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威廉 布来克 的老虎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老虎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老虎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老虎_诗歌鉴赏老虎[英国]布莱克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人生格言,就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拳击?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又就是怎样的膂力,怎样的技巧,把你的心脏的筋肉捏成?当你的心脏已经开始心室时,使用怎样猛的手腕和脚胫?就是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在怎样的熔炉中炼成你的脑筋?就是怎样的铁砧?怎样的铁臂敢于捉着这可怖的凶神?群星抛出了他们的投枪,用它们的眼泪润湿了穹苍。

他与否微笑着观赏他的作品?他创造了你,也创造了羔羊?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就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郭沫若译作)【赏析】威廉布莱克生前文名孤独,且被人称作“疯子”。

这与他终生被幻觉荡漾有关。

据传这种幻觉能够达至相当猛烈的程度,以至于并使他一时竟难以辨别想象与真的之间的区别。

但批评家们表示,正是这种非凡的幻觉力并使他以求反射日常经验的帷幕,将它与史前时代黑暗而浑沌的完整经验合为一体,从而缔造出来一个具备深沉的历史感和救赎力量的寓意世界,沦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先知”和“预言家”。

《老虎》是布莱克抒情短诗中的名篇,选自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

这部诗集的主旨,如诗人在副标题中所揭示的,是为了展示“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天真与经验。

在《天真之歌》中,诗人以“羔羊”为中心意象,组成了一个欢乐、善良、和谐的农业文明图景:牧童吹着欢乐的短笛,歌声荡漾在青草地上;孩子在荒野中迷了路,上帝就化身为父亲将他送回家去;小蚂蚁迷了路,萤火虫打着灯笼送它回家;羔羊在吃草,狮子在羊栏边徘徊了一阵,留下了“金色的眼泪”,终于躺下来和它睡在一起……而在《经验之歌》中,诗人则以“老虎”为中心意象,展现出一幅正在生长中的痛苦、邪恶、分裂的现代工业文明图景:田野一片荒芜,道路长满荆棘;孩子们沦落街头,挨家挨户扫烟囱;士兵们在流血叹息,妓女们在夜半的街头诅咒;街道和河流“专利”化,“残酷、妒忌、恐怖和隐秘”代替了“爱、仁慈、怜悯与和平”。

解读老虎一诗中隐喻

解读老虎一诗中隐喻

(,350007)摘要:隐喻从语言层次上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规隐喻和文学作品的诗性隐喻。

布莱克的“TheTiger”一诗的隐喻历来被津津乐道,文章旨在用诗性隐喻来解读“老虎”一词的多重象征意义。

关键词:布莱克;隐喻;《老虎》;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 I106.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491(2007)04-0049-02 威廉·布莱克(W illiam Black, 1757-1827)是英国18、19世纪最富天才的诗人和艺术家,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西方现代派艺术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

他的作品重想象、重灵感,将深邃的思想融汇于一套独特的、充满象征与神话的传说中,常常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和宗教色彩。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短诗集Songs ofExperience(《经验之歌》)文字素朴,形象鲜明,寓意深远,名作《老虎》即是其中之一。

此诗遒劲雄浑,气势夺人,运用民间歌谣的创作手法,语言淳朴而简洁,节奏鲜明而和谐,意象丰富多彩,在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之中反映出严肃的思想内涵。

本文旨在从诗性隐喻角度解读“老虎”一词的多重象征意义,使之更加形象鲜明。

1诗性隐喻莱可夫与约翰逊(1980)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我们的语言仔细推敲起来都与隐喻挂得上钩。

这些学者把这样的语言学隐喻称为“常规隐喻”。

之后,莱可夫和特纳(1989)发表了有关诗性隐喻的专著《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把诗性隐喻完全纳入了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认为语言学隐喻和文学隐喻无本质区别。

但对于两者的区别罗西克早在1978年就指出,语言学隐喻和诗性隐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放在同一范畴之内。

作为语言学隐喻被看作是用隐喻方法产生的新词和词源之间关系的元语言学构成,而诗性隐喻要以新的方法分析,区别生动性和陈腐性,强调突出性。

诗性隐喻通过对诗性语篇在各自领域内的语境化,可以挖掘丰富的象征手段和意象(Selepe, 1995)。

马丁(Mar-tin, 1979)认为隐喻是人类经验中心照不宣的成分的显示,这种成分不能用常规语言作清楚表达。

评英诗《老虎》的两篇译文

评英诗《老虎》的两篇译文
2 3 —
但是两篇翻译 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 的地方 。卞译将原诗第 二句 的“oet译成“ frs ” 森林 和草莽” 不很 妥当,f et只指森林或 “o s” r蔌 放有. 高教
S haanxi Ji aovu ・G ao i i ao
化 艺术
感 和 创 作 激 情 的 ,只 有在 大量 的草 图绘 制 过 程 中 逐 步 地 整 理 出

制草 图。 但对版画这一特殊画种 , 尤其是从古代印刷术演变而来 的套色木刻这个绘画形式来说 , 图是决定它成败的关键 。 草
在画草图的过程 中 , 创作者可 以通过具体的画面 , 进一 步完 善和丰富它的主题 , 反复地研究画面 , 于创作者对生活 的体验 利
分析 , 我们得 出的结论 是 : 版画创作是 离不开草 图的绘 制的 , 尤 其是套色木 刻的课程 , 严谨 、 科学 、 完整 的一 幅彩色草 图是一件 优秀版 画作 品成功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
品。 许多老一辈的版画家们 在动手刻版前画的草图 , 本身就是一
幅完整 的水粉画 。
W h tm mo tl a do-y ai r hn i e a e
Dae a r mety faf l m J h e ru I l
通 过比较第二段首句 的两种翻译 , 可知两位译者对此句的
理解不尽然相 同 , 卞译的“ 什么样遥远的海底 、 天边 / 出了做 烧 你 眼睛的火焰 ?” 较为忠实原作 , 而郭译与原诗 的意思有些 出
佳。然而 , 两位 译 者 对 该 诗 的 理 解 、 以及 措 辞 造 句方 面有 一 些 值 得 商 榷 和 进行 比较 的地 方 。
徐 镱 闻
【 关键词】《 虎》译 文 卞之琳 郭沫若 老

浅析布莱克《老虎》的象征意义

浅析布莱克《老虎》的象征意义

浅析布莱克《老虎》的象征意义作者:丁晓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6期摘要: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

他的诗歌使用简洁的语言和有限的篇幅,来表达无限的、丰富的内涵。

《经验之歌》中的《老虎》是布莱克的代表作之一,也备受读者的注意。

该诗中的老虎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老虎象征了神秘的宗教;它象征革命的动力;同时,它象征人类的想象力;它也可以象征活力。

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老虎》这首诗及其中的象征意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中老虎所具有的复杂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诗所具有的神秘色彩。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老虎》;象征意义;意象作者简介:丁晓霞(1979-),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7-0-02威廉·布莱克(1757-1827)被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是一位具有天分的抒情诗人,他强调本能、激情和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之特点,布莱克也是一位革命诗人,他一反十八世纪的清规戒律,在诗中表达了强烈的革命激情和反叛精神。

他的诗歌不仅无情地揭露了英国社会的黑暗和邪恶,公开表示不满于当时的社会,但也显示出同情的压迫和奴役劳动人民和宗教的面纱;布莱克还是一位象征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他的诗歌充满意象,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浓厚。

布莱克二十岁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法国革命时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高涨,阶级斗争极度尖锐,也是布莱克在创作上获得重大成就时期。

在这期间,布莱克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老虎》是布莱克早期的重要抒情诗歌之一,收集在他的代表作品《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里。

诗人在这首诗歌中塑造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老虎意象。

威武堂堂、活力四射的老虎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首先,在诗歌中,老虎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象征意义。

《羔羊》和《老虎》诗评中英文对照(4篇)

《羔羊》和《老虎》诗评中英文对照(4篇)

此篇为本人亲手收集网络上各种资料汇总的《羔羊》和《老虎》诗评中英文对照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是英国十八、十九世纪的重要诗人。

《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两个诗作合集。

《天真之歌》象征人类初生状态的天真纯洁,《经验之歌》则描绘了经验状态下的世俗生活。

两组诗的意象多有对立之处,其中最明显也最受人关注的是羔羊与老虎的对立。

这一系列对立的形象象征看人类灵魂的两种对立状态。

在布莱克看来,世界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天真"若不经过"经验"世界的锤炼便无法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天真"与"经验"之同的问题不仅困扰了布莱克的一生,也存在于几乎全都的人类历史之中,直到现在仍作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摆放在我们面前。

现代人的痛苦正是在"天真"世界中感到压抑、彷徨和迷惑,在"经验"世界里向往单纯、和谐和美好。

如何达到一种全新的"有组织的天真状态",而不仅仅是《天真之歌》中所描绘的简单的纯洁和谐。

这也许应该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William Blake (William Blake ,1757-1827) is a British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y poet. "Songs of 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Black is the most important two poetry collections. "Songs of Innocence" symbol of the human newborn state of innocence, "Songs of Experience" depicts a secular life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state. The two groups of poetic imagery and more confrontation at one of the most obvious is the paramount concern is the lamb and tiger opposition.The opposing image symbolizes this series see two opposing states of the human soul. In Blake's view, the world is in this contradictory movement continue to move forward. "Naive" if not the temper of the world after the "experience" will not be able to rise to a higher level. "Naive" and "experience" is not only plagued with the problem of Blake's life, there are also among almost all of human history, until now still be placed in front of us a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solve. Of modern pain it is "naive" World feel depressed, anxious and confused, longing for the simple,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world of the "experience". How to reach a new "organized the naive state", not just the "Songs of Innocence" depicts the simple pure harmony. This may be our common thinking.-------------------------------------------------------华丽的分割线----------------------------------------------------《羔羊》开篇用轻柔的韵脚对温顺的小羊羔提出询问: Little Lamb.who made thee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作者刻意凸显小羊羔纯洁的毛色、温顺的天性和与世无争的性格。

布莱克最经典的十首诗

布莱克最经典的十首诗

布莱克最经典的十首诗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布莱克最经典的十首诗:
1.《天真之歌》
这是布莱克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充满了童真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的热爱和敬畏。

2.《猛虎》
这首诗以猛虎为象征,表达了布莱克对人类内在力量的赞美和追求自由、真理的信念。

3.《摇篮曲》
这是一首温柔而充满母爱的诗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期望,以及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4.《爱的秘密》
这首诗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5.《天真与经验之歌》
这是一组由布莱克创作的诗歌,其中包括了童真的歌词、歌曲和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类和真理的看法。

6.《夜莺》
这首诗以夜莺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7.《死亡的寓言》
这首诗探讨了死亡的本质和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独特理解。

8.《伦敦》
这首诗描绘了伦敦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9.《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这首诗探讨了天堂与地狱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道德的看法和对人类灵魂的探索。

10.《预言》
这首诗探讨了预言和命运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神秘的精神力量--布莱克《老虎》诗鉴赏

神秘的精神力量--布莱克《老虎》诗鉴赏

神秘的精神力量--布莱克《老虎》诗鉴赏张露颖【摘要】“Tiger” is masterpiece of Songs of Experience by William·Blake. It is straightforward and easy-under-standing in the writing, containing mysterious symbolism and leaving enough imagination space for reader. Tiger is not only an ordinary one in the picture, but new revolutionary force riches passion and rebellious spirit, by auditory and visual expression. The poem has suggestive symbol and features mystery with inexplicit language. The poet in-tegrates mysticism, symbolism and romanticism so perfectly to create the timeless and enduring work, that readers of different ag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老虎》是威廉·布莱克《经验之歌》的代表作,在直白易懂的文字上,蕴含着神秘的象征意义,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通过听觉视觉的双重描绘,使老虎不仅仅是画面中的一只普通的老虎,更是充满激情和富含反叛精神的革命新生力量。

这种象征具有丰富的暗示性,这种在语言下未加明言的意念更让此诗带有神秘感。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William Blake的The Tyge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William Blake的The Tyge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WilliamBlake的TheTyger中隐喻意义的体现隐喻是诗歌的基本特征,而且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是解读诗歌的一个难点。

本文将采用文体学的视角,从节奏韵律、文字书写和词汇语义特征等方面分析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老虎》(The Tyger)一诗的隐喻意义。

标签:隐喻;节奏韵律;文字书写;词汇语义;威廉·布莱克1. 引言我们在读英文诗歌时,几乎都会碰到隐喻,诗的美,诗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隐喻表现出来的。

但同时,隐喻也是我们解读英文诗歌的一个难点。

因此,我们必须对什么是隐喻及其与诗歌的关系等有所了解。

隐喻,简言之,就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本体是通过喻体的形象来表达的。

隐喻的实现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隐喻产生的根据。

而诗歌正是诗人通过隐喻表现他对世界的体验,因此可以说,隐喻就是诗歌的生命,对一首诗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隐喻的解释。

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说它是显性的,因为它通过文字符号来表征;说它是隐性的,因为诗歌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来表征潜在的、语音的、意象的隐喻(曹丽英,2004)〔1〕。

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也受语体的影响,因而对诗歌进行文体学的分析,可以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即其隐喻意义。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诗歌的隐喻意义进而体会诗歌的美及其深刻内涵呢?本文就英国著名诗人William Blake的《老虎》(The Tyger)一诗,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该诗隐喻意义的体现,以期为诗歌隐喻的理解提供一点借鉴。

2.隐喻意义分析文体学对文本的分析,一般是从音系、字系、词汇和语句层面入手的,具体到诗歌,是从节奏韵律、文字书写和词汇语义特征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将原诗及其译文摘录如下:The Tyger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In the forest of the night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And what shoulder, and what art, 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And when thy heart began to beat, What dread hand? and what dread feet? 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In what furnace was thy brain?What the anvil? what dread grasp Dare its deadly terrors clasp?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 And watere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Dare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老虎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燒着的煌煌的火光,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又是怎样的臂力,怎样的技巧,把你的心脏的筋肉捏成?当你的心脏开始搏动时,使用怎样猛的手腕和脚胫?是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在怎样的熔炉中炼成你的脑筋?是怎样的铁砧?怎样的铁臂敢于捉着这可怖的凶神?群星投下了他们的投枪。

老虎

老虎
• 在形象上,二者之间的颜色和给人的第一 印象比较接近。烧穿黑夜的森林和草莽的 野火是金红色的,非常醒目,而身上有着 黑与黄色斑纹的老虎在阴森的森林草莽里 也显得非常醒目。在精神上,二者都有着 让人恐惧的破坏力、威慑力和让人赞叹的 美丽,会让人产生恐怖和赞叹对立的情感 反应。
作者为什么把老虎放在“黑夜的森林”这 样的环境中?老虎和“黑夜的森林”两个意 象之间有何关系? • 把“火”放在“黑夜的森林”这一环境 下,可以表达出老虎身上那种力量之美。 同时,也是老虎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 境中,老虎才是山中之王。事实上,诗 人也正是由老虎在黑夜森林中奔跑的感 撼人心的情景联想到了燃烧着黑夜和森 林的火焰。
自由朗读,谈谈你读这首诗时,作 者笔下的老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影响?
主题
• 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老虎身上爆发出 的那种旺盛生命力和对外界强大威慑力的 强烈赞美之情,而老虎的形象正是力与美 的象征。
全诗共六节内容
• 第一节先描绘老虎给人总体上的印象, 赞叹老虎“火一样的辉煌”和“一身惊 人的匀称”。 • 第二节抓住老虎火焰般地眼睛和敢于凌 空抓火的胆魄进行赞美。 • 第三节赞美老虎活力四射的筋络和勇猛 无比的手脚。
第二节,从对老虎眼睛和铁掌的描写中 可看出老虎的什么品质?
• 从“充满眼睛的火焰”、“胆敢”、 “铁掌抓一把火种”这些词语描写可 看出,这是体现了老虎身上的胆魄之 美。
第三、四节,对老虎的筋络、手、脚、脑髓和 掐住雷霆举动的描写,体现出老虎什么品质?
• 用霸气逼人、惊心动魄的筋络、手、脚, 和铁链铁捶在熔炉里炼出来的脑髓,“一 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从这些描写中 可看出体现出老虎身上那种智力的美和行 动的迅和掐住雷 霆的迅猛威力。 • 第五节是在以上三节对老虎正面赞美后, 从侧面赞美,描绘了老虎大胜的场面,并 想象上帝“可会笑笑”。 • 第六节是第一节的反复,诗人在对老虎细 致赞美后再次重复赞美老虎身上那种惊人 的匀称。

试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的意象特色

试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的意象特色

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这种有效的认知手段,也 反映出人类的思 物, 以简单事物 隐喻复杂事 物, 以具体事物 隐喻抽 象事物, 凡 是有相似性的事物都可以用到隐喻的认知方 式,从而在语言 中产生了大量的隐喻成分�人体隐喻也同样如此, 即把人作为 衡量事物的标准, 以自身的经验来认 识外在世界的一切事 物, 使其他事物 具有了 "体认" 的特 征, 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 了概念 和新的词语�因此, 我们通过对人体基本器官 "头" 的隐喻方式 和形成原因的分析, 可以得出一个基 本结论: 隐喻不仅仅是一 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的重要方 式,它存在于语 言, 思维, 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责任编辑: 王 伟 )
间隐喻, 即将 "头" 隐喻为一个二维的平面空 间, 如床 头, 案 头, 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式的,即以已知 事物隐喻未知事
试析威廉 � 布莱克 的 �老虎� 的意象特色
朱 芳
� � � � � � (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河南 商丘 ) 人 物, 老头儿, 丫头" ; �绰号, 如 "大头, 秃头 , 小 平头" 等�另年第Βιβλιοθήκη 期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之分, 如里头, 外头; 容器有大小之分, 如大头, 小头��二维空 船头, 被头��一维空间隐喻, 即将 "头 " 隐喻 为直线般的一维 空间, 如针头, 线头, 枝头, 笔头等� 2. "头" 映射于时间域 时间和空间 是两个基本的概念,空间概念 时常用来表示 时 间概念, 如汉语 中表示空间 概念的 "头" 就是 时常用 来表示 时 间上的 较早的 意思 , 例如: 头 两年 , 头几天 , 头年 , 头 天, 头 晌, 头午, 头前, 头先, 开头等�不难看出, 汉语中的 "头" 在表示 时 间概念时, 主要 指过去的 , 较 早的时间, 这是 "头 " 的 一个重 要用法� G o o en 在 研究人 体部位词 汇用法 的时候 对隐喻 和转喻 在词义延伸中的关 系做了如下总结: 隐 喻来源于转喻, 隐喻中 有转喻; 转喻中有隐喻�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隐喻是对词义的进 一步扩展�除以上列举的隐喻方式以外, "头" 还用于转喻一些 抽象的概念 �如: 霉头, 刺头, 零头, 矛头, 彩头, 派 头, 苗头 , 甜 头, 苦头, 劲头, 滑头, 精神头等�还有的词也表示抽象的概念, 但 或多或少地 保留了 "头" 的本来 意义或含 有 " 第一" 的意思 , 如: 头衔, 头目 , 头 牌, 头发, 头巾, 头盔, 打头 阵, 拔头筹, 断头 台, 回头客, 愣头青, 排头兵, 重头戏, 马头琴等� "头" 经过转喻 得 到的称呼语 有两类: �一 般称呼语, 如 "头头 儿, 工头, 头面

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意象分析

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意象分析

先驱。 他的诗歌意象丰富, 寓意深远 , 在意象的营造和运用方面是 当之无愧的专家。 本文通过解读布 莱克《 老
虎》 中的 意 象, 分析 、 总结 诗人 的情 感和 隐含 意义 。
[ 关键词 ] 布莱克 ; 老虎; 意象 [ 中图分类号 ] 1 0 5 2 [ 文献标识码] A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所谓意象是指用具体
诵的名篇 , 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 。《 老虎》 好像一


人借用这一典故 ,则表达了老虎的缔造者的博大胸 怀。“ 夺来火焰 ” 是借用了希腊神话 中造福于人类 的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敢于取火种的典故 ,表达了造 物者的胆魄。 这里老虎的缔造者 可以想象为 L 帝, 【 大 j 为上帝创造了万物与天地 , 帝用泥造 了亚 , 又用



英美文学 。E - ma i l : a l l e n w a n g 0 0 8 8 @g m a i l 『 ¨
目囝团园
王婷 ★ 朱丹 六 刘伟 — — 威 廉 ・ 布 莱 克 《 老 虎 》 中 的 意 象 分 析
( 二) 荒诞 与 意象
第1 期
亚当之肋骨造了夏娃 。 上帝造人之前造了各种动物, 当然也包括老虎 。诗里暗示了虎眼是火在深海或高 空烧成 的, 通过造物者乘翅膀 , 凌空抓火缔造虎眼的
2 0 1 4年第 l 期 安 徽 电子 信 息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N o . 1 2 0 1 4 第 l 3 卷f 2 1  ̄ a . 第7 0 期)J O U R N A L O F A N H U I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0 F E L E c T R 0 N I c 5 & I N F 0 R M A 1 1 0 N T E c H N o L o G Y G e n e r a l N o . 7 0 V o 1 . 1 3

音形义的完美结合——Tiger赏析

音形义的完美结合——Tiger赏析

2018年20期总第408期文艺研究ENGLISH ON CAMPUS音形义的完美结合——Tiger赏析文/王闵利 杜雨虹本论文选取威廉·布雷克早期的重要抒情诗歌Tiger作为分析材料,通过对英文诗歌进行音韵、抑扬格等方面的分析,挖掘出诗歌本身的美感以及其中蕴含的诗人情感。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在外部分析,即对诗人布雷克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为内部分析,采用“从音入手,音义互动”的方法论,对诗歌本身进行一个意象与主题的简要分析。

一、布雷克——是版画家,更是诗哲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英国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十八世纪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之一。

这位天赋非凡、极具个性的年轻人在早年一度抑郁不得志,生活潦倒,很少得到人的赏识。

直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

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他善于将诗、画巧妙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诗和画具有不可分割性,诗往往是他自刻画中的一个部分,两者互作印证。

二、伟人屹立的年代正如很多伟大的诗人一样,威廉·布雷克所创作的诗歌主题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具体到这首诗歌本身的创作背景,《老虎》(1793)被创作于法国大革命之后,诗人纯真善良的天性和支持革命事业的政治倾向使得他极有可能在借老虎这一意象来代表一种锐不可当的正义力量。

笔者认为这首诗歌虽然表面实在歌颂老虎的创造者,即上帝,实则是表达了作者本身对法国大革命的赞美与支持,以及对暴力武装参与了这场革命的勇士们以及将领们的歌颂。

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歌,《老虎》一诗的确用其铿锵的铁砧乐音表达出了声势浩荡的革命运动,揭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势不可挡。

三、音韵铿锵,神威赫赫头韵的使用。

布莱克《老虎》之新批评解读

布莱克《老虎》之新批评解读

用 民间歌谣 的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手法 ,语 言淳 朴 、简洁 ,具有 鲜 明的节 进 ,将 老 虎 既匀 称 又 令 人 望 而 生 畏 ( e r u sm e r ) fa fl ym ty
奏 感 , 是 一 首 融 思 想 性 与 艺 术 性 为 一 体 的 佳 作 ( . . 布 的形象刻画得淋 漓尽致 。修 辞疑 问句可 以加强语气 ,使全 MH 艾
价 值 ,领 略 其 经 久 不衰 的 魅 力 。
关键词 :威廉 - 布莱克 《 老虎》 新批评


引 言

诗 中,布莱克运用 了1 个修 辞疑 问句 ,其 中包括 1 句特 4 2
《 虎 》 是 布 莱 克 早 期 的 重 要 抒 情 诗 歌 之 一 。全 诗 采 殊 疑 问 句 和 两 句 一 般 疑 问句 。 这 样 一 连 串 的 问句 ,层 层 推 老
这 一 组 织 化 的 整 体 内 , “ 构 ”首 先 是 不 同 的 词 和 意 象 间 结
2 结构 的精 心 策划 。全 诗 共分六 节 ,前 四节 一气 呵 .
到 了第 五节 “ h n t e sa st r w dw h i p a s W e h t r h e on t er s e r ”
坏 力 和 自然 的 暴 力 , 富 有 深 刻 的 象 征 意 义 。 诗 人 以老 虎 这 个 角 度 , 在 读 者 的 想 象 中 刻 画 出 了 虎 的 铁 掌 、 眼 睛 、 体

力量和 勇气 的化 身为题 ,歌颂 老虎 的激情 、欲望和 崇高 形 。通 过 相 同疑 问句 式 (“ h t h hm e , w a t e w a te a m r h t h can h i ……”)的重 叠使用 ,形成 强劲 的语 言节奏 ,一行 一 行 的诗 ,像 锤子一下 一下地打在铁锭 上 ,铿锵有 力 ,震撼 人心 。这种 节奏本身 ,让读者感受 到老虎惊涛 骇浪的威力

歌唱光明与驱逐黑暗的统一——布莱克的羔羊意象与老虎意象解析

歌唱光明与驱逐黑暗的统一——布莱克的羔羊意象与老虎意象解析

大 众 文 艺大154摘要:结合布莱克的生活经历与社会背景,解析其《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意象,进而解析其“羔羊”意象与“老虎”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认为:诗人的思想品质是其诗歌意象的生命之源,“羊”与“虎”的并存,是诗人“天真”与“经验”并存的艺术表现,“羊”与“虎”的合一,是“仁”与“勇”的合一,是“柔”与“刚”的合一——是诗人“歌唱光明”与“驱逐黑暗”的统一。

关键词:诗歌;羔羊;老虎;意象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B404]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小商人家庭,自幼喜爱诗歌与绘画。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却还是支持他去追求他喜爱的艺术,在他11岁时(1768年)送他到亨利・巴斯(Henry Parsons)的绘画学校学习,学至1772年。

走出绘画学校的校门,他已经十五岁了,少年布莱克为了替父母分忧,也为了继续追求绘画艺术,他选择了雕刻学徒的亦工亦学的道路,他师从詹姆斯・巴塞尔历经七年的时光,学会了雕版、蚀刻、点刻以及临摹的所有技艺,至1779年出徒时,他已经22岁了。

青年布莱克已经有能力走向新的生活,三年后(1782年)他与一个园丁的女儿凯瑟琳・布歇尔(Catherine Boucher,1762-1831)结婚。

婚后,他教凯瑟琳读书、写字和制版画。

后来,他们共同完成了《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制版与印刷工作。

布莱克,要挑起家庭与事业两副重担,告别了“天真”的童年,他要直接“经验”社会的许多事情。

当时,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欧洲,美国独立革命也影响着英国。

布莱克支持法国人们与美国人们反抗压迫、反对专制的武装斗争,写下了《法兰西大革命》(1791)。

布莱克还参加了本国争取自由的“伦敦起义”。

一、阳光下的羔羊1789年,32岁的布莱克出版了他的诗集《天真之歌》,《天真之歌》共包含十九首诗歌,这些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羔羊与孩子[1-4]。

高中语文 布莱克《老虎》赏析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布莱克《老虎》赏析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布莱克《老虎》赏析指导《老虎》是诗人布莱克的一首名作,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集中体现了诗歌独特的形式魅力。

对这首诗的讲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探究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二是探究“老虎”这一形象的多重内涵。

在语言、形式方面,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首先是通过相同句式(“什么样……”)的重叠使用,形成强劲的语言节奏,一行一行诗,像锤子一下一下打在铁锭上,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阅读此诗,即便抛开诗歌的意义,这种节奏本身,就可让读者感受到老虎威猛的气势。

其次,全诗以疑问句为主,基本上没有使用描摹、叙述的手段,但在强劲的节奏之外,也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我们仿佛真的见到一只老虎,正活灵活现地跃出纸面。

这点与布莱克同时也是个画家不无关系。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绘老虎的形象,但诗人一连串的追问,也像画笔或刻刀一样,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在读者的想像中刻画出了虎的铁掌、眼睛、体形。

这种绘画性,也表现在诗人对色彩、环境的反差的把握上,譬如,在诗的开始,“黑夜的森林和草莽”,是诗人营造的整体氛围,它黑暗、神秘又无比宽广。

正是在这一背景中,“老虎!老虎!”两个词的突然出现,才有先声夺人之效:老虎鲜艳的皮毛,“火一样辉煌”,在无边的黑夜与熊熊的火焰之间,一种充满张力的画面感,得以强烈地凸现。

从结构上说,全诗共分六节,前面四节一气呵成,可以说节奏越来越急骤,对虎的渲染也不断加强,但到了第五节“到临了,星星扔下了金枪”一句,节奏却一下子慢了下来,色彩的对比也变得柔和起来,诗人也将笔触从暗夜中的老虎,转向了缀满星斗的夜空(将星星比做“千万滴银泪”)。

如果说,前面四节诗行追问的是造物主的创造过程,那么在这一节,诗人呈现的是“创造”之后的平静:“完工了再看看,他可会笑笑?”这个“他”,指的应该就是“老虎”的创造者。

在这短暂的平静之后,最后一节又回到雷霆万钧的句式,与第一节首尾呼应,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此诗虽短,却张弛有度。

“老虎”的形象本身,也包含了多重的意蕴。

布莱克诗作《老虎》与《羔羊》的修辞对比

布莱克诗作《老虎》与《羔羊》的修辞对比

布莱克诗作《老虎》与《羔羊》的修
辞对比
《老虎》与《羔羊》是英国诗人W.H.贝克的两首著名诗作,
它们都以其独特的修辞手法来描绘动物的形象。

《老虎》以押韵的方式来描绘老虎的形象,诗中每句都以“看”开头,使得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老虎的强大气势:“看那
双火热的眼睛,看那双猛烈的爪子,看那双细长的尾巴,看那双细腻的脚爪。

”这些押韵的句子使得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感受
到老虎的强大气势。

《羔羊》则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羔羊的形象,诗中每句都以“像”开头,使得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羔羊的温柔柔弱:“像一朵白云,像一抹柔和的阳光,像一滴清泉,像一片清新
的绿叶。

”这些比喻的句子使得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羔羊
的温柔柔弱。

总之,《老虎》与《羔羊》这两首诗作都以其独特的修辞手法来描绘动物的形象,《老虎》以押韵的方式来描绘老虎的形象,《羔羊》则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羔羊的形象,从而使得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动物的气势。

鉴赏布莱克老虎

鉴赏布莱克老虎

通过对诗人‎所运用的阳‎韵、头韵、典故、象征和修辞‎疑问句等修‎辞艺术的分‎析,来阐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中的修‎辞效果。

阳韵与头韵‎给人铁砧般‎的音乐美,从字里行间‎捶击出强有‎力的猛虎意‎象;典故与象征‎暗示了老虎‎威武堂堂、活力四射的‎反叛者与革‎命者的意象‎;修辞疑问句‎的重复使用‎勾画出与羔‎羊对立的凶‎神意象。

威廉·布莱克(1757-1827) 被二十世纪‎的评论界捧‎为“重要的预言‎家”,他预言了浪‎漫主义运动‎,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是一位具有‎天分的抒情‎诗人,他打破了十‎八世纪古典‎主义的传统‎,强调本能、激情和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之‎特点,是“最能表现精‎神的艺术家‎”;布莱克也是‎一位革命诗‎人,是“他的时代的‎孤独的孩子‎”,他一反十八‎世纪的清规‎戒律,在诗中表达‎了强烈的革‎命激情和反‎叛精神;布莱克还是‎一位象征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他的诗歌充‎满意象,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浓厚,诗句晦涩难‎懂。

《老虎》是布莱克早‎期的重要抒‎情诗歌之一‎,收集在他的‎代表作品《经验之歌》(Songs‎of Exper‎i ence‎,1794)里。

布莱克的老‎虎意象威武‎堂堂,活力四射,有着火焰般‎光芒四射的‎眼睛,令人毛骨悚‎然的匀称的‎身躯,强有力的心‎跳,饱经锤炼的‎大脑。

老虎的意象‎给人一种威‎慑力的美,含有一股令‎人恐惧的破‎坏力和自然‎的暴力,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诗人主要通‎过对韵格的‎精心的策划‎、典故与象征‎的巧妙运用‎和大胆地重‎复使用修辞‎性问句等修‎辞艺术手法‎塑造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老虎意象。

一韵格的运用‎创造了老虎‎令人毛骨悚‎然的威慑力‎量的气氛。

首先,阳韵(mascu‎l ine rhyme‎)的修辞艺术‎效果。

阳韵读起来‎铿锵有力,回音持久,震耳不绝,充分表达出‎了这首诗铁‎砧般的音乐‎美。

The-Tiger老-虎。。。

The-Tiger老-虎。。。

The-Tiger老-虎。

解读布莱克诗篇《老虎》的象征意义The Tiger 老虎Tiger! Tiger! burning bright |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 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 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 能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 什么样遥远的海底、天边Burnt the fire of thee eyes? | 烧出了做你眼睛的火焰?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 跨什么翅膀它胆敢去凌空?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 凭什么铁掌抓一把火种?And what shoulder, and what art, | 什么样功夫,什么样胳膊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 拗过“火烧森林”。

布雷克在别处一再把函待摧毁的旧制度比作“森林”,还说过“愤怒之虎”在地狱世界比“教诲之马”更为明智。

参考大卫·厄德曼指出的这些事实,我们再读“老虎”就不能不同意他所说的,虽然“老虎”并不是一首“政治寓言诗”,它总是一首“伟大的革命抒情诗”。

老虎——布莱克老虎,你灿灿发光,将黑夜的森林照得通亮。

什么样超凡的手和眼睛塑成了你这可怕、匀称的体形?在什么样的海洋或天空炼出了你的火眼金睛?那敢于翱翔的是什么样的翅膀?那敢于攫火的是什么样的手掌?什么样的臂力,什么样的技,拧成了你心脏的筋肌?当你的心脏开始跳动,什么样的手足将你操纵?什么样的铁锤?什么样的铁链?什么样的铁炉将你的头颅锻炼?什么样的铁砧?什么样的手臂敢于掌握这样厉害的东西?当繁星的光芒似银矛射下,并将夜空缀成一片泪花,造物主看到自己的作品可曾微笑?难道不是创造羔羊的他把你创造?老虎,老虎,你灿灿发光,将黑夜的森林照得通亮。

回归虎性_布莱克_老虎_一诗的主题分析

回归虎性_布莱克_老虎_一诗的主题分析

第8卷第4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l.8No.4 2007年12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Dec.2007威廉布莱克的著名短诗《老虎》对老虎的活力和能量中体现的雄浑之美与和谐之美进行讴歌,该诗表达了诗人的辩证哲学观:恶是一种自然状态,它和社会进步必不可分。

[关键词]美感;邪恶;自然状态[中图分类号]I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692(2007)04-0113-04[收稿日期]2007-05-20[作者简介]刘丽霞(1977-),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王娜(1982-),女,河北廊坊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114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下抛在读者面前。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烘托老虎的雄浑之美与和谐之美,诗人对整首诗的节奏安排、结构安排和比喻意象的挑选也是匠心独具。

在诗中,节奏对体现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几乎每个热爱诗歌的人看到这首诗都忍不住大声的读出来:Tyger,tyger,burning bright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当我们双唇用力发出这些铿锵有力的爆破音[t],[b]及元音[ai]时,我们仿佛感到了老虎那神圣的威严和一触即发的爆发力。

在诗行内部诗人使用“burning bright”、“distant deeps”、“frame thyfearful”等押头韵的词,而整首诗的韵律则是两行押运,更增加了节奏的紧迫感;在视觉和听觉上达成一种共鸣,总体创造出一种强度和张力,强化了老虎的雄浑意象。

而这种雄浑的力道之美又被包裹在一种和谐美当中,诗人用“可怕的对称(fearful symmetry)”耶利米书》中的一段来解释老虎中火的象征意义,引用如下:Deliver him that is spoiled out of the hand of theoppressor,lest my fury go out like fire,and burn that none can quench it,because of the evil of your doingÒ®ºÍ»ªÓÖ˵£¬Îұذ´ÄãÃÇ×öʵĽá¹ûÐÌ·£ÄãÃÇ¡£ÎÒÒ²±Øʹ»ðÔÚҮ·ÈöÀäµÄÁÖÖÐ×ÅÆ𣬽«ËýËÄΧËùÓеľ¡ÐÐÉÕÃð¡££©£¨Ò®ÀûÃ×Êé21:12-14)根据以上引文,王先生认为森林中的火象征了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愤怒。

描写老虎的西方文学

描写老虎的西方文学

描写老虎的西方文学描写老虎的西方文学:《虎》是威廉·布莱克《经验之歌》诗集中富有象征性的一首革命抒情诗,于1794年发表,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

这首诗借用多个诘问的形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威猛的力量,内涵深刻,主旨鲜明,节奏铿锵有力,犹如铁匠打铁,叮叮当当,振奋人心。

郭沫若、徐志摩、卞之琳等著名诗人都翻译过这首诗。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多么广泛和深远。

徐翰林的译本参考了前辈诗人的翻译成果,更富有音乐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

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开始,到1830年7月巴黎人民建立七月王朝结束,历时41年,漫长且曲折。

就其规模而言,法国大革命如同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法国民众在三次起义中都爆发出伟大的力量,每当革命面临生死关头时,都有力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废除了天主教教士和贵族享有的特权,初步确立了共和制的政治体制,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进步思想,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并给予沉重打击,为欧洲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黑寂的夜林”暗喻黑暗,象征法国国王及特权阶级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及外国武装干涉力量的残暴镇压。

“悚人的匀称”是指老虎威猛矫健的身姿,象征法国大革命的力量之美。

“永恒的手或眼”暗指造物主上帝,象征领导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和武装起义的民众。

“眼中的烈火”象征遭受压迫的民众心中燃烧的怒火。

“翅膀”暗喻促成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例如政府的财政危机、新旧阶级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腾飞的胆量”暗喻资产阶级渴望自由平等民主的雄心壮志。

“强健的心脏”象征不断推进法国大革命向前发展的革命信念。

怎样的臂膀?怎样的神工?怎样的手?怎样的足?怎样的铁锤?怎样的锁链?怎样的熔炉?怎样的铁砧?怎样惊人的腕力?布莱克连续追问,以问代答,借用咄咄逼人的气势表达自己对法国民众掀起法国大革命并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由衷赞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到一座天堂”——这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名句之一。

布莱克不但是诗人,而且是画家、雕刻家和幻想家。

他的诗充满了神秘的幻影,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展示了理想社会的美好境界,其中还包含一些诗人的天才的臆测。

他的诗蕴蓄着巨大力量,充满着革命性。

正如卞之琳先生指出的那样,“布莱克在他一生所作的许多诗篇(以及许多版画)里一贯站在人民一边,同情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同情民族解放、妇女解放;同情被压迫的国内外劳苦大众;同情被作为奴隶来贩卖的黑人;他一贯支持革命,拥护和平,反对战争——统治阶级野心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为了镇压人民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而进行的血腥战争;他支持美国人民和法国人民被压迫进行的武装斗争;他反对专制暴政,反对一切‘国王和教士’,反对一切‘吞食者’,反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给劳动人民日益加重的剥削和压迫;他认为“人类的全部事业‘应当是文艺(文化)和一切公有’。

”[1]布莱克是位特殊天才的诗人。

他的优美的抒情诗,语言简洁,风格纯朴,却有着极丰富的想象力。

他把自己的革命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爱及对黑暗社会的恨都寄予幻想,并用诗歌表现出来。

这充分地显示了他的艺术灵感和才能。

《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诗之一,而《老虎》则是诗集中最著名的短诗。

这首诗是最为读者普遍传诵的名篇,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

由于受当时政治形势所迫,布莱克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精心构思,巧妙地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推敲出了这首文字干脆利落,铿锵有力,气势磅薄的不朽诗篇。

布莱克的《老虎》绝不是一个真老虎,而是一只完全出于想象的老虎。

那么为什么诗人要创造这样一只“可怕的匀称”的老虎呢?“老虎”又究竟象征什么呢?《老虎》一般被公认为是象征性很强的作品,《老虎》是《经验之歌》的代表,而《羔羊》则是《天真之歌》的代表。

《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代表着“人类灵魂的两种对立状态”。

《天真之歌》主要歌颂童年的欢乐;《经验之歌》主要诉说人生的苦难。

如果说《天真之歌》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幻影,那么《经验之歌》就是严酷现实的写照。

从这两个诗集的内容和精神,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兴趣已由歌颂宇宙的和谐(天真)转向揭露世界的黑暗(经验)。

这是布莱克的创作的发展过程,也是诗人成长,成熟的过程。

从“天真”到“经验”标志着诗人世界观的飞跃。

两个诗集反映了诗人心灵中两种全然不同的世界观。

对诗人说来,第一眼的世界简直是个春天里的大花园。

生活充满着阳光,和谐,太平和博爱。

整个大自然就是一个茫茫的精神象征。

在这里,他看见小神,精灵,魔鬼,天使——他们都用友好的或是敌意的目光从花丛中,从星空中瞧着他。

于是他的以欢乐为主题的《天真之歌》诞生了(1789)。

集子里充满着牧歌的情调。

快乐的乡村里有天真的孩子,有的在嬉戏,有的在吹横笛;牧人爱抚着羔羊,天使保护着万物。

孩子在荒野里迷了路,上帝就化身为他的父亲,把他带到母亲的怀抱里;甚至小蚂蚁迷了路,也有萤火虫打着灯笼送它回家。

诗集里代表性的田园诗是《夜》。

太阳下山了,星夜静悄肖,月亮象一朵花,在天庭微笑。

鸟儿已归巢,小羊儿还在绿野里吃草。

带着血红的眼睛的狮子来了,但是听到了羔羊柔和的呼唤,在羊栏外边徘徊了一阵,流下了“金色的眼泪”,终于躺下身来,挨着羔羊安睡,并决心“守护着羊的围栏”。

狮子和羔羊睡在一起,并成了羔羊的保护神——这是《天真之歌》里的境界。

字里行间,我们可清楚地[收稿日期]2004—04—02[作者简介]刘希彦(1948—),男,吉林榆树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

121看见,一个孩子在他还不懂得痛苦的存在之前是多么天真无邪。

“天真”只是人的性格的一个侧面。

这个侧面是由羔羊来象征的。

可是“你的春天和白昼在嬉戏中消尽,你的冬天和黑夜已经来临”。

[2]随着人的成长,他开始懂得了我们的世界是多么残酷!于是渐渐地,人的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形成了。

这个侧面是由老虎来象征的。

《经验之歌》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整个诗集充满着一种忧伤、凄惨的气氛。

《经验之歌》涉及的世界,正是诗人生活的世界,人们遭受苦难,成了残酷法律的对象,因此重新回忆并且向往和谐的世界(天真)。

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人们穷困潦倒,再加上残酷的法律的迫害,喘不过气来的宗教压迫,人们的灵魂崩溃了!儿童的天真的幻影突然消失了,美丽的大地变成了凄凉的荒原。

正如诗人在《升天节》中所描绘的那样:他们的太阳暗淡无光,他们的田野一片荒凉,他们的道路荆棘丛生,那里的冬天阴冷漫长。

孩子第一眼见到的“春天的花园”如今充满了恶魔。

整个世界,愁容一片,成人的呼叫,士兵的悲叹,扫烟囱孩子的叫声,吓破胆的儿童的惊唤,年轻娼妓的咀咒,惊呆了新生婴儿,使接亲的喜车变成了出殡的棂车。

这就是血泪斑斑的当时的英国社会。

孩子的天真的心伤透了,就象是“冬天的白雪里微笑着扫烟囱的黑孩子”,他的洁白如玉的心灵被污染黑了。

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他对他生活的世界更加了解。

终于有一天,他长大了,成了个大人了。

同时,他也真正认识到世界上的万恶之源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上帝,牧师,还有国王,是他们创造了这个悲惨的世界。

正如诗人在《培根论文集》所作的旁批中写道“人人憎恨暴君,因为他是最坏的疾病,是一切的祸根”。

正是在这悲惨的世界中,人的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老虎的性格炼就成了。

在《老虎》这首诗中,“老虎”被诗人用来象征这种性格。

这种性格只能从劳动中,从苦难中,特别是从激烈的斗争中获得。

因此这种性格是和“经验”密切相连,不可分开的。

这种性格一旦形成,就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去和反动势力抗衡。

这种反抗精神在他的后来的诗中很容易找到:“宝剑在荒凉的原野里引吭,镰刀在丰收的田地中高唱,宝剑唱着死亡的赞歌,却无法使镰刀屈服随合!”很明显,诗中的宝剑是反动势力的象征,镰刀是反抗力量的象征,反动势力的威胁根本无法使反抗力量屈服。

因此把“老虎”解释为人的性格的凶猛、反抗的一面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全面的。

因为人的凶猛的性格只有在反抗中,也就是只有在斗争中才能真正地显示出来。

可见“老虎”所包含的内容比这更加广泛,意义也更加深刻。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他运用了象征手法,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我们知道当时英国反动政治势力的疯狂迫害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程度。

诗人是不能直接去歌颂或去批判任何人或事,而只能大量运用《圣经》里和民间神话里以及其它方面的材料,综合历史和现实材料,创造出意象和象征的手法。

布莱克之所以能成为“英国第一个象徵派”,一是他的丰富的幻想力,二是形势的逼迫。

[3]如果我们把“老虎”解释为象征革命,无论是从历史背景上看,还是从字面上看,都是说得通的。

从历史背景上看,布莱克的时代是英国社会急剧改变的时代。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接踵而至: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可以说这是个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激烈交战的时代。

布莱克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诗歌正是这个动乱时代的产物。

布莱克一生经常受到饥寒交迫的威胁。

这种遭遇引起了他对资本家和贵族统治者的切齿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动荡的时代,寒微的出身为他的进步诗歌的花朵准备了良好的土壤。

在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下,英国群众性的民主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这个运动的高潮就是一七八○年爆发的反对战争,争取民主的伦敦起义(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所说的戈登暴动)。

那时,二十三岁的布莱克不但参加了起义的行列,而且站在行列的前面。

[4]布莱克三十岁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法国革命时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高涨,阶级斗争极度尖锐,也正是布莱克在创作上获得重大成就时期。

在这短短的五年中,布莱克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他不但写了歌颂法国革命的长诗《法兰西大革命》,而且还写了他主要的《先知诗篇》。

也就是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与《天真之歌》相对立的《经验之歌》。

《法兰西大革命》是布莱克的著名革命史诗,诗人以巨大的热情描写并歌颂了法国革命。

这首诗最能体现出诗人的革命思想。

《法兰西大革命》发表于1791年,而《经验之歌》发表于1793年。

可见诗人在创作《经验之歌》时,革命思想更加坚强,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更加娴熟,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

于是象征革命的《老虎》诞生了。

122诗的一开头,诗人就用醒目的大写字体,重复的修辞手法,两个感叹号来突出“老虎”的形象。

接着诗人把“老虎”比作熊熊燃烧着的烈火,光芒四射,照亮了黑夜的林莽!寥寥数字却有雷霆万均之力!这不正是革命烈火席卷黑沉沉的欧洲大地的象征吗?接下来,诗人在主体诗里全力歌颂了创造老虎的惊心动魄的劳动过程。

第二节讲怎样到海角天涯寻觅火种,制造“老虎”的眼睛,实际上诗人借以歌颂了革命者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所经历的千辛万苦。

在第三节里,诗人接着描写了用怎样的臂膀,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创造出“老虎”的心脏。

并且一旦“老虎”的心脏开始跳动,就会支配“老虎”的强壮可怕的四肢!这里的“臂膀”显然指的是“老虎”的缔造者的力量。

那么,谁是“老虎”的缔造者呢?是上帝?不,不是,是残酷的现实。

因此,这里的“臂膀”正是反动势力,这里的“技术”正是反动势力的压迫和剥削手段。

革命核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

这个核心一旦形成,就会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

在描写“老虎”的大脑的创作过程时(第四节),诗人运用了他经常用的打铁的形象。

无疑诗中的“锤子”、“索链”、“铁砧”是激烈的阶级斗争的象征;诗中的“熔炉”象征着革命的熔炉。

革命的指导思想就是在激烈的斗争中,在革命的熔炉里发展起来的。

一个“可怕的匀称的老虎”诞生了。

全诗落笔:当漫天的星斗投下闪闪的光辉,当伤心的天庭洒下滴滴的眼泪,他是否含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是他创造了羔羊又把老虎创作?诗的结尾,调子雄壮,同时也转含了柔和的色调。

当繁星漫天,露水珠洒满大地,“老虎”的创作告一段落,“老虎”的缔造者也该喘口气了。

接着诗人发问,是谁创造了“老虎”?是创造了羔羊的上帝吗?不,不是!是现实。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残酷的英国现实,逼得劳苦大众造反了,形成了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全诗的结尾是气魄雄壮,力量无穷的第一节。

只是把“能够(could)”改成了“敢于(dare)”,一字之差,就更加加强了气氛的渲染,使全诗浑然一体,把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该诗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诗人的奇特艺术手法。

作为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

而且这首诗的美是奇特的。

它完全不同于其它的诗。

在这短短的二十四行诗里,诗人用了十四个问号“,什么(what)”这个疑问代词竟重复了十四次。

让人们去思索,但更主要的作用是强调,加强语气,把诗的气氛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从形式上,诗人采用了能够抒发其革命激情的抒情诗的形式;从文字上,诗人真正做到了“最美的字最恰当的安排(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从诗歌的意义上,想象力极为丰富,感情强烈,创作手法是新颖的象征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