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境内考古发现的丝绸文物-东方早报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概述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著名商路,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许多考古发现揭示了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物和遗迹。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展示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交流、经济和文化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本文旨在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十大考古发现。

这些考古发现横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包括马家窑文化遗址、敦煌莫高窟、大月氏古墓群等等。

通过对这些发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多样性、交流活跃度以及其对古代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十大考古发现的具体内容,包括其地理位置、文化价值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总结,分析其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我们将以结束语作为本文的结尾,概括全文重点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唤起读者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兴趣,加深对古代交流与文化发展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让我们一同踏上丝绸之路的考古之旅,探寻古代世界的文化瑰宝。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本部分将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十大考古发现。

针对每一个考古发现,将分别介绍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具体的考古发现内容和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意义。

在介绍每项考古发现时,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系统阐述其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价值。

为便于读者理解,每个考古发现将分别安排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3. 正文:此部分继续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剩余考古发现。

同样,针对每个考古发现,将分别介绍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具体的考古发现内容和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意义。

为提供详实的信息,将引用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确保文中内容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每项考古发现也将分别安排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

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

丝绸之路上的宝藏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这条古老的商路上,丝绸文物是中国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本文将介绍一些丝绸文物的故事,展示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第一部分:远古的丝绸丝绸作为一种纺织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丝绸文物是出土于中国陕西北部的“北地车马坑”遗址。

这些出土于墓葬中的丝绸织品,经过千年的岁月洗礼,仍然保持着细腻的质感和华丽的图案。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的开启随着丝绸的出现,中国开始培养丝织业,并逐渐形成了专业的丝绸产区。

最早的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朝,当时的丝绸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秘密”。

丝绸之路的开启,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还带来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第三部分:丝绸之路上的宝藏1. 丝绸织品丝绸织品是丝绸之路上的宝藏之一。

从中国出发,丝绸织品经过山区、沙漠、草原等艰险的路途,抵达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

这些细腻而华丽的丝绸织品,成为西方贵族和富商们的心头爱,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 丝绸文物除了丝绸织品,丝绸之路上还流传着许多丝绸文物。

例如,著名的敦煌壁画,是丝绸之路上的瑰宝之一。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通过这些壁画可以了解到丝绸之路上各个文化交汇的历史景象。

3. 丝绸之技在丝绸之路上,不仅仅是丝绸本身有价值,丝绸的生产工艺也是中国的宝藏。

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丝绸生产与发展。

中国的丝绸工艺独步天下,将丝绸之路的宝藏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四部分:丝绸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古代中国的文化瑰宝,丝绸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文物保护措施,确保丝绸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和研究。

同时,中国还通过举办丝绸文化展览、培训交流等活动,积极推动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丝绸之路上的宝藏是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它们承载着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丝绸织品、丝绸文物以及丝绸之技,展示了中国的丝绸工艺与世界的纺织文化交流,让世人惊叹于古代中国的智慧和创造力。

历史遗迹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历史遗迹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历史遗迹丝绸之路上的宝藏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促进了商品、文化和技术的传播,而且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

这些遗迹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它们自身就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也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历史遗迹,让我们一起领略丝绸之路的神秘与魅力。

1.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西北地区甘肃省敦煌市,在丝绸之路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里有一千多个洞窟,保存着精美的壁画和佛教雕塑。

莫高窟是中国研究佛教艺术和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海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2. 考古遗址楼兰古城楼兰古城是位于中国新疆的考古遗址,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东方巴比伦”。

这个古城在2200多年前曾是西域地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遗址中发现的文物和古代文明遗迹为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3. 萨马克圆顶清真寺伊朗的伊斯法罕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而萨马克圆顶清真寺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清真寺建于11世纪,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它的圆顶和内部装饰精美华丽。

如今,萨马克圆顶清真寺已成为丝绸之路沿线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

4. 图姆河石窟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图姆河石窟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这个石窟群建于7世纪至14世纪期间,保存着大量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佛教艺术在中亚地区的繁荣。

图姆河石窟不仅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家宝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5. 大昭寺大昭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作为丝绸之路贯穿西藏地区的重要节点,大昭寺不仅是信仰中心,也是政治和文化的象征。

寺庙呈现出藏传佛教建筑特色,内部珍藏着大量佛像、经书和文物,历经千年的宝藏令人叹为观止。

丝绸之路上的这些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们记录着古代商路上的辉煌和交流的历史。

保护和传承这些遗迹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敬意,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将这些丝绸之路上的宝藏永远保留下来,让后人继续感受到它们的无穷魅力。

新疆十大文物介绍

新疆十大文物介绍

新疆十大文物介绍新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

因此,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

以下是十大新疆文物的介绍。

1. 库车古城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一个曾经历史悠久的古城。

该古城建于公元1世纪至5世纪之间,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

现在的库车古城遗址占地面积约8.15平方公里,文物丰富,包括清真寺、古城墙、城门、佛塔等。

2. 吐鲁番市交河故城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中心,是西汉时期吐鲁番王城的遗址。

交河故城遗址中发掘出的建筑、墓葬、器物等文物,为了解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以及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 喀纳斯湖喀纳斯湖位于新疆的北部,是中国最美丽的高山湖泊之一。

湖水呈深蓝色,周围山峰环抱,景色壮观。

在喀纳斯湖周围可以看到大量古老的游牧民族生活的痕迹,如原始森林、神秘的祭祀仪式和传统手工艺品等。

4. 莎车大佛寺莎车大佛寺位于新疆的南部。

寺内有一个千年古刹,是新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之一。

在这里,可以看到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了解西域佛教文化的传播历程,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唐代建筑的风格。

5. 吐鲁番火焰山吐鲁番火焰山位于新疆的北部。

火焰山是一座火山地貌,由于阳光照射而呈现出让人震撼的熔岩色泽。

该地区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也是佛教文化重要的遗址,被誉为是“冰雪与火山遗址相互交融”的绝佳奇观。

6. 呼图壁县莫高窟莫高窟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新疆的呼图壁县。

该寺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石窟寺。

洞窟内有佛像、壁画、浮雕等3000余件壁画,创作年代跨度320年,表现了佛教故事、中国历史和生产生活场景等。

7. 南疆四大古墓葬南疆四大古墓葬主要指新疆南疆地区发掘的四座古代墓葬,分别是阿斯塔那古墓、库斯古墓、苏浑古墓和硕玛古墓。

墓内出土的丝绸、银器、玉器、金器等精美手工艺品和人物画像,为研究西域地区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8. 和田玉和田玉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产物。

新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新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新疆博物馆作为展示新疆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其镇馆之宝代表了新疆多元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新疆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 楼兰美女干尸:这是一具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女性木乃伊,出土于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古城遗址,反映了当时楼兰人的生活面貌和丧葬习俗。

2. 彩绘泥塑骆驼:出土于吐鲁番地区,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商队行进的场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3. 汉代织锦:这件织锦出土于和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是汉代纺织工艺的代表作。

4. 唐代织锦袍:这件袍子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图案而著名,是研究唐代服饰文化的重要实物。

5. 彩绘木俑:这些木俑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群,造型生动,服饰各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和风俗。

6. 铜武士像:这尊铜制雕像出土于和田地区,表现了武士的威武形象,是研究古代西域军事文化的珍贵资料。

7. 金面具:这件金面具出土于喀什地区,是古代贵族或王室成员的随葬品,体现了当时的高超金器制作技艺。

8. 波斯银盘:这件银盘装饰精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9. 彩绘陶罐:这件陶罐出土于哈密地区,上面绘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展现了古代陶器的艺术风格。

10. 元代青花瓷碗:这件青花瓷碗以其优雅的造型和细腻的纹饰而著称,是研究元代瓷器工艺的重要实物。

以上列举的镇馆之宝只是新疆博物馆众多珍贵文物中的一部分,每一件都承载着新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丝绸之路文物介绍资料

丝绸之路文物介绍资料

丝绸之路文物介绍资料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和西方的古代贸易路线,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这条古老的贸易路线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它们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文物之一是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1600多年的发展,共有492个洞窟,保存了约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尊塑像。

这些壁画和塑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它们不仅展示了佛教的信仰和教义,还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宗教交流和文化交融。

除了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上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文物遗址和博物馆。

其中之一是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新疆博物馆。

新疆博物馆是一座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丝绸之路文物。

其中最有名的是“楼兰美女”。

楼兰美女是在新疆罗布泊遗址发现的一个木乃伊,经过精细的保护和修复后展示在博物馆中。

这个木乃伊保存完整,面容姣好,身穿华丽的丝绸服装,被誉为丝绸之路上最美的女性。

丝绸之路上还有一些重要的古代城市遗址,如西安的长安城和敦煌的玉门关。

长安城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长安城的遗址中保存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大明宫遗址和碑林。

玉门关则是连接中国和西域的重要关口,也是丝绸之路的要塞之一。

玉门关的遗址中保存了城墙、城门和烽火台等建筑,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军事防御体系。

丝绸之路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文物,如丝绸、瓷器、金银器、玉器等。

这些文物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贸易活动。

丝绸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中国的丝绸制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

瓷器、金银器和玉器则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

丝绸之路上的文物丰富多样,展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这些文物见证了古代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播,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一个历经漫长岁月,贯穿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自古以来,它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考古发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

一、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这里的壁画和雕塑多与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有关。

在考古挖掘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的佛教文物,还发现了许多来自印度、西域等地的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佛像、经卷、砚台等,充分证明了丝绸之路的交流与融合。

二、玉门关玉门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之一。

在考古挖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其他珍贵文物。

这些宝贵的发现证明了古代贸易的繁荣程度,也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

三、敦煌郑吴窑敦煌郑吴窑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一座古代陶瓷窑址。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瓷器残片以及印有外国文字的陶片。

这些发现表明敦煌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陶瓷生产地之一,也证明了当时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四、龟兹古国龟兹古国位于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许多古代佛教遗址、古墓和文物。

这些遗址和文物包括佛塔、佛像、经卷、装饰器皿等。

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当时佛教的繁荣程度,也表明了龟兹古国与丝绸之路的联系与交流。

五、敦煌藏经洞敦煌藏经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经洞之一。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大量的佛教经卷和文物。

这些经卷包括印度、波斯等地的佛经,充分说明了敦煌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此外,还发现了许多来自丝绸之路各个地方的文物和文献,这些文物包括佛像、经卷、砚台等,进一步证明了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文化往来。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非常丰富多样,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贸易的繁荣程度,而且也揭示了当时中外文化的交融与影响。

这些考古挖掘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也为我们研究和保护丝绸之路的遗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商路,承载了无数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通过考古发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以展示这条古老贸易路线的魅力。

1. 莫高窟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丝绸之路沿线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这个石窟群内保存着1700多座佛教寺庙的壁画、佛像和经文,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佛教传播的影响。

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艺术融汇了中亚、印度和中国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敦煌艺术风格。

这些艺术品不仅反映了丝绸之路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和历史的重要材料。

2. 罗布泊罗布泊是中国新疆的一个大型内陆湖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如故城、佛塔和古墓等。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罗布泊曾是丝绸之路上的繁荣城市,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在这些古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包括丝绸、陶瓷、青铜器等,证明了当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融。

3. 大夏国遗址大夏国是古代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治中心,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通过对大夏国遗址的考古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古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夏国文物包括古代书信、铜器、陶瓷等,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这些考古发现丰富了我们对于丝绸之路上各个城市的认识,揭示了当时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繁荣状况。

4. 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现除了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对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底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古代贸易活动。

例如,在印度尼西亚的沉船考古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中国瓷器和其他贵重商品。

这些发现证实了古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贸易往来。

同时,在斯里兰卡附近海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还发现了古代罗马帝国的货币和其他物品,显示出丝绸之路的贸易网络延展到了地中海地区。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考古发现在揭示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楼兰古墓出土的精美丝绸

楼兰古墓出土的精美丝绸

作者: 阿不来提·赛买提[1]
作者机构: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资料室
出版物刊名: 新疆艺术:汉文
页码: 4-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楼兰故城遗址;丝织品;楼兰遗址
摘要:举世闻名的楼兰故城遗址位于罗布泊西部,地处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里出土的木器、毛织品、丝绸、铜器、简牍、纸质文书、钱币等文物,是研究新疆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最为精美、研究价值较高的是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大量丝绸.最近,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一批珍贵文物移交给自治区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若羌县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精美丝绸.当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些丝绸珍品,发现其虽然保存不够完整,但图案却很清晰,表现出浓郁的中原风格,是古代西域与中原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四):楼兰古城——云想衣裳系列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四):楼兰古城——云想衣裳系列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四):楼兰古城——云想衣裳系列
楼兰古城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上,自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新疆的考察活动之后,陆陆续续出土了大量罕见的东汉时期的丝绸制品残片,其中各种形制、花纹的织锦,对研究当时的纺织工艺水平、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等问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

下面仅就楼兰古城东二号墓中发现的一些织锦做一简单的介绍。

“延年益寿”锦:残长25.3厘米,宽22厘米。

锦面的左边为一弯曲身体的怪兽,中间为长嘴、两耳竖起、作奔走状的怪兽;其右为一带翼的辟邪。

在变体云纹和怪兽纹中间夹有隶书“延年益寿”吉祥语。

“长寿明光”锦:残长23厘米,宽22.4厘米。

靓蓝色地,在变体云纹中织有各种瑞兽,左边为双角有银的瑞兽,作昂首阔步前行状。

中间和右边为回首行走状态的虎,兽纹和云气纹之间以云气纹为饰。

“永昌”锦:残长53.4厘米,宽15厘米。

蓝色作地。

上织有虎、羊、带角翼兽和飞禽等瑞兽纹饰,中间以变体云纹穿插为饰。

除大量织锦外,二号墓还出土一些毛织物。

如晕间拉绒缂毛,残长59厘米,宽57厘米。

使用通经断纬织花方式,在织物中部缂织出
一条石榴花及卷草纹图案。

花纹左右为对称铺开的纬绒彩条。

整体显得色彩艳丽、明丽欢快。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 6 印染织绣(上)》,新华书店,1985年12月。

于志勇:《楼兰-尼雅地区出土汉晋文字织锦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6期。

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研究史(1949-2000年)

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研究史(1949-2000年)

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研究史(1949-2000年)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研究史(1949-2000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使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新疆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汉唐时期丝织品生产的中心地。

本文将回顾新疆地区在1949年到2000年间关于汉唐丝织品的研究历程,探究这段时期内对于新疆丝织品的考古发现、技术和文化背景的研究。

1949年至1966年间,中国历史学界对于丝织品的考古研究主要聚焦于域外文化,对于新疆地区的汉唐丝织品的研究极为有限,仅有零星的考古发现。

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学术研究受到严重阻碍,整个研究领域步入停滞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新疆地区汉唐丝织品的研究开始逐渐展开。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研究人员集中在新疆吐鲁番一带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丝织品,其中包括许多汉唐时期的精美丝织品。

这些发现丰富了汉唐丝织品的研究内容,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学术交流的限制,对于这些丝织品的研究多停留在简单的形态和风格上,没有对其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

19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学术交流的加强,新疆地区的汉唐丝织品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89年到1993年间,新疆地区汉唐丝织品的考古发现进一步增多,涉及地区扩展到了和田、库尔勒、哈密等地,使得对于汉唐丝织品的研究内容更加多样。

同时,新疆考古学家还开始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与国内外学者的合作,研究范围和方法也得到了扩展。

1990年代,新疆地区的汉唐丝织品研究逐渐趋于系统和深入。

研究者们不仅对文物进行了更为细致和科学的研究,还将其与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纺织品显微镜、纺织品化学分析等手段,对于新疆地区汉唐丝织品的制作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总的来说,1949年到2000年间,新疆地区汉唐丝织品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逐渐深入的发展过程。

遮诠——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纺织品

遮诠——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纺织品

遮诠——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纺织品西域研究 2023-07-27 11:45 发表于新疆以下文章来源于纺织文化遗产,作者纺织文化遗产纺织文化遗产纺织文化遗产保护、资料分享、信息公开及相关专题研究尼雅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河尾闾地带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汉晋时期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冲“精绝国故地”。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89年),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曾在民丰县城一带开展探险活动。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当地人引导下寻到此处,将其命名为“NIYASITE”(即尼雅遗址)并对遗址进行了测绘。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美国人亨廷顿涉足此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斯坦因第二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发现废址53处,掘获简木、武器、乐器、家具、纺织品、建筑构件等数千余件。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等涉足此地。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斯坦因第三次对尼雅遗址做了短暂调查。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斯坦因第四次对尼雅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了一批汉代遗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9年,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对尼雅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共清理10处“房址”和1座“东汉合葬墓”,出土木器、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玻璃器和纺织品等遗物。

而后,1959年至1988年间,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文博单位相继组织对尼雅遗址开展调查工作。

1988年至1997年间,中、日曾组成“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对遗址进行了连续调查和发掘。

《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一卷·1996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8发掘简报》·来源:《文物》2000年尼雅遗址墓葬依葬制可分成两类,其一,矩形箱式木棺墓,埋葬2-3人。

其二,船型棺木,一般埋葬1人。

其中,以95MNI号墓地M8出土纺织品为最,该墓葬是一座土坑竖穴墓,系夫妻合葬墓。

新疆博物馆藏缂丝织品

新疆博物馆藏缂丝织品

新疆博物馆藏缂丝织品
殷福兰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06(000)0Z2
【摘要】在新疆博物馆藏品中,有许多汉唐时期出土的精美的丝织品和新疆本地织造的丝绸,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收藏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故宫调拨给新疆博物馆的明清丝织文物精品。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殷福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5.2
【相关文献】
1.避暑山庄博物馆藏山近轩缂丝挂屏 [J], 涂程锦
2.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缂丝的前世今生 [J], 王金平;
3.从新疆出土文物看缂丝的起源与发展 [J], 宫雪;徐红
4.皇朝礼器彩衣呈喜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黄缂丝五彩云蝠金龙团喜十二章吉服袍考析 [J], 刘远洋
5.仿缂丝装饰纺织品的开发 [J], 闫承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丝绸之路出土的丝绸文物例子

丝绸之路出土的丝绸文物例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绸文物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丝绸文物,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年代为汉代。

它的色彩鲜艳,织锦工艺精湛,上面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2. 西汉素纱禅衣:这件文物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发现,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它是一件轻薄透明的丝绸衣服,重量仅为49克,展现了西汉时期高超的丝织技术。

3. 北朝绢地“树下菩萨”像:这是一幅丝绸画作,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地区。

它描绘了佛教中的菩萨形象,树下菩萨面容安详,线条流畅,展现了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交流和艺术风格。

4. 唐代花鸟纹锦:这是一件唐代的丝绸织品,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

它以花鸟为主题,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展现了唐代丝绸织造业的高超水平和审美风格。

这些丝绸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是研究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它们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

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

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作者简介:且听风语,盛世收藏论坛“新手上路、故事心得、藏家访谈”版块版主,2010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1,470小时。

丝绸之路是汉唐时期中国穿越西域腹地与中亚、印度、西亚直至地中海东岸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

自汉武帝时张骞“凿空”西域起正式开通,到唐代达到鼎盛。

作为亚欧大陆的大动脉,它不仅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交往最重要的通道,也是人类不同地域文明汇聚的桥梁和纽带,众多伟大的发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向四面八方。

镶嵌红宝石包金剑鞘公元5-6世纪长21.4厘米宽4.3-5.8厘米重66克1997年伊梨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伊梨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剑鞘一面有纹饰,一面素面。

有纹饰一面的中间以细金点焊出3列宝石嵌座,内嵌红宝石,在镶嵌的宝石之间及鞘身边缘点焊出细金珠拼组的三角形、菱形、线形等图案。

镶嵌红宝石金戒指公元5-6世纪戒面长2.1厘米重16.5克1997年伊梨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伊梨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椭圆形红宝石戒面。

戒托为金质,紧箍戒面宝石。

戒面一周点焊两圈细金珠为饰。

戒托两面相对各有一个镶嵌宝石的基座,原镶嵌的宝石已佚失。

串珠项链唐(公元618年-907年)1971年若羌县瓦石峡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该串珠项链由119 粒大小不等的料珠组成,红、黄、蓝、绿色的料珠子有圆形、椭圆形及多面体形,鲜艳美观。

项链和手链汉晋(公元前206年-公元402年)1980年若羌县楼兰故城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两串项链和手链由70颗及16颗大小不一的珠子串成,质地有玛瑙、彩石、玻璃等,颜色有蓝、绿、黄、青、黑、金等,形状有圆球形、圆柱形、圆角四方形、椭圆形等,皆中间穿孔,用以穿系。

其中玻璃珠由罗马人制作,在东汉时期沿丝绸之路从西向东传入中国,这类罗马玻璃珠在新疆和田以及尼雅的东汉墓里屡有发现,俗称“蜻蜓眼玻璃珠”。

串珠手链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乡包孜东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串珠共19颗,有圆、圆柱、椭圆、锥体、石叶等形状。

漫谈新疆发现的汉代丝绸

漫谈新疆发现的汉代丝绸

作者: 史树青
出版物刊名: 文物
主题词: 汉代;新疆;丝织物;人民共和国;西域;民主主义;发现;出土;中国;工艺
摘要: <正> 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丝织工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近年以来,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晚周战国之际的丝织物,在寿县、长沙等地发现了不少,殷墟出土的青铜戈上,也发现了丝织物的印痕。

汉代丝织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山西的阳高等地,出土数量很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附近的古墓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诺颜乌拉山的古墓。

仅有巴掌大一片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什么会震惊考古界?

仅有巴掌大一片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什么会震惊考古界?

仅有巴掌大一片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什么会震惊考古界?199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我国新疆民丰的1号墓地8号墓葬中,发现了一片距今1600年汉代时期的织锦丝绸织物。

它是在一具尸体的右臂上绑着,系护臂,与作为随葬品的弓箭、短剑鞘等物品放在一起,在许多已经变得褐黄的腐烂的有机质文物中间。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发掘现场这片丝织物除了色彩非常鲜艳外,还有用汉代隶书书写的8个大字,考古人员没有经过太多的辨认,就认出了这片丝织物上所织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因此这件出土的丝织物就被命名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土照这片丝织品长18.5厘米,宽12.5厘米,只比普通人的手掌稍微大一点。

它的形状呈圆角长方形,边上是用白绢镶的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5.1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有3条残断。

虽然这片“丝织物只比普通人的手掌稍微大一点,但它的出土震惊了整个考古界,不仅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家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更是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那么这件只有巴掌大的一小片“布头”,凭啥能成为国宝中的珍品呢?在烈日下就着沙漠午休的考古人员们“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出自皇家织室由于在中国古代,星占和天文历法都是由皇家史官专门掌管,而且中央王朝对历法和天象又拥有着绝对的解释权,任何非官方的天文书籍、仪器以及天文学习,都是明令禁止的。

如《唐律疏议》云:“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徙二年。

私习天文者亦同。

”再加上汉代时期文字织锦织造用工存在着较为严谨的工序和要求,因此吉祥语文字织锦多用于政治色彩极强的封赏赐赠,具有极其特殊的属性和价值。

汉高祖元年“汉之兴,五星聚东井”天象因此能够使用这些星占用辞作为织锦吉祥语的,只能是皇家织造官府——织室。

基于五星文字织锦其特殊的设计思想和祥瑞内容以及特殊的祈愿目的,所以它应当是由汉代皇家设计织造织造和生产制作的。

丝绸之路最神秘的一次星占,其结果,惊呆了千年后的现代人

丝绸之路最神秘的一次星占,其结果,惊呆了千年后的现代人

丝绸之路最神秘的一次星占,其结果,惊呆了千年后的现代人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1995年10月至11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对位于新疆和田民丰境内的尼雅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一个人们想不到地文物出土了,10月14日,考古工作者在打开8号棺木的时候,发现了一块色彩艳丽的织锦,上面绣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考古界。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难道千年前,就有人曾经预言了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吗?它究竟是预言还是巧合?尼雅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应当说是,佉卢文的木简。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1—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这些佉卢文的木简给我们记载了,当时西域精绝国的社会文化资料,成为今天人们了解精绝国的资料。

然而,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影响最大却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锦。

它的出现给人们了无数的遐想,也呈现了许多神秘色彩。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锦长18.5厘米,宽2.5厘米。

蓝色底于上,用鲜艳的白、红、黄,绿等色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禽兽纹样的丰富花纹。

织锦四周用白织物缝边,上下各缝出3根长条带,出土时位于尸体的臂肘腰部。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出现上下两排。

这是一个古老的预言?还是古人专门用于某中特殊的用途的物品?专家研究后认为,原来这是一块古人用来解释天象的织锦。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的五星其实是古代天文学家重点观测的“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

它们出现的具体位置直接关系到许多军国大事的决断,这种用行星来占卜的方式就是星占。

占卜是一种很古老的巫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今天人们看待殷墟中出土地甲骨文中,很多就是用来占卜的,我国唐代的天文学家袁天罡也是我国古代最为出名的星占大师。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是一次占卜的结果记述。

新疆出土古代纺织品

新疆出土古代纺织品

新疆出土古代纺织品

【期刊名称】《新疆社会科学》
【年(卷),期】1987(000)004
【总页数】2页(P2-131)
【作者】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古代出土纺织品的激光净化 [J], 罗斯杰(编译);顾平(校)
2.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纺织品捻向及细度检测分析 [J], 牛功青;
3.探究古代新疆医学的辉煌--基于新疆出土涉医文书 [J], 王兴伊;
4.生命树下舞乾坤——新疆出土纺织品上的舞蹈图案 [J], 吴艳春
5.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染料的科学分析 [J], 关明;康晓静;魏乐;胡兴军;韩超;李兴;刘瀚文;曲亮;赵镇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境内考古发现的丝绸文物-东方早报
新疆干燥少雨,有利于地下有机物的保藏,特别是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罗布泊荒漠以及吐鲁番盆地等丝路沿线的古代墓葬中,发掘出土大量色泽鲜艳、保存良好的纺织品,其中以汉唐时期的丝绸最为丰富。

丝绸中的织锦,织造费工费时,最能反映织造技术水平。

从实物看,汉晋时期,五种色彩的织锦发现最多。

李文瑛
新疆干燥少雨,有利于地下有机物的保藏,特别是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罗布泊荒漠以及吐鲁番盆地等丝路沿线的古代墓葬中,发掘出土大量色泽鲜艳、保存良好的纺织品,其中以汉唐时期的丝绸最为丰富。

新疆史前时期丝绸的发现(西汉以前):
1.乌鲁木齐附近天山阿拉沟战国时期墓葬出土凤鸟纹丝绣;
2.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曲曼墓地发现战国时期丝绸残迹;
3.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出土铜器表面残留丝绸残迹。

新疆汉唐时期丝绸的发现:
1.民丰尼雅汉晋墓地出土丝绸。

民丰县境北尼雅河下游地带古三角洲,深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

汉代精绝国故地。

1901年由英国学者A.斯坦因首次发现,获取大量珍贵文物。

1959年新疆学者发现1座东汉-魏晋贵族墓葬。

19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中日尼雅联合考察,收获丰富,尼雅遗址地处沙漠南缘,它是精绝王国境内最为著名的考古发现。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清理出多处墓葬,多为东汉魏晋时期。

丝绸文物集中发现在1995年发掘的M3、M8。

墓主据推测即为两代精绝王。

男女尸衣着华丽,随葬品丰富,又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最负盛名。

2.若羌楼兰汉晋墓地出土丝绸。

楼兰遗址中出土的丝织品大多也为东汉至魏晋时期,品种包括锦、绮、罗、绢、绉、绣、织成等。

1979年至198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三次深入罗布泊腹地,在楼兰古城遗址中发现了纺织品,同时在城郊墓葬中清理出纺织品近百件。

附近墓葬也清理出被盗扰的丝绸服饰。

3.尉犁营盘汉晋墓地出土丝绸。

1989、1995、1999年营盘墓地经过3次考古发掘。

其中1995年发掘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干尸及珍贵遗物,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丝织品品种中有绢、绮、绦、绣、锦、染缬、贴金等。

最举世瞩目的发现是营盘95BYYM15号墓,时代为东汉中晚期。

该墓出土一具彩绘木棺,墓中为一名成年男性干尸,面罩麻质贴金面具,衣着服饰奇特,鲜艳如新。

营盘是当时十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从该地区所出土的纺织品中可以看出。

营盘所出纺织品既有来自内地的,也有新疆当地所生产的新品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绵线织锦,这类织锦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新疆当地的产品。

这种织锦所用绵线与内地煮茧缫丝取长丝不同,绵线是等蚕蛾破茧而出后采用蛾口茧进行纺丝的。

这可能与当地信奉佛教不杀生有关。

4.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晋唐)时期丝绸。

1959年起先后进行过13次发掘,清理墓葬近500座。

分三期,其中300多座可根据随葬文书或纪年物判明其年代. 出土丝绸主要分属两个时期,一是高昌王朝时期(531-640年),相当于北魏至唐初;二是唐西州时期(公元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下半叶)。

以上各地点出土丝绸品种繁多,锦、绮、绫、罗、缂丝、绢、纱、刺绣、染缬尽有,对于研究我国汉唐丝绸的技术特点与艺术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丝绸中的织锦,织造费工费时,最能反映织造技术水平。

从实物看,汉晋时期,五种色彩的织锦发现最多。

五色锦在彩经的配置上,或经线分区排列,表、里经的排列比为1:2或1:3,如尼雅“万世如意”锦、“长乐大明光”锦、“元和元年”锦等;或经线不分区,组织结构采用1:4平纹经重,这种织锦幅面没有色区,花纹流畅自如,极为华丽,代表了汉晋织锦的最高技术水平。

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恩泽下岁大孰常葆子孙息弟兄茂盛无极”锦、“金池凤”锦等都是这方面的杰作。

从这类织锦非同一般的铭文看,可能是特制的产品。

尼雅织锦有明确的出土单位,1995年发掘的M3、M8,墓主据推测即为两代精绝王。

汉晋丝绸的图案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表现在云气动物纹的流行,这与当时神仙思想和谶纬方术的盛行是分不开的。

这类纹样以各种祥禽瑞兽、神仙灵异为主题,以流动飞扬、蜿蜒舒卷的云气、山峦为骨架,穿插吉祥祈福的种种铭文,形成一种绮丽诡异的仙境氛围,这些都可在上述相关地点的考古发现中找到实物佐证。

北朝时期的织锦在技术上多因袭汉晋织锦,但配色明快,布局也多采用对称结构,图案在整体风格上变化很大,使人明确感受到来自萨珊波斯、粟特、印度的影响,纹样中出现了大量外来的珍禽异兽、人物和神祇形象,还有莲花、忍冬等植物纹样,个别的还点缀有简单的文字,营盘的一件织锦上见汉字“王”与佉卢文并存。

北朝后期连珠动物纹逐渐增多,并成为隋和唐前期中国丝绸中最重要的装饰题材。

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这一时期的织锦最集中,也最为精美。

值得指出的是此时新疆本地亦有织锦生产,其织造工艺和规格都很有特色。

营盘出土方格动物纹锦绦,组织是我国传统的平纹经重,但所用丝线却加有Z向强捻,这种丝线可能为西域当地所产。

新疆更为大量的
绵经绵纬织锦采用的是平纹纬重组织,其色彩常见土黄、白、红、浅褐色等,幅宽有的1米左右,即以“张”为计量单位。

其图案风格自成一派,典型的实物有扎滚鲁克云气动物纹锦、营盘对人对兽树纹锦、阿斯塔那红地人面鸟兽纹锦、“吉”字纹锦等。

唐代丝绸品种变化最多,织锦除沿用早期的平纹经锦外,还出现了斜纹经锦、斜纹纬锦以及双层锦。

其中斜纹经锦在唐初发展迅速,阿斯塔那出土联珠小花锦、小型联珠对兽对禽纹锦等都采用了这一结构。

初唐或更早一些,斜纹纬锦开始出现,但在阿斯塔那墓群中,斜纹纬锦大量出现是在7世纪中叶。

这类纬锦的夹经,捻向上有S捻和Z捻之分,据研究,夹经的不同捻向反映了不同的产地。

S捻者,其图案以宝花或花鸟等题材为主,主要产于中原,吐鲁番出土的宝花纹锦和花鸟纹锦等属此类。

Z捻者,其图案多具明显的西域风格,其产地可能在中亚的波斯和粟特,吐鲁番出土联珠大鹿、联珠猪头、联珠骑士纹锦是这类织锦的典型代表。

双层锦与毛织物中的双面罽结构相同,实物有阿斯塔那出土的白地朵花双面锦等多件,唐末宋初的新疆巴楚脱库孜沙来遗址仍见新月和兔纹的双层织物。

除织锦外,唐代丝绸中的一些新品种也引人注目,如阿斯塔那出土一条用作舞俑腰带的缂丝带,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缂丝实物。

还有一种以单层的彩条经斜纹作地、金黄色纬浮显花的织物,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被称为“锦上添花锦”。

唐代的印染技术名扬千古,绞缬、夹缬、蜡缬、灰缬等物理的、化学的印花技艺日趋完善,阿斯塔那出土的绿纱地狩猎纹缬、黄纱地花树对鸟纹缬、绛纱地柿蒂纹缬等,再现了唐代印染技术的高超水平。

唐代丝绸的图案在承继中国传统风格的前提下,从中亚西亚的装饰艺术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因此,这时期的图案远比前期丰富,其中尤
以五彩缤纷的联珠团窠、花卉团窠为骨架填以主题纹样的图案,最能反映大唐雍容富贵的盛世面貌。

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种连珠对禽、对兽纹锦、宝花纹锦、花鸟纹锦以及双珠团窠对龙纹绮、宝花立鸟纹印花绢等都是这方面的精品。

?
(作者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