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错误》: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
郑愁予的诗作《错误》及赏析
郑愁予的诗作《错误》及赏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写于1954年赏析:郑愁予<错误>一诗可说是近五十年来最被人们传唱不已,且乐于诵读的现代诗。
诗中精确地运用许多古典意象表现思妇愁绪及浪子情怀。
本文将以章法学角度浅析<错误>。
全文以了解郑愁予写作此诗的创作背景入手,再就作者选取的物材、事材作一整理,进而分析其章法结构,以期对这首诗的风格主题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诗人余光中以“浪子”称呼郑愁予。
而<错误>这首作品也是作者最具浪子意识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描写的是“闺怨”的中国古典诗歌旧主题,但作者却别具新意,透过浪子的角度来叙写女子闺怨的期待及落寞,从另一方面展现体贴的关怀。
诗中并运用许多古典诗歌的语汇,如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向晚、马蹄等意象,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镕铸。
古典诗词中对郑愁予影响最深的是古诗十九首,他认为诗中表现人生的无常,其实就是最大的流浪。
何其芳和废名(冯文炳)的诗作,在象征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对郑愁予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郑愁予前期诗风婉约动人,继承传统诗词的音韵感,且能将古典意象融入现代情境中,且往往带几分哀愁,以及漂泊的离别愁绪。
这时期的着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长歌、郑愁予诗集、郑愁予诗选集。
作家常常因为某些生命经验的触发而产生作品,曾经有人问过郑愁予,这首诗是否为诗人的经验之作。
诗人答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它与某些传统诗歌非常类似,可见诗从古代到现代,内容是没有改变的,只有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语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方言的限制,当我们用广东话去朗诵这首诗时,在味道上当然与用国语来念不同,但却有一种美感。
至于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有人以为这是诗人流浪生活的一些体验,这也是对的,这并不是纪录一个时间的事情,而是把片片段段的生活经验整理起来,最后写成了这些作品。
郑愁予《错误》: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
郑愁予《错误》: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的这首诗刚一发表,台湾岛上到处便响起达达的马蹄声,流传甚广。
它轻巧隽秀,美丽凄婉,含蓄蕴藉,百读不厌。
诗的首句,“我打江南走过”,由江南起笔,诗意淡远开阔。
江南,在古典诗词里,既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又是一个令人销魂之所在。
屈原在《招魂》中地唱道:“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凄婉哀伤。
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又使它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历来备受文人骚客的由衷赞美。
白居易的《忆江南》最为著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同代稍后的韦庄干脆直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而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更是一首缠绵动人的闺怨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江南不单纯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它几乎积淀成为美好如梦凄婉迷离而又让游子低徊伤感的幽远的意象。
“我打江南走过”,自然便染上了凄清漂泊之感。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以花喻人,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把美丽的容颜比作莲花,也不乏其例。
单是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就有“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之句,《长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分明又融入了感伤思念之情。
这里的比喻,都是静态的。
现代诗人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不仅以莲花喻容颜,更喻神态,有新意,更鲜活。
而“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写出了一种动态的美,在漫长的等待中,即使如莲花般娇美的容颜,也会像过了季节的莲花褪色凋落。
赏析郑愁予《错误》
赏析郑愁予《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
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郑愁予《错误》解读
诗 话 》 提 过 “ 羊 挂 角 , 迹 可 求 ” 是 形 容 文章 里 羚 无 就 语 言 言 有尽 而 意 无穷 的神 韵 。 沈从 文 曾经 说 过 他 的 写 作 是 一种 信 仰 。 自 由 的 、 意 识 的 。 始 终 是 有 他
用 是 否 有 “ 意 ” 两 个 字 来评 价 事 物 是 否 具 有 生 诗 命 他 的学 生 汪 曾 祺 也 称 赞他 的老 师 把 童 贞 一 直
种趋 势可 以 说 成 是 希 望 自 己越 来 越 成 为 所 期 望 的
人物 ,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 的一切事情 。⑤ ” 在冯
友 兰 的《 生 的意 义及 人 生 中 的 境 界 》 , 人 生 人 中 将 的境 界 分 为 四 类 : 自然境 界 — — 最 低 级 的 . 了解 的
泪 垂 ” 分 明 又 融 人 了 感 伤 思 念 之 情 。 里 的 比 喻 。 是 静 , 这 都 态 的。 代 诗人徐志摩 的《 扬 娜拉 》最是 那一低 头的温・ 现 沙 “
程度最少 ; 功利境界——较 高级 的, 需要进 一层 的
了解 ;道德 境界 — — 更 高 级 的 .需要 更 高深 的理 解 :天 地境 界— — 最 高 的 境 界 .需要 最 彻 底 的 了
维普资讯
拳 鍪 堡 I兰 奎 :
大 的快 乐 。 是什 么 样 的 角 色 就 应该 干 什 么 样 的 事
我们 把 这 种 需 要 叫做 自我 实 现 。④ 自我 实现 的 需 ”“
“
… …
独 倚 望 江 楼 。 尽 千 帆 皆 不 是 , 晖 脉 脉 水 悠 过 斜
解。
而 我们 可 以看 到 文 学 大家 中 的 沈从 文和 汪 曾
水中清莲——郑愁予诗歌《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这个九行小诗共分三节,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
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
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
第三节写“我”从想象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
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愁予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
这首诗有几个特点非常突出:一、古典意象、意境的化用:江南、容颜、莲花、东风、柳絮、青石、向晚、跫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充满古典意味的词语,给全诗带来浓浓的书卷味;诗中策马走过江南,东风、柳絮这些情景其实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古代文人的理想空间,这是一个传统文人的古典想象空间;诗中对闺中女子期待和失落的内心描绘,其实又是对古诗“过尽千帆皆不是”意境不着痕迹的化用。
二、叙事性和画面感的结合,将叙事化为画面象征的手法:此诗避开直接的抒情,将具有叙事性的段落化为一个个富于象征性的画面,几乎每一节都可以让人联想出几个形象直观但又富于象征暗示的画面。
《错误》郑愁予现代诗
《错误》郑愁予现代诗《错误》郑愁予现代诗篇一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假设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
.。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主题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的`主题定位在思妇期盼心上人归来的执着的爱情上。
未免太浅薄了。
其实诗中的“我〞难道不可以理解为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游子吗?处在那个动乱时代的台湾人有一种漂泊的心态,他们在台湾岛仅仅是一个“过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土,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重重的失落和惆怅的感情。
时至今日,岛内的势力仍费尽心思地阻挠“三通〞,妄图将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留给中华民族的将是永远的悲哀。
这个“错误〞决不会再是美丽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错误》中有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一首期盼大陆与台湾早日统一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温暖,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假设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缺乏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写于1954年赏析:郑愁予《错误》一诗可说是近五十年来最被人们传唱不已,且乐于诵读的现代诗。
诗中精确地运用许多古典意象表现思妇愁绪及浪子情怀。
本文将以章法学角度浅析《错误》。
全文以了解郑愁予写作此诗的创作背景入手,再就作者选取的物材、事材作一整理,进而分析其章法结构,以期对这首诗的风格主题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诗人余光中以“浪子”称呼郑愁予。
而《错误》这首作品也是作者最具浪子意识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描写的是“闺怨”的中国古典诗歌旧主题,但作者却别具新意,透过浪子的角度来叙写女子闺怨的期待及落寞,从另一方面展现体贴的关怀。
诗中并运用许多古典诗歌的语汇,如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向晚、马蹄等意象,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镕铸。
古典诗词中对郑愁予影响最深的.是古诗十九首,他认为诗中表现人生的无常,其实就是最大的流浪。
何其芳和废名(冯文炳)的诗作,在象征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对郑愁予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郑愁予前期诗风婉约动人,继承传统诗词的音韵感,且能将古典意象融入现代情境中,且往往带几分哀愁,以及漂泊的离别愁绪。
这时期的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长歌、郑愁予诗集、郑愁予诗选集。
作家常常因为某些生命经验的触发而产生作品,曾经有人问过郑愁予,这首诗是否为诗人的经验之作。
诗人答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它与某些传统诗歌非常类似,可见诗从古代到现代,内容是没有改变的,只有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语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方言的限制,当我们用广东话去朗诵这首诗时,在味道上当然与用国语来念不同,但却有一种美感。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
《错误》古典意蕴的现代诗歌
.教材新探.教材新探《错误》:古典意蕴的现代诗歌刘颖内容摘要:郑愁予《错误》一诗,历来都被视为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的传承,其中无论是意象还是题材,都不能脱离古典诗词的语境。
在日常诗歌教学中不应仅仅从意象入手来理解该诗,更须从古典诗词的传统诗论与语境方面对该诗作深入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在古典诗词视野下研读文本。
关键词:错误;郑愁予;古典传统台湾著名现代诗人纪弦认为:“现代诗的本质是一个’诗想’;传统诗的本质是一个’诗情’。
”这在本质上道出了现代诗派的特征,重在“诗想”,故而很多时候多呈现心灵化的特点。
伴随着志意的无限隐秘的多种表达,其明显与中国传统诗歌大异其趣。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郑愁予诗歌中的古典意蕴,以及把握中国传统诗歌意象中一脉传承的含蕴就需要对文本作深入解读。
而联系古典诗词歌赋来阐释现代诗歌,不独能够加深学生对郑愁予《错误》的内涵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古典诗歌的深刻理解。
一、沐浴“东风”风味在《错误》教学中,应当在教学甫一开始给学生展示《诗品》序中的文学理论,以便于引导学生在古典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来发散自己的想象,从而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读现代诗歌。
钟喋在《诗品》序中说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以为自然界的无限生机于人的情意有所感发,情志有所触动,所以形诸言咏而成为诗歌。
这在中国诗歌表现手法上,无论是比兴还是香草美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印证。
钟喋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四时不同,在人心中投射的感情就大异,大约春日迟迟,万类萌发生气,和风细雨,杨柳堆烟砌雾,桃花红,杏花白,故而招引得人心中蛰伏的情思苏醒过来。
汤显祖《牡丹亭》里:“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晴丝”者,情思也。
杜丽娘于此处动惹闲情,揺漾芳心,乃是无情之世界觉醒了有情之天地,有了情的觉醒,进而有了作为“人”的觉醒。
春风生春情,古人每言少女“怀春”,即是春天与感情世界的互相观照,故而无论闺中少女还是已婚思妇,最易在春天被春风春鸟、陌头杨柳牵惹出情思来。
郑愁予《错误》现代诗赏析份
郑愁予《错误》现代诗赏析(1)份郑愁予《错误》现代诗赏析 1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__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主题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的主题定位在思妇期盼心上人归来的执着的爱情上。
未免太肤浅了。
其实诗中的“我”难道不可以理解为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游子吗?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__人有一种漂泊的心态,他们在__岛仅仅是一个“过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重重的失落和惆怅的感情。
时至今日,岛内的势力仍费尽心思地阻挠“三通”,妄图将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留给中华民族的将是永远的悲哀。
这个“错误”决不会再是美丽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错误》中有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一首期盼大陆与__早日统一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课外阅读】郑愁予诗歌《错误》赏析
【课外阅读】郑愁予诗歌《错误》赏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首诗是一首著名的现代抒情诗,表达了“我”这个男子对那女子深深的思恋,传达“我”的感伤与惆怅。
很欣赏这首诗,认为这首诗受到读者喜爱的原因是诗歌表达出了三种美:古典婉约美,中国式情感愁结和情感内敛美。
古典婉约美,江南﹑莲花﹑东风﹑向晚﹑三月﹑归人﹑过客等这些在古典诗词里经常出现,占了很长的时间,有的更是成为吟唱歌颂的对象,如江南,莲花,东风,已经成为了文学经典意象。
江南景好,柔情丽人也多在江南,洁净莲花,多喻人喻情喻德性。
经过历代作家的写作延伸,扩展,这些意象已经具有了文学中的古典婉约美。
一经借用,其流传下来,沉淀下来的文化内容就会得到体现。
如容颜比作莲花,古已有比喻,早有佳作。
作家在创作时使用莲花比喻容颜,不正是古典婉约美在作家心中的认同与体现么?中国式情感愁结,缠绵与深致大概是中国式情感愁结的重要特征。
“剪不断,理还乱”,情真真,意切切。
这种情感的体现,需要婉约深致,细腻。
诗中等待的容颜如莲花开落,有愁;心如寂寞的城,是孤独与惆怅;窗菲紧掩有思念之愁;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更显现失落和忧愁。
反复体现,细致,缠绵悱恻,这种愁结可以说是闲愁,也可以说是情愁。
但一经体现,总体现出深致的特点。
情感内敛美,寂寞的城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小小的窗扉紧掩;春帷不揭,这些细小的事物的封闭状态与含蓄细腻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情感的内敛美。
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轻描淡写的交代,愁绪缓缓弥散开来。
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不正是一种情感内敛的体现么?“我”的惆怅,思念都是含蓄的,内敛的,那位女子的心也同样如此。
作家在情感抒发上是内敛的,没有疾声高呼,没有热情奔放的字句,但细看,那种欲现不现,若浮若沉的情感反而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角度与更宽广的想像空间,内敛美更吸引读者心理,更适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错误》的诗性之美
《错误》的诗性之美郑愁予的《错误》具有含蓄、典雅、幽深的婉约风格,是一首具有现代主义内涵,同时又具有纯诗知性美的诗。
下面就从这些方面具体阐述它隽永的美。
一.古典美(一)意象与意境《错误》是一首短小的诗,它首先给人隽永意味的是诗中古典意象的运用和它创造的幽深含蓄的意境,这是形成其强大的感染力之所在。
因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①这首诗短小而又精悍,句句如串串珠链,其中的每个意象都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诗的首句“我打江南走过”写出了“江南”这一古典意象。
“江南”这一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秀美、清新、意蕴无穷的美。
小桥流水,凉风拂面;夕阳斜挂,檐燕低语;烟柳画桥,亭台楼榭;菱歌泛舟,靓男媛女;风荷影动,游鱼惊窜;风雨凄迷;美人凝眸……这是一个如此令人向往,宛若仙境的地方。
古来多少人倾倒于江南的浓情密雨之中,既有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的无限回忆流连,又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美好情态,“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恋情神往,以及“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的勃勃生机。
这一包含无限韵味的江南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幽深隽永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典雅而又哀怨的情感基调。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等待的容颜应该是一位江南美丽的妇人。
然而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她曾经绰约的身姿,如花的笑靥,凝眸的顾盼,纤纤的素手,娥娥的粉妆怎经得起岁月的等待?“莲花的开落”暗示着红颜的消陨。
莲花象征着那等待的女子,它的盛开灿若星辰,而短暂的绚烂之后是香消玉损。
这是一个哀怨的江南女子。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东风”是复苏万物吹醒大地的东西,而在此时的江南它仍未到来,柳絮也无法轻扬那秀美的衣袖。
沉闷,冷清,这就是此时的江南,一切都无生机,心儿更是寂寞的。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郑愁予《错误》赏析郑愁予是中国诗歌艺术长河中一颗闪亮而神秘的星。
那么对于他的错误应该如何进行赏析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错误》篇幅短小,诗人写起来却一波三折,让诗增添了想象的空间,缠一绵之情也不绝如缕。
诗中以莲哈人,切合江南秀女的外貌和内心;利用矛盾修辞法来揭示人物内心,颇有独到的韵味,是一首极佳的闺怨词,也是中国诗歌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一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一团一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一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
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错误》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供参考借鉴!《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①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②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赏析《错误》这首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
虽然诗中写了思妇和浪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表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感和时空感。
《错误》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
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 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
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
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后半句是对“容颜如花”这个套板化譬喻的推进和激活,诗人不再甘于用静止的喻体去比附静止的本体,喻体被转化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
所以,这个句子就是诗人对一个具有情节性、动作性和时间性的故事的切片和象征。
一个通常用叙事的方式予以展开的情景被象征化地表达,于是在想象中补齐了这句诗所涉及故事的三个层面: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守候着她的归人(容颜、等待);她等了一年复一年,时间在等待中悄然逝去(季节里);她也曾欣喜期待,以为她的归人即将到来(莲花开),却终于还是寂寞失落,因为她的归人终究没有归来(莲花落)。
从诗歌艺术的角度看,这句诗十四字却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它对“容颜”这个中心词的前后修饰,使简单的借代获得了微妙的情景性和独特的心理内涵;它又采用了将叙事情景象征化的方式,使诗歌言简意丰,富于诗性的密度。
郑愁予《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
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愁予《错误》: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
导读: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的这首诗刚一发表,台湾岛上到处便响起达达的马蹄声,流传甚广。
它轻巧隽秀,美丽凄婉,含蓄蕴藉,百读不厌。
诗的首句,“我打江南走过”,由江南起笔,诗意淡远开阔。
江南,在古典诗词里,既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又是一个令人销魂之所在。
屈原在《招魂》中地唱道:“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凄婉哀伤。
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又使它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历来备受文人骚客的由衷赞美。
白居易的《忆江南》最为著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同代稍后的韦庄干脆直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而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更是一首缠绵动人的闺怨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江南不单纯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它几乎积淀成为美好如梦凄婉迷离而又让游子低徊伤感的幽远的意象。
“我打江南走过”,自然便染上了凄清漂泊之感。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以花喻人,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把美丽的容颜比作莲花,也不乏其例。
单是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就有“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之句,《长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分明又融入了感伤思念之情。
这里的比喻,都是静态的。
现代诗人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不仅以莲花喻容颜,更喻神态,有新意,更鲜活。
而“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写出了一种动态的美,在漫长的等待中,即使如莲花般娇美的容颜,也会像过了季节的莲花褪色凋落。
第一节两句诗,前句简短,似游子漂泊匆匆而过,后句长而复杂,好像思妇的愁绪绵绵不尽。
诗的第二节,“东风”“柳絮”“春帷”等意象,多见于古典诗词。
李白诗《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商隐诗《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了思妇幽怨,分别销魂之意。
苏轼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都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词意“幽怨缠绵,直是言情”。
(沈谦《填词杂说》)寓伤感于飘逸,表达了无限幽怨。
正是由于运用了“东风”“柳絮”“春帷”等具有古典意象的词语,诗中自然地散发出深沉浓厚的哀伤幽怨之情。
思妇心扉紧掩,寂寞孤独,如同枯木,春来不发,好像死水,波澜不兴,而寂寞的背后仍是深深的思念和无期的等待。
如此,才引发出第三节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思妇在漫漫无期的等待中,有一天,她忽然听到清脆的达达马蹄声由远而近,那必是自己思念的人骑马归来,她的心被达达的马蹄激活了,怀着满腔的惊喜,打开久久紧掩的窗扉,迎接归人到家,可看到的是一个陌生过客,从窗前走过,这和“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何其相似,又是一个多么让人心伤的故事啊。
《错误》确是一首精致典雅充满哀怨的诗歌。
诗读到这里,可以说已升堂,但尚未入室。
我们说《错误》是一首优秀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它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而且在于它的现代手法的运用,张显了现代诗歌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叙述视角这个角度来剖析《错误》这首诗歌的现代性。
现代叙述学在分析小说时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作家并不直接在作品里站出来叙事,而是通过叙述者来叙事。
古代诗歌中,闺怨诗多为代言体,诗人与诗之间的叙述者清晰明显。
如唐沈如筠的《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人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客观的叙述。
有的诗人把自己设想为思妇,直接以思妇的口吻叙述,如唐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而《错误》
诗中的叙述者,与此又不尽相同,这个叙述者就是“我”,在诗中充当了两个角色,或者说叙述时采用了两种视角:受限制的视角和全知视角。
《错误》诗第一句“我打江南走过”,采用的是受限制的视角,第二句和第二节诗,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节,采用的又是受限制的视角。
为了理解方便,我们不妨把原诗改动如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