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园林植物配置分析-2018年0322

合集下载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

1、拙政园日常种植的植物:红梅、绿梅、腊梅、南天竹、火棘、枇杷、栀子花、松、竹、荷花、杉树、牡丹、芍药、江浙山茶、月季等乔木、灌木,以及以松、杉、柏为主体,配有冬红果、山楂、木瓜、杜鹃、榔榆、雀梅等品种的苏派盆景。

2、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3、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拙政园园林构成要素

拙政园园林构成要素

拙政园园林构成要素
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市的一座古典园林,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山水:拙政园以水池为中心,以山为背景,形成了山水相依的景观。

2. 建筑:拙政园内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如亭、台、楼、阁、轩、榭等,这些建筑造型精美,风格独特。

3. 植物:拙政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植物,如松、竹、梅、兰、菊等,这些植物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4. 小品:拙政园内还有许多小品,如假山、石峰、水池、石桥等,这些小品不仅增添了园林的趣味性,还能起到点缀和衬托的作用。

5. 道路:拙政园内的道路曲折有致,宽窄不一,有的是小径,有的是长廊,这些道路不仅起到了连接各个景点的作用,还能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6. 文化元素:拙政园内还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如诗词、书画、雕刻等,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园林的内涵,还能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是拙政园园林构成的主要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协调,共同营造出了拙政园独特的园林景观。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拙政园是南宋末期张择端栽培的著名园林,其著名的六景点植物
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见解,有助于合理
发展群落植物,保护拙政园的美景。

据统计,拙政园的六个景点,分别有梯云游廊、九曲桥、金谷园、拙政台、迎客苑和慈禧祠,共有35种不同的植物,主要是大叶紫薇、槐、蔷薇、香樟、紫薇和梅花等,大约占拥有植物群落的50%,其他较少的植物有杜鹃、木棉、银杏、柳黄、梅花、海棠等。

此外,拙政园还存在一些宿根植物以及藤本、草本植物,占
拥有植物群落的10%左右。

群落学研究显示,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群落中主要包含三种植
物类型:一是乔木,其中有大叶紫薇、槐、梅花等,占植物类型
的45%左右;二是灌木,有香樟、蔷薇等,占拥有植物群落的20%;三是草本植物,如杜鹃、木棉、银杏、柳黄等,占拥有植
物群落的35%。

结论:拙政园的六景点植物配置群落结构呈三类植物结构,主要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大叶紫薇、槐、梅花、香樟、紫薇、柳黄等植物占据大部分,杜鹃、木棉、银杏和海棠等较少。

因此,为了保护拙政园的美景,需要加强对拙政园的植物群落的综合管理,以及采取补偿性护林措施,扩大拙政园的植物群落种类,保护拙政园六景点植物的美景。

公园案例分析--拙政园分析 ppt课件

公园案例分析--拙政园分析  ppt课件
线:在空间结构中,"点"与"点"、"点"与"面"、"面"与"面"之 间,通过线的方式使其构成统一的整体,反映在园林空间结 构中则是在景点与景点、景点与庭园(景区)、庭园(景区)与 庭园(景区)之间,往往借助轴线形成巧妙的视廊,将众多的景 点、庭园组织成和谐统一的园林整体。
ppt课件
12
面——南北向
横轴线:拙政园中部园区水体在 园林骨架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园 区北部和中部分别形成了两条横 向的水轴线,南部由主体建筑远香 堂引出了一条横向轴线。
ppt课件
25
纵向一轴:纵向主轴线, 位于拙政园中部园区的中心位置
主轴线上的景观特色依次为:黄石假山——溪涧——远香堂——水池雪
香云蔚亭——山体;轴线上的景观起于黄石假山,收于北部结合植被的
39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ppt课件
H3为绣绮轩 所在的 山体,东西长约32米, 南北约21米,与主峰 HI隔水相望。
Hl、 H2、 H3形成 了巾园的主要地形 地势。
40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ppt课件
西园地形地势由H4、 H5、 H6三座山体 形成,山体布局 与中 园相似,主峰和两次 峰相依相望,山体呈 西北走势。H7、 H8、 H9为三座体 量较小的假山,山体 布局与景点相结合, 以观赏性为主。
第一组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园 林建筑及"园中园",第二、三组庭 园的主要构成要素军为园林的山 水骨架和植物群落
三组庭园的构成要素由南至北人 工性逐渐减弱,自然气息逐渐增强。
在空间结构方面,三组庭园作为东 西向的"框架",具有支撑、控制全 园东西向空间的作用。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

案例分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植物配置独具特色。以下是对拙政园 植物配置的分析:
1、配置特点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以自然、和谐为主旨,运用多种植物进行造景。园中植物 种类丰富,包括大量的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如香樟、罗汉松、梅花、杜鹃、 柿树等。这些植物的巧妙搭配,使园景四季皆宜观赏。
2、植物搭配
江南古典园林在植物搭配上讲究艺术性和功能性。植物搭配的艺术性表现在 通过不同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进行巧妙的组合与协调,营造出优美的 园林空间;植物搭配的功能性则表现在植物的配置上充分考虑了生态习性、生长 速度、观赏价值等因素,以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统一。例如,常绿树与落 叶树的搭配,既保证了四季皆有绿色,又避免了单调的景色。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 学分析
01 引言
03 生态学分析 05 结论
目录
02 背景
04
案例分析——以苏州 拙政园为例
06 参考内容
引言
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配置独具特色。植物 配置不仅仅是园林景观的构成基础,更是实现生态平衡和环境优化的关键因素。 本次演示将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和方法,以期为现代 园林建设提供生态学依据和启示。
3、种植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江南古典园林在种植方式上注重自然与和谐。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可以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的自然度;同时,根据地形的变化和景色的转换, 采用孤植、丛植、片植等不同的种植方式,使植物在形态和分布上做到与环境的 和谐统一。例如,在池塘边种植柳树,柳枝轻拂水面,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 营造出优美的水景。
生态学分析
1、植物选择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位于苏州市西郊,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古风最浓厚的一座园林。

拙政
园以明清时期古代江南式园林的景观来增加江南气息,保留了苏州园林一贯的开阔性。

拙政园的色彩来源于园林花草的自然颜色,园中植物颜色有绿芽、粉红、红木、红枫、灰绿、玄葱、墨黑和黄色等。

绿芽、玄青是拙政园最多见的颜色,因此赋予园林清新的
空气。

走在拙政园里,会看到低藩藤绕柱、藤蔓在石佛侧ful临洒落,苍蝇翠柳新夏,游
客不禁被芳草与嫩叶所吸引,迎接一片绿油油的景色。

拙政园园内还有许多红色的植物,包括红木、红枫、粉红色的叶子和花朵,让游客比
起绿色的世界更能感受到拙政园的独特色彩花哨。

另外,灰绿、墨黑和黄色也是拙政园的
重要色素,这些颜色的植物可以与绿色和红色的植物相互补充和点缀,为拙政园的园林景
观带来更多色彩。

总之,拙政园植物的色彩丰富且古朴怡人,让游客一路走过拙政园时也能体味到隐秘
的江南风情。

在拙政园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绿色与红色的和谐统一,以及其它颜色植物融
合在一起的奇妙景象,这是拙政园独特的审美体现。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是苏州名胜古迹的典范之一,由东晋时期的苏东坡设计而成,入驻于滨湖上的小而舒适的拙政园,木雕、砖雕、石雕各式各样精彩纷呈,可以说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它也以水榭、园林、池塘、庭院等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极大愉悦。

此外,拙政园的植物色彩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拙政园内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常常以多彩而绚丽的姿态注入园中,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从植物色彩来看,拙政园内的植物分为几类。

首先是绿色植物,如松树、梧桐树等,这些植物有着青翠的色彩,把整个园林环境染成翠绿,给人们以无穷的宁静之感。

此外,拙政园内还有许多花草,它们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仿佛一片五彩斑斓的绚烂世界,灿若夏日的星空,让人们目不暇接,有如神仙之地。

另外,拙政园的植物种类也千奇百怪,苍山派的古松,武夷派的红梅、含笑花,阳澄湖的江南梅,东湖的叶兰花,再有苏州的翡翠竹等,拙政园种植的植物不仅种类齐全,而且还有各自独特的色彩,有鲜艳的红色,有酷帅的紫色,有婀娜多姿的黄色,更有无穷无尽的绿色,加上拙政园内部复古的风格,现代的景观,使整个园林更显端庄大气。

总之,拙政园的植物色彩是苏州名胜古迹之一,令人叹为观止。

它以水榭、园林、池塘、庭院等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植物种类也千奇百怪,色彩丰富,加上复古的风格和现代的景观,使拙政园成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绝美之境,给游客们带来无尽的审美享受。

苏州拙政园分析

苏州拙政园分析

苏州拙政园建筑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在这里主要对中园和西园作主要分析。

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依依做一个分析。

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

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欲扬先抑就是其中一种。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

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

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的小巧,朴素,淡雅。

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当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在此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务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从入口的处理上不难发现,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从而在极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极佳果。

(拙政园入口平面)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苏州园林拙政园植物配置介绍

苏州园林拙政园植物配置介绍

3.2.2 花木與山石的配置
土山或“土包石”假山的花木配 置多採取複層混交方式,旨在形成山 林景觀,如東部“放眼亭”土山·中部 山島等。“石包土”假山,種植觀賞 價值高的花木,並注意不使之過分濃 密。靠駁岸或擋土牆一邊,為顯示假 山的陡峭峻拔,選擇枝幹彎曲的花木, 或將花木修剪成半懸崖形,使紙條斜 出假山之外,以與假山相呼應。
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 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 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荷花是園子主人喜愛的植物,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北宋周敦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来自 3.2.3 花木与水体的配置
池邊若是土岸,則採取淺沼的處理方法,由池岸向池中做成斜坡,岸邊種植水菖 蒲·蘆葦·慈菇·茭白·水葫蘆等沼生植物,或者是草坡一直到水;池邊若是假山駁岸或條石 駁岸,則在駁岸以內種植一些不阻擋視線的花木,如迎春·探春等,垂掛於駁岸上,或在 假山石上爬植物更顯古樸。還可以在岸邊種植碧桃·梅花·梨花·杏花·玉蘭·海棠·夾竹桃·山 竹·松樹·垂柳·楓楊·榔榆·樸樹等花木,使枝條伸向水面,形成柔條拂水,低枝寫境的畫 面。
在配置中選擇一些當 地的吉祥植物
例如園中“梧竹 幽居”一景,種植梧 桐樹和竹子,民間把 梧桐樹看作鳳凰棲息 之樹“家有梧桐樹, 何愁鳳不至”,白居 易也有“棲鳳安於梧 ”的詩句,相信家種 植梧桐,引鳳來棲, 可以給家帶來吉祥, 而竹子象徵高風亮節 的品格,希望居者也 有此君的風範。
2.2 體現文人精神
植物的利用更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選擇植物題材上,則採取了許多傳統的手法. 總的來說,蘇州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並無固定 模式,但總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進行,做到"雖 有人作,宛自天開".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精心整理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苏州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不仅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拙政园的建园风格,构园要素,布局设计等方面都极具特色。

我们通过写生实习对拙政园进行考察分析,研究拙政园和谐的空间布局,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园内丰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这三个方面说拙政园整体的空间布局如、留园、沧浪亭、东园为主。

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中园是全园的精华之所在,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

其面积现约为18.5亩,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

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亭台楼榭。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

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

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佗罗花馆”和景观并非工整对称,而是通过景区的划分建立空间系统的层级关系,而无处不在的对称和拟对称构图,同步加强着整体和局部的“身份”属性,以达到整个园区的平衡。

(1)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构成拙政园中部园区的南北轴线。

雪香云蔚亭对远香堂,几乎对称、分别为北南两侧的中心建筑,前者占据竖向的制高点,后者占据体量之最。

从南北轴线上分析拙政园的建筑分布如下:两侧绿漪亭与海棠春坞相对,同位于水边退后于视线界面;待霜亭与绣绮亭相对,同位于山上,前者有植被映衬,后者体量较大;荷风四面亭与倚玉轩相对,同为两侧中心建筑的陪衬,皆可四面观景;见山楼与香洲相对,均为二层临水建筑。

在南北轴线上,南半确的节奏感。

(2)在立面上,(3一、拙政园中园空间布局分割方法从整体看中国古典园林在其造园的空间布置上,一个大空间由若干个小空间组合而成,个个空间即独立又相联系。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拙政园位于日本富山市,为日本第一位御花藩主拙政圭忠宣不幸于1714年去世时所建,并由他留传至今。

拙政园气势磅礴,种植林立,以花卉、植物、山水、石林、建筑为主要组成,景色优美,被誉为“金枝玉叶”。

拙政园种植的植物多不胜数,其中有许多需要特殊照料的,比如桂花、竹子、柳树、木兰、杜鹃、杉木等等。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有山水园林式的、鸟类植物类的、花木园林式的、湖泊池塘式的、森林式的,而拙政园中特别有名的就是曲江苑。

它位于拙政园的中央,以木兰和桂花为主,还有群峰环绕,流水环绕,景色迷人,极富艺术意境。

拙政园植物的配置,有计划也有组织的。

比如,路边的绿植苗木,是按照计划来种植的,根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来种植,使它们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现象。

同样的,位于拙政园中间和周围的花木植物,也是按照计划和组织来安排的,使它们看上去更加融合和美观。

另外,拙政园还创新性地采用了草木搭配的方式来改善空气质量,使其兼顾生态环境和空气清新美丽。

例如,种植的草木植物都精心挑选,其中大多数是含氮的,可以吸收空气中一些有害物质,并且还能保持空气清新,使拙政园的环境更加优美。

在拙政园内,植物配置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比如,其中一个区域是以腊梅、椴树和樱花为主的,这些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区域是以水景和花园植物为亮点的,其中充满了许多喷水和景观的设施,给人以非常悠闲的感觉。

这些区域的植物配置都相互交错,从而给拙政园带来如此迷人的景色,它们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拙政园植物配置有其精心设计的特色,让其成为日本古典园林的典范。

其花木植物的配置艺术独特,将拙政园的景观一点一滴的体现出来,也成就其声名在外。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更是它最大的特色,它的植物生态环境也是它的一大礼物,无论你想要安静的沉思,还是想要欣赏山水的美景,拙政园都可以满足你的一切需求。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园林,它与皇家或官家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思想上来说苏州园林旨在表现文人的审美意趣,其中拥有耐人寻味的思想体系和诗画般的艺术风格。

其中的植物配置更是博大精深.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苏州园林主要由假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要素所组成。

以假山、水池和建筑为园林的筋骨与血脉,以植物为灵魂。

苏州园林面积有限,所以空间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确有步移景异之趣。

例如拙政园西部的“留听阁”,东侧池内栽植荷花。

一到深秋天气,一池残荷,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

引得游园者浮想联翩!正如李商隐诗句:“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所说一般。

而沧浪亭土山上的古树三、五成丛,形成一片深山老林,遍地箬竹,苍古入画,以少胜多,更是十分奇妙。

可以说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不是以一种单独的配景出现而是作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

可以说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意境的广度和宽度。

苏州园林虽面积有限,但要求树种丰富。

植物的种类包括观叶类、花草类、竹类、水面植物等几大类。

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观的需要,其次则是意境的表达!(1) 观叶类:松柏是山林中主要树种,所以人造的“山林”中必需象征性地种一些松柏来点缀山景,同时也可以以松柏来象征山之挺拔!其中常用的有白皮松、黑松、罗汉松、桧柏等。

高大阔叶乔木在园中能构成主要风景画面,同时也可以拉伸景观的景深,竟而来配合空间上的迂回曲折。

如银杏、榉、榆、枫、梧桐、垂柳等,这些乔木的叶色,季相变化相当明显,颜色丰富多采,十分悦目。

同时在各个季节的变化中又可以给游园者不同的意境感受。

所以在苏州园林中最为常见!(2) 花草类:花草是园中的重点,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

特别是几种传统名花,如梅花、山茶、杜鹃、牡丹、芍药、桂花、天竹、蜡梅等,常新选用,而地被植物及小灌木,则有箬竹、山竹、书带草、葱兰等,这些植物既能点缀山坡和假山、花台,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拙政园坐落在苏州,是一处明代江南园林的典例,拥有众多的植物种类,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

拙政园的植物色彩迷人,极具视觉震撼力,被视为一个绚丽的艺术视觉景观,是苏州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拙政园植物的色彩特征及其意义。

拙政园的植物植被以绿色为主,种植着各种不同品种的植物。

大部分植物是以绿色为主,但总体看来,植株上还有白色、紫色、蓝色、红色等各种色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画面。

从色彩上看,植物构成的景观形式,具有柔和的质感、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和谐的色彩平衡。

从文化意义上看,拙政园的植被不仅表现出自然的美,而且以非常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文化的意义。

其中,绿色的植物象征着希望、和平、自然、和谐,而其他颜色的植物则蕴含着自然的美丽、喜庆、宁静、祥和等意义。

像紫色和蓝色的植物一样,它们象征着智慧、虚怀若谷、自律和淡定,而红色的植物则表达着爱、欢乐、勇敢和力量的意义。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完美地展现出苏州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色,不仅仅代表着自然美,而且也充满着文化符号和独特的文人写意。

而拙政园所呈现出的植物色彩,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江南园林的代表,体现着它所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美感,丰富了苏州城市景观,使得拙政园成为一处文化名胜,展现着苏州文化的魅力。

拙政园的植物色彩极具视觉震撼力,构成了独特的景观,吸引了
众多游客参观.它的植物色彩不仅令人赞叹,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写意,并且丰富了苏州城市景观,使得拙政园成为一处文化名胜,展现着苏州文化的魅力。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拙政园的观果类植物主要有柑橘 ( 待霜 亭) , 枇杷、石榴 ( 枇杷园) ,芭蕉 ( 听雨轩) 。 2. 3 以枝、干为补充
拙政园中不仅绿叶、花、果色彩丰富,枝、干 的颜色也为其锦上添花。如梧竹幽居的梧桐和竹子 的绿色让人充满希望; 十八曼陀罗花馆的白皮松, 展现苍劲的白色; 还有雪香云蔚亭的蜡梅、梅花的 红色树干,给人热情洋溢的感受。
蜡梅( 蜡黄色)
西府海棠( 淡红色) 、月季( 深红)
红)
子花( 白色)
十八曼陀罗花馆 山茶( 大红色)
雪香云蔚亭、 梅( 淡红色)
待霜亭
蜡梅( 蜡黄色)
枇杷园
杜鹃( 深红)
杜鹃( 深红) 、石榴( 朱红色) 栀子花( 白色)
蜡梅( 蜡黄色)
远香堂
月季( 深红)
月季( 深红) 、荷花( 粉红)
月季( 深红)
第 11 卷 第 2 期 2013 年 4 月
中国城市林业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Vol. 11 No. 2 Apr. 2013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唐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上海 200092
摘要: 选择拙政园中比较有名的景点和以植物命名的景点进行植物色彩的调查,从叶、花、果实、枝、干 几个方面入手,对植物的色彩及四季变化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风景园林,拙政园,植物,色彩
拙政园中多数景点的植物配置以绿色为主。部 分景点 以 浅 绿 色 树 种 为 主, 如 海 棠 春 坞、 浮 翠 阁、 与谁同 坐 轩 等, 给 人 活 泼 愉 悦、 生 机 盎 然 的 感 觉; 部分景点以深绿色树种为主,如松风水阁、十八曼 陀罗花馆、梧竹幽居等,使人产生严肃庄重、宁静 沉稳的心理感受; 部分景点深绿、浅绿树种相当, 如玉兰堂、枇杷园,形成比较协调的平衡感。

拙政园园林分析

拙政园园林分析

拙政园园林分析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

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其中的一些景点。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

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玉兰堂曾名“笔花堂”,与文徵明故居中的“笔花堂”同名。

这显示了当初园主王献臣与文徵明之间不同一般的亲密关系;再则,“梦笔生花”也是古时文人对创作灵感的一种追寻。

在此读书作画,实是人生的莫大享受。

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这座水阁攒尖方顶,空间封闭,由廊间小门出入,其余三面采用半墙加半窗的结构。

屋顶出檐特大,飞檐起翘尤高,表现出翩翩欲飞、飘逸轻灵的风采,整座建筑不是采用规整的正南正北方向,而是斜过45度角,凌空架于水上,可避阳通风,最适宜于夏天观景。

亭侧植有黑松数株,有风拂过,松枝遥动,松涛作响,色声皆备,是别有风味的一处景观。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浮雕、镂雕、圆雕相结合,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接缝处不留痕迹,浑然天成,是园林飞罩不可多得的精品。

从整体外形看,留听阁是一个抽象化的船厅,厅前平台如船头。

左侧池塘中种满了荷花,荷花生长期间其叶、蕾、花、果皆有姿有态,观赏期特长,从春末夏初池面冒出点点绿钱到盛夏时节的满池华盖,直至秋意浓浓的枯叶残花,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到的美。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再美的鲜花最终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残花败叶的凄凉晚景让人不忍卒睹,唯独秋塘枯荷却别有一种残缺美的意境,李商隐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名句,留听阁就是取此诗意而名。

花谢了,人已老,景犹在,情难忘,触人心境,发人幽思。

拙政园分析完整版

拙政园分析完整版

空间布局
西花园
住宅区
东花园 中花园
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
雕拙政园全景图,北向饰翠竹图。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园东部 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 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 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 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 均为移建。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 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错落有致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 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 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 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 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错落有致
志清意远
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
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 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 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 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相邻空间对比
不同形状的空间可以产生对比 作用,整齐规律的空间与自然不 规则的空间常因为气氛上的不同 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作用。拙 政园西部塔影亭至留听阁是一段 狭长的水域空间,与36鸳鸯馆所 对广阔的景色形成对比。在强调 塔影亭区域的纵深感的同时,也 强化了三十六鸳鸯馆广阔的景色。 经过对比之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
拙政园虽然是私家园林,面积相对皇家园 林来说较小,但在园林建筑形式上却丰富 多样,涵盖了大多数古典园林建筑类型, 起到了点景、观景、引景、对景等诸多作 用。
三十六鸳鸯馆
小飞虹
雪香云蔚亭 松 风 亭
玉兰堂
历史沿革
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 《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 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那我就来说说苏州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吧。

一、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那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明星。

它就像一个绿色的大舞台,植物们在这儿各显神通。

二、植物配置妙处。

1. 以水为中心的植物搭配。

你看那水边,种了好多垂柳。

就像一个个长发飘飘的姑娘在水边梳妆呢。

垂柳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那画面就像在给水面挠痒痒,水波跟着笑个不停。

而且垂柳的绿色和水面的波光粼粼搭配起来,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除了垂柳,水边还有大片大片的荷花。

到了夏天啊,那荷花一朵朵地冒出来,有白的像雪,有粉的像霞。

荷叶呢,就像一个个大盘子,托着那些娇艳的荷花。

荷花和荷叶把水面遮得严严实实的,你要是划个小船在里面,就感觉自己像钻进了一个绿色和粉色的童话世界。

而且荷花的清香啊,弥漫在整个园子的空气里,闻着就叫人心里舒坦。

2. 庭院中的植物组合。

在拙政园的庭院里,常常能看到竹子和芭蕉的搭配。

竹子嘛,直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守卫园子的士兵,节节高升,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劲儿。

芭蕉呢,它的叶子又大又宽,就像一把把大扇子。

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的,就像在演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这竹子和芭蕉一刚一柔,放在一起特别和谐。

还有梅花树也常常出现在庭院里。

冬天的时候,别的花都谢了,梅花却迎着寒风盛开。

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红的像火,白的像玉,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映衬下,梅花就像一个冷艳的佳人,给园子增添了一份高洁的气质。

3. 不同季节的植物变换。

春天的时候,拙政园里的桃花开了。

那满树的桃花,就像天边的云霞落到了园子里。

桃花树下还常常搭配着一些小草花,像荠菜之类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和艳丽的桃花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

到了秋天,园子里的银杏树叶变黄了。

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旁边的枫树呢,叶子红得像火,红与黄交织在一起,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不胜收。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就是这么巧妙,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落幕的自然大戏台。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张皖苏(完整版)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张皖苏(完整版)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总平面图
拙政园的山石、水体、建筑的营建以及其植物配置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准,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 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因此,园内的植物景观堪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不乱, 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 形成了这个“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 的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3.1 配置类型
孤植 指园林中常用的一株树种植或两株树对植。它能充分发挥单株花木的 动势、线条、形体、色、香、姿的特点,用于较小空间作近距离观赏;在较 大空间中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丛植 指园林中3~9株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花木多种植在不等边 之角形点上,前后、左右呼应,前树不挡后树。拙政园“远香堂”前广玉兰、 柏、枫杨组成的多树种树丛。
古典园林植物分析
以拙政园为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2 拙政园植物选用原则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4 拙政园植物景观景点分析
5 总结
目录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拙政园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作为
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它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私屋, 元朝改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此园,并 借用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拙政”二字为园名,沿用至今。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 一而得名。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 特色。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 建以亭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园艺术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 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 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 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 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 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 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造园艺术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 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 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至今 ,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 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 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
植物总体状况
• 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不乱,经营的颇有章法,花木山水建筑紧密结合,形成了这个“树木参天, 有山村香冥之歌”的古典园林。
植物总体状况
• 在植物的利用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选择植物的题材上,采取了许多传统手法,总的来说,苏州古 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无非固定的模式,但总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做到“难有人作,宛自天开“。
植物总体状况
• 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 , 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绿荫护夏 , 红叶迎 秋 , 经霜雪而傲冬 , 抗寒冬以迎春。
• 拙政园在文徵明的《拙政园卅一图》和《王氏拙政园记》等记述和绘有的园景共31处, 直接以植物命名的园景就有20处之多,说明明代王氏拙政园在造景上以植物为主,强调 植物的寓意。
拙政园
•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 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只有60多亩,然而在这小小的 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美的奇迹来。
Contents
拙政园 简介 拙政园的 造园艺术 拙政园 植物总体状况 拙政园 植物选用原则 拙政园 植物配置
拙政园简介
植物选用原则
• (1)以绿叶为基调
• 拙政园中多数景点的植物配置以绿色为 主 。部分景点以浅绿色树种为主 , 如海 棠春坞 、 浮翠阁 、 与谁同坐轩等 , 给 人活泼愉悦 、 生机盎然的感觉 ;部分景 点以深绿色树种为主,如松风水阁 、十 八曼陀罗花馆 、梧竹幽居等,使人产生 严肃庄重 、 宁静沉稳的心理感受 ; 部 分景点深绿 、浅绿树种相当 , 如玉兰 堂 、枇杷园,形成比较协调的平衡感 。
• 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 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原“补园”)
N
(原“拙政园”)
(原“归园田居”)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造园艺术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
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 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 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 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 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 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 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分为东区(原 “归园田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 (原“补园”)三部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 绿水环绕。
造园艺术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 拙政园以一高一低两种山岛、一座平地岛、和三座亭表现一池三岛,每个岛上 建一座亭,雪香云蔚亭居中,待霜亭稍矮居东,荷风四面亭建于西面平地岛上, 山用黄石抱土叠造,三座山间用小桥和短堤联接,山体高低错落,体量和度, 与池对岸远香堂一线建筑比例十分和谐,三岛没有造成中部空间逼仄之感。一 池三岛布置的文化涵义源出于中国帝王的求仙长生思想,而拙政园池岛乃文徵 明笔下的山水意境,是文人隐居象征符号。
造园艺术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 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 园的风范。
造园艺术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 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由小飞虹、 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 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 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 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 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 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 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造园艺术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 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 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 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 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 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 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 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 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 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 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 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 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 柏等等。
植物选用原则
• 注重地方风格和传统观念 • 以常绿为主,选用苏州本土或者当地较好的植物,红梅、绿梅、
腊梅、南天竹、琵琶、栀子花、松、竹、荷花、月季等灌木以 及松柏杉为主体配有山楂、木瓜、杜鹃等品种的苏式盆景。
植物选用原则
• 不但树木长势较好,而且在树木的高低层次上,有乔木、灌木 和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在统一的绿色调的纯度与明度的变化
植物选用原则
(1)以绿叶为基调 :海棠春坞 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 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以翠绿的 修竹和灰白的假山,衬托粉红的两株海棠。
植物选用原则
(1)以绿叶为基调 :浮翠阁
• 八角形双层的浮翠阁,高大气派,煞是引 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 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 “浮翠阁”。登阁眺望四周,但见山清水 绿,天高云淡,满园青翠,一派生机盎然, 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