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的公共交通换乘等待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ITS)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旨在提高道路交通效率、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交通事故。
ITS包括交通管理、公共交通、旅游、集装箱物流运输、多模式交通和可持续交通等方面的技术和手段,使道路交通系统更加智能、高效、便捷和安全。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促进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综合交通方式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服务一体化。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交通流量监测系统、交通导航系统、ETC系统、可变信息标志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以实现更科学、更有效地管理城市交通。
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是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将各种交通信息进行汇聚、分析、处理和挖掘,提供更贴近实际需求的交通服务。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对交通拥堵、车辆故障和事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处理,根据交通环境实时的调整交通路线和信号灯,提升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流量监测系统是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采集和分析交通流量数据,以便实现交通信号控制和路网优化。
该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聚合技术等方式,获取路网的实时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交通参数信息。
交通导航系统是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帮助驾驶员快速、准确地找到最佳路径,缩短驾驶时间并降低交通堵塞程度。
导航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为驾驶员提供最佳导航路线,进而降低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系统是一种无人收费方式,在车辆高速通过收费站时,系统自动扣取费用。
ETC系统大大提高了收费效率和通行速度,也减少了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
可变信息标志系统是根据实时的交通情况,对交通标志的内容进行实时修改。
智能交通系统(ITS)介绍:了解现代交通管理技术
谢谢观看
THA N K YOU FOR WATCH I N G
• 数据统计:对交通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 数据挖掘:挖掘交通流量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
03
交通流量预测的策略
• 时间序列分析:根据历史交通流量数据,预测未来交通
流量
• 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交通流量
03
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
实时路况信息发布与导航
实时路况信息发布的目的
• 提高出行效率:为驾驶员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帮助他们选择最佳路线
• 气象信息监测:实时监测气象信息,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交通管理措施调整:根据气象信息,调整交通信号灯周期、限速等措施
• 交通信息发布:将恶劣天气信息推送给驾驶员,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行驶路线
• 恶劣天气下的交通服务应用
• 气象预警: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 道路状况查询:为驾驶员提供道路状况查询服务,方便他们选择行驶路线
• 信号灯协同控制:协调相邻路口的信号灯,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交通监控与违章管理
交通监控的目的
交通监控的技术手段
交通违章管理的措施
• 保障交通安全:实时监测交通状
• 视频监控: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交
• 违章信息推送:将违章信息实时推
况,预防交通事故
通状况
送给车主
• 打击违章行为:对违章行为进行自
• 车辆识别:通过车牌识别、车型识
• 20世纪80年代:欧洲开始研究交通管理系统
• 20世纪90年代: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21世纪初:通信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ITS)是未来交通主要方向
如今, 智 能交通 ( I T S ) 已经成 为未来 交 通
颜色 的路侧情报板 提示前 方道 路的 实时路况 信息 ,当驾驶 者看 到提示 前方路 面拥堵 时 , 可
系统的主要方向。 汽车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之
一
,
已经成为智 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重点。
以及 时改变行车 路线 , 这样一来 , 不 但出行者 的出行效率提高了 , 道路的拥堵也会 因此 得到
路 网 问题
针 对公共交通出行模式 , 智 能交 通可 以提 供 较为准确 的公共交通相关线路信息 、 到站信 息、 换乘信息等。例如 , 我们乘坐地铁 , 智能交 通可以准确地提供乘坐地铁的地点 , 乘坐 地铁 需要等待的时间, 以及前方车辆 有没有一些突
统, 它根据 路面 的具体情况 , 通过计 பைடு நூலகம்机决 定
能力是固定的 ,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 目有
一
模式是重要的一个方 向 , 其中包含鼓励市 民乘
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
个上限。 当需要通过路口的车辆数 目大于这
障通行的秩序和效率 , 就需要智能化 的信号 系
就会发生拥堵。 这个时候 , 要保 智 能 化 的 信 号 系统 解 决 的 是 整 个 个上 限的时候 ,
改善 。
提高出行效率、 提高 出行可靠性和 缓解焦 虑是智能交通在缓解拥堵 、 打 造绿色 交通上 的
亮点 。但实际上 , 智能交通不 能从 根本上解决 交通拥堵 的问题 。 目前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拥 堵是供给和 需求矛盾造成的 , 确切说就是道路
解 惑一 : 路 口信 号 灯为何 无 倒计 时
时路面交通情况 , 准确找出自己出行的 “ 有效” 路线 , 实现未雨绸缪。 在2 0 1 2 年 国庆长假期间 ,管理 部门利用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分析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一种基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智能化系统。
与传统交通系统相比,智能交通系统利用联网、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化、安全化、环保化等目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重点分析几个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公交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用于提高公交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公众出行环境的智能化系统。
它可以实现公交车的状态监控、路线规划、车辆跟踪定位、信息传递等功能。
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公交集团引入了智能公交系统,通过数据传感器、GPS、RFID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公交车的位置、运行状态、乘客流量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实现了实时公交交通信息共享、公交车晚点预警等功能。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公交运输效率,也帮助公众更好地掌握公交运行信息,提高了整个公交服务水平。
二、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是一种将智能识别、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停车场的智能化系统。
它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停车场停车情况、停车位信息、车牌识别等功能,从而提高停车管理效率、缩短停车等候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推广了一种基于智能停车系统的收费方式。
停车场入口设置了车牌识别设备,并将识别结果与停车场收费系统相连接。
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后,系统会自动读取车牌信息并记录入库,当车辆驾驶出停车场时,系统会自动计算车辆停车费用,自动清算并出示停车费用明细。
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停车费用结算流程,也提高了停车场的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智能道路监控系统智能道路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传感器、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用于实现道路监控、交通流量控制、事故预警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
基于信息服务的公交枢纽换乘时间模型的研究
第2 5卷 第 2 期
20 年 0 月 07 3
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a o a ui nvrt N tr cec dt n o r l f i s U i sy( a a Si eE io ) n Jm e i ul n i
Vo . 5 I2 No 2 .
Ma . r 2 0 O7
文 章 编 号 :08 4 220 )2— 15—0 10 —10 (D 70 0 7 3
基 于信 息服 务 的公 交枢 纽换 乘 时 间模 型 的研 究
芦 伟
( 木 斯 大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 龙 江 佳 木 斯 140 ) 佳 黑 50 7
.
此 问题 的 目标 是在 站所有 乘 客 的总 候 车 时
间 最短 . 因在时间区间 , * 内为一组车辆换乘 d
序列 , 出此 区间 , 超 又进 入另 一组相 同 的循环 , 乘 换
发车间隔. 则 站乘客等待此两条线路车辆的总
候 车时间 为 :
J : 一
1
时间与前一组相等 . 所以, t : , = , 确定 取 / m , d 其循环区间[ J综合上述 , 5 . , 6 此问题可用线性规划Ⅲ
根据以上分析 , 乘客的总候车时间由两部分组 成: 二条线路间乘客换乘的等待时间和到达乘客的
候 车 时间 . 设 , Ⅳ代表 车次序 列 , Ⅳ, ∈ . 枢 ∈ _ 『 换乘
图 1 公共交通枢纽 内乘客换乘行为示意图
纽 站 内共 有L条 公交 线路 和 2 轨道线 路可 以进 条 行 相互换 乘 .
公共 交通 枢纽 ( 以下简称 站 ) 内乘 客换 乘 行
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
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摘要:1.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背景及意义2.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算法原理3.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实现步骤4.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应用场景及优势5.总结与展望正文: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是一种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换乘站乘客排队等待问题进行研究的模拟方法。
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换乘站往往是乘客流量最大、换乘最为频繁的地方,因此,如何合理地组织和优化换乘站的运营管理,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和满意度,是当前公共交通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的背景、算法原理、实现步骤、应用场景及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背景及意义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换乘站乘客排队等待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问题。
乘客在换乘过程中,需要根据换乘站的布局、线路信息、换乘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换乘路径。
然而,由于换乘站空间的局限性和实时信息的缺失,乘客在换乘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排队等待,甚至可能导致拥堵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方法,通过对换乘站的客流特征和乘客行为进行模拟,探讨换乘站的运营管理和优化策略。
二、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算法原理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算法是基于排队论和网络科学理论构建的。
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概念:1.换乘站模型:将换乘站抽象为一个有向图,其中节点表示换乘站的各个区域,边表示乘客从某一区域到另一区域的换乘行为。
2.乘客行为模型:根据乘客的换乘需求和换乘站的实时信息,模拟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排队等待行为。
3.队列模型:将乘客在换乘站的排队等待过程建模为队列,根据乘客的到达速率、服务速率和换乘时间等参数,计算乘客在队列中的等待时间。
4.优化算法:针对换乘站的运营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增加换乘通道、调整换乘导向等,并评估优化效果。
三、公交换乘J队列模拟实现步骤1.构建换乘站模型:根据实际换乘站的布局和线路信息,建立有向图模型。
2.定义乘客行为模型:根据乘客的换乘需求和实时信息,编写程序模拟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行为。
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换乘计算及行程规划算法
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换乘计算及行程规划算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公共交通是很多人出行的首选。
作为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环节,换乘在出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快速准确的换乘可以让人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错误的换乘路径会让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正因如此,换乘计算和行程规划算法变得异常重要。
换乘算法常用的模型有图模型和网格模型,在此介绍网格模型。
以地铁为例,每个站点可以被看成是平面坐标系中的一个点,用(x, y)来表示。
假设地铁线路为一条无向图,那么每个站点之间的连接就是一条无向边。
二维平面上的距离可以使用欧几里得距离计算,也可以使用曼哈顿距离计算,即曼哈顿距离 = |x1 - x2| + |y1 - y2|其中,x1与y1为出发站点坐标,x2与y2为到达站点坐标。
有了地铁线路图和站点坐标,就可以使用网格模型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比如Dijkstra算法或A*算法来计算出乘客换乘的最优路径。
其中,Dijkstra算法属于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计算单个点到其它所有点的最短路径。
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评估从起点到目标点的估价函数(加上当前已经走过的距离),以期望更快地找到最短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乘客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有的人会优先考虑时间,有的人会优先考虑乘车次数,而有的人则需要考虑如何避免拥挤。
因此,在计算最优路径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时间因素:要尽量减少换乘的时间,从而让乘客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2. 换乘次数:有些人对坐车次数很敏感,需要尽量避免多次换乘。
3. 拥挤程度:有些人喜欢在拥挤时间避免拥堵,他们会愿意选择早或晚些的时间搭乘,或者选择较冷门的线路。
针对以上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模型和参数来计算最优路径。
例如,在计算最短路径时,可以设置权重参数,分别考虑路径长度、换乘次数、拥挤程度等因素,通过改变权重的大小,优化不同类型的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换乘计算和行程规划算法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
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1. 背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结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感器技术、等,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行、交通服务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并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信息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信息系统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交通监控: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摄像头、雷达、激光测速仪等传感器,实时监测道路状况、车辆行驶情况,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交通流量的监控和管理•信号控制:通过收集各个交叉口的交通数据,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优化交通流动,减少等待时间,缓解交通拥堵•事件检测与处理:当系统检测到交通事故、车辆故障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通过信息系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2.2 交通运行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行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与路径规划: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高精度地图,为驾驶者提供实时导航信息和最优路线规划,减少出行时间和油耗•车辆监控与诊断:通过车载传感器和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状况,并提供故障诊断和预警服务,提高行车安全•车联网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侧设施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提高交通的智能化和协同性2.3 交通服务信息系统在交通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支付:通过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实现路桥收费、停车费用的电子支付,提高支付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出行信息服务:通过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为公众提供实时的交通状况、路况信息、公共交通查询等服务,帮助驾驶者做出更明智的出行决策•智能出行规划: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考虑交通状况、个人出行需求等因素,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规划建议3. 结论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也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将更加完善,有望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1. 背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正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感器技术、等,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行、交通服务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并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本文将重点介绍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2. 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2.1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石,信息系统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在道路、车辆及交通设施中的各类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测速仪等,实时收集道路和车辆的各种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对收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2.2 智能导航与路况预测智能导航与路况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信息系统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高精度地图,为驾驶者提供实时导航信息和最优路线规划•实时路况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和实时的交通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路况变化,为驾驶者提供及时的路况信息2.3 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是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主要包括:•智能信号控制:通过实时分析交通流量数据,智能调整信号灯配时,优化交通流动,减少等待时间•智能事件检测与处理:当系统检测到交通事故、车辆故障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通过信息系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智能出行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考虑交通状况、个人出行需求等因素,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规划建议3. 结论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也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将更加完善,有望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应用场合1.城市交通管理:在交通监控、信号控制、事件检测与处理等方面,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2.车辆导航与出行规划: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导航信息和路线规划,可以有效减少出行时间和油耗,提高行车安全3.公共交通服务:在电子支付、出行信息服务等方面,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4.车联网技术:通过车与车、车与路侧设施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提高交通的智能化和协同性5.智能出行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规划建议,帮助驾驶者做出更明智的出行决策注意事项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收集和使用交通数据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的保护2.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由于智能交通系统涉及到交通安全,因此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需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3.技术标准化与兼容性:为了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需要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保证系统的兼容性4.用户接受度与培训:新的信息技术应用需要考虑用户的接受度,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用户理解和适应新的出行方式5.政策法规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以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6.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和企业的协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7.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需求和技术发展通过以上应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作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公交优先的城际轨道交通枢纽接驳规划设计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9智慧交通与信息技术0 前言城际轨道交通具有重要的城市空间引导作用,城市群交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需始终坚持公交优先理念,将城际轨道交通枢纽作为核心打造人性化、集约高效的接驳空间,使多种类型的公共交通方式保持协调运输。
城际轨道交通枢纽在实现接驳规划设计期间,要始终坚持公交优先,基于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多种城市公交进行接驳设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接驳模式,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1 基于公交优先的城际轨道交通枢纽接驳规划设计原则基于公交优先展开城际轨道交通枢纽接驳规划设计,要可以推进城市公交系统快速发展,使城市公交不断提升协调运输能力,推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建设及发展。
所以,城际轨道交通枢纽要关注在接驳规划设计期间遵循以下原则:①安全高效。
面向城际轨道交通实现接驳设计,一个关键性指标就是安全高效,城际轨道交通在和其他类型的城市公交进行接驳期间要优选最佳接驳模式,确保乘客在接驳时可省时省力并保障乘客安全;②可持续性。
通常情况下,城际轨道交通枢纽整体建设过程比较慢,投资巨大,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基于城市交通需求及未来发展情况展开接驳设计。
在规划设计当中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具体就是在规划接驳站点期间要留有一定余地,并对接驳空间组织进行合理规划,保持布局空间的可延续,以此促使接驳功能保持可持续性,在不同阶段与时间段内满足交通流量提出的接驳需求;③以人为本。
目前乘客对公共交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要求,所以城际轨道交通在和城市公共交通实现接驳规划设计期间,要充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立足乘客视角出发保持不同公交体系的有机协调,以满足乘客对出行提出的快捷化、方便化要求;④绿色低碳。
基于公交优先展开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接驳规划设计,一个关键目标就是减少城市交通产生的污染及运输压力[1]。
而要实现公交优先,绿色低碳理念属于基本保障,所以以面向城际轨道交通构建接驳体系,要体现绿色环保、低排放、低污染,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⑤一体化。
ITS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
目前,在交通管理与规划领域,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引入并使用国外先进的自适应城市 交通控制系统;监控和电子收费系统也已经开始用于高速公路管理,并逐步实现高速公 路联网收费;在运营管理领域,GPS车辆运营管理系统正处于推广普及阶段。
2 、 先 进 的 出 行 者 信 息 系 统 ( AT I S )
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电话、手机等多种通讯方式,使市民在 出发前、行进中均可获得对公交工具选择以及行程安排等信息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 基于GPS、GIS等技术开发电子站牌、车载动态信息发布系统等,并在城市交通枢纽等 地设立自助式信息服务终端,为乘客提供换乘信息等服务,方便乘客对行程做出合理安 排。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也针对驾驶员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利用基于GPS的导航定 位系统,为其提供目的地及行经地电子地图、线路选择等信息服务,并及时发布路况信 息,供其选择最优线路,避免拥堵。主要的服务功能有出行者信息系统、车载路径诱导 系统、停车场停车引导系统、能运输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ITS可为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及时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而且具备车 辆防撞和安全控制功能,可使车辆运行避开拥挤,大幅度域少交通事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2)减少交通堵塞,使公路交通保持畅通交通 堵塞使运输效率降低,美国每年因此而损失数十亿美 元。ITS能使交通控制系统自动、有效地适应各种交通状况,对车辆进行合理的疏导和调度,以及通 过自动收费等各种途径来减少交通延误和堵塞,从而改善了地面交通的通畅性、便利性,做到车便于 行,货畅其流。
浅谈公交优化调度问题
Author: by Fabian Cevallos & Fang Zhao
这篇论文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解决公交系统内换乘时间最优化问 题的系统性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现有时刻表,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用到了现有时刻表和所有换乘站点的乘客资料,并 考虑了车辆到达的随机性。基于Broward County Transit 公交公司所 提供的调度资料,计算了系统目前状况下的总换乘时间,以及用本文 所介绍的方法对系统现有时刻表进行调整,所得推荐系统的总换乘时 间,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公交系统的总换乘时间。
任传祥,张海,范跃祖在文章《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在公交智能调度中的应 用》中,兼顾企业与乘客的利益建立了公交车辆行车计划模型,将遗传算法与 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组成混合遗传――模拟退火(GA-SA)算法,对公交行车调 度进行优化。
Ceder Avishai and Ofer Tal.在文章Timetable Synchronization for Buses中, 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基于同时到达换乘站点的车辆数最多求得最优解,研 究了车辆同步性问题。
4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查阅国内外有关公交优化调度方面的文献,可以看出, 已有众多学 者对公交运营设计中的运行线路、时刻表、以及车辆路径等问题分别 进行过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解决复杂运营设计、时刻表优化等问题的 模型、算法等,而且基于不同目标函数、不同约束条件给出了问题的 解决方案,这对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极为可贵的借鉴意 义。
基于ITS环境的公共汽车交通换乘时间最短调度问题研究
文章编号:1001-4098(2003)02-0056-04基于ITS 环境的公共汽车交通换乘时间最短调度问题研究X杨晓光,周雪梅,臧 华(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摘 要: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背景,研究提供公共交通信息的条件下公交换乘时间最短的调度问题,提出线性规划模型,并用算例进行了演示。
其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发展先进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公交换乘;公交调度中图分类号:U 121 文献标识码:A先进公共交通系统(Advanced P ublic Transport ation System ,APTS )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 ans-por tation Systems,ITS)的重要子系统。
作为APTS 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交通信息系统,是面向公共交通使用者的交通信息系统。
提供的实时信息包括:公共交通拥挤程度、票价、公交车辆到站时空信息、换乘信息以及停车状况等。
公共交通信息的提供有助于公共交通使用者出行、换乘和出发时间的选择,可以改善使用者的方便程度。
ITS 技术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交通管理和运营信息的采集可以达到实时化和高精度;AP TS 提供准时快捷、便利舒适的服务,包括换乘、购票便利、实时了解系统状态、线路及站点分布等。
ITS 和APT S 为公共交通换乘时间和换乘方式实现最佳的衔接提供了基础条件,但若在进行公共汽车调度时不考虑公共汽车交通的换乘衔接问题,使换乘时间和换乘方式无法实现最佳衔接,I TS 和APTS 的高效率和优势难以体现,最终导致出行者不愿选择公交的出行方式,公交的吸引力下降。
因此,研究基于I TS 环境的公共汽车交通换乘时间最短调度问题,在理论上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上能够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公交吸引力和公交运营效率。
总之,本研究对于发挥IT S 和APT S 的最大效益,改善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在理论和实用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ITS的“人车互等”公交停靠模式研究
大陆桥视野
基于 ITS 的“人车互等”公交停靠模式研究
董鲁祺 蒋梦丝 熊 昊 舒麟棹 周子栋 /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上升。公共交通作为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 节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 正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公交停靠站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子系统,承担着客流集散的功能,对于公共交通服务的速度、 方便性和舒适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有的公交停靠点由于设计的原因,不能适应智能化、信息化的大潮流。因此,本文针对现有的公交停靠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客的智能公交乘车方案,减少公交车的空等空停现象。
图 1 系统运行模式图 四、结论 公交停靠站点相对于城市道路及用地来说,虽然仅仅只是一 个点,但由于其在公交系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性,使其广泛分布 在城市各处 [2]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公交停靠站客运组织方式,即划 分站台服务区域,有利于减少公交车停靠时间,提高公共交通出 行效率,同时,该系统与智能公交系统结合,符合大力发展城市 公共交通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韩宝睿,林丽,范啸 . 考虑停靠能力约束的主干道公交车 站长度计算 [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34(3):134-138 [2] 葛宏伟 城市公交停靠站点交通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 [D]. 南京: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2006 作者简介: 董鲁祺,男,籍贯:山东省济南市。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创 新创业项目。
所剩余时间;第二区域:等候区域及信息选择区域;第三区域: 上车区域,乘客乘降区域。
2.车辆部分 根据车载终端获取数据与基于 GPS 的公交车到站时间模型, 获得公交从上一站点到达下游各站点的时间,系统录入数据计算, 判断相应空闲车位停靠。 3.公交指示牌的场内诱导 位于场站内部的处理器连接着城市公交管理系统以及车载终 端,车载终端将车辆信息传输给场站处理器,处理器通过内置算 法结合城市公交管理系统的车辆实时信息,计算出公交车的到站 时间,同时预估车辆在泊位上的停滞时间,通过显示屏反馈给乘客。 4.运行模式 内置处理器将信息上传到城市公交系统终端,同时根据乘坐 车次到站时间进行筛选判断,将等待区域信息反馈给乘客,在公 交站台显示屏实时显示车次的到站信息。公交车司机通过车载终 端确定乘客的目的地和该地乘客情况,选择是否靠站,和停靠位 置。当公交车到达划线位置前,乘客进入对应等待区,公交车到站, 乘客上车。公交调度与乘客分配过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 站台区域的有序划分,乘车人出行计划和车辆的信息交流,整个 公交系统的循环效率得以提高。
智能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运营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运营中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系统高效、安全和便捷的管理与服务的系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智能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运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运营中的应用,并说明其对交通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一、智能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调度中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调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交通与乘客信息,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帮助公共交通运营商更加准确地掌握交通状况和人流情况,从而优化公交线路和车辆调度。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实时调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确保车辆与乘客之间的最佳匹配。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提高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效率,缩短交通拥堵时间,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整体的运营效率。
二、智能交通系统在票务管理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公共交通票务管理中,往往需要人工售票、检票和退票,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票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自动售票机和电子支付方式,乘客可以方便快捷地购买车票,无需排队等候。
同时,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电子检票设备能够快速扫描验证乘客的身份和车票信息,减少人为错误和非法乘车现象的发生。
此外,系统还能够方便地记录和查询乘客的乘车信息,为公共交通运营商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为调整线路和车辆配置提供依据。
三、智能交通系统在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公共交通运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公交车站、车辆内部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报警并自动通知相关人员,为及时处理提供支持。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乘客身份进行验证,防止非法乘车和犯罪活动。
这些安全监控措施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公共交通的安全性,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心舒适的出行体验。
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分析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一种应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系统。
随着城市化和交通拥堵问题的不断加剧,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实时交通信息提供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无线通信等技术,实时收集并传输交通数据,包括路况、车流、道路状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电子显示屏等,向乘客提供实时交通信息。
通过实时了解交通状况,乘客可以做出更明智的交通选择,避免拥堵路段,减少行车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准时率。
二、公交车辆调度优化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车载终端设备、GPS定位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以及乘客数量等信息。
这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合理调整公交车辆的班次密度和到站时间,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拥挤程度。
同时,系统还能根据交通状况和需求预测,智能调整公交线路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票务管理及支付便利化智能交通系统将票务管理和支付结算与智能终端设备相结合,实现无感支付和电子票务管理。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刷卡等方式购买车票,并实现无感支付,不再需要排队购票,减少了人们在车站等候的时间。
同时,电子票务管理也提高了票务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方便了乘客的日常出行。
四、交通安全监控与预警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车载设备等多种方式,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可以通过声光信号和通信设备向交通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性,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五、智能换乘指引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乘客提供的起点和终点信息,智能规划乘车方案,并提供换乘指引。
道路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协同优化
道路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协同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协同优化领域。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六个方面是实现道路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协同优化的关键路径。
一、一体化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取决于其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一体化规划应将道路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合理规划公交线路、站点布局,以及道路网络的扩容与优化。
同时,强化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衔接,如公交站点与地铁站、自行车停车区的无缝对接,确保乘客换乘便利,减少出行时间成本,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二、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是提升交通协同效率的核心技术手段。
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时监测交通流量,预测交通状况,优化信号控制策略,实现道路资源的动态分配。
此外,智能调度系统可提升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和运力利用率,通过移动应用、电子站牌等途径提供实时公交信息,增强乘客体验,鼓励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三、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为了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私人汽车依赖,城市应实施一系列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这包括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先通行信号系统,以及在高峰时段限制私家车进入特定区域等。
同时,提供灵活多样的票价优惠策略,如时段票价、月票、联程票等,降低公共交通的经济门槛,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四、低碳出行模式的推广鼓励低碳出行,如骑行、步行和共享单车等,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城市规划需考虑完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确保安全便捷;同时,与公共交通系统紧密结合,设立足够的自行车停放设施,提供“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通过教育引导和文化营造,提升公众对低碳出行的认知和接受度,形成绿色出行的社会风尚。
五、多元化融资与合作机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需要巨额资金,单一依靠政府难以持续。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公共交通路线优化与规划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公共交通路线优化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展示。
在公共交通领域,GIS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进行路线优化与规划,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首先,GIS可以用于公共交通需求分析。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人口、社会经济、交通流量等数据,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出行特征和用地情况,从而为公共交通路线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某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公交线路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其次,GIS可以用于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在规划新的公交线路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流量,以及公交站点的分布和覆盖范围。
GIS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热力图和路径分析图,帮助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交通需求和潜在的线路布局。
同时,GIS还能够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评估其对交通拥堵、出行时间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影响,为最终路线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再次,GIS可以用于公共交通运营调度。
通过实时监测公交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可以优化公交线路的调度和运营安排。
例如,当某一公交线路出现拥堵时,可以实时调整周边线路的发车频率和时间间隔,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另外,GIS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乘车换乘方案,使市民在换乘时减少等待时间和转车距离,提高出行效率。
最后,GIS可以用于公共交通的安全管理。
通过结合交通事故数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等信息,可以识别高风险的交通路段和区域,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某一区域发生多起事故后,GIS可以帮助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的交通特征,提出改善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划的建议,提高交通安全性。
综上所述,GIS在公共交通路线优化与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GIS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管理公共交通的空间数据,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分析引言: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传感、计算、通信、控制等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中的一种交通系统。
ITS的实施旨在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效率和便利性,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通过对某个智能交通系统的案例分析,探讨智能交通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价值。
案例背景:某国家的一座大城市,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交通拥堵问题。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上都出现了大量的私家车辆和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了交通堵塞和行车难题。
此外,由于车辆流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频率也在上升,给行人和骑车人的出行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该城市决定引入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该城市政府与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实施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首先,通过在城市各路段安装高清摄像头和车辆识别设备,实现了对道路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控和计算。
这些设备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并利用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其次,中央控制中心与公共交通公司、交通警察、疏导员等部门形成了联动机制,实现了实时交通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此外,中央控制中心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和预警,从而能够提前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智能交通系统的效果与价值:智能交通系统的引入,使该城市的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首先,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中央控制中心能够精确地掌握道路拥堵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以达到最优的交通流动效果。
这种智能化的信号控制方式有效减少了交通堵塞的时间,提高了道路运输的效率。
其次,通过交通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公共交通公司能够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调整公交车的发车时间和路线,提高了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交通警察部门和疏导员也能根据实时的交通信息,及时疏导和处理交通事故,提高了交通安全水平。
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中央控制中心能够对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和预警,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制定更合理的交通政策和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分析问题须由简到繁, 在此对问题进行了 简化, 笔者建立以下假设 : ( 1 ) 各换乘点乘客的到达服从均匀分布, 并设乘 客的到达率为常数; ( 2 ) 不考虑道路交通运行条件的影响; ( 3 ) 在A P T S条件下, 公共汽车从换乘点开车 时间、 市内轨道交通车辆在换乘点开车时间已知, 公 共汽车在线路_ 卜 各站之间行驶的行程时间已知; ( 4 ) 在某一时间区间内, 某公共汽车线路的发车 间隔为定值。 2 . 2 模型建立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包括乘行时间、 步行时间、 候 车( 换乘) 时间三部分, 笔者的研究限于一条公共汽 车线路与市内轨道交通之间的乘客换乘总等待时 间。由上述可知, 乘客的总换乘等待时间包括两种 方式间乘客换乘的等待时间和随机到达乘客的等待 时间。下面分别以一个换乘点和多个换乘点两种情 况进行讨论。设 K代表换乘点序列, k EK; M, N
代表车辆序列, i - C N, j C Ma
2 . 2 . 1 一个换乘. 获的情况 根据假设 , 乘客步行到换乘点是均匀到达, 设r , 表示市内轨道交通车辆 ; 从始发站到达换乘点的时
间; b , 表示公共汽车J从始发站到达换乘点的时间 ( 在换乘点 k 与轨道交通车辆相邻到达) 。r ; , 亿表
万方数据
第2 期
周雪梅 . 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于 I T S的公共交通换乘等待时间最短调度问题研究
营者提供换乘、 实时了解系统状态、 客流分布等各种 优质服务。I T S和 A P T S为公共交通换乘时间和换 乘方式实现最佳的衔接提供了基础条件, 但若在进 行公共汽车调度时不考虑公共交通 的换乘衔接问 题, 使换乘时间和换乘方式无法实现最佳衔接 , I T S 和A P T S的高效率和优势将难以体现。因此, 研究 工 T S条件下公共交通换乘等待时间最短 调度问题 , 在理论上可 以为后续 的研究提供参 考 , 在实际应用 上能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公共交通吸引力和 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中圈分类号 : U4 9 1 . 1 7 文献标识码 ; A
S t u d y o f d i s p a t c h i n g a t mi n i mu m w a i t i n g t i me o f p u b l i c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t r a n s f e r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I T S
I T S 相关技术的发展, 实时信息获得成为可能。因 此在以往研究基础上, 笔者探讨的是 工 T S条件下公
共汽车一市内轨道交通间换乘等待时间最短 问题 。
2 模 型建 立
2 . 1 基本假设
1 问题 分 析
换乘的 目的就是实现不 同线路的交换 , 因此在
解决换乘困难的诸多问题时, 要从其根源人手, 除进
Z HOU Xu e - me i , YANG X i a o - g u a n g
( S c h o o l o f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 r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A P T S ) 具有面向公共交通使用者提供各种公共交
收稿 日期 : 2 0 0 3 - 0 7 - 1 4 荃金项目: “I 五”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 目( ( 2 0 0 2 1 1 A 4 0 4 A 0 1 )
作者简介: 周雪梅( 1 9 6 8 - )女, 占林吉林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 同济大学下学博士研究生 R - m a i l : z x m 1 0 0 7 C ) s o h u . c o m
0 引
言
作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 n t e l l i g e n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 I T S ) 重要子系 统的先进的公共交通
系统 ( Ad v a n c e d P u b l i c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基于 I T S 的公共交通换乘等待
时 间最 短调度 问题研 究
(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 2 0 0 0 9 2 )
周 雪梅 , 杨 晓光
摘 要: 为使公共交通的换乘时间实现最佳街接,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优势得以体现, 在对各国研究现状分析的基拙上, 研究了I T S实时提供公共交通信息的条件下, 公共交通换乘等 待时间最短调度问题。为了对公共交通换乘总等待时间最短 目标下的公共汽车发车时刻表确定方 法进行分析, 应用运筹学理论, 分别针对一个换乘点和 多个换乘点的情况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 并 用一个换乘点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换 乘总等待时间, 尤其是对于发车间隔较大的公共交通方式间换乘的时间节约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共汽车调度; 线性规划;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a d v a n t a g e o f AP TS . I n o r d e r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me t h o d 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b u s s c h e d u l e s w i t h t h e g o a l o f
示为
r ; =r 0 + 汀, ( i =1 , 2 , - - - , 动
如H A L L ( 1 9 8 5 ) 提出r 铁路与公共汽车间换乘的 最佳安 全极 限公 式" ' ; U S U M T A ( 1 9 8 3 ) F 2 1 和 V U C H I C ( 1 9 8 1 ) 1 ' 1 给出 r 换乘时间系统设计指南; A I 3 L O W工 T Z ( 1 9 8 7 ) 对一换乘枢纽进行 r 各种调度 策略模拟「 」 ; L E E , S C H O N F E L D ( 1 9 9 2 ) 对同步换 乘区间的安全极限和发车间隔同时进行了优化川;
第1 7 卷
第 2期
中 国 公 路
学 报
Vo l . 1 7 No . 2
2 0 0 4年 4月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H i g h w a y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p r . 2 0 0 4
文派编号: 1 0 0- 73 2 2 ( 2 0 0 4 ) 0 2 - 0 0 8 2 03 -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p a s t s t u d y , a n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s p r o v i d i n g r e a l - t i m e i n f o r m a - t i o n , a u t h o r s s t u d y o n d i s p a t c h i n g a t p u b l i c t r a n s f e r s o a s t o mi n i mi z e w a i t i n g t i m e w h e n t r a n s f e r - r i n g a m o n g d i f f e r e n t t r a n s i t s e r v i c e , o p t i mi z i n g t r a n s i t t r a n s f e r t i me , a n d i n c a r n a t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e n a b l i n g s h o r t w a i t i n g t i m e w h e n t r a n s f e r r i n g a m o n g p u b l i c l i n e s , a u t h o r s a p p l y l i n e a r p r o g r a m - mi n g mo d e l a n d v a l i d a t e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t h e m o d e l w i t h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x a mp l e s t h r o u g h a t r a n s f e r t e r mi n a l . Th e r e s u l t i n d i c a t e s ; t h i s me t h o d mi n i mi z e s w a i t i n g t i me o f p u b l i c t r a n s f e r ,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p u b l i c l i n e s w i t h l a r g e h e a d w a y s . K e y w o r d s : t r a f f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u s s c h e d u l i n g ; l i n e a r p r o g r a m mi n g ; i n t e l l i g e n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d v a n c e d p u b l i c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通信息的功能, 这些实时信息包括: 公共交通拥挤程 度、 票价、 公共交通车辆到站时空信息、 换乘信息等 公共交通信息的提供有助于公共交通使用者出行、 换乘和出发时间的选择 , 可以改善使用者的方便程 度。在 I T S技术提供实时化和高精度的交通管理 和运营信息的基础上, A P T S为公共交通用户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