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心理学概论_教师资格证培训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1心理学概论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1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在当代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对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1——心理学概论进行探讨。
首先,心理学概论是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的第一部分,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来指导他们的学习过程。
其次,心理学概论还包括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验证和探索心理学的理论。
高校教师需要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够进行科学的教学实践。
同时,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将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实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心理学概论还涉及到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学派。
学习这些理论和学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例如,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响应的机制来实现的,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而认知心理学则关注人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心理学概论还介绍了一些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基本知识。
高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教师更早地发现和帮助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总之,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1——心理学概论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和学派,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了解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第26页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
① 人在正常情况下脑电波为 β波,冥想状态为α波,轻 度睡眠为θ波,深度睡眠为 δ波。 ② 睡眠5个阶段: 1为过渡期; 2为轻睡期; 3和4沉睡期; 5为快速眼动睡眠(出现梦)
二、失眠 ①失眠几个表现: ②失眠类型:情境性失眠;假 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品性 失眠 ③飞行时差所造成睡眠困难, 属于失律性失眠。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想法 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态度和 心理特征研究方法。可分问卷法和谈话 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问卷法:采取预先确定好问题表,由 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方 法。
谈话法:研究者依据预先确定好问题 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 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心理特点及 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人类所特有一个高水平心理活动,指个 人利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 动,对自己内在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 事、物改变外部事物觉知。
包含:对外部事物觉知; 对内部分刺激觉知; 对本身觉知。
第20页
第一节 意识性质
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状态:最清楚,最能集中 注意。
自动化意识状态:似乎有所意识,但 又不太清楚。
第17页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意义和作用
认识内外世界。 调整和控制行为。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
第18页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 意识性质 第二节 注意 我们是第怎样三认节知世界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第四节 意识特殊现象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教师资格证专业课培训心理学概论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意义(组块)。
3.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组织
信息在长时记忆中是经过重新编码、组织,转换成为容易提取 的形式。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可能是以命题或概念 网络的方式组织的。 除了语义编码的储存方式,信息在长时记忆中还有一种独立的 编码储存形式,即表象编码。像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 忆都是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
3. 常用研究技术和手段
实验和研究设计法 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 逻辑思维推理法
4.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避免可能存在的一些伤害
人类和动物
人被试
不能强迫参加研究或实验
“欺骗”手段的慎用
动物被试
伦理道德
严格保护和尊重被试的隐私
方便可行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
1.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孕育: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自下而上的加工把小的知觉单元组合起来,构成更大的 单元。在这一类加工中,环境真正控制着加工过程,使 加工的结果更精确。
自上而下的加工则是借助经验和知识的帮助,完成对对 象的识别。
第三节 注意:信息的选择
1.注意的概念
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 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选择和集中。所以注意总是和特定的 心理活动同时存在的。
每种感受器都有专门负责收集的信号对象,称为适宜刺激。
2.阈限
每种感受器对适宜刺激都有一定的感受范围。引起感觉需要 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阈限有两种: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是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差别阈限是 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绝对阈限和 差别阈限都是衡量感受器感受性的指标。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5.心理状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
6.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7.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4.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包括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个案法。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1.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①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②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③榜样和模范公民;④学生灵魂的塑造者;⑤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2.教师的领导方式: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3.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4.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推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项对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核,考试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学科知识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本文将推荐一些优质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教材推荐1. 《教育学导论》本书是对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的权威教材,内容全面、知识点准确,适合考生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
2. 《教育学原理》该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备教材,囊括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观点,属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入门教材,适合初学者使用。
二、心理学教材推荐1.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提高考生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本教材详细介绍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教学方法教材推荐1. 《课堂教学技能与方法》该书系统总结了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互动等方面,对于考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具有指导性意义。
2. 《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本书以案例为主线,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总结和评价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四、学科知识教材推荐1. 《教育学专业课辅导》这本书主要围绕教育学专业课程展开,包括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学校领导与管理等方面知识,适合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
2. 《学科基础知识复习指南》该书涵盖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考点要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为考生系统复习各学科知识提供了参考。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的选择对于考生备考至关重要。
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备考效率和通过率。
希望以上推荐的资料能够帮助考生顺利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祝各位考生成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学生这一要素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等);二是个体差异。
2、教师(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5、教学环境㈡学习与教学过程1、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可以区分为知识学习过程、技能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三个子过程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学管理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1、总述(第一章)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第十一章)3、教学与教师心理(第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提出学习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50年代三、成熟时期60年代初——8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
高校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考试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目录: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4、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
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
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
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
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最新[小学教育]心理学概论_教师资格证培训讲学课件
2021/1/9
20
3.正式诞生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为标志,心理学 具备客观性、可验证性和系统性
冯特的贡献:心理科学独立;实验心理学创立;心理学专 业队伍建立;
2021/1/9
21
二、心理学理论流派
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人性观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早期理论:潜意识;梦;泛性论
恶
后期理论:本能学说(生的本能、死的
本能);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行为主义 华生、斯 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金纳
无善恶
人本主义 马斯洛、 研究健康人;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的 善 罗杰斯 自我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 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心理 学
信息加工过程
偏人本 主义
评价 略
2021/1/9
22
三、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研究现状 各学派间相互包容,和谐共存 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手段现代化 (二)发展趋势 综合化 本土化 实用化 跨学科
2021/1/9
23
第二章 心理过程
2021/1/9
17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
一、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孕育阶段 1.古代西方 古希腊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灵魂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
魂,动机来源趋乐避苦) 德谟克利特 (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原子论思想) 柏拉图 (神学唯心主义者 现象世界 理念世界)
2021/1/9
11
(二)实验法 1.定义 自变量、因变量 2.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控制实验情境、被试、实验刺激、
据2011新版教材、大纲制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试要点_百度文库[1]...
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研究。2.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 是指对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成组研究是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3.相关研究和因 果研究。 9、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由研究者观察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成为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参与观察与非参与 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其主要缺点是观察 资料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 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2.调查法: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 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 法,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调查法的有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 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法的缺点是研 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只能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3.个案研究法:又称临床法,是收集当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如书信、日 记、自传、传记、病例等。个案研究法的有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 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4.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 . .... . 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在试验中,实验者系统控制和变化自变量,客观 的观测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以确定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从而探究自变量与因变 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 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试验方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试验的有点是把心 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其缺点 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实验的最大有点是,对无关变 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 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去。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与陈飞翔•13位粉丝•正式会员4•2楼2011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2)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2 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011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内部 培训班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课程简介(二):教育心理学
• 意义:称职的教师
– 学科和资源的知识
• 一桶水
– 学生及学习的知识
• 复习?
– 教学与沟通的技能
• 学生上课交头接耳?
– 批判性反思
•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三、名词 • 教学媒体 四、简答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 学 • 学与教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 )、教学( ) 和教学( ) •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 ) • 1903年( )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第一本教育心理 学专著 • 20世纪60年纪初,( )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二、选择 • 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 A、1903 B、1913 – C、1914 D、1900 • (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 体系,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 A.华生 B.桑代克 – C.布鲁纳 D.加涅 •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第十一章:学生与学习心理 第十二——第十五章:教学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在实践中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 实际运用:
1、了解问题 2、指导教学 3、预测并干预学生 4、教学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 从“被附庸”“被融合”到完整
关于河南省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重点试题总结.doc
关于河南省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重点试题总结慎亚鹏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共分为十五个大章其中第六和第九章是重点章节,第四、五、十章节为次重点,一二七八和十一章节为一般章节,其余为基本可以省略的章节。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中要素;其中还包含三种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因素。
1 学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
第三是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 教学过程。
3 评价与反思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此为多选题一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90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24年我国的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此为简答题】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其中还有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
如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少年心理活动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
(二)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心理上、生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心理学》教师资格证培训讲义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一、心理与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行为是指受机体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不能加以直接观察或度量,但往往有一定的外部表现。
所以通过对人的行为观察描述使我们可以探讨其内部的心理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2.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1)个体心理●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指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指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过程。
前者主要指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后者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
(2)社会心理个体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之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关系的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心理。
3.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人的意识活动包括:①对外部事物的觉知,觉察到外部正在发生的事情;②对内部刺激的知觉,感觉到自身内部发生的事;③对自身的觉知,觉知到自己正是上述各种体验的主体,这时将自己当做一个客体来认识,即所谓的自我意识;④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
如觉知自己正在下决心认真学习,争取下一次成功;觉知自己了解哪些事物,不了解哪些事物,自己能否了解还未了解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与人为场所的情景观察 自然场所现场观察(优点:自然,简易,客观 不足:表面,被动) 人为场所情景观察(优点:主动; 不足:被试不自然) (3)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4)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观察法的注意点:要有明确观察目的、随时观察记录、 掌握时间重复观察
2016/11/13 9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 2.分类(特点、优点、不足) (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优点:获得素材丰富而具体,便于研究深入 不足:会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主观性) 非参与观察(优点:获得素材客观真实,少主观影响 不足:素材表面化,不利于细致深入)
2016/11/13
29
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 刺激特点: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差异;刺激物的强度, 是刺激物的相对运动 ——人的自身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 (二)有意注意 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2016/11/13 30
感觉:信息的输入和登陆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 一、感受器 感受器的功能(收集信号、转换能量) 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专门负责收集的信号对象)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2016/11/13
24
二、阈限(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绝对阈限(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 差别阈限(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 阈下刺激 感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
2016/11/13
5
(二)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2016/11/13
6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自然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历史渊源、研究方法 社会学科的性质 超科学的人文性质 综合交叉的性质:心理现象发生的主体、产生的器官、内 容、形式、实质
2016/11/13
25
三、感觉的作用 感觉过程是认识活动的起点,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 环境中刺激的数量能促进大脑皮层系统的发育。
2016/11/13
26
第二节
知觉:信息的识别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 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一、知觉的组织 1.守恒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改变而保 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2.图形和背景的区分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 对象,舍弃其余对象,被舍弃的事物就成为衬托对象的背 景。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专业课程培训
《心理学概论》
150分卷(90分合格) 判断题30*1分=30分 单选题40*1.5分=60分 多选题30*2分=60分
100分卷(60分合格) 判断题30*1分=30分 单选题40*1分=40分 多选题30*1分=30分
2016/11/13
2016/11/13
32
第四节
记忆:信息的储存与提取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一、记忆的分类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 记忆 记忆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识记目的: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理解在识记中的地位:机械记忆、逻辑记忆 回忆时的意志努力:外显记忆、内隐记忆b_ _t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早期理论:潜意识;梦;泛性论 恶 后期理论:本能学说(生的本能、死的 本能);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行为主义 华生、斯 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金纳 无善恶
人本主义 马斯洛、 研究健康人;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的 善 罗杰斯 自我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 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心理 学 信息加工过程 偏人本 主义
39
2016/11/13
7
三、学习、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破除封建迷信,认清邪教本质,抵制和克服不良思想的毒 害 为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必要的心理科学依据 能指导人类更好地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016/11/13
8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般方法论和研究原则 (一)一般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二)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伦理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2016/11/13 14
(五)内省法 自我内省 口头或书面报告
2016/11/13
15
三、常用研究技术和手段 实验和研究设计法: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 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逻辑思维推理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 归纳、演绎
2016/11/13
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性质
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016/11/13
3
(一)理论心理学 1.研究内容 2.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2016/11/13 28
第三节
注意:信息的选择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选择和集中。 注意使人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出有意义的、符合主观需要 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事物,避开不重要的、附加的事 物,并把心理活动的焦点集中在所选的事物上,直至达到 目的为止。 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监督心理活动的功能。
36
二、类别和概念学习 分类是简化环境的有效手段。 概念形成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尝试错误 顿悟 类比 启发式,主要形式之一是反推法
2016/11/13
37
问题解决的阶段:准备期、潜伏期、明朗期、验证期(华 莱士) 问题解决阶段的认知观点:表述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 法、作出决策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呈现的方式 多余刺激的干扰 定势的影响 功能固着 动机的作用
2016/11/13
11
(二)实验法 1.定义 自变量、因变量 2.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控制实验情境、被试、实验刺激、 被试反应) 优点:主动,测量准确可靠 不足:被试不自然,影响结果客观性、准确性 (2)自然实验法 优点:被试表现自然、真实 不足:干扰较难控制
2016/11/13 4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 的一般规律。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的实质问题;心理的结构问题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 思维)、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信 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
2016/11/13
33
二、记忆系统
记忆系统 编码 储存时间 储存容量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物理特征
言语听觉
≤2秒
≤1分钟
取决于感受器的生理特征, 如视觉约9个英文字母
7±2(5-9)组快
长时记忆
语义编码 1分钟以上 表象编码(形象 甚至终生 记忆、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2016/11/13
34
四、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 遗忘(已经记住的信息不能再认或再现) (一)遗忘理论 消退说 干扰说 抑制说 (二)遗忘规律 遗忘在质上的表现:选择性,重构性 遗忘在量上的表现:艾宾浩斯曲线;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 位置效应
2016/11/13 12
(三)个案研究法 1.定义 2.分类 :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案与以社会群体为单位的个案 3.基本特点 深入研究,探求问题实质 因果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4.优点和不足 优点:实践上应用范围广泛,个案研究促进心理学理论发展 不足:被试提供信息失真,研究者的期望或设想影响被试
2016/11/13 27
二、对象识别 模板匹配理论 原形匹配理论 符号识别理论(特征分析理论): “群魔殿”模型(映 像小鬼、特征小鬼、认知小鬼、决策小鬼) 三、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使小的知觉单元组合起来,构成更大的 单元) 自上而下的加工(影响因素:上下文的语义背景、知识、 过去经验、期望)
2016/11/13
18
2. 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心理学思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法国的笛卡儿:人为机器,可被研究;后发展为理性主义 英国的洛克:实证主义;心理来自经验与环境的互动;观 念联想 3.其他(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阿拉伯和古埃及等)
2016/11/13
19
(二)确立阶段 1.生物学:达尔文,1859,《物种起源》) 2.德国生理学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缪勒:特殊能量的说法 赫尔姆霍兹:色觉理论和听觉理论) 费希纳:心理物理学
2016/11/13 35
第五节
思维:信பைடு நூலகம்的演算
一、思维及其分类 思维: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分类: 思维借助的载体: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思维成果的形式: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思维运行的方向:发散性思维和聚敛性思维 思维的新颖性: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2016/11/13
三、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2016/11/13
31
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 个体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的特点) 后天的训练 兴趣(保护人们对事物的兴趣) 五、自动化 自动加工:不需大量注意资源、几乎不受资源量限制, 加工固定 控制加工:依赖注意资源,受资源量限制,应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