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古四十年4

合集下载

考古学复习

考古学复习

考古学复习第一章考古学绪论4.地层学:要做好发掘工作,首先必须懂得地层学。

“地层”这一名称是从地质学借用的。

在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

“熟土”,其中往往夹杂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残余,故称“文化层”。

如果后一代的人类居住在同一地点,又会在已有的“文化层”上堆积另一“文化层”。

由于长期延续,文化层越堆越厚,层次越来越多。

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比下层的年代为晚。

这样,文化层的堆积便构成了这一居住址的编年历史。

5.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

它认为一部分人类制品的形态是沿着一定轨道渐变的。

对形态渐变的物品进行类型学研究,是研究遗存相对年代和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途径。

类型学分析的基本手段——分类排序:我们把渐变器物的演化规律称为演变规则,把类型学分析的对象按照可能的演变规则进行排队称为排序,排序所得每一列由早向晚变化的结果称为序列。

类型学分析就是通过反复分类排序来达到寻找器物演变规律的目的。

类型学研究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在类型学分类的体系中,“类”、“型”、“式”是近年固定下来的3个基本概念。

一般的类型学研究是先把对象分成“类”,“类”下分“型”,“型”下分“式”。

可见类是第一级分类概念,型是第二级分类概念,式是第三级分类概念。

6.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作用:补史证史7.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

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8.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en)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说”,是近代考古学发展的基础。

他将丹麦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他首先将上述三段分期用于古物陈列,并与1836年所著《北方古物指南》中介绍了这种陈列方法,对所藏文物进行论述,引导观众去参观丹麦的国家博物馆。

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家知道有什么重要的考古发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北京人:五十万年前的祖先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为世界人类史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

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

老百姓称之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

1918年,来华担任矿政顾问的瑞典人安特生偶然来到龙骨山。

1926年,外国学者们证实,安特生等人1923年发掘出的化石中有一颗原始人的牙齿。

这一发现震撼了世界科学界,沉睡了50万年的北京人化石终于被发现了。

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代表中外双方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经费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

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许,太阳落山,寒意袭来。

在昏暗的烛光下,有人忽然大声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人头!主持发掘的专家裴文中激动地将其亲手取出。

这就是这震惊世界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

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共发现了6个完整及较为完整的头盖骨和大量的、包括40多个人类个体的人骨化石。

此外,还有大量简朴的生产工具和用火的遗迹,为研究四、五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但令人极为痛心的是,所有二、三十年代发现的化石都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中失踪,至今不知去向,成为不解之谜。

化石的失踪和化石的发现一样,再次震撼了全世界。

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定陵:地下宫殿的辉煌1956年,发掘定陵的工作正式开始,一座神秘辉煌的地下宫殿被打开。

得到珍贵文物的同时,考古学界也得到了许多教训和启示。

1955年10月3日,吴晗等人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长陵。

虽有郑振铎、夏鼐提出异议,但周恩来还是签字同意了。

1955年底,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

但考虑长陵太大,考古队提议先试掘一小型陵墓以积累经验。

1956年5月19日,定陵发掘铲下了第一锹土。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_札记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_札记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本书背景与目的 (3)1.2 北京的重要性与历史地位 (4)二、北京考古发现概述 (5)2.1 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7)2.2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9)2.3 随唐至五代十国 (11)2.4 宋元明清时期 (12)三、重要考古发现解析 (14)3.1 元大都的发掘 (15)3.2 长城的研究与保护 (17)3.3 圆明园的遗址调查 (18)3.4 金中都的探索 (19)四、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 (21)4.1 建城历程 (22)4.1.1 商周时期的城邑 (24)4.1.2 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城池发展 (26)4.1.3 随唐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27)4.2 城市规划与设计 (28)4.2.1 中轴线布局 (29)4.2.2 宫殿与园林规划 (31)4.2.3 街巷与市场布局 (32)4.3 社会文化变迁 (34)4.3.1 从诸侯争霸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5)4.3.2 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36)4.3.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8)五、结论与展望 (39)5.1 北京建城史的意义与影响 (40)5.2 未来考古工作展望 (41)5.3 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42)一、内容概要《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是一本关于北京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北京地区丰富的考古发现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展示了北京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远古时期的北京、夏商周时期的北京、秦汉时期的北京、隋唐宋元时期的北京以及明清时期的北京。

在每个部分中,作者都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北京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远古时期的北京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然后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分析,揭示了北京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和文化遗存。

在夏商周时期的北京部分,作者重点讲述了这一时期北京的政治格局、城市建设、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与周边诸侯国的交往。

《考古》目录1955.1-2008.9

《考古》目录1955.1-2008.9

《考古》目录1955.1-2008.9 (2014-05-01 23:39:47)转载▼分类:文物考古《考古》目录1955.1-2008.91955年1-6考古(1955年第1期总1期)发刊词敦煌考古漫记...................................................夏鼐郑州发现商代文化遗址和古物洛阳古城勘察简报...............................................郭宝钧白沙唐墓简报...................................................陈公柔丰镐一带考古调查简报...........................................石兴邦江苏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王志敏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吉林江北土城子附近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康家兴新书介绍(第一则)河北曲阳调查记.................................................安志敏曲阳县附近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赵印堂,杨剑豪新书介绍(第二则)一九五三年我国考古的新发现.....................................安志敏墓葬略说.......................................................王仲殊苏联“考古学通论”大纲对於《考古通讯》的希望...........................................罗宗真考古学报第七、八册目录考古(1955年第2期总2期)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工作.....................................尹达吉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佟柱臣沂南石刻画像中的七盘舞.........................................王仲殊论沂南画像石墓的年代问题.......................................安志敏关於寿县楚器...................................................殷涤非敦煌考古漫记(二)...............................................夏鼐江苏睢宁九女墩汉墓清理简报.....................................李鉴昭宝鸡和西安附近考古发掘简报..............................吴汝祚胡谦盈无锡壁山庄六朝墓发掘简报.......................................朱江无锡青山湾明许姓墓发掘简报.......................朱江李鉴昭倪振逵苏州附近宋赵善苍墓清理简报.....................................锺兆锦石渠阁王莽钱的背面范...........................................陈直考古简讯(八则)武汉在防汛中的文物发现.......................................蓝蔚福建光泽县发现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林剑江苏省吴江县发现古遗址.......................................胡继高南京南郊邓府山发现六朝古墓...................................李蔚然福州市发现六朝古墓....................................马春卿、赵肃芳无锡章山元代刘藻墓的发掘..............................朱江、徐兴泉黑龙江朱家坎镇发现辽墓................................朱国忱、沙振宇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最近的工作收获...........................林寿晋简与锦.........................................................王明谈谈陶器的修整和复原...........................................钟少林论“考古学通论”课程的教学问题...........................A.H.莫斯卡连科新书介绍(三则)清除考古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刘启益考古(1955年第3期总3期)批判考古学中的胡适派资产阶级思想...............................夏鼐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现---西安半坡..............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郑州市古遗址,墓葬的重要发现....................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西安地区考古工作中的发现................................茹土安、何汉南江西省考古工作的概况...........................................何国维敦煌考古漫记(三)...............................................夏鼐河北曲阳县出土石像清理工作简报.................................罗福颐河北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发掘记.....................................李锡经河北怀来大古城村古城址调查记...................................安志敏五代前蜀王建墓地宫门作复原.....................................杨有润从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议看苏联考古学学术上和组织上的任务....................苏联考古学第十八期社论铜器去锈.......................................................高英关於修理铜器...................................................陈梦家关於“河南”,“河市”的讨论........................................编辑部“辉县发掘报告”出版消息.........................................中朔金石书录目补编.................................................容媛马衡先生传略(1880-1955)........................................编辑部考古(1955年第4期总4期)“考古学通论”绪言...................................A.B.阿尔茨霍夫斯基内蒙昭乌达盟印纹陶的时代问题...................................汪宇平燕下都发掘品的初步整理与研究...................................傅振伦云南西部的火葬墓...............................................孙太初锦州市大泥洼遗址调查记.........................................刘谦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沈欣广州市东北部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闻喜西官庄汉代空心砖墓清理简报.................................王寄生济南大观园的一个汉墓.............................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朱江安阳大司空村的一个唐墓.........................................马得志太原市郊古墓,古寺庙遗址清理简报.................解廷琦、解希恭、阳陌公山西绛县裴家堡古墓清理简报.....................................张德光吉林两半山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康家兴丹徒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茅贞江西定南发现新石器.............................................何国维萧山湖岸发现新石器时陶片.......................................何天行无锡壁山庄发现汉墓.............................................朱江南京南郊发现六朝墓.............................................李蔚然厦门南普陀附近发现明墓及陶瓷...................................荆三林云南考古的新发现...............................................刘绍南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赴平陵考古实习........................杨惠卿、史本三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同学赴云岗参观实习.............................方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所发掘工作展览.................................若紫谈谈考古学上的资产阶级思想.....................................阎文儒对解放後数期考古学报的几点意见.................................徐锡台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夏鼐考古测量.......................................................郭义孚铁器去锈.......................................................陆作对於编写报告的一些体会.........................................陈公柔第九册考古学报目录关于本刊出版发行的说明考古(1955年第5期总5期)考古工作者应当积极参加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的运动.................范讷迎接黄河规划中的考古工作.......................................陈梦家坚决反对美国阴谋掠夺我国珍贵文物反对美国劫夺我国在台湾的珍贵文物的阴谋.........................夏鼐西喇木伦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汪宇平安徽灵璧县蒋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胡悦谦浙江嘉兴双桥古文化遗址调查记...................................董巽观浙江嘉兴双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党华一九五四年秋季洛阳西郊发掘简报...................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浙江绍兴漓渚考古简报....................................王士伦、朱伯谦四川彰明县常山村崖墓清理简报.....................石光明、渖仲常、张彦煌广州市西北郊晋墓清理简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关於广西山洞人类化石....................................裴文中、唐兆民解放以来热河省考古的新发现.....................................郑绍宗安阳汤阴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周到洛阳邙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裴琪青岛崂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王子先浙江富阳发现晋墓...............................................朱伯谦浙江上虞发现晋代瓷器遗址.......................................何天行广西贵县发现宋代砖墓...........................................黄增庆山西榆次猫儿岭发现明代砖墓.....................................张德光朝鲜胜湖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冯鸿志译中国科学院文化部联合举办考古工作会议..........................华平石器略说.......................................................安志敏谈拓本.........................................................君羽评A.B.阿尔茨霍夫斯基著“考古学通论”.....................C.B.吉谢列夫考古(1955年第6期总6期)述评.综论考古工作者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寿金一九五四年我国考古工作.........................................夏鼐调查与发掘辽宁省西部发现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刘谦福建光泽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曾范成都扬子山的西汉墓葬...........................................沈仲常无锡汉至六朝墓葬清理纪要.......................................朱江四川彰明佛儿崖墓葬清理简报.......................石光明,沈仲常,张彦煌山东章邱县普集镇汉墓清理简报...................................王思礼成都北郊站东乡高晖墓清理简报.....................徐鹏章,陈久恒,何德滋殷代墓葬形制...................................................周永珍记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的古印及古货币......................沈仲常,王家佑略谈浙江出土的“石钺”.........................................沙孟海谈谈我国古代的铜镜.............................................王士伦白沙唐墓中出土的瓷砚...........................................陈公柔考古出版物消息.................................................华平关於沂南汉画像.................................................刘铭恕评M.O.柯斯文著“原始文化史纲”.............................A.裴尔什茨评“彩陶”一书(附“彩陶”一书编绘者的来信).....................马承源必须分清“时代”和“文化”的概念...............................傅铭编辑後纪.............................................................地下城市.....................................................程永年译《考古》目录1999年第六期本刊专稿--香港考古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发掘简报韩康信董新林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出土人骨鉴定香港考古学会香港元朗下白泥沙吴家园沙丘遗址的发掘调查与发掘邹城市文物管理局山东邹城市卧虎山汉画像石墓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汪清县红云渤海建筑遗址的发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岫岩满族博物馆辽宁岫岩县长兴辽金遗址发掘简报研究和探索钱耀鹏关于半坡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曹定云周代金文中女子称谓类型研究冯恩学辽墓壁画所见马的类型考古简讯黄忠学安徽青阳县发现一座南唐砖室墓王成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发现契丹大字铜牌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出土契丹大字铜牌和石质道教符印学术动态本刊记者兴盛的汉王朝文物展及汉王朝与日本国际学术讨论会记述信息与交流肖女《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简介丛德新《林沄学术文集》简介西林《西域考古图记》出版发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金评奖的通告读者•作者•编者本刊编辑部“本刊专稿--香港考古”编后记1999年第七期调查与发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容城县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山东济宁市程子崖遗址第二次发掘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都江堰市文物局四川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调查与试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海市博物馆广东南海市西樵山佛子庙遗址的发掘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邱立城曾骐广东揭西县先秦遗存的调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肇庆市文化局肇庆市博物馆四会市博物馆广东肇庆、四会市六朝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科技孔昭宸刘长江何德亮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韩康信陈星灿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开颅术证据刘建国安阳殷墟遥感考古研究周双林王军李京华河南东周阳城熔铁炉玻璃样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报告(二五)考古简讯叶茂林罗进勇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祝恒福王毅湖北郧西县老观庙汉墓的清理周裕兴南京市西善桥发现五代闽国王氏族人墓志杨道以江西高安市发现北宋瓷器窖藏周九宜湖南宁远县出土一面八思巴文铜镜王刚内蒙古林西县发现一件辽代陶扁壶书刊评介王立新王青《驻马店杨庄》评介信息与交流西岭《远望集》简介杨毅《考古学集刊》第12集出版发行杨毅《张家坡西周墓地》出版发行溶雪中华民族的瑰宝--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大展在革博开幕1999年第八期缺1999年第九期本刊专稿--中国考古学五十年陈星灿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任式楠吴耀利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王巍夏商周考古学五十年刘庆柱秦汉考古学五十年段鹏琦三国至明代考古学五十年袁靖刘建国高立兵中国科技考古五十年冯时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五十年赵超中国古代铭刻与文书研究五十年马文宽中国古瓷考古与研究五十年李裕群中国石窟寺考古五十年1999年第10期目录○述评•综论考古学与甲骨文研究——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刘一曼(1)○调查与发掘江苏南京市明靳国公康茂才墓…………………………………………南京市博物馆(11)江苏南京市戚家山明墓发掘简报…………………南京市博物馆雨花台区文化局(18)江苏南京市唐家凹明代张云墓……………………南京市博物馆雨花台区文化局(27)江苏南京市南郊两座大型明墓的清理…………………………………南京市博物馆(31)江苏南京市板仓村明墓的发掘…………………………………………南京市博物馆(39)江苏南京市明黔国公沐昌祚、沐睿墓…………………………………南京市博物馆(45)江苏南京市邓府山明佟卜年妻陈氏墓……………南京市博物馆雨花台区文管会(57)○研究与探索华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的系统环境及稳定性……………………………………史红蔚(64)试论汉晋时期合葬礼俗的渊源及发展…………………………………………韩国河(69)新发现的三件汉铁官铭器小考…………………………………………………李京华(79)○考古与科技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何驽小乔治•瑞普•拉普(George(Rip)Rapp Jr.)荆志淳陈铁梅(83)○考古简讯山东苍山县城子村发现一件“治河赏”陶罐(金爱民王树栋•82)山东安丘市发现东汉石井栏(辛保健贾德民•26)河北平泉县发现两方金代官印(王烨•38)○信息与交流南京市博物馆即将举办“大明南京”基本陈列(吴阗•44)《云南考古文集》简介(文耀•68):‘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丛德新•96)1999年第11期日录○新发现•新进展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物管理所(1)○调查与发掘河南巩义市瓦窑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巩义市文物管理所(13)皖北地区史前遗存中农业经济的考古调查……………………………王吉怀王增林(21)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南京博物院徐州市文化局邳州市博物馆(28)山东阳谷县吴楼一号汉墓的发掘………………………………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35)○研究与探索南杨庄遗址及其相关问题……………………………………………………………文启明(46)大甸子玉器试探………………………………………………………………………刘国祥(56)邳州九女墩所出编鎛铭文考辨…………………………………………谷建祥魏宜辉(71)包山楚简释地五则……………………………………………………………………徐少华(74)“宣州官窑”及相关问题研究…………………………………………………………刘毅(78)○考古与科技元大都出土青花瓷器的无损分析……………李德金蒋忠义沙因黄宇营邵涵如(86)○考古简讯湖南宁乡县横市镇出土一件商代提梁卣(李乔生•27)山东章丘市孟白战国墓(宁荫棠曲世广•90)湖北鄂城市发现一面嘉兴元年铭神兽镜(王趁意•93)安徽合肥市发现一面元代铜镜(柯昌建•89)○书刊评介《西域考古图记》评介(新华•94)○信息与交流《考古》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本刊记者•12)《三星堆祭祀坑)简介(秋水•73)《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简介(秋水•96)1999年第12期目录○调查与发掘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一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河南方城县八里桥遗址1994年春发掘简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方城县博物馆(16)宁夏彭阳县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杨宁国祁悦章(28)山东膝州市西晋元康九年墓…………………………膝州市文化局膝州市博物馆(38)河南洛阳唐宫路北唐宋遗迹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45)○研究与探索试论半坡文化“圆陶片”之功用………………………………………王炜林王占奎(54)姜寨遗址半坡文化墓葬分期试析………………………………………………张治强(61)西周方座簋研究………………………………………………………………张懋镕(69)洛阳龙门山出土的唐李多祚墓志……………………………………张乃翥张成渝(77)○讨论与争鸣两种汉代瓦当文字的释读问题…………………………………………………赵平安(80)○考古简讯山东青州市发现“鱼伯己”铜觚(周庆喜•53)浙江江山市乌里山发现晋代文物(钱华•90)浙江温州市郊正和堂窑址的调查(王同军•84)河北承德县发现元代窖藏(刘朴•89)○信息与交流《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简介(鸥盟•60)《充州六里井》简介(鸥盟•68)《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简介(鸥盟•76)《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流域先秦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简介(鸥盟•83)○读者•作者•编者本刊1999年1~12期总目索引(本刊编辑部•91)《考古》目录考古-2000年第1期(总388期)○新发现•新进展汉长安城桂宫二号建筑遗址B区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中日联合考古队(1)○调查与发掘广西横县江口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2)湖南湘潭县堆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2)河南杞县许村岗一号汉墓发掘简报……………………………………开封市文物管理处(38)四川成都市石人坝小区汉墓清理简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45)○研究与探索从江苏龙南遗址论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高蒙河(54)山东龙山文化大型墓葬分析…………………………………………………………于海广(61)论郭店一号楚墓所出漆耳杯文及墓主和竹简的年代………………………………罗运环(68)西汉南越王墓"越式大铁鼎"考辨……………………………………………………李龙章(72)论日本"仿制三角缘神兽镜"的性质及其与所谓"舶载三角缘神兽镜"的关系……王仲殊(78)○读书与思考《陇县店于秦墓》读后…………………………………………………………………赵化成(89)○考古简讯内蒙古巴林左旗发现辽代王士方墓志(王未想•92)吉林镇赉县出土金代窖藏文物(刘雪山•95)○信息与交流《新疆察吾呼》出版发行(罗佳•21)《唐华清宫》简介(罗佳•44)《唐代金银器研究》简介(栩铭•71)峭家屋创简介(文耀•77)第七届全国碳十四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本刊记者•94)○读者•作者•编者关于"读书与思考"栏目的说明(本刊编辑部•53)考古-2000年第2期(总389期)○本刊专稿河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前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河南禹州市瓦店龙山文化遗址1997年的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6)河南郑州商城宫殿区夯土墙1998年的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0)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61)河南济源市桐花沟十号汉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78)○研究与探索论陆庄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性质和年代…………………………………………栾丰实(89)○信息与交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孙新民•15)"本刊专稿--河南考古"编后记(本刊编辑部•77)《沂沐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简介(雨点•39)考古-2000年第3期(总390期)○新发现•新进展河南辉县市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孟庄龙山文化遗存研究………………………………………………………………袁广阔(21)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袁广阔(39)○调查与发掘湖北枣阳市雕龙碑遗址15号房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45)四川成都市西郊化成村唐墓的清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59)○研究与探索山西芮城东庄村仰韶遗存再分析……………………………………………………赵春青(65)从出土印章封泥谈汉初楚国属县……………………………………………………韦正(7)○考古学家•考古学史夏鼐先生的治学之路………………………………………………………王仲殊王世民(81)○考古简讯贵州威宁县发现一件两汉铜带钩(唐文元•49)广东广宁县太公山出土宋代魂坛(密火树•95)○信息与交流《安金槐考古文集》简介(•38)《交河故城保护与研究》出版发行(•93)《中国东南土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简介(•96)考古-2000年第4期(总391期)○本刊专稿--江苏考古江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邹厚本(1)江苏镇江市左湖遗址发掘简报…………………………………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12)江苏昆山市少卿山遗址的发掘…………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化局千灯镇人民政府(32)江苏邗江县姚庄102号汉墓……………………………………………………扬州博物馆(50)江苏盱眙县明祖陵考古调查简报……………………………南京博物院盱眙县文化局(66)○研究与探索试论殷墟文化的年代分期……………………………………………………………杨宝成(74)汉墓砖画"伏羲、女娲像"考…………………………………………………………孟庆利(81)○考古与科技江苏昆山市少卿山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王才林丁金龙(87)○考古学家•考古学史夏鼐的丝绸史考古研究………………………………………………………………梁加农(93)○考古简讯湖北谷城县出土"攻?王??此?"剑(陈千万•95)○信息与交流《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83-1990)》出版发行(张文辉•31)《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一书面世(雨言•80)南京博物院简介(南京博物院•92)考古-2000年第5期(总392期)○新发现•新进展江苏高浮县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高淳县文管所(1)○调查与发掘湖北麻城市李家湾春秋楚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1)洛阳唐东都圆璧城南门遗址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34)山东阳谷县张大庙遗址的发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9)○研究与探索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安志敏(45)河北平原两侧新石器文化关系变化和传说中的洪水………………………………韩嘉谷(57)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神兽镜及相关问题研究………………………………………霍巍(68)○考古与科技周原阳燧的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路迪民翟克勇(79)○读书与思考中国彩陶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水涛(84)○考古简讯山东乳山市寨山商代遗址调查(姜书振•89)辽宁开原市建材村发现刻铭青铜刀(许志国•56)广东始兴县刨花板厂汉墓(廖晋雄•91)湖南郴州市竹叶冲唐墓(雷子干•95)○信息与交流《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简介(知介•2O)《三门峡掳国墓》简介(郭子尧•83)《长沙楚墓》简介(郭子尧•88)考古-2000年第6期(总393期)○本刊专稿--广东考古广东考古世纪回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广东东莞市圆洲贝丘遗址的发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芜市博物馆(11)广东三水市银洲贝丘遗址发掘简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三水市博物馆(24)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乐昌市博物馆韶关市博物馆(37)广东和平县晋至五代墓葬的清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县博物馆(62)○研究与探索zha巢钟铭文考释………………………………………………………………………冯时(73)试论中国南方的岩洞葬………………………………………………………………罗二虎(79)○考古与科技田野考古资料的信息化处理与《田野考古•2OOO》………………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88)○信息与交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简介(冬雪•10)《拉萨曲贡》简介(智介•23)《北宋陕州漏泽园》简介(秋枫•61)《胶东考占》简介(夏思•72)《西安龙首原汉墓》(甲编)简介(春雨•95)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古运泉•96)考古-2000年第7期(总394期)○新发现•新进展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北部"大灰沟"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1)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1998年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13)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29)○研究与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任式楠(48)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刘庆柱(6O)论洛阳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王仲殊(7O)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徐苹芳(81)○考古学家•考古学史郑振铎所长二三事……………………………………………………………………王世民(88)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梁思永先生………………………………………………安志敏(91)怀念史前研究的先驱--尹达同志……………………………………………………石兴邦(95)仰之弥高德音不接--缅怀夏鼐先生………………………………………………卢兆前(98)○学术动态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笔谈…………………………………………………佟柱臣石兴邦李学勤麦英豪张森水韩伟町田章刘庆柱(10)○信息与交流《夏鼐文集》出版发行(世民•12)《师赵村与西山坪》出版发行(智介•94)《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简介(智介•97)考古-2000年第8期(总395期)○本刊专稿--湖北考古湖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陈振裕(1)湖北秭归县柳林溪遗址1998年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3)湖北宜昌县上磨垴周代遗址的发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3)湖北荆州市施家地楚墓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6)湖北丹江口市吉家院墓地的清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丹江口市博物馆(55)○讨论与争鸣周原甲骨"重三月"不是"闰三月"--兼说《周书•武成》"来三月"…………………曹定云(65)○考古与科技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报告(二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70)地面透射雷达(GPR)及其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高立兵(75)大汶口文化陶大口尊产地的初步研究…………………………………………………………。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点击下载北京高考语文2017年真题及答案(word版)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北京人、考古、化石》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北京人、考古、化石》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北京人、考古、化石》史料集锦资源1:人类祖先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活动能力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或者需要寻找到更多的食物。

那时,他开始经常性地从一片丛林穿越旷野到达另一片丛林。

来到空旷的原野,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安全问题。

因为,在开阔地上,没有树木丛林作屏障,那里又经常出没食肉的猛兽,所以,可能为了预防不测,在移动时,人类祖先就会将棍棒之类东西携带在身边,作防身的武器。

当时,人类祖先需要携带棍棒可能比携带食物更具有意义。

另外,棍棒除了对付来敌的侵犯之外,他每经一处停留时,遇到四周缺少树木丛林的时候,就可能用树林里曾习惯于利用物体支撑的方式,将棍棒柱地置于身前,用上肢持握的方式保持直立。

这样,他既能开阔视野看得很远和在移动中持续地发生直立的行为又能为经常出入旷野地而不必担惊受怕了。

于是,人类祖先开始以“持棍柱地”的方式维直立的姿势,随着远离安全避难所的次数日益增多,直立发生的机会也愈加频繁。

在适明与发展中,人类祖先采用“持棍柱地”方式可能在保持直立姿势上是有深刻的影响。

——丁国强:《人类两足直立姿势的由来》,载《化石》,1992年第4期资源2:各阶段古人类的体质特征一览表——乔玉成:《进化·退化:人类体质的演变及其成因分析》载《体育科学》,2011年第6期资源3:尽管食肉和用火大大增强了原始人类的体质,提高了生存能力,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北京猿人的谋生手段和使用的工具还很原始、很简陋,他们既不懂科学,又缺乏知识,所以他们的寿命大都不长。

根据对北京猿人38个人的化石统计,除16人不能鉴定出死亡的年龄外,其余22人,有15人死亡年龄在14岁以下,占68%15~30岁的有3人,40~50岁的有3人,只有一名女性活到了50~60岁。

——魏生生:《北京猿人的生活环境》,载《化石》,2007年第2期资源4:北京人制作石器的3种方法:砸击法、锤击法、碰砧法。

资源5:针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否存在原地用火证据的争议,对遗址第1地点第4堆积基(描贾兰坡1959年划分方案)中新发现的疑似用火遗迹进行系统野外采样以及磁化率和色度测量。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原卷版)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原卷版)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九年级历史一、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表格中是旧石器时代某一人类遗存的信息,据判断,他们应是()信息1:距今约70万-20万年信息2: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信息3:已经学会使用火、保存火种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2. 《商君书》记载:“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A. 强化对地方控制B. 加强对人民管理C激发生产积极性 D. 提高军队战斗力3. 下面资料显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点是()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

后来逐渐延伸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A. 选址科学B. 结构精巧C. 综合性强D. 造福千秋4.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还主张实行“仁政”“礼治”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5.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墓葬变化对比表。

据此可知改革()改革前北魏墓改革后北魏墓殉葬牲畜牛、羊、马猪、狗、鸡、羊等家畜陶俑墓葬形制梯形竖穴土坑慕(鲜卑族传统)弧边方形砖室慕(仿东汉)壁画装饰狩猎、宴饮、打场、采桑等场景儒家“孝悌”“升仙”等内容.的A. 结束了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B. 促进了民族交融C. 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D. 提高了文人地位6. 下图是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反映出的趋势是( )A 中外交流不断深入B. 地方权力不断增大C. 封建经济不断发展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7. 以下表格呈现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

其中①处应( )朝代事件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清(乾隆) ①A.设置台湾府 B. 设置驻藏大臣C. 设置伊犁将军D. 建立新疆行省8. 以下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题的书籍是( )A. 《天工开物》《红楼梦》 B. 《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C.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D. 《梦溪笔谈》《马可·波罗行纪》9. 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的一组资料。

回首向来萧瑟处_圆明考古30年

回首向来萧瑟处_圆明考古30年

圆明考古30年文 图/贾贯峰 邱文忠圆明园遗址有考古属性的调查工作可以追溯到1924年,正式的考古发掘始于1994年,迄今经考古勘探或发掘的遗址近百处。

30年的考古工作,摸清了圆明园众多遗存的概况,补充了文献缺失,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展示做出了贡献。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郊,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占地约350公顷。

初为胤禛(即雍正帝)赐园,康熙赐额“圆明”。

经数代皇帝营构建造,遂有三园之盛。

圆明园林皋清淑,陂淀渟泓,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构结亭榭,天然意趣,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

然而世有不济,白云苍狗,圆明园尚未走入大众视野,便因1860年大劫难及后世玩尽数散去。

掩埋于荒草萋萋、乱石废墟之下的圆明园究竟是何样貌,成为考古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执念。

30年艰辛工作历程鸿蒙初辟在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出现了诸多考古学术团体,他们以开展田野调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101311151416203030606140314151325242335343344435555445364637383922232425262747484959582829215719121718656956626368646766址的面貌,促成福海区域及遗址东部对外开放。

这些项目已然具备了文物保护的意识,但尚缺乏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

首次转机始于1993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重点视察了圆明园西部地区,决定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

1994年北京市政府计划在西部实施“圆明园微缩景观工程”,工程涉及藻园、山高水长楼及十三所区域。

项目前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前身)按照考古工作方法勘探了该区域11万平方米,并发掘藻园遗址4600余平方米,揭露出藻园遗址西部建筑群的全部和东部建筑群的一部分,结合文献及样式雷图档初步复原建筑大体平面布局及结构。

此次发掘是圆明园遗址首次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但“圆明园微缩景观工程”因故并未落地,发掘成果未能转化,圆明园考古发掘工作再次陷入沉寂。

《北京考古四十年》

《北京考古四十年》

16开,平装,288页,1990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图文并茂,讲述了北京四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不仅真正说明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而且为北京地区开发和城市建设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提供了重要资料和证据,特别是对北京通史以及个别文化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书无异是一座收藏丰富的关于首都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无需举步之劳,就可通过它去饱览北京历史发展的真迹。

序新中国诞生四十周年,又迎来了一个面向未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首都北京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又不断发现了它在过去时代的大量遗迹和遗物。

正是借助这些遗迹遗物,我们才有可能对于北京历久不衰的过去,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这部文图并茂的《北京考古四十年》,无异是一座收藏丰富的关于首都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无需举步之劳,就可通过它去饱览北京历史发展的真迹,从而更加激励我们去创造伟大首都的未来。

四十年的北京考古,继承了过去的光辉成就,这在本书中首先予以追述是完全必要的。

六十年前(1929年),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里的第一具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引起了举世有关学者的注目。

而现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作为全人类的共同瑰宝,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这是我国考古工作应该引以自豪的。

从几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的旧石器时代,下至一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北京地区最早的拓荒者,从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开始从山上的洞穴移居到山前平原上、并建立起最初的农村聚落的呢?这个饶有兴趣而且对以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经过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逐渐明确起来。

最近在平谷县上宅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不仅发现了用于原始谷物加工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而且在同一地层中,经过取样的袍粉分析,还足以证明农业文化确已在这里诞生,其时代距今已有六千余年。

这是过去仅从传说或文献记载中所不能真正解决的问题。

第2.北辛堡文化

第2.北辛堡文化

第三节玉皇庙文化玉皇庙文化是以北京延庆县玉皇庙墓地的发掘而得名[1]。

根据目前的发现,玉皇庙文化主要分布于冀北山地,包括军都山和燕山,山间有不少盆地。

经科学发掘和清理的墓葬除玉皇庙400余座墓外,还有北京延庆县军都山葫芦沟150余座[2]、西梁垙18座[3]、龙庆峡别墅工程12座[4];河北省怀来县北辛堡4座[5] 、张家口地区宣化小白阳48座[6]、庞家堡白庙108座[7];滦平县梨树沟门56座[8]、虎什哈炮台山35座[9]等,共计830余座。

此外,在河北省怀来县甘子堡[10]、隆化县三道营骆驼梁[11]、滦平县窑上[12]和苘子沟[13]、张家口市泥河子[14]、涿鹿县倒拉嘴村[15]等地也有很多重要的发现。

玉皇庙文化的年代相当于春秋早期至战国中期(公元前8—前4世纪)。

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玉皇庙、西梁垙、葫芦沟、龙庆峡、小白阳、甘子堡等墓地为代表,年代相当于春秋时期(公元前8—前5世纪);晚期以北辛堡、梨树沟门、虎什哈炮台山等墓地为代表,年代相当于战国早中期(公元前5—前4世纪)。

玉皇庙文化的遗存主要是墓葬。

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大型墓呈抹角梯形或凸字形,中小型墓多为长方形。

大多单人葬,仰身直肢。

葬具有木棺、木椁、象征性石椁及木椁加象征性石椁等多种。

墓内普遍殉牲,以马、牛、羊、狗的头和腿为主。

殉牲数多寡不一,大型男性墓殉牲较多,如玉皇庙М250,共殉马10、牛9、狗5、羊4。

中小型墓殉牲数减少,而且没有殉马的现象。

普遍殉狗是该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陶器以夹砂红陶或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多手制,素面,火侯较低。

器形主要是罐、壶、豆等(图1—4)。

早期的青铜兵器和工具有短剑、銎戈、刀、镞、锛、凿、斧、锥、锥管等(图8—12、15—17、19)。

其中短剑最具特色,出土数量也相当可观,迄今为止已发现200余件,仅延庆几处墓地就出土100余件。

短剑是该文化最重要的短刺兵,制作精致、形式多样,包括环首、双环首、蘑菇形首、一字形首及銎柄剑,格呈蝴蝶形或一字形,并常见镂空和镶嵌绿松石工艺。

朝阳区太阳宫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朝阳区太阳宫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朝阳区太阳宫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发掘报告作者: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来源:《收藏家》2023年第08期关键词:清代墓葬朝珠顶戴首饰顺治通宝太阳宫科技文化创业大厦项目地块(图1)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西距京承高速(S11)约80米,北距太阳宫南街约100米,南距北三环东路约500米,东距太阳宫公园约1000米。

本次考古发掘面积为122.66平方米,清理古代墓葬11座(图2)。

一、地层堆积发掘区内的地势较为平坦。

地表垫土层较厚,建筑地基、垫土、水泥路面层层叠加,清表深度达1.6~2米。

地层堆积较简单,情况如下:第①层:回填土层,厚0.1~1米,为地表建筑拆除后的填土,土质较为致密,呈黑褐色,内含碎石颗粒、砖块、建筑垃圾等。

第②层:冲积土层,厚0.3~0.4米,土质较为疏松,呈灰褐色,主要有料礓石等。

第③层:胶泥土层,整个区域均有分布,厚0.2~1.3米,土质较致密,呈黄褐色,主要为料礓石。

第④层:沙土层,2米以下均为该层,土质疏松,呈浅黄褐色,为原生土层。

二、墓葬及随葬器物11座墓葬(编号为M1~M11)均为竖穴土坑墓,开口于①层下。

按墓主人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葬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三种类型。

现将本次发掘墓葬的形制、结构、特点和随葬器物分述如下:(一)单人葬墓1.M2(图3、图4)该墓位于发掘区的东北部,东邻M3。

方向359°。

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1米。

墓口距地表深0.2米,墓底距墓口深1.8米,内填五花土,土质较松。

墓内放置单棺,棺木腐朽,棺长1.48米,宽0.42~0.6米,残高0.15米。

人骨架保存状况较差,头骨位于北部,面向不详,葬式为仰身直肢葬。

墓主人性别不详。

底板上铺有青灰,厚约0.5厘米。

该墓出土铜镜1件、银手镯1组3件、铜钱4枚。

铜镜,1件。

M2:1(图5.1、图6),平面呈正方形,周郭完整,背面铸有五列阳文楷书,前四列每列四字,第五列六字,字样为“既虚其中。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解析)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

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

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中国文化四十年民间记录1966-1969

中国文化四十年民间记录1966-1969
对公众开放。
1 年8月30日 上午, 群红卫兵气势汹 966 , 一
汹 进 西四 条 著名 茅 冲 北京 头 5号 作家 盾的 家中, 首 手 一 为 一人 执 把从张 家中 治中 抄 来的日 指挥刀。 茅 本 不久, 盾女儿小曼回 到家中, 发现家里台 灯上的裸体女 神雕 像, 然穿上了 连衣裙。 忽 州牛 她母亲告 诉 她: “ 是四 不 用, 又 惜。 特 这 旧,让 丢了 可 我 地 这 衣 给 着, 得 烦。 做了 件 服 穿 免 麻 ”
到 不 光 冰 之 鱼 见 倒阳 的 层 下, 儿(包 己)在 样 生 写 鱼 三 括自 怎 地 活, 出《 儿 部曲》 一 第 部。
1 年 月 日, 京1 中 老红卫兵开始组创、 演《 兵组歌》在不到两 967 5 29 北 01 学的 排 红卫 。 个月
的 间 ,促 马,急 练。红 兵 歌》 公 立即 各 学引 轰 。 校 时 内仓 上 紧 排 《 卫 组 一 演, 在 中 起 动 各 宣 传 纷 索 歌本、 词,抄、 印 陆 出 《 卫 组 迅 传 上 等 城 队 纷 取 唱 手 油 本 续 现。红 兵 歌》 速 到 海 大 市,被 舞台,全国 造 不 不 的 并 搬上 在 范围 成了 大 小 影响。
上。 现为中国旅游标志。
本专厄资任组辑 布芒 幼若
1966年 历 农 7月12日 已 71岁 龄的 ,经 高 法 门 卿 寺良 和尚, 红卫 小将们 被“ 兵” 打得 遍 鳞 他目 法门 一 佛塑 体 伤, 睹了 寺内 切 法 器 彻 摧 暗 祈 痛 疾 。 被 底 毁,暗 祷,心 首 1 966年12月 ,人 报》一 题 26日 《 民日 篇 为 《 彻 主 文 路 的 辉 板》的 贯 毛 席 艺 线 光 样 文 章,次 京 现代 沙 洪》《 灯 首 将 剧 戏《 家 、红 记》《 取 、智 威虎山》《 港》《 、海 、奇袭白 虎 团》和 蕾 剧 《 色 子 、白 芭 舞 红 娘 军》《 毛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截至2019年,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的基本陈列展厅面积有1100平方米,陈列有各历史时 期文物百余件,辽金石刻展厅有近20件辽金时期的珍贵石刻文物,主要有辽代契丹文墓志、金代石虎、文臣石像、 武将石像等。
1991年,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北京西厢工程中发现金中都水关遗址。正式发掘后,在原址建立了“辽金城垣博物馆”。 1991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建造博物馆予以保护和展览。 1995年4月23日,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先后开展了馆舍维修和基础设施升级改 造工程、展陈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展览面积从350平方米扩大到近500平方米。 2018年12月6日,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完成了馆舍维修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展陈 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工作,推出改造工程后首个文物专题展—“铁凤风鸣—辽金东京地区文物展”。 2022年1月25日,根据丰台区疫情防控需要,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自2022年1月26日起采 取临时闭馆措施,上预约同步暂停,恢复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
辽阳作为辽金时期的五京之一,是当时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东京道(路) 中辽阳、沈阳两地以及周边出土的辽金文物很多,有鸡冠壶、三彩盘等特色生活用瓷,还有带花纹的铜镜、冮官 屯玩具瓷、高丽青瓷等物品。 辽金城垣博物馆内部展品图1
文化活动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设有3个常设展览,此外每年还会策划展出“辽金时期历史文物展”, 拓片展、书画摄影展、科普图片展等多个,并配合各项展览推出相关主题的知识讲座。
机构设置

学分与学时——精选推荐

学分与学时——精选推荐

北京史一、学分与学时3学分。

总60学时。

二、授课对象大学本科三年级。

三、教学目的本科生历史专业基础课,必修。

本课程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系统地阐述北京历史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规律。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北京史的发展脉络及体系结构,全面掌握本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资料,并对发生在北京历史上的各种重大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特点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面向二十一世纪,以北京的乡土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为基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努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北京历史知识,并掌握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以适应新世纪对教师更高的要求。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1、课堂教学:16周,共48课时。

2、课堂讨论:1次,3课时。

3、田野教学考察:1次,3课时。

4、课外作业:2次。

5、复习考试:6课时。

6、北京当代史社会调查:1周。

7、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充分利用北京史现有的大量图片、录像资料,在部分章节(如北京城的演变、北京的长城等)中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于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以课堂讲授为主,兼用课堂讨论。

同时,借助地利优势,积极开展田野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主动地学习知识。

六、考核方式扩充考试内容,期末考试增加教师指定的自学知识部分,并考查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调整分值比例,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两次作业各占15%,课堂讨论、平时考查占10%。

七、教学内容导言(3课时)[教学要点]通过导言课,向学生明确“北京”的概念,讲述北京史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特点,介绍北京史研究现状,使学生了解学习北京史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同时,向学生说明教学整体安排。

一、“北京”的概念二、北京历史的分期及基本特点三、北京史研究概述主要参考论文《北京历史演变的轨迹和特征》曹子西北京社会科学1987 4《北京历史发展形成的特点》雷大受北京史论文集第2辑《“北京学”初探》方彪北京社会科学1997 2思考题1.依据城市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的变化,北京划分为几个时期和阶段。

以骨识人 北京东坝明清墓葬人骨鉴定小记

以骨识人 北京东坝明清墓葬人骨鉴定小记

东坝的由来,得从坝河(阜通河)说起。

坝河有坝闸7座,其中有一郑村坝,又称东坝,东坝地区因此得名。

坝河曾是北京地区重要的航运通道,得益于漕运码头,东坝地区发展出庞大的村落,人口密布,手工业聚集,商业繁荣。

又因地势平坦、河流密布,东坝地区被认为是风水佳地,当地人和北京城内的达官显贵、世家大族都选择在此建立坟茔。

近年来,为配合基本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东坝地区开展过十几个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

这其中由我负责的两个项目中发现了大量明清时期墓葬。

从出土物来看,这些墓葬都是一般的平民墓葬,大多分组集中埋葬。

同组墓葬呈现昭穆制度或成排、条状排列,头向一致,很少出现叠压打破关系,可以判断存在多个家族墓地。

我们从这两个考古工地提取了191具人类骸骨标本,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文 图/张玉妍以骨识人院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专家王明辉教授对这批标本进行鉴定。

从宏观层面的人种起源、人群迁移,到微观层面的先民生存状况、健康情况、社会分工,甚至踞坐、骑马等生活习惯,都是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明清墓葬距今时代不甚久远,一般保存较为完整,生物学信息较为丰富。

从这批骸骨标本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得以一窥数百年前帝都城郊百姓的生活。

女汉子与萌妹子“肌肉强壮,身材高大,男性。

”这是王明辉教授看到一具人骨后做出的第一判断。

判断性别,是人骨鉴定最基础的一步。

性别鉴定的方法很多,如骨骼整体观感,较粗大的是男性,较纤细的是女性。

还可以看骨盆耻骨夹角,夹角大于90°的为女性,小于90°的为男性。

还有,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朝阳区东坝乡的两个考古发掘项目中,共清理明清时期墓葬133座。

研究所组织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出土的191具人骨进行了鉴定,不仅能判断出个体的死亡年龄、性别、族属、职业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明清时期帝都城郊百姓的生活面貌,让骨骸讲出自己的故事。

变形颅额头较平直的为女性,额头斜向上的为男性。

“这个应该是男性吧?”我指着一副骨骸问道。

《北京考古四十年》

《北京考古四十年》

16开,平装,288页,1990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图文并茂,讲述了北京四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不仅真正说明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而且为北京地区开发和城市建设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提供了重要资料和证据,特别是对北京通史以及个别文化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书无异是一座收藏丰富的关于首都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无需举步之劳,就可通过它去饱览北京历史发展的真迹。

序新中国诞生四十周年,又迎来了一个面向未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首都北京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又不断发现了它在过去时代的大量遗迹和遗物。

正是借助这些遗迹遗物,我们才有可能对于北京历久不衰的过去,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这部文图并茂的《北京考古四十年》,无异是一座收藏丰富的关于首都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无需举步之劳,就可通过它去饱览北京历史发展的真迹,从而更加激励我们去创造伟大首都的未来。

四十年的北京考古,继承了过去的光辉成就,这在本书中首先予以追述是完全必要的。

六十年前(1929年),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里的第一具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引起了举世有关学者的注目。

而现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作为全人类的共同瑰宝,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这是我国考古工作应该引以自豪的。

从几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的旧石器时代,下至一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北京地区最早的拓荒者,从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开始从山上的洞穴移居到山前平原上、并建立起最初的农村聚落的呢?这个饶有兴趣而且对以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经过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逐渐明确起来。

最近在平谷县上宅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不仅发现了用于原始谷物加工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而且在同一地层中,经过取样的袍粉分析,还足以证明农业文化确已在这里诞生,其时代距今已有六千余年。

这是过去仅从传说或文献记载中所不能真正解决的问题。

北京故宫考古历程

北京故宫考古历程

北京故宫考古历程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质建筑群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

作为中国的皇家宫殿,故宫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

故宫的考古发掘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故宫是清朝皇室的居所,对外封闭,一般民众无法进入其中。

然而,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故宫遭到了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大量文物被洗劫一空。

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了对故宫的考古研究。

1905年,中国学者在故宫内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

他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建筑遗迹,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考古学家们陆续对故宫进行了多次发掘,并取得了重要的发现。

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学者们首先对故宫的地基进行了勘测,确定了宫殿的布局和规模。

随后,他们开始清理废墟,找到被埋藏在地下的建筑遗迹和文物。

这些发现包括了陶瓷器、玉器、金银器等各种珍贵的文物,为研究故宫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有关明、清两代宫廷生活的细节。

比如,他们在故宫内的宫殿中发现了大量的家具、器皿等日常用品,这些物品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精致和奢华。

此外,他们还在地下宫殿中发现了一些秘密通道和隐藏房间,这些地方可能是皇帝和后妃们进行私密活动的地方。

除了对故宫内部的考古发掘,学者们还对故宫周围的地区进行了勘测。

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建筑遗址和文物,揭示了故宫所在地区的历史变迁。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故宫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北京故宫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宫殿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

故宫的考古发掘历程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通过对文物、建筑遗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再现圆明园的实践

再现圆明园的实践

啷_!!颦A一,一飞——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Yuanm ingy uan fro m Digital P ers pect ives再现圆明园的实践1Practice in Re—Yuanmingyuan贺艳2/He Y an摘要:“再现遗产(Re—relic)”是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导,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放式科研平台,通过严谨的复原研究和数字技术,对建筑遗产进行虚拟再现和综合信息管理,达到支撑学术研究、考古发掘、保护工程、日常管理、民众参与的目的。

“再现圆明园(Re一圆明园,Re—Yuan加ingyuan)”是Re—relic系统的第一个实践项目,通过建筑历史、考古、园林、VR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工程和视觉艺术等多学科的协作,完成了圆明园中22个景区共55个时空单元的复原研究和三维再现,展现了圆明园从1740年至lj2010年间持续演变的立体面貌,以及圆明园基础史料数据库和“Re一圆明园”主题网站的初步架构。

本文对“再现圆明园”第一阶段科研工作的技术框架、工作流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后续工作计划进行了总结和详细阐释。

关键词:再现圆明园,复原研究,数字化再现Abstract:Based on th e research in early yea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we built up a system called Re—relic which was on purpose of su ppor tin g research,archaeologicalexcavation,heritage conservation,heritage manage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collecting infor mati on of heritage,developing specified data ba se an d setting up digital rep ro d uc ti o n m odels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ystem of heritage.Re-Yuanmingyuan project was the first digital practice of Re-relic system.111e research team of this project was formed by scholars from several fields,such as architecture histor y,a rc ha eol og y,c ul tu 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landscape,virtual reality,and SO on.In the first phase.we have completed not only the4一dimensional presentation of 55histo rica lscenes t hat10cated in 22h isto rica l sites over6hist oric al pe ri od s from1740to 201 0,but also the primary edition of dat aba se an d web site.嘶S P印ergave a summarization a bout thetechnical flame,workitow,research method,achievement and subsequent plan ofthe research work.Key words:Re.YuanmingBmn,Original F eat ur e Research,Digital Reproducti on一、研究背景建筑遗产是我国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而且时间跨度长、承载信息丰富:既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聚落遗址,又有汉、唐、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宫殿、寺庙、宅院遗址和部分砖石建筑和木构建筑实物,以及近现代优秀建筑和老工业建筑等。

杨泓考古学家介绍

杨泓考古学家介绍

杨泓考古学家介绍杨泓,1935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市,男,满族。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汉唐考古学,主要是魏晋南北朝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学和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兵器考古和中国古代兵器史。

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和《考古精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十年纪念》1993的编撰工作。

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分册》擅长美术考古。

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大学毕业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

研究汉唐考古学,主要是魏晋南北朝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学和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兵器考古和中国古代兵器史。

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和《考古精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十年纪念》1993的编撰工作。

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分册》1991。

1、《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

2、《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

3、《文明的轨迹——从考古发掘看中国文明的演进》,香港中华书局,1988。

4、Weapon in Ancient China, Science Press,1992.5、《中国古代的甲胄》上、下,《考古学报》,1976年第1、2期。

6、《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兵器史研究》,《文物》,1985年第8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