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苏州园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苏州古典园林

丁应执

要问当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什么,“互联网+”毫无疑问实至名归。互联网+政务、互联网+购物、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制造、互联网+传统……,基本上互联网加遍了一切。这既是科技发展、时代发展必然性,也是国家“互联网+”战略有效推进的结果。在当今“互联网+”大潮之下,苏州古典园林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苏州古典园林”或“苏州古典园林+互联网”的发展模式,适当发挥一下苏州古典园林凯恩斯主义,优化苏州古典园林的供给侧改革,或许会给苏州古典园林研究推广和弘扬园林文化带来新的局面和眼界。

传统和现代绝对不是矛盾的,也不是矛盾对立之后的统一。现代建立的基础就是传统,没有对传统很好的传承和弘扬,现代文明必定会出现各种难以化解的矛盾和冲突。反过来,传统不等于闭塞和固守,必须要与时俱进,否则会越走越远,严重脱离现实,最后只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苏州古典园林经历了千年发展,仔细研究园林,其中包含着人与社会、人与天、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是追求一种对“道”的领悟,这种领悟表现的就是园林造园艺术和每一座园林独特的魅力。这里面本身也包含着现代意义上的互联网

思维,就是求同存异,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从苏舜钦在沧浪亭低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到王献臣“拙者之为政”,到网师园内的“藻耀高翔”,再到艺圃的“经纶化育”、“刚健中正”。造园者的路由器就是中国传统经典,既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光阴和生命的流逝;还有《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既有屈原《楚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生命的追问;又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性。而到每一个个体,到每一座不同的园林,就是接收到路由器的网络网点,根本的还是“三生万物”传统哲理。

上面谈苏州古典园林+互联网,并不是强行的把古典和现代撮合,而是要阐明一个道理,现代互联网蕴育的根基还是很明显存在古典文化当中,实际上我们不知不觉的在和经典与现代之中做传承的人。如何传承和发扬好经典,必须弄清楚这里面关系,经典并不是神秘而不可知,也并非高深莫测,互联网并不是什么“高大上”,高不可攀,两者都是历史进程的结果。任兰生建造退思园,虽取自“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但是从《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到《孝经》“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德,故上下能相亲也”,到《史记》“方晏子……至其谏

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再到任兰生造退思园,时间和空间变化,体现在对共同体不同的认识。如果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放到今天我们有志于苏州园林发展的人身上,又会作何感想呢?其中永远都是变与不变的深刻内涵,就是如何面对复杂共同体。

不管是互联网+苏州古典园林,还是苏州古典园林+互联网,时代的节奏正引领我们顺应大势前行。实际上苏州园林发展很早就借助了互联网,从网络政府政务平台,到与其他的合作平台推广,到公众微信号,到支付方式的变化,从“单品海量”与“做到极致”,就是P2P、O2O现代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只应该是苏州园林一部分,属于现代经营模式一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同时,以发散性思维,互联网思维对待苏州园林文化推广。从明朝计成《园冶》和文震亨《长物志》,这两部被奉为造园艺术经典的著作上,也具有互联网+思维,“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取景陈设入境入心入意,以及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诗情画意,都是以天、地、人中蕴含的“道”作为路由器,然后不同的苏州古典园林借助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各自发展的结果。路由器只有邻接状态才会交换链路状态(LSA),苏州古典园林链接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天道、地道、人道。而这些,只不过最后为计成和文震亨,以及其

他造园者做精髓总结。

李培根在《别让“互联网+”遮蔽了“诗意”》演讲稿中提到“技术最大的意义乃是人的意义。”一方面我们深入挖掘苏州古典园林现代内涵和传统核质,互联网+不管如何变化,更多的只是形式上转变,苏州古典园林内涵和核质需要我们共同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互联网或者现在数字技术革新,也是古典园林改革供给侧的又一方向。未来,发展优先的模式基本上会是互联网+创新技术,其构成是Cloud(云计算)Analytics(分析)Mobile(移动)Social(社会性)Security (安全性)。特别是解放之后,苏州古典园林有些是在废墟中重建,还有些也是大肆重修。有刘敦桢、陈从周、周瘦鹃等前辈的研究,也有今天孟兆祯、阮仪三两位教授和其他专家研究的积累。然而,发展是永无止尽的,时代变化赋予苏州古典园林新的元素和力量,虽然她天荒地老,但是历久弥新,其坚固的内核,经历了时间淬炼,依然散发出灼灼光芒。这种新元素和新力量与互联网+有力有效结合,不管天时地利人和都为苏州古典园林研究发展开创新的局面。“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在“互联网+苏州古典园林”模式下,苏州古典园林真正的可以如同艺圃那样小中见大,如同环秀山庄那样小山之中却是天地乾坤,壶中天地就是世界,就是不灭的精神,就是对庄子《秋水》最好地诠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