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奥苏伯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
1. 概念形成
➢ 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 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叫做概念形成
2. 概念同化
➢ 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 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 理解新概念,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
2、概念学习
▪ 概念的含义:
➢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知识的基本成分 ➢ 概念是由符号(主要是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
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 概念的分类
1.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2. 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3. 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4. 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
2、概念学习
▪ 概念学习:
➢ 概念学习实质上就是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 质特征的过程。
▪ 简答题:
➢ 请简要比较知识直观的几种形式? ➢ 影响知识保持的因素有哪些? ➢ 技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如何培养操作技能? ➢ 培养智力技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论述题:
➢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得? ➢ 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保
持?
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 ➢ 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
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性动作。
2、技能的种类
▪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
➢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 活中的写字、打字、骑车;音乐方面的吹、拉、弹、 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体操、游泳;生产劳动 方面的车、铣、刨、磨等活动方式,都属于操作技能 范畴。
唐代诗人。
▪ 程序性知识
➢ 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 的知识。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知识学习的基本类型
➢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知识和知识学习
1. 知识的获得 2. 知识的保持
1、知识的获得
▪ 知识获得的形式
➢ 知识直观
知识直观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 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明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 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实物 直观、模橡直观、言语直观)
➢ 知识的概括
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内容所获得的直观感性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加工,最后获 得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抽象的、理性的、一般 的认识的活动过程,也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作理性加工 的阶段。
般观念)
新学的 y u v w (原有的具
观念
体观念)
x与y的相互作用,通过x的部分质变来 理解y。
▪ 上位学习 例:
新学的 A 观念
原有的具 a1
a2
a3
体观念
新的学习为a1、 a 2、a3的总括
▪ 并列结合的学习 例:
(原有观 B 念)
C (新学观 念)
借助B与C之间的一般相似性,通过比喻或类比来证明新 的观念。
4、智力技能的形成
▪ 智力技能的培养
1. 辨别课题种类 2. 创设良好情境,提高学生定向能力
1. 正确完整地了解智力活动的全过程 2. 对智力活动方式概括的了解 3. 定向由学生独立地提出,不是由教师把现成的活动方式告
诉学生
3. 摆脱旧经验的影响 4. 提供分步练习的机会,促使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5. 指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练习。
第五章
知识掌握与技能学习
▪ 第一节: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 第二节:知识的掌握与教学 ▪ 第三节: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 第一节: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 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
1. 知识和知识学习 2. 概念学习 3. 规则学习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根据反ຫໍສະໝຸດ Baidu活动的深度 ▪ 感性知识
3、规则学习
▪ 规则:
➢ 规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说明。如比重=重量/体 积
▪ 规则学习含义
➢ 规则学习是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 规则学习是学生能够在体现规则的不同情境中适当
地应用规则。
▪ 第二节:知识的掌握与教学
▪ 学习过程中,如何顺利的获得知识、有效 记忆?知识的掌握包括知识的获得和知识 的保持两个阶段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 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
4、智力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也 是学生有关于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我国教育 心理学学者冯忠良在长达30年的“结构——定 向教学”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验, 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 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如 感知和表象。
▪ 理性知识
➢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的联系。如 命题和概念。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和知识的性质 ▪ 陈述性知识
➢ 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 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如:李白是
括
2、知识的保持
▪ 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1秒之内; 容量较大; 编码方式以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为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保持时间有限,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容量有限,7±2个组块; 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为主 具有明确的意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2、知识的保持
▪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 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 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 学习的程度
低度学习(不能背) 中度学习(恰能会背) 过度学习(50%)
➢ 学习者的态度
2、知识的保持
▪ 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 识的保持
1. 及时复习 2.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3. 适当过度学习 4. 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5. 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6. 组块化编码
在物质化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不再是对象 本身,而是它的替代物,但不论哪种情况,都 是对原型的操作,因而称这一阶段为“原型操 作阶段”。
▪ (三)原型内化阶段
▪ 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 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 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 原型内化的实质在于使动作在概念水平上形成。
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知识的获得
▪ 如何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
1. 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直观教学方式 2.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征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4. 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的概括辨别作用 5. 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6. 科学地使用比较教学 7.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
▪ 特点
➢ 客观性 ➢ 外显性 ➢ 展开性
2、技能的种类
▪ 智力技能:
➢ 也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 ➢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 ➢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智力技
能。
▪ 特点
➢ 对象具有观念性 ➢ 执行具有内潜性 ➢ 结构具有简缩性
3、操作技能的形成
▪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 认知阶段-操作技能形成的开始阶段 ➢ 联系形成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 ➢ 自动化阶段:是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
3、操作技能的形成
▪ 操作技能的培养
➢ 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现象
➢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内部反馈 外部反馈
➢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 原型定向
▪ 原型操作 ▪ 原型内化
(一)原型定向
▪ 心智活动的原型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也就是“外 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 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
▪ 学习者必须能独立实施,而学习者要独立做出这种活动方 式,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 进而才能调节自己的活动,做出相应的动作。
▪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 符号学习
➢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 么。包括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和事实性知识。
▪ 概念学习
➢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某一类事物的 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
➢ 概念学习以符号学习为基础,两者的区别是:概念学 习的关键不在于记住符号,而在于掌握符号所代表的 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 另外,心智动作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实践活动的反映, 而不是可观察到的动作。
▪ 心智活动的定向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使这种活动 “外化”为原型(即实践模式)才能进行。
▪ 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归 结为两点:
▪ 一是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 (操作活动程序),
▪ 二是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 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 命题学习
➢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 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 下位学习
➢ 类属学习,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 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 上位学习
➢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 并列结合学习
▪ 这在教学条件下,往往是在教师的示 范及讲解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指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 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方 式付诸执行。
在这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或物质化水平 上进行的。
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 的。在物质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是实际 事物,是对象本身。
➢ 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又非总括 关系,但两者可以形成某种意义上的联结时产生的。
▪ 下位学习 派生类属 例:
A (原有的一 般概念)
新学的 观念
a4
a1 a2 a3 (原有的具
体观念)
A与a4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理解a4的含义,并使A发生量 的扩充。
▪ 下位学习 相关类属 例:
x (原有的一
长时记忆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保持时间长久,时间为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 容量无限。 以意义编码为主 具有组织性和备用性等特点
2、知识的保持
▪ 知识的遗忘:
➢ 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 回忆。(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 遗忘包括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 遗忘进程——艾宾浩斯曲线
▪ 第三节: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 技能和知识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技能有 其自身的特征,技能的获得也要经历特有 的过程
1. 技能的含义 2. 技能的种类 3. 操作技能的形成 4. 智力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含义
▪ 技能:
➢ 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 特点
➢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
1. 概念形成
➢ 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 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叫做概念形成
2. 概念同化
➢ 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 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 理解新概念,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
2、概念学习
▪ 概念的含义:
➢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知识的基本成分 ➢ 概念是由符号(主要是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
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 概念的分类
1.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2. 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3. 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4. 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
2、概念学习
▪ 概念学习:
➢ 概念学习实质上就是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 质特征的过程。
▪ 简答题:
➢ 请简要比较知识直观的几种形式? ➢ 影响知识保持的因素有哪些? ➢ 技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如何培养操作技能? ➢ 培养智力技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论述题:
➢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得? ➢ 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保
持?
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 ➢ 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
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性动作。
2、技能的种类
▪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
➢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 活中的写字、打字、骑车;音乐方面的吹、拉、弹、 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体操、游泳;生产劳动 方面的车、铣、刨、磨等活动方式,都属于操作技能 范畴。
唐代诗人。
▪ 程序性知识
➢ 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 的知识。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知识学习的基本类型
➢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知识和知识学习
1. 知识的获得 2. 知识的保持
1、知识的获得
▪ 知识获得的形式
➢ 知识直观
知识直观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 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明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 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实物 直观、模橡直观、言语直观)
➢ 知识的概括
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内容所获得的直观感性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加工,最后获 得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抽象的、理性的、一般 的认识的活动过程,也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作理性加工 的阶段。
般观念)
新学的 y u v w (原有的具
观念
体观念)
x与y的相互作用,通过x的部分质变来 理解y。
▪ 上位学习 例:
新学的 A 观念
原有的具 a1
a2
a3
体观念
新的学习为a1、 a 2、a3的总括
▪ 并列结合的学习 例:
(原有观 B 念)
C (新学观 念)
借助B与C之间的一般相似性,通过比喻或类比来证明新 的观念。
4、智力技能的形成
▪ 智力技能的培养
1. 辨别课题种类 2. 创设良好情境,提高学生定向能力
1. 正确完整地了解智力活动的全过程 2. 对智力活动方式概括的了解 3. 定向由学生独立地提出,不是由教师把现成的活动方式告
诉学生
3. 摆脱旧经验的影响 4. 提供分步练习的机会,促使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5. 指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练习。
第五章
知识掌握与技能学习
▪ 第一节: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 第二节:知识的掌握与教学 ▪ 第三节: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 第一节: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 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
1. 知识和知识学习 2. 概念学习 3. 规则学习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根据反ຫໍສະໝຸດ Baidu活动的深度 ▪ 感性知识
3、规则学习
▪ 规则:
➢ 规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说明。如比重=重量/体 积
▪ 规则学习含义
➢ 规则学习是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 规则学习是学生能够在体现规则的不同情境中适当
地应用规则。
▪ 第二节:知识的掌握与教学
▪ 学习过程中,如何顺利的获得知识、有效 记忆?知识的掌握包括知识的获得和知识 的保持两个阶段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 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
4、智力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也 是学生有关于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我国教育 心理学学者冯忠良在长达30年的“结构——定 向教学”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验, 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 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如 感知和表象。
▪ 理性知识
➢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的联系。如 命题和概念。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和知识的性质 ▪ 陈述性知识
➢ 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 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如:李白是
括
2、知识的保持
▪ 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1秒之内; 容量较大; 编码方式以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为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保持时间有限,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容量有限,7±2个组块; 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为主 具有明确的意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2、知识的保持
▪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 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 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 学习的程度
低度学习(不能背) 中度学习(恰能会背) 过度学习(50%)
➢ 学习者的态度
2、知识的保持
▪ 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 识的保持
1. 及时复习 2.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3. 适当过度学习 4. 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5. 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6. 组块化编码
在物质化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不再是对象 本身,而是它的替代物,但不论哪种情况,都 是对原型的操作,因而称这一阶段为“原型操 作阶段”。
▪ (三)原型内化阶段
▪ 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 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 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 原型内化的实质在于使动作在概念水平上形成。
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知识的获得
▪ 如何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
1. 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直观教学方式 2.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征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4. 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的概括辨别作用 5. 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6. 科学地使用比较教学 7.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
▪ 特点
➢ 客观性 ➢ 外显性 ➢ 展开性
2、技能的种类
▪ 智力技能:
➢ 也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 ➢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 ➢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智力技
能。
▪ 特点
➢ 对象具有观念性 ➢ 执行具有内潜性 ➢ 结构具有简缩性
3、操作技能的形成
▪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 认知阶段-操作技能形成的开始阶段 ➢ 联系形成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 ➢ 自动化阶段:是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
3、操作技能的形成
▪ 操作技能的培养
➢ 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现象
➢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内部反馈 外部反馈
➢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 原型定向
▪ 原型操作 ▪ 原型内化
(一)原型定向
▪ 心智活动的原型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也就是“外 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 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
▪ 学习者必须能独立实施,而学习者要独立做出这种活动方 式,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 进而才能调节自己的活动,做出相应的动作。
▪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 符号学习
➢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 么。包括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和事实性知识。
▪ 概念学习
➢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某一类事物的 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
➢ 概念学习以符号学习为基础,两者的区别是:概念学 习的关键不在于记住符号,而在于掌握符号所代表的 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 另外,心智动作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实践活动的反映, 而不是可观察到的动作。
▪ 心智活动的定向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使这种活动 “外化”为原型(即实践模式)才能进行。
▪ 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归 结为两点:
▪ 一是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 (操作活动程序),
▪ 二是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 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 命题学习
➢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 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知识和知识学习
▪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 下位学习
➢ 类属学习,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 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 上位学习
➢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 并列结合学习
▪ 这在教学条件下,往往是在教师的示 范及讲解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指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 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方 式付诸执行。
在这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或物质化水平 上进行的。
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 的。在物质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是实际 事物,是对象本身。
➢ 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又非总括 关系,但两者可以形成某种意义上的联结时产生的。
▪ 下位学习 派生类属 例:
A (原有的一 般概念)
新学的 观念
a4
a1 a2 a3 (原有的具
体观念)
A与a4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理解a4的含义,并使A发生量 的扩充。
▪ 下位学习 相关类属 例:
x (原有的一
长时记忆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保持时间长久,时间为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 容量无限。 以意义编码为主 具有组织性和备用性等特点
2、知识的保持
▪ 知识的遗忘:
➢ 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 回忆。(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 遗忘包括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 遗忘进程——艾宾浩斯曲线
▪ 第三节: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 技能和知识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技能有 其自身的特征,技能的获得也要经历特有 的过程
1. 技能的含义 2. 技能的种类 3. 操作技能的形成 4. 智力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含义
▪ 技能:
➢ 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 特点
➢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