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弹吉他时,吉他弦振动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小问题2: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小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小问题2: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3.声速:
(1)150C时,V声=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教学
反思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2、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3、大军和小梅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小梅认为是她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确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做出判断。
4、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想让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钢管至少多长?已知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 200 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2/6
让学生 自己实 验,通过 观察和 体验有 利于学 生理解 振动的 概念,建 立声音 和振动 之间的 联系。
通过亲 身体验, 增强“声 音是由 物体的 振动产 生的”意 识。
的感觉?乐器是怎样发声的?
二、声音的传播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第二章 声现象 第 1 节
课程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题名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适用对象 初中生八年级
课时数
1 课时
授课类型 学情分析
新授课、理论课、实践课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由“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速”三部分内容组成。教材按照科
学探究的要素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直接提出问题,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思考, 意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找到发声体的共同特征。 【学生分析】
从学生 熟悉的 实例入 手,引出 物理问 题,体现 从生活 到物理 的课程 理念。激 起学习 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8 分钟)
一、声音的产生 教师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小鼓或吉他、薄纸片或树叶、音叉、橡
皮筋、梳子、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水盆等,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并 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现象一: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 现象二: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 现象三: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通过对 比让学 生了解 玻璃罩 里空气 的多少 影响声 音的传 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一、导入与导学1. 导入•引入音乐或其他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存在。

2. 导学•提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二、声音的产生1. 声音的产生方式•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举例说明。

2. 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并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3. 声音的三要素•高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音色:与声源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三、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媒介•提问:声音可以传播的媒介有哪些?2. 声音的传播方式•答案: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 声音传播的特点•声音是横波,会沿着传播方向振动,所以声音传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3米。

四、实践探究1.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传播的方式和速度。

2. 实验材料•长木棍、铃铛、手机、计时器。

3. 实验步骤1.将铃铛系在一端木棍的一头。

2.两人分别拿着木棍的两头,其中一人敲击铃铛。

3.另一人用手机计时器计算敲击铃铛的时间和听到声音的时间差。

4.根据时间差和木棍长的比例计算声音传播的速度。

4.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声音传播的速度和传播方式。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的产生方式、产生原理和传播特点。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而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传播的。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声音的传播速度。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注意:以上文档为模拟输出,仅供参考。

2-1-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2-1-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新知学习】一.声音的发生: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1实验器材:音叉、铁架台、用细线悬挂的乒乓球。

2实验步骤:(1)敲击音叉使其发声,感知音叉发出声音并观察是否振动。

(2)将发声上午音叉接触用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弹起。

3实验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4问题探究:(1)乒乓球的作用:。

(2)试验中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这种方法的作用是。

二.声音的传播:1. 实验二:探究声音的传播(1)实验器材:真空罩、闹钟、抽气机。

(2)实验步骤: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感知铃声的大小。

②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感知铃声的变化。

(3)实验结论: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4)问题探究:真空罩的作用:。

试验中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2)传播条件:、、都能传播声音,不能传声。

三.声速1.意义:描述声的的物理量。

2.定义:声每秒内传播。

3.影响因素:a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

一般是最慢,液体中较快,中最快。

b温度:150C时空气中声速是。

00C时空气中声速是331m/s。

4.回声(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现象。

(2)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时间。

能力提升:敲击钢管一端,另一端会听到次敲击声原因:。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初二备课组:齐宏民程云昌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3、知道回声现象,会利用回声测距;4、了解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了解骨传导。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

3、声音靠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和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

5、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的时间是。

课堂导学1、声音的产生图2.1-1,图2.1-2设计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想想做做:教材P27结论:声音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图2.1-5所示,用实验验证声音传播的条件。

(1)演示实验:教材P28(2)想想做做:设计实验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

自制土电话:2个纸杯,2根牙签,长棉线一根(约长8m)。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中传播。

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1)声速(2)回声的形成:(3)人耳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的条件:回声与原声间隔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4)回声的利用:1)使原声加强:不足0.1s,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利用回声测距:S=vt4、阅读科学世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反馈练习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初中八年级物理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一、学习目标: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点: 1、设计探究的实验;2、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三、学习活动:(一)观察课本P12四幅图,思考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___________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发生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击鼓。

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运动”的方法吗?(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1、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2、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3、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声怎样向外传播的?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5、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___________________(三)声速阅读课本P15“声速”中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①声传播的快慢用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②声速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一般情况下, 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四、应用训练: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并经传入人耳。

2-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电子教案

2-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电子教案
课后反思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备课时间
9、19
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么问题?
(三)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试着证明这个猜想。
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7、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电流能够传声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
8、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问题解决】
回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测距离发声处和被测物之间的距离(s)就等于声速(v)与原声和回声的间隔(t)的乘积的一半.式子:s=1/2v·t.
5、科学世界
【达标训练】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中传播.
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传入人耳.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原因和传播介质。

学习难点:理解声波的传播形式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5-38回答下列问题)(一)声音的产生1、用两根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和不说话,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2、拨动伸出桌面少许的直尺让其发声。

观察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3、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发声物体叫什么?(二)声音的传播4、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刮擦桌面,看能否听到声音,说明什么可以传声?5、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什么可以传声?6、我们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什么可以传声?7、声音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8、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交谈,为什么?(三)声速9、声音传播的快慢用什么来描述?10、声速与什么因素有关?11、15℃时,空气中的声速约是。

12、为什么会产生回声?(四)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13、人们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分别是什么?预习检测1.在听歌唱家韦唯和谭晶演唱时,人们听到的歌声是由于他们声带而产生的。

2.小明在家吹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

3.15℃时,声速约为。

4.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的骑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地面发声较轻B.马蹄声不能沿地面传播C.马蹄声不能沿空气传播D.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5.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大D.以上说法都正确二、小组合作1、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裁判员要看发令枪冒出的白烟计时,不能听到枪声计时,为什么?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一位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下敲击声,为什么?如果水管里还有水又能听到几下敲击声?3、小明在大山前呼喊,经过两秒听到回声,求小明与大山之间的距离?三、点拨提升1、研究问题的方法:①转换法:用水花四溅和乒乓球的弹跳来反映音叉的振动②理想实验法(科学推理法):真空铃实验反映真空不能传声③类比法:用水波类比声波2、回声测距要注意×1/2四、当堂检测1.小宇在观看龙舟赛时,他听到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而产生的,并经过_____传入他的耳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规律;•能够举例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二、学习内容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3.声音的特性4.声音的应用三、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传播的规律。

四、学习过程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形成压缩区和稀疏区,从而产生声音。

例如,当我们敲打一块木头时,木头会振动,空气被挤压和稀疏,从而产生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波。

机械波是一种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动现象。

例如,当我们说话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别人的耳朵中。

在传播过程中,声音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振动: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压缩区和稀疏区的形成:物体振动使周围的介质形成压缩区和稀疏区;•压缩区和稀疏区的传播:压缩区和稀疏区会依次传播,形成声音的传播。

3.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由声音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由声音振幅的大小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长短:声音的长短由声音的持续时间决定,持续时间越长声音越长,持续时间越短声音越短。

4.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通信:电话、对讲机等都是利用声音进行信息传递的;•音乐:音乐是利用声音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的;•警报:警笛、火警报警器等都是通过发出大声的声音来引起注意的。

五、学习小结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进行传播。

声音具有高低、强弱和长短等特性,可以应用于通信、音乐和警报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和实践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以及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以及声音的计量。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

导学案
达标检测
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料球,
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乒乓球大幅度的振动,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图1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
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
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
4、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
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
5、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 。

6、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根据小资料知道: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
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是。

附加题
7、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 听到回
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假设当时空气温度为15℃)。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3.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规律。

二、学习内容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三、学习重点1.声音的本质是物体的振动;2.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四、学习方法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2.记录实验数据;3.思考和总结。

五、学习过程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个过程。

实验1:搓擦带来的声音准备一根橡皮擦和一段木棍,用力搓擦橡皮擦和木棍的表面,观察并记录产生的声音。

实验记录: - 橡皮擦和木棍擦擦产生的声音:(填写实际观察到的声音特点)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橡皮擦或木棍受到力的作用产生振动时,会产生声音。

实验2:敲击产生的声音准备一支铅笔或书写笔,用手指轻轻敲击铅笔或书写笔的一端,观察并记录产生的声音。

实验记录: - 敲击铅笔或书写笔产生的声音:(填写实际观察到的声音特点)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铅笔或书写笔受到力的作用产生振动时,也会产生声音。

实验3:弹奏乐器产生的声音准备一件乐器,如吉他、钢琴或小提琴等,在正确的位置弹奏乐器的弦或键,观察并记录产生的声音。

实验记录: - 弹奏乐器产生的声音:(填写实际观察到的声音特点)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乐器的弦或键受到力的作用产生振动时,也会产生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声音的传播。

实验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准备一个长长的实验台或桌子,找一个铁制的物体,如铁匙或铁慎,用力敲击铁制物体,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传播情况。

实验记录: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情况:(填写实际观察到的声音传播特点)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非常快,并且传播距离较远。

实验5:声音在液体中传播准备一个杯子,将杯子里装满水,用手指蘸湿并轻轻摩擦杯口,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传播情况。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案学案)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案学案)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学习过程:一、声音的产生1、【小组活动1】:请使用橡皮筋、尺、桌子发出声音(活动要求:①、在学案上记录发声方法,比一比哪一组的发声形式最多。

②、总结出你所使用的发声方式的共同点。

)2、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小组活动2】你来敲我来听: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声音能在中传播1、通过以上实验与实例可知:、和都可以传播声音。

2、真空能传声吗?(观察课本7页,图1-12所示实验)现象: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你听到的声音变,当抽到一定程度时听到铃声。

拔掉抽气管,让空气进入瓶中.你听到铃声。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

3、是传递声音的形式。

4、回声(声波的反射现象):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三、声音传播的快慢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②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υ关系为:υ固υ液υ气③另外你还发现的规律有:中考前站:(每个空或选项10分,总分100分)1、伏下身用耳贴着铁轨的人总比站着的人先听到火车撞击铁轨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C、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较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能够传声,“隔墙有耳”表明也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约增加米。

4、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是以的形式传播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5、王强面对以高山大喊,4s后他听到自己的回声,王强距高山约有()A.340m B.1360m C.170m D.680m,6、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

2-1-2[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

2-1-2[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 1.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认识回声及其原理,能进行有关声速的简单计算。

声速的相关计算。

声速的相关计算。

新课导入引领学生订正课前预习任务1、2、3,复习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速度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保证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新知探究一、声速1.通过生活经验认识声速。

(1)雷雨天气,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

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2)运动会百米赛跑,计时员要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还是在听到枪响声时开始计时?2.声速的理解。

声音传播的快慢,也就是声音传播的速度,用声速描述。

结合速度的知识,声速的大小等于什么?答:根据速度公式s tv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闪电和雷声的生活现象,引出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运用速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声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3.展示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问:你认为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①根据“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可知,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②根据“不同温度时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可知,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根据“水、冰中的声速不同”可知,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状态有关。

问:在学习任务单上分别标出这些介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答:除软木外,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分析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知道影响声速的因素,知道声音在固、液、气中传播速度的关系。

4.知识梳理。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用公式stv进行相关计算。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特别记忆: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3)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

【设计意图】阶段性梳理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重点)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重点)3、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难点)学习过程一、声音的产生1、在鼓面上放上一些小纸屑,再把鼓敲响,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鼓在发声时,鼓面在。

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音叉在发声时,音叉在。

3、用手抓住正在发声的音叉还能听到声音吗?。

为什么?。

由以上实验总结可知:发声的物体都在。

所以得出结论: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重点,记)二、声音的传播1、真空能够传播声音吗?2、空气能传声吗?液体能传声吗?固体能传声吗?你能举例证明吗?3、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什么?,4、宇航员有月球上用什么来通讯?。

为什么?。

三、声速1、声音在15℃时空气中的速度是多少?。

(重点,记)2、由“小资料”中可以看出规律:声速与的种类有关,在中最快,其次是,在中最慢。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3、讨论:将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钢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如果是装满水的钢管呢?四、有关声速计算1、(求时间)雷声产生的地方距离地面约680米,看见闪电后多长时间地面的人才能听到雷声?(声速取:340m/s)2、(求距离)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约是多少米?(声速取:340m/s)课堂反馈班级:姓名:评价等级:1. 人们谈话时彼此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而产生声音,经传播到人耳,产生了听觉。

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月球上没有,而声音不能在传播。

但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4.声音能靠一切、和作为介质传播出去。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新人教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2.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情景导入】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之中,每天听老师讲课获取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新闻了解天下大事,听音乐陶冶情操.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学习内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阅读课本P27至P29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师生共同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1.动动手:运用身边的器材,用不同的方法(敲击、碰撞、振动……)来发出声音.如: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钢尺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或用手摸喉咙,感觉发声和不发声声带有什么不同)。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教师演示实验: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能观察到音叉发声时的振动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这种微小振动?再次敲响音叉,用一个塑料小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

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弹起乒乓球,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3.用手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迫使音叉停止振动.还能听到声音吗?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了二、小组合作探究——声音的传播1.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再次阅读:真空罩内的闹钟实验。

联系该实验现象,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猜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产生与传播》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产生与传播》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做好真空罩实验。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琴发声是琴弦在,人说话是人的声带在。

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

2.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传播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传声。

3.声音传播快慢用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就是回来的声音。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和原声区分开。

课堂导学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琴发声是琴弦在,人说话是人的声带在。

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

二、声音的传播2.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传播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传声。

三、声速3.声音传播快慢用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就是回来的声音。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和原声区分开5.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回来,和原声混在一起。

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但是会觉得更。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振动的物体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会发声B.振动的物体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D.声音在太空中传播最快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快慢叫声速B.在气体中声速最快C.声音以水波的形式传播D.两同学在教室交谈,不振动也能发声4.在教室说话比旷野响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教室说话振动快B. 在旷野说话振动慢C. 在旷野说话回声小D. 在教室说话不能区分原声与回声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另一端,你会听到敲打的声音( )A.第一次,是空气传播的B.第二次,是铁管传播的C.第一次,是铁管传播的D.只有一次,是空气传播的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中心任务: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设问导读一声音的产生1、什么是声源?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你能举出几个能证明声音是由物体运动产生的事例吗?3、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又该怎么做?4、总结: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停止,发声,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

自我检测一: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振动发出的;设问导读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2、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充当介质?3、在什么环境下没有介质,所以在其中能不能传播声音?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真空罩实验。

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真的能将真空罩中的空气全部都抽出吗?那最后得出的结论使用的是什么方法?4、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们,他们之间是通过什么交流的?如果该设备损坏了,你能不能帮助他们听到彼此的声音?5、声音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自我检测二:1、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敲一下音叉,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中小球起到的作用是。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如果将这个实验移至月球上做,则左边的音叉 (选填“会”或“不会”)振动,这是由于。

2、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传来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_中传播。

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K12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1

【K12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人教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一: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2.教材内容特点;⑴.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⑵.重视科学探究活动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⑷.教材内容呈现多样化⑸.本节内容与老教材的区别:老教材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声音靠介质传播”是通过对演示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得出的,本节内容这两个结论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的。

因此,新教材比老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合作精神,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⑶.知道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⑴.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⑵.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⑵.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2.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四、教学准备1.教具:⑴.多媒体声音文件(悠扬的音乐、瀑布声、砂轮与金属的摩擦声、青蛙叫声),⑵.音*,泡沫塑料球、铜锣、盛水玻璃水槽,⑶. 媒体展示(动画、视频)和习题精选(链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学案1: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案1: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使用说明】利用10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7-31页,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标记出疑点与盲点,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讨论研究,并完成课后题,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学法指导】采用课下搜集资料,课上阅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交流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体会,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充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课前自主习、挑战自我】请同们阅读课本P27---31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1、先观察图片,在用手一直摸着自己的喉咙,读一段文字,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停止读,还体会手的感觉,两次一样吗?2、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3、人发声靠的是________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________的振动;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吹,使管子里的发生.4、怎样保存声音:将发声体的记录下,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的振动规律去,就会产生与原一样的声音5、做P27探究:(1)、得出:、可以传播声音6、认真观察28页图11—4真空罩中的闹钟(1)、该实验的现象是(2)、该实验的方法是(3)该实验的结论是:不能传播声音7、声传播的快慢用描述8、根据P30小资料,声音在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体,在体中传播速度最小9、声速的大小不仅跟有关,还跟有关10、(牢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1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而被反射回的声音。

【合作探究、张扬个性】1、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回答:2、找组内一名同不看书解释声波的形成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找出事实或做实验支持你的说法4、温馨提示:要想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产生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新知学习】
一、声音的产生
想想做做
实验一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观察并思考:1你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
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你的认识:
实验二把直尺紧压在桌边,另一手拨动伸出端
观察并思考:1你能听到声音吗?此时直尺处于什么状态?
2当直尺停止振动时,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你的认识:
实验三将悬挂的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的状态;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演示)叉,球的状态。

观察并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时候跳动,什么时候停止跳动?
你的认识:
实验四将纸屑放在不发声的鼓面(纸盒代替)上,纸屑的状态;然后敲击鼓面(纸盒某一表面),纸屑的状态;鼓面(纸盒)停止发声,纸屑。

观察并思考:纸屑在什么时候跳动,什么时候停止跳动?
你的认识:
实验五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
请同学们回答一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2.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5.有些发声体的振动不能直接用人眼观察到,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感知它?
分析论证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产生的
在研究声音产生的过程中,
运用了方法,如比较物体在发声与未发声时的区别。

运用了方法,如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某些发声体的振动,探究时可借助其他物
体来观察发声体的振动。

运用了方法,如通过归纳大量发声现象,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看图2.1-4 并阅读周围文字,你能了解到什么?
二、声音的传播
展示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上交谈的情景
思考:1.近在咫尺的他们为什么要借助电磁波才能交谈?
2.在太空的航天飞机里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吗?
展示真空响铃实验此实验说明:
分别设计实验验证或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固体、液体、气体是否能传声。

分析论证
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可以是、、,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呢?看图2.1-4,并阅读其左侧文字,知道:声音以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三、声速
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听到雷声,这说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声速:
看P30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回答问题1、声速受和影响。

2、一般情况,v固v液v气(填“>”或“<”)请记住以下知识点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进入人耳的时间比原声
思考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阅读科学世界体验骨传导
【随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发声体都是在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中传播。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给电交谈,这是因为。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
能传声的性质。

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7.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
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8.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
9.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
10.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
1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
1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随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发声体都是在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中传播。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给电交谈,这是因为。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
能传声的性质。

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7.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
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8.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
9.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
10.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
1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
1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