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思潮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摘要】80年代是人道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其中“个人”观念成为重要议题。
本文从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个人”观念的内涵、影响、对人文主义的贡献以及局限性等方面对“个人”观念进行辨析。
这一思潮推崇个体价值,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尊严和自由。
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个人”观念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可能导致过分个人主义或者遗忘了集体利益。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的“个人”观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其重要性。
【关键词】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内涵、影响、人文主义、贡献、局限性、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这一时期,人道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强调对人类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这个背景下,“个人”观念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个人主义、个人权利、个人发展等话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本质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这种“个人”观念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集体主义观念的一种颠覆和挑战,更是对现代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探索。
个人在这一时期逐渐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这种个人主义思潮也引发了一系列对权力和权威的批判,对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质疑,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和尊重个体权利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的“个人”观念成为人们思考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成为当时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观念开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重新审视,强调个体的尊严和权利。
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摘要】人道主义是一个我们都特别熟悉的词汇,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
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
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在启蒙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传播,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方面体现强烈,代表便是雨果和狄更斯。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道主义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人道主义雨果狄更斯启蒙时期一、人道主义产生前的人道思想人类在一步步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很多非人道的事物都被唾弃,并出现了“爱人”的概念,比如儒家的仁爱、基督教的博爱。
这些古老的思想都包含了爱他人、爱众生的思想,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是“仁”。
“仁”按照孔子的解释,“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故曰:“仁者,人也”,其具体意义就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其对象不仅超出了血缘宗法关系中的人,也超越了血缘宗法之爱。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把爱人看成是彼此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才能维持人与人之间、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关系,维持着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的稳定存在。
“博爱”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它首先强调的是神人之爱,爱的对象先是神,其次才是人。
世人原本都是罪人,是神派了他的儿子耶稣做出牺牲来救助众生,世人才得以生存,所以,人们都应为替他们而死的主活着。
基督教把“博爱”作为他们基本的道德原则,所以基督教伦理学也被称为爱的伦理学。
基督教信仰的上帝具有绝对的权威,因而是普遍道德戒律的神圣保障。
在基督教的伦理文化中,“博爱”和“服从”分别被用来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整体(教会、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因此,基督教是把社会的稳定与巩固寄托在博爱仁慈的道德调控手段基础之上。
而儒家思想虽然也主张“仁者爱人”,但它不以宗教信仰为前提,而是以家庭为本位,以孝悌为基础,最后落实为“亲亲”、“敬长”。
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于十四——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的最初形式是人文主义。
针对中世纪神学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蔑视世俗(即非宗教的)生活,提倡禁欲主义等观点,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他们要求尊重“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意志”,主张“顺从你的意欲而行”。
他们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的意义,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
人文主义坚决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在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人道主义的思潮跃居历史的前台,成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
“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在法国革命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道主义,尽管都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是作为历史观来说,都是唯心主义的。
人文主义者也好,启蒙思想家和其他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也好,他们所说的人和人性都是抽象的人、抽象的人性。
他们认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人类的理性。
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作为审判台,一切都拿到理性面前接受审判,认为只要诉诸理性或通过教育,人类的一切“迷误”都能克服。
人道主义者提出“人道”、“正义”、“自由”、“平等”、“博爱”这样一些口号,并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
恩格斯说过:这是一些“或多或少属于道德范畴的字眼”,“这些字眼固然很好听,但在历史和政治问题上却什么也证明不了”。
^^^^^^^^^^^^^^^^^^^^^^^^^^^^^^^^^^^^^^^^^^^^^^^^^^^^^^^^^^^^^^^^^启蒙主义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
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
简述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内容提要】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促成思潮起落的众多原因中,有一点是内在的、重要的:中国文学在用自己的探索,为中国人寻找新的文化支点。
本文从这一角度先后描述了社会批判、人道主义、寻根文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逃离后现代的文学探索等从70年代至90年代的一系列思潮,展示了中国文学界在新时期为中华文化重构所作的种种努力。
【关键词】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丰富多彩。
促成思潮起落的原因众多,其中有一点是内在的、重要的:新时期文学穿透了政治的表层,进入到了文化层面,中国文学在用自己的探索,为中国人寻找新的文化支点。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一、社会批判文学思潮1976年10月之后,中国文学面临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推倒文学身上左的束缚。
不完成这一工作,新的文学便无法迈步。
于是,文学开始在社会、政治层面对“四人帮”、对极左政治、文艺倾向进行批判,对建国以来的历程进行反思,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露。
这是文学在新时期掀起的第一次大的思潮。
它既是大陆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力,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思潮是从揭批“四人帮”文艺思想开始的。
“四人帮”曾将十七年的文艺诬蔑为“文艺黑线专政”,又为文艺制定了一整套规定。
1976年之后,文艺界首先掀起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推倒了其“文艺黑线专政论”等一切强加给文艺界的精神枷锁和政治镣铐,批判了其“三突出”创作原则、“写与走资派斗争”的文艺思想,批判其“阴谋文艺”。
文艺生产力得到了初步解放。
文艺界同全国人民一道,有一种寒冬过去、春天来临的解放感、喜悦感。
大家群情激昂,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然而要真正繁荣文艺,仅仅批判“四人帮”文艺思想远远不够。
中国文艺思想中的左倾错误其实在更长的历史时期、与更大范围内的左倾倾向紧密联系着。
在更大范围内批判左倾错误的任务被提上了历史的议事日程。
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思潮
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思潮一、简单介绍下启蒙运动1.含义:“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
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初兴起于英国,而后发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法国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是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2.社会背景:法国启蒙运动兴起之时,正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由盛而衰的时期。
路易十四时代(1643一1715)是法国中央集权制的鼎盛时期。
路易十四为了维持专制统治和侵略战争,增强国家的实力,一方面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严格推行中央集权制,宣称“联即国家”,为了抬高贵族的地位,取消了1631年以来资产阶级花钱买来的贵族称号,从而阻塞了资产阶级进入贵族等级的道路。
这样一来,路易十四就造就了一个政治地位低下但是经济力量强大的资产阶级,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日益强大的敌人。
这一时期的法国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高级僧侣,第二等级是封建贵族,这两个等级是特权阶层,国王是他们的总代表,第三等级是包括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无产者和广大的农民等各个阶层,他们只有纳税的义务而没有政治权利。
因此,尽管第三等级的人们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是他们在政治上都属于最低的等级,因而有着共同的政治要求,这就使他们围绕着资产阶级形成了反对特权阶层的政治同盟。
启蒙运动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了。
鉴于当时封建专制制度还比较强大,法国思想家们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首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与封建专制制度狼狈为奸的宗教势力,继而把宗教批判扩大和深人为政治批判。
什么是国际人道主义
什么是国际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作为一种思潮或思想体系,人道主义最迟适于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它是以个人为着眼点的观点,主张每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他自己使自己的目的,尊重个人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当做人看待,而不把人看做人的工具。
其最初形式是人文主义。
在反封建中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宣言书。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人性论,其追求的社会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它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逐渐失去进步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实现一切人的解放和自由作为奋斗目标,是革命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人道主义,但是反对抽象的人道主义。
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
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在古罗马时期引申为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
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
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
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启蒙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之间的异同
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启蒙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之间的异同一、相同点两个思潮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然后波及全欧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蒙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产生于18世纪,矛头指向腐朽的封建主义统治思想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影响浩大,有着深入人心的作用。
两个思潮都是以理性著称。
人文主义思潮借用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主张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肯定现实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平等,以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以反对教会宣扬的蒙昧主义,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要求。
启蒙主义思潮宣扬科学文化知识,力图用以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认识封建主义的愚昧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两个思潮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文主义思潮和启蒙思潮都是对以往旧的、封建的、传统的思想制度的批判、革新,这些新的思想的注入,无疑是对整个社会进步的推动,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两个思潮都有许多代表其思想的著作。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通过形象生动地叙述和描写,塑造不同阶级人物,展现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
例如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主人公维特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对社会种种现象的不合理性做了深入的批判,对封建桎梏的强烈反对。
二、不同点两种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不同。
虽然两种思潮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但是论其根源终有不同。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当时意大利的历史文化的辉煌成果以及世界文明分不开,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和传播,都为其思想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启蒙主义思潮的产生既有文艺复兴的基础,又有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促进,还有英国革命的政治文化的推动,甚至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理性主义哲学也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谈人道主义思潮视角下《活着》的生存伦理
谈人道主义思潮视角下《活着》的生存伦理《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展示了战乱年代下人们的苦难与生存。
在人道主义的视角下,这部小说引发了我们对生存伦理的思考。
本文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活着》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进而反思现实中的生存伦理问题。
首先,人道主义思潮强调对人类的关注和关怀。
在小说中,福贵被迫参与土改运动后,他的父亲和哥哥相继被杀,家产被分去,他自己也沦为奴隶。
福贵在劳作的过程中一直努力生存下去,不仅为了自己的活命,更是为了他那未出生的孩子。
他在残酷的现实中坚持着对生存的追求,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坚韧和勇气。
其次,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公正待遇和痛苦,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希望和追求幸福的信念。
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也从未涉及到伤害他人的道德边界。
相反,他选择了宽恕和善良,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展现人道主义的真正意义。
另外,人道主义思潮注重保护弱者的利益和尊严。
小说中的女主角牡丹是一个被社会所边缘化的人物,她经历了非常残酷的命运,但她依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灵,并且努力去帮助福贵。
她的存在和她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呼应着人们对于弱者的关切和保护。
即使在生活的困境中,福贵和牡丹都不愿意伤害他人,他们不仅仅是在追求个体的利益,更是在追求一个更加人道主义的社会。
然而,小说中也存在一些道德困境与挑战,这些困境使人们对人道主义的信念产生怀疑。
福贵曾在饥饿的时刻吃过自己的女儿,这种极端的行为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存伦理的深思。
在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下,是否应该抛弃正直和道德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呢?这是一个让人犹豫不决的问题,也引发了对于人道主义权衡的讨论。
综上所述,从人道主义思潮视角来看,《活着》中的生存伦理问题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面临着众多的道德困境,在追求个体生存的同时,如何保持道德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呢?福贵和牡丹在小说中所展现的善良和宽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光辉和温暖。
人道主义思潮 背景
人道主义概述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
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
在当时是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曾起过积极作用。
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之上的人道主义,它是维护劳动人民的尊严和权利的学说,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起源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在西方,“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最早在古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那里,是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
这是人道主义最初的含义。
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一种包含有深刻内容的追求和理想。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
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这种人道主义理论和思潮逐渐失去了其进步的历史作用。
在现代,西方的思想家们虽然没有放弃人道主义的旗帜,但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途捉摸不定,特别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严重问题,如精神危机等等,找不到出路,所以他们的人道主义理论,或多或少都具有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色彩。
含义狭义的人道主义指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与研究哲学、伦理学、艺术和语文中古代文献相联系的世俗思潮和文化教育运动,其目标是按照古代的典范,创立一种摆脱教会权威的、建立在知识和理性基础上的对世界和对人的看法。
关于人文主义
一、定义方面: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主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从艺术生活到社会生活,把人的历史、人的世界、人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形象和身体本身作为关注的中心。
人文主义者主张与命运抗争,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反对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封建等级制度。
人文主义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在中世纪,教会统治着欧洲封建社会的全部文化,把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都纳入神学中。
教会控制的曾率学校只教授神学,法学科学,视古典文化为异端,不准阅读与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典籍即“人文典籍”。
以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会基础的城市出现以后,城市世俗文化得到发展,兴办一些世俗学校。
打破了教会长期垄断教育的局面。
世俗学校开始设置“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同中世纪基督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以人和自然会研究对象。
其内容包括对古希腊罗马的学术、语言、文学、自然科学的研究。
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人文主义提出个性解放的要求。
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宣扬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孽,否定人生的目的是死后的永生的来世思想,猛烈抨击了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
他们肯定现实生活,松阳尘世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产的权利。
批判中世纪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
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接受新事物,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个人的才智。
反对封建压迫,人文主义还宣扬自由意志,提倡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人爱的关系。
人道主义——永恒的伦理原则
●唐永进人道主义——永恒的伦理原则 “人道主义”是一种内涵丰厚,源远流长,传承数千年的思潮。
它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并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而具有不同的内涵。
然而,它既是一种全人类的社会思潮,就必然包含着超时代、超社会、超民族、超阶级的因素。
在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特有的视角审视人道主义,并对其进行过各种界定。
关于人道主义的种种界说纷繁复杂,但大而言之,不外两个方面:一是把它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二是将它视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笔者在此所论的“人道主义”,是指伦理学的重要原则,是指人类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道德价值观。
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属于一个永恒的伦理问题。
自人类社会演进到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能够丰衣足食之后,富于理性的人类就开始思考这类问题:“人是什么”?“人在宇宙中处于何种地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不仅是永恒的,而且是常新的。
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容以及人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着的。
只要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演进,思想在运转,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就不容回避地摆在人们面前,要求人类认真解答。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也不可能产生人道主义思想,当生产力有一定发展,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中外人类的精英——智者们就开始认真对待和思索这一重大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睿智的识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早于“圣人”孔子出生的思想家子产就认为“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即认为,“人道”比“天道”更近。
重视人道,即是重视“人之所以为人”的伦理,这可视为中国最早的人道论。
在中国传承二千多年,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以为,天地生人,人是万物之灵,自有其高于万物的价值:“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礼记·礼运》)“天地之性,人为贵”。
(《孝经》)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儒学就是一种发现“人”,提升“人”、宣扬“人道”的学问。
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容性分析
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容性分析### 一、简要介绍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是近代哲学发展史上最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两个思潮,他们在本质上冲突,但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它们涉及到许多主题,包括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以及责任和个人自由等等。
有许多学者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持不同的看法,本文将讨论和分析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相容性的不同角度。
### 二、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一个关注人们的责任、权利和道德行为的哲学思想。
其基本观点是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准则,强调尊重和平等的人们的权利。
他要求将人的个体经验置于伦理道德的核心,并要求从历史和文化的观点来看待个人斗争,促进正义,尊重和平等。
其它值得注意的发展有人文主义,社会主义和宽容主义等。
### 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一种处于马克思主义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学说。
它是行动律驱动,强调一切社会现象处于历史发展的皆由物质条件决定,也就是说,物质条件决定了一种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形成。
唯物史观的其他基本观点包括发展的社会变迁都受经济基础决定,解释历史目的性,以及道德和法律的演变等。
### 四、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具有相容性。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尽管两种观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
首先,两者都认为,人的进步受到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理解这些因素对于普世价值观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人道主义强调的个人权利的尊重,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等,也是唯物史观所关注的。
此外,人道主义还强调人们有义务履行良知,而唯物史观也认为,人必须尊重道德法则,为社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然而,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也存在明显的分歧,特别是在宗教观点上。
在唯物史观里,宗教不具有发展历史的重要性,而人道主义反而会将宗教视为历史发展里重要的因素。
另外,唯物史观强调物质条件是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而人道主义则认为人们的道德操守也是决定历史的重要因素。
### 五、总结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第四讲: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
粉碎“四人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公 报
第二章:80年代人道主 义思潮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一、“人道主义”话语变奏
• 1、对人的生命权与生存权的呼吁,对 一切践踏人权、漠视生命的现象的批 判。
• 以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 的伤痕文学阶段。 • 以王蒙《蝴蝶》、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 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刘心武 的《如意》、戴厚英的《人啊,人》等作品为代 表的反思文学阶段,对人的尊严和价值进入更自 觉的呼唤。
二、新时期人道主义产生的时代背 景及思想根源
• 1、“四人帮”统治的被推翻及其罪行 的被清算,对“文革”所造成的人道 主义悲剧的反思与控诉。 • 2、“五四”启蒙思想的接续。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主题之一,便是以西方的 个人主义来取代中国传统的封建集体 主义,以取得个体的自由、独立和平 等。
• 3、西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理论及80年代 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萨特的 存在主义的人道义思想,对中国一代青年 人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4、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反思。对”文 革“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当作两种 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世界观的做法提出 了质疑,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与人道 主义没有对立,而且始终是以解决有关人 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人道主义有着基本恒定的话语内涵,其基本意旨 是“指一切以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 利益或幸福、人的发展或自由为主旨的观念或哲 学思想。它是一种伦理观,更是一种价值观。
• 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不容侵犯的人权起码 包括七项基本内容,即生命权、公平对待的公正 权、获得帮助权、在不受干涉这一消极意义上的 自由权、诚实对待权、礼貌权及儿童受照顾权。
人文主义
人道主义,是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关心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
相对的,另有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的思想主张。
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
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
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人道主义一词,由Humanitarianism译述而来。
著名慈善公益组织国际君友会王爱君在其《人道》中有如下记载:人道主义,在文艺上系鼓吹自由思想的主义,原在排斥教会的束缚,以人道取代神道,亦为人文主义的展现,在伦理上则与博爱主义相同,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谋人类全体之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
法国哲人孔德(Auguste Comte)所创的人道教(Religion of Humanity),其教义亦与人道主义相通,以仁爱为原理,秩序为基础,增进人类幸福为目的。
并主张僧侣不宜有财产与职业,必须舍弃名利,专致力于布施教化,息争弭乱,方足以保障人类的和平与福祉。
中国过去的词汇,虽无人道主义一词,但经传中早已出现人道两字。
如礼记丧服小记云:”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周易有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之一字,有成己成物之义,亦即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旨,此等语意,都和西方的人道主义相通。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最早在古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那里,是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
似曾相似,未曾相似——鲁迅的人道主义与新时期人道主义的区别
似曾相似,未曾相似——鲁迅的人道主义与新时期人道主义的区别内容提要: 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时期个性解放运动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人道主义思潮在这两个时期都达到了高潮,但是“五四”时期以鲁迅的人道主义为代表的人道主义和新时期的人道主义比较,却呈现了不同。
关键词:鲁迅新时期人道主义区别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7鲁迅所处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事隔半个多世纪的新时期个性解放运动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所占据的突出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而人道主义则是贯穿于这两个时代中的重要思潮,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并呈现出了不同。
一、人道主义的历史根据鲁迅所处的五四时期,背后是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礼教的压抑:体现为儒学“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群体意识,扼杀任何超群、超前、超常的贰人的封建意识体系。
在此背景下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着“民主、科学”的旗帜,提出要“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斗争的焦点在于反对封建纲常伦理,陈独秀,吴虞等人撰文揭露三常五纲对人性的扼杀,向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学术思想,纲常名教,宗教迷信以及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新时期的文化思潮,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弥漫着浓重的封建文化意味的背景下发生的。
六七十年代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就是一次封建主义意识的恶性总爆发。
十年“文革”,把“人性”驱赶得毫无藏身之地,在那段疯狂年代里所上演的无数人间悲剧也为人道主义的复归埋下了伏笔。
1976年底,“文革”宣告结束,在这种空前慎重的历史灾难中,中国各个阶层尤其是思想文化层面对封建主义意识的严重破坏性,共同做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最为深刻的反省。
在国家领导层明确否定“文革”,将其用“十年动乱” 、“十年浩劫”等词汇加以定义之后,中国的文艺界和这个国家一起开始了新生的努力,而“人”这个仿佛早已被遗忘了的话题也再次被热烈地呼唤和想起。
人道主义思潮
第二章人道主义思潮人道主义是欧洲几百年来流行最久、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复苏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社会思潮也迅速发展起来。
一、人道主义的涵义人道主义一词在古代没有出现过,但从其思想渊源来看,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人文科学。
古希腊文明不仅创造了哲学、艺术、戏剧,而且还创造了教育。
当时的学校教育包括语法、修辞、逻辑即辩论,(称三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称四学科)七门学科,统称为人文学科。
它对人类知识作统一系统的叙述,对人们进行教授、演讲、辩论提供语言知识、逻辑技巧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用教育塑造人的个性和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另一是指人道主义。
这一含义是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引申出来的,在古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得到具体体现与运作。
它启发人们自利的利他主义,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爱自己也爱别人。
这种看法在基督教《圣经》中得到充分体现,如:要去恶从善,要爱人,自己幸福也让人家幸福,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
所以,人道主义一词从这种意义上引申而沿用至今。
到底什么是人道主义?由于对其称呼不同(有的称之为人文主义,有的称之为人性论,有的称之为人文科学。
等等),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其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找出人们普遍认可的共同的称呼,所以,就其涵义而言,我们只好选择一些权威解释,如: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
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文化的主题。
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源起于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
由于他精通并且热心提倡拉丁古典文学,影响所及,从意大利直到西欧各地。
日后,人们逐渐认为,人文主义无非是讲授古典文学,但是,更为适当的提法是,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摘要】80年代是人道主义思潮兴起的时期,其中“个人”观念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
这种观念强调每个个体的重要性和价值,对于推动人道主义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团体关系中,个人主义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个人”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和挑战。
无论如何,“个人”观念在人道主义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可以启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反思“个人”观念,以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团体关系、质疑、重要性、应用与反思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思想碰撞的时代。
在当时,全球范围内人道主义思潮兴起,强调关注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秉持着对人类困境的关切和真挚的关爱。
在这个背景下,个人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80年代是一个斗争与和解交织的年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个人在人道主义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个人”观念对于社会关系、团体合作以及人类命运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一时期,个人主义之风吹拂全球,引领着人们重新审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尤其在团体关系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和影响力。
在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浪潮中,“个人”观念被推崇为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其影响力和意义不容忽视。
2. 正文2.1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80年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念,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潮。
人道主义思潮在80年代开始兴起,成为当时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80年代,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
与此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类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如贫困、战争、环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
人道主义思潮在80年代兴起的背景下,强调了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互助精神。
定义16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潮
定义16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潮
人文主义,亦称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思潮,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到了15、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广泛开展起来。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彼得拉克(1304-1374)、卓万尼·薄伽丘(1313-1375)、玛尔西洛·费奇诺(1433-1499)、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皮埃特洛·彭波那奇(1462-1524)、尼德兰的爱拉斯谟(1466-1536)、法国的米谢尔·德·蒙台涅(1533-1592)、西班牙的斐微斯(1492-1540)等。
人文主义的含义有两个:一是这些思想家在这一时期所研究的对象是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如古代语言、哲学、艺术、自然科学等,二是在各个学科中都极力提倡“人”或人道精神。
为了与神学鲜明地区别开来,他们自称为“人文主义者”或“人文学者”,并把他们所研究的学科称为“人文学科”。
他们所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来被称为人文主义思潮。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80年代是人道主义思潮兴起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并重视个人的权益和尊严。
在这个时期,个人主义观念在社会中日益盛行,对于人道主义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的“个人”观念进行辨析。
80年代是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时期。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类遭遇的苦难充满了关注和同情。
人道主义思潮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成为社会意识和行为的主流。
这个时期,个人主义观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
个人主义观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进步。
它将个体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认为个人的权益和尊严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个人主义追求个体的自由、平等和独立,追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这一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个人主义观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种过分强调个人权益和尊严的观念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
在人与人的利益冲突中,个人主义观念往往会过于强调个体的权益,忽视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发展。
这种个人主义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其次,个人主义观念在强调个体权益的同时,忽略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发展和利益需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发展。
过度的个人主义观念可能会导致个人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个人的孤立。
此外,个人主义观念在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同时,也容易滋生利己主义和竞争心理。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观念可能会使人们变得自私和利己主义,忽视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团体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竞争心理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冲突和不和谐。
因此,对于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的“个人”观念,我们既应该欣赏其对于个人权益和尊严的重视,也应该注意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我们需要在保护和尊重个人权益的同时,关注和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道主义思潮人道主义是欧洲几百年来流行最久、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复苏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社会思潮也迅速发展起来。
一、人道主义的涵义人道主义一词在古代没有出现过,但从其思想渊源来看,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人文科学。
古希腊文明不仅创造了哲学、艺术、戏剧,而且还创造了教育。
当时的学校教育包括语法、修辞、逻辑即辩论,(称三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称四学科)七门学科,统称为人文学科。
它对人类知识作统一系统的叙述,对人们进行教授、演讲、辩论提供语言知识、逻辑技巧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用教育塑造人的个性和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另一是指人道主义。
这一含义是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引申出来的,在古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得到具体体现与运作。
它启发人们自利的利他主义,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爱自己也爱别人。
这种看法在基督教《圣经》中得到充分体现,如:要去恶从善,要爱人,自己幸福也让人家幸福,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
所以,人道主义一词从这种意义上引申而沿用至今。
到底什么是人道主义?由于对其称呼不同(有的称之为人文主义,有的称之为人性论,有的称之为人文科学。
等等),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其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找出人们普遍认可的共同的称呼,所以,就其涵义而言,我们只好选择一些权威解释,如: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
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文化的主题。
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源起于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
由于他精通并且热心提倡拉丁古典文学,影响所及,从意大利直到西欧各地。
日后,人们逐渐认为,人文主义无非是讲授古典文学,但是,更为适当的提法是,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6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761页)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中解释:人道主义是14世纪后半期发端于意大利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现代文化一个构成因素的哲学和文学运动。
人道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
(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第一辑,沈恒炎、燕宏远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758页)法国大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中解释:人文主义一词,属于未被人或几乎未被人真正理解含义的那类词汇中的一个。
……根据上述精神,我们可以说,把人和同人有关的事物看做是核心、尺度和最高目的的人生哲学,都是真正的人文主义。
这种生命哲学一向被广泛地用来认识和解释人性,因为它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鉴于它始终注重基于传统之上的更新,所以它有助于人性更加和谐地发展,最终有利于在必要时捍卫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威胁的人的价值。
(同上,785页)德国《迈耶尔百科词典》中解释:人道主义一般是指为人性而尽力,即按照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个性发展,通过培养和教育,为建设生活和社会,以及为创造这方面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本身而尽力。
(同上,799页)《苏联大百科全书》中解释:“人道主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一种思想体系。
这个体系承认人本身的价值,承认人有自由、幸福以及发挥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权利。
”(1972年版)从中找出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共性的东西给其定义。
所以,我们说,人道主义泛指关于人的本质、地位、使命、价值的学说,核心是突出人的地位。
在社会发展中,强调人是发展的主题,是活动的目的,是评价的尺度。
二、人道主义的产生、发展及特点1.人道主义的产生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社会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首先在意大利,随后是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中世纪的世界观日益失去往日的权威和影响,中世纪社会制度也逐步解体。
新的变化体现在许多方面:商业和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取代了封建行会的经济组织形式;与此相应,市民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政治权力不断提高,而封建贵族的力量则不断地被削弱;教会逐步失去了其在尘世的至高无上的特权,教会的腐败引起了人们的强烈的反对,人们的宗教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实社会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或者说是“时代精神”的变化。
新时代的精神最明显地通过这一时期的繁荣昌盛的文化艺术表现出来,通过一批文学艺术大师表现出来。
这一时代表现出来的特征正如19世纪瑞典思想家布克哈特所言:“发现了人和发现了世界”。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表现人性、歌颂人的伟大。
总之,这是欧洲中世纪社会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近代社会诞生的伟大的历史时代。
这个时代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
与这个时代相适应,以人为目的、重视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的生活、追求完满的人的理想的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成为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一直流传,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思潮,且影响到今天。
2.人道主义的发展及其特点人道主义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古典人道主义和现代人道主义。
自文艺复兴到18世纪,古典人道主义主要是提出有关人的基本原则(“人是什么?”),把理性视为人的根本属性(“人是理性的动物,”),由此出发论证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
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布鲁尼的《佛罗伦萨颂》、《佛罗伦萨人民史》,拉伯雷的《巨人传》、莫尔的《乌托邦》等。
但资本主义社会日益暴露出来的矛盾和弊病,使人们向往的理性原则和理性社会破灭了,由此也暴露了传统人道主义的抽象性和虚伪性。
特别是在1848年欧洲革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交锋中,马克思说,凡是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资产阶级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代之以“步兵、骑兵、炮兵,”!所以,古典人道主义是理性的人道主义,它的总体特征是:强调理性是人的本性,要求人按照理性建立社会秩序和自己的生活秩序,使人能生活在一个秩序化、规范化的世界之中。
从19世纪下半期至今,是现代人道主义阶段。
它力求在矛盾中寻找新的出路,密切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实际来阐释人的问题。
主要特点是:(1)非理性主义倾向。
现代人道主义主张以人的非理性意识如意志、生命、情感、情绪、本能欲望为本体,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去解释外部世界。
它认为,理性所表现的只是一个外在的“自我”,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只不过是掩盖,而理性外壳之下的意志、情感、本能等等才是真正人的无伪装的“自我”。
如对“烦恼”的态度: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烦恼,会出现许多不顺心、不公平的事。
在理智上,人可以说:这些事我不在乎,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但内心情感上仍然不平衡。
又如对“死亡”的态度: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从理性上,谁都可以说自己不怕死,但谁的内心之中又都怕死,即使年老体衰、重病缠身的人,也都有一种求生的本能。
所以,理性观念并不一定代表人的本质,改变人的理性观念也不一定能改变人的本质。
要想认识人、了解人,必须深入到人内心的非理性世界。
(2)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
以往建立在纯粹理性基础上的人道主义,存在着把人一般化、抽象化的缺陷。
它从一般的人性出发,推出人“应当”如何如何。
但人并不是抽象的集合物,而是以一个个个体的形式存在的。
这里就存在着人的一般原则如何同人的个体存在结合的问题。
如,提倡机会平等,但这种机会是否能真正平等地落实到每个个体的身上?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否每个个体的生活都得到切实的提高和改善?以往的人道主义忽略这一点,所以它主张的平等被看成是表面(形式)上的平等而事实上的不平等。
现代人道主义看到这个矛盾,力求把人的权利、价值,平等等要求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
如提出“争取每个人应享的权利”,“让每个公民都幸福”的口号。
(3)着重揭示新技术革命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异化问题。
异化是指主体(人)的创造物与主体相脱离,并且反过来又支配、控制主体。
在现代商品社会中,这种异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一是商品。
技术使人强大,商品使人富裕(商品代表财富和金钱),但也可以成为奴役人的工具,把人变成它们的奴隶。
侧重研究这类异化问题的,主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尔库塞的20世纪劳动异化论、哈贝马斯的工具性合理化观念、弗洛姆论消费异化、列裴伏尔的日常生活的异化理论等。
科学技术的异化主要表现为技术理性的统治,马尔库塞认为,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奴役的扩张。
在现代,科学技术在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变成了一种操纵和统治的力量。
这种技术统治取代了传统的政治统治,使社会统治具有了技术的性质。
它采取的形式主要不是强权和暴力,而是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消遣。
如机器人多功能、高效益和广泛应用,会造成大批人失业。
虽然由于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多,失业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但从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这一根本点上来看,机器人从根本上侵害了人的权利,即自由劳动的权利。
如果承认机器人代替人的劳动的合理性,那么是否意味人的本质消失或改变了?人的价值是提高还是降低了?商品经济则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是物的向度,人仅按物的导向生活。
如,人“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的东西”。
人们失去的“第二向度”是什么呢?是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即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
人与动物不同,它不能简单地与现实认同,而是既要适应现实又要超越现实。
如人在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兴趣,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同时,还应有更高级、更高尚的追求。
纵观当今世界,可以看出,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题,已经越来越清楚地凸现出来。
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呼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己,是当今世界人心所向。
3.人道主义在中国的演变在人道主义盛行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但却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
人道主义作为一个特定的思想范畴,它的提出权首先是属于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一般原则和基本精神,是蕴涵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生产关系之中的,后者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前者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但在近现代中国,由于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不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软弱,使人道主义的发生传播缺乏深厚有力的现实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道主义思想在反对封建专制,论证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大同世界理想方面,曾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如康有为的博爱哲学、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等。
特别是五四时期,“人的启蒙”成为一个中心话题。
然而,当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之后,人道主义的作用便日益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它逐渐蜕变为资产阶级用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