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高考押题)-2018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原卷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共27张PPT)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共27张PPT)

二、自由主义
背景 代表人物 及著作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 力量日益壮大,要求自由发展经济,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主要内容
反对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主张让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材料三: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 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 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 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 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 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 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 “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间,议会 又取消了200多种商品进口税。进口税的取消,换来了别国取消 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奉行的国策, “英国制 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2、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发展状况如何?为此他们有怎样的要求?
开始兴起,但力量还不够强大 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
材料三:重商主义者把金银等硬通货看成是财富的唯一 形态,推崇最大限度地攫取和占有金银,指出一个国家 的国力大小取决于其拥有金银量的多少。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材料四: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来自于流通领域,即多 卖少买以积累货币财富。他们看到商业地位的重要性, 明确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主张国家应该保护商人 的地位,发展商品经济。
一轮复习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从“重商主义”到“新自由主义”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阶 段
原始积累阶段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7.5周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及答案新人教版【word版】.doc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7.5周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及答案新人教版【word版】.doc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7.5周今天复习:资本主义经济调整【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1)历史上的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可谓影响巨大。

该知识点侧重于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

由此,该知识点在高考中侧重于考查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使日本受到强烈震撼,亚洲地区各国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使日本应对不暇。

本来就与周边各国结怨过甚的日本,突然感到在本地区的地位与利益已经形成压力。

考查的方向上会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整为切入点,找出其经济繁荣或经济衰退背后的体制原因。

对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同时为处理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寻找切入点。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了解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着重考查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突出考查罗斯福新政各个方面的措施及其作用、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重点考查二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整,找出其经济繁荣或经济衰退背后的体制原因。

2018高考历史备考优生百日闯关专题1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018高考历史备考优生百日闯关专题1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018高考历史备考优生百日闯关专题1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名师综述】1.本专题重点问题有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难点主要是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本专题是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

从考查题型上看,近几年考查多数是材料式选择题,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

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理念、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等等。

从题目的难易程度看,由于本专题概念较多,部分知识前后跨度大,难易题目均有涉及,但多数是属于较难的题目。

3.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对比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等。

【规律总结】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潮的发展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潮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放任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四个阶段。

[ (一)重商主义(15世纪末~17世纪中期)重商主义是一种以商业为本位,强调通过商业积累金银货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经济发展思想。

1.时间:工场手工业时期。

2.内容: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国家要获得财富必须大力促进产品出口以换取金银,阻止产品进口防止金银的流失。

3.原因: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二)自由放任主义(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自由放任主义是一种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发展思想。

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2.时间:工业革命~19世纪末。

3.内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4.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三)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又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自由放任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1.时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内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第二轮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47张ppt)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第二轮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47张ppt)

3 .第三产业繁荣,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改善了资源配置。 4 .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 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问题突破 问题 1 对罗斯福新政“ 新”的认识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 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 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 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2)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发生较大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实行多层次、多形 式的普通工人参与管理制度。其中,最大的 变化是国有部门私有化以及股权分散化的进 一步发展。 (3)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 为一个庞大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和社会 服务两方面。
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 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救济
B.调整农业

D.实行社会
解析:①本题易错选为B或C,错选主要由 于只侧重识记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什么,有 哪些;对各举措所产生的作用理解不够。② 联系罗斯福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 贬值,刺激出口的内容,即可解答此题。③ 避免此类错误就要掌握史实时注重史论结合, 从史实的背景到内容再到其评价全面理解。 答案:A
清单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 义国家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 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 期”。 (2)为克服70年代的“滞胀”现象,美英等 国逐渐发展出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1)背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 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其 经济安全。 (3)利弊:对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导 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专题1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18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含解析 (2)

专题1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18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含解析 (2)

1.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

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A.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B. 通货膨胀,增加国民收入C. 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D. 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来源】【全国校级联考】宁夏银川市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答案】A2.根据查尔斯·斯帕尔1896年的统计,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

这一现象表明A. 经济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危机B. 阶级对立导致美国经济衰退C. 追逐财富成为时人普遍愿望D. 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根据“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可知,美国贫富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D正确;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调控措施对缓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也有重大影响,A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贫富悬殊严重,无法体现经济衰退,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时人普遍愿望”,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的准确理解,结合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问题分析解答。

3.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

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

专题1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专题1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考向解读】(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命题热点突破一】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①对经济:破坏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②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③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罗斯福新政(1)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例1.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感悟提升】经济大萧条与文化现象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人们大量失业,造成人们的消费、购买能力下降,但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诸如美国电影业、广播业、图书报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米老鼠”“唐老鸭”等非成年人角色备受欢迎,恰恰是经济危机下人们为了逃避现实、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体现。

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3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1.原因(1)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2)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目标,采取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

(3)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

(4)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2.特点(1)“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新”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3)“新”在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

微点拨“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是背景,知识经济是基础,信息技术是主导。

实质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

二、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内容(1)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2)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4.成就: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三、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调整“统制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于市场调节。

3.成就:经济快速发展,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1.1933年,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的苏联“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等罪名的运动,指责苏联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

这表明()A.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B.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C.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D.苏联趁机主导世界市场答案:A2.与1928年相比,1932年法国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30%以上的下降,最多达到64%;但法国政府继续维持金本位制度,结果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

这主要表明法国() A.借鉴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效果极差B.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危机C.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尚未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32年”,此时经济危机已经爆发,罗斯福尚未实行新政,故A、B项错误;法国政府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应该急需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国是否提高了关税,故D项错误。

答案:C3.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

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解析:材料中总统认为经济危机作为自由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自由高于危机,也就意味着他会选择尊重自由,不可能去采取干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援助西欧和冷战的问题,故C、D项错误。

答案:B4.《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于复兴。

几周之内,250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全国近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

“蓝鹰”运动() A.消除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C.是企业国有化的调整过程D.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答案:B5.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 【解析】关键信息:“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在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 济政策的同时,也部分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①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 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胡佛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 辅助富人和大公司摆脱经济危机,属有限干预;罗斯福新政侧重于救济穷人,属全面干预。结合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和 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可知,D项正确。A、C项为罗斯福新政内容。1930年美国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 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该法案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 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故B项错误。
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思维导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胡佛政府反危 机措施失败
【针对训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2014·海南高考,20)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
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
【针对训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2019·海南高考,19)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 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 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 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典题精讲典例1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解题技巧】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非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排除A项;福利国家出现在二战后,故排除B项;“新经济”时代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可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时,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保护了劳工权利,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典例2〔2017·福建文综·22〕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图1 图2 图3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题技巧】A项符合图3反映的状况,C项符合图2反映的状况,D项符合图1反映的状况。

l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物价下跌而不是上涨,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现象,B项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

答案:B【专题解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今天,借鉴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以史为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题2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18年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必修2 含解析 精品

专题2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18年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必修2 含解析 精品

【真题回放】一、选择题1.(2017·上海高考·17)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 )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答案】B【解析】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故C项错误;“滞涨”型危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之后,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3.(2016·海南高考·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 项错误。

3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2018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3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2018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1、经济危机惨痛的教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作为命题的立意点考查。

2.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作用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3、从罗斯福新政和30年代危机爆发,认识正确处理生产、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的重要性,作为命题的考点,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4、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缓和社会矛盾、坚持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将继续作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5、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学习,这将会成为高考的命题趋势。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现代史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家福利制度等是学习的重点。

【重点、难点剖析】一、1929-—10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在20年代经济增长虚假繁荣,以及政府推行分期付款,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消费增长引起股票市场的狂涨,直接引发这次经济危机。

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导火线是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狂跌.【特别提醒】①繁荣和危机往往同时存在,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

联系当今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控制信贷投放过度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②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③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

最新-2018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 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教学案教师版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 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教学案教师版 精品

2018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教学案)(教师版)1、经济危机惨痛的教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作为命题的立意点考查。

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作用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3、从罗斯福新政和30年代危机爆发,认识正确处理生产、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的重要性,作为命题的考点,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4、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缓和社会矛盾、坚持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将继续作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5、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学习,这将会成为高考的命题趋势。

【专题讲解】一、 1929--118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知识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在20年代经济增长虚假繁荣,以及政府推行分期付款,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消费增长引起股票市场的狂涨,直接引发这次经济危机。

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导火线是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狂跌。

【特别提醒】①繁荣和危机往往同时存在,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

联系当今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控制信贷投放过度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②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③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

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3“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3“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3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考纲考情考点33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一、“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极大;来势迅猛。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时间和目的——(b)(1)时间:1933~1935~1939年。

(2)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摆脱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b)(1)整顿银行业: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通过《紧急银行法》,加强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和全国工业复兴署干预调节工农业生产。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以缓和劳资矛盾。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险法》,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1)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全面干预。

(2)采取了一些改善中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3)行政和立法手段相结合(700多个法令和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

(4)控制生产和扩大市场相结合。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c)(1)从实质看,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是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从现实影响看,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3)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

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

1.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

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2.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

由此可以推理当时()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3.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特尔(垄断组织)。

1931至1935年,全国共建了35万个卡特尔和17个托拉斯(垄断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A.第二次工业革命B.太平洋战争C.世界性经济危机D.全面侵华战争4.“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

整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等于是神经错乱。

”这段文字评价的是()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5.美国作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中写道:美式幽默的溶解剂早已开始向这场危机发起进攻。

有些冷笑话,说的是高盛集团的每一股东都配发免费左轮手枪。

还有笑话说,客房服务员会询问每位登记者:“是用来睡觉,还是用来跳楼?”针对上述现象,罗斯福政府的应对举措主要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动工业复兴C.帮助民众克服恐慌的心理,恢复对未来信心D.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救济工作6.下面是马克思与罗斯福穿越时空的对话。

其反映的核心观点是()马:小罗,你最近的忙碌让天国这里有点乱啊!罗:噢,为啥?马:因为你,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但亚当·斯密最近却不再来我这串门了。

罗:哈哈,承蒙夸奖。

河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河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河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这句话说明A . 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 . 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 . 危机蔓延到全世界D . 危机持续时间长2. (2分) (2019高一下·黄石期末) 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

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这说明()A . 世界经济大危机已波及苏联B . 苏联的经济状况出现下滑C . 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民生活D . 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3. (2分)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标志是()A . 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被改变B . 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C . 欧共体发展成欧盟D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4. (2分)(2020·合肥模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

上述现象反映了()A . 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B .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C . 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 .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5. (2分)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能得到公众支持的原因有()①“炉边谈话”深得同情和理解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③工人的利益没有任何保障和维护④“以工代赈”的创举性行为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②④D . ①③④6. (2分)在危机面前,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却对缓解危机无济于事,甚至起到相反作用,这是因为()A . 胡佛的措施未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本质B . 罗斯福所率领的反对党的抵制作用C . 美国人民受危机打击严重,已完全失去信心D . 美国人民不适应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7. (2分)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A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B . 国家公职人员C . 职业经理人员D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 (2分)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匾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专题13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高考押题)-2017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原卷版)

专题13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高考押题)-2017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原卷版)

1.列宁《论粮食税》指出,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

这一论述表明,粮食税的实施()A.促使农业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B.有利于通过市场积累工业化资金C.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巩固了工农联盟,活跃了商品市场2.俄共(布)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决议一经公布,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英法等国家认为:“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中的“这一招”是指()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B.准许美国人赴俄建厂C.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3.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

”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施新经济政策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4.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B.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D.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5.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年~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

由此可以推理当时()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6.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7.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列宁《论粮食税》指出,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

这一论述表明,粮食税的实施()A.促使农业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B.有利于通过市场积累工业化资金C.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巩固了工农联盟,活跃了商品市场2.俄共(布)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决议一经公布,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英法等国家认为:“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中的“这一招”是指()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B.准许美国人赴俄建厂C.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3.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

”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施新经济政策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4.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B.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D.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5.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年~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

由此可以推理当时()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6.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7.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

……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8.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9.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美国()A.进入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B.实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C.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D.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慢于同期的西欧日本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人数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50%,而发展中国家只有20%,伊斯兰国家仅为10%,甚至更少。

据此,正确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平等地位B.性别平等程度与工业化进程相关C.宗教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D.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高于伊斯兰国家11.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④12.如表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上表反映出()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3.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①经济处于“滞胀”阶段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③增长得益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④增长得益于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15.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其表现有()①混合经济的出现②社会福利国家建设的加强③出现经营者革命④人民资本主义的兴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7.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

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

这一现象()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18.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19.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

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20.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新政”强化了人们抱团取暖意识B.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C.“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D.“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21.1935年,某些批评者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甚至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此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新政()A.国家干预经济B.缓和劳资矛盾C.扩大总统权力D.关注弱势群体22.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已经认识到如果像前几届共和党政府那样完全让垄断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对其过分剥削压迫行为进行限制,如果让工人群众经济政治环境继续恶化,而不提高工人群众的购买力,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实现以上目标,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

因此,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摘编自韩冰《有关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研究综述》材料二1935年5月6日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供更多的以工代赈机会。

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救济标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

按照这一标准,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众多项目,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

在整个新政期间,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的高中生与大学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900万个,美国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多家校舍和医院等等。

——摘编自高世揖、张军扩《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材料三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

但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

——摘编自郑林庄《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相关“项目标准”的原因及项目安排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三的观点。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让胡佛始料未及的是,这次“萧条”居然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胡佛似乎显得不知所措,但还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包括:(1)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

(2)成立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

(3)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

(4)设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

(5)支持通过减税议案,降低个人和私人企业的所得税。

(6)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为银行、保险公司、农场抵押公司以及铁路公司提供贷款。

(7)建立住宅贷款银行,对有房产抵押的建筑与贷款公司、储备银行和保险公司给予贴现。

(8)扩大信贷资金,保证商业实体和个人享用更多的贷款。

……——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材料二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

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

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

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

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的失业率是24.9%,至1940年失业率仍旧是14.6%(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直到1941年美国全面卷入二战以后,失业率才下降到10%以下,并逐步达到大萧条前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