
估计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以及政策目标对其利益的可能影响
评价利益相关集团动用资源的能力
判断各个利益相关集团的立场
*
(四)利益相关集团分析的优缺点 使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哪些人、哪些团体可能影响决策,他们的利益和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如何,估计这些集团影响力的大小,从而使决策者心中有数,对重要的集团加以关注,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由于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更多地关注了各个集团本身,对于可能影响决策的所有团体缺乏一个整体的了解;
*
政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利益倾向:代表本阶级的利益 目标取向:明确的目标 合法性:涉及对象的认可和接受 权威性:政策的强制性 功能多样性: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 可预测的功能和不可预测的功能。(计划生育政策) 价值取向:制定者价值观的影响。如公平与效率。 过程及阶段性:政策制定阶段和政策执行阶段。
*
(二)渐进决策模型 (gradual decision-making model) 特点: ①采用不断尝试的方法,找出满意的结果 ②从若干个相差不大的方案中选择相对较好的方案 ③使利益相关集团达成共识,协调各种冲突的目标
渐进决策模型能及时纠正错误,比较稳妥,容易控制
*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stakeholder analysis)
(一)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利益相关者是指某些人、团体或者机构,他们能够改变某个政策的目标,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或是当政策目标实现后,他们的利益会受到影响。
*
一所医院打算降低 某些医疗服务项目 的收费价格
精英决策模型不适用于大众参政议政程度较高的社会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政策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政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公共卫生政策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探讨公共卫生政策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会医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公共卫生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和政策。
社会医学研究人群健康问题,而公共卫生政策则是落实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的具体行动。
政策的制定需要基于对社会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从人群特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等多个方面透彻分析,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
其次,公共卫生政策在调控社会健康不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医学研究发现,人口的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职业及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些社会群体由于受到不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以及不良的生活环境等原因,其健康水平普遍较低。
公共卫生政策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如医疗机构建设、健康保险制度改革、教育投入的不断提高等,可以调控社会健康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公共卫生政策还能够改善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医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健康水平与环境的污染、交通状况、工作安全等息息相关。
公共卫生政策通过建设健康城市、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加强职业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改善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此外,公共卫生政策对于危机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处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医学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等对人群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公共卫生政策通过建立危机应对体系、提前预警机制、紧急响应机构等,可以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少损失,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人群健康。
最后,公共卫生政策的评估和改善也需要借助社会医学的研究成果。
公共卫生政策不是一劳永逸的,其效果需要进行评估和改进。
社会医学通过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为政策的修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社会医学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研究,探索政策的优化和创新方向,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长期发展。
社会医学中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政策
社会医学中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政策社会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与医疗保健体系的关系的学科。
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政策是社会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以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社会公众所享有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卫生检查等。
这些服务的提供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
首先,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公共卫生部门和卫生机构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疫苗接种、卫生宣传等。
例如,在面对新冠疫情时,各国纷纷实施了严格的携程管控和社交距离措施。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从而降低疾病的传播速度。
其次,健康政策是制定和实施的关键。
健康政策旨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和改进,以及卫生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政府在制定健康政策时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公众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例如,某些国家实行了全民医保制度,通过集中调配资金和资源,为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
在制定健康政策时,还需要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差异和地域差异,一些弱势群体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卫生保健服务。
因此,健康政策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需求,并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健康政策还应该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政策不仅仅关注当下的健康需求,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健康问题。
例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老龄化和慢性病的问题。
在制定健康政策时,需要设定长期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社会医学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政策还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合作。
例如,教育部门可以与卫生部门合作,在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环境部门可以与卫生部门合作,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这种跨部门的合作能够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预防医学技术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
预防医学技术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预防医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仅靠技术的发展是不够的,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预防医学技术有效应用和普及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预防医学技术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的学科,其目的在于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推动预防医学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医学关注的范围广泛,包括个体行为、社会环境、经济因素和文化背景等对健康的影响因素。
社会医学的作用在于帮助医学研究者和卫生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健康和疾病的社会背景,从而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社会医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并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二、卫生政策的重要性和目标卫生政策是一国或地区在卫生领域内制定的方针、目标和措施的总称。
在预防医学技术中,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预防医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通过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可以推动预防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政策可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得更多的人受益于预防医学技术。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政策可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卫生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卫生政策应保证人民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得到满足,包括普及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和疾病筛查等措施。
2.加强卫生监测和预警机制。
卫生政策应建立健全的卫生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水平。
卫生政策应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和评价,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标准。
三、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的挑战在预防医学技术的应用中,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面临着一些挑战。
社会医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滨州医学院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A:研究社会卫生状况B:制定社会卫生措施C: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D:医学发展规律答案:D2.社会医学的性质是:A:交叉学科B:社会科学C:基础学科D:自然科学答案:A3.第二次卫生革命以哪种疾病作为主攻目标:A:传染病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地方病D:寄生虫病答案:B4.第三次卫生革命的措施是:A:发展社区卫生服务B:有效疫苗C:筛检D:健康教育答案:A5.现代健康观突出强调了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A: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B:神经、心理、社会活动能力C:神经、精神、社会活动能力D:躯体、生理、社会适应能力答案:A第二章测试1.医学模式的核心是:A:医学观B:健康观C:医学理论D:疾病观答案:A2.医学模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机械论—自然哲学—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D: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答案:B3.希波克拉底名著《空气、水、地域》中的观点属于:A:机械论的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答案:C4.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有关疾病与健康的概念得到扩展,下述描述不恰当的是:A:健康具有多维性B: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或失调C:健康与疾病具有相对性D:划清健康与疾病的界限答案:D5.患者仅感到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如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但经各种仪器和化验检查都没有阳性结果,这是:A:亚临床疾病B:疾病状态C:亚健康状态D:高危状态答案:C第三章测试1.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核心价值理念是:A: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B:大卫生观C:影响健康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因素D:健康公平答案:D2.卫生服务系统属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中的:A:日常生活环境因素B:个体社会结构性因素C:社会支持因素D:宏观社会决定因素答案:A3.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会影响社会结构因素B:社会结构因素决定这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C:个体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社会决定因素相互影响D:卫生服务体系会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答案:D4.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中的第二层次代表是:A:社会文化环境B:工作环境C:社会支持D:遗传因素答案:C5.关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描述正确的是:A:其他选项正确B: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C:人们成长的社会环境会对健康产生健康D:健康不公平是影响社会健康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答案:A第四章测试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人一生的健康存量是稳定不变的B: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C:婴儿死亡率是反映社会成员健康状况的敏感指标D:平均期望寿命是反映健康投资经济效益的敏感指标答案:C2.下列关于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之间的关系描述不准确的是:A:经济发展会导致卫生服务需要数量的增加B:经济发展会使卫生服务需求增加C:经济发展会导致卫生服务需要转变为需求的阈值升高D:经济发展会使卫生服务需要的类型发生改变答案:C3.下列指标能较全面的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是:A:GNPB:人类发展指数C:GDPD:人均GDP答案:B4.关于经济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经济发展只会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B:健康与经济之间具有双向作用C:健康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经济发展会提高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答案:A5.能够比较全面的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是:A:婴儿死亡率B:孕产妇死亡率C:人均GDPD:伤残调整寿命年答案:D第五章测试1.文化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智能文化、科技文化、思想文化B:思想文化、哲学文化、规范文化C:思想文化、规范文化、科技文化D:规范文化、思想文化、智能文化答案:D2.文化对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我们无法度量或计算,这是文化的:A:无形性B:稳定性C:本源性D:软约束性答案:A3.风俗习惯影响人们健康的途径主要是:A: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B:行为生活方式C: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D: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答案:B4.文化对健康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的条文或规定实现对健康的影响,而是促使人们形成思维定势,自发地通过行动加以实现的过程,这是文化的: A:本源性B:软约束性C:稳定性D:无形性答案:B5.智能文化影响人们健康的途径主要是:A: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B: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C:行为生活方式D: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答案:D第六章测试1.下列研究属于调查研究的是:A: 流动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B:早期干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C:社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饮水加氟预防龋齿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答案:A2.为了了解弱势人群的健康需求,因此深入某社区对社区的老年人和儿童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雪球抽样B:方便抽样C:立意抽样D:定额抽样答案:C3.问卷中用以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的问题是:A:特征问题B:行为问题C:态度问题D:客观问题答案:C4.某学者对婚姻的满意度进行测量,理论上对婚姻满意的人比对婚姻不满意的人较少欺骗对方,如果他用问卷反复测量的结果都是:无论对婚姻是否满意,人们对配偶的欺骗程度都是一样的,则说明测量的:A:效度不高,信度不高B:信度高,效度不高C:效度高,信度不高D:信度不高,效度高答案:B5.信访问卷调查法的主要缺点是:A:易受调查员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影响B:回收率低,易使样本产生偏性C:需要较多的人员、经费和时间D:漏填多有发生答案:B第七章测试1.下列哪项不属于反映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的指标:A:两周就诊率B:两周卧床率C:两周休工率D:两周患病率答案:A2.下列可以反映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A:两周就诊率B:两周休工率C:两周卧床率D:两周患病率答案:A3.制定长期卫生规划时,优先考虑:A: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要求C:卫生服务利用D:卫生服务需要答案:D4.下列哪项指标主要取决于自身健康状况:A:卫生服务利用B:卫生服务需求C:卫生服务要求D:卫生服务需要答案:D5.下列关于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卫生服务要求反映的是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客观要求B:卫生服务利用可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效果C:卫生服务需求必然会通过卫生服务利用得到满足D: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较大答案:D第八章测试1.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可用来说明:A:减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B:接触危险因素后引发疾病所需要的年数C:消除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年数D:危险因素已经存在的年数答案:A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医患关系B:确定疾病的病因C: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答案:D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下面哪项疾病的预防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措施:A:冠心病B:结核C:痢疾D:麻疹答案:A4.男性,40岁,经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测得其评价年龄为46岁,增长年龄为38岁,则该男性的健康状况属于:A: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C:一般性危险型D:健康型答案:B5.某男性2015年冠心病的若干危险因素的危险分值:吸烟为1.5,缺乏体力活动为2.5,超重为1.5,饮酒为0.8,糖尿病史为0.9,该男性的组合危险分数应为:A:3.22B:1.78C:2.5D:7.2答案:A第九章测试1.关于生命质量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命质量评价中如果以健康者的评价结果作为标准,则功能障碍的严重性可能被低估B:生命质量评价中如果以患者的评价结果作为标准,则客观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会被低估C: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可能比健康者更高D:同一份量表中不同维度的测量结果不能进行比较答案:A2.生命质量测量中最敏感的部分是:A:角色受限B:认知功能C:情绪反应D:活动受限答案:C3.生命质量更多强调的是:A:疾病的严重程度B:个人对生活的感觉体验C:生存时间的长度D:生理健康程度答案:B4.“幸福感”主要用于评价人们:A:生理状态B:社会功能状态C:主观判断与满意度D:心理状态答案:C5.生命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A:其他选项正确B:平衡C:改善D:下降答案:A第十章测试1.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公平原则B:部门协同原则C:参与原则D:效率第一原则答案:D2.关于社会卫生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卫生状况评价可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B: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指的是人群的健康状况C: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包括对健康影响因素的评价D:社会卫生状况评价可以评估卫生系统的绩效答案:B3.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经济发展B:控制危害健康的社会因素C:维护社会稳定D:实现全民健康答案:D4.下列不属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原则是:A:改革创新B:科学发展C:提高效益D:健康优先答案:C5.全球卫生策略包括:A:人人享有卫生保健B:可持续发展目标C:其他选项正确D:初级卫生保健答案:C第十一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卫生政策特点的是:A:自愿性B:阶段性C:价值取向D:系统性答案:A2.卫生政策的分配功能体现在:A:制定政策的价值理念应体现公平、合理性B:要有有效的机制设计保障实现分配的公平性C:卫生政策的制定过程要遵循公平性D:其他选项正确答案:D3.卫生政策的功能包括:A:规制和导向功能B:协调功能C:其他选项正确D:分配功能答案:C4.卫生政策的内容和手段等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这体现的卫生政策特点是:A:系统性B:政治性C:阶段性D:合法性答案:C5.卫生政策要对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进行要求,这体现的卫生政策功能是:A:协调功能B:分配功能C:规制功能D:导向功能答案:C第十二章测试1.健康管理的对象包括:A:健康人群B:患者C:其他选项正确D:高危人群答案:C2.生活方式管理成败的关键是:A:营销手段的使用B:干预技术的使用C:干预者的监督和管理D: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情况答案:D3.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是:A:收集健康管理者的个人信息B:干预效果的评价C:收集健康危险因素信息D: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和干预答案:D4.引导社区居民首诊到基层,这属于:A:疾病管理B:生活方式管理C:灾难性疾病管理D:需求管理答案:D5.现代健康管理的特点是A:其他选项正确B: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管理C:健康管理手段多样化D:由病后管理变为病前管理答案:A第十三章测试1.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A:其他选项正确B:病人C:健康人群D:高危人群答案:A2.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是从生到死得服务,这是:A:可及性服务B:连续性的服务C:协调性地服务D:人性化的服务答案:C3.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的关系,错误的是:A:全科医学侧重于基本医疗服务B:社区卫生服务是全科医学的主要医疗形式C:全科医学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医疗形式D:全科医学的内容较社区卫生服务窄答案:B4.下列不属于高危家庭的是:A: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B:单亲家庭C:精神病病人的家庭D:酗酒家庭答案:A5.社区医生的预防主要属于:A:一级预防B:三级预防C:临床预防D:二级预防答案:C第十四章测试1.家庭中丈夫酗酒,妻子说服不了丈夫,经常苦闷而使原来的糖尿病病情加重,不能料理家务,子女看到父母的状态,担心和害怕导致成绩下降,进而丈夫的情绪更差,酗酒次数增加,这说明家庭具有:A:积累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周期性因果关系答案:D2.某家庭的家庭成员由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这样的家庭属于:A:重组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主干家庭答案:B3.某家庭的家庭成员由父母、已婚子女及其孩子组成,这样的家庭属于: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重组家庭D:核心家庭答案:A4.家庭为子女提供社会教育,培养子女的人生观,这属于:A:经济功能B:社会化功能C:健康照顾功能D:情感功能答案:B5.健康的家庭应表现为:A:开放坦诚的沟通B:角色转变具有弹性C:个体在家庭中具有自主性D:其他选项正确答案:D第十五章测试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幼卫生状况常用的指标是:A:婴儿死亡率B:孕产妇死亡率C:其他选项都是D: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答案:C2.留守儿童的年龄是:A:18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下C:15周岁以下D:16周岁以下答案:D3.关于老年人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老年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B:老年人有较低的卫生服务需要C: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D:老年人有较高的卫生服务需要答案:B4.关于流动人口的特征,描述不准确的是:A: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提高B:举家流动减少C:流动老年人增多D:居留稳定性增强答案:B5.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开设心理健康课堂B: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C: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D:发挥社区的教育管理作用答案:B第十六章测试1.健康促进属于三级预防中的:A:一级预防B:临床预防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答案:A2.乳腺癌的筛查属于:A:二级预防B:一级预防C:三级预防D:发病后期预防答案:A3.慢性病防治管理的对象是:A:高危人群B:一般人群C:患病人群D:其他选项正确答案:D4.下列可以进行筛查的疾病是:A:流感B:胃癌C:艾滋病D:高血压答案:D5.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常采取的双向策略是:A:全人群策略B:高危策略C:健康教育策略D:健康促进策略答案:AB第十七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社会病的是:A:艾滋病B:结核C:自杀D:人口老龄化答案:D2.成瘾行为的主要特点是:A:依赖性B:戒断性C:耐受性D:危害性答案:A3.汽车安全气囊的安装,属于非故意伤害干预理论的:A:工程干预B:教育干预C:经济干预D:强制干预答案:A4.抢劫属于:A:情感性攻击B:工具性攻击C:反应性攻击D:被动攻击答案:B5.预防和控制吸毒的措施有:A:其他选项正确B:降低危害C:减少需求D:减少供给答案:A。
【2024版】社会医学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医学:第一章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所有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第一次卫生革命以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为目标。
5.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6.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7.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社会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8.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个层面。
9.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生物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
10.高危险性主要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
1.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3.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开张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第二章模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释方式,也可以指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理论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医学观。
社会医学――第十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第十四章社区卫生服务一、授课章节:第十四章社区卫生服务二、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七年制三、授课时间:3课时四、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性和面临的挑战,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熟悉社区的要素,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机构及运作;了解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运作,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五、重点和难点:社区卫生服务定义、工作内容、意义;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机组机构和运作,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紧密结合实际,以课堂讲解为主七、主要外文词汇:CommunityCommunity health service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WONCA八、思考题:1.试述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
2.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和任务。
3.简述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
4.论述社区卫生服务的运作特点。
九、教材与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十、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社区的基本概念(一)社区(community)以家庭为基础的历史共同体,是血缘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的结合。
――F.Tonnies1987年阿拉木图PHC会议定义:以某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费孝通(二)构成社区的五要素:1)人群2)地域3)生活服务设施4)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结构WHO: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数大约在10~30万人之间,面积在5000~50000km2之间。
生活社区:街道、居委会(城市)(urban community)乡镇、村(农村)(rural community)功能社区:机关企事业团体、学校等二、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一)定义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慢性病社区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第三节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的内容 第四节重点慢性病的社区防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医疗保险基金筹集 第三节医疗保险支付管理 第四节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控
精彩摘录
这是《社会医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社会医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目录分析
第二章医学模式与 健康观
第一章绪论
第三章定量研究方 法
第五章社会因素与 健康
第四章定性研究方 法
第六章社会心理因 素与健康
01
第七章社会 行为与健康
02
第八章健康 风险评估
03
第九章健康 状况评价
04
第十章生命 质量评价
06
第十二章社 区卫生服务
05
第十一章卫 生服务研究
第十三章慢性病社区 防治
第十四章社会医疗保 险制度
参考资料 附录
第一节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社会医学的性质、任务与教学目的 第三节社会医学的发展 第四节社会医学的相关学科
第一节医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演变 第三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四节医学模式转变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健康观的演变
第一节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第二节问卷设计 第三节定量研究的质量控制 第四节随机应答技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人类行为发生的基础 第三节危害健康行为 第四节疾病行为与健康 第五节行为干预
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二节健康风险评估概述 第三节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第四节一般健康风险评估的计算步骤 第五节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第一节健康状况评价概述 第二节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健康状况综合评价 第四节伤残调整生命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卫生政策的执行
卫生政策的执行又称为卫生政策的实施,是指政策执行者 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 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已制定的政策内容转化为 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一)预备阶段 预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政策内涵,确定具体实施目标, 对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动力与阻力进行分析。 (二)制定实施方案 制定实施方案是政策有效实施的第一步和关键环节。 (三)配置实施资源 政策实施需要调动大量资源,卫生政策也是如此。 (四)组织实施 卫生政策实施是按照既定方案,调动各种资源实现政策目 标的过程。
(二)卫生政策制定的过程
1、确定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期望通过 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社会效果或者要避免的 消极社会影响 2、设计政策方案 备选方案是指政策制定者为解决 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而设计和拟定的方案与途径。 3、选定备选方案 主要是论证评估现有备选方案的 价值、方案可行性、方案效果和方案风险等,比较常用 的方法如效用分析、层次分析等。 4、政策方案确定与合法化 在评估、论证各种备选 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最后选择最佳政策方案的过程。
(三)卫生政策
卫生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领域,从国家政策 体系中派生,体现国家保障公民健康的目的、策略 与行动,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社会政策之一。是指社 会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对卫生事业发展 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和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 措施和行动的总称,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卫生政策的主要功能
三、卫生政策分析的方法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时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工具,了解与政策议题有切身相关利益的人、机构或团体 的立场以及对其他群体的影响,以完善政策制定、促进政策执行的方法。 优点:
利益相关集团分析能够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哪些人、哪些团体可能影响决策,他们的利益和他们所 拥有的资源如何,以估计这些集团影响力的大小,从而使决策者心中有数,对重要的集团加以关注,保 障政策目标的实现。 缺点:
三、卫生政策的基本特点
(一)价值取向或政治性
政策主体包括政党、政府和社会团体,政策主体 的价值取向必然影响到政策的制定,政策要实现 的目标和采取的行动代表政策主体的利益。
(二)合法性、权威性和强迫性
政策的制定必须经过一定的严格程序方可出台实 施,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具有合法性,否则就不 能成为一项政策。同时,政策必须具有权威性, 作为社会、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规范和指导,必须 得到所涉及对象的认可和接受,不管其实出于自 愿还是强迫。
(二)卫生政策分析的原则
1、系统原则 卫生政策系统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各项具体的政策相互联 系,彼此协调,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的开放性体系。 2、预测原则 政策系统是面向未来预期效果的,卫生政策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协调原则 政策的协调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策指向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协 调;二是指政策系统中个层次、各类型的要素和参与者的协调。 4、信息原则 政策分析要求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递、使用、反馈,进而 将各种信息转化为决策依据。 5、科学原则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行、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高于一般科学 研究。
(一)卫生政策制定的原则
1、一致原则 卫生政策的目标和方案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 策保持一致。 2、信息原则 政策制定依赖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 3、系统原则 政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政策制定要统筹考虑系统 内部各要素、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4、可行原则 政策实施要具备许多现实条件,卫生政策制定要综合 考虑社会环境、决策成本、社会大众的接受等因素,要对其在政治、经 济、社会、科技、伦理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 5、动态原则 虽然政策内在要求稳定,但是社会环境和政策问题在 不断变化,多以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 6、参与原则 政策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政策制定不许遵循法定的、 科学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确保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人民群众或政策目 标全体的充分参与。
例如:“看病贵、看病难”等被 社会公众长期关注的问题,成为
社会各界公认的热点问题;该问 题具有解决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思
路与手段;同时,符合政治导向 、社会氛围等要素。
二、卫生政策的制定
卫生政策制定是指针对决策议程之间的卫生问题提出一系列可接受 的方案或计划(即备选方案),并经过分析、论证、合法化等程序之 后,最终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卫生政策概述 » 第二节 卫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卫生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全球卫生策略 » 第五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与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
一、基本概念 (一)政策与公共政策
政策的定义很多,《辞海》将政策定义为国家、政党为实现一 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国外有学者认 为,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现代政策 科学家认为,政策是指政党、国家机关和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 环境和一定历史时期,以特定价值取向为引导,为实现特定目 标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指南,是一系列法律、 法规、路线、方针、战略、策 卫生政策的规制功能就是通过各种规范化手段,将与卫生 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制约在法律、法规以及道德伦理许可 的范围内,并最大限度的保证各种卫生服务供给与分配的 公平性、可及性与效率,最终确保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导向功能 政策能够引导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方向,卫生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引导卫生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 空间和流向上的变动,这些变动影响人们的预期和行为, 进而影响卫生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五)阶段性 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公众健康状况与主要卫生问题等因素密切相关。例 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医疗卫生资源严 重不足、政府负担较重、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卫 生政策的出发点只要是减轻财政负担、充分调动医 院积极性。从本世纪初开始,“看病难,看病贵” 日益成为公众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明确提出了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 贵的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成为这一 时期卫生改革政策的最重要特征。 (六)复杂性 卫生政策的制定实施涉及到卫生体制、卫生筹资、 服务提供、卫生人力、监管规制等复杂的因素,还 隐含着政治导向、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诸多深层 次影响。
4、政策环境 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外部因素的总 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策的执行、走向和效果。
5、政策形式 政策是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有的政策表现为 成文的政策文本,如:各种法律、法规等,有的政策表现为具有 特定目标的行动计划,如:国家降消项目。
(二)卫生政策分析的步骤
1、收集政策信息 政策资料的收集整理是政策分析的第一步。 2、明确政策问题 在掌握政策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者要明确政策问 题,并分析其内在根源。 3、界定政策主体和客体 围绕政策问题,应清晰界定政策过程中的 主体、客体,特别是不直接参与政策行动,但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利益相 关者。如:财政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 4、辨识影响政策过程的因素 明确政策主客体后,要对政策过程中 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影响政策过程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管理体制、 社会氛围、关键事件等。 5、分析政策运行机制 政策运行机制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政策环境 下,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方式。 6、形成政策预判与政策主张 在把握了政策问题、主要参与者、影 响因素、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对政策前景、政策可控程度、预 期收益与风险、技术与经济可行性,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基本判断, 以调整政策方案和行动。
卫生政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包含了从问题 提出与确认、问题议程设定、政策制定、政策实 施、政策评价等一系列的行动。不是所有的卫生 与健康问题都会成为卫生政策问题,政策问题的 提出、确认以及如何进入决策议程是制定卫生政 策的前提。卫生政策的功能与特点影响着卫生政 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卫生政策问题的确认
(三)公益性
卫生政策以保障人民健康为根本目的,而人民的 健康水平改善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医疗保险筹资、政府职责等方面都应充分 体现公益性。
(四)系统性
卫生政策的系统性体现在政策层级和执行体系等 两个方面。政策层级的系统性表现为,卫生政策 通常是在统一框架内从总体政策到具体政策发展 形成的;卫生政策的执行体系包括中央政府及其 相关部门和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 机构,构成了政策执行的完整体系。
一、卫生政策分析的目的与原则
卫生政策分析是将复杂的卫生政策系统分解为可识别的要素和环节,对卫生政策过程的 问题、动力、阻力和实施效果等方面有深层次的认识,以确定政策走向,为卫生政策提 供合理的思路和科学的证据。
(一)卫生政策分析的目的
卫生政策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卫生决策和执行的质量,减少决策失误,进而改善卫生体 系的运行。
(一)政策问题的提出
所谓问题,就是社会事实状态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当 社会大多数人就某种事实情况感觉与其利益、期望有 较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 求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采取行动加以解决,这一问题 就可能成为政策问题。 例如:2009年新一轮医改政策 的出台就是社会问题向政策问 题转化过程的生动实例。2003 年非典的爆发、天价医疗费的 典型事件、2005年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关于医改的研究报告, 引发社会对卫生改革问题的讨论,并为政府所重视。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当一个政策问题被提出后,需要政府或相关公共组织加以确 认和分析,目的在于明确问题边界、分析问题根源,以推动 议程设定和政策制定、实施等后续环节。
(三)政策议程设定
政策议程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 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以及确定为需要加以解决的政策问 题的过程。
(三)分配功能
卫生政策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将有限的卫生资源 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